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2024-05-07

初中力学思维导图(精选12篇)

篇1: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初中力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初中力学思维导图来帮助学习,会使得学习更加简单,我们还可以利用初中思维导图来总结一些学习方法: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1)课前阅读,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初中力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等等的一些总结。

篇2: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一、全等三角形思维导图

二、相似三角形思维导图

三、几何初步和三角形思维导图

四、投影与视图思维导图

五、圆思维导图

六、实数思维导图

七、代数式思维导图

★ 数学教学计划思维导图

★ 初中上学期第四单元数学思维导图

★ 七年级下的数学思维导图

★ 初二下学期的数学思维导图

★ 初二的数学思维导图欣赏

★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与演讲

★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 关于思维导图的简单学习方法

篇3: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研究

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一种思维图解方法, 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创造并提出。他通过结合脑科学关于左右大脑不同功能的研究, 认为人类大脑思维过程的方式像自然万物一样是放射状、发散性的, 因此人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顺应、培养、强化这种思维方式, 由此发明了表达人类放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 (刘晓宁, 2009:109-116) 。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可以把你的想法“画出来”的记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语料、写作构架及写作大纲, 为写作的逻辑关系提供帮助, 解决学生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Tony Buzan (2011:121-123) 认为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征:思维导图是一张把信息大纲可视化的图表。一张思维导图常常围绕一个简单的单词或是短语为中心, 然后向四面八方添加与此相关的联想、词组和观点, 即由一个中心节点散发主要分支, 次分支又被不断的从主分支添加。裴光钢 (2007:39) 总结出一张思维导图一般具备以下特征:注意焦点集中突出, 中央图形“一图值千字”;中心突出, 主次分明, 放射性开放式发展;主题明确, 联系紧密, 便于记忆整理;便于联想和发散, 易于把握相互关系。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写作设计

1.教材分析

本案例设计选取自仁爱英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话题, 话题是污染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语法结构主要是现在完成时基本句型“sb.+has/havedone”。

作文题目: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 人们发现周围的污染越来越多。请以“Pollutioin”为题, 描述一下你身边的污染以及污染造成的各种问题, 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要求:1.短文包括上述的所有要点, 短文连贯, 结构完整。2.词数80左右。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描绘并指导绘制思维导图, 让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拓展思维, 充分调动所储备的知识, 最大限度地把右脑的潜力激发出来, 最大限度地进行联想与关联,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对写作的恐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写作。

教学难点:绘制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完成写作。

3.教学设计过程

Step1导入 (2分钟)

通过PPT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的照片, 然后引入今天作文的话题, 环境污染。

Step2头脑风暴 (8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班级共45名学生, 可每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 共9个小组。每个讨论小组选出一名组长 (可以成绩较优秀或是比较有领导能力) 。组长负责绘制整张思维导图或是汇总每个同学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分发一张A3白纸和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然后让学生开始思考、讨论任何与污染有关的词、词组和句子, 并且写下来。

Step3思维导图的绘制 (15分钟)

头脑风暴之后, 开始让小组协作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为了降低难度, 老师可以通过白板互动技术完成一部分的思维导图的绘制, 如图1略。

在学生制图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走进小组当中进行观察, 帮助和解决学生所碰到的任何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扩展思维。图2略。

Step4评价并总结 (5分钟)

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后, 每组小组长可以把本组的作品在放映机上展示, 并做一定的总结。教师应给予主动展示的小组于鼓励、评价及错误的修改。对于没有展示的小组, 教师可以下台进行一定的评价和修改。

Step5写作 (10分钟)

最后的10分钟进行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写作。小组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程度较差的同学在同组组员的帮助下能完成作文。当然为了避免抄袭, 要求组员最后上交不同的作文。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反思

篇4: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化学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是化学源自生活,学生对化学要学习的内容并不陌生,他们可以通过小学科学课、生活中的点滴获得大量的化学信息,只是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他们只知道个别的事例,而不知道其规律,更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因此,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紧追课改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地在教学中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探索一种符合学生情况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效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说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并提出合理的教学方式,现就自己的些许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与大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不断地完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一、思维导图教学的本质

新课标所提出的思维导图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对其都不是很了解,对思维导图教学的本质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其实所谓的思维导图教学理念主要是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现学生思维,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教学就好比一棵树,重点的知识就是树的主干,由重点知识衍化出来的一些知识点就如同树的分支,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比较强。

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弥补了学生知道一些生活上的基本知识而又无法将其联系起来的缺陷。同时,因为其发散性的特点,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很多教育专家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思维导图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适应新课标的改革,还适合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是为教学领域开辟了新天地,所以我一直积极地将思维导图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探索新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中考成绩往往能一枝独秀,拉开了与其他班的差距,每年都超出市平均分。

二、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1.便于学生熟练快速地掌握知识

化学这门学科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它的抽象性比较强,简单的语言文字很难将化学知识解释清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为主,这不仅不能将化学知识解释清楚,还很容易使学生晕头转向,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教学主要是将抽象化的知识运用图像或者现象变得直观化,有清晰的网络知识结构图,使知识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快速掌握。

如下图是我安排学生在刚学习完第二单元《空气》时做的思维导图,虽然有一些小的错误,但是知识点非常完善,思路清晰。这一组(5人)学生在中考中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成绩全部都在90分以上。

2.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对知识的了解,构建思维导图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程度,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式。由于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所构建的思维导图也是不同的,同时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看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哪些方面存在知识的欠缺,更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这一方面能反映学生的思维逻辑,另一方面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能够使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及总结,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新课标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由它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思维导图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化,主要是利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发挥他们的想象构建思维导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主要包括微观、宏观、符号三个层次,这就决定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说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文字、图片、符号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思维导图,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能有效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来看,初中化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复杂性与抽象性比较强,这就为思维导图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思维导图教学法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还能及时引导学生复习,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2]毛立强,汤毓.利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学周刊,2013(12).

篇5:最全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知识点二:生物的结构层次

知识点三: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五:生物圈中的人

知识点六: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知识点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知识点八:生物的多样性

知识点九:生物技术

篇6: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几何初步和三角形

投影与视图

实数

篇7: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以《平行四边形章末复习》一课为例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 姜宗倩

摘要: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的时代,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学生面对无限的知识和有限的时间,知识学得越多,笔记记得越多,思维反而更加混乱。探索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通过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制作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知识整合,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的章末复习一课为例,阐述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并分享学生因思维导图的建构性思维和有趣性吸引,主动地积极参与课堂中。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

(一)、课堂知识听得懂,课后知识记不住。

(二)、课堂知识能理解,课后练习不会做。

(三)、熟悉题型能解决,陌生题型无从入手

这些现象凸显出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没有进行知识整合,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建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清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自主整合知识,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由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 “世界记忆之父”的英国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所创造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思维导图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思维导图能够将大脑内部零乱、枯燥的信息运用图文并用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有序的、条理清晰的可视化图表呈现出来,从而充分开发大脑潜能,极大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它既可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基于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将知识点梳理整合和强化巩固,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很好的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使用可以帮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对教学策略作出调整,使教学更有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思维导图平行四边形

/ 5

针对性,更有成效;同时它也可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

二、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促进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应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了解思维导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目前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很多,除了word、ppt外,还有专门制作思维导图的专业软件如mindmanager等。但限于条件,在课堂上只探讨如何让学生体验思维导图的手工制作和黑板绘制。制作材料:白纸和多种颜色笔或者黑板和粉笔、你的大脑和你的想象。制作步骤:

(一)、首先把知识点的中心定为思维导图的主题并画在纸或者黑板的中央。主题 可以用关键词或图形来表示。主题是所学知识中表达核心意思的字词,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二)、其次由中心知识点延伸出下一层知识点定为“次主题”,“次主题”和主题一样可以用关键词和图形来表示。

(三)、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当任何一个知识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词或者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四)、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平行四边形章末复习的教学片段

(一)、小组合作,课前准备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本章知识思维导图,将本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等的知识相互关系。

【教学意图】利用思维导图用形象的图形和丰富颜色吸引学生参与归纳平行四边形整章知识,先将知识点整合,建立知识思维,对已学知识进行加深领悟,知识点储备好,对练习训练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平行四边形知识回顾,归纳一遍,提高知识归纳总结的方法和能力。同时也通过思维导图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对后面的教学有的放矢。

(二)、展示优秀思维导图,每组派代表分析制作意图 师:各个组请派发言人展示本组成果。

生1:我们小组认为平行四边形本章的知识点多而杂,组织所有组员一起将本章知识进行回顾,并讨论如何梳理和整合本章知识点,我们利用课前时间一起将我们的思维导图制作在黑板上,主要想让同学们和老师更直观的体会我们的思维过程,我们利用形象的符号表达关键词,既直观又节省时间。

/ 5

生2: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组平行四边形的思维导图,我们组一起总结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定理,同时我们组也一起回顾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也复习了两个“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且等于斜边的一半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教学意图】学生展示本组制作的思维导图是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课堂展示,学生再次回顾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学生自己是课堂的一员,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附:学生优秀思维导图

/ 5

/ 5

平行四边形章末复习中应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绘画中,将平行四边形整章的知识要点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整合。制作思维导图时,学生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相互关系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一长串枯燥的基本知识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图画,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迅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对教学策略作出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理顺知识脉络结构后再以经典习题巩固,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四、思维导图在中学教学实践反思

(一)、思维导图还能利用于教师备课、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解题思路等教学与学的环节中,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思维导图成为教与学的有效策略。

(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

(三)、利用电脑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快捷、美观,条理清晰,但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是有待探索的;

(四)、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代替所有教法,在课前预习、课堂记笔、章末复习和学科复习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清思路,总结归纳更愉悦更有效地学习。

(五)、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渗透整合、梳理的思想,生活中的其他的事务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思想和方式来清晰表达,可以鼓励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梳理整合知识的建构能力同时,学会将思维导图的思想和方式尽可能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数学教学留给学生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思维导图制作和应用形成的思想和能力可以应用于实际事件分析、实施和总结的各个过程。希望通过我们师生不断的实践,最终使得思维导图的方法成为我们师生终身的一种学习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李斯译.作家出版社,1999

[2]胡亚云.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

篇8:用思维导图分析初中物理探究题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性试题就是根据探究的要素设计的富有创造、重视实验和体现科学思维方法的新颖题。有的包含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有的侧重于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 都力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因此, 探究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 也是以后中考命题的热点。

探究题考查的是学生知识点迁移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故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往往最惧怕此类题。学生的困难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量大, 不易获取

中考专题探究题, 一般以一个或多个材料或新闻事件作为题材, 通过设问带动探究。有的单列板块, 有的融入综合实践或阅读板块。所以, 如何从一大堆文字或者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甚为关键。这需要学生认真审读题干, 理清题意, 选准角度, 进而确定信息筛选标准, 淘汰非相关信息, 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 即根据题目要求, 区分信息的有无、轻重、主次, 把针对专题的信息筛选出来。

2. 知识点不明

学生提取、鉴别完信息后, 会遇到第二个坎儿——整合信息。根据试题要求, 比较、辨别, 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对于隐性信息, 教师应启发学生同已有知识挂钩, 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信息提取相应考查的知识点。这一步对大部分初学的学生来说要求较高。

3.对于知识之间联系, 关键词把握不到位

知识点之间迁移的能力也是探究题考查项目之一。知识点梳理出来后, 各知识点不会独立, 往往是相互印证联系的。如何找准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桥梁, 寻找关键词是捷径。在物理中, 学生经常忽略的“相同”、“同时”、“稍”等实际上就是关键词。在这一点上, 学生普遍觉得有困难。

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开启人类潜能。在提升思考技巧的同时, 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其最主要特点有两个。

1.图形结构化

与其他图形化方法不同, 思维导图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的结构, 其知识点像蜘蛛网一样广泛联系, 构成了一幅立体化的结构图。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创新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依托作用。

2. 过程记忆化

思维导图是通过分支上的关键词来实现记忆的。准备绘制思维导图时, 把所绘内容整体浏览, 逐渐放射状延伸, 这是总分式记忆;绘制完成后, 把一条条分支形成一个整体, 又变成了分总式。这“总—分—总”的绘制过程体现的是聚合思维、递进思维, 是和人类的思维记忆过程完全一致的, 学生容易牢牢记住。通过对初二年级18个平行班抽样测试, 利用思维导图记忆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内容, 9个班级平均78.4%的学生能对这章重要内容较顺利地复述或写出来。而剩余9个未使用思维导图的班级, 平均只有53.2%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可见, 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图1是学生对第一章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这章的概念相当零碎, 不易记忆。尽管所绘图形并不是特别标准, 但已经给学生以很大的触动, 助记效果明显。

用思维导图分析探究题

对于理科习题来说, 一般的解题思路无非是理解全部的已知条件, 之后根据定理、公式推论得到一个新的关系, 再向要达到的结果演绎。但是有些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往往思路不够清晰, 尤其是物理探究题。针对这种情况, 要求学生在解题时, 画出其思维导图, 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题目条件, 理清自己的思路, 而且使学生对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哪儿、什么程度一目了然。

下面, 运用简化版思维导图分析一道探究题。

例:2008年南方雪灾, 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 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 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 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 然后将这些冰捣碎放入试管中, 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 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 他遇到了一个难题, 现有如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 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选填“A”/“B”/“C”,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

如图3,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 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 (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

【分析】根据图3可知:

(1) 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是/不是) 晶体。

(2) 浓盐冰的熔点是℃。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 可以 (提高/降低) 冰的熔点, 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 能在更 (高/低) 的温度熔化。

【拓展】小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 又有了新发现:含盐浓度越高的冰, 熔化前升温越 (快/慢) 。小亮想起一件事, 他们在学习熔化时, 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 但那次做实验时, 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 请你分析其原因。

1.使用思维导图解题的大致过程

第一步:大致浏览整题, 把握对题目的感觉和考查方向。从中可看出, 本题考查的是热学中的熔点问题。

第二步:再次浏览题目, 进一步确立研究方向是盐冰的熔点与盐浓度的关系。根据题中信息, 初步建立三个第一级分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拓展。

第三步:把各个分支细化, 在最为复杂的实验过程分支中, 根据题意对“加热方式”建立实验现象、数据图线、实验结论三个次分支。这是一个实验探究题最基本的三个环节。把前两个次分支相应的信息填充完整, 尤其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条件, 如“当时的室温”。

第四步:在第三分支列出要达到题目要求需要实现的条件, 列出相关的基本定理, 然后把所需知识点晶体熔化条件和考查内容联系起来。

第五步:最后把各个分支补充完整, 建立自己的风格。至此, 该题的思维导图绘制完成 (如图4) , 对该题的信息条件、考查知识点等的分析过程也全部完成。思维导图并不是艺术品, 是为我所用的。尽管每个人所绘的图各不相同, 只要所绘的能帮助他分析记忆, 就是最有意义的图。

2. 思维导图解题的优点

信息图像化。此题信息较多, 解题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梳理和甄别, 摘录重要信息, 去除无效信息。普通的解题过程是圈出关键词, 但这样做容易漏掉信息, 且信息之间的联系很难直观看出。用思维导图表示后, 含盐量、室温、熔化时温度-时间图线等信息展示在同一张图上, 一目了然。

关系可视化。此题的核心问题是含盐量多少决定晶体熔点的高低。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从数据图线的分支直观展示出不同浓度盐冰熔点读数。各盐冰浓度如何, 对应的熔点如何, 可以直接标在图中。这样就把隐藏在题中的关系展示在明处, 并建立一定的联系, 使其可视化, 核心问题迎刃而解。

知识集中化。每道物理题的考查都是围绕相应知识点进行的, 探究题也是如此。此题的知识点是围绕着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展开的。三条不同浓度盐冰熔化图线和晶体熔化图线比较, 可以读出盐冰的熔点, 这是熔化的一个条件;接着从继续吸热这个条件中根据信息, 选择合适的加热条件。这两个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集中呈现在一张图中。

过程框定化。探究题千差万别, 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 鲜活地展示了解题的三步:梳、理、解。尽管不同题目的图差别很大, 同样题目不同人绘制的图也各不相同,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解题的过程是比较恒定的。如上述第一、二步是梳理题目信息的过程;第三、四步是理清题意, 是把题目信息和知识点相连接的过程,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五步是根据刚才所获, 完善解题的各个过程。这样, 就把探究题的解题过程框定为一个模式。

思维拓展化。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模仿大脑思维, 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的过程。它一方面解决现有信息下知识的构造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放射性、发散性, 把思维拓展开。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 把分支进一步细化, 经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 此题的最后, 把实验得出的结论又拓展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解释道路撒盐的目的和冰的熔点为什么不等于0℃, 体现出了物理取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思想。

综上所述, 用思维导图解决物理探究题,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策略, 更快、更有效地梳理和分解知识, 提高解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会促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的观念并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 进一步加强对所解内容的整体把握, 事半功倍。思维导图, 不愧是一个高效思维的武器!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1-20.

篇9:巧用思维导图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46-02

【作者简介】1.陈岳庆,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2.王静芝,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思维导图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人的左右大脑分工不同。通常左边大脑皮质负责逻辑、语言、列表、数字和分析功能,右边大脑皮质负责节奏、想象、色彩、梦幻、空间感等。人们学习时,往往只用左脑,右脑处于放松或休息状态,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研究表明,当人们去开发那些原本并不擅长的思维领域时,不但不会损害其他的思维领域,反而会产生一种协同效应,即所有领域的思维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和工具,思维导图赋予人的思维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由于思维导图利用自然结构,根据脑细胞的动态形状和形式绘制,其可以促使大脑快速、高效、自然地运作。思维导图作业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加学生实现目标的信心,有助于其高级思维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业设计,将其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记忆、复习等作业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升学生探索新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传统作业的设计缺乏思维的背景

当前中学英语作业的布置存在诸多问题:(1)布置随意,缺乏目的。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来自于课本或课外辅导,缺乏原创性,导致作业布置随意,没有针对性,仅流于形式,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2)形式有限,趣味不足。传统作业仅限于知识的重现和机械记忆,大部分采用抄写、背诵以及听写的形式,内容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积极思考的机会,毫无趣味性。(3)忽视个性,缺乏层次。传统作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业水平,作业缺乏层次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业的无效性。以思维导图形式设计的作业目的明确,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为改良传统作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三种应用形式

1.全图思维导图作业。

其画面活泼、色彩丰富,是三种形式中最吸引眼球的一种,也是最符合大脑记忆原则的一种思维导图作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图像多元而且开放,在无人解说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误解,所以对于全图思维导图形式的作业,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进行一定的说明。下面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54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中的截图做一张几乎全是由图像构成的导图,目的是给学生辅助背诵和复述课文内容。此外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进行分层作业,做出不同的复述要求。对学困生而言,可以仅要求其能够运用本课的大部分单词、词组和句型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对普通学生而言,则可规定其需要利用本课全部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来精确完成内容复述;对优等生而言,除了达到对普通学生的要求外,还可要求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图1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54 Sticky fingers

2.全文字思维导图作业。

由文字和线条设计组成的思维导图作业,其特点是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初中英语作业中最常采用该种形式的就是语法知识导图。图2是初三语法复习冠词内容的导图,全部由文字构成,分a,an, the以及需要区别的词组四个分支。注意点和例句在图中都有显示,即使没有教师讲解,学生自己思考也是蛮有乐趣和收获的。该导图去除部分信息进行修改后,既可以作为课前预习作业,也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习作业。作为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提供一级分支的信息,以明确作业方向,而二级分支则可通过标注填空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探索三类冠词的功能以及本课需区别的重点词组,相应的三级分支则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举例。同样作为课后作业,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可见以思维导图形式设计的作业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索、合作和自主学习的理念。

3.图文并茂思维导图作业。

由图、文字和线条组成,融合了前两种思维导图作业的优点,可谓既形象生动,又重点突出、内容清晰。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思维导图。在这种思维导图中,要加载重中之重的图片。因为图像比文字更能吸引大脑的注意力,可以让大脑第一时间吸收。图3 关于7A Unit 6 The Fashion Show的导图是典型的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课文中有一半的篇幅是描述时装秀中各名学生的衣着。同时课文配套光盘中有四位模特着装的图片,可以把它们截取下来,学生在复述或背诵的时候只要描述所看到图像中人物的衣着就可以了。对于无法在图中表达的抽象概念,适当加些文字描述,可以很快地让学生掌握要点,尤其适合应用于当堂复述或背诵的作业。

图3 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The Fashion Show

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对师生来说是双赢的举措。对教师而言,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作业将课文中的重、难点以直观、清晰、立体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导图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改进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对学生而言,完成思维导图作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形成用英语思考和做事的能力。

篇10:初中1至4单元数学的思维导图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侧的同旁内角之和大于两个直角,那么最初的两条直线相交于这对同旁内角的另一侧。”

这条公理的陈述过于冗长。在1795年,苏格兰数学家Playfair提出了以下以下公理作为平行公理的代替,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互相平行。

篇11: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改善现状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一、前言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2.思维导图概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3.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又称概念地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V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创造性地用文字将人脑的想法展现出来,并把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片。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正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合理利用这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4.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之上,体现在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框架。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人们还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推动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重构与发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最近发展区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持,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有力的教学支持。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比如针?Α?Visit my school》,教师可以制作以下思维导图:

2.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完《Food》这一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新食物单词,和以前学过的表示事物的单词,一起综合起来制作一张表示“food”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课外,一是学生要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二是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一些课外辅导材料,以此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Singapore》的英语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针对这篇阅读材料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学生很快对新加坡国家形成整体认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

三、结束语

目前,初中生对阅读教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教学工具,体现教学和学法的统一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2:初中力学思维导图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方法、手段及策略。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头疼,由于时间关系,对已学过的知识大都记不清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思维导图,这词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了,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也将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直接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在初中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利用联想和连线相关知识使之结构化,使知识的获取、储存和提取更加高效。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借用语音、符号以及文字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更加直观,更容易融入语境,也更能对阅读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同时,学生可以很快地明确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推断出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将已有的认知图式与文本信息联系起来并彼此匹配时,就能理解材料的内容。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无视了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训练,造成学生过多的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要提高阅读,我们应该从以下进行阅读。

1.读前环节

读前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搜集、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等。学生对文章主题越熟悉,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学生阅读所学材料,感知思维导图呈现的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阅读材料。读前环节不仅让学生熟悉了阅读文章的主题,激活了学生的内容图式,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也给予了学生新的语言图式,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就能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中

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 特别是文章的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句、尾句, 试图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通过提问, 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 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框架,并显示第一层级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主题,在第二层级的分支中只给出文章结构的提示语。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检测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各个事件进行串联,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及其所要揭示的深层意义。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 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 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 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其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 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 可提升思考技巧, 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以下环节来完成。一略读

让学生略读文章,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圈出主题句的关键词或重要部分。同时告诉学生,主题句通常是段落的第一个句子,通过主题句可以快速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该任务是训练学生的略读技能,教师要告诉学生略读是眼睛看着阅读材料上的某个预选部分,以获得对所读材料的整体性理解

二跳读

让学生跳读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找出支持这两个段落主题句的细节。首先引导学生读图,确保学生了解图片中的信息。学生不必从文章的首段开始阅读,也不必读完整篇文章,只要找到所需的文章信息就可以停止阅读。学生从结构可以直观地注意到每个段落的结构都是从概括到具体,即先总后分。在寻找细节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再次体会到文章的层次和脉络。该任务以思维导图的设计突显了段落的脉络结构,即形式图式;图中央的主题词和关键词突显了该段落的内容,即内容图式;分支下的细节信息突显了语言知识,即语言图式。

三细读

提醒学生务必仔细阅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细读策略获取了文中的有效信息,该环节以思维导图的设计突显了结构,图中央的主题句和关键词突显了该段落的内容,分支下的细节信息突显了语言知识。在思维导图中创造外形,因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从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深入,训练了学生的略读、跳读与细读技能,让学生明白要了解文章大意时可采用略读,要快速识别事实时可采用跳读,要进行理解、推理和评价时可进行细读,有时需要几种策略结合使用。以上任务也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

阅读所学材料,学生回答教师根据阅读材料内容提出的问题:再次阅读所学材料,师生共同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再次阅读所学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出示各自的思维导图,教师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理解的偏差,学生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阅读材料,如果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背诵阅读材料。关键词让学生看着关键词以及思维导图的走向复述。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去掉了繁杂的信息抓住了文章的脉络,从而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医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活动策划公司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