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2024-05-15

领导干部因私出国(通用9篇)

篇1: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关于做好处级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

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党委、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

为加强处级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根据中共**省委组织部《关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事出国(境)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实际,现将我**处级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处级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干部本人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党委、党总支。下同)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材料(如对方邀请函、证明对方身份和与申请人关系的材料等)。

(二)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填写《****处级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表》,连同个人申请、邀请函及其它相关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报党委组织部。经组织部审核同意后,到人事处办理相关手续。

(三)到****市公安局办理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

二、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全面、准确地掌 1

握出国(境)人员的历史和现实表现及家庭情况,特别是在历次重大政治事件中的表现。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在《审批表》中,签署是否同意出国(境)的明确意见,并加盖单位党组织印章。

三、干部本人出国(境)前要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委组织部报告,同时到人事处登记准确出国(境)日期(以机、车、船票为准),返回后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委组织部报告,并到人事处办理销假及其他相关手续。党员干部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恢复组织关系手续。

四、出国(境)干部返**后要在半个月内将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交由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保管,因私事再次申请出国(境),仍按本通知精神办理,经**批准后向所在单位党组织领取。

五、本通知下发前已持有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的,要将因私出国(境)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交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保管,因私事再次申请出国(境),按本通知精神办理,经**批准后向所在单位党组织领取。

六、新申领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后因故取消出国(境)计划,及申领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后12个月内未能实现出国(境)的,要将因私出国(境)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交由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保管,同时分别向组织部和人事处报告。因私事再次申请出国(境)或出国(境)日期重新确定后,按本通知精神重新办理,经**批准后向所在单位党组织领取。

七、各基层党组织要安排专人负责因私出国(境)护照及往来港澳通行证的管理工作,并将名单报组织部备案。护照、通行证管理人员要严格按本通知精神,全面做好本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因私护照、通行证的收集管理工作,确保不出疏漏。

八、因私事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负责,严格掌握条件,认真履行程序,切实做好审批管理工作。

中共****委员会

20**年*月*日

篇2: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管理工作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集团公司关于加强企业人员出国(境)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因私出国(境)的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员工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兵装人〈2011〉20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将企业人员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

公司备案人员信息如有变更由保密办交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完备相关手续。

(一)各单位要对申请人及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其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或因私出国(境):

1、法律法规有明确禁止限制规定的及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认定不能离境的;

2、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保密部门正在调查的;

3、出国(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或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4、有移民、滞留不归等可疑迹象的;

5、提供虚假证明资料的。

(二)因私出国(境)的党员领导人员,在国(境)外不得以党员身份参加公开活动;每季度要把在国(境)外的情况向所在单位和 1

单位党组织汇报一次,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

党员因私短期出国(境)的,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党组织。党员如期回国后,应及时向原有单位组织汇报出国(境)期间的情况,如无问题,即可恢复其组织生活。

党员出国(境)长期定居的,在他们出境后,即停止党籍,其党员组织关系或档案材料由党委组织部门保存备查。

党员出国(境),本人提出要求退党的,可以按党章规定,办理退党手续。

(三)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的,原则上不得以因私出国(境)的渠道办理。

(四)在因私出国(境)证件或手续办理以及因私出国(境)期间不得违反下列规定:

1、不得隐瞒真实情况,以编造、提供虚假证明等手段骗取出国(境)证件。

2、不得不经组织批准,擅自把你出国(境)证件或出国(境)。

3、不得违背保密承诺。

4、不得私自到未经批准的国家或地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办理国(境)外长期居留证、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5、不得擅自延长在外停留时间,确需延长的按第十一条规定办理申请手续。

违反上述规定,拒不交出所持出国(境)证件的党员领导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在出国(境)管理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导致领导人员出国(境)私自不归,或发生问题后不报告、不处理的,将以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本人出国(境)前要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委组干部报告,同时登记准确出国(境)日期(以机、车、船票为准),返回后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委组干部报告,并到人事处办理销假及其他相关手续。党员干部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恢复组织关系手续。

二、因私出国(境)人员的审批权限

1、集团公司党组直接管理的公司领导人员由集团公司审批,公司其他领导成员及相关人员由公司党委审批。

2、登记备案人员按照领导人员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3、党员申请因私出国(境)长期定居的,由市委组织部审批。

三、因私事出国(境)申请程序办理:

(一)本人申请因私出国(境)应向公司党委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材料(如对方邀请函、证明对方身份或与申请人关系的材料等)。

(二)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出国(境)人员的历史和现实表现及家庭情况,特别是在历次重大政治事件中的表现。经审查同意后,申请人方可填写《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表》,由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核实,在《审批表》中签字和签署是否同意出国(境)的明确意见,并加盖单位印章。再连同个人申请、邀请函或其它相关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报党委组干部。经组干部审核报公司党委批准后,由本人在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或因私出国(境)手续。

四、证件管理

(一)出国(境)人员返回后要在半个月内将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交由公司组干部保管,涉密人员交由保密办管理,因私事再次申

请出国(境),仍按本通知精神办理,经党委批准后在组干部或保密办领取。

(二)本通知下发前已持有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的,要将因私出国(境)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交公司组干部保管,因私事再次申请出国(境),按本通知精神办理,经党委批准后到组干部或保密办领取。

(三)新申领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后因故取消出国(境)计划,及申领因私出国(境)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后12个月内未能实现出国(境)的,要将因私出国(境)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交由组干部或保密办保管。因私事再次申请出国(境)或出国(境)日期重新确定后,按本通知精神重新办理,经党委批准后在组干部或保密办领取。

五、附则

离休干部及退休中干以上人员因私出国相关手续在组干部办理,群工处管理的退休人员因私出国相关事宜由群工处办理。

附件:

1、《公司员工因私出国(境)审批表》

2、《公司员工因私出国(境)保密承诺书》

3、《公司员工因私出国(境)情况反馈表》

篇3:干部出国培训:缘何叫好不叫座?

一、干部出国培训“蔚然成风”

近一段时期,许多地方出现了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培训的热潮。事实上,国家外专局每年审批受训官员名额就有4万名。2002年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清华大学三方签署合作协议,确定中国官员将成批到哈佛接受培训。这项计划被称为是针对中国官员的“最大规模的海外培训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三方将在以后的5年内,共同持续开办针对中国政府官员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MPA)”,每年一期,每期为中国政府培训60名左右的地方和中央官员。目前在职的省部级干部90%以上有在国外受训的经历,一些省级领导就在第一批赴哈佛肯尼迪学院受训的中国高级干部之列。据人事部的一份计划,未来3年到5年,我国将通过加大出国培训力度,在东部地区县级和西部地区市级以上政府中,实现拥有一定数量了解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事部表示,今后公务员出国培训工作要着力实现五个转变:由分散选题向统筹规划转变,由一般性培训为主向专业性培训为主转变,由照顾平衡向按工作需要严格挑选转变,由方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由培训成果少数人受益向成果共享转变。目前,培训内容已涉及到公共行政、市场经济、现代科技、财政金融、外经外贸、农业、城建、环保、计算机等20多个管理领域,在外培训机构已遍布东南亚、北美、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初,“中国医政官员高级培训项目”正式获卫生部批准,下半年将从厅级干部开始对各省医政官员进行轮训。有专家评价说:“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之后,我们的官员必须懂得为官为政的现代思维方式和操作规范。”

而地方政府派出公务员、高级经营管理者前往国外受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北京市的干部出国培训从1999年起开始展开的。5年来,该市共选派636名领导干部出国(境)参加学习培训。

某个沿海省份,3年中就有54名厅局级、1325名县处级党政官员到欧美发达国家接受为期3个月以上的培训。该省还在新加坡一所大学培训了1090名官员,在香港等地也有一些培训项目。其他省市包括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也都纷纷推出领导干部出国学习的计划,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广东省领导干部的出国培训工作是从1999年开始实施一年制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培训5年计划,至今已选派298名优秀年轻的市厅、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别到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修一年。在上海,从1994年起,市委组织部就开始直接选派干部到国(境)外参加中长期培训,有关委办和部门也选送了大批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出国(境)接受中长期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在浙江,省里把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赴海外培训,提升到提高产业层次的高度上来。“回报”也相当丰厚。近日上海提出以“法治”精神来举办世博会,废除“特事特办”,人们普遍认为,这与上海拥有大批出国受训、接受先进理念的政府官员有直接关系。

党政领导干部大批出国(境)参加培训的背景,除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外,还包括2003年中央作出的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利用5年时间,将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普遍培训一遍,他们5年内必须参加累计3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虽然自改革开放起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出境学习已成家常便饭,但此次却来得最为“名正言顺”。干部出国培训就似乎成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最好选择;各地各党政部门的官员们一时间仿佛口承了天宪,终于能够大张旗鼓、积极地把自己往境外送。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热衷于培训中国官员。欧美和日本等国非常希望中国的官员能熟悉了解他们的情况,这对他们争取和维护自己在中国各方面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而参与中国官员的培训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日本的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AOTS)曾经一度停止了培训项目,但当他们发现委托培训的干部中有部分被委以要职后,即要求恢复原来的培训。瑞士培训中国公务员颇有渊源,早在1993年就已开始。像这种颇具历史渊源的培训关系也存在于中国与法国之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起,根据中法政府间签订的一项行政合作边议,中国每年都向法国行政学院输送有一定实践经验并通过法方考试的公务员进行培训。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瞄准了这项事业:2004年2月5日,韩国首家中国公务员培训基地在韩国龙仁市锦湖韩亚集团人才开发院正式成立。

二、出国培训的是与非

干部出国培训,是一种基本素质的培养。组织干部出国培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行政干部的视角,显示出各地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胸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利用国外资源培训人才的有效方式,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补充和战略措施,这必将给未来中国的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当前的干部出国培训热,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多议论。毋庸质疑,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干部出国培训还存在着不规范和容易产生异化的地方。

第一,干部出国培训热潮中还存在有异化的危险。有的干部出国培训已经有了“大跃进”的味道。一些地方政府不顾财政承受能力,盲目组织干部出国培训;有的地方干脆把出国培训变成了公费境外旅游;有的干部把出国培训当作镀金,作为官场升迁驰骋的重要筹码;更有甚者借机转移财产,给自己找退路。媒体多次报道过官员借出国考察之机收受贿赂甚至叛逃国外的事例,人们把官员出国培训与出国考察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一些疑虑也是正常的。最近,江苏省东海县委对20名变相公费出国旅游的机关干部,下发廉政建设通知书,责令其作出深刻检讨,并清退违规报销的十余万元出国费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如果出国培训又异化成为一种公费旅游或福利待遇,以职务的大小来排定培训的先后,总之是大家有份,那么今天被说得花好稻好的事儿要不了多久恐怕又会给弄臭了。有消息称,许多外国培训机构已经盯上了中国的培训市场,认为找到了淘金的渠道。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第二,有的干部出国培训是舍近而求远。到境外国外去培训学习,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自然是好事。但这个肯定的回答又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考察确实是考察而不是挂了羊头卖狗肉。然而现在回头看看这些年来形形色色的考察,其中是真品精品多呢还是赝品假货多,恐怕也不言而喻。由于受语言水平的限制,出于成本和效果的双重考虑,干部出国培训更多地安排在英语国家。哈佛的肯尼迪学院专门培训各国政要,美国也乐于培养一些熟悉了解美国的中国政府官员,这是不言而喻的。况且在干部的培训上,难道只有这一条道可走吗?“如有志于学,虽草庐中应可知天下事。”在当今资讯发达时代,许多理论和经验不一定只靠出国才能学到。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录像带、书本以及外国专家前来传经送宝等途径获得,既然许多东西在国内也可以学到,何必非要舍近而求远呢?深入基层,体解民情,也许才是培训干部执政为民的关键所在。对于领导干部们来说,最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因为他们掌握着很多资源,掌握着影响民众生活的力量,因此,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公正之心,有一种谦卑的心态,面对宪法及天理人情的谦卑,面对市场的谦卑,尊重民众的权利和利益,尊重民间社会的创造力。

第三,有的干部出国培训是高成本低产出。领导干部出国培训的费用甚高,时间较长,总成本是很高的。而至今未见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出国培训都是一种粗放经营。每年中央财政要拨给外专局1亿人民币,专门用于干部出国培训。一个中长期培训项目平均所需费用是每人10万人民币。用不着自己掏一分钱,党政官员们就可以轻松进入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名牌高校与培训机构学习深造,一切费用自然由政府财政承担。但这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让党政领导干部出国培训是一件高成本且收益渺茫的事情。干部出国学习培训无疑是各种干部培训项目中经济成本最高的。以北京市为例,从1999年以来,北京市委组织部负责派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出国(境)培训经费每年都达1200万元人民币,即使是穷省甘肃,每年花在外派干部出国出境培训的财政经费也达到了400万人民币。而另一方面,培训干部属于风险投资,投入与产出不一定会成正比。那些与西方政治体制、市场结构、文化传统血脉相连的管理、法律、经济学知识往往并不能简单复制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来。官员们即使在国外学得满腹经纶,归国之后能否在潜规则盛行的本土上有所作为,实在难说得很。因此,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无论送出去学习培训的官员们是好是孬,大家都难以拥有稳定、乐观的预期收益。

第四,有的干部出国培训缺乏透明度。民间为什么会众口一词反对干部出国培训?群众对干部出国培训不满,不满的是不知情。与官员出国考察一样,官员出国培训也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安排谁去而不安排谁去,为什么安排你去而不安排他去,都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为什么要派,不知道,派谁不派谁的理由,不知道,派到哪里,不知道;得花多少钱,不知道;派了回来干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好事,平白无故地就落到谁谁谁的头上,又要花掉纳税人的一大笔惊人的钱,群众自然不满。

三、让干部出国培训规范上路

静以观之,干部出国培训学习之风不能一味紧跟,也不能简单地一刹了之。作为中国新公共管理时代出现的新现象,无论是旁观者还是身为局中人的领导干部,都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考。既不能不顾实际纷纷出国,也不能因为有反对之声就停止。应该以实际需要为前提,规范管理,严格监督,使之规范上路。

一是出国培训学习的规模应有适度控制。主要应根据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需求和地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来加以统筹谋划:规模不要过大,管理要严格。虽然更多的官员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对政府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要考虑财力问题。现在急需进行境外培训的,应是厅局级领导。同时应考虑取消市县级境外培训项目。因为到了市县级,出国培训很可能变成境外旅游或变相公款消费方式。当然,对市县级政府也不要卡死,对确实需要培训、且达到出境培训要求的干部,可以委托省级管理部门安排。

二是选拔官员出国培训的程序必须公开,实现透明化操作。要改革筛选培训对象的方式,选拔要科学公正,可参照公务员录用程序建立适当的考录机制。除了根据政治表现、岗位需要、行政级别、外语水平、学历层次等对培训对象进行综合考虑外,还可由国外培训机构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出有魄力和改革意识的人,进行外语和专业知识考试。应该为有志于献身公共管理事业和有培训积极性且具实力者创造公平的竞争通道,把真正有培养价值的人送出去学习。绝不能让出国官员的选拔成为某些个人的主观独断甚至于恩赐,更不能让庸才和动机不纯者混杂其中。同时须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可以借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管理办法,对申请出国培训的官员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参加统一考试,名单初步确定后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最后将被安排出国官员的基本情况、出国就读的学校、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的数目等结果在媒体上公开发布。

三是应建立领导干部出国培训的绩效考核机制。责任政府要求对任何一项政府支出都必须有明晰公开的成本效益考核措施。干部出国培训完毕回国后,应该就接受培训的有关情况向公众做出交代。可以借鉴政府官员向人大常委会或人民代表大会述职的做法,安排官员在适当的场合向公众“述职”,汇报自己在国外学到了哪些知识,增长了哪些才干,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创新:或者在官员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安排他“述职”,让他证明国外培训的经历如何提高了自己的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等等。

四是要改革培训方式。比如,要考虑将出国培训方式和师资力量培训结合起来,培养一批教师,建设案例库、情景模拟室,录制专题片和授课录像,请外教,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制作网上行政培训系统,简化培训程序,提高培训实效。可以依托国内高校中的MPA培养基地或行政学院对官员进行培训,甚至可以考虑成立中外合作的培训机构。这样可分流需要培训的官员,降低开支。

篇4: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的利益,针对干部因私出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下面是由东星资源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干部因私出国规定通知材料范文,更多优秀文章尽在东星资源网,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党员干部因私出国规定篇一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旗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的监督管理,严格因私出国(境)的审批程序,加强对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的统一管理,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额济纳旗科级领导干部(含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 审批原则

第三条 领导干部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审批。

(1)受到党纪政纪撤职以上处分未满5年的;

(2)违反外事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3)因涉嫌违法违纪已被有关机关立案调查的;

(4)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出国(境)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 退(离)休领导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可酌情审批,在外期限最长不超过半年。在职领导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须从严掌握,一般不予批准,有特殊情况经批准的,在外期限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第五条 全旗科级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符合下列特殊情形的,可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或领取因私出国境证件。

(1)本人的直系亲属病重病危或去逝,需探望或处理后事的;

(2)本人是港、澳、台侨胞或者党外干部需探亲的;

(3)专家需以私人身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

(4)本人配偶在驻外机构工作需探亲的,直系亲属在国(境)外工作、学习生活需探亲的;

(5)因病确需到国(境)外治疗的(需提供主治医师的诊断证明);

(6)其他在职领导干部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或领取因私出国(境)证照,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明确可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或领取因私出国(境)证照的特殊情形。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 审批权责

第六条 正科级实职领导干部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或领取因私出国(境)证照,事前报盟委组织部备案同意后,由旗委组织部审核,报旗委审批,由旗委主要领导在因私出国(境)意见上签署“同意”意见并署名后,加盖“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公章。

第七条 其他科级干部(含退休)和退(离)休处级领导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由旗委组织部审批,一般工作人员(含退休)申请因私出国(境)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审批程序

第八条 办理因私出国(境)证照的人员需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关于同意XXX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函》,如实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必须写明申请人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身份证号;配偶及子女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身份证号;出国(境)事由、时间,由单位负责人审签并加盖公章,送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第九条 已持有因私出国(境)证照的人员申请因私出国(境)的,直接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申请出国(境)人员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第十一条 经审查,符合规定的,由申请人携带个人申请,到组织人事部门领取并填写《因私出国(境)人员审查表》和《干部证照借取登记表》,填写和审签内容包括:出国(境)人员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工作单位、职务,出国(境)事由、时间,在国(境)外停留的时间,本人的政治表现,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分管旗级领导、纪检、检察对其出国(境)的意见等。

第十二条 《因私出国(境)人员审查表》和《干部证照借取登记表》经纪检、检察、主管部门、分管旗领导签字盖章后,交回组织人事部门,方可领取因私出国(境)证照。

第十三条 因私出国(境)人员回国后十日内,由所在单位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汇报。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 证件管理

第十四条 因私出国(境)人员回国后七日内,将因私出国(境)证照上交组织人事部门进行集中统一保管。

第十五条 已退(离)休的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的因私出国(境)证照交由所在单位集中管理,且申请因私出国(境)时要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对无特殊情况,逾期未交回因私出国(境)证件人员,组织人事部门将于逾期5日内通知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注销因私出国(境)证照。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通报批评,5年内不得审批其因私出国(境)申请。

第十七条 因私出国(境)证件丢失无法交回的,由本人前往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证照作废,并将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证件作废回执或证明于归国(境)7日内按照因私出国(境)审批权限送交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工作单位及职务发生变化的干部,按照因私出国(境)审批权限,在任命文件下达7日内,将因私出国(境)证照移交相应组织人事部门。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 登记备案

第十九条 登记备案人员范围:全旗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一般工作人员及2012年以后退(离)休人员(二级单位由一级主管单位统一备案)。今后,凡本单位、本部门出现新录用或调入人员,于录用或调入15日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向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提供登记备案人员信息。

第二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因私出国(境)审批人员签字及因私出国(境)审批用章样式。审批人或印章变更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更改备案。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我旗国家工作人员登记备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数据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时,应当先核实有关单位登记备案情况,再确定是否颁发出入境证照。已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如未提交相关审批部门对申请人因私出国(境)的意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办理。

干部因私出国管理条例: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旗纪检、检察、组织人事、公安、安全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第一季度对上一年度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进行清理检查。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旗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党员干部出国管理规定通知篇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纪委、组织部、外事办公室、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监察厅(局)、人事厅(局)、商务主管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纪检组纪委、外事部门、监察局、人事(干部)部门,中央纪委各派驻纪检组,监察部各派驻监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中央直属机关工委、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纪工委: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对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人员和资金跨境流动日益频繁,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出国境私自不归的情况屡有发生,甚至少数党员干部携赃款外逃,给党和国家在政治上造成恶劣影响,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人员的管理

(一)加强教育,防范在先。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出国(境)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外事纪律、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教育。要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出国(境)人员行前集中培训、谈话提醒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制度。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出国(境)人员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

(二)强化管理,从严把关。党员干部因公出国(境),必须严格按照《关于因公出国人员审查的规定》(中办发[1991]8号)和《关于因公出国人员审查的补充规定》(中办发[1993]23号)规定的批准权限进行审批。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因公出国(境)的审批,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999]23号)的有关规定。

(三)健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在因公出国(境)期间的行为。对派驻国(境)外工作的党员干部,派出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临时出国(境)的团组,应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团组成员未经团组领导同意,不得单独活动;不得擅自变更出访路线;不得擅自延长在国(境)外的期限;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派出单位和外交部等有关部门。

二、对因私出国(境)党员干部进行严格审查

(一)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的审批,要严格执行中办发[1999]2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或变相下放审批权限。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管理人、财、物、机要档案以及其他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要严格审查,着重审查近期政治表现和廉政情况。对法律规定不准出境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不得批准其出国(境)。

(二)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公安部、人事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公通字[2003]13号),进一步完善国家机关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离(退)休厅(局)级以上干部和涉及国家安全、国有资产安全、行业机密等人员因私出国(境)的登记备案工作。

(三)加强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后的管理。因私出国(境)的党员干部,在国(境)外不得以党员身份参加公开活动,每季度要把在国(境)外的情况向所在单位和单位党组织汇报一次,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党员组织关系的处理,要严格执行《中央组织部关于共产党员因私事出国或去港澳地区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组发[1981]19号)。回国后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

三、切实做好出国(境)证件的管理工作

(一)因公出国(境)的党员干部,应在回国(境)后15天内,将所持因公出国(境)证件交由发证机关指定的部门统一保管或注销。对拒不执行规定的,吊销其所持证件。

(二)党员干部申领因私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后,以及每次因私出国(境)前,要向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并登记;各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并登记。本通知下发后,各部门要对党员干部申领上述证照的情况进行清理,对未报告登记的,要组织补报和登记。

(三)因私出国(境)的国家机关登记备案人员,应在回国(境)后10天内,将所持因私出国(境)证件交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四)各单位要建立出国(境)证照专人负责制和护照使用登记保管制度。

(五)党员干部办理外国长期居留证、前往港澳通行证、香港和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配偶出国定居或办理上述证件的,要严格执行中办发 [1999]2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四、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要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一名领导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健全具体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各业务主管部门特别是外交、商务、金融等部门及负责出国(境)审批、出入境证件颁发部门,要分别负起责任。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管理权限和程序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定期逐级上报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情况。下级组织人事部门每年第一季度将上年度党员干部出国(境)情况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作书面报告,重大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对党员干部出国(境)私自不归的,要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对给国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要从严惩处;对涉嫌犯罪的,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要加大缉捕力度。对党员干部在出国(境)或办理出国(境)审批手续中弄虚作假,甚至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出国(境)证件的,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对驻国(境)外机构或临时出国(境)团组发生人员擅自脱离组织出走、叛逃,或者有其他严重违纪(境)行为的,除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外,还应当依照规定追究该机构或团组领导人以及派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对违反出国(境)证件管理规定,拒不交出所持出国(境)证件的党员干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在出国(境)管理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导致党员干部出国(境)私自不归,或发生问题后不报告、不处理的,要依纪依法追究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对一些出国(境)后私自不归和外逃后被引渡或遣送回国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国法惩处的典型案例,要及时通过内部通报或公开报道,警示广大党员干部。

(四)纪检监察、组织、外交、公安、国家安全、人事、商务等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严格管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形成有效预防和处理党员干部出国(境)私自不归问题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出国(境)登记备案人员证照审批、资料管理和出国(境)情况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出国(境)相关管理部门间联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地外事部门要定期通报因公护照收缴保管情况,及时准确上传颁照数据。财政、金融部门要对巨额资金和外汇使用流动等情况进行汇集和分析,并加强监管。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党员干部持有和使用出入境证件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掌握涉嫌违纪违法且有出国(境)动向人员的情况,并向公安机关提出依法采取措施、控制他们出国(境)的建议,公安机关要积极予以协助。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和加强国际警务合作问题,完善有关政策,并提出相应措施。教育、科技、国家安全、人事、商务等部门,要研究防范科技骨干、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出国(境)私自不归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五、非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参照本通知执行。

篇5:干部因私出国管理规定条例须知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旗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的监督管理,严格因私出国(境)的审批程序,加强对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的统一管理,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额济纳旗科级领导干部(含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

篇6:干部因私出国管理规定条例须知

第二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因私出国(境)审批人员签字及因私出国(境)审批用章样式。审批人或印章变更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更改备案。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我旗国家工作人员登记备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数据管理。

篇7: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去年“钱学森之问”问倒了国人,也道出了我国大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规划纲要刚刚出台之际,国家就组织此大规模的高校领导人出国培训可谓用心良苦。高校领导人出国培训能否学有所成,取得“真经”,暂时无法预料,但知道自己不足,并问教于外,本身是值得肯定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历史教训,中国人是体味最深刻的。学,然后知不足,出去总比关门闭户要好得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能够亲身感受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名校,对于担负取经使命的高校领导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毕竟,作为知识传承者的大学,有着共通的规律。但肯定之余,笔者也有几点忧虑,在此对高校领导出国培训提出一些期望。

首先,出国高校领导人要端正态度。出国考察,对于今天的高校领导已然不算稀奇事,如果抱着硬性任务出去玩玩的心态,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会一无所获。作为落后国家的高校领导,担负着教育图强的使命,代表的是中国高校的形象,应该通过培训学习,让国外高校看到中国高校管理者的虚心、上进心,而不是麻木之相。

其次,出国人员遴选范围不应局限于高校领导。不可否认,作为高校发展战略谋划者,选择高校领导出去学习本是合情合理的,但我国高校领导多为行政任命,许多高校领导并不懂教育,更难称得上“教育家”。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出去的都是高校领导,能够学到多少真东西,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号。建议有关部门将机会分给一些高教研究者,或者杰出的中青年教师。

再次,学来的东西要注重本土化。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但这个规律是建立在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更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那样,非但不会发展自己,甚至会失去自我。比如,我国学习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汽车造出来了,但核心技术始终是我们的“软肋”,技术层面尚且如此,更何谈承载知识、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的发展还是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牛津大学,历经8DO年,才有今日之风采;哈佛大学,也历经近400载,才有今天之显赫地位……它们是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历史,但都是举世公认的优秀大学,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厚重历史积淀与民族特色。

篇8:干部因私出国管理规定条例须知

第六条 正科级实职领导干部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或领取因私出国(境)证照,事前报盟委组织部备案同意后,由旗委组织部审核,报旗委审批,由旗委主要领导在因私出国(境)意见上签署“同意”意见并署名后,加盖“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公章。

第七条 其他科级干部(含退休)和退(离)休处级领导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由旗委组织部审批,一般工作人员(含退休)申请因私出国(境)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篇9: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合肥工业大学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

管理暂行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央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监督工作,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4‟14号)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范围及组织领导

(一)本规定适用于离退休校级领导干部和在职中层领导干部,以及部分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报备的中层以下干部。现职校级领导干部(包括退出校领导班子但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干部)的因私出国(境)事项,按相关规定由学校报教育部人事司审批。

(二)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监督工作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组织部工作内容:

1、牵头负责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监督工作。

2、负责做好干部因私出国(境)报备工作,及时将应当报备和撤销报备的干部信息报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做到应备尽备。

3、负责集中管理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1 下同)。

二、工作程序

干部因私出国(境),按以下程序进行:

1、干部本人就因私出国(境)事项向所在基层单位和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向分管或联系校领导报告,经同意后办理报批手续。

2、干部本人提出申请,写清事由、出行时间、地点、出访经费来源以及工作是否做好交接等事项,并如实填写《合肥工业大学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

3、干部所在基层单位初审,在“审批表”中签字盖章;离退休校领导的“审批表”由学校党政办公室初审,并在“审批表”中签字盖章。申请人和单位审签负责人不得为同一人。

4、纪委、监察办公室审核,在“审批表”中签字盖章。

5、党委组织部审核,在“审批表”中签字盖章。

6、由分管干部工作的校领导审批,并加盖学校公章。

7、“审批表”一式三份,办理完毕后一份由干部本人提交到党委组织部,由党委组织部审核登记后发还干部本人相应证件;一份由干部本人提交到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办理在职及收入证明等手续;一份本人用于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8、干部本人持相关证件和材料办理出入境相关手续。

9、干部本人在回国(境)后10天内应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出国(境)回执单”,连同因私出国(境)证件,一并 2 交回党委组织部。

10、对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的,需同时提供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相关申请表格。

三、审批和监督

(一)申请及审批

1、严格审查干部因私出国(境)情况。对涉及管理人、财、物,机要档案和其他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配偶已移居国(境)外和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领导干部,要从严把关。对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出国(境)的人员,以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人员,一律不得批准出国(境)。

2、干部因私出国(境)实行“一事一审批”。

3、因私出国(境)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公休日、节假日或寒暑假内,且累计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假期、节假日、公休日时间。如确因特殊需要利用工作时间出国(境)的,应妥善安排各项工作,做好交接,一般不超过20天,并由所在基层单位出具《关于同意XXX同志在工作时间因私出国(境)的证明》,连同“审批表”一起报批。

(二)证件管理

1、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一律不得私自保存,应统一交由党委组织部集中保管。干部每次缴交、领取、使用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应记录在案。

2、干部所持因私出国(境)证件,在新申办、换(补)发和按规定使用后10天内,交由党委组织部集中保管。新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在正式宣布任职后的10天内应将持有的有效因私出国(境)证件交党委组织部保管。如有特殊 情况急需使用因私出国(境)证件的,需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报党委组织部审核,由分管干部工作校领导批准。

3、如干部持有的出国(境)证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丢失、损毁、被盗、被抢等情况,干部应当及时书面报告党委组织部,并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等相关手续。

4、对违反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规定,不按规定时限缴交或拒不交出证件的,要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干部在出国(境)或办理出国(境)审批手续中弄虚作假的,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三)纪律要求

1、干部在国(境)外期间,要严守政治纪律和外事纪律,增强安全保密和防范意识,时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遵守当地的各项法规、风俗习惯和国际有关准则,做文明出行的模范。同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不准持因私护照出国(境)执行公务。(2)不准隐瞒身份或以假身份、有意报低职务级别等方式申请因私出国(境)。

(3)不准在外单位申办因私出国(境)。(4)未经批准不得逾期滞留。

(5)不准在国(境)外从事非法活动。

(6)不准在国(境)外以党员身份参加公开活动。

2、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各单位要严格审批干部出国(境)申请,切实担负起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对因把关不严,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干部本人及相关单 位负责人的责任。

四、其他

对涉及管理人、财、物、机要档案以及涉密岗位的中层以下的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优秀导购员实习总结演讲稿下一篇:四年级数学列方程解题随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