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论文

2024-05-19

音乐理论论文(通用8篇)

篇1:音乐理论论文

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鉴赏课课题

音乐剧观后感受,收获

西方音乐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耍、特技等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表情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绪,从而引发剧情。此外,音乐剧的深刻之处在于依托基督教,宣扬上帝精神,歌颂爱和奉献,从而引起观众爱的共鸣,增加幸福感和对生活的丰富体验。音乐剧中,音乐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演员以专业、优美的唱腔传唱了许多经典剧目。虽然,观众对于音乐剧有听懂与否的忧虑,但都不会影响音乐剧以其音乐的经典魅力影响世界。

在音乐鉴赏课中,我们先后欣赏了《猫》 《歌剧魅影》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弄臣》等经典的音乐剧。对于音乐剧中关于人性的思考,传唱的经典音乐曲目有丰富的收获,对音乐剧听懂与否有自己的看法。

人性的思考

音乐剧中,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为了揭示社会,让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更好的改造社会,改造自我,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而音乐剧是以剧本为依托,通过形象演绎社会中的人和事来表达信仰、精神、和教义。例如《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揭示底层民众的生存、生活,表达关于宽容和大爱的人间义理;《歌剧魅影》 《弄臣》揭示生活中的受到不公待遇、被生活抛弃的一类人对生活的迷失,表达上帝之爱和人类对上帝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诚;而《猫》更全面地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展现的是猫族的命运种种,但谁能否认格里斯贝拉代表的不是一种盛极而衰,而后被抛弃,后又被拯救的形象;老杰律伯代表的不是一族之长,历经沧桑的智慧的圣人形象?

西方音乐剧,以基督教教义为内涵,因而作品闪耀着上帝的光芒。《巴黎圣母院》是关于人性中的美与丑,欲望与爱情,善良与卑鄙,忠诚与欺骗的讨论。天生丑陋的卡西莫多用真挚的爱情、善良的心灵诠释心灵之美胜于面目之丑。从而向人们宣扬什么是真正的美;代表着善良、纯洁的教士佛侯洛内心却卑鄙丑陋,情欲驱使他犯下罪行,沦丧道德,毁灭美好。他的虚伪的德行与卡西莫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什么是真正的善;而美丽,善良的艾丝美拉达对卫队长忠诚的爱情,之比卫队长两面周旋,玩弄感情的放荡,艾丝美拉达表达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因此,以爱、美和善为主题的音乐剧是深刻的,也是经典的。

经典的音乐

音乐剧擅长用音乐来表达感情、故事和戏剧的冲突。经典的音乐曲目是串联起整个剧情的一粒粒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彩。《猫》催生了伊莲佩吉的《Memory》 ;《歌剧魅影》成就了《All I Ask of You 》 《Think of Me》 ;《弄臣》让帕瓦罗蒂的《女人善变》名噪世界。与此同时,这些经典的音乐也促进、推动着音乐剧的传播,让更多的的人了解并喜欢上音乐剧。是的,很多人喜欢音乐剧是从听到一首首动听的音乐开始的,或许你没看过音乐剧《猫》,但一旦你熟悉那首《Memory》,你就会走进《猫》,走进音乐剧。所以,在我看来,音乐剧成就了音乐,反过来,音乐也推动了音乐剧。

音乐剧听懂与否 有人说,音乐剧是上流社会的消遣,听懂音乐剧是困难的。但是,在我看来,音乐剧是一种视听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即使是不懂音乐的外行人,也能听懂音乐剧。虽然音乐本身因其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没有人能确定的说,我听懂音乐了。但是,音乐剧并不仅仅是音乐,它还有演员的语言、动作,还有舞台的特技、灯光,有各种艺术形式的配合,因而,能使音乐剧以通俗而又典雅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最重要的一点是,音乐剧是一场剧,是关于人性的,而人性于人是彼此相通的。观众和演员或许年龄、性别、国别、肤色、信仰有所不同,但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是相通的,对人性的的反应和追求是相同的。因此,音乐剧是能听懂和被理解的,因而可以说,音乐剧是有普遍性的。同时,因为音乐剧具有普遍性,所以它能被各类人群所接受。同时,音乐剧也是超越国界的。所以,音乐剧能在世界上流行起来,而且越来越被各层民众接受,认可,喜爱。

音乐剧因其深刻的人性思考而深刻,因其经典的音乐曲目而经典。或许对于音乐剧听懂与否,人人看法不同,但是音乐剧作为一种被大众追捧的艺术,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2,对于音乐欣赏基本问题的看法

“高山流水”的故事,众所周知。俞伯牙鼓琴,钟子期从琴声之中听得高山,听得流水。因而,俞伯牙将子期引为知己,以至于子期死后,伯牙断琴,从此不再弹唱。由此说明,音乐是可以听懂的,但是很却少有人听懂,所以说,听懂音乐是困难的。

为什么音乐不能像文学作品、电影作品那样,被确切的接受和理解?分析原因,一方面,音乐的非视觉性,即音乐呈现的不是生动、形象的画面,不是直接引起视觉联系的艺术形式,而是刺激听觉的各种乐音;另一方面,音乐的非语义性,文学表达的意义是容易被人接受,听懂的,但音乐对比约定俗称的文字,其并无固定的规则,或者却有规则,而这种规则不存在于广大听众中。所以,很多时候,没有人能确定的说:我听懂音乐了。

既然音乐是难于听懂的,那么如何才能听懂音乐?

对应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视觉性,有人提出了“联觉”的方法,即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联系,音乐在音高、音强、速度和节奏、超音速度、紧张度五个方面可以引起联觉,从而使听众找到欣赏音乐,领会其真谛的入口。此外,我个人觉得,听懂音乐更重要在于选定欣赏音乐的方式,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倾听时,我们能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与音乐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共鸣。这时,我们从自己的想象中理解了音乐。或许,理解的内容与音乐的本来意义有偏差,但是,因音乐自身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音乐欣赏没有对与错。重要的是,当我们与音乐的共鸣时,我们从音乐中获得的感悟和理解。

因此,在我看来,音乐理解是相对的,我们可以不要求自己绝对领会音乐中的情景、画面和精神,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倾听音乐,听懂音乐。

篇2:音乐理论论文

一、音乐要素包含的内容

和声包含调性和调式两个重要的因素。以调性来说,其主要分为主调和从属调。主调主导主和弦,其位置相对稳定,是音乐的核心结构;从属调起到铺垫曲式发展的作用。调性的确定可以帮助音乐发展决定好布局和和声的特点。和声与旋律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主调音乐的织体层次就是由旋律、衬托声部和低音构成的。每一首音乐的和声特色都是对主体旋律的表现,因而也需要通过对主体旋律结构的剖析来分析和声的特点,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和表现,让和声更适合主旋律的结构。

二、在音乐欣赏中融入音乐要素

(一)音乐要素的变化要与音乐情感的变化相融合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它是一门用于表达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的旋律或内容就是对情感的一种宣泄与表达。而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却又有心里形式上的区别,情绪比情感的范围更宽泛。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感时,总会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其并不像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深度和强度之分,也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别。情绪和情感是音乐审美的最基本特征,鉴赏音乐的过程是不由自主的感情投入,也会是自主支配的感情投入,而自主支配的感情投入是建立在准确认知音乐创造的画面和情感的基础上的,否则,鉴赏活动只能处于浅表层次。要准确地鉴赏每一首音乐传达给我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够单纯停留在音乐的表面,而要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探求出音乐要素在音乐不同阶段的变化,借而感受到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体会音乐中纯美的艺术境界。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音乐的进行,其外在依托是音乐要素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其内在实质是情感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从艺术形式上来看,音乐是生动的心理语言,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远远高于其它艺术门类。而音乐的特性就是表现情感、宣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进行审美熏陶。可见,赏析音乐需要的.是感情的投入,但感情投入的前提是音乐要能够感染人的情感,将人的情感牵引进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中。只有抓住情感这条主线,才能加深对音乐情绪和情感特质的体悟,从而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使个体情绪和情感能够与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相沟通。在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时候,还要探究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的情绪和情感会随着音乐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二)音乐要素的变化是音乐意境变化的结果

篇3:探讨音乐理论教学

过去一段时间的港台和西方的低俗流行音乐以及商业性质的音乐占据了我国音乐领域的主导地位, 我国民族化的音乐几乎被淹没。音乐教师很难做好音乐的课堂教学, 音乐教材的实施很困难, 很多学生十分迷恋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 缺乏对高雅音乐的认同感。一些教师用西方的音乐理论以及评价标准讨论中国的文化, 这样不能正确估计我国民族音乐的价值, 缺乏对我国文化的尊重, 造成了我国音乐文化主体意识薄弱。在传统文化当中, 渗透了文化、思想、道德和艺术等各个方面, 不仅仅具有娱乐的功能, 还有教育以及审美功能。音乐属于听觉艺术, 所以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当中, 离不开音乐的实际应用, 音乐理论要与感性的体验联系到一起, 在音乐的实践活动当中加深对音乐理论问题的深入理解。当前的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当中, 理论与实际缺乏结合, 枯燥而且单调的音乐理论课程失去了音乐活跃的特征, 所以, 学生缺少对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当前音乐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音乐理论教学带有功利性的色彩,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师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不能把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来教学, 课程枯燥乏味, 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 不努力学习, 更不能做到自主学习, 课堂内外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2、音乐理论教学的策略

2、1改变教学思想

音乐理论教学当中, 要把音乐理论课程与其它课程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横向联系的方式, 能够把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音乐素养。要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等的联系,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作为指导,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音乐理论, 把握客观音乐现象。要正确认识音乐理论问题,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很重要。音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音乐理论教学当中涉及各种音乐现象, 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精神产物, 音乐有自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音乐理论教学过程当中, 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各种理论问题, 要正确评价音乐家以及音乐作品。音乐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作品的传播被社会接受, 与时的社会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 所以, 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音乐理论中的问题, 是搞好音乐理论教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2、2改进教学方法

选择合适的教材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国初期的前苏联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哲学教材是以西方音乐为代表, 不能表达我国传统音乐。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我国的音乐教师编写了一些新教材, 比如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的《视唱教程》、《多声部视唱教材》 (上海文艺出版社, 1 9 6 0年) 、《单声部视唱教程》 (上、下) 、《二声部视唱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1 9 8 9年) 、许敬行、孙虹编著的《视唱练耳》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1年) 等, 这些教材并不完全排斥外国音乐, 而是以中国民歌和中国乐曲为主, 它们对培养学生熟悉本民族的音乐做出了贡献, 为如何编写有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教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3理论联系实际

纯理论教学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很枯燥, 很乏味,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给教学活动带来难度,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时候, 最好是能够加上一些趣味性的故事, 来活跃课堂的氛围, 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在讲述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简明扼要, 深入浅出。学习理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应用, 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也是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 还要加强听觉训练、视唱训练和记谱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各种实际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对节奏的听辨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

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在音乐专业的教学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能对其它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 还能够制约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 影响其它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 要想提高音乐理论教学的质量, 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 通过多方面的改革措施, 培养音乐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面向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成效, 但是在音乐理论教学当中还是存在各种问题, 通过阐述存在的问题以及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提出了进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曾淼, 邹渊.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理论教学的整合——以“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教学软件为例[J].音乐探索, 2006, (01)

[2]喻意志.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 2007, (09)

篇4:音乐理论论文

关键词:音乐理论 研究 创作

曾听到这样关于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的说法:“音乐创作是音乐作曲学者的事情,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理论学者的事情,二者不牵扯”,“音乐创作是音乐朝未来发展的表现,音乐理论永远就是研究过去的表现”等。究竟这二者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两者有什么区别和共同之处呢?

一、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音乐理论,是对音乐作出科学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实践。一个体系的成功,通常包括突破原有的理论体系。

音乐创作在音乐中占主导地位,音乐创作是根据音乐的发展而产生的。没有它,音乐和音乐相关的内容,就只能是局部的、有限的、不能有全面整体性的进步。

音乐理论依附于音乐创作,也是对音乐创作的研究。在我国的音乐界中,音乐创作决定着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在音乐界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倘若只单单发展音乐创作,那样的音乐将是没有根基的,将会变成单一的路线,没有整体感。笔者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通过对音乐理论的学习与掌握,从而使音乐创作实现由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飞跃,专业技能水平便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音乐艺术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可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

二、如何提升两者的关系

(一)探索多学科和多层次的音乐

多学科和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可实现音乐专业学习由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飞跃,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可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可是,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音乐的发展应该引起理论研究界更多的重视,只有投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视野,才能形成一个非常实用的严谨研究领域。

(二)多研究古代音樂

我国现代音乐创作的成功必须与古代音乐一脉相承,并结合时代特点更深层次的拓展。我们的古代音乐史是创造大量的各种古代音乐的间接材料,同时也是非常宝贵的直接材料,它是以历史的真实情况来了解古代音乐发展的情况。这些规律,或明或暗,或直或弯,都必须结合现代的创作。历史研究的结果,同样也应是一个作曲家高度关注的。我国音乐最重要的发展就是长期的连续性和规律性,然而这些规律对音乐思维发展有着重要限制。我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大部分都有丰富的历史感。许多现代的创作主旨也是了解悠久传统的民族风韵性能。在这方面,音乐史学家们理解的还是比较深入。

(三)多挖掘两者间的共通性

无论是音乐理论研究还是音乐创作,两者都是以发展音乐为目的的艺术表现形式。另外,二者在创造性、真实性、互动性上有着共通之处。

简单地说:作曲家和歌唱家作为音乐的主体,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会考虑结合歌唱家的音色、音域、演唱风格来进行创作。歌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时候也会选择合适自己特点的作品。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在创作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角色定位和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创造成果更加鲜明、形象、具体,便于受众接受,以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另外,真实性是检验创作成果的重要元素,两者在传递音乐信息的过程中要准确、积极、真实,不能过于夸大和虚假。它让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更加的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歌唱家和作曲家用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向受众展现艺术的完美与和谐,让艺术返璞归真,更具审美价值。

在音乐演唱会中,我们会时常发现观众和歌手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们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思想,而且将自己的所想所感回馈给歌手,他们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精神共鸣,无形中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思想和音乐上的互动。在演出时,歌手应该把自己当做一张未写字的白纸,然后根据作品来塑造全新的角色。在演出的过程中要有自然轻松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将互动性带入到演出中,营造一种舒畅、自由的氛围,这样便可大大增加音乐的欣赏性、娱乐性和可看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理论研究的培养需要建立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音乐理论研究的教学也需要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模式,这样的音乐理论研究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石的。要把音乐创作科学地、合理地运用到音乐理论研究当中,也要把音乐理论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属于我国音乐的特色发展道路。其实,研究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关系还有漫长的道路,我们的讨论也尚未结束,希望以后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可以更为深入,这对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魏廷格.萧友梅的音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下)——有“罪”还是有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06).

[2]樊祖荫.从中西多声部音乐的比较谈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01).

篇5:音乐理论考试题

1、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的艺术。

6、《卡门序曲》的作者是(比才),《合唱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

11、我国民族乐器约百余种,按传统习惯分为(拉弦乐器、管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

12、音乐学科具有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13、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独奏曲,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阿炳(华韵均))。

14、(音量)是由发音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来决定的,按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

第二部分:音乐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波兰民族风格,他的音乐被比作“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2、《糖果仙人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一段舞的伴奏音乐。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诞生的第一部中国新歌剧是《白毛女》。

4、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是根据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所作的同名二胡独奏曲改编而成的。

5、我国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按照其演奏形式、发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别,即(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6、1807—1808年,贝多芬在维也纳近郊创作的(第六交响曲),又名(“ 田园”)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第二乐章“溪边景色”最为著名。

7、《流水 》是根据西安鼓乐的开场锣鼓和陕西民间打击乐改编而成的清锣鼓乐,栩栩如生的描绘了鸭群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为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

9、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原名为《 义勇军进行曲》,是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0、1934 年,旅居欧洲的俄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了“中国作品比赛”,当时还是上海国立音专学生的贺渌汀应征写下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一举夺得头奖。

1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儿童影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2、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十二平均律)。

一、填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2、(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3、音乐教学突出(音乐)

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5、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6、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段(1~2年段),小学中、高年段(3~6年段)和初中各年级(7~9年段)。

7、课程目标由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表述。

8、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包括四个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9、(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10、(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11、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12、(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13、(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4、(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5、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

16、感受与欣赏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17、音乐教学中应注童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部分

一、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它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2、中华民族音乐常用五声调式,这五个音依次称为:(1)宫(2)商(3)角(5)徵(6)羽

3、常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合唱、。

4、合唱是指 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 两 人或 更多的人 演唱。

5、节拍:音乐中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重复。

6、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 与强弱 的关系。

7、节奏型:音乐中具有 典型意义 的节奏。

8、请写出《青年友谊圆舞曲》的结束音 高音1 ;排列音阶是 12345671 ;它属于 自然大调 音阶。

9、圆舞曲是一种 三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

10、《溜冰圆舞曲》是一首 维也纳 风格的圆舞曲。其典型特点是;开头有一段 序奏,随后陆续接上几个小圆舞曲,最后加上一段 尾声。

11、《雷鸣电闪波尔卡》由 奥地利 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作品,他被誉为 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2、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 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 歌曲。

13、蒙古族民歌按照体裁可分为短调 和 长调 两类。

14、长调的节奏 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15、短调的节奏整齐,旋律 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

16、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

17、《桑塔露琪亚》是一首 意大利民歌,演唱形式是齐唱、合唱,体裁是 船歌。

18、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

19、在《伏尔加船夫曲》与《我的太阳》两首歌曲中,歌唱家的人声分类,前者 为 男低音,后者为 男高音。

《我的太阳》这首歌可分为 两个乐段。

20、在聆听《伏尔加船夫曲》时,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力度层次的变化特征、劳动号子似的音乐动机、男低音的人声类别特点。21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22、《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友谊地久天长》的结束音都是稳定的 1音,请排列音阶 12345671,他们均为 大 调。

23、中国民歌的三大体裁是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24、劳动号子的种类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25、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以 一领众和 为主。

26、《军民大生产》是一首陇东民歌,歌曲的情绪热烈,采用了领唱、齐唱 的演唱形式。

27、标出它们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杵歌》 《军民大生产》 《哈腰挂》 《催咚催》(台湾高山族)(陇东民歌)(黑龙江民歌)(湖北民歌)

二、选择题

1、《爱我中华》的作曲家是(C)。A、印青 B、冯奇 C、徐沛东 D、李杰

2、《桑塔露琪亚》的曲式结构属于:(B)。A、一段体结构B、单二部曲式C、三段体结构

3、《雷鸣电闪波尔卡》的音乐体裁属于(C)舞曲。A、探戈 B、圆舞曲 C、波尔卡

4、《彝族舞曲》的演奏乐器是(D)。A、二胡 B、吉它 C、古筝 D、琵琶 歌名 银杯 牧歌 嘎达梅林 辽阔草原 民歌类型 短调 长调 短调 长调

四、填出下面的调式和上行音阶 曲名 结束音 调式 音阶 军民大生产 2 商调式 235612 杵歌 6 羽调式 612356

五、用连线的方式标出每个声部的音色特点:

女高 女低 男高 男低

丰满结实 明亮宽广 深沉浑厚 高亢富有诗意

六、请你根据歌曲《彩色的中国》、《川江船工号子》设计教学简案,并写出设计意图、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七、自弹自唱曲目 《彩色的中国》 《青年友谊圆舞曲》 《桑塔露琪亚》 七年级下册部分

一、填空题 1.(进行曲)是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2.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3.(轮唱)指同一旋律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并造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音乐效果的演唱形式。

4.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由(管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组成)。其中管乐器又分为(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5.肖邦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史称“(钢琴诗人)”,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篇6:音乐基础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人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教师应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具有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我们专职音乐教师当然应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资源及教师本身的资源,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要使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爱上音乐课。

关键字: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 音色 节拍 表现力

一、部分教师音乐教学的误区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要接受的传统的音乐教育,没有学习过通俗音乐,更没有研究过通俗音乐,有的教师认为通俗音乐艺术性不强,演唱方法简单且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不提倡通俗音乐,甚至有的老师鄙视流行音乐,不允许学生唱流行歌曲,教师在教学上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民族和美声,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整个课堂只是老师在唱,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学生实践活动,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投有情感体验,课堂比较沉阎,学生喜欢的周杰伦、李字春、周笔畅、刘德华等等,有的学生还成为他们的粉丝;其次,书上有些的歌曲旋律起伏很大,学生唱高音上不去,初中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高音是强为其难,有的声音这个时候已经沙哑,再一个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唱不好根难为情,影响自己的形象,有些老师在进行唱歌课的时候。只管自己一遍一遍的教,从不解决难点,学生该会的会了,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有的老师不随机应变,不改变歌曲的调,造成学生唱高音歌曲的时候很费力。[1]

二、倡导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视听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主动的理解音乐表达的故事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的特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吸引学生听音乐,真正地听进去。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聆听时间要短,或者是听曲子的一部分。同时要注意聆听前后的指导.以帮助并吸引学生理解音乐并产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例如,低年级听赏《龟兔赛跑》中龟兔的音乐主题,我先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听一听乐曲中的哪些地方是表现乌龟的?那些地方是表现兔子的?小朋友们在认真地听完乐曲后,争先恐后地告诉我:龟的音乐速度慢、声音低;兔的音乐速度快、声音高,音乐是跳跃、欢快的。在听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时,我提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学生在仔细聆听了音乐之后回答:“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小狗,因为有小狗的叫声。”低年级音乐欣赏应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人手,通过欣赏一些音乐片段,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音乐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相对持久一些,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欣赏一些完整的曲目,并可以尝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独立分析作品。

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为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还必须重视参与音乐的欣赏形式。从古至今人们以点头、拍手、晃身、歌、舞等等形式参与音乐,均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音乐欣赏形式。律动活动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活动在音乐――听音乐的耳与视谱的眼――运动着的身体――迅速反应的大脑之间建立起一种分析、交流、合作的密切关系.引起音乐、大脑与身体之间迅速而有规律地交流。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这种形式无论对高年级学生.还是对低年级学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2]如:前面所提到的《龟兔赛跑》一课,在学生对乐曲有了初步感受之后。为了加深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我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内容。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听到慢而低的音乐就模仿龟爬行;听到高而快的音乐就学兔跳跃,孩子们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我就是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入手.通过音响对比,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想象力,让孩子们在聆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的诸要素。又如:小学高年级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我设计以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的形式来进行欣赏教学。以打击乐伴奏来参与体验音乐.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全神贯注。

五、尝试边听音乐边记随感

实践证明,随感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都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欣赏歌曲时――要求学生听记出“使用了什么人声”、“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使用了什么音乐体裁”、“伴奏怎样”、“内容是什么”等,并对歌曲演唱的效果作出自己的评价 [3]。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听记之后,教师可以宣布自己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对照,以便找出差距,不断提高。在听器乐曲时――要求学生听记“音乐主题”、“音乐分为几段”、“哪些是主题的再现”、“哪些是明显的对比”、“哪是主题的发展”等等。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让他们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来表示自己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如:红色代表热烈、黄色代表欢快、蓝色代表舒缓等等:而听辨音乐主题时.可以设计请他们在听出音乐主旋律时及时举起自己的小手,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把音乐深入地听进去.随着音乐欣赏课的进行,对音乐逐渐地知其所以然.掌握音乐表现的规律性,成为欣赏音乐的内行。

六、总结

音乐课程贯穿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通过音乐的基础理论分析教学,使其达到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上所述,仅是笔者在小学欣赏教学中的肤浅之见,谬误之处,请诸位专家、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韩拥军.浅析如何上好唱歌课[J].成功(教育版),2007,(2)25

[2]谢芳.浅议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J].小学教学研究,2008,(4)46-47,49

篇7:音乐理论论文

目前,音乐院校普遍存在音乐表演教学与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严重脱节的现象,即音乐表演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也只在演唱、演奏技能、技巧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而不能将音乐理论知识全面贯穿于教学之中。致使学生只学到一些演唱、演奏方面技能、技巧,但却不能真正把握音乐作品内涵,更无法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怎样把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交融起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音乐的价值和功能得到外化,让音乐作品的内涵能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众呢?此文就如何处理好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技巧学习与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音乐表演与音乐理论知识交融的必要性

音乐院校的理论作曲科目和声、复调、配器和曲式经常被称作曲理论学科的四大件,是创作音乐作品的重要知识与方法。作曲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是音乐的本质美的呈现。这种内容和情感必须通过表演(二度创造)得以表达,听众才得以赏析。

不管是声乐专业的学生,还是器乐专业的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作曲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表演实践,这样表现出的音乐(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的思想才可能鲜明准确,情感才可能丰富多彩,才可能感染听众,音乐也才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因此,音乐表演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体现在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方面是远不够的,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才能将音乐表演技能技巧教学与音乐理论教学整合起来呢,处理好两者的交融呢,或者说如何用理论知识去指导音乐表演实践呢?还是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

每一个音乐作品中音乐的创作手法各异,主题的呈现,旋律的发展,和声的进行,结构的布局,作品的格调等千差万别。音乐表演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很好的去理解音乐。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流动的艺术,情感的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音乐的解释:“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显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这充分说明音乐是通往心灵的情感艺术,是构建心灵与外界交流的桥梁。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需要表演家去揭示,去实现音乐作品的功能和价值。这也就说明音乐表演的学生需要有好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去诊释音乐。作品中除了旋律音调外,作曲家对音乐的力度、速度、表情等有着许多提示,这都需要演唱(演奏)者去细心的体会和处理。一切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都是为表现音乐作品内容服务的。因此,要求对音乐表演生必须实施与音乐理论知识的交融教学,这是音乐表演专业教与学的基本原则。

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重技能轻理论的成因

虽然在音乐院校教学中音乐表演技能技巧教学与音乐理论的授课手段和方式方法在不断的改进,虽然很早就喊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很多音乐院校音乐表演学生来讲,普遍存在着学音乐就是单纯学习歌唱的技巧或者学习乐器演奏的技巧的思想。认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只要有一幅好嗓子,有了很好的歌唱技巧,能够演唱高难度的歌曲就可以了,就算是有演唱水平了:学习乐器的学生则认为只要把乐器的演奏技能技巧学好,能够演奏高难度的乐曲就算学好了。这种狭隘的、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重视,影响了对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有的声乐专业学生不但连基本的伴奏都无法完成而且对歌词和旋律的结合的基本规律,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的音乐形象与表达的思想都不是很清楚。器乐专业的学生具有了一定演奏技巧,同样存在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结构,主题思想等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去诊释作品的内涵。这种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 本来在各音乐院校中,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较全面的开设了音乐史论、作曲理论知识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关键是对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技能课与其他音乐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协调不好。不但没有很好衔接,造成严重的偏科,有的甚至厌恶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师范类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更应该是一专多能,多能就是较全面地学习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笔者通过观察,对身边同学的了解是音乐表演技能与音乐理论知识无法融会贯通,而是脱节,违背了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音乐表演技能课教师也普遍存在自身音乐理论修养不高,无法将音乐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教学之中。在极端重视技能技巧教学的情况下,忽视或轻视音乐理论的融入。由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种种原因,产生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学习不能够与音乐理论知识很好的融合。这样培养的音乐表演学生没有良好综合音乐素养,学生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也难于多元发展,更成不了高素质的表演人才。

三、音乐表演教学与音乐理论知识交融的思考

要想在教学中把音乐表演技能技巧教学与音乐理论教学很好的协调统一起来,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认识,即认识到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表演学习的重要性。完成一个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首先应对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全面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是表演的前提。设想如果让表演的学生在演唱、演奏作品前,用学生掌握了的音乐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作品的主题,理解音乐的情绪和内涵,再通过试唱、试奏进行初步体验,我相信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打消音乐表演学生对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感觉枯燥乏味的认识,使各科目知识在学习中相互内化和迁移。在教育心理学中强调学习迁移的重要性,所谓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地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次知识的交融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所谓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音乐表演本身与音乐理论学科之间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是互为支撑的。要想把音乐表演专业学习与音乐理论学科很好的协调统一,需要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端正学生学习的动机(内部动机尤为重要,应该让学生从心理重视对音乐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中讲适度的学习内部动机能给学生带来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学生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会有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生的知识达到长时记忆和掌握与运用。当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加强自身音乐理论修养的同时,重视在表演技能技巧教学中更多的融入音乐理论知识,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育心理学中,系统通过联合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的联系,观念团初步形成。但赫尔巴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的思想中都不止包含一个观念团,而是多个观念团相互联系的结果。所以在经过联合的阶段后,观念团之间还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联合,使之系统化。那么音乐表演技能技巧学习与音乐理论课程学习这些子系统只是音乐师范院校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何相辅相成的有效整合统一于一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应该从教育改革着手,对课程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才是卓有成效的。

篇8:浅析音乐理论教学

一、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 不仅有娱乐功能, 还具有教育和审美功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音乐理论教学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音乐理论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 不仅制约着其他音乐学习, 还直接影响着音乐学习的质量。想要提高音乐理论教学, 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方式、理念入手, 解决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 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体现民族化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 西方的流行音乐一度成为我国音乐市场上的主流, 被很多年轻人喜爱, 而我国在音乐教材上一般都用比较严肃高雅的民族音乐, 这就使得音乐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使得我国很多音乐理论教学都是借鉴和引入西方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冷落, 严重干扰了我国人民对民族音乐的价值观。

(二) 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相互结合

音乐本身是一种视听艺术, 只有在实际音响里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度。由于音乐理论本身具有枯燥性, 使得音乐理论在教学上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这就使得音乐理论被大家排斥, 造成了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

(三) 音乐理论教学手段和设施落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科技不断推陈出新, 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引入到教学中来, 可由于许多地方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音乐理论教学上没有进行投资和改造, 使得音乐理论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 设施比较陈旧。

二、音乐理论教学改进方法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 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性, 在审美和功能上也更加具有教育性。音乐理论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音乐基础学科, 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意识上加强对音乐理论教学的认知度, 从根本上改进音乐理论教学的方法方式, 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推成出新, 使音乐理论教学质量得到飞速发展。

(一) 音乐理论教学要在思想上突出民族性

在我国, 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不仅融汇了古人的智慧, 也融和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在里面, 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国历史文化, 也要发扬传统民族音乐。在音乐理论教学上, 要从思想、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改革, 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音乐理论教学, 将我国的民族精神贯穿其中。我们要借鉴西方音乐的优点, 融汇我国的民族文化精髓, 使之贯穿在音乐理论教学中。

(二) 提高音乐理论教学的文化品位

音乐理论教学本身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 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理论教学上增加趣味性, 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例如音乐理论中的五线谱教学, 本身就很枯燥, 而且不好被大家所认识和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讲一些有关的故事等方式, 使得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一种增加文化品位的东西, 丰富学习形式。

(三) 音乐理论教学要联系实践加入多媒体技术

音乐理论教学不仅要停留在书本上, 也要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音乐理论推广和发扬,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促使其更好地去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要将多媒体引入音乐理论教学中,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音乐理论教学的枯燥, 也能使得大家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音乐理论的博大精深。

摘要:目前的音乐理论教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比较欠缺, 加上音乐理论教学带有功利性, 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能与国内研究状况和教材内容相结合, 教学上枯燥乏味, 使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不能自主学习, 这种状况从根本上不能提高整体学习氛围。因此, 我们在音乐理论教学上要深化改革, 注重对音乐深度和广度的提高,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真正提高我国音乐理论在教学上的整体水平。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音乐理论的重要性, 提出了进行音乐理论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玲玲.让创意破壳而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设计5则范文下一篇:家长读一本书谈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