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2024-05-21

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共9篇)

篇1: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中学生超重、肥胖流行趋势严峻,(1)首先确定肥胖干预的重点人群;

(2)平衡饮食。一日三餐正常吃饭。不喝少喝碳酸饮料,少吃垃圾食品(油炸的、碳烤的、深加工的、方便食品)。(3)加强体育锻炼。利用大课间、体育课、上放学等,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

(4)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睡足八小时,早睡早起,晨起运动。

(5)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及时开展科学、有效、全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利用家长会、宣传栏、肥胖知识手册等让学生、家长了解肥胖的危害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减肥效果。

篇2: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因摄取食物和消耗热能之间丧失平衡,使得体内脂肪储积的一种营养失衡性疾病。目前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与成年后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比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以“肥胖之家联谊会”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并且开展儿童及家属一起建立“共同参与型”自我行为模式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 1问卷调查:①由课题组自行设计“肥胖病知识调查表”、“肥胖儿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童出生史、具体喂养史、饮食状况、日常运动状况以及家庭状况等肥胖病的诱发因素情况问卷调查。在课题方案实施前和实施后1年对干预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现场发放和回收。干预前阳叫文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100 %。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84 %,其中6例失访,从干预组剔除。②护理干预前对36例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将测量数值录入儿童保健电脑程序。护理干预后随访1年,再次测量并记录其身高、体重、BMI,再录入儿童保健电脑程序测算出肥胖度。平时每月测量身高、体重、BMI一次。

1.2护理干预:①认识肥胖的本质、发病机制及并发症;②以家庭为基础的肥胖干预;③进行行为干预,避免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④饮食调整;⑤运动疗法。

2结果

结果显示,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情况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干预后36例中有6例失访,14例体重正常(47%),轻度肥胖9例(30%),中度肥胖6例(20%),重度肥胖1例(3%)。

3讨论

目前全球有1. 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病机制截至目前仍未完全明了,大部分学者认为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家长没有充分重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有部分家长存在矛盾心理,一方而对控制孩子的体重有意识,但又没有被证明的非常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另一方而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肥胖症危害的健康宣教和有效干预,包括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减重误区等方而,减肥效果很好。有6例失访,主要由于监护人太过于心疼孩子,严重影响到干预方案的.实施。

实施干预方案的基础首先在于加强家庭干预,家长需要使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活动习惯及生活方式等,且要及时进行检查监督,每天要让孩子坚持运动,争取早日实现减肥的目标。

肥胖的发生与营养失衡有关,饮食调整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前提下,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提供低于机体需要热能的食物,使体内积聚的脂肪消耗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少吃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如甜饮料、快餐;少吃脂肪性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丰富食物,建立健康饮食规律。

篇3:高中学生肥胖现象的干预策略

一、高中学生肥胖现象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 是体内脂肪, 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 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导致肥胖。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简称BMI, 又译为体质指数, 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计算方法为体重 (kg) 除以身高 (m) 的平方, 即BMI=体重/身高2 (kg/m2) 。研究表明, 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 目前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 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 大于等于30为肥胖。[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我国肥胖患者已达6 000多万, 而且以5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发展, 其中, 少年儿童肥胖占很大的比例。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7~22岁汉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 城市男生为13.33%, 城市女生为5.64%, 乡村男生为7.83%, 乡村女生为3.78%。

2009年我们对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的3 409 (男生1 640、女生1 769) 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试并发放调查测试试卷3 409份, 收回有效试卷3 376份, 占被调查数的99.03%。结果显示我校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8.04%, 统计后得出超重和患肥胖学生共434名, 其中超重150名, 肥胖284名, 占被调查者的12.73% (见表1) 。

二、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94.32%的肥胖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不到1 h;94%的肥胖学生爱吃零食;60%的肥胖学生有吃夜宵的习惯;92%的肥胖学生反映吃饭香、爱吃肉, 经常早餐不吃或吃得少, 中餐吃快餐, 晚餐是一天中最丰盛的, 往往吃得又多又好, 家长也认为孩子们处于生长发育期, 鼓励孩子们多吃, 主观愿望是保证孩子们营养供给充足;94%的肥胖学生爱吃零食, 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吃零食的时间大多在课间、午饭前、放学后、睡觉前, 以油炸和面粉食品为主;86%的肥胖学生是在初中以后成为肥胖儿, 说明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 肥胖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爱运动又是肥胖学生共同的倾向, 其原因是怕累、怕出丑, 也怕与他人竞争。节假日爱睡懒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 由于静坐时间过长, 基础代谢水平低造成肥胖。大部分肥胖学生认为自己肥胖与运动少、饮食多、饮食习惯不好、节假日睡眠多有直接关系 (如表2) 。

前面提到, 不参加运动和运动量过小是造成肥胖的共同倾向。从表3可看出只有5.68%的学生的运动量达到每天1 h, 94.32%的学生不到1 h。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在教室内坐的时间过长, 在学校除了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活动课几乎没有可支配的锻炼时间, 雨天又没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二是双休日学校放假, 但老师一定会布置很多课外作业, 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如果有时间, 由于平日学习很累, 首先做的是补足睡眠;三是学校体育场地少, 器材少, 加上本身运动水平低, 绝大部分肥胖学生往往在校得不到有效锻炼, 成为别人体育锻炼时的“观众”;四是由于肥胖, 这些学生在校参加体质测试时多项不达标, 内心就会产生厌恶体育锻炼心理, 特别惧怕长跑等活动, 不是积极主动去参加体育活动, 采取逃避的态度, 再加上老师、同学还抱着同情的态度, 肥胖学生更加不愿意积极锻炼;五是肥胖学生自信心不足, 比较敏感, 特别是运动素养和运动能力较差, 很在乎他人的评价, 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笨拙;六是由于肥胖的原因, 稍微动一下就大汗淋漓, 怕影响后续文化课的学习, 体育课上也不愿多出汗, 即使运动, 运动量往往也很小, 几乎没有多大强度, 所以达不到锻炼效果。

综上所述, 引起中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三餐饮食多和吃零食;运动习惯差;学业负担过重没时间参加锻炼;遗传因素等。

三、高中学生肥胖现象的干预策略

肥胖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理障碍等主要原因, 并对学生体育习惯意识、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 对高中学生肥胖现象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

1.设置个别化课程

学校原有的体育教学体系忽视了对肥胖学生的教育,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和因材施教的原则[2], 启东中学针对特殊学生在2010年3月开设了个别化课程——“控体重保健康”专业课程, 由一名专业康复教师、三名体育教师及两名校医担任。

首先, 建立肥胖学生基本档案, 编制了肥胖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供学生填写, 交任课教师存档。

其次, 建立肥胖学生运动减肥自我监督机制。编制了肥胖学生运动减肥自我监督表, 要求肥胖学生进行自我监督, 及时了解自己的具体减肥情况, 教师根据情况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学校要求肥胖学生按照个别化课程即控体重保健康专业课程训练计划进行锻炼。根据测评将体重达到肥胖的学生编入以减肥为目的的体育课堂, 每周上课4次, 每课45 min (体育课两节共90 min, 课外活动共两节90 min。) , 开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肥胖部位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并给每种类型设计一套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 并在饮食、睡眠等方面也同时达到教师的要求。

以高二男生腰部减肥训练为例。如***, 男, 年龄16周岁, 身高174 cm, 体重105 kg, 肥胖部位主要是腰部。根据教师对学生本人肥胖原因的访谈和基本身体素质的测试, 制订如下腰部康复计划 (以一节课为例) :

(1) 仰卧举腿。躺在垫子上, 用双手抓住本人头后站立者的踝关节, 每次收腹举腿后, 站立者用手把练习者的脚推向不同方向, 练习者尽量两腿并拢, 膝关节伸直, 落下时双脚尽可能不碰到垫子, 每组20次, 共三组。

(2) 俯卧于垫子上, 以臀部为支点, 抬起双脚和上体, 两手尽量靠近踝关节, 身体呈“V”型支撑, 保持50 s, 共两组, 练习时间初学者30 s即可, 逐渐延长, 循序渐进。

(3) 左脚在前弓步双手头上十指交叉紧扣, 伸直臂, 掌心向上, 手臂经上向前, 头尽量触膝, 保持30 s, 共两组。

(4) 负重转体, 两腿开立略宽于肩, 双手握杠铃杆, 质量在30~50 kg, 每组12次, 做三组。

(5) 慢跑12 min。

肥胖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 加上持之以恒的有计划锻炼, 我校目前肥胖学生人数比例大大减小, 由全校2009年的总平均8.04%下降到3.43% (截至2011年12月) 。

2.进行行为纠正

通过调查发现:一是学生天生喜欢甜味和咸味, 课间学生买可乐等饮料的有很多;二是家长往往把学生考试成绩进步用食物进行奖励或诱导, 带学生去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厅去吃洋快餐, 洋快餐中往往含脂肪过多;三是因交通便利和家长接送学生上学等, 减少了学生运动的机会, 实际上学生上学、放学在条件许可范围内, 步行或骑自行车较好, 一方面加强了身体锻炼, 另一方面也调节了身心;四是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过重, 加上电脑的普及, 节假日上网时间过长, 增加了每天静坐的时间;五是学生普遍喜爱吃油炸的烹饪食品;六是不少学生用吃来发泄心情上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 这也是引起饮食过量从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针对上述现象, 我校一方面利用每周一下午第四节全校校会课进行宣传, 另一方面由政教处牵头, 加强对学生的督查, 特别是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确保学生每天1 h的体育锻炼, 每天睡眠保证8 h, 午间安排午休已成为学校传统。另外学校也要求学生和家长应该根据《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的有关要求, 主动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和纠正错误行为, 家庭学校真正联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保证他们幸福生活一辈子。

3.注意饮食控制

很多人怀有“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 食物种类繁多, 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学生, 再加上学生课程负担重, 又处于长身体时期几乎成了家长劝吃的理由, 这是造成不少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一般人的日常饮食, 经常摄取含有脂肪等高热量食物, 一旦摄取过量的脂肪, 就会造成能量过剩, 而促进了脂肪的累积, 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 主要通过平衡膳食来实现。学会饮食控制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肥胖学生食物更应多样、以谷物为主, 吃好营养早餐, 晚餐不宜过饱, 坚决不吃夜宵, 多吃蛋豆制品;二是少吃零食, 多喝水, 睡前3 h内不要吃任何东西;三是饮食要保持清淡, 要少吃盐, 少吃那些经加工带有酱汁的食品, 这些东西含有丰富的糖、盐和面粉, 增加了热量;四是在平日饮食中应少吃肥肉, 多吃点鱼和家禽。

我们学校由团委牵头, 团委、校保健站、学生会通过宣传橱窗和活动展版, 每学期两次, 通过宣传让学生学会饮食控制方法。保健站还对食堂师傅进行专业培训, 请他们每餐控制油、盐用量, 注意制订好适宜菜谱, 保证在校用餐的学生吃得健康, 并且特别关注肥胖学生用餐, 加强服务, 提供指导。

4.教导自我调节

青少年学生肥胖也不必惊慌, 要学会自我调节。首先要控制好饮食总量, 根据自身身体需要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 注重膳食平衡;其次要合理选择好食物, 导致肥胖的食品尽量不吃或少吃;第三, 一定要改变不良的习惯 (如患脂肪肝的人不要吃动物的内脏以及太油的食品;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睡觉前半小时内千万不要吃东西;尽量参加学校的体育锻炼, 不要给自己放纵的理由, 弥补自己过去运动的不足, 主动地加强体育锻炼, 不偷懒, 不消极, 努力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第四, 避免不当的饮食控制。有的学生为了迫切减肥, 采用了节食的措施, 严重地影响自身健康, 这种方法不可取。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 注重科学营养, 积极参加有氧运动, 学会科学健身, 控制好自身体重, 逐渐恢复到正常体重, 必须持之以恒。不当的饮食控制, 必将损害自身身体, 影响本人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通过控体重促健康课程的开设、行为纠正、饮食控制、自我调节等策略, 根据任课教师的评估, 一年中约75%的肥胖学生能够回归到自己班级参加正常的体育选项教学。

正是由于对肥胖学生的科学干预, 我校肥胖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肥胖学生的健康逐步得到改善, 肥胖学生和家长特别感谢学校所做的努力, 学校也从该项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学校内部资源整合和家校联动, 学校教育真正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敢于对学生的健康负责,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通过对高中学生肥胖现象和主要原因进行剖析, 并依据《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要求, 采用个别化课程、行为纠正、饮食控制、自我调节等策略对肥胖学生进行科学干预。经过科学干预, 肥胖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肥胖学生的健康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学校教育真正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中,学生,肥胖现象,干预策略,健康

参考文献

[1]马莉芳.肥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模式构建与运动处方干预[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76.

篇4: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饮食结构;运动

一、我校学生的现状

我校是抚顺市著名的窗口学校,建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形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导致他们产生肥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饮食结构不合理

学生在饮食上多喜欢甜食、零食,经常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可乐、冰红茶等,这些因素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因素。我以所任教的五年级为调查对象,七个班级中,每个班级抽样调查5名“小胖子”,其中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学生有27人,占调查人数的77%。可见,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学生产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2.家长生活的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不能缺乏营养。因此在学生饮食上,经常吃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

3.缺乏运动

在调查中,我发现这些肥胖儿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运动能力不强,身体机能指标对比同龄孩子有差距所导致的。

由于他们不参与体育运动,导致他们的身体在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有氧运动能力等方面都不能达到标准。

二、导致学生肥胖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1.导致学生肥胖发生的原因

导致学生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多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点。肥胖儿童在喜好甜食、习惯吃零食、经常吃西式快餐、经常饮含糖饮料以及睡前进食、看电视时间方面, 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儿童。

2.肥胖学生的烦恼

(1)自信心受到严重影响。一堂体育课通常是学生快乐的天堂,但是对于肥胖学生来讲反而不是这样。由于肥胖的影响,他们的运动能力不如其他学生,往往会在做动作的时候遭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这对于学生的自信有着很大的影响。

(2)身体健康情况令人担忧。由于不能得到有效的体育锻炼,自信心受到影响,导致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体质明显下降,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不如正常的学生。他们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体重,身体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肥胖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的外表,内脏器官也同样受到影响,心脏、肺、肝脏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调查发现,肥胖的学生都有着爱吃零食、缺乏运动的习惯,这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2.建议

(1)教师和家长做好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学生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零食、甜食以及洋快餐是他们最喜欢的。家校联手共同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食品对他们身体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危害。

(2)引导肥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肥胖学生因为运动技能不强,导致他们远离体育锻炼。教师要及时与他们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中,可以使他们的锻炼标准低于其他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鼓励他们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游戏中去,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体育产生热情,逐步融入体育生活。

(3)正确的营养搭配。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正常保证,少吃零食,不喝饮料,尤其是碳酸类的饮料。每次用餐营养要均衡,荤素搭配合理。

(4)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无论是在体育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多鼓励肥胖学生参与到运动中,通过体育课堂的积极引导,使他们成为班级活动的一分子。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效果要好于体育课堂的40分钟,因此只要真正触动肥胖学生,让他们产生体育运动的热情,才能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肥胖学生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外在的体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也在受到冲击。肥胖学生问题的解决不单单是学校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解决学生的肥胖问题。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陈丽珠,毕仲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篇5:陈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模版)

每年都组织学生免费体检,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进行体检,以便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这足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了,其中近视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小学生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比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太久,做眼睛保健操的手法不正确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

一、改善教学设施,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1、从学前班做起,保证每个教室内光线充足,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日光照明灯的照明情况,对坏的及时更换。

2、每个教室都采用不反光的黑板,要求老师的书写板书要有条理,字迹工整,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3、重新检查桌椅板凳高度,按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统一制定。其中检测前排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度。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学生长时间斜着眼听课。

4、学校规定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方式为两边与中间对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位置。

5、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一个视力表,并划出标准5米线,以方便学生随时检查自己的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每个教室都张贴注意用眼卫生的宣传画。

二、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保证学生眼睛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1、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我校注重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2、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

3、我校一直坚持星期四下午开展2+2活动,以便丰富学生的业余知识,要求不得利用此时间写作业和读书。要有老师组织户外活动,以便使学生的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4、对家庭作业进行了适当调整,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到6年级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从而可以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

三、定期向学生讲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意义,并且做好监督工作。

四、继续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搞好一学期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对查出视力下降的学生,通知家长的同时,要及时和该学生进行谈话,共同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纠正。

五、新学期为增加班主任和学生对预防近视的积极性,规定开展无近视班级竞赛活动,对做的好的班级给予奖励。

六、教育孩子看电视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过度看电视和电脑导致的近视其发展速度和近视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七、各种形式宣传小学生预防近视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尺远。

2、看书、写字四十分钟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

3、每天做眼保健操时找准穴位。

4、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陈家港中心小学

篇6: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针对我校心理咨询机构中对来访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就业,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及干预措施.

作 者:董美丽 陈永进 潘珍珠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行政学院 刊 名:商情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心理问题   大学生   干预措施  

篇7:中学生肥胖干预措施

课题方案

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它是一种个体认为事件不依赖自己反应的预期,实质是一种习得的消极动机。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学生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不努力等行为来妨碍自己的学业表现,这样在失败时避免对自己作缺乏能力的归因,以保护自我价值。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困难的成因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学生自我妨碍的干预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的三要素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每位学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顺应学生家长的口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教师和家长甚至急功近利,对学生或子女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方法简单粗暴。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

二、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习得性无力感

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动物学习理论家塞里格曼(Seligman, 1967)通过动物电击实验首先发现的。塞里格曼用狗作实验,实验组的狗被放进一只无法逃脱的笼了遭受电击,它们经过挣扎仍无法逃脱就放弃了

努力;当它们被关进另一只能很快逃脱的笼了遭受电击时,也不去尝试,而是选择放弃;而没有经过电击的对照组狗能很快回避电击;这说明无能为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塞里格曼称之为“习得性无力感”,指个体的行为与否定事件之间的不相依的知觉。后来一些心理学家用噪音做类似实验,也得出相同结果。习得性无力感概念提出后,被研究者们普遍接受,成为说明和解释人类成就动机的一种重要理论。

2.自我妨碍

在成就取向的社会中,个体能否在与能力评价有关的活动中成功对其影响巨大,成功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效能感,体验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并增强继续投入活动的动机;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产生无能为力之感以及悲伤、羞耻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从事活动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由于表现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影响,个体常常会采用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来规避因失败或表现不佳而带来的负面结果。自我妨碍就是这样一种自我保护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注意到在学校和课堂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也会有意识地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这就是所谓学业自我妨碍。Garcia认为可以把学业自我妨碍看做是自我调控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对自己的成就行为做出的一种调节。当学生害怕在未来的评价情境中失败时,采取自我妨碍策略既可能导致不好的学习成绩,也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如果失败了则可以将其归因于努力不够;如果成功了,则意味着高能力。从情感调节的角度讲,学业自我妨碍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从学业表现方面讲,学业自我妨碍则是一种非适应策略,它导致低的成就并产生更大的自我妨碍需要,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国内有关自我妨碍策略的研究比较少。李晓东等人从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生学习数学时的自我设限倾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自我趋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戴研认为在不同情境下,成就目标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预测作用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情境性。尚丽娟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和自我妨碍都直接影响学业成绩,但自我效能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具体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多向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并制定出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力感以及自我妨碍的干预措施。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存在性别差异

对于性别差异的原因多数研究者认为是男女性的能力观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所以这种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存在地区差异

受地区,亦即生长环境的影响,个人的能力观也会相应地存在差异。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能力观较为强烈,他人对自己的期待较高,于是出自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妨碍的策略,以满足自己的自尊需要。

3.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存在家庭环境差异

在本调查中以是否独生作为衡量家庭环境的标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二者成长的环境不同。

4.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的特点

在认知与习得性无力感的行为策略的关系方面,认知中对结果的可控性、期望、学习兴趣、学习重要性四个变量分别与习得性无力感的行为策略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越容易采用习得性无力感行为策略的学生,越否认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越低,对学习的结果越感到不可控制,对学习成功的期望越低;反之,越认为学习重要、学习兴趣越高、对学习结果越感到可以控制、对学习成功的期望越高的学生,越不容易采用习得性无力感的行为策略。

5.导致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的因素

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过高、学习屡次失败后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消极评价、心理素质比较差、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6.本次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建议

各类学校在抓升学率的同时,不要只重视学习优秀学生而忽视对学习不良学生的教育培养,应该对初中学习不良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注。

首先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学习不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学习结果可控性的认知,帮助学习不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还应纠正学习不良学生的消极归因倾向,协助他们进行良好的归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归因训练,强调努力在学习成败中的重要性,让学习不良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不良学生群体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区分采用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妨碍行为策略的两类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调整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自尊水平,注意他们情绪上的焦虑及抑郁特点,从根本上帮助学习不良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横溪镇小学六年级学生200名。研究使用量表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金铎硕士毕业论文《学习不良初中生认知、归因、行为策略及情绪的特点研究》。本问卷主要从行为策略,即自我妨碍策略来测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自我妨碍策略问卷由9道题目组成,采用五点式量表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行信度检验后,自我妨碍策略问卷一致性系数为0.71。所有量表均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施测以班级为单位,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和施测程序,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题意,要求被试匿名作答。所有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地区、家庭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存在的差异,得出这三方面对学生学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学业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力感和自我妨碍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出对应的干预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研究方案及实施计划。

具体任务: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理论准备。我们拟定学习思考题供课题组成员统一学习,每位成员专门准备一本学习笔记本,广泛查阅教育理论书籍与教学研究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学习摘抄,并定期进行学习笔记交流,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开阔教师的科研视野,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调查和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具体任务: 1、2013年1月—2013年3月,课题组成员按学科、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拿出初步的转化方案。2、2013年4月—2013年5月,进行问卷统计,主要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讨论成因及其特点。3、2013年6月—2013年9月,完成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学业习得性无力感及自我妨碍的研究。4、2013年10月—2013年11月,制定完整的干预措施。

(三)全面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各种材料整理汇编成册,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效

1、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干预措施。

2、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信息优势:校内拥有畅通的局域网,便于资源共享,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2、人员优势:我校拥有一支业务素质好,敬业爱岗的教职工队伍。具有年龄搭配合理、精力旺盛、业务扎实、科研能力强等特点。

3、物质优势:我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舍得投入,校内设施较为完善,可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各项后勤保障。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1、课题组组长:张二霓

领导、管理课题,提出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组副组长:林国统 周金标 柳建跃 指导课题研究,做好组织、协调与保障工作

3课题组核心成员:方雨昕 项国平黄新新 陈登权 周疆晓

篇8:小学生肥胖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关键词:肥胖症,综合预防,干预性研究,学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在1995—2010年间,城市男生肥胖患病率由5.1%增长到13.3%[1],发达国家中10%的学龄儿童超重[2],且增长很快,如美国近25 a儿童重度肥胖率增加了2倍[3],日本6~14岁儿童从1974年到1993年肥胖患病率由5%上升到10%[4],欧盟国家超重儿童数量以每年130万的速度递增[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不可忽视。有研究指出,61.5%的9~13岁儿童不参加任何有组织的体育运动[6],26%的美国儿童每天看电视至少4 h[7]。肥胖干预是减少儿童肥胖,改善儿童生活习惯切实有效的方法。Caballero等[8]对美国学龄儿童进行的一项以学校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主要是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运动、开设健康生活相关课程等,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体育活动以及相关知识、态度的改善明显。为进一步探讨儿童肥胖综合干预对降低体质量指数(BMI)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效果,本研究在全国7个省级示范区选取6~12岁儿童开展肥胖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覆盖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和辽宁省7个省级示范区。每个地区分别整群抽取6~8所小学,小学为一至五年级,男、女生各半,排除患有已知疾病儿童,最终共有52所小学34 399名儿童(男生18 424名,女生15 975名)参与本项目;干预后有效学生33 865名,男生18 127名,女生15 738名。每个地区选取3~4个小学作为干预校,干预校中选取1所小学作为重点干预校实施额外的干预方案,其余3~4所小学作为对照校。其中重点干预组共2 132人,平均年龄(8.4±1.2)岁;普通干预组共15 236人,平均年龄(8.1±1.5)岁;对照组共16 497人,平均年龄(8.2±1.4)岁。3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41,P<0.01)。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

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身高测量使用身高坐高计,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 cm;体重测量使用杠杆秤,以kg为单位,精确到0.1 kg;BMI=体重(kg)/身高2(m)2。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9]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3类。

1.2.2 综合干预

干预校实施6个月综合干预,干预时间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4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保证体育课每周3次,每次40~45 min,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拔河比赛等。(2)学生与家长健康教育。干预期内对学生开展肥胖健康知识讲座3次,家长健康知识讲座2次,介绍肥胖危害、鼓励学生增强运动、控制饮食。(3)学校提供必要的体育锻炼设施并定期对学校内运动设施维护保养,开展1~2次全校范围运动会,为家长发放“快乐运动,健康饮食”倡议书,建立家庭支持、督促环境。(4)干预校学生不准携带不健康零食/含糖饮料进入教室,学生可以饮用学校提供的白开水,学校内食堂或小卖部不售卖含糖饮料。(5)每天至少吃5份成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食用肉量不多于一个成人手掌大小。(6)学习日每天保证不少于1 h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1.2.3 重点干预校干预方案

除执行上述综合干预方案外,重点干预校还需每周记录行为日记,内容包括运动时间和强度、静坐行为、每天吃蔬菜水果情况与摄入含糖饮料情况等。由校医收集行为日记并反馈给家长和教师,监督并指导儿童行为。

1.3 质量控制

测试前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修,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信;体格检查按照统一标准,各指标测量2次,若误差超过要求则需要测第3次。对问卷调查员、体检人员、相关教师、校医统一逐级培训,确保调查员明确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明确调查工作的进程。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平行双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法描述干预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BMI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基线与终期干预组、对照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利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将基线测量值、性别、年龄作为协变量,计算干预组、对照组调整均数差值及95%CI。计算干预组、对照组基线与终期超重肥胖检出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对干预组、对照组超重肥胖率改变差异做统计学评价。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线情况描述

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对照组男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1.5%,54.0%,53.4%;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4%,13.0%,12.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72,4.366,P值均>0.05)。身高、体重、BMI均为重点干预组略高、普通干预组略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重点干预组14.7%,普通干预组12.1%,对照组1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4,P<0.01)。见表1。

2.2 干预前后身体测量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后,重点干预组BMI下降了0.11 kg/m2(P<0.05);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BMI分别升高了0.02,0.04 kg/m2(P值均<0.05)。经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基线测量值后,重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BMI变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均数差值为-0.16 kg/m2,95%CI=-0.20~-0.12,P<0.01);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BMI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均数差值为-0.02kg/m2,95%CI=-0.04~-0.002,P=0.034)。

2.3 干预前后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

干预后,3组肥胖检出率下降了2.3,1.4,1.8百分点。重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肥胖检出率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肥胖检出率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3组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均下降,下降值分别为4.6,3.0,2.6百分点,重点干预组肥胖检出率下降值比对照组高(调整OR=0.905,95%CI=0.848~0.965,P=0.035),普通干预组肥胖检出率下降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见表2。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0],在儿童期肥胖也会损伤儿童的心肺功能,并可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压力和行为异常[11]。儿童期开展肥胖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胖患病率,从而降低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病风险[12]。本次研究对象覆盖全国7个地区,样本量庞大,相关指标干预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控制基线,得到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儿童肥胖综合干预对降低BMI、改善超重肥胖患病率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干预后重点干预组BMI降低了0.11 kg/m2,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BMI升高。一项Meta分析显示,许多肥胖干预研究中干预组BMI均有所降低[13],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干预持续时间、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的不同,干预对肥胖患病率改善情况效果不一[14]。本次研究发现,虽然3组肥胖检出率均有所降低,但没有观察到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别,而超重肥胖总检出率重点干预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干预期比较短,而肥胖改善需要较长时间;(2)重点干预组相对于普通干预组与对照组而言人数较少,干预前后肥胖检出率仅改变2.3%,检验效能不足,肥胖检出率与超重检出率合并样本量扩大,有利于出现统计学结果;(3)在全国儿童肥胖检出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3组肥胖率均降低,说明此次干预对肥胖检出率有改善作用,而对照组由于霍桑效应或原本该学校一直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故而也显现出肥胖检出率降低的结果[15]。

篇9:肥胖和糖尿病中学生将获干预

“当今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劳动力,我们不能让他们对健康不了解或对健康方式不关注,而放任中国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2012年1月12日,在中国城市中学生糖尿病及肥胖干预志愿服务项目签署仪式上,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郭美荐强调。

青少年肥胖问题严重

据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行为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体重超重率约30%,肥胖率约10%。其中,一些大城市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在近十年间增加了近2倍,儿童青少年超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儿童超重和肥胖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以及心理疾病等,并且约有70%的青春期肥胖儿童在成年后仍然肥胖。

干预项目将在9个城市得到执行

为了了解中国城市青春早期儿童的超重、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水平,同时了解个体行为及学校环境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针对突出的肥胖高危行为进行干预,提高儿童及其家长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对可控高危学校环境因素进行干预,营造健康校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和糖友传媒一起发起了“中国城市中学生糖尿病及肥胖干预志愿服务项目”,这一项目成为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在中国的第十个,目前也是最大的一个项目。

该项目执行时间为2012年3月~2015年2月,每年纳入3个城市,3年将共纳入包括武汉、南昌、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安、沈阳、成都、青岛等9个项目城市,每个城市共纳入5所学校,3年将共纳入45所学校。项目的干预对象包括在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和学生家长、老师。对学生的干预方式包括大课堂和同伴教育,以及运动锻炼。对学生和家长的干预方式包括健康教育、手机短信提醒以及运动锻炼。

同一个善念,同一个梦想

“我们三方因为有共同的善念,所以才促成了这样的善行。”大象投资集团董事长、《糖尿病之友》杂志创始人章凌波先生在签署仪式上表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扶危济困,帮助他人;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在中国致力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病痛;糖友传媒的使命是推动中国糖尿病产业进步,创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善念促善行,善行有善果。”

共青团中央志愿者部副部长皮钧、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Anil Kapur、糖友传媒总经理章凌浪、副总经理张英出席了签约仪式。

上一篇:信息技术使用手册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检查毕业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