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2024-05-09

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共6篇)

篇1: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发展物流企业,使物流活动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本的条件就是要建立和健全物流网络,使物流形成体系。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物流形不成体系或物流组织分散、规划规模偏小,是难以全面发展物流业,提高物流效率的。因此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全国物流网络势在必行。

一、特许连锁经营理论

连锁经营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原理在流通领域中的灵活运用。特许连锁经营是连锁经营的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经营、特许连锁经营、自由连锁经营)之一。

所谓特许连锁经营是指“主导企业把自己开发的商品、服务和营业的系统(包括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经营技术、营业场合和区域),以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的经销权和营业权。加盟店交纳一定的经营权使用费,承担规定的义务”(美国商务部的定义)。

理论界认为:特许连锁经营的原则是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经营上的科学性,其本质特征是进货与销售的智能分离,这种分离正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原理在流通领域的中的应用。根据特许连锁经营理论,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把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分散的道路运输企业连接起来,以总部名义统一组织货源(进货),加盟企业分散操作(销售),达到运输集约化经营的目的。

二、供应链管理理论

作为一种前沿理论,供应链理论(SCM)理论的产生之初到现在不过

10多年,但它发展很快,目前正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连接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这一观点已取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共识。

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高于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强调的是单个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而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所有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和优化。

供应链管理理论也为物流企业彼此之间,进而与货主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供理论基础,物流企业之间只有相互连接起来,组成全国或区域的物流网络,才能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附加值高的综合物流服务。

三、物流连锁网络的定义和核心

物流连锁网络的定义为:物流加盟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控制,管理和改进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多个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网络,这个网络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它物流企业或物流网络竞争。

建立物流连锁网络的核心是合作与信任,通过合作减少风险,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排除空驶浪费和重复努力,同时合作能带来更多的机会,使业绩得到普遍改善,能为网络成员和货主赢得更多的收益。物流连锁网络的经营宗旨是:更好、更快、更便宜。

四、物流连锁网络的运作基础

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货流的发生地和目的地运量集约化;二是运输路径集约化。

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使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线”,存在着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是客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物流连锁网络形成的条件和网络基础。

我国很多生产最终消费品的大型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如海尔、TCL、美菱等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销售区域)建立自己的产品配送中心(配送仓库),即是运量集约化和运输路径集约化在销售上的直接反馈。

各地骨干道路运输货运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物流连锁企业,共同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务,既可以将物流的运价降低下来,也同时提供诸如查询、货物跟踪等高附加值的服务。现代物流的需求,说到底是客户对服务的高层次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是运输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一个台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物流连锁网络是运输业在经营形式上发展的高级阶段。

由于道路运输供给已大大超过需求,运输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输的价格已经基本压得非常低,道路运输业户基本是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在目前的经营方式下,运价已没有下降的空间,运输企业也没有利润增长的空间。只有联合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通过构筑物流网络和采用先进的IT技术来提高“壁垒”,降低成本,形成道路运输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五、物流连锁网络的共赢机制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特许连锁经营理论作为指导物流连锁网络建设,以行业核心企业(主要投资者、集约管理者)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与各主要经营区域(或城市)的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微量投资者),按现代企业制度联合组建有共同战略目标的物流连锁企业实体(集团公司即连锁总部),并在各地成立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子公司由当地的加盟企业运作,是物流连锁经营网络的基本特征。集团公司负责提供统一的物流服务商标、商号、标识,统一的运作模式和服务规范,特别是负责提供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平台,总部、子公司和货主都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运作物流业务。各子公司以集团公司的名义揽货,并将所揽的货源至少1/3优先分配给加盟企业的返程车辆,总部对返程车辆提取运费的30%,由总部、加盟企业、货主企业共同受益。此外总部建立事故责任追究机制,由总部负责对货主承担所有事故责任。物流连锁网络为货主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使货主能利用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其核心是通过合作促进双赢。

物流连锁网络的初期是以运输为基础,以降低运输成本为竞争手段,以回程配载为切入点,通过利益机制巩固网络,并与货主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求机会,进一步为货主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六、组建物流连锁网络的意义

物流连锁经营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物流发展对提高运输集约化程度的客观要求,通过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兼顾物流采购商、物流供应商的各方利益,实现效益最大化。

物流连锁网络可大幅度提高中小道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它不是通过企业投资或控股方式来提高集中度,而是通过对社会分散的运输主

体进行资源整合,各方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利益的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运输的组织化程度。

物流连锁网络有利于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可以在很少增加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增加运输供给量,大幅度提高道路运输平均运距和经济运距,改善运输结构,采用先进运输形式和运输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共享资源,改变运输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道路运输的集约化经营。

物流连锁经营是道路运输的营销革命,通过物流网络可以减少运输供给的时空差异性,降低空驶率,提高车辆运用效率(主要是实载率),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运输费用,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差别化营销。物流连锁网络的建立改变了物流企业之间传统的竞争关系,改变了货主企业(购买者)与物流企业(供应商)关系中经常存在的相互对立的状态,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竞争力和对终端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使生产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商企业向物流要效益,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第三方利润源”的目标。

物流连锁经营有利于减少乃至消除目前极为普遍的货源暗箱操作、货源寻租的腐败现象。有利于大宗货源的合同化运输和物流网络的计划运输,通过签订运输合同的办法组织运输业务,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普遍用于大宗货物运输的方式。

篇2: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理论创新和激励机制运作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的发挥离不开激励机制.只有坚持用辩证的观点运作激励机制,明确激励机制运作的出发点、关键、手段、方法、环境、保证等,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作 者:胡纯和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61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A8 关键词:理论创新   激励机制   辩证法  

篇3: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一、建立党委理财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 群决策理论

决策问题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有其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进步, 决策问题逐渐由简单到复杂。复杂环境下的决策, 仅仅个人的决策能力己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而群体能对问题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所想出的被选方案在数量和质量上大大超出个体, 对方案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全面。这一类由多个决策者参与的问题就是群决策问题。群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也顺应群决策问题的要求而出现, 并发展到偏好分析、群效用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委员会决策理论、投票理论、一般对策论、专家评价分析、量化因子集结、模糊群体决策理论、经济均衡理论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等多个领域, 为实现决策群体效用最大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契约理论

行政契约是一种比较柔和的、较民主的行政管理方式, 与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行政模式是不同的, 它对“权利和自由”的价值追求, 恰恰可以弥补权力过分强调“强制性和义务性”所导致的不足和欠缺, 使权力“刚柔相济”, 保证行政管理充满活力和效率, 这也正是契约精神与权力因素得以共存的契合点, 因此, 埃尔曼在《比较法律文化》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契约法已经成为法律发展的基本机制。”

二、确立党委理财机制的基本构想

(一) 党委理财的动力机制

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就是以物质激励为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其物质生活的需要, 肯定其取得的成绩, 激励其奋发向上, 如工资评定、职称提升、发放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等措施。

2. 荣誉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人都有对荣誉的心理需求。荣誉及其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能充分激发激励对象的内在积极性。要根据激励对象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的大小、产生的社会反响和荣誉奖励的等级, 在一定的场合, 通过一定的形式宣布;奖励通令宣布后, 政治机关要及时办理相关奖励手续, 填写登记奖励卡片、证书和寄发喜报, 认真整理填写事迹材料, 存人档案, 这样通过一定的形式、方式凸显荣誉激励的效应。

(二) 党委理财的运行机制

1. 决策机制。

财经决策是党委理财的重点, 而决策的关键又在于严格按决策程序办事, 以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集体决策,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一是量财立项, 防止短期行为。在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办事情、搞建设必须做到量财力、留余地, 处理好一般与重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二是填密论证, 防止决策失误。重要标准制度的颁布、重大开支项目的确定等, 决策之前要由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进行论证, 为决策提供依据。

2. 分配机制。

分配是使用的开端, 是各级党委理财的重点, 分配适当与否是取得宏观整体效益的重要前提。一是适时调整首次分配。经费标准是首次分配的基本形式, 必须根据客观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如对于因物价上涨而造成的经费供应标准滞后问题, 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费开支差异, 应适时进行重点调整。二是积极改进再次分配。各级预留机动经费的分配, 先由事业部门编制分配计划, 然后由财务部门审查, 再报本级党委审批, 以减少分配的随意性。三是严格控制预算分配。年度预算是各级党委行使财权的集中体现, 必须集中统一管理。必须编制统一的预算, 将一切经费纳入单位预算, 统筹安排, 计划使用。

3. 协调机制。

单位党委应发挥协调功能, 建立起利益协调机制, 包括体制利益、效益利益和政策利益, 以协调各事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体制利益是针对各级、各单位、各部门的利益, 在利益协调机制中具有基础性和相对固定性;效益利益是指各级、各单位、各部门提高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而获得的利益, 在党委利益协调机制中具有初始性和最终性;政策利益主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人员待遇政策, 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在党委利益协调机制中具有调节性和导向性。

(三) 党委理财的监控机制

1. 权责机制。

建立权责机制, 目的就是依据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明确党委理财的权限和责任。一是明确党委财权范围。各单位的财权集中于本单位党委, 党委财权主要有年度预算审定权、重大开支决策权、留用经费支配权、违反财经纪律处置权等。二是明确党委的理财责任。各级党委要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有完全责任, 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管首长必须向党委和主官负责, 要划分清楚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限。

2. 内部监督机制。

对财务活动进行宏观监控, 是各级党委理财具备的内部功能, 是部队财经活动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 也是从全局出发, 提高经费整体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

3. 公开制约机制。

财务公开是加强监督制衡、限制用权行为、提高党委理则质量的重要保证。分管首长对财经运行情况, 要定期向党委汇报;单位的经费分配、资产处置、接待费用等敏感性事项, 要定期向官兵公开明示;经费家底、债权债务、收支平衡、财经违纪等重要情况, 要如实向上级报告。

参考文献

[1]、唐绮玉.健全政府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月刊, 2006, (5) .

[2]、戴怒, 王恒.构建地市党报采编人员的荣誉激励.科技咨询导报, 2007, (5) .

篇4: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基础。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经营机制落后,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几乎难以为继, 很难有力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3年6月27日, 以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为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部署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 区别各类情况, 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

同时央行也给出了三种模式, 即统一法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供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 在改革方式上存在路径依赖, 由中央政府强制推进, 拘泥于形式和数量上的改革与调整, 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和急功近利行为。改革的过程成为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向中央政府寻租的过程。

从各地试点情况来看, 存在问题也比较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的目标不明确等等。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 兼之评价标准的偏颇, 很难确定三种模式的孰优孰劣。更为关键的是, 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显示出的良好绩效是优惠政策带来的还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很难测算。

一、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

以Sapiro和Nourse为代表的早期合作社学派认为, 农民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 不仅可提高收入, 还可促进市场竞争,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市场的效率。在Sapiro和Nourse之后几年, 人们对合作社的研究开始由注重外部影响向以解决合作社组织内部问题转移。

把合作社当做一个企业的观点是Enke (1945) 提出来的, 但是他没能解释合作社持续经营问题。20世纪60年代, Helmberger和Hoos (1965) 运用企业理论, 建立了一个合作社模型。Helmberger和Hoos的模型显示, 在收益递减的情况下, 如果管理者试图通过吸收新成员来扩大业务, 将会减少已有成员的收入。

Cook等在1995年运用产权理论对合作社的产权进行了分析, 认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搭便车、资产组合及对长期项目缺乏投资的激励等问题。随后, Harris, etal (1996) 提出以封闭社员资格政策加上销售协议来解决搭便车问题, 通过合作社股份的二级市场, 允许合作社股份转让来提高社员的投资激励和改善资产组合。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博弈论、交易费用等一些新兴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学者也及时利用这些理论研究合作社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伴随着传统合作社制度的种种缺陷和局限性,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合作社的企业性质, 试图运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合作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演化。大家越来越接受合作社和其他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他们认为, 合作社应当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否则合作社就难以保证持续经营。合作社运营应该是相对开放式的, 应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来吸引高效率的农民, 甚至其他投资者, 否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只有低效率农民的参加只会使合作社走向灭亡。

针对专门的信用合作组织, 国外的研究多融合于对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制度的研究。但是, 如果更深层次地考察, 与合作社制度的发展相一致, 西方国家关于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是随着整个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而逐步深化的。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合作金融组织产生到19世纪末, 是合作金融组织自由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合作金融基本原则以及合作社社员权利和义务界定的研究。第二阶段,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是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国家干预阶段。主要侧重于合作金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进行立法以加强对合作金融管理的研究。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 是合作金融组织的调整变革阶段。主要侧重于从企业视角研究合作金融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流合作金融理论存在以个体性为基础的市场型合作金融和以集体性为基础的整合性合作金融的理论分野。前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做是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下的一个企业组织, 社员不依赖合作社, 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后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做是经营性企业与公共组织的结合体, 社员完全依赖于合作组织, 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淡化, 商业性功能逐渐增强, 整合型合作金融发展的说服力明显不足, 而市场型合作金融理论更具有当代经济的特征, 成为目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

合作金融制度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以上的历史, 合作金融组织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有广泛的分布, 很多合作金融组织在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德国合作银行制度、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美国信用合作体系、荷兰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系统运行机制的梳理, 结合合作制理论,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使得各国合作金融组织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上表现灵活多样, 但不同地区的合作金融组织都遵循着一些大的基本原则。

1. 合作制最主要的原则是成员之间的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 以及地方自治和民主管理。

2. 合作金融组织常年形成的严密的内控机制及民主的公

司治理结构, 以及地方成员行和中央合作银行、和地方成员行之间的交叉担保机制, 是合作金融组织成为最“安全银行”的主要原因。

3. 确定合理的资本组合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 引入外部资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 股份制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过分的股份制结构有可能导致对会员客户的服务有所减少。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设计, 并且通过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 保证成员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合作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一般有两级法人 (或者三级) 机构, 植根于最基层的机构当中。每一个成员行都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治理机制, 这样能够实现成员行内部的有效监督。然后, 通过自上而下的业务指导和信贷服务, 保证各成员行不脱离健康经营轨道。

4. 合作金融组织具备全方位金融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如果

不提供全方位服务, 只是固有的几项服务, 而不是以客户价值为原则, 那么就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还会失去许多客户。合作金融组织客户群体主要以社员为主, 以支持社区发展为己任, 同时也积极拓展其他客户, 以提高赢利水平。以盈利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要求, 而不应把合作金融组织理解为非盈利, 或者是可亏损的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帮助出现危机的合作金融组织渡过难关, 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经营不善的合作金融组织的退出机制,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水平。

5. 利润分配改变了过去全部留存的方式, 一部分用于分配给社员。

在分配过程中, 以社员参与合作金融的惠顾量为基础, 同时也涉及了按股权分红。

6. 建立了《合作法》, 使合作组织的运行有法可依。《合作法》主要明确什么是合作组织, 合作组织有什么样的治理架构。

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

目前, 有步骤地组建合作银行,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合作银行系合作性质, 由个人、企业和其它团体入股的互助制金融机构带有社区性质的一种集体金融组织, 在经营管理上与商业银行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合作银行并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 各类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融通和金融服务。目前, 中国的专业银行多为国有企业贷款, 乡镇企业、集体企业, 特别是农村种养殖户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得到贷款就不容易。农村合作银行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中多种经济的不同需求而组建的, 它把农户、个体、私营和小集体经济作为服务对象, 为其融通资金和提供金融服务。

关于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问题, 最强的呼声莫过于要求建立起像专业银行那样的全国性自我管理体系。但这种想法与合作银行国际惯例并不完全符合, 有关资料介绍世界各国都是先有信用合作社, 然后才有合作银行, 原来的信用合作社作为基层合作银行, 在基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地区合作银行和中央银行。世界上有名的大银行, 如德意志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互助信贷银行, 都是在经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由此看来, 中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也应遵循国际惯例, 结台中国实际情况, 先在县城及县级市组建, 再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发展壮大。笔者认为, 应根据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适当时机组建市 (地) 农村合作银行, 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并认为, 应设立省级合作银行管理处, 挂靠在省级人民银行, 负责对全省农村合作银行的领导、管理、协调, 以及信息提供、经验交流等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13.

[2]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9.

[3]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4]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 2008, (9) .

[5]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8.

篇5:物流连锁经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

1 逆向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目前理论界对逆向物流概念的表述很多,一般认为逆向物流是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由此可见逆向物流具有不同于正向物流的特点,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逆向物流所涉产品表现得更为多样化,退货的商品、主动召回产品、过时的产品、废旧的产品等都属于逆向物流所应承担的产品范畴;二是逆向物流的信息依赖性强,回收产品的种类、来源、损坏程度、再利用价值、回收成本等信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逆向物流运作的结果,信息的获取、挖掘和共享成为逆向物流成功的关键;三是逆向物流参与主体的多样性,逆向物流不仅涉及到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还涉及回收产品所处的各环节主体,从终端消费者到零售商、经销商到原生产企业都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回收产品信息,此外,逆向物流的集散地、回收产品再制造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逆向物流跟踪信息跨度长,回收产品不同于首次销售产品,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首次销售出去的产品其报废时间存在差异,因此,逆向物流所承担的回收产品的信息很难统一,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能成为回收点,有些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如何实现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可回收产品所有者的信息共享,成为逆向物流成功的另一关键点。这些特点就决定了逆向物流运作的困难远比正向物流来得大,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各主体的信息和利益协调,如何保障回收产品的收集、分拣、运输、再制造等环节的协调,成为逆向物流成功的关键。

2 物联网技术对逆向物流运作的价值分析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感知、网络传输和物流应用为提高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创造了基础条件。逆向物流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逆向物流的运作对信息的依赖性强、信息来源广泛、信息跟踪跨度长、信息更新与维护困难,传统的物品标识技术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而物联网的出现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能够破解逆向物流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1)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破解逆向物流发展中的信息障碍。物联网运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标识、识别和通信。物联网技术能够编制物体对象的ID及属性,静态属性直接标注并存储在标签内,动态属性由传感设备进行探测和标注。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感知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由于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加入,使得收集信息末梢更加发达,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从而使逆向物流的透明度和信息准确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售出商品的情况,确保回收产品具体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商品生产出来直至消费者手中,所有流程中的信息能够实现与客户的及时共享,大大扩展了信息覆盖范围。

(2)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解决逆向物流发展的效率低下问题。逆向物流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可回收利用产品的标准不清晰、废旧商品来源不明确、逆向物流周期过长等。利用RFID技术能够更好地界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界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顾客,同时由于清晰地界定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废旧商品数量大大降低,大大缓解了逆向物流系统压力。其次,物联网技术由于销售出去的时候就予以标识,销售后的商品流向等信息得到有效保存,这就为后续的回收指明了方向,在废旧商品收集时可以利用读取设备识别并获取标识对象的属性信息。另外,逆向物流周期越长,系统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所以要尽量压缩这个周期,物联网技术能够保证商品交易信息、物流信息以及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厂商、逆向物流服务中心、消费者之间实现共享,从而能够快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减少逆向物流各环节的处理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3)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逆向物流运作成本。逆向物流的成本比较高,除了因为废旧物的搜寻成本高外,还包括废旧物的配送以及加工、包装等环节的相互割裂。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废旧物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对各区域的废弃物的数量进行估算,合理地设置废弃物储存、分拣中心,可以有效解决废旧物物流配送问题。同时,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能够对道路交通条件、价格因素、客户地理位置、客户数量和客户需求等信息进行集成与整合,从而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货物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配送作业的智能化,达到配送线路、车次、时间等的最优化,提高配送效率与准确率,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逆向物流协调运作机制设计

由以上分析,逆向物流涉及到废弃物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包括消费者、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生产者、经销商等多元参与主体,生产型企业或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物联网获取信息后还需要依靠企业外部的实体。逆向物流运作依赖于逆向物流多元参与主体的协调,而物联网技术在多元主体协调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设计一套逆向物流协调机制,使其他参与主体有动力参与到逆向物流运作中来,成为逆向物流运作成功的关键。逆向物流运作协调机制是逆向物流系统各构成要素发挥应有作用及各要素间相互协调的过程,通过对逆向物流运作过程的剖析,可以从决策层、运作层和信息层三个层面上构建协调机制,其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决策层和运作层的基础和保障。逆向物流运作的决策机制、合作机制和沟通机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信息共享平台所获取、整理和挖掘的信息。该信息平台应具有强大的功能,至少应当包括初始物料信息、数据跟踪采集、回收产品处理决策支持以及回收资源再利用信息管理等功能,可以对废旧物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供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对产品处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设计、采购、制造以及客户服务等环节提供参考。

(1)决策机制。逆向物流的运作涉及的参与方主要包括生产型企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各级经销商、消费者、政府相应职能部门,其中参与的重要主体为生产企业、物流提供商和消费者。因此,逆向物流运作的决策权不可能由逆向物流提供商单独决定,应当体现为群体决策,依靠参与者的群体智慧进行决策。整个过程需要依赖于实时畅通的信息交互网络,而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为群体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2)沟通机制。逆向物流运作需要加强各环节参与主体的沟通,沟通机制不仅包括沟通内容还包括沟通形式。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应加强与生产型企业的沟通,从而明确哪些废旧商品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值得回收的,明确废弃物的分拣标准;同时应实现双方的信息共享,生产企业应当将其产品流通信息与逆向物流供应商共享,从而节省废弃物的搜寻成本。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使其对自身所废弃商品的再利用价值有比较合理的认识,从而实现逆向物流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不仅应体现为面对面的沟通,还应当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行,比如与消费者的沟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从而获取各种有用信息,了解各方对逆向物流的认识、态度、利益诉求等。

(3)合作机制。如何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是逆向物流运作中需要协调的核心问题。在逆向物流运作中,消费者、生产企业和逆向物流提供商都有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他们参与协调的最强大动力。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信任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首先,各方应当相互信任,消费者信任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不认为废弃物回收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物流提供商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并据此建立其基于利益共享、费用分担、惩罚共付、亏损共赔的合作关系。

4 总结

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运作过程能够实现最广泛的信息收集、整理和挖掘,能够实现智能运输、动态配送和信息控制,提高逆向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逆向物流的运作成本。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为逆向物流运作的决策、沟通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撑,逆向物流各参与主体应当充分利用共享平台,建立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物联网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应用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逆向物流运作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破解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信息障碍,提高逆向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逆向物流的运作成本。同时,逆向物流的成功运作还应当充分利用物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决策机制、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

关键词:逆向物流,信息平台,协调运作,物联网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志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2,(2):18-21.

[2]燕晨屹,史方彤,王喜富.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1,(12):217-219.

[3]高婧,史方彤,崔茜.基于物联网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物流技术,2011,(12):25-27.

篇6:农村公共财政运作机制的理论思考

一、农村公共财政民主的、弹性运作的主体

农村公共财政民主运作是指村集体组织对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管理经过村民或村民委员会讨论和表决, 督促村干部按照村民需求意愿、需求偏好使用财政资金, 并且接受村民定期的监督和约束。农村公共财政弹性运作的主体就是由乡镇政府与农村社区、农村以盈利为目的组织与私人 (市场) 以及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与个人 (自愿) 共同组成, 他们通过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筹资机制、准入机制、监督机制, 实现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农村公共财政运作主体包括:

(一) 政府供给。

农村乡镇政府通过村民集体选择程序, 提供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在资源配置中, 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逻辑上属于“第二层次”的供给, 但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特征, 使得政府供给成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政府主要提供乡镇、村道路、农田水利、桥梁、路灯等农村公共产品。

(二) 市场供给。

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是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 以营利为目的, 供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水井等准公共产品, 并以收费方式补偿支出。市场不论在私人品供给还是公共产品供给方面, 都是资源配置“第一层次”的供给者,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这种主体的作用在逐渐显现与增强。

(三) 非盈利性供给。

它属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 是个人、单位, 以自愿为基础, 以社会捐赠或公益彩票等形式无偿或部分无偿地筹集资金。非盈利组织在市场、政府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的, 被称为“第三层次”的供给。非盈利性供给仅限于很小的空间, 一般在农村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缺失, 能获得一些社会捐赠。非盈利性供给是对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有益补充。发达国家非盈利性供给规模相对较大, John Morgan (2000) 研究美国非盈利组织捐赠规模是1997年政府支出规模的5.1%, 占当年GDP的1.6%, 而非盈利组织生产的公共产品规模则相当于当年政府支出规模的21.4%, 占GDP的6.7%[4]。

二、农村公共财政的运作机制

构建农村财政运作的机制, 明确农村财政支出目标, 体现财政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从制度上弱化农村财政随意扩张的动机。农村财政定位于社区内小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上, 并引导民营组织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投资。农村公共财政的运作机制包括四种机制:决策机制, 筹资机制, 准入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一) 决策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包括了民主决策, 市场决策以及公益性决策。

1.民主决策。

村民或村民代表遵循民主选择的规则, 决定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公共产品的种类、规模和结构等, 这是政府供给的决策方式。一般来讲, 受益范围越小的公共产品, 村民需求偏好差异越小, 越能反映所有公民的个性偏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是以“自上而下”为主导, 以“自下而上”为补充的决策方式决定的。

2.市场决策。

又称自利性决策, 是营利组织以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比较为基础,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一般公共产品的一次性支出成本高, 需要经过很长的收益年份才能完全回收成本, 因为市场决策风险大。它是对民主决策的补充与发展。

3.公益性的决策。

又称利他性决策, 是个人或者非盈利性组织独立、分散、自愿决策, 可以选择指定项目和对象提供捐助, 也可以对不确定对象或者不确定用途的项目进行捐赠。这种决策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

(二) 筹资机制。

筹资机制包括三种形式:公共财政的三种筹资方式:税收筹资、贷款或企业投资筹资以及无偿筹资, 都不太适合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资金。因为我国地方政府没有机动灵活的税收决策权, 只能有限度地依靠地方税收收入来筹资, 但对于乡镇政府则是无法通过税收来筹集资金。对于贷款与企业投资都是建立在谋取利润基础上的筹资方式, 农村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有限, 回收利润的风险极高, 所以这种筹资方式也不普遍。无偿筹资方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思想境界影响较大, 目前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 政策规定村级组织可以对农民收取三项提留, 但制度内提留难以满足提供公共产品所需资金, 主要依赖制度外筹资来满足。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 村组织直接向农民筹集公共产品所需资金方式转变为财政直接向村级供给, 财政拨款是农村公共产品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 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提留。实行一事一议的集体集资、集体生产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义工) 也是当前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 乡镇公共产品是制度内与制度外的供给相结合的产物, 制度内的资金不足, 制度外筹资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方式。

(三) 准入机制。

准入机制考虑政府供给, 营利组织供给以及非盈利组织三种主体的准入范围。

1.政府供给准入。

政府供给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在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上, 政府几乎是唯一的供给主体, 而在准公共产品供给中, 政府与市场和非盈利组织优势互补, 各自发挥优势。

2.营利组织准入。

营利组织准入市场失灵较小范围, 可提供的具有排他性, 并以收费回收成本的准公共产品, 农村娱乐设施, 农村体育设施, 用以灌溉的水井等属于准公共产品。

3.自愿供给准入。

自愿供给准入范围主要是基础教育、公共体育、农村社会救助等公益事业。自愿供给公共产品或通过出资人直接捐赠给受益人而实现, 或以民办慈善机构、政府民政部门、社区为中介而间接实现。

(四) 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包括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监督、维持与管理。提高农民的监督意识, 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 做到专业监督、依法监督以及公共监督。良好的监督机制会对自愿供给公共产品产生激励作用。公共产品需要维持与科学的管理, 例如农田水利, 年久失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农村很多地方的灌溉设施形同摆设。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后续维持与管理资金缺失严重, 因此更应该重视监督机制, 维持公共产品长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结语

总之, 农村公共财政的运作机制, 一是通过决策机制, 通过民主决策、市场决策、公益性决策, 来确定哪些公共产品是供给目标;二是通过筹资机制, 政府直接向农村提供产品, 通过一事一议来保障公共产品的实现;三是通过准入机制来确定公共产品的主体在不同公共产品提供方面职责;四是通过监督机制, 它涵盖民主的监督机制, 市场与管制的机制, 公益返还机制, 来保障与维持公共产品的运作。

摘要:农村公共财政的运作主体包括政府、市场、非盈利组织。农村公共财政的运作通过决策机制、筹资机制、准入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来决定公共产品的决策、提供、保障与维持。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共财政,运作机制,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Musgrave R.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M].Micgraw, 1959

[3].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上一篇:2018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下一篇: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自动平衡改造方案及节能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