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2024-05-03

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通用7篇)

篇1: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摘 要]如何化战略为执行,是诸多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不同的企业战略,选择不同的执行战略,怎样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执行与扎实落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以战略制定与执行落地之间存在的关系为线索,以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例,从战略分析、选择、制定、分解、执行及落地6个方面提出战略制定与执行落地之间的必然关系,并对“十三五”期间企业战略的有效执行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战略;执行;落地;十三五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0.038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03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制造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又处在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节点前的最后五年,十三五规划对国内企业发展来说,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规划。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中低速增长时期,对国内企业发展来说,未来五年是转折、变化、融合的五年,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如何快速适应未来形势,制定有效的战略,已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及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国有企业进入黄金阶段,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的弊端与掩盖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逐步显现了出来。在“十二五”期间部分制造型国有企业受宏观环境及市场结构调整影响收入明显下滑,特别是“十二五”的后三年对国有企业来说更是艰难,纵向来看国有企业在快速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井喷式发展掩盖了很多管理问题,造成国有企业在市场体系、研发体系、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及供应体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与发展规模相脱节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战略定位与目标不明确,战略牵引与管控不到位,战略的路径与执行有偏差。

1.2 研究意义

本文结合笔者在某国有企业实习期间参与其“十三五”战略制定的实践,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战略规划过程为线索,主要就如何保障战略牵引、执行战略落地进行研究与讨论。笔者认为未来五年,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必将更加凸显,站到未来看现在的国有企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战略与有效的执行将会更加密切地与企业命运相关联。今年国家十三五战略的逐步实施,国有企业梳理自身的发展战略,对未来五年的战略有效执行并落地,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1.3 主要框架与思路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战略的制定与执行的关联分析;第三部分论述战略与企业自身特色的有机结合;第四部分是化战略为执行原则及方案;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性概述,以及对国有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几点建议。战略制定与执行的关联分析

2.1 基本理论

战略制定是企业战略形成的过程,现代管理学认为战略制定至少应包含4方面的内容,即基础分析、企业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

战略执行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战略规划的执行。企业在明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后,就必须专注于如何将其落实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并确保实现。

2.2 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分歧

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哪个更重要?

观点1:战略制定更重要。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罗森维在一篇文章中就专门对比了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关系,并强调战略制定的重要性。他的核心观点包括:战略的本质和意义在于作出异于竞争对手的决策,例如,在这些市场内竞争但放弃那些市场,推出这些活动否决那些活动,在质量、成本、客服方面选择一个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定位。确定决策之后,公司调动人力、物力来执行决策,要达到目的需要经过执行这一步。因为战略的关键是要异于竞争对手,所以战略的基本性质是差异性。此外,执行在性质上是趋同的,因为大多数公司都在做基本相同的事情。

观点2:战略执行更重要。有关战略执行的重要性,很多机构及个人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ABB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公司,巴纳维克也被誉为领导天才,外界纷纷称赞其卓越的战略造就了ABB的成功。但他反驳道:“在商界,成功只有10%是基于战略,90%在于执行。”

卡洛斯?戈恩担任总裁,让奄奄一息的日产汽车公司起死回生。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先生在其《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表达了对此事的观点:“戈恩先生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利润不够是因为生产成本太高,请降低生产成本!要精简人事费用请裁员!戈恩先生接任日产首席执行官,对日产进行重整时,从日产当时的情况判断,戈恩先生会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他最引人瞩目的不是日产改革的内容,而是他强大的执行力。”美国《财富》杂志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情况下,约70%的企业问题并不是因为战略本身不好,而是因为战略执行得不好。”

2.3 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相协调

也许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战略方向选择错误或摇摆不定导致失败的公司不计其数,同时因战略最终并未能有效执行(可笑的是,这种情况下的失败,往往会被错怪为战略制定出现了错误)而导致衰落的公司也时有发生。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好的战略制定前提下,如果不重视战略执行,战略最终将会无法真正落地,而且战略执行本身就是发现既定战略问题,及时调整甚至重新制定新战略方向的过程,这时应引起企业高层足够的重视。

战略正确并不能保证一个企业取得成功,而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具备了正确的战略和卓越的战略执行力。比如:国有体制下的某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就走了不少弯路,战略牵引不明显,战略执行更是在摸索阶段,导致公司发展步履维艰。随着企业战略管理在我国实践的不断深入,如何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力越来越为中国企业界所重视。实际上,战略执行力是针对企业组织系统而言的,是企业多种能力的结合与表现。企业提升战略执行力的过程就是企业正确处理战略执行与战略制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信息沟通之间相互关系,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过程。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像木桶中的“短板”,成为限制和损害企业战略执行力的瓶颈因素。

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色战略路径

3.1 企业特色与变革的矛盾与平衡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管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还是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都会有自身很鲜明的特色(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特点)。这些企业特色有的是正向,有的是反向,比如:某公司有着几十年的企业特色文化,其文化让企业职工忠诚度很高,保障了职工的稳定性。但老国企留下的诟病也是不少,程序繁琐、工作交叉导致内耗严重,精益化管理与思维不强。作为于变革期或是战略转型期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或战略执行中的变革势必会触碰企业特色,有些是利益关系、有些是人员组织、有些是固有模式或思维定式,对于长期身处在企业中的管理者或是普通职工来说,打破以往的模式都有可能产生矛盾。此时,战略的变革与企业的特色之间就产生了博弈关系,或是忍让、或是对立,两者实际上在企业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究竟如何才能让两者和谐并存,笔者认为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立期。战略刚导入,部分变革刚开始时相互的碰撞与冲击势必是最激烈的,互不相让也是在所难免。

第二阶段是融合期。此时战略的引导性和企业特色的稳固性两者之间应是处于各有利弊的阶段,部分观点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是发展期。两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互补提升。

由此看来,战略发展与变革,从不同程度来说,是对企业优质特色进行强化,对劣质特色进行修正的过程,最终相互平衡。

3.2 主动变革选择企业特色,保障战略有效落地

每家企业都希望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战略,但很多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在适应发展,制定的目标往往很难跳出身处环境或自身能力来衡量,大多随波逐流被动前进。这样的企业,市场一旦出问题受到的冲击将会难以衡量。因此,笔者认为主动变革适应发展,扬长补短选择特色在企业发展中尤为重要。

那么怎么样主动变革选择企业特色呢?笔者以某国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企业为例,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站到未来看现在,发展或培养优势特色。针对不确定的未来,要明确今天怎么做,如何选择具有可持续发展路径,应具备适应未来的哪些能力,修正哪些现有的弊端或短板,放弃哪些习惯或是思维定式,才能在未来赢得一席之地。

二是明确定位识别能力,综合考虑自身资源、研发、市场、竞争、风险及管控等诸多因素,对自己的定位和能力进行深刻的、由内至外的评估,而不是笼统地进行自我评估。

三是与市场保持同步,按照整车企业给定的系统级目标或零件级目标,培养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展的研发能力,以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周期,提高系统配套(即模块化)、系统集成供货能力。

四是保证差异化,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从目前来看,整车销售中部分零部件的技术创新或功能创新已经成为整车买点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及产品特色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五是对竞争者保持警惕,不仅要与竞争者形成差别,而且还需要使这种差别成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这要求企业所选择的差别或是特色一定是有竞争价值、且有资源能力可以实现的。差别是体现集中的方法,而优势是集中的目的。

3.3 全面评估规避战略偏差

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总的方向来说,做好长期的、总体性的谋划,从总体上来研究制定企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企业总体战略,保障并支配企业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形成等分战略的全局性指导纲领。

制定好战略纲领,下一步便是制定好执行战略,当然执行战略会比战略纲领的制定更为困难,借用麦肯锡公司的“十项永恒的测试题”,笔者认为可以很好地规避与阐释路径设计的合理性。

(1)战略是否击败市场。

(2)战略是否激发了优势的真正来源。

(3)战略是否已经细分到每个竞争点上。

(4)战略能否帮助企业超越市场趋势并度过间断期。

(5)战略是否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远见。

(6)是否已经确定或是解释清楚了战略的不确定性。

(7)战略是否平衡了重大承诺的选择与灵活性和学习的关系。

(8)是否对已经代替解决方案进行了正确且公正的评估。

(9)是否确信要开始行动。

(10)战略是否已经被转化为明确的行动和资源的再分配。

以上10个问题若是能够很好地回答,那么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困难或是困惑。化战略为执行的原则及方案

4.1 执行战略的五大原则

战略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企业不解决战略执行力问题,破产只是迟早的事情,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成功=5%战略+95%执行力”,那么做好战略的执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在战略的转化中一定要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就像上文所说的结合自身特色的优化,达到可以顺利实施的效果。

原则二: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发展。战略一旦制定,应该围绕战略发展,树立战略流程、人员流程、运营流程,配备合力资源,协同化均衡发展。

原则三:让战略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的日常工作。现在很多企业都只是“坐而论道”,并不真正执行战略规划,执行的本质是寻求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优或次优路径,即战略的充分沟通和宣传。所以说,想到底就要做到底,不但要做到底,还要做到位,这也并非几个高层或是中层明白后就可以做到底、做到位的,让战略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的日常工作,它才能够有效落地。

原则四:化战略为持续的流程。以检查督导部门为基础建立执行督办管理机制,建立分层的督办落地流程以及公司级的流程管理部门,落地执行部门根据公司战略组织设计部门实施计划(可广义应用IBSC战略工具),做好对战略目标的衡量、管控、描述、执行。

篇2: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主 讲:方光华(Paul)(上海交大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哈佛大学HBS访问学者、兰州大学MBA研究生上海教育基地负责人)

课程对象:企业副总、部门经理、总监、有管理经验的资深主管、资深专业人才转型管理岗位者、新晋升到高层的管理者、有热情去实践领导力的高管们。授课方式:讲师讲授 + 视频演绎 + 案例研讨 +角色扮演 + 讲师点评 【课程背景】

领导力教练在企业中极其重要。如何有效触动管理者的内心?如何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如何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强化沟通?如何改善与提升人际技能?如何提升组织绩效等。课程中设计情景实战案例,让管理者深刻体会在企业中如何扮演好角色?如何履行好职能?激发其管理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您更好地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途经。【课程价值】

引进美国领导力教练国际课程,领导力7步教练法源于美国通用科技公司CEO麦布莱德先生的成功管理实践。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中国企业的领导力教练,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及领导力最佳实践案例,研发出本土化领导力教练课程。企业需要教练,而管理者渴望成为教练,教练主要作用。

1、教练是团队的真正伙伴,他们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身独特价值,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2、一个好的教练可以觉察到伙伴存在的问题,将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层面,让伙伴能注意到自我表达的方式及内容如何影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3、在充满压力、恐慌、焦虑等工作情境下,往往因为负面情绪表达过于强烈而控制了理智,此时教练则能帮助你消除成功路上的障碍,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积极心态,持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培训内容】

步法一:洞察您的团队伙伴

1、我们究竟在管理什么?是人还是事?

2、教练型领导者如何深入员工,走进他们的心灵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3、教练型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关系会更加真实和温暖

4、教练型管理者能帮助部属清晰个人价值,澄清他们的付出如何影响

5、角色扮演:教练型管理者有效发问与聆听训练 步法二:熟练使SHAPE教练工具开发团队潜能

1、态度并不能代表一切,但一切都与态度相关

2、SHAPE教练工具应用及演练

3、帮助高度焦虑状态的A型人格

4、掌握不同人格特质群体的情绪、情感、绩效等特征

5、在强烈的情感控制下,我们很容易愚弄自己

6、愉快的心境使人们更具有创造性

7、讨论:如何保持稳定情绪 步法三:积极赢得团队伙伴认同

1、团队不信任您,您将无计可施

2、讨论:如何有效清除团队的疑虑,赢得伙伴信赖

3、案例:西点军校如何打造可信靠的领导者

4、研究:西点军校真我能力培养

5、核心价值观反思

步法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1、学会自我评估工作氛围

2、积极传播正能量

3、讨论一:如何克服影响工作氛围的消极因素

4、讨论二:如何营造教练式工作氛围

5、卓越团队需要全心工作、积极投入的人员 步法五:引导的“杖”

1、教练型领导如何运用好“杖”的功能

2、区分“引导”与“强迫”的管理方式

3、激励与鼓励的管理方式

4、积极领导

5、讨论: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厌恶强硬管理方式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步法六:纠正“竿”

1、“竿”的喻意及象征

2、学会挺身而出保护您的下属

3、将训诫当作一次教导机会

4、警惕四类不妥的批评方式

5、布置任务不跟进等于没有布置 步法七:教练型领导自我修炼与成长

1、根基法则

2、教练型领导的精神境界

3、教练型领导的品格修炼

4、灵性力量及生命意义思考

5、成功教练型领导案例分享 【教练奇迹】

“NISSAN”现在可以认为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以下为来自NISSAN的作者的报道。在1999年之前的NISSAN就像病死的恐龙一样,一点活力都没有。而在1999年的新老板就任后不到1年的时间,NISSAN的面貌彻底被重新改写。NISSAN从原来的6,800亿日元巨额亏损企业变成盈利3,311亿日元的盈利企业。为什么能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新任老板引进教练技术,形成了一种创新性的经营方式和一个活跃的企业文化,具体教练计划如下: 1)1999年在NISSAN公司选择出年龄35岁-45岁的600多名中层干部,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领导力教练培训与引导,通过教练技巧的挖掘来提升这些中层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2)企业内部教练的大力培养

定期对2500位中层管理者进行教练培训,进行上下级之间1:1教练,从而让NISSAN公司的所有管理者具备了一种发掘下属潜在能力并激发他们发挥潜能的教练能力。【讲师介绍】 方光华(Paul)先生

上海交大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哈佛大学HBS访问学者

兰州大学MBA研究生上海教育基地负责人 曾任上海紫江集团管理顾问 曾任万香国际集团管理顾问 曾任ABB(上海)公司管理顾问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工商联协会理事

常年为: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通用电气、东风集团、ABB、施耐德、工商银行(上海)、简一磁砖、东方航空、英格索兰、神龙汽车(武汉)、日东电工等企业提供培训。曾在德国莱比锡商学院进修期间考察过奔驰、宝马、西门子、亚马逊等公司。曾三次实地前往美国西点军校开展领导力调研、学习与交流等。

1、爱普生(上海)公司安主任:以管理实践为基础的领导力课程,很容易让我们回到现实

企业中,在反思与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独特价值,实战领导力课程。

2、中国重汽集团公司王晓华部长:课程有很强实操性,课程中大量鲜活企业实践案例,对我们很有启迪,很有实用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舍弗勒集团(中国)郎经理:课程之中专门提供的管理工具或表格,指导我们实践工作非常有益的,这个课程很实用,操作性强,很精彩。

4、新希望集团赵总:这个课程的框架严谨、实用,提供系统方法及理念,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实践领导力。只要你勇敢放下自己,敞开心扉,课程有很高实用价值。

著有:《九型人格与领导力》(中国财富出版社)、《六维领导力》(北大商业评论)、《西点领导力》(东方影音出版社)、《精益制造5S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主讲课程:《领导力教练7步法》(2天)、《企业战略管理实战》(0.5天或1天)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篇3: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一、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指保障会计准则功能发挥的各种制约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作用方式,其最终效果就是提供决策有用的可比性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就成为评价准则执行效果的主要指标。但无论是相关性还是可靠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都是主观的,缺乏客观和可比的标准。基于此,本文对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评价借鉴了一系列替代指标,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情况、上市公司年报重述情况、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评级制度等。这些评价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反映了专业人士、上市公司自身和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公布前后质量的评价状况。

(一)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

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是专门的审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对外公布之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专业把关,能够反映专业人士对会计信息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评价。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如表1。

由表1可知,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只有少部分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但没有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说明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总体上是值得认可的。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情况

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变更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披露变更原因,从上市公司报备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信息来看,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的原因主要包括:审计机构满5年强制轮换事务所;由于地域、时间等限制更换事务所;由于公司重组、大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要求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项目审计人员转所引起的事务所变更;其他原因。

但(陆正飞、童盼,2003)、(杜兴强、郭剑花,2008)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与上年的审计意见类型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改变公司财务困境和改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所以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质量因引起特别关注。

(三)上市公司年报重述情况

年报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因先前发布的财务报告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而导致财务报告重新表述的现象,它表明上市公司先前财务报告的低质量和不可信。(魏志华,2009)认为近年来我国年报重述的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了15%。虽然上市公司年报重述的本意是纠正或重新阐释已发布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或误导性信息,但毕竟年报重述发生在会计信息对外公布之后,也就是在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意见之后,因此重述的相关信息规避了专业人士的把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无法从审计意见中得到体现,利益相关者有理由对已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质疑。(魏志华,2009)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市场价值、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四)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评级制度

深圳证券交易所从2002年开始根据上市公司每一年度信息披露行为,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方面对上市公司所有公开披露的强制性会计信息和自愿性会计信息进行考核,并依据自己所设定的评分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做出评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信息披露的考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信息披露考评达到良好以上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每年都有所提高,而考评为不及格的上市公司比例每年都有所下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在逐步改善,但考评为不及格上市公司的存在也说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以上用四个指标分析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虽然每种指标的评价结果都会显示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总体上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结论,即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

二、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现状

(一)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构成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一项制度若要发挥其功能,必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以规则和命令的形式建立一套行为约束机制;设计一套发现和保证遵守规则和命令的程序;明确一套能降低交易费用的道德和伦理行为规范体系。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人为设计的制度安排,要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其执行机制也应包括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会计准则自身的自动执行机制、保证会计准则执行的强制执行机制以及弥补会计准则自身和正式执行机制“空白地带”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1. 自动执行机制。

最终定稿的会计准则作为准则制定者权衡各方利益后的一个结果,是各方达成共识的产物,本身就具有自动执行的机制,而会计准则自动执行机制发生作用的关键在于准则是否得到执行主体的认可,特别是管理层的认可。因此如何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利用激励惩罚等措施限制管理者的操纵行为是会计准则自我执行机制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强制执行机制。

强制执行机制是保障对管理层的激励和惩罚得以实现的正式制度安排,主要由事前的责任预期制度、事中的监督制度和事后的责任追究制度组成,而其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是违法行为被发现并导致了过高的不遵从会计准则的成本。如果违法行为没有被发现或被发现后没有较高的违规成本,那么强制执行机制将会失效,因此该机制三个环节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就成为其发挥效力的首要问题。

3. 非正式制度安排。

由于有限理性和交易费用的存在,任何人为设计的制度都不可能达到完备状态,即准则本身及正式的准则执行机制都存在功能边界,而在功能边界之外能够约束管理层遵从会计准则的只有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此非正式制度要发挥作用,除了取决于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外,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社会大环境对不诚信和不遵从职业道德行为的谴责程度以及对守诚信和遵从职业道德行为的预期收益程度。

(二)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分析

1. 我国为强化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措施安排。

自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为保障会计准则顺利实施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1)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2)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及时研究和处理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3)各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建立互动机制,合力进行监管;(4)发布和生效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证券法》,2006年6月1日生效的《审计法》,2007年6月1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10年5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1日生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1年1月1日生效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这些措施涵盖了执行机制的前两部分内容,为保证准则的顺利转换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自动执行机制方面。我国会计准则是政府主导下强制性变迁的结果,虽然其制定过程经过立项、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和发布四个阶段,但其整体透明度仍然不高。加上会计准则自身完备程度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管理层的信息操纵行为,所以管理层在征求意见阶段对会计准则保持了“理性的冷漠”,这种态度为管理层进行信息操纵留下了空间,而且这个在准则制定阶段产生的问题不是通过随后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就能解决的。

(2)强制执行机制方面。从上面分析我国为保障会计准则顺利实施所采取的措施来看,正式制度安排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没有实质性的变更,与会计准则实施相配套的正式制度环境变迁过于缓慢,没有解决强制执行机制的关键问题。

(3)非正式制度安排。对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评价没有确定标准,但管理层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会受到博弈力量的影响,行为扭曲行为主体的本意,而这种扭曲行为会在社会整体诚信水平不高的背景下被放大。另外,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非正式制度在发挥作用,即关系资源。(刘慧风,2008)认为,关系资源在我国是一种备用手段,在企业实际业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威胁到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时,企业首先选择利用政府资源或关联企业资源进行盈余管理,关系资源的存在扰乱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正常秩序。

总之,总体上应该肯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但对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忽视:准则变迁方式和制定模式的缺陷会被人为的放大;正式制度安排的适应性和及时性欠缺;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关系资源的存在影响了其他机制功效的正常发挥。

三、构建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思路

(一)保持执行机制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Ball,2006)研究发现,各国不同的制度背景会对准则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趋同的会计准则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趋同的会计实务。所以对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研究也不应强调一致性,强调国际间的借鉴,而应强调动态性和适应性,即当会计准则自身和相关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准则的执行机制也应发生适应性的变迁。特别是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响应G20领导人峰会和FASB的倡议,IASB正在对包括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列报等20多个项目进行大幅度改革。与此同时我国财政部于2010年4月2日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必须适应这些准则的变化要求。

(二)保持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传承性、连续性和渐进性

相对于会计准则自身的国际趋同,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趋同是一个更艰难的过程。既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形式所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那么作为保障其效果等效的执行机制就不能再实施强制性变迁,必须是基于我国现有制度环境选择的诱致性变迁。在分析我国现有制度环境的基础上,采取连续的、逐步强化的制度安排,有步骤的实现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等效,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完全不考虑我国现实环境而盲目推进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三)保持执行机制结构的合理性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具有系统效应,系统效应的高低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使系统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前提是各种实施机制的结构应保持平衡。(刘慧风2008)认为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目前处于系统结构低效,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会计政策选择表现为针对会计准则的博弈过程。这就要求一方面增加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对故意破坏博弈规则的主体给与严厉的惩罚,使遵守博弈规则的主体获取更多的诚信收益,主动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成为市场主流。

(四)引入综合指标,给管理层和上市公司“减负”

长期以来,管理层扭曲会计准则的实施,有自利的动机,也不能排除外界的压力,特别是利润指标对管理层和上市公司的压力。(陈丽花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资产负债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而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中会计目标的变化、会计要素的优先地位、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突破,具体的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则、职工薪酬准则、所得税准则等方面都体现了资产负债观。所以应让与资产负债相关的指标替代利润指标,并结合管理层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参与程度、对正式制度的遵守程度和非正式制度正面效应的影响程度综合对管理层和上市公司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江笑云,孙辉.新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基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6).

(2)刘慧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有效性探析(J).现代财经,2008(11).

(3)杜兴强,郭剑花.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购买:一项经验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4)陆正飞,童盼.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与监管政策(J).审计研究,2003(3).

(5)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效应检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施行一年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5).

(6)魏志华,李常青,王毅辉.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分析:1999-2007(J).证券市场导报,2009(6).

(7)郭亦骏.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差异对比(J).财会月刊,2009(7).

(8)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J).财务与会计,2010(7).

(9)张踩峰.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9(11).

篇4: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关键词:和谐校园 八荣八耻 领导班子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10-02

“和谐校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基础,只有首先充分实现了校园人与人的和谐,才能为实现校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和谐的条件。如何实现高校的和谐校园,并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高举“八荣八耻”的时代旗帜,前提在于拥有和谐的领导班子,核心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校方针。

一、高举“八荣八耻”的时代旗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人代会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升华,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和谐校园如何才能实现?依靠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定,虽然可以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但并不能解决思想上的所有问题。要想解决人的心灵和思想问题,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关键在于治校思想上要高举“八荣八耻”的时代旗帜,才能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影响、教育广大的中层干部、教师群众及广大学生团结在“八荣八耻”的时代旗帜周围。“八荣八耻”要求政治上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制度上不断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行政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之道,使全校师生都成为“八荣八耻”的自觉实践者,使和谐之春风吹遍整个校园。在潜移默化之间,而不是硬性规定之下营造出一种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兴事、以和成事的校园管理生态环境。

二、和谐的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有和谐的领导班子,而民主集中制是实现领导班子和谐的制度和组织保证。和谐的领导班子是目标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领导班子,是充满活力、有序运行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实现了和谐,才能对校园和谐起着引导、带动作用;领导班子实现了和谐才能带动政通之风尚,促进人和之气象;领导班子实现了和谐,才能消除阻力、形成合力、增强活力、提高战斗力;领导班子实现了和谐,才能建设一个思改革、谋发展、干大事、创伟业的和谐的领导班子,才能无形之间促进中层干部和谐、教师和谐、学生和谐。领导班子和谐,包括党政一把手的和谐、正职与副职的和谐、副职之间的和谐。

党政一把手的和谐是指校(院)长和党委书记之间的和谐。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上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重要问题事先要先沟通、多商量;在感情上要真诚相待、坦诚相见;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党政是搭档间的合作,而不是对手间的竞争;是工作上的分工,而不是权力上的分割;是事业上的志同道合,而不是两股道上的火车。

正职和副职要始终牢记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凝聚智慧、正确决策的必然要求。要牢记在学校发展的大目标下求合作,在事业的基础上求团结,做到正职不专权,副职不争权;做到正职不主观武断,副职不袖手旁观。有问题与意见,摆在桌面及时沟通;有分歧与矛盾,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有文件决议的,要坚决执行。作为正职,并非一定要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应通过高超的领导艺术把副职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内在的活力激发出来,内在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又要对副职进行有效的监督,将不良的倾向消除在萌芽之中。作为副职,最基本的是负责意识,既是对一把手负责,也是对班子整体负责,要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把自己分担的工作置于整体工作之中,拿得起,放得下,办得成,让一把手放心,也让其他班子成员信任。否则,如果校领导之间不和谐,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只会让群众看笑话。

副职之间合作共事,既要做到大事讲党性讲原则,又要小事讲风格讲感情;既要各担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做到分管不独管,不管不旁观。副职之间的和谐,重在理解和信任,重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各自履行职责时,遇到工作中互有交叉,需要出以公心,力求公正,不可为所主管部门的利益而不顾相关部门的利益和学院整体利益,又需要彼此间的沟通协调和平衡,尽最大努力去寻求各方面的“共赢”。

三、“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对于高校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治校理念涵盖了“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等办学思想。干部与教师群众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只有领导干部和教师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下面普通教师的真实意见、想法和建议才能及时表达出来并被学院采纳,上面学院政策规章也能及时下达、讲解和执行下去并被广大教师接受。这样,全体教师就真正成了学院的主人,都有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校就会出现政通人和的局面。相反,如果为官与民争利,用人结伙营私,提拔酒友牌友,部门工作就难以开展。

教师群众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教师和谐是校园和谐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工作中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专业上应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为实现教师和谐的目标,学院应为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成长与成才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条件,为教师的住房行车、喜庆节日等生活提供必要的福利,给教师一个“学校是我家”的温馨感觉,构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教师和谐也能给学生和谐产生示范作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是校园和谐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全体教职员工要带头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力军。在高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关系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教师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教师要用和谐的理念主导课堂教学,主导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要带头建立团结互助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帮助生活上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关爱心理上有缺陷或品行上有缺陷的学生,用无数细微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事例来促进和维护教育的公平与正义。我们要求学生要尊重老师,和老师交朋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师生间互相尊重,师生才能真正和谐相处。

学生既是践行“八荣八耻”活动的主体,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学生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因此,学生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载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把和谐的理念自觉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努力学习、诚信做人,又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学生学好书本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也要教会学生首先“做事先做人”的古训。同时还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组建爱心社团、志愿者协会,在学生中推行文明监督岗制度,增强学生的团结、奉献和责任意识,全方位构建学生间的和谐。

总之,师生和谐的核心在于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积极主动解决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热点问题,如毕业生就业问题、贫困生资助问题、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形成“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学校环境

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环境,是当前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实现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2005年的人代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纲领性目标,为今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范了价值取向;2006年的人代上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2007年的人代会上,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论断。从“和谐社会”,到“八荣八耻”,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这三者是一脉相承、前后呼应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导向,也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只有高举“八荣八耻”的时代旗帜,建立和谐的领导班子,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把和谐的理念根植于广大师生的心中,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形成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共同推动校园和谐与进步,人与人的和谐的成功局面成功之日,就是和谐校园的建成之时。

参考文献:

1.卢铁城.如何建设和谐的高校领导班子[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2.陈长虹.高校创建和谐校园途径浅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魏良福.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8)

4.尚敏.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师,2007(1)

5.王初升,眭慧琴.构建和谐校园的要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5)

6.骆正军.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校园[J].教育与职业,2005(20)

7.巩守强,李晓峰.试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J].经济师,2007(3)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州 412000)

篇5: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平衡计分卡的两大功能: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设置每一层面的目标和指标,通过这些目标和指标传达战略并协助战略的执行——通过学习《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受到几点启发,产生感悟。

一、平衡计分卡中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

目标是旗帜,是未来可能会实现的蓝图,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让人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发挥,对工作就会充满激情,有了信心和激情,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就会主动想办法解决。不会做的学做,会做的做得更好,做得更好的上升为超越,员工会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无比快乐的精神享受。

那么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呢?企业帆船将驶向何处?如何描绘出一幅有效的美好蓝图,指出一个可以前进的方向,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愿意为之去努力去奋斗,是我们平衡计分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在开展平衡计分卡工作中首先的定位。我们说,“解决温饱问题”是初级目标,“有车有房”是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获得社会认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是初级目标,立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是中期目标,永远不在地球上消失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它为我们企业和员工描绘了一个光明的未来,每一个员工都会因为自己是这个企业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会为此而产生荣誉感。

二、对目标进行分解,肯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

实现目标,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对每个岗位在实现目标中应做哪些工作、工作的标准、完成的时间做出规定,这无疑是对员工工作的明确和肯定。

我们说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但它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存在时间的长短,应该是企业成功的最大特征之一。为了企业长期存在,就需要企业员工紧紧的抱在一起,抱得越紧,就越能承受外界的冲击,越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如何产生这样的凝聚力,无疑需要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相互合作,相互肯定,相互欣赏,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群体关系,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随时保持一种因为有这个群体(团队)的存在而有自己的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团队中的个体就会不断的为团队注入动力,就会因为个体的努力促进团队向前发展。打个比方,企业就好比一台机器,虽然不是每个员工都处于关键件和重要部位,但他是企业整体的一部分,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小螺钉,一颗指示灯,甚至只是挡住铁削的一块挡板,都会因其作用的发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试想,如果螺钉松了,哪怕只是机器罩壳上的一颗小螺钉,如果松动了,机器在运转中就会发出异响,虽然这种异响不会影响机器正常运作,但它无疑会使操作者感到不舒服,也会影响周围的员工,有时候一刹那的分心所造成的后果是意想不到的,因此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假如此刻正好有外宾或某个项目考察组在现场出现,可能企业的整体形象就会被打折扣,合作项目可能也会因此夭折。窥一斑而见全豹,企业的管理水平无疑会受到怀疑,因此,作为公司员工,哪怕是非常不起眼岗位上的员工,设置了这个岗位或者说把他放在了这个岗位上,就说明他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一员。

获得认可和肯定,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员工得到领导认可和肯定,是员工存在价值的体现,员工因此而获得精神满足;领导得到员工的认可和肯定,是成功领导的标志之一,领导也会因此获得激励。

因此,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把工作明确化,员工按照具体的工作事项和标准完成了工作,也就证明员工的工作得到了肯定,通过这种工作方式的肯定,反映了员工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也折射出员工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价值,员工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因企业的成功得到体现。

三、实现目标,让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快乐。

要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大目标,肯定需要无数个小目标去支撑,把实现这些小目标的具体工作、标准和路径描述出来并把它变成事实,大目标的实现就有了保证。我们把每一个小目标用“岗位说明”和“必做事项”等方式,把那些为实现本岗位目标的工作描述出来,把做这些工作的时间,每一天,每一个时段都固化下来,形成格式和标准,并使之逐一落实,我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其一,保证工作有序开展,让员工工作愉快。假如没有岗位说明书和事项及标准的描述,我们可能会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或者是有一茬没一茬,东一榔头西一锤,忙活一天下来还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当我们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计划开展工作,当每一项工作有效实施后,我们首先感到是完成了工作的快乐,其次是保证了当日工作的完成,再回头看看当日所作的工作,更会有一种成就感——原来我今天完成了这么多工作。

其二,保证员工会做工作,让员工获得工作安全感。员工对照岗位说明找到自己该做的工作(尤其是新员工),并按照标准去完成这些工作,当他完成工作以后,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当他熟悉这些工作并顺利完成之后,他会得到自我鼓励,消除能否胜任本岗位的心理忧虑。

其三,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会做了,做熟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快乐。

其四,激活员工潜力,优化工作流程,改善工作方法。员工在无数次的固定工作实践中必定会摸索出一些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会提出改进建议,如果建议行之有效,员工会因成功加大对自己潜力的开发,也会因为个人潜力得到开发受到激励,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平衡计分卡的功能就得到了超值的发挥。

所以我认为,平衡计分卡它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带给员工快乐工作的手段和理念,它为员工设置了前进的方向和通道,也给员工成长预留了上升生空间,它使每一位员工看到希望和未来,都愿意面向太阳朝前走。太阳是美好的,她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的行动就是共同走向太阳。

篇6: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思路的探讨

高中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 或者可以说学习数学就是不断解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会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做了大量题目, 也熟记了很多题型和解题套路, 但是一旦遇到新的出题方式, 就一筹莫展, 不知所措了.这是大部分学生面临的大问题, 也是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 让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

一、选好突破口, 避免小题大做

数学的答案只有一个, 但是寻求答案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这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 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 面对多种可能, 学生可能会失去准确性, 无法选择最佳的解题思路, 往往会出现小题大做的情况, 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也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解题效率.这也是许多学生在考试或者测验中, 无法完成所有题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好突破口, 避免小题大做的情况.举例来说:

不等式logx23<1的解集为 ( ) .

A. (0, 23) B. (23, +) C. (23, 1) D. (0, 23) (1, +)

在做这个题目的时候, 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采用下面的解法:

∵以23为底的对数函数是减函数,

0x23x>1, ∴选择D.

这是常规的解法, 从解题思路到解题过程, 到解题的结果, 都是正确的, 但是面对一道选择题, 如果花那么多的时间, 那肯定会大大地影响做题速度, 就有可能失去后面的大题, 得不偿失.事实上, 可以从更简单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只需取x=2时, log223<log21=0<1, 合题意, 就可以选择答案D.由此可见, 用简洁的思路来处理这类选择题, 可以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时间.

二、明确方向, 步步推进

高中数学知识点众多, 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 不能明确解题的方向, 就很难取得进展.为此,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思维,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选择最佳的前进方向.

当然, 在实际解题中, 尽管明确了解题的方向, 但有时题目的条件比较复杂, 还是要结合第一部分中说到的, 在处理问题方法多样性的情况下, 须要多维度地思考, 所以需要先试探性地做一下, 尽可能地排除几种方向, 然后确定最终的方向.这样, 才能保证解题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三、注意分析题目间的条件关系

解题的关键, 就是要找到题目间的有效信息, 从这些信息中找到解题的思路.但是,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往往不会直接把有效条件, 特别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条件, 直接表现出来.学生要想解题, 只能将所有的条件联系起来, 并寻找它们的关系, 才能找出解题的关键.这里先看一个例子:

α, β分别是方程log2x+x+2=0和2x+x+2=0的根, 求α+β.

而这道题目既有指数又有对数, 要分别算α, β肯定是不可能的, 要算出α+β也是不太现实的.这就难倒了许多学生, 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掘出条件之间的联系, 不管怎样算, 都只是孤立地看到指数、对数, 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即互为反函数的关系.事实上, y=log2xy=2x互为反函数, 同时这两个方程的“尾巴”也都是x+2.那其实就是y=log2xy=2x分别与y=-x-2相交后的根的和.于是结合图像求解.

由图像可知, y=log2xy=2x关于y=x对称, 又y=-x-2与y=x垂直, 因此 (α, 2α) , (β, log2β) 关于y=x对称, 于是α+β=2x0=-2.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本题主要是利用了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当然, 有些题目是需要用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的, 尤其是在解三角题的时候, 角与角之间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总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正确的思路是帮助学生顺利解题的关键.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在教学中, 有目的性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方法, 让学生在实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 提高解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玉.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3.

[2]刘洪翔.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篇7:化战略为执行的基本思路探讨

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思路

(一)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在未来的10——20年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建立旅游创新体系;突出内蒙古特色,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以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重心,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和快速发展。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是内蒙古旅游业创新的思想基础。发展大旅游就是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旅游产业。全方位就是要树立旅游业发展的三维空间概念。从旅游交通看,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从旅游饭店来看,要形成合理的星级档次结构。从旅行社来看,要从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方位服务游客旅游的全过程;从游览的主要吸引物——旅游城市、景区(点)来看,要形成以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为核心,旅游交通为轴线,向四周扩散,对国内外开放的旅游网络。多层次,主要是根据内蒙古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要以国际客源市场需求为重点,但同时要考虑国内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开发多种旅游专项产品,如会议旅游、休学旅游等。在旅游产品经营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多元投资经营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高效益就是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内蒙古旅游业应逐步从速度型发展转向效益型发展,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争取最佳效益组合和整体效益。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和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和中西部旅游网络系统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使之成为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战略目标。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争取在2010年或更长的时间,使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进而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使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一流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和旅游经济大省区。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应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是加速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到2005年,也就是在整个“十五”计划期间,是内蒙古旅游业实现赶超目标的准备阶段。重点是夯实建设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经济大区的基础。发展目标:“十五”期间,内蒙古旅游业要实现快速赶超战略目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要保持较高的水平,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赶超,达到旅游产业整体进位的目的。力争到2005年,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达60——63万人次,年均增长8%——9%(全国平均35%——45%);旅游创汇21——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13%(全国平均 8%——10%);接待国内旅游者1300——1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15%(全国平均8%——9%);国内旅游收入45——5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5%——30%(全国平均11%——13%)旅游业总收入达7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旅游业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

二是持续发展阶段。从2005年以后的10年时间,是内蒙古旅游业实现赶超战略目标的加速发展阶段。争取在2015年或更长的时间,使内蒙古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实现整体进位。发展的重点:这一阶段是内蒙古旅游业加速度发展阶段。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大事:一是优化大环境,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内蒙古的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全面提升。二是培育大市场,这一阶段是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旅游产出规模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有足够的市场规模给予保证,因此,积极培育国内外旅游市场成为首要的任务。三是发展旅游企业集团。经过“十五”期间的优化组合,要建立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功能显著的旅游企业集团,形成内蒙古旅游的骨干和主体,从而增加内蒙古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128万人次,旅游创汇7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010万人次,旅游收入14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29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4%,旅游业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自治区成为中国西部一流的旅游热点地区和国家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二)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

要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创新是根本,是动力。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不可能吸引游客,也无法在市场上树立形象。而特色就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奇。内蒙古旅游业在长远发展中要实现两个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有新认识、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全面创新的主导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做到后来居上。实施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创新;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创新;旅游管理创新。

今后二十年,内蒙古旅游业实施持续赶超战略,最终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两大任务。只有产业规模的扩张,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只有旅游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通过行业内部各种要素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通过结构调整来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内蒙古旅游业实施赶超战略最终要归结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全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重点突破、逐级扩散的战略布局

加快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框架,核心的思想就是“重点突破、逐级扩散”,即以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点(区)为基础,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质量水平,形成内蒙古旅游经济的增长极,实现旅游业发展首先在重点区域突破,逐步带动全区的发展。

具体思路是:以三大旅游板块为基础,重点建设十个旅游开发区和八条旅游发展轴线,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旅游网络和增长极体系。

1构建三个旅游板块(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旅游板块;锡林郭勒——赤峰旅游板块;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旅游板块)。

2十个旅游经济开发区。在三大板块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集聚的旅游景区为核心,配套建设重点旅游开发区,成为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十个旅游开发区是(呼和诺尔草原生态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蒙古文化旅游区;锡林浩特草原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生态旅游区;乌兰察布草原民俗旅游区;满洲里边境旅游区;阿尔山温泉度假旅游园区;赤峰阿斯哈图石林生态旅游区;元上都草原文化旅游区;阿拉善盟贺兰山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

3八条旅游发展轴。在上述三个旅游板块和十个重点旅游开发区的基础上,以各区的中心旅游城市为核心,以交通网络为基础骨架,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点)为节点,规划八条旅游发展轴线。这十条旅游经济发展轴线是今后若干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核心带,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这些轴线展开,逐步形成全区点、线、面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全区各地要以十条旅游发展轴线为基础,根据旅游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再组合不同的旅游线路,形成联系全区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点)的旅游线路体系。八条旅游发展轴线是:哈尔滨——扎兰屯——牙克石——海拉尔——满洲里;长春——乌兰浩特——察尔森水库旅游区——阿尔山市;承德——宁城或喀喇沁——赤峰——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张家口——多伦县或太仆寺旗——正兰旗——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大同——集宁——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草原——哈素海度假村——包头;包头——东胜——伊金霍洛旗——准格尔黄河旅游区——托县——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四子王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包头——临河——磴口——乌海——巴彦浩特——银川。

(二)产品创新、精品推动的产品开发战略

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就是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突出各类型旅游产品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优化旅游产品,形成具有观赏性、特殊性、参与性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区域旅游拳头产品,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从而带动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旅游精品带动首先是发挥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建设内蒙古旅游精品区,优先开发五大主题旅游产品,培育四条精品线路。其次是通过旅游精品的推出,带动一般,进而推动自治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突出“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主题。(2)优先开发五大主题旅游产品。(3)加快培育四条旅游精品线路。

以内蒙古的特色旅游资源——草原风光、蒙古族民族风情为依托,以各类旅游产品精品为基础,以北京市为全区各地的旅游客源集散中心,以干线交通网络为轴线、主要旅游景点和城市为节点,根据国际和国内客源目标市场,重点推出以下四条精品线路:一是北京——海拉尔——满洲里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线;二是北京——承德——赤峰——翁牛特——克什克腾辽文化、草原民俗、温泉度假与沙漠观光旅游线;三是北京——张家口——正蓝旗——锡林浩特草原民俗旅游线;四是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草原观光与沙漠旅游线路。使之成为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

(三)形象带动、全方位促销的营销战略

形象带动,全方位营销是通过塑造一个特色鲜明而有感召力的旅游形象来集中概括内蒙古的旅游特色,引起国内外旅游者的注意,并激发更多的旅游需求,而实现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客源的目的,确立内蒙古在全国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地位和分工。内蒙古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最具特色,属于内蒙古特有的旅游景观,大草原、蒙古人成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意义的形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突出内蒙古的草原和民俗,是内蒙古旅游形象带动工程的主要内容。

(四)政府引导、市场化的投资战略

旅游业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战略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战略。加快旅游业发展市场化步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尤为重要。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积极筹建旅游业发展基金,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旅游区(景点)、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的宣传促销。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之间的界限,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内资与外资并用,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内蒙古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资产重组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一两个以资产为纽带,集一条龙服务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条件成熟时,把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股票上市募集资金。

(五)区域联合、内外联动的发展战略

内蒙古地跨三北,毗邻八省,由于部分省区间存在着资源互补,不仅能够组织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精选旅游线路和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而且,可以变长线经营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区域联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根据内蒙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景区地与组合条件和其相关的交通、城镇、社会经济条件,内蒙古在构建三个旅游板块的基础上,要借助京津,连东晋蒙,协作东北,建立跨省区的生态旅游协作板块,开发组合跨省区的生态旅游线路,已达到资源、客源共享,内外联动发展。具体可构建四个旅游协作板块:东北协作板块;京北协作板块;晋陕蒙协作板块;西北旅游协作板块。协作板块的构建中着力解决线路主题、交通瓶颈问题。各板块应根据资源、市场分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旅游景区为支点,开发设计突出生态特色的专题旅游线路。

(六)科教创新、科教兴旅的旅游促进战略

上一篇:总参展开“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下一篇:新监理规范空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