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2024-04-16

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精选8篇)

篇1: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广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跨地区转接

近日有消息称,广州市直局委办中,首次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访谈、政策解答活动,昨日下午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起。在一个小时访谈时间内,共有9位网友提出针对城乡养老保险的问题。

该局农保处副处长陈康成表示,广州市城乡养老保险是可以向职工养老保险转变也可以进行跨地区转移接续的险种。16周岁以上无业城乡居民,均可按照7个档次自选规格参保。“目前正在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不能同时参加城乡居保”。

陈康城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如果将来工作了,其可以与职工养老保险进行接续,合并计算待遇。如参保人因户籍迁移跨地区转移的,可将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新参保地。已领取养老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仍继续在原参保地领取养老待遇。

”-->

事件背景:

近期淘宝网宣布正式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此次推出的淘宝大物流计划,共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分别是基于物流信息、交易消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淘宝物流宝平台,以及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和物流服务标准体系。

从坚称“绝不会做物流”,到的百世物流进入淘宝的推荐物流公司行列,再到6月11日高调宣布淘宝大物流计划的推出,马云和他的淘宝网,已经在逐渐将其物流梦变为现实。

从电子商务的第一波浪潮开始,我们就在说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运营要素,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瓶颈,就在于诚信、支付、物流等支撑体系。而淘宝也在一开始就建立起了店铺认证和评价体系和支付宝平台来应对诚信和支付的问题,并且卓有成效,尤其是支付宝的成就甚至不亚于一个淘宝网。但是在物流方面,淘宝迟迟没有涉足。

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条件的不成熟。仓储物流本身的复杂程度、对于介入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淘宝网本身的成长也需要更多的积累等原因,都使淘宝放慢了在物流方面的脚步。20的百世是一个探索,但最终被证明,以外行人的身份进入市场去与其他快递公司竞争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而后台支撑系统的典型成功例子Amazon或许能提供一定的启发。Amazon先进的WMS系统不仅大大降低了其出库成本 (远远低于业内水平,比如说当当和京东),而且其强大的后台管理能力的出租也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比如承接全美第二大零售商Target的互联网销售全套流程建设,

但和Amazon作为垂直类网站,更多是为自身供应链服务所不同的是,淘宝的大物流计划,是为淘宝网上大大小小的卖家以及更多网商服务的,是联合仓储、快递、软件等多个第三方企业,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仓库、统一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提供一站式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

虽然淘宝大物流计划推出的时候有同时说明其细则,比如说数据的开放、插件标准的开放、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流程图等一些相关内容,但易观商业解决方案认为,淘宝大物流计划,还存在三大难点要解决:

一、仓储的管理

电子商务仓储中心和传统仓储不同,不重在储存而重在流转,也就是说,电商的仓储,关键点有二:其一是货物的短期储存;其二是订单商品的分拣。重点在于进出库和分拣的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出错率。而这,对于人员素质、系统对需求的细致化实现程度、仓库的硬件、管理流程的精细化与易用性等,要求都相当的高(仅看看一个ERP系统中的货位号管理模块的细化需求就知道了,更何况,比如说食品类和数码类商品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保质期和机身码等);因此,仓储管理的好坏程度,也将直接决定其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这也将是淘宝大物流计划能否走得更长远的关键要素。

二、供应商良莠不齐

如何有效管理各类供应商以及协调双方的矛盾,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淘宝还宣称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合作伙伴流程,统一买方购买体验。而众所周知,标准的建立需要足够资本,也往往要历经艰难考验。

三、数据安全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那些拥有品牌(比如说淘宝商城的品牌商)或者已经拥有大订单量的卖家(比如说淘宝网那些金冠卖家),会乐意将商品、订单、会员等这些他们珍若生命的核心数据,置于一个他们认为极不安全的境地(只要是开放的环境,即使承诺数据安全,他们也很难会相信,何况目前的技术并无法足够保证)?其二,那就是淘宝需要真正考虑,在这个从卖家到用户手中所经过的第三方环节,如何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淘宝大物流计划是诱人的,毕竟物流环节确实是电商运营中成本最大也是难度最大的一块。但淘宝大物流能否真正走向成功,更大程度上,还在于以上三大问题的解决和实际中每个细节的把控与落实。毕竟,事情是做出来的,Amazon模式研究的人不少,却也没有复制成功的。

篇2: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永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永政办发〔2012〕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市直各单位:

《永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1—

永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单位)以及其他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

第四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所有、市人民政府监管和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整合资产资源,严格控制国有资产“非转经”,积极推进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科学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强化监管,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

—2—

值增值。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资产清查、信息化管理、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是市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根据国家、省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实物费用定额标准,负责组织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四)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出租、出借以及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合作开发和开办经济实体等事项的审批,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等经营行为实行统一管理;

(五)负责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低效资产和超标准配置资产实行统一调剂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六)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监管和收益征收管理,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七)负责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

—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八)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九)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向市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等事项;

(三)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调剂的审核工作,优化资产配置,推动资产共享、共用;

(四)组织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绩效考核等工作;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各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定期报送资产情况及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受托管理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购置、验收、维修、保养、清查、登记、统计、账簿管理等日常性管理工作,保障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三)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处置、经营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4—

(四)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经营的安全完整和收益上缴;

(五)接受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定期报送资产情况及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第十条 各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 资产配置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和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五)调剂、租赁、购置、共享相结合。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第十三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执行。国家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履行职能需要,以及地方财力状况等研究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资产配置的具体标准,由财政部门另行制定),以及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部门预算编制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拟购资产的品名、数量,测算经费额度,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并按照市财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相关资料;

—5—

(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配置标准,审核、汇总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行政单位申报意见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经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资产购置计划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并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将批复文件和相关资料一并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追加预算、上级补助收入、各类专项资金等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原因资产购置项目发生变更的,由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并同时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六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或工作需要设立各类临时机构等需要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坚持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配置,实行跟踪管理,使用者负责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工作任务完成后,其资产全部交由市财政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关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有规定配置标准或者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的资产购置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依法实施政府采购。资产购置未经批准的,政府采购和控购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入账,并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必须录入资

—6—

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章 资产使用和调剂

第二十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出租、出借等方式。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合作开发等方式。

第二十一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举办经济实体。

在本办法颁布实施前市直行政单位已经用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开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行政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含“非转经”资产)由市政府实行委托授权管理,资产产权与资产经营使用权可分离。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市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必须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市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抵押、合作开发,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出租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由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实行公开招租。因特殊情况无法公开招租的,需报经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可采取其他方式出租。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拟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等,办理手续时须提供如下材料:

—7—

(一)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申请报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使用申请表;

(三)单位法人证书,资产权属证明;

(四)资产的价值凭证等有关资料;

(五)资产出租和承租、出借和借出双方的意向书、协议或合同草案;

(六)财政部门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证件及资料。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用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担保。需担保的,应报审批。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以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担保。其他事业单位确需对外担保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从严控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不得利用财政拨付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进行对外投资。同时也不得有以下对外投资行为:

(一)买卖期货、股票(不含股权转让行为);

(二)购买各种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产品或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

(三)利用国外贷款形成的资产,在该项贷款债务没有清偿以前,将其用作对外投资或担保;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投资行为。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担保的,必须严格按规定报批,并在办理审批手续时提供如下材料:

(一)单位拟对外投资和担保的书面申请;

(二)市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使用申请审批表;

(三)对外投资的可行性报告,担保事项的依据、理由;

(四)本单位法人证书,资产权属证明;

(五)资产的价值凭证;

(六)对外投资和担保双方签订的意向书、协议或合同草案;

(七)拟投资对象、被担保人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个人身

—8—

份证复印件;

(八)资产评估报告;

(九)拟创办经济实体的章程;

(十)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证件及资料。

第二十八条 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于经营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所形成的收入应当按照《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经营使用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资产报表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使用的风险控制,建立经营使用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收入分配等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条 对市直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超标准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调剂使用或处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各类临时机构以及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或举办大型活动等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的资产,在专项工作、重大会议、大型活动结束以及临时机构撤销后,其购置的资产移交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工作需要实行统一调剂使用。

第三十二条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申报事项的风险控制,从严审批。涉及重大事项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办理审批手续。发现可能出现资产损失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十三条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稽查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活动的监督,—9—

及时发现和制止国有资产使用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防止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使用收入。

第五章 资产处置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变更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具体包括无偿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但未使用或不需用的资产,主要包括闲置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船)和其他资产;

(二)报废、淘汰的资产。指超过使用年限、丧失使用价值或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不能使用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的资产。指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整体改造、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导致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指由于债务人死亡、破产或长时间未履行义务以及由于管理不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

(五)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资产。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严格按照审批权限,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原则进行。

第三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严格按审批权限办理。

(一)下列资产处置事项,由市财政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

—10—

1、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及建筑物、土地、车辆(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专项资产以及以上的其他国有资产的处置;

2、行政事业单位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

3、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导致的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转移的;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跨级次、跨部门、跨地区划转、调拨;

5、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划转或转让给其所属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6、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临时机构或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配置的国有资产处置;

7、其资产产权属于市政府管理的其他情形资产处置行为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资产处置行为。

(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的权限。除本条第(一)项所列专项资产以外的,单项资产账面价值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下同),批量资产账面价值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下同)的固定资产,由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处置。有主管部门的单位,由其主管部门审批;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由本单位审批。资产处置后10日内,原资产占用单位应将资产处置情况及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超过前述价值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报市财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不含企业化管理的自收自支单位)之间划转、调拨、置换的,由其主管部门审批,审批结果应在10日内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处置审批事项,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单位申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事项由单位提出意见,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有主管部门的单位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直接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资产占有、使用单位提交资产处置申请报告和有关材料,并对

—11—

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二)财政审批。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申报的资产处置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与要求,办理资产处置审批;

(三)资产评估。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取得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的资产处置批复后,按规定要求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四)资产评估核准。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屋及建筑物、土地、以及单项或批量资产账面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其他资产(包括依附于国有资产的民营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进行核准批复;

(五)委托拍卖转让。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确定拍卖机构,委托其对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处置资产进行依法公开拍卖转让;

发布拍卖公告。由受托拍卖机构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资产拍卖公告。不动产处置的公示期应不少于20天,其他资产的处置公示期应不少于7天。

公开拍卖。受托拍卖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对资产进行公开拍卖,市监察、财政部门和原资产占有、使用单位等派工作人员对拍卖过程现场监督;

(六)资产处置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

(七)办理资产产权转让相关手续。资产受让人按拍卖成交协议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交清资产拍卖款项后,办理资产产权转让相关手续。

第三十九条 资产无偿划转、对外捐赠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审批事项。对于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一)项资产的无偿划转、对外捐赠、置换、报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单位申报。由原资产使用、占有单位提出申请意见,填报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对外捐赠、资产报废及货币资金损失核销审批表,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无主管部门的由

—12—

单位直接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有主管部门的单位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同时提交申请报告和有关材料。

主管部门及原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二)财政审批。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批复。

(三)资产评估。行政事业单位取得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后,按规定对上述资产依法依规进行评估。主管部门或原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按规定报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批复。

第四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报资产处置事项时,应根据资产处置的不同方式提供以下资料:

(一)拟处置资产的名称、数量、单价、规格等基本情况;

(二)处置资产的权属证明或财务部门出具的有关资产原始价值等有效凭证;

(三)报损、报废资产的技术鉴定,对于国家无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专项设备,其报损、报废的鉴定工作由其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出具书面意见;

(四)特定事项的证明材料;

(五)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情况下处置国有资产的,须提供有关批文;

(六)资产置换应提供以下资料:

1、双方单位签署的资产置换协议;

2、置换资产的权属证明;

3、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权属纠纷或已被设置为担保抵押物等;

4、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5、双方单位的法人证书;

—13—

6、其他相关材料。

(七)资产出售(出让、转让)需提供以下资料:

1、资产价值凭证,如发票、收据、记账凭证复印件;

2、相关资产的权属证书;

3、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4、其他相关材料。

(八)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需提供以下资料:

1、呆坏账形成情况说明和债务人情况说明及其他有关证明;

2、法院判决书、破产公告或破产清偿文件、工商部门注销或吊销文件、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定证明等;

3、其他相关材料。

第四十一条 产权交易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受托拍卖合同及法定程序处置受托资产。资产交易价格原则上不得低于报经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评估价值。当交易价格低于此资产评估价值时,应暂停交易并报资产处置审批部门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凭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本办法授权职权内资产)出具的资产处置批复文件,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调整有关资产、资金等相关账目。

第四十三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由政府统一管理和批准使用。

第四十四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按下列方式缴入市级财政:

(一)集中处置的资产。经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实行集中统一处置的资产,其收入扣除相关税费,2日内全额缴入市财政;

(二)单位处置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所属权限处置的资产,在收到资产处置收入款项扣除相关税费后,在10日内足额缴入市财政。

第四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对外捐赠或置换

—14— 的,经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双方应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并相应调整相关帐目。

第四十六条 对经批准核销的呆账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账销案存”原则,仍保留有追偿的权力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是行政事业单位制定资产配置计划、重新安排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以及办理政府采购、控购手续的依据,是行政事业单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凭据。

第四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资产处置完毕并取得处置结果凭证后一个月内,将资产处置结果以及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报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章 资产评估和资产清查

第四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取得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

(二)合并、分立、清算;

(三)资产拍卖、转让、置换;

(四)确定涉诉资产价值;

(五)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合作开发和开办经济实体;

(六)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或整体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五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整体或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15—

(二)行政事业单位下属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三)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五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中涉及的评估事项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五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资产进行专项清查:

(一)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组织资产清查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如机构分立、合并、撤销、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损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依据第五十二条第(二)、(三)、(四)、(五)项进行资产清查的,应当报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

第五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查、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资产清查由财政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的资产清查办法组织实施。

第七章 产权登记、产权过户与产权纠纷调处

第五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

—16—

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

第五十六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产权登记办法,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事业单位应当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

第五十七条 《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单位依法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凭证。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不论其是否纳入预算管理,以及实行何种预算管理模式,都必须向市财政申报办理资产产权登记,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产权登记证。

第五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设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资产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

(四)其它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五十九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分为设立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

(一)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正式成立三十日内,向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二)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17—

(三)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第六十条 事业单位办理法人年检、改制、资产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事项时,应当出具《产权登记证》。对没有依法取得《产权登记证》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上述有关事项。

第六十一条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

第六十二条 产权纠纷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六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产权发生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向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或共同上一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第六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与非行政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报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八章 资产信息化管理与统计报告

第六十五条 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现状以及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第六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登记档案。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每年2月底以前向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资产情况报表。

—18—

第六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报送资产统计报告,应当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处置等情况做出文字分析说明。

第六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处置状况,是主管部门、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和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九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纳入本单位工作范围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

第七十条 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七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七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将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抵押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19—

(五)其他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

第七十三条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配置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以及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十四条 违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和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涉及土地使用权的管理,依据国家和省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第七十六条 社会团体(不含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有关事业单位的规定执行。

行政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执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 市政府驻外(永州市域外)办事机构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上按照此办法执行。

第七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此前颁布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3:评课兼培训, 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 通过活动通告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制定)

注意:教学设计文字材料纳入优质课评比项目。

(二) 深入解读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如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制定符合课标及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度”子项, 告诫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太易或太难达成都不合适, 特别是太难达成。一些课结束后, 几乎还有一半学生没达标, 那么肯定制定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教学是低效的, 是不符合新课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理念。有的老师在高一教学时就把内容难度拔高到高考, 即所谓“一步到位”, 而不考虑教学的阶段性和学生的现有水平, 这是颇不明智的。

又如, 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实验、方法、课件等有创新, 效果好”子项, 在子项分值中占分最高 (15分) , 旨在鼓励、引导教师不守旧, 不唯书, 不唯上, 要以创新行为, 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特别要重视实验改进和创新。全国每3年举办一次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和创新会议, 对于引导教师关注实验教学、关注实验改进和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再如, 在教学效果中不仅要关注“本课知识与技能达标的程度”, 还要重视“本课题学习有利于学生重视过程与方法, 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程度”。三维目标的落实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使与会教师明白优质课评比的意义

评课是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一项常规性活动, 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 对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全面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以及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课是风向标, 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有些教师认为, 优质课评比劳民伤财, 对高考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是以应试、以高考为教学唯一考评价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太陈旧, 太落伍啦。教育部2013年制定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意见》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意见》中强调, 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国家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 突出重点, 注重导向, 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 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优课活动中, 与会教师通过学习《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明白了优质课评比的意义, 再安排他们担任评委工作, 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油然而生, 更积极地参加评优课活动, 听课更认真, 记录更仔细, 研讨更充分, 有力地促使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具体评价办法

(一) 评课活动开始前给每位专家评委和与会教师《评价打分表 》

《评价打分表》主要内容如下:

各位评委请注意:

1.在评价表表头相应位置, 要填上自己的单位和姓名, 若核查时评价表上没有注明单位和姓名, 则按废票处理。

2.一名与会教师 (或专家) 只能填一份评价表。

3.按照《中学化学优质课量化评价标准》, 先给每一位参评教师打分。打分后, 总分前5名的参评教师, 在上述评价表的相应位置, 给他们打上1, 且填写的1不能超过5个, 否则视为废票。

(二) 成绩统计

按照公式:得分=[ (专家打1总数) /专家总数]×75%+[ (群众打1总数) /群众总数]×25%, 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即为选手的名次。

(三) 深度分析

篇4: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记者:江社长,您好。我们知道《楚天都市报》曾经办过地方版,由于各种原因停办。这一次的地方版与前者有何区别,创办的目的何在?

江作苏:曾经的地方版是没有独立刊号的,新创办的地方版则拥有独立刊号。再次创办全新的《楚天都市报·襄樊版》,旨在进一步放大《楚天都市报》的品牌优势,助力襄樊的发展,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为当地市民奉献更实用、更“合味”的精神食粮;与当地媒体协同共进,做大做强文化传媒产业。

记者:这份报纸的创办与集团已有的规划是否不谋而合?

江作苏:媒体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们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而是与地方发展相配合的。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主,襄樊、宜昌为副的“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这两个城市既然是副省域中心城市,就应该有相对应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报纸。但仅仅有地方报纸是不够的,因此省级党报集团去办报是合理的,省委宣传部也支持。

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在宜昌全资收购了《三峡晚报》,而《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创立又使得集团在“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战略上实现了全覆盖,完成集团三地“金三角”报业战略的布局。

记者:请您谈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办的具体过程?

江作苏:曾经的地方版停办后,集团就在着手寻找新的刊号,后来和《荆州日报》谈,他们主管的一张《科教导报》整体划转,就是现在《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刊号。接管后,如果走外延式发展路线,本来是可以再新办一种报纸的,但集团选择了品牌延伸的战略,把刊号用于《楚天都市报》的品牌強化和延伸。

这样的举措与集团实施的“一主两翼”的媒体发展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所提出的“一主两翼”是以报纸为主,以期刊和新媒体为两翼。湖北地处中部,时应中部崛起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2008年我们贯彻这个战略就有了一些新的发展。现在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符合国家对于报业资源优化调整的策略,又使得我们的报业继续做强,这是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同时,受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平面媒体在时效上要快上加快,要更加贴近读者,为当地和周边城市的读者服务,才能赢得一席之地,所以,创立地方版等贴近性的服务就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记者:您觉得异地办报在具体创办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另外,与《辽沈晚报·铁岭版》有何异同?

江作苏:关键问题是要地方党委支持,如果地方党委不支持,就不好办。这次总署批我们的报告时,就专门问襄樊市委支持不支持。我们专门给襄樊市委书记写报告,他很开明,同意我们去办。如果市委支持,又有独立的刊号,应该说在具体创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少了很多。

“铁岭版”是《辽沈晚报》和《铁岭晚报》合作,用《铁岭晚报》的刊号创办的,而襄樊版是独立的刊号,是利用都市报的品牌优势和办报人才去独立办报。下一步我们也准备学习铁岭的办法,现在已经在和一家地市报的晚报在谈。目前襄樊版的发行主要依靠随都市报赠送,但仅仅是过渡阶段,水土相服后肯定会独立发行。

记者:《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办之后,会加剧襄樊当地的报业竞争吗?

江作苏:竞争是肯定有的,但创办该报之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襄樊已经拥有新闻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为了解襄樊读者的需求、办好地方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楚天都市报》在襄樊有一定发行量,增加地方版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了地方性和服务性,不会像新办一种报纸那样与原地域上的报纸产生新的恶性竞争。

记者:地方版是否会造成新闻同质化呢?

江作苏:目前襄樊已经有了一家办得不错的晚报,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可能还无法很好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省报丰富的新闻、文化资源,会帮助地方版办出不同特色的副刊、新闻版以及服务性的栏目。不同的眼睛看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觉。省报在报道的角度、力度上与地市报都会有区别,省报可以从全省甚至全国的角度来看待地方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也可以把某一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湖北其他地方联系起来看。这可能是单独一个地市媒体不太容易做到的。

记者:在成功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基础上,集团还有新的规划吗?

江作苏:“金三角”构建后,将以此为基地继续向外辐射。目前,《三峡晚报》运行较好,2008年广告收入达4800万元,比收购时翻了一番。基于《三峡晚报》的运行经验和《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成功创办,下一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实施广告经营三地联动的策略,加强“金三角”各自广告公司间的合作,拉长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在发行上将依托楚天发行总公司,进一步做大襄樊版,力争今年年底实现10万份的发行目标。

篇5: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苏办发〔2008〕23号)以及徐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徐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徐委办发〔2011〕9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省、市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相结合,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通过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逐步建立具有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范围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列入事业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列入实施岗位设臵的范围。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或已明确转企尚未完成的单位,不实施岗位设臵管理。

事业单位在编制数或人员规模控制数之外自主聘用的人员和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使用非固定人员编制的人员,不纳入岗位设臵管理的人员范围。

三、方法步骤

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分四个阶段: 1、2012年8月,为准备阶段。区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准备相关材料; 2、2012年10月开会部署,各主管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并报名单,开展岗位设臵业务培训,学习宣传相关文件;

深入调研召开部分单位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人员现状,按政策要求确定事业单位类别,明确纳入岗位设臵管理的事业单位及人员范围。事业单位制定本单位岗位设臵方案报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制定本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方案,同时制定岗位设臵实施方案,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组织、人保部门核准。3、2012年11月至12月,实施阶段。区组织、人保部门汇总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总方案报市核准,待市核准总方案后,各主管部门根据区核准的设臵方案组织本系统事业单位积极稳妥的实施。组织岗位聘用,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和人员聘用信息管理系统。4、2013年1月,扫尾检查验收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好各项资料的统计、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

各事业单位自查上报岗位设臵管理工作总结,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整改,并汇总书记面总结报告,报区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保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1.要成立领导小组。岗位设臵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建立和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各主管部门都要成立以主 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纪检干部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代表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人事干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集中精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要严格政策纪律。岗位设臵管理涉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政策性强、环节多、程序复杂,必须严格执行政策,严格工作程序,严肃人事纪律。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培训,使有关人员全面掌握政策规定、熟悉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对实施中出现的各类具体问题,及时请示,不得随意答复,擅开政策口子。要加强沟通,逐级报告,统一要求,妥善处理。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篇6:如何申请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

相信在申请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的问题上很多朋友吃了不少苦头,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以短信息为主要服务形式向电信终端用户提供公众信息服务、个人信息服务、商务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业务面向的用户是固定通信网络用户、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因特网用户或其他数据传送网络的用户。凡是惊醒有关业务的都要申请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那么如何申请呢?

首先,垮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

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的注册资金为一千万元;注册资金不要为技术入资,或其它入资形势;经营地址应与注册地址相同;申请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一定要属于国内的内资公司,如有法人股在其中,而法人股有外资背景不建议申请;单位必须为以上技术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上齐社会保险;单位有相关技术人员,且技术人员至少十人以上。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司章程复印件;验资报告原件;房屋租赁协议或其办公场地证明复印件;股东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股东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和股东章程复印件及股东股权结构图;行业主管部门前置审批文件复印件;主机托管服务协议及托管提供商的IDC证;提出全国SP经营许可证审批部门的业务种类和收费标准;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省市通信管理局已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主要员工简历、学历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网络拓扑图。

其次,垮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流程:

一、申请人书写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资料,并提交到工信部等待审批结果。

二、等待申请结果,五日内会接到初审结果,六十个工作日内会接到最终的审批结果。

三、领取证书,当接到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审批通过的通知以后,应按时去相应的部门领取证书。

最后。垮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地点:

跨地区SP经营许可证申请地点是在工信部。

注意事项

篇7: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日趋复杂,而我国建筑业税收政策不断调整,近两年来国家采用货币从紧政策,整个建筑行业既竞争非常激烈,又面临资金紧张。因此建筑企业更应加强内部税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税务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一、加强跨地区经营企业税收管理

1、设置纳税管理岗位

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工期长,流动性大,大部分企业必须跨地区经营才可能生存下去。各地区除了执行全国统一的税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外,还有一些地方政策,所以造成各地税收政策不太统一,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纳税管理。配备相应的纳税管理人员,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工作,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制定企业纳税筹划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同各个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业务联系。争取政策指导和工作上的支持。

2、《外管证》的管理

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应开具《外出营业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简称外管证)。《外管证》是跨地区经营企业的一个重要文件。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可能会被课以重税。国税函[2010]156号文件规定,若没有按税法规定的时间、程序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及开具的证明超过税法规定的有效期限的,或者没有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工程项目所得税由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结合当地实际就地征收。

所以建筑企业在机构所在地开具《外管证》后,持《外管证》、企业税务登记证副本、相关建筑项目的信息资料,到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按照一项目一证件原则核发《外管证》。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积极到机构所在地开具外管证,否则没有此证或此证期限过了,在项目所在地会被税务机关做为独立纳税人征收企业所得税。由此可看出,外管证对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的重要性。同时纳税人在工程项目结束后,持项目所在地返还的《外管证》到机构所地地税务机关核销。

3、项目报验登记管理、发票管理

报验登记包括总包在项目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合同登记,然后各个分包单位也应登记在此工程合同项下。以便总承包人纳税时进行抵扣,差额纳税,而全额开具发票。项目同时建筑企业施工必须有一定的资质才能承接工程项目,而我国建筑法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同时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只有法人企业才能取得资质,所以很多项目只能以总公司的名义才能进行,所以要注意发票公司名称,以防由于公司名称不合格,而在企业所得税前不能扣除。

4、企业合同管理。

合同是履约的依据。所以应加强对合同管理、防范合同履约风险。财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合同签订过程,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分析各条款内容,尤其是和财务有关的工程款项收付条款。

二、营业税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纳税筹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合企业财富最大化。在税收筹划过程中遵偱成本效益原则,充分研究各项法律、法规,把握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时刻算好账,算细账,多思考、多探讨,才能真正做好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广泛复杂,具有所需要资金大,建设周期长,开发经营复杂等特点。因此根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税收筹划就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其纳税问题的复杂多变和内税筹划的技巧运用的灵活多样,深刻理解并用足税收政策,合理减少应纳税额和降低税负,成功有效安全地规避掉巨额税款是对建筑企业进行筹划的特点。建筑企业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修订后的新营业税法体系、增值税法体系,企业所得税法体系规定的关于分包工程、材料设备价款,代购材料、混合销售等税收征收差异进行避税筹划。另一方面在不违背税法精神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节税筹划。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几种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方法

利用不同税目的差异进行税收筹划

营业税按照9个税目分别制定税率,但是很多企业的经营行为并是完全按照这9个税目来划分的,企业的经营行业往往分属于几个不同的税目,或者某些行为的性质比较模糊,可以经过适当调整而在不同的之间转化,由于不同科目的税率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根据新《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国税函【1995】156号文规定“工程承包公司承包的建筑安装业务,即由工程承包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的,不论其是否参与施工,均按”建筑业“科目征收营业税。工程承包公司不与建筑单位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合同,只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对工程承包公司此项目业务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由于建筑业营业税税率为3%,而服务业税率为5%。税负相差40%,这条规定给建筑工程承包公司提供了税收筹划的可能。例如:

A公司发包一建设工程,在工程承包公司B的协助下,施工单位C最后中标。于是A和C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总金额为1100万。B公司未与A公司签订承包合同,而只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C支付B服务费100万。根据税法规定B应纳营业税100*5%=5万。营业税属价内税,营业额包括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对建筑业规定了分包扣除。同时根据国税函【1995】156号文件,如果B公司直接和A公司签订合同,合同额为1100万,然后B再将该工程分包给C,分包款1000万,这样筹划后,B应纳营业税(1100-100)*3%=3万,由此可看出,通过筹划后此业务B公司可少缴营业税5-3=2万元。需要注意的是纳税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内容与税法规定内容相符,同时也要注意工程相关的合同应避免单独签订服务合同,并注意总分包合同条款的完整性。

利用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新《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混合销售业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含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价款。这一规定为建筑安装企业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因为企业可以不将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可由建设单位提供机器设备,建筑安装企业只负责安装,取得安装费收入,这样使得其营业额中不包含安装设备的价款,降低税基,从而达到税收筹划目标。

例:某市区安装企业M承包建设单位一传动设备安装工程,原计划安装企业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工程总造价300万,其中设备260万,安装费40万,安装企业应纳营业税300*3%=9万,同时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9*10%=0.9万,合计纳税9.9万。但如果安装企业经过税收筹划后与建设方签订合同只负责安装业务,收安装费60万,设备由建设单位自行采购提供,则安装企业只需纳营业税60*3%=1.8万,缴纳城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1.8*10%=0.18,合计1.98万,由此可看出,通过税收筹划,节约税款9.9-1.98=7.92万元。

利用境外工程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利用境外子公司也可以筹划。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1994】214号文件规定

选择使用劳务工人方法进行税收筹划

建筑公司使用大量劳务工人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国家对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以及对农民工人性化管理的加强,建筑公司在使用劳务工人方面存在许多风险(社保稽查、税务稽查等)如何使企业风险更小,成本更省?企业应进行必要的筹划。一般说来,建筑公司使用劳务工人有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与劳务班组签订劳务合同,制作工资表发放工人工资。一是与施工劳务公司签订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劳务款项支付给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给工人发放工资。劳务公司向建筑公司开具劳务费发票人,建筑公司将此支出计入工程施工-人工费。

采取第一种方式对建筑公司而言,存在以下风险。

劳务工人与公司没有劳动合同关系,支付的工资,税务部门不会认可工资薪金。因此会涉及代扣劳务工人的个人所得税等税务风险。政府社保部门要求建筑公司为劳务工人缴纳社会保险,增加了企业经济负担。

所以我公司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这样对公司较为有利。既省去了代扣劳务工人个税的麻烦,回避了劳务工人缴纳社保的敏感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劳务费用的票据合规问题、还可以差额纳税。公司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的流转税时可抵减施工劳务公司提供的建筑业发票发票金额,差额纳税。

同时按照国税函【2006】493号规定,建筑安装企业将其承包的某一工程的纯劳务部分分包给若干个施工企业,由该建筑安装企业提供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并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劳务由施工企业的职工提供,施工企业按照其提供的工程量与该建筑安装企业统一结算价款。按照现行营业税的有关规定,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劳务属于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因此,对其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建筑业”税目税收营业税。建筑公司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的流转税时可抵减施工劳务公司提供的建筑业发票发票金额,差额纳税。

选择合同签订时缴纳印花税

一些地方税务机关为了方便税收的征管,按工程结算收入随征万分之三的印花税。按税法规定,印花税应按合同金额征收印花税,结算时增加结算价值不补缴印花税,结算时减少也不退还印花税。由于建筑企业根据预算中标价签订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许多工程不能完全按照合同金额结算,常有增减变化,工程完工,实际收入往往会高于合同价款。但一般不再签订合同,而依据工程结算单进行。按税法规定,增加的这部分不再征收印花税,而如果地方税务机关按工程结算收入随票金额随征,应会增加印花税,无形增加了单位的税收负担。所以我司在日常工作中,工程一合同一签订,马上计算税款,在机构所在地缴纳印花税。这样给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的就是缴了印花税的合同,当地税务机关就不再开票随征了。

以上仅是一小部分税收政策的运用,就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税款。而跨地区建筑企业税收政策较多,应多加利用。

篇8:广州市勘察设计单位跨地区经营管理实施细则

1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

1.1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

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岩石和土层上对桩基桩顶实现连接的一种承重台, 并筑成的一种桩建筑平台。这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不仅仅是普通建筑施工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 同时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施工方法。

1.2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作用

现代化建筑施工过程中, 桩基础技术不同于普通的地基施工, 这种桩基础施工技术往往有着较大的工程量, 同时也有着相对较高的成本。依据于不同的建筑而言, 桩基础施工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建筑, 而这种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往往需要依据于地基的质量要求, 并对建筑物自身的承重力进行一定的考虑, 通过将桩基础技术中的地面振动降到最低, 对于相对特殊土层的建筑而言,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同样也适用于一些地震带的建筑工程点。

1.3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分类

桩可按承载原理、材料形状、大小、性能及桩端支承等情况分析。按材料可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木桩、钢桩及组合材料桩等材料等, 其中钢筋混凝土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木桩,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木桩;预应高强度混凝土木桩;钢筋混凝土使用最广泛。按桩的使用效果可分为竖向抗压桩, 竖向康拔桩、水平受鹤桩、复合受荷桩。按成桩类型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按承载性能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端承桩又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型端承桩。按桩径大小可以分为小桩、中等直径桩、大直径桩。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 首先应对桩基施工的场地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测工作, 从而方便为下一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资料支持和可靠依据, 现成勘查时应注意施工的场地和周边的环境, 还要熟悉地下水位等情况。并且对这一带的地质勘查报告进行进行仔细研读, 明确施工场地的土壤构成和分布。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建设发展中就要保证对于桩基础技术有着全面和谐的应用。应用之前, 一方面就要将施工地点的探测工作加强, 并依据于探测的结果对实施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 通过依据于相关的方案, 从根本上做好桩定位的基础工作。一方面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地点, 实地进行探测, 在当时的施工具体环境利用中, 对地质条件相关的信息充分合理的记录。另一方面桩基础技术实施方案规划设计中, 结合实际的探测情况, 合理的编制施工编制单, 科学的确定施工的各项施工工艺, 对桩基的标准高度更好的掌握, 并对桩基的底部和相关顶部的具体数据严格的加以记录。

2.2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

就桩基础技术应用而言, 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类型。不同的桩基础技术同样也有着不同的应用过程。

2.2.1 预制桩施工技术的运用过程

对于桩基础技术预制桩应用而言,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 一方面主要是结合工程中施工现场的相关材料, 并结合主要的施工形式, 通过对桩基进行制定, 其相关打桩设备, 充分合理的完成桩基的定桩工作。在实际的施工中这种建筑工程通往往采取混凝土桩和钢桩两种形式。另一方面现代化工程土建施工中, 混凝土预制桩的应用, 其负荷量有着较高的承受能力, 同时也有着相对坚硬稳固的特点, 便捷施工较为规范, 在混凝土预制桩中, 对于施工周围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预制桩的制作中, 更要结合打桩的实际顺序和相关的桩尖方向, 在预制桩的灌注顺序中, 将桩顶到桩尖的灌注过程实现。实际的预制桩沉淀技术中, 最常用的两种主要是锤击桩技术和静力沉桩技术。土建施工中, 往往需要合理的规划土层, 对土建施工的范围合理准确的掌握, 并对桩基的数量以及各个桩基之间的间距合理的确定。

2.2.2 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灌注桩的使用过程中, 不仅仅有挖孔桩、沉管灌注桩两种形式, 同时也有钻孔灌注桩这种形式。灌注桩施工技术实际应用中, 一方面就要及时的观察桩体的强度, 将断桩情况的出现情况加以避免, 同时施工过程中就要对混凝土的质量合理的控制, 从根本上避免堵管和埋管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在实际的沉管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 其锤击沉桩是其主要的采取方式, 借助于锤击产生的一种锤击力, 在某种程度上将沉管开孔实现。这种沉管桩往往有着相对简单快捷的特点, 同时也有着相对较低的成本。而沉管灌注桩的一些桩体横截面相对较小, 以至于桩身的强度较弱, 实际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桩身断裂, 在某种程度上往往一些混凝土离析施工事故。另一方面事故发生的同时, 就要采取一定的避免措施。通过保证沉管的内部, 有着充足的混凝土, 一旦沉管管道拔出的过程中, 就要放慢拔出的速度。挖孔桩的使用中, 就要做好人工挖孔工作, 做好桩孔的基础防护工作, 并将护壁逐渐形成, 一旦挖掘的深度和相关要求一致, 就要将桩孔扩大, 通过对钢筋进行合理的安装, 并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浇灌。转孔桩的使用中, 就要结合地面打孔埋桩的方式进而使得有着整洁的桩孔位置, 并清理干净孔内的泥土, 实现混凝土的一种灌注。总而言之,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保证了建筑整体质量安全, 因此更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在通过对桩基础技术合理的利用, 对于工程按期交付可以有效保证, 并将土建施工的质量全面提高。

结束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桩基础技术, 往往有着一定的快捷性和简单性等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效率以及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不仅仅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并保证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安全性。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较为迅速。建筑行业, 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 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每年带给我国GDP总值的增长不容忽视。土建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一个分支, 对桩技术是其关键。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土建施工的质量, 进而会间接的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对这一技术进行仔细探讨和研究, 希望可以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卢钰烽.试析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8:203.

[2]王延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硅谷, 2014, 19:109, 220.

上一篇:春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600字下一篇: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