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心得

2024-04-23

追问心得(通用10篇)

篇1:追问心得

这次利用去北京天津出差的途中,阅读完了丁捷先生著的反腐纪实文学《追问》,感慨很多,这也是几年的第7本书。

这是一位基层纪委书记兼作家,在甄选了633个中纪委和省纪委案例、28个地厅级及以上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与13人进行面对面长谈、获得数十万字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选定8个典型案例,形成的一本自述体纪实文学。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以访谈对象第一人称来讲述的。他们讲述的内容中,包括大量的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事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

而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供谈资的生动事实,而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认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自己早期是怎样奋斗的,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化,自己从何时因何故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人性有多不堪,腐败就有多严重。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额手相庆,但随着反腐败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其实腐败的原因基本上一样,不一样的就是掩饰的手段和被发现的时间而已。《追问》里面的腐败和反腐败故事和往常我们见过的没有太多的变化,如果说有新意的话就是每篇文章之后的原因探析,以及对于反腐败工作的不断追问,这种追问能带给我们对于腐败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于腐败成因的分析和判断。面对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我们的追问更多应该从人性上的角度去探寻: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把每个人的事业生活都比喻为人生的长跑的话,那么我们会看到在跑道上有的人坚持不懈地奔跑,有的人慢慢悠悠地行走,还有些人跑到半道就被驱逐出场,有的人稍有不适就选择偷奸耍滑……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树立自己的追求,每个人也都向往幸福安逸的生活,不同的是有的人会把理想和目标当作一辈子的目标,而有些人则会在追求的过程中放纵自己,在利益和美色等糖衣炮弹的进攻之下举手投降,有的人甚至为了自己的私欲不等糖衣炮弹进攻就把自己独立出来,用特权供养自己形成和群众的隔离。

最好再用该书封面中有一句话:“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结束。——因为内心的真实,比失败的命运更加让人尊严尽失啊!

篇2:追问心得

韩晓雯

在《追问》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每个人都并未真正意识到内心的问题症结。他们总是在躲避着自我思想中隐秘的黑暗面,追问不到内心的真实。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以访谈对象第一人称来讲述的。他们讲述的内容中,包括大量的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事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而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供谈资的生动事实,而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认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自己早期是怎样奋斗的,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化,自己从何时因何故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简单是一个个的案例,而是一次次人生。就好像在《人民的名义》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展现了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李达康曾经在金山县副县长任上差点仕途终结,高小琴曾经是普普通通的渔家女孩,高育良曾经是儒雅刚正的法学教授,祁同伟曾经是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得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这是《追问》中的一句话。

腐败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政权存废的天大问题,也是天大难题。不用追述过于久远的历史,就说如今在台湾成为在野党的国民党,曾几何时,在中国大陆可谓“一手好牌”占尽天时地利,最后却因其自身腐败不堪收拾民心丧尽而仓皇辞庙退守东南一隅。易劳逸先生有《失败的种子》一书,倾力探究其间根由。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百废待兴,激情昂扬,起初奉行“一边倒”政策,腐败虽然不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却引起一代开国者的高度惊觉反复警醒,李自成的教训,“赶考”永远在路上,响鼓重锤,而反腐手段也堪称凌厉果决,身份尊贵如刘青山张子善的饮弹毙命命丧黄泉就是明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腐败问题之积重难返之愈演愈烈之甚嚣尘上之触目惊心,几乎有大势如斯无力回天之叹,不是有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的论调颇为流行吗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之大举措之严对形势估计之严峻扳倒大人物之众多社会震动之深远。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他们是或蹩脚或高超的演员他们真的有过理想信念吗他们有着怎样的主观动机飞蛾赴火又有着怎样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群体的内心深处最为幽微隐秘的暗角究竟蛰伏着怎样的“藏地密码”

篇3:追问心得

一、在认知错误时追问一—纠正思维偏差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因为受到知识负迁移的作用而产生错误。课堂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也往往是他们真实的学习起点。因此,当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时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呈现出错误思维的运行轨迹,从而纠正思维偏差。

[案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呢?

生1:个位是2、4、6、8、0的数就能够被2整除。

生2:—个数如果个位上的数能够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够被2整除。

师:那么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呢?

生3:个位是5和0的数能够被5整除。

生4:一个数如果个位上的数能够被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够被5整除。

师: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你们觉得怎样的数能够被3整除?

生5:个位是3、6、9、0的数就能够被3整除。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呢?

生5:前面我们在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知道,一个数如果个位上的数能够被2和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够被2和5整除。我想,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是3、6、9、0,也应该是能够被3整除的。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赞同这种观点,于是教师这样进行追问:那么一个数的个位是3、6、9、0,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被3整除呢?你们有没有办法来证明?

生:我们只要写一些数,然后试一试就行了。(同学们纷纷开始写起数来进行验证,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开始发现不对了)

生1:我刚才写了13、16和19这三个数。但这三个数都是不能被3整除的。

生2:是呀,我写的数是20和26,也不能被3整除。

生3:我写的数是29、33和36。其中29是不能被3整除的。

生4:看来,刚才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一个数的个位是3、6、9、0,这个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

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产生“一个数的个位是3、6、9、0,就能被3整除”这个错误是因为受到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适时追问“一个数的个位是3、6、9、0,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被3整除呢?你们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学生开始了证明之旅,他们在证明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猜想是错误的,从而纠正了思维偏差。

二、在表达肤浅时追问——暴露思维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数学学习中他们往往不能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对于一些数学现象的表述他们往往显得比较浅显。此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通过追问的方式给他们搭建思维的跳板,暴露思维方法,从而突破表面现象,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进行思考。

[案例]《平均分》教学片段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练习环节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12个桃子可以平均分给几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生1:可以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6个桃子。

生2:可以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

生3:可以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3个桃子。

生4:可以分给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2个桃子。

学生回答后,我出示以下表格: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从左往右看,上一行数是2、3、4、6,下一行数是6、4、3、2。

生1:这两行数上一行和下一行刚好反一下。

学生的回答显然是浅显的,于是教师这样进行追问:小朋友们,你们刚才是怎么进行观察的?

生1:刚才我先观察了上面一行数,再观察下面一行数。

生2:在表格中,上一行数2、3、4、6,是从小到大的规律,下一行数6、4、3、2是从大到小的规律。

教师继续追问:上一行数表示什么?下一行数又表示什么呢?

生3:上一行数表示猴子的只数,下一行数表示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

生4:我明白了,12个桃子是不变的,上一行猴子的只数分别是2、3、4、6,猴子的只数越来越多,所以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应该是越来越少的,所以下一行数是从大到小的,分别是6、4、3、2。

生5:是啊。下一行数是随着上一行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上一行数越大,也就是说猴子的只数越多,下一行就越小,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就少了。

以上案例中,当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浅显时,教师适时进行了两次追问“你们刚才是怎么进行观察的”“上一行数表示什么,下一行数又表示什么呢”,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追问的引导下,学生把原来上下两行孤立的数据联系了起来,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发现猴子的只数和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之间存在的规律——在桃子总数一定的情况下,猴子的只数越多,每一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就越少。

三、在意外生成时追问——推进思维进程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这些“意外”往往是学生思维的亮点,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体现。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首先要理智面对,然后通过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推进思维的进程,让学生的独特智慧得以激发。

[案例]《万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片段

在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后,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组练习题,为了突破连续退位这一教学难点,这一组题中有一道这样的题:10000-5678=?

师:同学们,在计算10000-5678时,你们是怎么算的?

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竖式讲了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在做这一道题时一共进行了几次退位呀?

生:一共进行了四次退位,并且都是连续退位。

师:是呀,我们在做这一类题目时千万要注意不能忘记了退位,不然就错了。

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一道题不退位也可以做呀,并且不容易错。

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并纷纷议论开来,都表示这一道题不退位一定是错的。这时,教师进行了追问:那么你是怎么做这一道题的,能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吗?

生:在计算10000-5678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一道题看做9999-5678,这样就不用退位了,9999-5678=4321,口算也可以算出来,然后把4321+1就得到4322。这样算起来又对又快。

此时,其他学生恍然大悟。教师说:是呀,在做计算题时我们要尽量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不容易出错。这一堂课上,我们要特别感谢这一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个方法老师也没有想到过,确实很妙。这个方法使我们对“连续退位”的题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好不好。

以上案例中,当一位学生出现“这一道题不用退位也可以做”这一意外时,如果教师对这一意外进行否定,或者通过“是吗?我们下课后再交流”这类话语简单带过,就不会呈现出课堂的精彩了。课堂上,教师通过及时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了自己做这一道题目时的思维过程,使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体现。这一位学生富有创意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本堂课上通过这一位学生得到了精彩的演绎。

篇4:动情的追问

人类的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但历史上对文学的研究却总是喜欢以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中心。随着时代的推移,文学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世界到作家到作品再到读者的一系列的转变过程。在西方,相对于每一个重心的确立,都有一种理论学说产生。如相应于作品中心有文学本体论,相应于读者中心有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文学本体论立足本文,孤立地发现形式特征所对应的深层内容,它使对文学的研究从重视社会历史的“外部研究”转向重视文学本身的“内部研究”。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把读者推到首要地位,它彻底打破了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封闭模式,把文学的意义看成是由于读者参与而永无止境的创生过程,实现了文学本质的意义的开放性。二者的研究在文论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文学本体论和接受美学,分别由于他们极端的客观化和极端的主观化,极度的封闭性和极度的开放性,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而伊塞尔强调本文和读者交互作用的解释理论,就显得更为合理。《文学解读学导论》正是超越了作品本体和读者本体,建立了一种“文学解读本体论”。文学解读本体论把文学的本体看成是文学的解读活动,而解读活动则是本文和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样它既不是单纯的作品中心,也不是单纯的读者中心,而是作品与读者共同构成的二维中心。同时,这里的作品并不仅指静态的构成物,它也包括从作家到作品的创造活动,这样作家一极并没有被排除在新的本体论的视野之外,解读活动就是一个三向量的立体结构。这种全方位的动态视野和历史性的开放态度,使得《文学解读学导论》这部开创性的著作,有着更具科学性的理论基础。

文学解读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作者并没有以纯粹的概念术语编造理论的迷宫,而是在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辨的同时,辅之以具体的文学解读实践性例证分析,使得这门需要慎思明辨的理论,极富实践性和亲切感。在具体的解读实践例证分析中,作者没有陷入机械的技术操作,而是同时调动犀利的智性触角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在验证自己理论的同时,也在动情地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

篇5:追问心得

这本书首先讲了张海迪的童年,讲她小时侯做的各种事情,比如她跟楼上的男孩谈话等。

后来,张海迪得病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爸爸妈妈带她去了好多地方,张海迪接受了很多痛苦的治疗,可她却一点也没哭,她坚强地面对一切。但是,当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治愈、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时候,却痛苦地哭了,无声无息地哭了。

她又回到了自己原来居住的城市。之后,经常有女同学到她家里来玩,大家一起聊天、做手工、谈学习,十分友善。

后来,张海迪搬到了农村,家里没有了电灯。父母和妹妹去外面干活,而她只好留下来。开始,大家还不太适应。但几天后,一切就回复平常,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因为张海迪一家是从城里来的,有文化,所以村民们十分敬重他们。一些村里的村民天天推着轮椅陪她走街穿巷,跟她聊聊天,说说话。在这些话题之中,他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文化与贫穷,因为她所住的尚楼村是一个贫困的地方。

后来,张海迪认识的乡亲越来越多,她又和一个叫月明的小姑娘认识了。张海迪带着月明去了好多地方,让她见了大世面,并让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之后,张海迪又参加了气枪比赛,去了美国、日本,认识了好多朋友,学习了好多语言,并在日本认识了善良的弗卡次夫妇。

1995年,她参加了联合国妇女大会,跟别国的妇女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残缺也是一种美;

篇6:《追问》的读书笔记

一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了当市委一把手,筹措经费买官,让妻子提前退休到昆明开茶社,一壶茶卖到上千元,干部和老板络绎不绝;在茶社基础上筹建私人会所,投资钓饵一出手,轻松筹到1000余万投资款。

一位国企党委书记,办公室几乎占了半层楼,每天上班路上,秘书接到司机指令,掐着时间通知餐厅把早饭送上来。领导喜欢吃北方红肠,餐厅负责人专程在东北联系一家高级私人作坊,定制供应精品红肠。午餐也是餐厅送到办公室,配有海虾仁、鲍鱼仔、海参等“家常菜”。

一位金融界正部级高官向女明星情人表白,在酒店顶层定了超过600平米的总统套房,伴着现场弦乐四重奏表演,9个服务生奉献顶级意大利餐和超过10万一瓶的葡萄酒,饭后是12名白衣少女组成的圣女合唱团献唱,一个美容师和三个水疗师奉献的私人水疗和美容。

……

这是一位基层纪委书记兼作家,在甄选了633个中纪委和省纪委案例、28个地厅级及以上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与13人进行面对面长谈、获得数十万字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选定8个典型案例,形成的一本自述体纪实文学。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以访谈对象第一人称来讲述的。他们讲述的内容中,包括大量的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事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

而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供谈资的生动事实,而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认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自己早期是怎样奋斗的,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化,自己从何时因何故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简单是一个个的案例,而是一次次人生。就好像在《人民的名义》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展现了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李达康曾经在金山县副县长任上差点仕途终结,高小琴曾经是普普通通的渔家女孩,高育良曾经是儒雅刚正的法学教授,祁同伟曾经是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

在《人民的名义》中,随着剧情的进展,我越来越多在一些文章中看到关于同情祁同伟的论调,他出身贫寒,与命运搏斗,却终究败倒在权力之下,向一个大自己十岁的女人一跪,从此丧失了男人的尊严。他和高小琴,一对惺惺相惜的苦命鸳鸯,被高层势力裹挟着走向悬崖边的深渊。我在读这些文章时,也曾经一度唏嘘感慨。

然而,在读了《追问》的一个个案例后,我才发现,每个主人公都像祁同伟一样有一大套说辞,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经历讲出了一把荡气回肠的辛酸泪。一套套荒诞的人生逻辑,当由本人来讲述时,却纠结混乱成一团迷雾,激愤着你的常情,颠覆着你的常识,涂改着你的常理。

一位业绩斐然的交通副厅长,讲述着自己从处长到副厅长期间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业绩,“我是先有蜚声的业绩,然后才被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等部委办的一些综合运输研究院所,上海、西安等地的交通大学,纷纷聘我任兼职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我主要负责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的规划和利用外资工作。多少年过去了,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工作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一次次跑北京,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和对接项目,经我手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全部总量突破了1000亿元”……而在厅长退休后,他没有如预料的那样接替厅长位置,从此工作热情一落千丈。他从此专注于打高尔夫球,跟四海的商人交朋友,出事时检察院从办公司搜到13张会员卡,全国各地的都有,卡里的会费加起来200多万。“我的桌子上常年积压着一大堆文件,我能不看就不看,能不表态就不表态,能不批示,绝不划拉一个字。……我出事后,办案人员发现我桌上仍有四十几份文件未签批,有的甚至是下属单位两年前作为急件送来的。甚至对分管处室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建议的文件,也被我压着不批。我的心态是,既然我都没有得到提拔,我的下属有什么资格邀功领赏当先进?没那好事。所以,我分管的下属单位,后来再也没有出过先进,没有提拔过干部。”

一位学术界领军人物,33岁任硕士导师,36岁任博导,先后当上全校最年轻的学院院长、全省最年轻的高校副校长,相当于副厅级干部。他因工作回老家,县里的教育局长约了书记、县长、副县长请他吃饭,当天的饭局正好跟省委组织部一位副处长和市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撞一起了,副县长吃到一半就到另一个房间去敬省市领导,他们干等了一个多小时,副县长才回来,而县长和书记则自始至终没出现,都前呼后拥围着省市领导。“我怎么也没想到,我在省城混成一个名流,一个名牌大学的副校长,一个体制内的副厅级干部,竟然抵不上组织部门的副处级干部。”于是,怀着补偿心理,他在当上校长、党委书记以后的几年里,开足马力谋取私利,在基建项目、人事任用、考生招录方面大肆征收权力的租子,“我不是权力部门和地方领导,我的价值建立在什么之上?难道是写一大堆论文,忙几十年教学和管理,换一头粉笔灰和一张退休证?”

回看他们的人生道路,如果当初能不为仕途挫折而沮丧,如果当初能安守清贫淡泊,他们何尝没有机会迎来其他回报呢?

在《人民的名义》中,有人同情祁同伟作为优秀的学生被分到毫无出路的山沟沟里——是的,确实值得同情,但这就可以成为他抛弃男人尊严、抱岳父大腿的理由吗?他的心里会像本本分分当了二十五年正处级干部的易学习一样坦然吗?

在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每个人都并未真正意识到内心的问题症结。他们总是在躲避着自我思想中隐秘的黑暗面,追问不到内心的真实。

而更可怕的是,当我们每个普通人随着主人公那生动的讲述,上溯他们的人生路程时,竟不知不觉地跟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直到走到堕落的节点,才蓦然惊醒,为自己的阅读体验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如此脆弱!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可能因一念之间的偶然而彻底翻覆!

在书中,还有两个与女人有关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仍然像其他主人公一样,沉浸在自我幻想里,坚持自己是真爱,打死也不承认自己好色、不忠、玩弄女人。

一位副市长,跟一位叫小乔的大学生偶然认识了。他说,“我们有感觉,我们从见面开始就有感觉,找到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小乔的父母在老家县城因拆迁纠纷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打伤,他以为人民的做主名义摆平了事情,声称帮小乔请了很贵的律师搞定的。小乔感恩回报,在跟他交往中,从不向他伸手要钱,开玩笑说这是卖身抵债,我是还卖身债的喜儿,你就是黄世仁。喜儿、黄世仁竟成了他们之间的爱称。在副市长的描述中,小乔纯真无邪,生活节俭,支持他工作,不给他添麻烦,父母反复催婚,小乔自己哭归哭,却从不抱怨他,过年时还帮他把给老婆和女儿的礼物打点好,嘱咐他利用节假日好好休息、享受家庭、陪伴亲人。小乔为他打了两次胎,第三次怀孕他出于对小乔的感动和对儿子的渴望,瞒天过海安排小乔生下了孩子。那么我们看他是怎么描述他和小乔的“爱”的吧:“喜儿让我如获至宝,情感上产生巨大的满足感。我为她也是拼了。她大学毕业,我亲自为她找工作,一口气为她落实了四份工作,供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后来她选择的不是自己专业对口的外贸,而是到市商业银行上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工资高才不需要要黄世仁的钱啊,喜儿可不能拖累黄世仁,喜儿希望年轻有为的黄世仁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不是一生背负儿女情长,更不能因为我丧失志气,甚至犯错误。她说这番话的时候,我感动得哭了。那一刻,我想我为她死,都义无反顾。”为这样一个一边说着不让你犯错误一边帮你犯错误,一边说着不拖累你一边干着你给找的高薪工作的小三,他居然感动得哭,想为她死!他不谈小乔的年轻美丽,却大谈小乔的贤惠明事理,这是多么讽刺的事啊!那么自己的结发妻子呢?陪着他从大山里当兵一路走出来,给他一个温暖的家,怀着孕时安慰抗洪前线工作的他,独自承担照顾双方父母的重担,帮老家的公婆修房子安空调,给自己的父母料理后事……这些真正的贤惠,竟统统选择性忽略了!

一位正部级高官,从小在高学历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大,他的母亲在小小的客厅教他跳华尔兹,让父亲作示范时,父亲都要扔下炒菜勺子换上西装才登场。当同龄人在扭秧歌、跳忠字舞、挥着红缨枪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时候,他却从小听母亲用英文念雪莱和泰戈尔的诗、用双语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他爱交响乐,爱歌剧,爱普希金拜伦海明威,在一个时代寂寞而高傲地享受着精神世界。大学毕业后,他因自身的素质和国家的培养,迅速成长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金融人才,并遇到了人生伴侣——那是一个能把蓝色多瑙河改编成三种舞曲、能闻出他的香水是大卫杜夫、能作曲写诗、对投融资行业了如指掌、对食物和奢侈品品牌如数家珍的高干子女。而在46岁时,仕途顺遂、极有可能进国务院的他,却疯狂地爱上了一位女明星安娜,他用极尽浪漫梦幻的语言描绘着安娜的美,他说安娜心灵高贵而精神平和,那风姿、表情、出类拔萃的美丽,仿佛天使在人间。他给安娜奉献了无尽的奢华和浪漫,他说“安娜的善良和温厚,在与我相处的日子里,完全呈现。……她对我的感情,最初也许是被动接受的,但不可否认到后来产生了真正的依恋和爱慕,因为我博学,有情趣,而且懂得呵护女性。我的绅士风度是自幼养成的,融入血液一样发乎自然。……”然而,当他用这样的语言赞美安娜的美好和自己的绅士风度时,却不记得原配妻子曾陪他在国外交流任职期间为他搭配西装领导、跟他讨论约翰·施特劳斯和邓肯、为他调制鸡尾酒那充满情趣的生活了。甚至在妻子收集了他包养女明星的证据、呵斥他是国家花费巨资培养的无赖时,他说“这个女人出身名门,高雅起来如天仙,但一旦发飙,如同草根泼妇,狰狞可怕。”看到这里,我真是说不出的恶心。明明是一个被美色迷了心窍的老男人,却拼命把出轨原因往自己天性浪漫的基因上扯,明明是自己的行为背叛了妻子,却说小三温厚善良、妻子狰狞可怕!

篇7:《追问》读后感

我为什么能理解他们?因为我们来自同一种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崇尚权力。即使到今天,这种文化也未能从青年的身上消失。倘若我把这些故事介绍给我的同学,他们恐怕也都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好,社会环境的作用也罢,总之我们的价值观都较为类似,这种类似让我感到可怕,让我感到反腐败的最大阻力来源于此。促使我产生这种感觉的诱因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自豪没有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党员干部,而是“他们二十年后的我们、我们是二十年前的他们”这种莫名的真实。评价一部作品是否纪实,恐怕最好的标准就是读者的感受了。这一幅幅人性图,折射着贪腐官员,也照射着现实中看客的心。

我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我难道不应该表现出一种慷慨陈词、义正词严的状态吗?那应该就是一个问题,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在弱化,或许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内心分不清对与错,浑浑噩噩。无权时向往着权力,有权时肆无忌惮。法律足够冷酷,但却不能让我们的心灵产生敬畏,战胜侥幸。道德本是治疗心灵的良药,只是我们已经不相信崇高的道德,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建构着自己的生活。所以尽管法律在惩罚着贪腐,但看客们却少了许多坚定和严辞。

我在大学没事就爱钻自己的内心,良善者有之,肮脏者有之,已经无意中把人性看作两面,所以无论什么人我都能理解,我都愿意尝试去理解,不问对错,只看过程。个人是社会中的人,所有的评价都源于社会,与自身关系不大,因此我对外在的评价不是很在乎,在这个方面,我和那个正部级干部有点类似,这就是自我解放的结果。但所幸,我还有社会责任感,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在我的评价体系里,理性战胜私欲才是人性的伟大,尽管私欲因为天生而正当。因此,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修行是我们应该做的。

篇8:两年间的追问

9.11事件是人类史上的一大悲剧。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悲痛”地对美国民众说:“为什么他们(恐怖分子)要袭击我们﹖是因为我们和全世界都爱好自由,恐怖分子却憎恨我们乃至全世界的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9.11事件是对美国乃至全世界自由的生活的挑战。”

我实在不能苟同这样的观点。首先,为什么恐怖分子“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并“潜伏多年”,只是为了憎恨美国乃至全世界“自由的生活”而要摧毁之?美国人要怎么生活,拉登等恐怖分子怎么会有如此兴趣?为什么他们不袭击世界上其他所谓自由的国家,如邻国加拿大、欧洲的瑞士、瑞典和法国,而专挑美国。1993年纽约世贸大厦被炸、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被炸、2000年美国在也门的科尔号驱逐舰的被炸,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和今年5月份在沙特美国公民的住宅区的爆炸,都是针对美国。事实上,布什的“理论”毫无根据。布什故意把美国的霸权行径、唯利是图的外交政策在中东招致的憎恨,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自由混为一谈。在这里,我要反复强调:我们是在悼念死难者和痛恨恐怖主义的前提下谈问题的。美国政府推行的外交,竟是以那么多美国人宝贵的生命为代价。最可怜的是,美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政府居然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为了追逐利益和霸权,将自己的国民陷于无止境的恐怖袭击的阴影和灾难中。在近两年时间里,美国政府无数次地提升本国的防恐警戒线,并向在国外的美国公民发出警告。每一次提升警戒线时,都造成美国国民神经的极度紧绷和恐慌,这已到了让全世界都笑话的地步!

为什么美国天天叫嚷着受到威胁?

9.11本来是一个契机促使美国的政客们痛定思痛的契机,可是他们从中仍未得到任何教训,反而蒙骗自己的人民,以“坚定反恐”为幌子,急不可待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美孚、埃克森等石油商们,以及波音、洛克希德等军火商们“笑得合不拢嘴”,因为石油大财团们在战后伊拉克的利益是无可估量的,军火大财团们早已收到了自越战以来最大批的军用订单,而且随着美国政府“反恐借口”的不断扩大,订单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试想一下,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世界应该是和平稳定的,可是,为什么只有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军事大国,天天叫嚷着受到威胁,并以此为借口大谈“先发制人”的新全球战略,大搞全球导弹防御系统?

我特别做了一项研究,发现竟有超过50%的美国国会议员不持有护照,尽管申请护照非常方便。这个现象决非偶然,它表明半数以上的美国国会议员不屑、也不愿去第三世界(因为去第三世界大多需要护照),他们平常出访的是较富裕的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国家(进入这些国家不需护照,只需美国的出生证即可)。没有实地考察,这些既傲慢又抱有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客们怎能制定出针对第三世界、中东的外交政策呢﹖怎么能谈得上它的公正性!

战争只会带来对美国更多的“憎恨”,只会使美国国内及海外的美国国民生活在更多的恐怖阴影中。恐怖袭击来临时,美国政府的官员们可以马上逃进厚厚的可以抵御“任何”袭击的地下堡垒中,试问美国的两亿多民众有选择吗?他们是如此脆弱!美国政府出兵伊拉克有两个重要“原因和目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隐藏它们,所以要消除;萨达姆是个独裁者,所以要抓他。然而,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没有被使用,一样也没有找到,倒是美国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全世界的人“大开了眼界”。贫铀弹、集束炸弹——伊拉克俨然成了美国新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试验场!

我最有感慨的是:我有一个女儿在上幼儿园。每次她回家都会说,学校里老师教他们要hands-off。这是在美国学前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词。它的意思是不要去碰人家、管人家或打人家。引申出来的意思是不干预、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对每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孩包括美国总统和政客们来说,这个准则是必修的。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美国政客们,包括布什总统本人的思想居然会是大相径庭:他们的触角在世界各地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干预、干涉别国的内政甚至搞侵略行为已成为“家常便饭”。再来看一下美国“反恐”战争的“对象们”,到底是谁扶植了萨达姆、本·拉登以及奥马尔等被美国称为是“魔鬼”的人?到底又是谁先前在经济上、军事上大力帮助他们,包括供应武器、帮助训练部队、提供军事顾问以及同意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魔鬼”都曾为美国效过力。已经快两年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奥马尔还都逍遥法外。此外,美国国内的恐怖分子也还在嚣张,用邮件传播炭疽菌的分子到现在也没有被抓到。在我看来,美国反恐战争的使命,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完成,尽管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将永远不是从前的美国,因为它从此不再免疫。美国正经历一场永远也打不赢的战争,这个沉重的担子会由美国现在的一代传给下一代。

美国声称要在伊拉克推行所谓的民主,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现有的民主大打折扣,甚至倒退到五十年代初的“麦卡锡主义”时代。伊拉克战争前,在美国的公司里,员工就算反战,也不愿多谈。因为那样做有可能立刻被解职。当然,解雇的理由绝不会说你是反战,公司一定会另外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开除”你。美国民主还有另一层问题,就是虚伪性。美国的法律虽“规定”美国政府不能“随便”监听民众的电话,但据说美国政府让英国的情报组织(“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来监听美国民众的“心声”,或者是双方相互监听,这样,两家都可以放心地、冠冕堂皇地在国内大谈民主、自由和人权了。

现在的美国人到底怎么了?

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最强大,想做什么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什么。只要有美国的利益,美国都应该马上介入。那么,当法国和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对美国发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表达出异议和反对的立场时,美国的民众又是怎样反应的呢?他们将百年来一直沿用的“法国薯条”名称改称为“自由薯条”,甚至拒绝去法国餐馆用餐,抵制法国货和加拿大货。

现在的美国人到底怎么了?

其实,他们以前不是这样的,但逾半个世纪的,尤其是近十多年“惟一”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于一体的超级大国地位,使得美国的国民变得自大、傲慢以及霸道。同时,这种大国的心态也造就了美国政府中一大批强硬的所谓鹰派人物: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切尼等和由他们倡导的新保守主义。现在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竟有高达80%的美国民众认为,即使在对伊战争中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支持这场战争。这个民意其实更进一步地反映了美国国民性问题的严重性。那就是:美国的民众居然可以退化到支持一场没有起因和目的的战争!

美国在世界上搞单干,需要大量的金钱。如果美国能够永远的单干并能维持所有的开销,那说明美国的确财大气粗,但问题是,美国不可能永远维持所有大笔的开销,它也有财政不能负荷的一天。有数据表明,今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高达45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已经拖累疲弱的美国经济,进而导致各项税收的进一步减少。同时,美国政府的支出因为战争和防恐反而大增,因而产生更多的财政赤字,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此外,美国各州及市政府用在本地防恐的开支惊人。我所在的加州,是个举世闻名的“黄金州”,作为单独的一个经济体,加州一个州就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0。现在的加州财政赤字也已高达380亿美元,加州州政府的每一项社会支出都在减少,其中的教育经费被大幅削减,这将给加州的下一代带来沉重的负担。

仔细分析可见,美国在许多国际领域和问题上,都需要联合国的协助,例如建立国际维和部队,分担战后重建费用等。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40年前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人类不结束战争,战争将会结束人类。”只可惜的是,美国的后人(当代的政客们包括现在的总统布什)却对此毫无领会。美国政坛上的极少数真正智者、西弗吉尼亚州年过85岁的民主党参议员柏瑞得(美国国会中最年长的一位),在伊拉克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悲痛地说:“今天我为我的国家哭泣。美国在世界上已经永远不再被看做是强大而且又具有善心和助人为乐的维持和平者……相反,在全球,我们美国的朋友不再信任我们,我们的话被争论和反对,我们的意图也被质问和怀疑。而且,我们美国仍在毫不谨慎、又毫无顾忌地用霸权的方式,向世人展示我们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老一代人曾为自由、理念和正义而战,可悲的是,新一代却为霸权、利益而战。更可悲的是,在柏瑞得讲这番话的时候,演讲大厅里竟是空空如也,没有多少美国人在听,更谈不上从他的这段平凡又深刻的话中得到任何启迪了。

有人会问:现在的美国还有没有办法做自我改变呢?我个人认为,在受到大财团们、政客们以及民众的“三重”压力下,傲慢的美国已不可能改变它大国外交政策的霸权性和唯利是图性,因为美国已经不能自拔。这个国家不惜八面树敌,并有可能发动更多的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甚至不排除对某些国家使用小型“核武器”。美国非但无法改变自我,而且正在走向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真希望有一天,人类不再有战争、掠夺和仇恨,那时,9.11无辜的死难就有了“永恒的价值”。

——致9.11无辜的死难者们。

篇9:《追问》读后感

在读了《追问》的一个个案例后,我才发现,每个主人公都像祁同伟一样有一大套说辞,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经历讲出了一把荡气回肠的辛酸泪。一套套荒诞的人生逻辑,当由本人来讲述时,却纠结混乱成一团迷雾,激愤着你的常情,颠覆着你的常识,涂改着你的常理。

一位业绩斐然的交通副厅长,讲述着自己从处长到副厅长期间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业绩,“我是先有蜚声的业绩,然后才被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等部委办的一些综合运输研究院所,上海、西安等地的交通大学,纷纷聘我任兼职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我主要负责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的规划和利用外资工作。多少年过去了,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工作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一次次跑北京,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和对接项目,经我手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全部总量突破了1000亿元”。

而在厅长退休后,他没有如预料的`那样接替厅长位置,从此工作热情一落千丈。他从此专注于打高尔夫球,跟四海的商人交朋友,出事时检察院从办公室搜到13张会员卡,全国各地的都有,卡里的会费加起来200多万。

篇10:3、生命的追问

张海迪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文章具有丰富内涵的句子的含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文章的行文思路,思想感情及主旨。2.重要语句的理解。教学难点:

重要语句的理解。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山东文登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出版了如《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3年12月27日,当选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

张海迪的一生获得了诸多荣誉: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 “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 5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中,入选“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

2011年4月2日,e活网最佳顾问奖。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二、字词积累(结合课后习题一)

三、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我的体味、自我的感觉,促使学生加深理解。

2.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成果,鼓励学生自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也帮助其他同学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在感性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深刻语句。(利用课后练习的问题)4.梳理文章行文思路。

追问生命特征——生命并非完美无缺——追问生命的意义——残疾者也可以创

/ 5

造生命奇迹

四、拓展 1.左丘明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2.孙膑

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3 / 5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鉴真和尚

鉴真(688—763),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5.杨信

宋朝开国大将之一的聋人超天才军事家,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爱心腹将的。6.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母亲萨拉·德拉诺比父亲小26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

1921年夏天在缅因州的坎波贝洛岛和家人一起度假。度假期间,他在冰冷的海水里游泳后,忽然双腿麻痹,经诊断是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39岁正值壮年的罗斯福永远瘫痪了。

五、小结

/ 5

文章从残疾人的角度,对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做了积极深入的探索,她列举众多颇有建树的残疾人事例,证明了她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即使是残缺的生命,也能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力量,思想同样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表明了“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即使肢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的乐观昂扬斗志,体现了作者不屈从命运的顽强与高贵品质。

六、作业布置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生命的追问

张海迪

生机 贡献 顽强

上一篇:合工大小学期认知总结报告下一篇:春运工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