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2024-04-11

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通用9篇)

篇1: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HR工具-文本范例

“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在一次招聘房地产开发部主管的过程中,一位应聘者告诉招聘专家自己运作过多少多少个房地产项目。而当专家问到:“在这个项目中,你的职责是什么?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吗?”,这位应聘者开始紧张起来,说话吞吞吐吐。最后,在专家的“紧逼”之下,应聘者才透露出了实情:在这几个项目中,他只是负责工程技术方面的一个助手而已!如果招聘专家不进行上面的追问,我们很可能就认为:这位应聘者在运作房地产方面的经历实在太丰富了!

很多招聘经理抱怨:从面试中获得的信息太少!并因而怀疑面试的有效性。其实在面试过程当中,有没有追问,会不会追问是能否获取应聘者信息的关键。

根据具体的面试情境,追问的时机要把握好。那么追问的标准是什么呢?很简单,只要你无法根据当前所获得的信息对应聘者的能力素质进行判断时,你就有必要进行追问。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比方说,一位申请市场经理的应聘者讲到:“在市场开拓方面,我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地追问:“那么,请举一个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实例好吗?”如果应聘者举不出什么真正的实例,而只是说“假设如何,我会如何如何”,或者举的例子根本不能说明他的创新能力很强,那么我们就没有根据来说他的创新能力如何如何了。

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虽然说我们是抱着基本上信任应聘者的态度来进行面试,但是也存在诸多“应聘油子”,主持人要充分利用追问来“识破”他们的真相。比方说,我在招聘一名管理咨询顾问时,一位应聘者谈到他有非常丰富的咨询经历,曾经为北京的一家大型商场进行过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我在追问的开始阶段,他总是含含糊糊,说他如何如何得到商场领导的感谢以及他的咨询建议起到了多大多大的效果等等。当我继续追问他是如何进行咨询的时候,他才不得不露出了真实的所谓的“管理咨询”经历: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去这家商场买风衣,临走时在“顾客建议薄”里留下了几笔,而商场规定凡是在当天留言者均可获得一份小礼品。有人说:“最好的面试考官也能被最好的‘面试油子’所欺骗”,的确如此,对于重要的、和职位非常相关的信息,招聘经理确实需要“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仅供参考

篇2: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在招聘面试中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主旨就是收集应聘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状态,依据这些信息,分析应聘者的能力状况、性格特点,从而判断其对目标岗位的胜任程度。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因面试官运用BEI技术娴熟程度的不同,实际效果仍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优秀的面试官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追问”,从而对整个行为事件有更为具体、全面的了解,获得应聘者信息在真实度、价值度、丰富程度上远远超过不懂追问的面试官。

为了使人力资源工作者在面试中更清楚地了解“追问”的作用和使用方式,本文将主要从BEI面试常见的几个问题入手来举例说明,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一、被应聘者的虚假信息所蒙蔽

BEI是能有效避免应聘者伪装、夸大自己的技术,但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求职动机的影响,不少应聘者在被问到具体的行为事件时,特别是涉及到自己的薄弱点时,会使用模糊信息,或编造故事,或将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移植到自己身上等方式来应付面试官的提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我们”来模糊事件的主体

先来看这样一个例 子。

“在与对方谈判前,我们事先进行了准备,如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对方目前的形势和他们最有可能的态度,预设了许多对方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等等。准备充分后,我们就登门拜访。事情和我们料想得差不多。其实他们和我们的合作意向还是比较强的,前面的种种询问和有意刁难只是希望先探探我们的底线。我们咬住了价格不放,但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条件,比如缩短供货期,在销售旺季优先供货,降低运输费用,承诺每个季度至少一次的促销支持等等。其实这些条件也是我们在与其他客户合作时经常提供的,只不过提出的时机不同,给客户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在经过数轮的会议后,终于签下了合同。”

据此,面试官是否能评价该应聘者的“谈判能力”呢?当然不能。请注意,应聘者在描述整个事件时用的主语都是“我们”,面试官无法了解到应聘者本人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充当的角色、采取的行为、产生的作用,因此也无法对应聘者个人做出判断。

在这个时候,面试官就需要追问:“在这笔业务的谈判过程中,你的角色是什么?你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有利于谈判成功的建议?”等等,将应聘者个人从谈判小组中“剥离”出来,独立考察。

2、应聘者编造故事,提供虚假证据

有些应聘者为了表现出自己能力超群,会编造出一些根本没有过的经历,或用半真半假的信息来迷惑面试官的眼睛。面试官通过对细节进行追问,就很容易发现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下面这个应聘者在介绍自己大学的社会实践时,这样说道:“在我的提议下,我和另外两位

同学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社团’,由我担任组长。这属于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吸收了一些学生会员,又和多家知名企业取得了联系来帮助同学就业。我觉得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乍一听,有些面试官会感到这位大学生自主性比较强、有想法、独立,甚至还推断出他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但事实上呢?

面试官进一步追问:“社团目前有多少会员?”,“哪家公司是由你亲自联系的?联系了哪个部门的哪个人?形成了怎样的合作计划”,“协助了哪位同学到哪个单位工作了?”应聘者经不住追问,终于“露馅”。实际上,他和两位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给简历增加点“含金量”,而虚拟地成立了这样一个社团。所谓的“与知名企业取得联系”也不过是和在一家知名公司技术部门工作的师兄做了一次短暂的交谈,请教了一下找工作的经验而已。其实这个社团在运作了很短的时间后,也因为各自忙于找工作而搁置,根本谈不上帮助同学就业。

如果应聘者描述的是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就会经得起面试官的刨根问底。如果是谎言,应聘者不可能事先将所有细节都设想好,在追问之下就无所遁形,即便应聘者临时编造,在内容的合理性上就容易产生纰漏。

3、应聘者借用他人的外衣包装自己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虚假信息是,应聘者将别人的故事套用在自己身上。比如,阅读过同事的开发方案,参与了开发过程后,将自己形容成开发项目的负责人,推动并成功完成了工作。

因此,面试官不仅要深入挖掘事件本身的细节信息,如项目意图、困难挑战、技术思路、解决方案等等,还应适当地询问一些佐证信息,如哪些人参与了项目、哪位领导做出了怎样的评价、是否能留下相关人员的联络方式以便调查等。在这些问题之下,说谎者一般会立刻进行补救,或者拒绝透露他人的联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面试官对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就应打上问号。

除此之外,还能通过观察应聘者非言语行为来辅助判断应聘者信息的真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撒谎时总是伴随者不自然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僵硬、脸色苍白、身体动作突然减少、假笑、眼球不必要的快速移动、回避目光正视等等。当有这些“信号”出现,面试官就应引起注意。

二、所获得的信息不能准确反映素质状况

使用BEI面试技术的前提假设是,应聘者过去的行为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行为,在类似的情境中行为表现具有一致性。因此面试官应将焦点放在应聘者对自己实际行为表现的描述上,对于应聘者所描述的“看法”、“观点”、“态度”应尽量弱化。“做”和“说”终究是不一样的,这类信息是无法准确反映应聘者的真实水平的。

1、观点性信息不能代替行为信息

当应聘者以“我认为……”、“我想……”、“我觉得……”来陈述时,所获得的就是典型的观点性信息。例如:

“我认为我是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

“我觉得作为客户服务人员,就应该为顾客尽心尽力的。”

应聘者为了使自己看起来符合岗位要求,总是能做出迎合面试官的期望的回答。这时,面试官应进一步追问,比如:“请举一个例子详细谈谈你是怎么应对压力的?请具体谈谈你为客户做了

哪些工作?”通过应聘者对具体行为事件的描述,再来判断他的压力承受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如何。

2、理论性信息不能代替行为信息

有的应聘者总是能侃侃而谈大道理。例如:

“一个好的经理应该懂得如何授权,不仅要分清楚哪些工作可以授权,哪些不可以,而且在授权后应给予有效的支持和监督,保证授权下去的工作能顺利地得到执行。”

从应聘者的回答上,面试官只能判断应聘者知道“授权”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点,但是他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落实,还要依靠进一步地追问,比如:“请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你授权给下属的例子?”

3、意愿性信息不能代替行为信息

应聘者在面试中也有不少表明态度的反应。例如:

“工作中我总是积极主动。如果承担更多的任务对我们工作有利,毫无疑问,我会主动去做的。”

“如果涉及到公司的机密信息,我一定会去制止他。这是肯定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评价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时,面试官最容易被这类的信息糊弄到。面试官应追问应聘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碰到过这种情况,并要求应聘者就具体的事件进行详细地描述。当然,即便对于经验丰富的面试官,通过谈话来评价性格也是很有挑战的,因此建议结合使用个性测验量表,在效度上会远远高于单纯做面试。

三、信息量太少,无法准确判断应聘者的素质水平

“当时,我发现在最后期限前可能完不了工,我找了几个骨干一起商量,首先在思想上取得了一致,然后我们一起鼓励整个团队的士气,带领项目组全力投入工作,加班加点,克服

困难,终于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这是应聘者一个很典型的回答,但是信息量还是不太够,所能做出的判断有限。有些HR朋友抱怨,应聘者总是不能按照希望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判断。其实,很多应聘者并不清楚需要详细描述到什么程度,因此面试官应抓住“事件”中的关键点进行追问,比如:“你当时凭借什么认为在最后期间可能完不了工?”,“你采取了什么方法来鼓励团队的士气?”,“在这个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采取什么方式去克服?”等等。

除了追问外,也需要注意提问引导的技巧,来使应聘者“自觉”地详尽、具体地阐述故事。例如,在提问时要求应聘者尽量详细地描述整个事件,应聘者讲述过程忠进行一些引导,比如 当应聘者提到“找了几个骨干一起商量”,询问他“在商量过程中,你是怎么说的?他们是怎么说的?”,当应聘者提到整个项目组加班加点时,询问他“一共持续了多少天,每天工作几个小时,一般会到晚上几点”等等,将问题落实到事件的细节上,放慢应聘者讲述的速度,提高故事的精细度。

BEI面试技术的核心,在于收集当事人亲身经历的行为事件,用“STAR”原则可以来判断收集到的行为事件是否完整。“S”是情景,是应聘者所处的背景和环境;“T”是任务,是应聘者在情景中所要完成的达到和目标;“A”是行为,是应聘者围绕任务采取的行动,如果应聘者没有采取行动,也是一种行为;“R”是结果,是应聘者行为后所带来的成效。一般说来,每项素质能力有2-3个行为事件支持就足以做出判断了;同一个行为事件也很可能同时支持几个素质能力。

篇3:“追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追问———激发兴趣、余音绕梁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阶段, 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适当地安排、选择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探究的兴趣.

案例:“年、月、日”教学情景设置

教学“年、月、日”, 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今年过第16个生日, 而孙子今年过第18个生日 (出生那天不算) , 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提出这个问题后, 教师并没有就此导入新课, 而是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时, 顺势进行了如下的师生追问:

追问一:一般情况下, 几年过一次生日?

生:一般情况下, 一年过一次生日.

追问二: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 说明什么?

生:说明奶奶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追问三:生日跟什么有关?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关.

追问四:那么, 奶奶有些年没有生日过, 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奶奶生日的那一天, 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究竟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 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呢?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层层递进, 不断深入, 逐步抽象的几个设问, 把生活中的“过生日”的话题, 逐步引向探讨“年、月、日”的数学知识, 成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教师的精心设计, 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话题, 内化为对数学内涵 (“年、月、日”知识) 的欣赏和追求, 成为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诱发“心求通而不达”的激情, 从而使学生全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追问———纠偏释难、画龙点睛

现在的课堂是互动、多元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此起彼伏.教师要能够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 为我所用.教师要用学生的智慧去启发其他学生的智慧.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实际上, 许多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案例点击: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片段.

课件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

生1:

生2

教师追问:你认为这两位同学在进行一一列举时有什么不同吗?

生1:他们一个用列表的方法, 一个用的是画图的方法.

生2:第一名同学的表格比第2名同学的画图有顺序.

教师追问:你认为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列表的呢?

生2:他是先从长8米考虑, 宽就是9减8, 就是1米.接着考虑长是7米, 就这样算下去.

教师小结:看来, 这位同学教会了我们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就是用列表的方法进行一一列举. (教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反思: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际已经体会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一列举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是学生的表述是无序, 而且是平均用力的.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生成的方法中能突出重点的部分加以追问, 这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生成的方法很多, 可是教师选择了两种能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 这其中就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巧妙地点题, 巧妙地处理生成性资源, 追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三、追问———拓展延伸、填补空白

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促进学生的不断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 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在情境中通过一步步追问激发学生期盼获得新知的好奇感觉.

师出示实物后提问:怎样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

生:将圆柱体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如果将“圆柱体中的水”换成“圆柱体中的橡皮泥”, 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更强的好奇感.

生:将它捏成长方体, 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教师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 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倒, 也不能捏.

遇到新的难题, 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获得新知的感觉.

生: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 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知.此时学生们思维活跃, 为解决了难题而高兴.

师:假若是电影剧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 你能想办法计算吗?

学生情趣更高涨了, 教师趁热打铁, 组织他们讨论, 学生深切地感受到, 要解决这个焦点问题, 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圆柱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

篇4:追问策略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教学活动 追问策略 小学教学

一、追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在教学活动中追问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经常在运用追问策略时,应用不当,使得学生在思维等方面出现紊乱,使得教学的效果无法顺利的完成。而所进行无效的追问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老师对于追问所设计的相关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追问的相对浅显的话,那么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对其进行回答,那么追问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在开发学生思维等方面也没有明显的效果。

2.无启发式追问。老师往往在进行追问时,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启发性,导致了学生无法正确的回答出老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二)原因分析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进行相关追问活动时往往还存着一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就是对于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相关描述:

1.教师追问意识淡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某些方面的疑问量,如思维、认知等,老师对此并没有进行追问下去,以解答学生的疑问,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时也会直接性将答案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老师对于追问的意识相当的淡薄,下意识里并没有对其进行追问的想法,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与疑问并不能给予及时的解答以及帮助,因此更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追问了。

2.老师对于追问所产生的价值等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由于对追问体系的忽略,使得老师对于追问所产生的效果与价值没有进行充分的重视,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不问其原因根本,只是一味的让其继续的进行相关回答,到最后再由老师给出正确答案,由于老师对追问的相关认识不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对于学生的思维开拓也没有相应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惰性,虽然最后也同样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其收获和效果很不明显,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有效的追问策略

(一)语言要具有严谨、清晰以及精确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对于语言方面的相关修养,对于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大脑开发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老师在进行追问进在语言组织方面较为严谨、清晰以及精确的对其进行表达,并与学生在认知以及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相符,那么才能使得追问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语言清晰的追问可以有效的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问题时的方向是正确的,而没有对追问进行清晰的语言描述,则只会让学生在思维方面产生一定的紊乱,也没有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追问要 有针对性 、指向性

在进行教学时,其教学的内容是老师在进行有效的追问活动的前提条件与重要根据,老师在设计相关追问内容时,也是围绕着教材而进行的,并且充分的结合了学生的相关的能力与水平,以学生为本,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有不同的追问内容,如此,老师在对于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熟悉、定位其目标以及掌握相关教学的关键等方面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追问,从而开拓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充分的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追问的时机要适宜

时机对于追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老师要具有一定的追问意识,对于追问的类型以及何时才能进行追问,如何追问都要进行熟悉的了解与掌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对于追问进行灵活地运用。由于学生在其相关认识方面的水平相当有限,因此对于老师进行相关疑问进行提问时,还不能很好的将其表达出来,往往离题千万里,此时就需要老师对于时机进行很好的把握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所出现的错误不要立即指出,而是将其错误进行相应的放大,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最终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最后解答出来,这样对于学生在这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很好的进行掌握与深入其心,而且也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追问要有启发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追问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等方面的认识度不够,只是习惯性的将“是什么”或“为什么”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也习惯性的处于被动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慢慢的被磨灭了。当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养成了被动式的接受所获得的知识时,老师就要进行相关的反思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追问更能发挥其作用与效果,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朝着正克的方向进行,去发现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此才是有效的追问,有价值的追问。

(五)多向追问

其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曾提出“什么是学问?是要学还是要问?怎么问?其最终的根本就是在学会怎么去思考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表明“我并没有人们所说的特殊才能,只不过是对于问题喜欢刨根问底而已,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远比你解决一个问题更加的重要”。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而学生成为了被问的对象,在新课程教学成立时,其主导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对于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提问,无论是问自己、问同学还是问老师,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探索与发现的环境中,从而达到丰富其知识面以及对于理解力与创新力的有效培养。与此同时,在学生不断对老师所进行追问中,可以更近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相关能力,这对于老师的素质等方面也是起着很好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篇5: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我们时常说要在公职类考试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学会身份转换,用政府思维来思考问题,站在政府公职人员的角度回答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政府思维,我们又如何体现出这种思维,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以人为本,这是政府思维在理念上的体现,用于指导我们具体的行动,它不在停留在我们许多考生理解的理论口号层面,更多的体现在政府公职人员具体的行动中,例如在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中,政府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应急方案,就特别体现在对于受灾群众的优先营救和基本生活的优先保障,这也就启示我们,在回答这样的应急应变题目时,我们必须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来处理,比起好多考生只注重灾情本身而忽略群众的处理就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政府工作人员的处事风格,因此更能得到考官的共鸣和认可。

其次,在政府思维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阳光思维,这也是政府工作对我们准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政府日常工作中总会碰见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甚至是群众的误会和不理解、不支持,这就很考验每一个公职人员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政府工作人员普通的群众一样可以抱怨、可以发牢骚、甚至放任自流,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井井有序,这一切都在于大多数公职人员的理性和阳光,他们不仅能够阳光的来看待问题,往好的一面去想,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自欺欺人,而是不回避问题的存在,能够坦然来面对问题。

再次,行动式思维是政府思维的精髓。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对我们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只有服从、坚决的服从,解决好问题,这也是我们考生在答题中必须树立的基本思维方式,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向考官展示我们的能力,才能体现出我们政府的服务功能。例如雾霾天气、食品安全等等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就是很努力的用行动来解决,不断出台各种措施,这就是行动式思维的体现,而不是停留在自我安慰的层面,因此考生回答面试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体现出行动的理念,特别是人际关系、情景应变和组织管理这样的操作性的题目,一定要多说自己如何做而不是怎么看。

最后,权属思维是政府工作的基础保障。在我们考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权属问题,好多的考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回答面试问题随心所欲,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最终却分数很低,有相当一部分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权属关系。因此在以后的面试中有领导、负责人等词语出现时就必须体现出服从、配合的意识,一定要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不要轻易越权,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好多考生在回答调研类题目时,往往喜欢直接解决问题,这就很显然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一定要明确领导让我们去调研或调查不是让我们去处理问题,只是让我们为他处理问题提供一定的资料和素材,因此我们就必须干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触犯领导的职责,否则后果很严重。

篇6:行为访谈法在面试中的应用技巧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行为事件面试法中也需要使用技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好的事件开始询问:让应聘人员先非常简单地描叙关键事件的概要,在应聘人员详细讲完一个工作事件之前,不要让其转到别的事件上。

2.引导应聘人员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报告:一旦发现应聘人员的报告中有跳跃,就提出问题请其提供详细的资料。

3.让应聘人员讲叙过去发生的事件,而非假定的事情或抽象的思想观点。如果应聘人员讲的是抽象的观点,立即让其举例予以说明,从而达到探求细节、刨根问底的目的。

4.尽量使用简单的问话引导应聘人员讲出事件的细节,而且要让应聘人员讲过去而非现在的看法或行为。

5.如果应聘人员在叙述中提及”我们“,一定要问清楚”我们"是指谁,目的在于了解应聘人员在当时的情景中做了什么从而可以追问应聘人员行为背后的思想。

6.如果应聘人员在面谈中变得很情绪化,就要暂时停止发问直到其平静下来为止。这样的例子在实际面试工作是会碰见的,我在招聘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当时我问的是一个有关坚韧性方面的问题,结果这位应聘人员在描述其过去的行为时,不知不觉眼泪就流出来,并对面试工作产生影响。

7.如果面试人员不能想到任何具体事件,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举例,向其描述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让其思考和回忆以前的经历。

8.不要过多地重复应聘人员的话,一来得不到新的信息,二来很可能被应聘人员理解为一种引导性的问题。

9.不要给应聘人员过多地限定报告的范围,不要给应聘人员提供过多建议。如果应聘人员向你咨询意见,可顺势将问题返还。

篇7:追问技巧在面试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孔子游春》第八然段时,可以这样提问:这段话中那些词或句子你还不理解?利用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同桌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孔子以流水为喻,有何用意?“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合理地补充水的哪些特点呢?这个教学片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层层深入。理解段落时也是从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再到理解藏在文章背后的深意,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海伦.凯勒》时,当学生明白海伦.凯勒的不幸遭遇后,就应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面对这一切?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海伦.凯勒是个刻苦学习,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急于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愤悱”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有人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完《四个太阳》后,有的教师这样提问:“你想送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又地处农村,一个“为什么?”学生没有知识背景产生联系,难度显然很大。结果,学生茫然不知所云,课堂一下子冷寂下来。有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画一个

的太阳,送给

。”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牵一发动全文,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短文中有“题眼”,诗歌中有“诗眼”,教学中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 “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 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促进生成——有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夜工作》这节课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当学生读到“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加了个“啊”。面对这个生成,教师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记住,读书时不能添字。”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不懂得追问,所以不能帮学生理清思绪,不能帮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停留在表面,学生的探索不能引向纵深。要是教师这样追问:“你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加了啊字?你的崇敬之情从何而来?”学生在提问中就能梳理杂乱的思绪,明晰自己内心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追问,促进生成。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们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让识字教学生动而有效?

识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认识了字才能使语文中的其他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二年级的识字量是小学各年段中最高的,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集中。而且,这一年识字能力能否提高,对学生以后的识字、阅读、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了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编排了“我会认”的生字400个,“我会写”的生字300个,为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生字编排“集中中有分散”,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记忆巩固。

根据他们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仍有游戏的需要,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这些心理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本学年段的识字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一边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一边梳理已经接触到的汉字识记知识,逐步形成一套自主识字的方法,以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

由于生活水平和个体的差异,识字方法的训练及运用,应在同一类型中宜求同存异,切勿方式千篇一律。培养能力宜循序渐进,识字方法须不断完善。从识字习惯看,仅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可能对识字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也乐于识字、愿意主动识字,但是很难养成自觉巩固的习惯。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汉字的热爱,在培养孩子识字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对识字活动的喜爱情感,反过来再使孩子的这种情感影响其识字的能力与自主性的提高。

所以我按照“激发兴趣──分类学习──随文攻关──赛中复现—阅读巩固”的思路,进行识字。

1、激趣识字。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可利用教学课件中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如讲跟动物有关的字时,可出示相关的图片,让他们直观的感觉。

2、找熟字的方法。从生字中找出你已经认识的字或生字的某一部件,学生在讲认识的过程时,实际上已经教给了其他同学识字的方法,如从生活中的图片、招牌、广告、路牌、宣传单、门票、物品包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中识字。运用领读、齐读的形式加强记忆,这样既巩固了原来会的字,又学会了拆字、组合字的方法。

3、归类识字。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950个汉字(加上生活识字的积累,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量),会写300个。应该说他们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了。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这些孩子掌握了很多的识字方法。“加一笔变成新字”及“形旁归类”识字方法开始发萌,到“增加偏旁”、“偏旁置换”、“部件拆分与合并”、“声旁归类”、“反义词”等等的识字方法训练,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识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他们这些已掌握的生字进行归类,逐渐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种体系。

4、语境中识字。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课文的朗读感悟之中,借助于课文下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整体感知事物的能力,在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认识这些生字。

5、赛中识字。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最好的巩固方法就是复现,所以我在备课过程中已经准备了字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采取小组比赛来进行识字。如小组内赛,组与组之间比赛,再穿插上开火车比赛。以此来达到复现的目的。

6、阅读中巩固识字。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先按照汉语拼音自主阅读,在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后,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些字的大意。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做到口诵心为。这样在阅读中,不仅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认识本课生字以外的生字。此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并有专门的时间进行交流,又一次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此外,我还自己带头阅读,除了给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外,还从自己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些精彩的小文章让学生自己读。对于二年级学生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上。在引导识记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进行分析、分类,“低频字”可以采用分解识别的方法,而“高频字”则可采用整字识别的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各种识字方法,看似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要根据生字的特点不断变换,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因为再好的方法使用久了,也会让孩子感到没有情趣。识字教学,贵在激发情趣,贵在利用汉字自身的人文情愫,结合低年级儿童“万物皆有情”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这样才能将枯燥的认识、记忆变成愉快的经历,提高教学效率。

3、如何知道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能提高和改善儿童对文学的兴趣与态度,对塑造儿童的健康人格提供有效帮助。西方教育界普遍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体验和理解,让读者从与文学相关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

儿童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只是在校园内完成,家庭和公共图书馆也是可供他们阅读的场所。儿童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多都能够自主进行,但如果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效率,从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教师比家长在指导儿童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方面更具专业性和影响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对儿童阅读所作的积极正确的引导,是儿童阅读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的阅读指导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以避免指导的随意性和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当达到145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具体规定是:小学1~2年级的学生应该“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3~4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5~6年级的学生应该“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7~9年级应该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依据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努力营造适合儿童的阅读环境,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了解儿童,熟悉儿童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分析能力和与儿童沟通的能力。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地区分不同年级儿童的阅读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籍,合理安排阅读计划和阅读时间,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案。避免将儿童文学作品简单看作实施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的工具性文本,或将文学阅读活动等同于课堂语文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文体阅读中,教师指导的阅读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一)不同年龄段的指导方法

1、幼儿阅读指导

由于识字量的局限,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幼儿对于儿童文学的阅读具有“听赏”的特点,依赖于从成人的讲述中了解作品。为了能吸引幼儿完成阅读,教师应当突出指导活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多采用诵读、表演等儿童易于参与的活动方式。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大声朗读、亲子共读、故事表演、动画影视欣赏、师生共同讲述故事等。

2、低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一定识字量,能够自主阅读。但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持续阅读的时间也有限。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能力标准和阅读量要求,建立和巩固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趣味。让学生在既能吸引他们又气氛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自主阅读。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书店、建立班级图书角、分角色朗读或讲述故事、故事接龙、长篇连播、讲故事比赛等。

3、中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时期非常活跃,对作品的兴趣渐渐开始分化,能对作品进行自我选择,表现出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趣味。参与文学活动的愿望增强。这一阶段,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渐渐淡化自己的指导者身份,最好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在阅读活动中注意巩固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在熟悉前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特征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图书馆、建立自己的小书架、小组合作阅读、作品朗诵比赛、自定读书计划、作品续写、“我最喜欢的书(人物)”评选等。

4、高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高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都较前期有较大提高,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学阅读能力和鉴赏力。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的个性倾向日趋明显。教师除继续巩固阅读兴趣和阅读量以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创建阅读活动。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书展或书市、读书笔记交流、读书节、师生共读一本书、争当小作家等活动。

(二)不同文体的指导方式

在对儿童文学不同文体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此类文体的文体特征,还应当重视对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因为相关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对阅读者了解作家的个性表现和写作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的阅读有所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步提高要求。

1、儿童诗歌

儿童诗歌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作品时,要从诗歌的基本特征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构成、情感表达方式。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技术与方法,让学生养成阅读诗歌的兴趣和习惯。在诗歌的阅读活动中诵读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方式。学生在对诗歌的反复吟诵中,可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次,教师可以用诗配画、多媒体表现诗歌意境等方式让学生欣赏诗歌,给学生具体的形象感受,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具幻想特征的文体,也是儿童最喜欢的文学样式。教师在进行童话阅读指导时,可以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入手,对作品的幻想手法、幻想趣味、故事构成等童话的艺术元素进行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幻想性的了解。引导学生将以往的阅读经验与正在阅读的作品相比较,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对学生是否完成原作阅读要给予高度重视,学生只有对原作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感受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童话阅读可以延伸为阅读相近的作品、改写、续写、绘制插图和戏剧演出等。

3、少儿小说

少儿小说阅读材料的选择通常会偏重于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鲜明的作品。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阅读前,进行小说艺术元素构成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儿童小说的表现的内容和创作手法并非集中了所有小说的样式,而是侧重于儿童理解能力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阅读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小说要素进行分析,体会作家对生命、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引导学生揣摩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小说艺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小说的阅读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别和评判能力有较大帮助,由于作品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多设计学生能够参与的阅读活动。如故事复述、改写、续写、比较阅读、讨论交流、小说改变的戏剧影视作品观看等。

4、散文

篇8:追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追根溯源, 挖掘问题本质

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被教师运用, 简单来说, 就是在学生已经给出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后, 或者对某一规律已经正确掌握的时候, 教师会对其答案追问一句“为什么”或者“怎样得到这一答案的呢?”这样,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展开, 引导他们去追根溯源, 探求问题的原因。例如, 在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进行讲解的时候, 可以就如何得出一个长为5、宽为3的长方形面积为问题, 引导学生去寻找各种方法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探求。

师:为什么摆满面积单位, 就可以得到它的面积了呢?

生:如果从长开始摆的话, 一行5个, 需要摆3行, 如果从宽开始摆的话, 一行3个, 需要摆5行, 那么它的面积也就是5×3=15。

全班学生也都对他的这种说法表示赞同。

这时, 教师又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呢?简单一点的!

全班学生又陷入了思考之中。不一会儿, 有一个学生回答:不用把长方形里面全部都摆满面积单位, 只要在它的长和宽边上摆上就行了。这样横看是3个5, 竖看是5个3, 那么它的面积也就是5×3=15。

学生豁然开朗, 教师又追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简单方便、速度快、节省材料等等。

在讨论过程中,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加深了记忆。教师这种及时有效的追问, 很快就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 也让整个课堂气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步步深入, 提高问题答案深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通常很难给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答案, 这时, 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逐步进行开启, 步步深入, 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入进行思考。

1. 对同一问题的深入。

这主要是要注意追问的层次性, 不能只把问题停留在表面, 要从表面开始对问题进行一步步分析, 直到找出问题的最终答案。

例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估算的机会要远远多于笔算, 但是对于估算的教学, 却往往只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而忽视对其准确性的考虑。因此, 从表面上来看, 学生很容易就能学会估算, 但是却不会进一步对其进行思考。这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追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啊?

生:当两个因数算的时候比较麻烦的时候, 就要进行估算了。

师:那么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学生想了一会, 回答说:23×12。因为当时的学生还没有对笔算进行学习, 因此这两个数在他看来已经足够难了。

师:那么大家说这个应该怎样估算呢?结果大概是多少呢?

学生一番思考之后, 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有的说:把23看成20, 把12看成是10, 那么大约是200。有的说:把23看成是25, 把12看成是10, 那么大约是250.有的说:把12看成是10, 和23相乘, 那么大约是230。还有人说:把23看成是20, 和12相乘, 大约是240。这些方法都不错, 但是这些答案中还有优劣之分, 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一步。

师: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 但是到底哪一个更接近于准确值呢?

学生听到这里, 停下了讨论, 纷纷陷入了沉思, 一会就开始亮出自己的观点, 最终讨论出把23看成是25, 把12看成是10, 这种算法结果是最和准确值接近的, 因为一个因数加大了, 另外一个因数减小了, 所以值应该比较准确一点;还有学生说:我们要依照实际情况来决定等等说法。这样学生在之后进行估算的时候, 也就不会只单单的要求自己会估算就行了, 而会时刻提醒自己怎样估算出来的值, 能更具准确性, 这样的效果都是在教师的追问下创造出来的。

2.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深化。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 教师在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不妨通过追问, 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化, 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数学体系。

三、错误利用, 理清学生思路

1.找准错误源头, 对症下药。

在一开始学习“减法的简便计算原理”的时候, 有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的弄清楚这一原理, 因此在计算的时候, 经常出现错误;例如120-40-20, 往往有学生将此计算成120- (40-20) 。这时教师就可以直接进行追问:如果我们在商店里买衣服, 总共买了两件, 一件40, 另一件20, 给售货员阿姨100元, 应该找我们多少钱啊?通过这一个生活中常见事的追问, 学生立马就会明白, 正确的算法应该是120- (40+20) , 不但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轻松的进行了解决, 还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

2. 将错就错, 引导深入。

篇9:浅谈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追问 学校管理 应用 策略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校长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师生之间的交流状况都要进行全面地思考。还要结合课程标准引导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规划学校发展,这就要求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追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追问的内涵

所谓“追问”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地向提出问题或者是与问题相关人员问一问。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未能及时解决会产生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以及采取这种办法的原因等等。这种连续的追问十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者熟悉管理系统的流程,把握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现状,也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职员工工作状态。理智的追问有益于发掘各类相关问题之间的联系,理清各类问题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既能够保证稳妥地处理当下的事情,还能够对未来的问题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追问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能够更清晰地分辨出学校各类工作中各项事务的轻重缓急,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最佳的方式找到制约学校创新发展的瓶颈,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价值观的追问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困惑,经常会因为管理双方之间矛盾而产生感伤。所以,有的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开始实行整肃纪律,严格地管理。例如,在校园车辆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学校校车的使用效率,有的学校就强硬地将校内不同路线用车申请人派往同一辆车,从经济上讲,确实是大大降低了出车的成本,但是却很少顾及学校的人力成本。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杜绝浪费,堵塞漏洞,在采购教学用品的过程中通常都是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惠的价格进行采买,但是这种购物标准总是忽略了用品的使用要求和性能。再比如一些学校为了治懒、治散和治乱,实行了高压管理、“监禁”管理、惩罚管理和威吓管理,结果就是由于管理过于严格,人心都分散了,管理虽然上去了,质量却下来了。这个时候就会对学校管理中的价值观产生追问。

例如,在学校的游园活动上,两方管理者对活动要求产生了问题,一方认为活动的参与者应该奖励,一方认为不参加活动的就应该给予惩罚,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学校决定凡是参加活动且准时报到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在第二天的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三名教师因故迟到,虽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这三位教师因为迟到而不能获得奖励金,教师对这种结果十分不满,不依不饶地要求给予奖励,不仅搞坏了气氛,还影响了组织者的情绪。其实这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关于价值观的追问,到底是奖励好还是惩罚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方法论的追问

学校的教学都是遵循“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这一内涵的。其实,管理都是相通的,“管无定法,但管必有法”。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当中,呈现的都是“管多理少”的状况,学校里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但是缺少文化管理。

比如说“监考管理”,学校里每到期中期末都会安排监考,每到这个时候,教师总是为了自己的“小算盘”不是请假,就是在监考的时候走神。所以,学校专门设立了监考的奖罚制度,虽然遏制了监考缺席的现象,但还是会有教师借故上厕所或者是喝水而出门遛弯。有的学校虽然规定了教师不能在考场上玩手机、看报纸或者是批卷子,但是很多监考教师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走神。到底是制裁力度不够,还是管理制度不够细,实在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缺少对于管理制度的侧重点以及心理文化的构建特点。这就像剑术一样,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既不能漠视问题,也不要回避矛盾,必须要弄清楚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分辨出“用剑”或者是“悬剑”的时期。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如果长期地用剑会挫伤很多人,打消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舞剑”的思维去管理,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最有效的校园管理。

四、主体性的追问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寄希望于管理高手的出现,还应该对管理进行积极地反思,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弄清楚管理的主体,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学生们完成“自我改造”的意愿,使得管理生态取得大进步。

例如,在语文课文《翠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们打了个呵欠,或者是同学之间开始交头接耳,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呵斥学生,应该语调平稳并且十分认真地邀请该同学去逮一只翠鸟。这名同学一定会十分迷茫地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再重复一遍,并且在加上一些鼓励和期待,这个时候不仅使该生不知所措,其他的学生也会神情迷惘、面面相觑,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们“大家看看书嘛,主要看看第三段,谁找到了翠鸟就告诉这位同学啊。”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为走神的同学缓解尴尬。

学校的管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是为了师生共同的健康成长而服务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追崇激励性的管理,还应该尊崇人文性质的管理,全面推崇自我管理。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实际问题,创新管理方法,不断应用追问思维,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实现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成绩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宋卫. 现代学校管理的“三个追问”[J]. 管理天地,2012(2).

[2] 朱彩虹.“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校长,2012(10).

上一篇:现代励志诗下一篇:北和卫生院消防安全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