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活着》解读

2022-09-10

1 余华的写作史以及造就余华的时代

在解读《活着》之前, 我们先来回顾余华的写作史以及造就余华的时代。余华的出名是以8 0年代的先锋作家的身份, 那时他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死亡叙述》、《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实验文体性的小说。8 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 经历过文革的荒唐磨难, 国门大开, 猛然遭遇西方思潮尤其是非理性思潮。荒唐的二战、荒唐的文革, 人性向度中的自我毁灭倾向发展到了极点, 现实苦难遭遇催生了相通的思想。就非理性思潮产生的时间性而言, 西方先于中国。国人当时犹如一个初学会思考的少年骤然与一位有着相似经历和感悟的思想家相遇, 一时间被震慑并几乎被全然征服。在中西现实与思想的激烈拥抱中, 中国的文坛出现了以马原、格非、北村、苏童、叶兆言、余华等一批被称为“先锋派”的作家, 其叙述理想、叙述语言和叙述技巧紧随卡夫卡、乔伊斯、萨特、贝克特、海勒、昆德拉等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8 0年代, 那是一个激情与吸纳的年代。但这激情在8 0年代的时候, 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个体自身、反思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中的所承担的角色。远志明、苏小康、北村等由激烈的世俗抗争转向了普世宗教关怀, 表现出回归的倾向。余华也走向了回归之路, 但他的回归没有走向宗教, 而是很中国化的回归。《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讲的都是中国人民的苦难史, 叙述由怪异走向了朴实, 人物塑造由人中国人陌生的变异性格走向了中国民众的深度性格 (忍耐、奉献、家庭观念等) 。余华的生活态度开始从容淡定, 穿着十六块一件的衣服和崇拜者随和的照相, 没有明星的感觉, 没有知识分子的自傲, 繁华落尽见真淳。

2《活着》, 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回到作品本身来看, 《活着》所透露所呈现的心灵复归是一个以余华为明显起点的流程:作者余华的心灵复归, 其心态物化的作品所呈现的心灵复归, 这是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2.1 生命意义的解构与复建

《活着》不是出自方方, 不是出自池莉, 而是出自余华——在8 0年代, 我们称之为先锋作家。谢有顺是这样定义先锋作家的:“先锋是指在精神上站在时代前列的作家, 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洞见应该是深刻的, 且具有某种超前性。”先锋作家作为社会的解构者, 可以出色地进入谢有顺的所界定的先锋区域, 8 0年代的先锋写作声势凶猛, 观者云集, 没有思想的含量与由此而来的观念及叙述技巧的创新, 怎会有此种情况出现?但先锋缺少建构性, 作为人, 他不可能无限制地停留解构阶段, 他需要一个壳来保护自己, 解构只是手段, 其目的指向 (或明或暗) 建构。尼采说上帝死了, 要重估一切价值, 但尼采也说超人, 尽管他也说不清超人是怎么一回事, 目标是阙如的, 但目标是被眺望的, 被热望的。尼采无法建构, 在孤单中拥抱了马, 在疯狂地弹奏钢琴时高歌而亡。我猜, 余华如果没有心灵的宁静复归, 也会陷入精神的危机, 人需要一个寓所, 一个家园。《活着》在余华的作品序列及其心灵史中传递出一种嬗变的信息。而《许三观买血记》传递的是余华心灵复归状态的持续和稳定, 但我曾无法猜测他的这种状态会保持多久, 因为人是一种可能性动物, 人是一种状态动物, 余华不是涅槃, 所以达到了第三境界, 但没有永久的保证。2 0 0 5年的盛夏, 《兄弟》告知了人们, 余华的这种状态被打破了。但在1998年《活着》出现, 总是让人感到欣慰, 余华在经历了先锋写作后, 写出了这样一部以爱与温暖为基调的作品。

2.2 写作视角的选择与回忆之甘美

阅读《活着》是很愉快的心灵复归的过程。在经历过先锋写作之后, 余华的《活着》的出世似有否定之否定的性质。佛家有云, 人生境界有三:“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见山非山, 见水非水;见山仍是山, 见水仍是水。”先锋的写作, 在我看来, 其达到的境界是见山非山, 见水非水, 意义的消解、生存的困境、生命的丑陋或空虚等诸如此类的气息在作品中弥漫。对于生存并思考的人来说, 除了少数的天纵英才, 少有人能跨越第二境界而直达第三境界。痛苦或者说生存痛感, 近乎成了作家的必要养料, 其在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方式不同, 或恣肆或含蓄, 或直接或已转换。《活着》, 在我看来, 达到的境界是见山仍是山, 见水仍是水, 但离地三尺。放弃了陌生的叙述方式、怪异的感觉体验、技巧性的语言实验, 余华进入了返朴归真的写作境界。余华仍在写人生的苦难, 但在经过叙述视角的完美选择, 生存痛感并不以恣肆的姿态出现, 在迟暮之年回忆的复现返照中, 人生的甘苦被过滤成如黄昏般的温馨, 一种宁静中的带甜追忆。阅读《活着》之时常常在我深心掠过一道幻景:日暮黄昏, 在田间上, 一黄牛, 一老夫, 一少年, 恬然自适、相与而乐。余华对自己小说《活着》的评价是:“以笑的方式哭, 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和他的一家子以中国人的方式承受并忍耐着生活的苦难, 并以忍耐缓解生活所加之于人的苦难, 以忍耐承受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去, 以忍耐、宽容以及对牛福贵的爱等待亲人离去后本以为很快就要来临却十年都没来临的死亡。

《活着》真的很美, 在视角的完美选择后有种回忆的单纯美。有人并不认可《活着》的生存第一的信念, 认为如果生不如死, 那可以选择死。哎,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信念的问题 (类似的争论在两千多年前希腊的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就有) , 《活着》叙述的是中国人的生存本身, 而不是信念选择。余华是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 在我们中国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 也不是来自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向死而生, 更多的时候是精英的信念与选择, 《活着》叙述的是与精英距离颇为遥远的普通民众的活着的故事, 它藏蕴的是道理, 而不是理念。理念可以是单一的, 而道理是丰富的;理念守一, 道理依缘而行无所执著。《活着》的大地气息很浓——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得有藏污纳垢的宽容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爱与眷恋, 给予与付出, 生的坚韧与生的苟且……而这一切在一个黄昏的时段, 经由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福贵对一个好奇的有生气的没有道德苛求的后生说出来, 旁边还有一头也叫福贵的老黄牛。好时间, 好心情, 良好的对话关系, 一切都是敞开的, 在时光中消失的经由追忆又再现——年轻过, 爱过, 错过, 悔过, 富过, 穷过, 父母, 老婆, 儿子, 女儿, 女婿, 孙子, 老牛——除了一头牛, 福贵啥都没了, 一切都有过, 一切都消失, 两个福贵在不久的将来都要消失, 可活过的一切在黄昏的人生时段想起多美, 爱与其他经岁月的沉淀, 此刻多温暖。即使是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 福贵的“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 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余华似乎有了另一双眼看到了原来看不到的美, 山水依然, 自家宝藏。福克纳说:“人之所以要忍受, 因为他有一个灵魂, 有一种能够同情, 能够奉献, 能够忍耐的精神, 诗人和作家的责任, 就在写出这些事情。高举人类的心智, 使他忆起往昔的荣耀——勇敢、坚强、希望、同情、怜悯以及牺牲, 以此支撑人类忍耐下去, 这是作家的使命。”《活着》之前余华看到的是忍耐的无可忍耐, 之后看到的就是忍耐的值得忍耐, 在《活着》中与福克纳达成和谐;在《活着》中, 人生的甘苦被过滤成如黄昏般的温馨, 一种宁静中的带甜追忆。

2.3 单纯的笔触与丰富的事实

正如余华曾提到胡安·鲁尔弗的作品, “描写得极其单纯”, 但他“在阅读时心里产生极其丰富的事实。”余华的《活着》、《许三观买血记》的描写也都极其单纯, 但读者在阅读时心里所产生的丰富何其广阔高深。一花一天堂, 一沙一世界。

余华叙述的是一个福贵和福贵的一家子的生死富穷, 写的却是整个的国民性格和国民的命运。有人说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坛上最与鲁迅接近的作家, 或许在对国民的性格的透视与深度刻画上来讲, 余华与鲁迅是极为相近的。或许是国家的困境、时代的危机感不同, 也可能是个人的气质禀赋不一, 危亡时代师爷世家出生的鲁迅对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余华在先锋写作期的嘲讽在成熟时期转为了悲悯、理解、宽容甚至是平静叙述下的深沉敬爱, 以单纯的笔触描写丰富的事实。鲁迅是怀疑的也是悲观的, 回归后的余华是宽容的平静的。如果要将余华与中国的作家比较, 还是将其置于先锋作家群尤其是与北村的比较更为妥帖。“我们可以说先锋文学从来没有放弃对人类生存苦难的关注。在先锋文学文本的实验时期, 令人眩目的文本游戏喧宾夺主地压抑和遏制了对生存苦难意思的表达……进入9 0年代以后, 他们不再迷恋于文本形式, 自觉得关注小人物们的生存苦难”无论的北村的基督式回归还是余华的中国式回归, 殊途同归向——忍耐、爱、宽容、对无法避免的苦难的平静接纳。回归后的作家感动中国以及中国之外的读者的不再是初期的叙述技法, 而是深厚的人道主义力量。《活着》获得了意大利的卡佛文学奖,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伟大的作家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们会在一个平常人的身上见出了所有人的共性。余华宁静的心流溢出的《活着》, 他的心灵力量在此凝聚驻留, 我们籍着它, 感应余华的宁静, 做一次心灵复归的阅读。好象是罗斯福的夫人说:“在黑暗中, 与其诅咒黑暗, 不如点燃蜡烛。”在余华点燃的蜡烛中, 我歌哭笑泣, 感应那平常人生的生之坚忍, 生之美丽。知否, 知否, 曾冷眼世界再返而知生, 这样的岂止余华等先锋作家, 还有我们这些读者, 曾疯狂地爱上了解构而后又在空无中不知其可并最终复归这个世界。

余华的《活着》其作品序列及其心灵史中传递出一种心灵探寻的讯息, 一种生命意义哲学追问的讯息, 这种讯息正是许多杰出的作家、艺术家身上所共有的, 并造就作家、艺术家们之所以杰出的一个质素。

摘要:在经历过先锋写作之后, 余华依然进行执着的心灵探寻, 但其作品《活着》放弃了先锋的叙述方式, 进入了返朴归真的写作境界, 以单纯的笔触描写丰富的事实。这部以爱与温暖为基调的作品, 标志了其心灵的复归和创作的转向。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意义,哲学追问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5]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6] 汉斯·昆, 等.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5.

[7] 陈纯尘.生存的关注——论先锋文学的转变[J].福建论坛, 2003:117.

上一篇:青年法学教师入职初期的成长与素养下一篇: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