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2024-05-13

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精选6篇)

篇1: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在教学中“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而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那么,什么是追问呢?“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或深化或纠偏,“穷追不舍”,有利于学生的正确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教师的追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还有吗”“好不好”之类的追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追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追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追问的艺术性,把握时机,充分发挥追问的效能。

对于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追问的时机和场合

课堂教学追问往往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同时又应该是随机的,临时的。它有着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向学生思维的广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追问,由于它的生成性,同时就具备了不可预测性。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两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何时追问,何处追问,就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追问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课堂学习氛围有所松懈,学习状态低迷的时候。

课堂学习速度过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焦虑造成认知的困境,造成情绪的浮躁,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然;即使速度适中,若匀速不变,没有节律,没有起伏,没有变化也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没有刺激。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强烈明快的节奏感,如一首诗,更如一曲音乐,一个恰当的情境性追问,引导学生时停、时急、时慢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使知识更好的渗进学生的心里,这是教师追寻师生和谐的最高境界。如,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前15分钟结束等学生容易放松的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恰当的追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增强教学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

(二)思维肤浅,思考方向迷茫,深度广度受限的时候。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借鉴别人的较多,自己的独特见解较少。表述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别人的意见或旧知。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怎样理解?”“你是如何认识的?”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并且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同时,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再往深处想想看,这个问题说明什么?”“它和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刨根究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态度与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三)思维混乱,学习高度紧张,产生歧异莫衷一是的时候。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鼓励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甚至鼓励“异想天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创造个性品质,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有批判精神,勇于提出创新性见解。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实在难得,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了思考。

(四)求异过度,考虑问题一味求新,剑走偏锋,“钻牛角尖”的时候。

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思考中一味求新求异,从而远离文本,产生不合逻辑的思维结果。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简单的予以否定而不能充分阐述理由,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不服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适当的追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思维上的问题,自行纠正,快速回到正常的思维轨道上来。

(五)思维迷失,面对具体语文问题无法入手,不知该怎样去解答的时候。

这种情况的追问其实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对语文题目本身的追问,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追问。因为在很多时候,比如现代文阅读的训练中,很多学生会发生面对题目不知如何去做的现象。情急之中,有些学生会胡乱填写,导致原来可以从容应答的题目失分。

二、巧妙追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启发生命。新课程极力倡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个性化。所谓“一个千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认识和鉴赏的原因,学生在个性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错误的情况。有的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场面,那么教师是盲从还是拒绝呢?显然,教师可以尊重学生但不能盲从学生,可以通过巧妙的追问,表达教师拒绝的本意。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倾听,尽管学生可能运用的是另类的话语方式,尽管他可能将课堂拦腰割断,使教师处于尴尬之境,但是如果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它,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它,用最大的诚心去赞赏它,就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如王崧舟老师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一听到学生说“邱少云是傻瓜”,就让其坐下,根本不听其如何解释,谈何追问?怎么能这样去伤害一个孩子的尊严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上第二节课的时候,他顺势引导说:“孩子,你是不愿意看到邱少云死,是吗?”学生不住地点头,王老师接着说:“将心比心,谁不想活下去,我理解你,而且我相信,邱少云当时肯定也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同学们,你们再仔细听,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他一定会听到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谁听到了?”随后,学生举手如林,有的学生说:“邱少云,你可不能啊!你一动,身后的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将被敌人发现,战友们将会遭受重大伤亡,如果你一个人的牺牲能够换来战友们的平安,死也是值得的。”回答十分精彩,当然这节课也赢得听课者的掌声。所以,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倾听,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

(二)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问题提出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怎么办?这时,追问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或者,降低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分问题,或者,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特别是对由于缺少知识或理解不深不透不细造成的失误,教师既不应给予草率评价,也不应忙着明确指出其错误,而应采取提供线索、放大错误等方式进行“追问”,以便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这样做的意义显然要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追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追问形式的灵活多样上。我们要能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各种追问形式,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的提升。有一教师在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总结时说:“人物描写要抓住特征,莫泊桑擅长人物描写,课文中的几个人物都能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接着就追问一句:“一名画家用3年时间画了一幅人物画,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出来,这样的画与莫泊桑的人物描写相比,谁更有艺术价值?”结果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这两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教师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场景很尴尬。

(三)教师要注意追问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课堂追问的科学性是有效追问的前提,它首先要求我们的问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指向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对学生的常识性知识进行“穷追猛打”,甚至不断拷问学生天文地理数理化生的其他学科知识,失去了语文课堂的基本定位,这是极不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追问不仅要紧紧扣住语文学科特点设问,更要紧抓文本,使相关问题符合文本特征。比如在实用类文本中可以通过追问强调文本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而在文学类文本中则更侧重文本语言的形象优美。另外,课堂追问的科学性还要求我们在追问时必须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确定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通过追问形成有效地过渡迁移,使学生形成认知新图式,建构认知新意义,从而达成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课堂追问的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分问题的设置要合乎逻辑。比如在《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和《白杨礼赞》两篇文章的比较迁移过程中,我们可以有两种形式的问题设置。一种是归纳式的:白杨树有哪些特征?——到底为什么写白杨树?——北方的战士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追问《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阅读所得。使学生既能明白文中“落叶”的含义,又能进一步理解象征手法。还有一种就是相反的一个推理追问过程:象征手法是怎样的?——文中“落叶”象征了什么?相比而言,前一种归纳推理形式的追问更具有明显的促进学生技能掌握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追问设置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归纳推理形式的追问,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追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它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迅速地判断,自然地引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使这种教学技术更趋成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思想的成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

篇2: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一、巧借“想象”,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插上有力的翅膀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活他们在课堂上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和兴趣,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例如,《我叫“神舟号”》一课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嫦娥姐姐问:“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飞船弟弟说:“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对于一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而言,只读这两句话是没有办法完成“激发学生从小刻苦学习的信念,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教学目标的,适时进行想象训练,可以帮助教者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1. 课 文 导 入 —— 在 设 想 中 引 发 探 究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走近太空,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什么名字呢?(出示课题,指导学生齐读:我叫“神舟号”)

师:你们觉得“神舟号”飞船会是什么样子的?谁愿意展开想象,大胆地设想一下。(学生根据个人知识的积累谈心目中想象的飞船是什么样子的)

师(出示一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我国发明的“神舟号”飞船。下面我就根据图片带着大家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吧。(教师结合图片给学生依次讲解“神舟号”飞船的构造、发展过程)

2.课后延伸——在联想中体会科学的力量。

师:同学们,“神舟号”飞船要回中国去了,他把嫦娥姐姐送回了家乡,你们想象一下,嫦娥姐姐回到家乡后会看到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反馈后发现学生都说,嫦娥姐姐看到了祖国美丽的自然景观)

师:美丽的风景自然让嫦娥姐姐十分高兴,那么,我们祖国只有风景美吗?中国的科学家都能发明飞船上天了,说明中国科学技术如何?(技术高超)嫦娥姐姐会看到祖国建设的哪些辉煌成果呢?(组织学生回家搜集资料可以是祖国变化、家乡变化甚至也可以是自己家庭变化的资料)

第二天语文课进行3分钟资料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搜集的资料。(学生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听爸爸妈妈说的一段文字,也可以是听家人讲述的自己家庭变化的故事)

师:(小结)我们通过自己调查、询问,发现原来祖国的实力这么强大,它不仅发明创造了“神舟号”飞船,还为我们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该怎么做?(学生七嘴八舌表示长大了要用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二、创设“情境”,把科学知识的普及变成动态的生成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面对稚气未脱的一年级学生,语文课堂更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以愉悦的心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秋姑娘的信》一课,通过秋姑娘四封信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这些具有秋天特征的科学小常识。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这些知识点,让它们恰到好处地出现呢?仅以“大雁南飞”为例,通过师生的情境表演,展开这样的教学设计:

1.出示一封写给南去大雁的信,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通过师生情境表演,重点理解“多加小心。”

师:谁愿意演大雁?(请一位学生上台)大雁是怎么飞的?一只行吗?

师:(邀请4名勇敢的“大雁”,扇动翅膀,假装飞行) “大雁”们,准备动身了,你们要注意听好了,随时回答我的问题哦!

师:你们要到哪里去?

“大雁”:我们要到南方去。

师:你们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大雁”:冬天,这里的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听说你们每次要飞两个多月才能飞到南方,路上,你们会看见什么?

“大雁”:白云、飞机、村庄、小河……

师:你们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

“大雁”:暴风雨、飞机、猎人、饥饿,不小心掉队;不小心被猎人打中……

2.教师再次出示那封信,并小结。

秋姑娘第一封信这样写道:一想到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秋姑娘的心里非常——(担心)。(指导学生体会秋姑娘的担心,指名学生诵读感悟)

师:天这么冷,要去南方过冬的小动物可不止大雁一个,还会有谁呢?(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课件:燕子、杜鹃、百灵鸟)像这样每年冬天都要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春天又飞回来的鸟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候鸟。

大雁南飞本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科学小知识,即使学生知晓,也只是初步印象,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处处都考量了学生的接受水平,把原本生硬的科普知识,通过演一演、说一说等形式展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他们学起来不吃力,而且记得牢。

三、尝试“实践”,让学到的科学知识融入感官的体验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感性认识的认可程度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因而在进行科普知识点的教学时,语文课堂还可以向课外拓展,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感官体验。

例如,《冰花》一课的结尾写道:“小童问妈妈:‘这花是从哪儿来的?’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这样的结尾并没有告诉学生冰花形成的原因。学生从课文中只认识到了冰花的形态和它晶亮洁白的特点,知道了冰花是冬天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至于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学生依旧是一知半解。这里就可以作为语文课堂的生成点,借助科学实验,学生回家动手制作冰花,亲自摸一摸、看一看冰花的形成过程,对于冰花会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教授制作冰花的方法、引导学生拍下冰花形成的照片、为学生搭建实践反馈小讲堂等等,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体验相联系。学生在试验中就会明白:冰花的形成是受温度的影响,冬天夜晚寒冷,就像冰箱里的冷冻层一样,玻璃上的水汽遇冷凝结后就形成了冰花。有了这样的实践体验后,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探究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们感受到:原来语文课不只是写字、读书,还能在玩中学到知识。

篇3:巧用情境,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一、体态语言,丰实教学信息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活动,目前很多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采取口头语言进行教学,书面语言进行批改作业,让语言成为维系师生交往顺利进行的纽带。但是要想创新性地创设情境教学,不仅需要诉之于听觉的有声语言,而且需要体态这种无声的语言。因为体态语言能更真实可信地反映一个人内心感情世界的微妙变化,让学生读懂教师的“弦外之音”,而且面部表情和手势都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能够反映出课文的感情色彩。对于教学以情感人的文章,尤其需要运用体态,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中,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将自己和学生带入到郑和远航的旅程中,仿佛身临其境,和郑和一起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教师可以展现出兴奋和激动的表情,手势可以高举。郑和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教师可以微笑着表现出从容,手势可以对着每位学生。郑和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教师可以表现出愁眉不展之后的释然,手势可以由紧攥着拳头到放松。学生从教师变换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中,感受和体会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教师能得体地运用体态,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情感得以产生共鸣,从而配合教师解决一个个问题,学生通过在情境教学中去回答这些问题,能不断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的体态语言可以改变、扩展、加强、否定或增进语文课堂口头语言的信息量,让学生有效捕捉。它在丰实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更有效地刺激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学习。

二、实物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大多数小学都配备了电脑设备,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深受欢迎,很多传统的实物教学道具取消,教师多用PPT进行授课。虽然能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有不良的后果。PPT内容庞杂,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只依靠PPT,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大为减弱,导致对语文的兴趣也逐渐衰退。在小学生的教学中,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好基础,学会长时记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因此,运用道具进行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感官刺激增强学生记忆效果。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是一个小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学习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在读故事,而是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意义。这篇文章人物性格鲜明,教师讲解完这篇文章之后,要让学生感受到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才算是很成功的一堂语文课。因此,教师不妨借助道具,找几根荆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物感受荆条的扎手,更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廉颇的精神。

实物道具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出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有关的实物,能很好地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将大脑中的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的内容,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视频辅助,引发感官共鸣

视频辅助教学是十分直观形象的,对于有的文章,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进入情境。尤其是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教师单纯地讲解内容,学生体会到的很难深刻。但是,采取视频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视频可以作为文章的引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全文的开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视频可以作为文章的中间环节,成为文章背景的进一步讲解,将气氛推向高潮。因此,运用视频来创设情境教学,创设出与文章相关的氛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是一首激情洋溢的祖国赞美诗,赞美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壮丽山河、富饶的物产、独特的民俗风情、文明悠久的历史、辉煌卓越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爱国绝不是空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爱国教育十分重要。当前物质经济条件优越,爱国对于吃好穿好的当代小学生而言,主题太“大”,一“大”就“空”,尤其这篇诗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南疆北国、桂林西湖等等,对于知识面不太广博的小学生来说,学生难以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激发共鸣,反而会感到空洞和枯燥。因此,联系他们的实际,依据他们的心理,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可以播放爱国情感片,创设出爱国的氛围,讲课会更有效果。或者教师可以讲解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更深刻。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从空中到地面,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唤起学生自豪的感情。

采取视频来创设情境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课件,展示节奏要掌握好,尤其视频的出示要和谐,呈现方式和呈现时间的间隔性都要把握好,否则弄巧成拙,扰乱了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篇4: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关键词]艺术追问 小学数学 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7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提问并不能马上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追问,就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追问的有效策略。

一、追在矛盾处,问出数学本质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往往过分注重表象,从而出现认知矛盾,造成思维堵塞,为下一步探究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追问,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拼摆,看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并讨论后,认为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需符合一个重要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显然,学生对这里的“两边之和”存在着认知矛盾。由此,教师围绕这一矛盾点设置问题:“如果三边分别为2cm、1cm、4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猜一猜再试着摆出来。”学生根据之前的推理,认为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但学生动手拼摆后发现根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追问:“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深入探究,发现除了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之外,还有另外两边之和(1+2)cm是小于第三边4cm的。所以,“两边之和”这个条件并非其中的一个两边之和,而是任意两边之和。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最短的两条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以上教学,教师紧扣学生的认知矛盾点进行追问,带领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两边之和”有了全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认知误区,凸显了数学本质。

二、追在疑难处,问出灵活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容易陷入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学习误区,导致“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的怪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课堂追问,追在知识的疑难处,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突破固定思维的制约,实现灵活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完全能够从表象上理解平行和相交的关系,但对“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空间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困难。教师围绕这一难点设置追问:“我在大黑板前的小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又在大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请问,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学生观察后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直线无限延长后有可能相交,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能相交。到底是否相交呢?此时教师追问:“试想一下,两只蚂蚁分别沿着小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和大黑板上的一条直线爬行,它们会相撞吗?”学生从这一生活现实得到启发,认为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教师再次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从是否相交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问题的焦点放在“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由此,学生认识到,要判断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平行还是相交,先要确定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三次追问,教师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从难点入手突破学生的思维瓶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追在错误处,问出正向迁移

在提问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应答是正常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围绕错误设置追问,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引导,通过追问进行有效点拨,纠正出现的认知偏差,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为了检验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是否完全掌握,教师可以用一道判断题进行测验:判断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否相等。学生根据正方形周长的公式(边长×4)和面积的公式(边长×边长),计算出相等的两个数,即认为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针对这一错误,教师并没有直接评价,而是提问:“你真的确定这两个答案是相等的吗?”一部分学生很快醒悟过来,指出错误所在:因为单位不相同,两者根本不相等。此时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认为,虽然两个计算结果都是16,但周长的单位是分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分米,两者意义不同,不能比较大小。经过追问,学生理清了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本质区别,牢牢把握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从而有效规避了错误认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固不可少,但如果缺乏有效的追问,将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追问,帮助学生突破思维误区,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篇5:巧用下水文,让习作课堂妙趣横生

我选上的是《秋天的树叶》习作教学,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描写好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而难点则是学会对事物的想象。针对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用教师的下水文,来引导学生在赏析中学

会对树叶的描写,从而完成对教学重、难点的攻关。

一、真情述说,巧妙引出下水文

在学生介绍自己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不够具体生动时,我娓娓动听地叙说着:“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说,课前我也曾仔细地观察了一种树叶,就是梧桐树叶,并且把自己观察时想说的话写了出来,很想读给大家听一听,请同学们来帮我评改一下,可以吗?”学生在我的真情述说下,都非常想看看老师笔下的梧桐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的期盼眼神中,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于是,我用自己甜美的嗓音朗读着自己写的梧桐树叶片断:

这是一片精致的梧桐树叶。经过了秋天的洗礼,它已褪去翠绿的衬衫换上了黄色的外衣,妩媚中平添了几分成熟的神韵。那掌形的叶片,真像是哪位仙女妙手剪裁成的。那细细的脉纹,犹如一幅绘制精美的图案,又似一双巧手精心编织的网。

也许在秋风姐姐的邀请下,它会轻轻地挣脱出梧桐树妈妈的怀抱,像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飞向大地,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我读完最后一句话时,教室里安静极了,我的心也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激荡着,顿时掌声雷动。在学生雷鸣般的掌声里,我又读懂了什么是快乐。

二、倾心交流,激情赏析下水文

学会欣赏才能学会更好地写作。当学生听完我的朗读后,他们急切地想来评价我的文章,眼珠子都快奔出来

了,我引导他们进行赏析评价:“你认为老师笔下的树叶什么地方最美?”“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你们来猜猜老师是怎样把梧桐树叶写具体生动的?”“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这样的赏析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去写好一种树叶、怎样把树叶写得具体生动。最明显的进步是真正学会了对事物的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能够进行有序地描写。中国古代大文论家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文心雕龙·神思》)这里,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神思”对写作的重要意义。其中的“神思”,即合乎情理又富有无比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我们不难看出,在习作教学中,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空前绝后的发挥,是异常重要的。而教师的下水文,恰好做到了这一点。

通过学生对教师下水文的赏析,我明白了作文教学不是要把每一节课都设计得天衣无缝,而是能在每节课的作文教学中,注入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激动、兴奋,让他们的眼睛突然发亮。这样,他们心灵深处的写作

欲望和写作灵感就会突然迸发出来,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写文章是快乐的,是自己的生活所需。

三、自我创作,大胆超越下水文

教师的下水文,是美丽鲜活的文字,是能够触动别人心灵的语言,是教师心灵深处真情的自然流露。学生欣赏教师的下水文之后,心灵自然而然地有所触动,就会激发他们进行自我创作的欲望。这个时候,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大胆地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自己观察到的树叶描绘得具体生动,大胆勇敢地超越老师的下水文,就会显得相当容易了,就变成了他们思维表达的需要。他们此时的习作过程是快乐无比的,是自我创作思维火花的迸发。他们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写文章,或许这种感觉是最真实最需要的。孩子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其实也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和体验吧!教师只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与自己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联想在一起,他们就会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学生的作文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一片质感十足的广玉兰的叶子。叶片摸起来很厚,从正面看好像是在光滑的树叶上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蜡,反面是铁锈色的,摸起来毛茸茸的,还有那么一点点儿扎手。”

“这是一片精妙绝伦的枫叶。它好像一只可爱的小手,又像一位女皇叫仆人精心打造的美丽的皇冠一样。每当春天来临时,这些枫叶就会从枝条上伸出嫩绿的小手,欢迎春姑娘的到来,为她们披上碧绿的春装。到了秋天,她们为了感谢春姑娘和夏姑娘送给的绿装,为了欢迎秋姑娘的到来,不停地拍手,把手都拍红了。一阵秋风吹过,枫叶随枝条摆动,远看好像是奥运的圣火在熊熊燃烧着。”

……

正是教师的“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去更仔细地观察、体会、发现、挖掘、创造,让他们在思维的瞬间迸发出靈感与创造的火花,写出文质兼美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来。我衷心地祝愿我们教育界的同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写下水作文,在下水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有了这种心灵的碰撞和契合,学生就会学得更实在,写得更精彩,而习作课堂也会更加妙趣横生。

篇6: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关键词] 语文 教学艺术 巧用 课堂效率

笔者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最喜欢听老师讲课堂导入部分和作家作品介绍部分。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数学生基本不会打瞌睡,而且会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但是一旦转入到课堂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感知课文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明显下降,有的伏在桌子上,有的耷拉着脑袋,有的干脆睡觉,剩下的偶尔回答一下老师的问话,那声音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为什么一堂课中学生前后的表现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我们使尽了“花招”。就拿我自己的课堂来说,在上《景泰蓝的制作》时,在导入部分我先后展示了景泰蓝制品的许多精美图片,以此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耳边不时传来学生发出的啧啧赞叹声,他们的精神自然不错。这些“花招”的运用,可谓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也促使学生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作家作品介绍时,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情节……这些在学生看来都像是在听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他们当然愿意竖着耳朵听了。但进入感知课文环节,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思考,相对来说比较无趣,学生的惰性也就上来了。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是需要语文教师动点脑筋,想点花招的。

那么,怎样运用花招,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呢?笔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艺术这一角度谈些认识。

花招一:通过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引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刺激的新颖和变化能够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保证了课堂效率。

首先,重视课堂教学时的语言、语气及面部表情的运用。教师若在课堂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地运用一个腔调,语调平缓地上完一节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上课自然会没精打采、昏昏欲睡。因此我们不妨在讲重点、难点、疑点时,稍做停顿或拖长语音或提高语气,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注意,并诱导他们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运用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以及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和警句,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重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直观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无形中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花招二:做一名出色的话剧演员,适时创设课堂娱乐性氛围

我们的课堂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讲授者,也不是一名简单的“节目主持人”,更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像演员扮演特定的角色那样,在课文允许和要求的范围内,授课的情绪也要随着课文人物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喜就喜,需要怒就怒,需要悲就悲。如在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教师不妨做个角色扮演,相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因为教师创设的这种具有文学艺术性的课堂氛围极具感染力,使他们如闻其声,如睹其人,从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与人文的熏陶。当然,这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践证明,教师的多才多艺的确能吸引学生。尽管有人对此抱有不同见解,觉得如此有伤大雅,但在笔者看来,其实教无定法,只要得法,我们的学生喜闻乐见,同样可以借鉴到语文课堂中,相信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花招三:善用、巧用、活用课堂评价语,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才会有活力

课堂评价语即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语言。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评价,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又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看到,一节课其实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听了多少。一个只会演独角戏的教师是肯定不会成功的,不管他讲得多么细致,没有学生听同样是没有效果的。长此以往,双方的积极性都会受挫。尤其在私立学校中,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我们要备的不仅是课本本身,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在对课文扎实理解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善用“花招”,以此调节课堂气氛,相信我们收获的一定会是别样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彭 钢 张晓东编著《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 钢 张晓东编著《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

4.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在全市创业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小学安全教育广播稿-安全教育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