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2024-05-10

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精选11篇)

篇1: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点评]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不仅可以培养他说话的胆量和临时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学生以“说”的权利,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他上台讲故事的行为得到了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认可,老师还向他表示感谢。就是因为这一环节由学生来承担,老师不再是把持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成为一个语文交际者,学生不是中国教育课堂上的被动的听者,而是与老师一样,同为语文交际者,这样的课堂哪里还会有什么不平等呢?在我们的课堂,从一上课,老师便把“说”的权力还给学生的,又有多少呢?听下去,看老师如何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点评]这种提问好,不像某些语文老师的提问。我们的老师提问,要么是“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为什么?”,要么是“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这位老师的提问方式告诉我们:教学中的提问要有全面性、开放性,在以问题为话题的教学中,老师首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提问,而不是老师圈定问题让学生来套答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点评]学生敢于说真话,能说真话,是对个人人性的肯定。

老师:如果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了。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们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作昏倒状,全班大笑)。

[点评]对于“守时、注重个人修养”等的引导,老师很善于抓住故事情节中的典型事例来与学生共同研讨,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老师不回避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题,还以未来为前提,教孩子们要做一个守时、注重穿着打扮,以便给人以好印象的人。这在中国,在某些时间,是不能提及的,而我所见的美国课堂竟然是如此的不以为怪。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我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点评]做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首先要求做到的便是诚实,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求诚实,这是尊重个人意见并肯定人性的举动。对“好”与“不好”的讨论,这位老师没有发表个人的强制性的意见,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后妈”的行为做了剖析,并分析这种爱的两面性,这个分析对中国教师来说是震憾人心的,我们的主流价值观要求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否定“后妈”之行为,但实际上,“后妈”的行为本身没有错呀。学生对这一组问题的回答也是那么的合情合理。这才是以问题为话题而展开的人性化的讨论!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老鼠变成马……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教师:如果老鼠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点评]听到这里,我们有可能认定这节课的学科性质了,我们必定认为这是一节思想品德课,因为,这位老师在教孩子们以守时、诚实、注重个人修养以及为什么要帮助他人等道德方面的知识,这是学科教育给老师们带来的误区。实际上,对“灰姑娘的故事”这一学习资源的处理,这位老师所做的已经超过了阅读课(在中国,可以说成语文课)本身的学科范围,而把它当作了一种“活”资源,使之成为一个“话题”,教学成为了围绕这一话题而展开的聚会。

下面,我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有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如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能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点评]老师对这一组问题与上一组问题的设计,是令我称奇的,这一组问题的中心议题有两个:一是一个人如何主动把握机会,二是做一个人要爱自己。师生间的讨论是激烈的,也是坦诚的,一个人在把握机会、追求爱与被爱时应该如何做,灰姑娘在教我们呢?这比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这样提问“我们应向灰姑娘学习些什么?”的效果要好多少呢?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点评]这一问题的设计对小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他们很快地从整个故事中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位老师没有如中国阅读课上的老师给学生规定几分钟时间思考,而是耐心地等待(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学生发现了这一答案。学生的回答,老师表现出极大的欢喜,得到了充分地肯定和赞扬,“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老师没有回避作家的失误,这是在向每位同学表明:你们如果将来有所发展,一定会超过前人。

[总评]在课堂这个高度优化的语文交际圈里如何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聚会,对处于不同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的语文交际者来说,应做到互为资源、平等对话,坦诚交往。在这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围绕“灰姑娘”这一话题的中心人物先后进行了多次讨论,讨论以问题为呈现方式,通过师生平等交流,教学过程得以沿继。这节课为师生在阅读课上如何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聚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做法值得借鉴。

作者邮箱: wuyun_0320@sohu.com

[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网友来稿)]

篇2: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今天,学校对全市进行理科教研活动,息技术边老师上第二章第三节“文件和文件目录”,会后,听课教师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点评,老师们充分肯定边老师的基本功和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对多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下面,我就几个有关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思维、教学策略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不详细讲,是个疑问或错误,详细讲,容量太大,没有时间,也不是本节重点。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本节例1:教师打开窗口,进行改变目录的操作,要求学生观察窗口内容有什么变化,哪里有变化。学生观察后,一致回答:地址栏有变化,教师予以肯定。评课时老师提出不止此处有变,标题栏,状态栏也有变,应提及,否则不正确。例2:新建文件夹后,教师要求学生改变文件夹名称为中文,学生在切换输入法之后,发现文件夹名称处失去焦点,不能输入文字。评课教师认为要说一下原因和处理方法,用SHIFT+CTRL切换,输入文字,否则给学生留下困惑。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不讲是个疑问,讲,则要较多时间,却又不是重点内容一类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说法,或做法,处于中间状态,即要讲,但不展开讲,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交给学生。

如对例1,教师可讲:“对,同学们看到了地址栏有明显的变化,地址栏的内容就是当前目录,也就是路径的表达,但是窗口中有变化的不止这一处,还有几处,请同学们在教师等会儿的操作中注意观察。(或:请同学们在以后练习中注意观察)”这种策略(注意,我不提“这种讲法”,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处理),首先肯定学生的观察是对的,接着告诉学生地址栏的内容指示了目录的变化,就是路径这个概念,但同时也补充性提出了有变化的不止地址栏,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以后注意观察。言下之意,这不是重点,教师不展开讲。

对于例2,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看到文件的名称处原来有光标在闪烁,也就是可编辑状态,后来由于切换输入的操作,闪烁的光标不见了,也就不可编辑了,不能输入文字了。有关详细内容教师这里不详细讲,但是可以教你一招:鼠标单击被选中的文字,就可以处于编辑状态了。这种讲法,旨在避免展开讲有关知识,而这个知识与本节重点无关。但又能简单解释学生的问题所在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注:“教你一招”是边老师的独创,与学生的一种默契说法)

2、对于重点问题,不仅要讲得清楚,全面,还要有归纳,讲出实质,要有居高临下的概括。本节主要讲文件夹的概念,要学生理解文件夹的实质,就要在一般例子的基础上,提到三个方面:一、文件存放于文件夹中,多层文件夹构成等级关系,可以称上一级和下一级。所有层次的文件夹构成树形目录。二、文件夹是一种容器,是一种可以包含文件或文件夹的容器,其实其中放文件夹,也是为了开辟下一层空间。(见下示意)文件夹中可以不放任何内容。三、文件夹的作用主要便于文件的分类存放,便于管理。

包 / 文件夹〈 文件 或 文件夹 或空

文件夹 〈

含 / 文件

讲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才是讲出了文件夹概念、实质和作用,当然,我们不是一开始就讲,也不一定直接讲以上文字,而要通过举例、打比方,练习、问答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似懂非懂之时,概括性说这三方面的话,

由于这是重点知识,所以有必要展开讲,这里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于第1个问题是中所提的非重点内容的处理办法。我认为这是边教师本节课相对较大的缺点。

3、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两种形式相反的能力参与:一是把自己的眼光抬高,从上往下看知识的本质和结构,二是把自己的知识水平虚拟降低,把自己想象成与学生一样的水平,用学生思考的同步模式来讲解、引导。如果做不到第一点,则会出现平铺直叙,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教师即便讲和准确无误,学生也觉得“听懂了”,但不能掌握;如果做不到第二点,则学生会觉得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有些听不懂,有跳跃感。要做到这两点,有一定的难度。边教师这节课对第一个问题有所考虑,不失一般性。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出现了几处欠考虑的地方:在开始讲解不久,讲到了“如何建立子目录”,“打开”文件夹等专业术语,此时学生尚未接触本节的核心内容:目录或文件夹的概念,不知“打开”为何意。此举对学生影响虽小,但这种说法在设计上欠考虑。用较高的要求来说,不仅要在开始的讲解避免出现未建立概念的名词,还要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顺其自然地导出这个概念,思维上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再使用专业术语或名 4、课中有两个小问题:1、对于资源管理器中展现的目录结构,教师在问了这个结构象什么之后,停顿一下就说,这是不是象一颗树? 2、课本对于当前目录一概念有明显的错误:“在窗口中单击一目录,选中,是当前目录”的说法是错的,应是“双击一目录,被打开后,是当前目录”,老师们在评课中提到,并提出,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录,是当前目录。边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跟书上说法一致,是欠考虑的,我认为是评对的。(边老师也同意)

对此,我想进一步分析:文件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形式或结构,我们这所以叫它树形目录,严格来说是目录结构的逻辑关系与树与树枝、树叶等关系相似,并不是形状想象,因此重在理解逻辑关系,所以“这个结构象什么”的`问法是一种误导,或指向含糊,对学生来说不知教师这样问意味什么,说是象倒挂的树,他们很自然会理解成目录结构的示意图与树的倒着画象,当然是形状上象,而不能认识到目录的层次结构,分级从属这种逻辑关系。这种想法,也是基于对知识理解上从上向下看,把握全局的看法,因此我认为这种问法是不够恰当的,是否可以这样讲:“文件夹的这种等级关系,是不是与我们生活中的图书索引法、生物分类法以及行政分级管理的方法都很像?他们像在哪里?”学生思考后,会试图表达,此时,教师概括:“它们是在分级的方法上很像,有一个主干,下面逐步分级,由于这些事物的结构也和我们最常见的是树的结构一致,我们称它为树开结构。树有树干和的枝树,各级树枝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

“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录,是当前目录”说法也可以再明确一点地表达:在资源浏览器中,当单击一个目录时也是选中这个目录,但这个目录自动打开,选中的目录自动成为当前目录。这种说法与原来评课时大家的观点:“在窗口状态是一种情况:单击是选中,在资源浏览器状态是另一种情况:单击是当前目录”仅有细微差别

篇3:一堂化学试卷讲评课的片段与点评

这是对授课教师的最高奖赏, 也是最好的鼓励和激励。因为笔者深深地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再完美的课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现将我的感悟写出来, 与广大同行共勉。

一、教学导入

师:目前社会上各行各业非常流行、都在学习的一本书———《细节决定成败》, 有没有同学读过这本书?

生:有。

师:读过这本书后, 还记得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么?

生:“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师:我们真是心有灵犀, 和你有同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句———“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这就是忽视细节的代价, 通过这次考试, 我想你们一定深有感触。

师:昨天下午自习课, 试卷已发到你们手中, 就个别问题许多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或通过请教筝大庆市景园中学纪玉玲

老师已解决,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大家的共性问题。

二、课的讲解

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出“硫离子”。

(多数学生错写成S6+、S4+, 请学生回忆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并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然后根据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进行分析。)

生: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容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所以硫离子符号应写成S2-。

师:同学们, 不要鲁莽, 要学会思考, 学会分析。“聪明的人从不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我认为你们都是聪明人。对么?

生:对。

点评:教师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思考, 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采用“聪明的人从不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激励性语言传达给学生不要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如此说话方式, 如此柔和的语气, 比直接告诫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题2:稀硫酸的pH7, 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 再滴入石蕊试液, 得到的溶液呈色, pH7。

师:后两个空错的最多。错答成“紫”“等于”。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 被题中“恰好完全反应”所迷惑, 认为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完全反应”, H+就不存在了。现在请同学们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后便立刻明白, 硫酸与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后又生成了盐酸, 溶液仍然呈酸性。因此得到的溶液仍呈“红色”, pH小于7。)

师:“恰好完全反应”不一定是“恰好完全中和”的意思,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试题中含义可能不同,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想当然。

题3:在毕业晚会上, 小凯设计了一个化学接龙游戏:

师:本题以“游戏规则”“请你参与”创设问题情境, 考查了同学们对物质的组成、分类知识掌握情况。看似轻松, 实则严谨。

本题为结论开放性分析推理试题, 答案不止一种。扎实的基础、严密的推理是解题的关键。认真读题, 看清楚游戏规则, 即推理的前提, 领会题中的要求———“任意”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但不能太随意, 后面的物质组成中必须含有前面物质中的元素。

参考答案:H2SO4、S、CuSO4或HCl、Cl2、Na Cl或HNO3、N2、KNO3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点评:此题思维开放、结论开放。教师将解题的关键、推理的前提、试题情境与问题的考查分析的淋漓尽致,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题4: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向河水里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CuSO4、Na OH、Ba Cl2、Fe Cl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取样测试时发现A处河水的p H>7。试回答:

(1) 乙厂排放的废水中, 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2) 请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给甲、乙两厂提出合理化建议:。

师:本题将碱与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Na OH与FeCl3、CuSO4之间的反应, 巧妙地将要考查的知识置于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情境当中。

(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析题、提取有效信息———据题意知甲厂排放的废水流经A处时, A处河水的pH>7, 说明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 OH, 则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FeCl3和CuSO4;因为CuSO4、NaOH、BaCl2、FeCl3四种物质相互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 从而将有害离子转化为沉淀, 再经过必要的工艺处理后排放到河水中, 即可将可能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师:“如果你是工厂的技术人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你将如何处理呢?”

生1:两厂最好联合建立废水处理厂。

生2:将两厂废水混合、沉淀。

师: (补充) 再经过必要的工艺处理后排放;或者甲、乙两厂分别用必要的试剂和工艺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师:同学们, 平时要扎实学习, 勤于思考。答题时要细读慎思, 学会提取有效信息,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如果你是工厂的技术人员, 你将如何处理呢?”教师启发学生换位思考, 不仅通过试题的分析将知识深化, 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 化学就围绕在我们身边, 深刻体会“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感受学习化学的价值。

题5:向40g10%的Na OH溶液中加入60g20%的Na OH溶液, 混匀后取一半溶液, 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 然后逐滴滴加10%的稀盐酸, 直至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求:

(1) 混合后, 所得Na 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中和反应完毕后,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

师:本题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出现了错误, 在出错的同学中有近80%的学生出现相同的错误, 昨天试卷已经发下去了,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认真、逐字地将题干再读一遍, 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一个、两个、三个……许多学生兴奋地举起手来。

师:看来同学们有了新的发现。

生:“混匀后取一半溶液”中的“一半”, 我们没有注意到。

师: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认真、细心, 端正学习态度, 习惯、态度决定一切。

点评:引导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所在———一半便戛然而止, 教师没有将学生接下来都会的计算过程一步步写出, 干脆利落, 重点突出。

题6:某钙片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可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1) 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错误。

(2) 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 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a CO3+2HCl=Ca Cl2+H2O+CO2↑, 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3次实验, 数据如下:

(1) 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2) 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 并建议厂家如何改标签。

师:本题对标签的阅读和分析是答题的关键。考查了同学们阅读标签、综合计算、比较分析的能力。在答题时, 应仔细分析题目, 从中掘出现象背后的化学本质, 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师:边分析、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

解: (1) 本品若为纯碳酸钙, 其含钙量为每片含钙量为:因此本品每片不可能含钙0.75g。

(2) (1) 设10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 x=7.5g, 因此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0.75g。

(2) 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0.75g×40%=0.3g,

建议厂家将含钙量:“每片含钙0.75g”改为“每片含钙0.3g”。

点评:教师以标签上的内容为载体, 引导学生学会“看”标签, “用”标签, 培养学生对化学信息的迁移、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健康地生活, 提高生命质量。

师:贝多芬有句名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 不是由于力量的强大, 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同学们, “在遥远的征途上, 基础的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定要注意随时给自己补充营养。”成功是讲究储备的。平时要多读书、多求知、多学习、勤思考, 逐渐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师:同学们, “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就一定能成功”。

专家点评:

教师的讲解没有拘泥于试题本身, 不是就题论题, 切入的角度新, 举例鲜活、生动。试题分析淋漓尽致, 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阐述得非常充分, 引导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化学问题, 感受化学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篇4: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一是看教什么;二是看怎樣教;三是看教的怎么样。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看学什么、看怎样学和看学的怎么样。

一、看教什么

看教什么,即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老师把这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是有基因控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分析资料,总结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本节课依据生物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三维”目标定位准确、全面、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于过程和方法之中。本节课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实现上述“三维”目标而设计的,顺利地完成,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看怎样教

看怎样教,即看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整体上看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组织有序、顺畅自然。

这一过程主要看学生和教师这两大主体。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以“评教”为主”,新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以“评学”为主。

1.看学生

主要看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等)、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等。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本节课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实现了课堂信息交流;学生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参与面广、有深度,具有良好的思维状态,思维参与是核心。有的学生由于性格、能力等原因,发言的机会少,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交流讨论,思维已启动了,表现在下课时情绪高涨,小脸红彤彤的。最终实现了绝大多数学生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

2.看教师

主要看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教学能力等。

本节课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大胆探究的教学情境,搭建了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的平台;在教学中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最优化地选择和运用了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构建了《自学探究、质疑答疑、归纳总结》教学模式,在这个框架下主要运用了观察—讨论—归纳法,还综合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法、谈话引导法,等等。另外,注重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上下功夫,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适时、适量、适当地运用了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尤其是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好。教者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娴熟是这节课亮点之一,她承担了并完成了东北师大的科研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中》。多媒体不能代替生物实验,但有些课堂上不能做的生物实验必须运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其过程,如,本节课《转基因鼠实验》,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不能做实验,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科学、合理、恰当,真正起到了服务于教学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能力方面表现在: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调控课堂能力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娴熟、自如。非常注重“怎样教”,在设计“怎么教”上大作文章,下功夫,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三、看教的怎么样

看教的怎么样,即看教学结果。包括三方面:即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这是高效课堂的三要素。

学生们完成了学习目标,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形成了能力,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即有效果。学生们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即效率高。不仅关注了学生们的当下发展,更注重了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和终生发展,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后续学习产生美好的愿望和期待,即效益高。

综上分析,这节课是按照生物新课标设计的,体现了很多新课程理念,在努力关注着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的怎么样,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按照高标准要求,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提出几点与大家共同商榷:

1.个别环节过程少分析不透,结论形成过早

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重点内容的结论,只有两名学生破解了就仓促地形成结论。应在几组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生生互动,参与面要广,时机成熟了由学生们自己概括形成结论。在这个环节上也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理念。

2.在学科专业思想上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这节课重点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这节课到这不算完,还有隐含在本内容中的一些生物学科专业思想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基因虽然能够控制生物性状,但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你可能接受了父亲绘画的天赋,但你不勤奋学习和练习也不会成为绘画的高手。同一麦田地,麦苗靠近水肥多的地方长势就良好,相反,靠近水肥少的地方长势就不好。这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要把“生物能适应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要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些生物学科专业思想挖掘出来,使课堂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一个高度。这是普遍存在问题,往往被忽视。

篇5:那一堂课阅读答案

1.“我”因服装不合学校要求而多次受罚,米西微老师在她那节英国文学课上给了我自信,让我从此变得内心强大。

2.交待了二战期间特殊的历史背景及人们生活的艰难。为下文“我”因没有学校标准校服被罚作铺垫。3.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尽管“我”极力控制难过的情绪,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表现了“我”内心的委屈。4.一是指米西微老师给我上的那节英国文学课;二是指在那节课上老师教会了我们人生道理,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堂课。5.米西微小姐的话,教给了我关于同情的一课,也给了我自信,让我受伤的心灵得到救治,从此再也没有懦弱过。

篇6: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阅读答案

我听过一个美国男孩拉凡·斯蒂恩讲的故事,他从父亲对一个贫苦孩子的尊重中,懂得了怎样做人。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这样,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这期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有一天,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这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楼走到小男孩身边,望着他那微笑着的眼睛以及脸颊上深陷的两个漂亮酒窝,和蔼地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随便看、尽管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你看,拉凡·斯蒂恩从父亲对待贫苦小顾客的态度中,懂得了怎样尊重一个平凡的孩子。

为什么要赔钱把小飞机卖给那个小男孩?因为父亲知道小男孩是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父亲看重的不是赚钱,而是小男孩的爱心,因为大爱无价!

但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飞机白送给小男孩,而是问他“你有多少钱”?因为父亲明白,小男孩更需要自尊,而不是施舍。

当男孩子展开手掌,数出比飞机价格低得多的27美分时,父亲却说“你的钱正好够”,这让男孩子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

斯蒂恩在父亲的感染下,还学会了看人。当这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刚刚走进商店时,斯蒂恩看到的是他破旧的衣服和乱七八糟的头发,但在父亲的影响下,斯蒂恩改变了他的眼光,当男孩走出商店时,他“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有的同学爱以貌取人,瞧不起普通劳动者,但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建筑工人,我们住的房子哪儿来?没有种地的农民,我们吃的粮食哪儿来?没有制衣的裁缝,我们穿的衣服哪儿来?没有环卫工人,我们周围干净的环境哪儿来?没有园林工人,我们城市的绿化哪儿来?

生存,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轻视普通的劳动者。

面对平凡,你要真诚地去爱,爱能使你自觉去尊重人,尊重劳动果实。当你学会了尊重,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成为一个创造劳动价值的人。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2、文章第2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啥说 你的钱正好够?

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中,我懂得了什么?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时间是圣诞节不久,地点是爸爸小商店的玩具部,主要人物是小男孩和爸爸,起因是小男孩为弟弟挑选圣诞礼物,经过是小男孩看中一架玩具飞机,爸爸友好地接待了他,结果是小男孩花了27美分买了一架3.98美元的玩具飞机。

2.【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答:这句话写出了小男孩的家境贫穷,连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侧面衬托爸爸的善良,不轻视穷人的美好品质和对穷人的同情。

3.因为小男孩家境贫穷,而这架玩具飞机对他来说却有极大的意义,是自己挣钱给弟弟买礼物。爸爸不愿让男孩失望,更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就说钱正好够。

4.答: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以爱来包容他人。

篇7:周记:我的第一堂阅读课

我的第一堂阅读课,如蜻蜓点水般荡漾开来。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我的目光随着书名像是在追寻什么。突然,我眼前一亮,像是挖掘到了稀世珍宝,这本书的书名显然已经深深地吸引到了我-----《在最美的年华遇见的事》。

翻开第一页,我用手指轻轻捻起一张泛黄的页纸。“鱼有几种吃法?”,多么有趣新颖的题目,一下子便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我带着这个疑问,继续阅读。

原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农扛着木柴走在森林里,这时,两个土匪抓住他,将他带到一个山洞里。土匪头子将贫农带到一张桌子前,上面摆着一盘鱼和一杯酒,贫农从没吃过鱼,也没喝过酒,于是他怯怯得夹起鱼背上的肉,一口干了那杯酒。然后,他居然就被土匪放走了。多年以后,他得知,原来那山的土匪针对鱼的几种吃法定下这样一条规则:第一种吃法是先吃鱼眼睛,这样的人一定得死;第二种吃法是先吃鱼肚子上的肉,这样的人关几天就放了;第三种吃法就是先吃鱼背上的肉,这样的人立马放人。酒如果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他也死定了,如果是一口喝光的人就会立马被放。

故事结尾,通过土匪头子的话告诉我们:吃鱼眼睛的人,一定是财主家的人,吃鱼吃腻了,他们就要狠狠地勒索一把;吃鱼肚子上肉的人,一定是富家子弟,说明他们经常吃鱼,知道那儿的肉好吃,所以就关上几天,让他们家人送点钱来就放了;吃鱼背上肉的人,肯定是穷人家,没吃过鱼。喝酒也是这样的,有钱人才有酒喝,才会慢慢品,没有钱的人从没喝过酒,才会一口把酒喝光了。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他们的大哥就是根据一顿饭判断哪些是真正的穷人,哪些是真正的富人。

铃铃铃,铃声响起,下课了。我依依不舍得合上书,放回架上,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

篇8:点评美国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卞老师上的这节课的题目叫《从众与自主》, 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的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的第一部分。在上课之前, 我看到八年级教室的讲台上摆放着一架电子琴, 内心充满疑惑:这节课卞老师要讲什么?讲音乐吗?上课伊始, 卞老师抬起头, 久久凝视着教室的天花板, 引得学生和听课教师也情不自禁地向天花板望去。然后, 他说:“我们的窗户没有安纱窗, 天花板上落满了苍蝇, 刚才我目不转睛地望着天花板, 引得同学们也向天花板望去, 这一现象叫什么?”至此, 我才恍然大悟, 前面的这番“表演”原来是在设疑, 是一种独特的课堂导入。于是, 他很自然地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从众与自主”。

然后, 卞老师缓缓打开电子板, 首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 知道从众的含义, (2) 明确从众的利弊。接着, 在黑板上写下:“一、剖析从众”。

接下来, 卞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方向各异的三条射线, 让学生判断哪一条最长, 学生兴趣盎然, 有的说A射线长, 有的说B射线长, 有的说C射线长, 最终学生都说A=C。其实三条射线一样长, 这就是一种从众现象。

再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闻苹果和桃子, 并问学生闻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闻到了香味, 有的说闻到了甜味。然后, 让学生尝苹果和桃子。卞老师说:“今天我拿来六个苹果和桃子, 每人一个分不过来, 怎么办呢?”于是, 按照接力的办法, 学生每人咬一小口, 男生咬桃子的左边, 女生咬桃子的右边。坐在前面的学生都想最先拿到桃子, 其中一个学生接过桃子就咬了一口, 结果发现桃子是假的, 引来其他学生的一片笑声。这再次说明了人们都有从众心理。然后, 卞老师让学生把书打开, 快速地看书, 并回答什么是从众现象。这样, 教学流程很自然地进入到了第二个环节:“二、从众现象有哪几种”。

学生通过看书, 很快找到了答案。为了使学生能保持持久高昂的学习兴趣, 这时卞老师说:“下面, 让我们先放松一下, 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于是, 卞老师开始弹琴, 学生看着歌词一起唱了一首《中国范儿》。有的教师认为, 这是一个无效的教学环节, 但我不这样看。我认为, 这是卞老师的有意设计, 一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心情, 二是说明唱这首歌要节奏准确, 声音洪亮, 情绪饱满, 这也是一种从众现象, 是积极从众, 是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第三个环节是“从众是与非”。这一环节中, 卞老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黑板上板书: (1) 从众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遵守规范。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后, 教师出示课件, 进行归纳总结: (1) 有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 (2) 有助于增强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3) 有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 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 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 (2) 从众的消极作用: (1) 失去正确判断, 盲从去做一些事, 弱化自我意识, 束缚独立思想; (2) 影响到集体的事业, 阻碍个性的发展, 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3) 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从众开始的。

第四环节是反馈检测, 这一环节中卞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些习题, 以反馈情况, 检测教学效果。此时, 课已接近尾声。

我认为, 卞老师的这节课很有特色, 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这节课上, 卞老师在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下了很大工夫, 在课下做了精心准备, 无论是课堂导入, 还是学习活动的展开, 都是层层设疑,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恰到好处。比如, 电子琴的摆放就给人造成一种悬念, 这就犹如排演一场大戏, 前面出现的道具, 后面一定是用得着的, 这一点卞老师做到了。再如, 让学生闻苹果和桃子这一环节中, 卞老师就把苹果和桃子这些道具运用得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很好地说明了从众心理。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正如在评课时有的教师所说:“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灵动之美。”卞老师的课件运用是恰到好处的, 尤其是在“检测反馈”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 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整个教学流程紧紧围绕出示的教学目标展开, 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 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5.书法字条激励手段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卞老师平时喜爱书法, 他用自己书写的书法字条, 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奖励, 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6.语言风趣幽默, 也是卞老师这节课的一大特色。

以上是笔者为卞老师的公开课做的点评。从卞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有特色的课才算是好课;二是上好公开课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三是教学环节力求完美。卞老师平时上课也许不会为了上这节课在讲台上摆放一架电子琴, 但上公开课时使用一些“道具”是必要的, 因为参赛本身就意味着表演, 因此要力求细节完美。四是语言力求幽默, 课堂上要多一些笑声。因为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有一条不成文的标准, 那就是课堂上有没有笑声和有多少笑声。笑声越多, 说明课上得越好, 笑声越少, 说明课堂效果越差, 因为笑声代表学生认真听课, 代表学生愉悦, 代表学生身心俱在, 心理共鸣。当然, 幽默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 讲究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无法刻意预设, 也不能慢慢酝酿。总之, 上好公开课需要教师练好自己的“内功”。

参考文献

[1]万伟, 秦德林, 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

篇9:一堂美国小朋友的 数学游戏课

美国小学五年级班上,多数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小数,有时他们甚至还在练习12以内的乘除法,而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别因此小看了美国学生,对于“1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脱口给出答案。

在一堂数学课上,班主任Toalson女士的办公桌上放着许多食品。莫非今天是她的生日,她要请我们吃零食吗?大家这样想。

“同学们,请到我的桌子上选一件你想要的物品。”Toalson女士这样说。等大家按照她的吩咐做完之后,她又从杯子里抽出一根木签,问一个同学:“你的巧克力豆有多重?你能在盒子上找到它的重量嗎?…‘我的巧克力豆是12盎司,约340克。”这个同学指着包装盒回答说。

当被抽中的同学“演讲”完毕之后,老师又告诉同学们有哪些计量单位和十进制计量单位的进率,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留给孩子们的是这样的一道家庭作业:为什么一大袋爆米花比一小袋盐要轻得多?请说明理由。

美国的数学教学重在实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经常用生活用品做例子,数学应用题多数与生产有关。

美国也有数学竞赛,但形式很特别。大家不是埋头做试卷,而是在玩游戏。整个礼堂就像集市那样摆着许多摊位,每个摊位上摆放着不同类型的数学游戏,那形式就像中国的春节逛庙会猜灯谜似的,猜中有奖。工作人员介绍说,“当你完成一项游戏,就可以获得一个粘纸,当你有5个粘纸时,可以到那个桌子换一张优惠券。凭优惠券可以在指定的商店买到便宜的冰淇淋、比萨等。”虽然“竞赛”没有评名次,但参赛的每个人都得到了“干得好”的称赞。

《正天和丸子的推理生活》答案

男人咬烂了自己的衣服(打一字):衷。

题目:

桌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甲说:“是乙吃的”,乙诜“是丁吃的。”丙谎“我没有吃。”丁说:“乙在撒谎。”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判断是谁:

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

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

答案:D。假设甲说的是真话,是乙吃的,那么乙说是丁吃的就是假话,丙说我没有吃就成7真话,所以甲说真话不成立。

假设乙说的真话,是丁吃的,甲说是乙吃的就是假话,丙说我没有吃就是真话,所以乙说真话也不成立。

在假设丙说的是真话,我没有吃,那么甲说是乙吃的就可能是真话,所以丙说真话也不可能。

就只有丁了。丁说乙在撤谎,乙说是丁吃的,如果乙在撒谎,那么不是丁吃的,甲说是乙吃的,也是谎话,不是乙吃的,丙说不是我吃的,也是谎话。

只有丁说真话的情况下,都可以证明其他是谎话。

街道迷宫:如图,

篇10:一节美国小学内容阅读课的启示

内容阅读 (Content Area Reading) 也被称为“Reading in Content Areas”。简单地说, 就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里, 如自然科学、社会学、历史、数学等, 对文本材料进行阅读和理解 (Herber&Herber, 1993) 。内容阅读不仅要理解与学科相关的概念, 还要掌握这些特定的文本结构。内容阅读的起源可以追述到19世纪晚期, 在此之前阅读被看成是单纯的朗诵和背诵, 而1894年Colonel Francis Parker提出了阅读在意义理解方面的积极作用。1925年William S.Gray以4~6年级25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 系统分析了发生在学科教学中的阅读类型, 从而第一次把阅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此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 他和学生发表了大量文章、报告, 阐述了内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方法论。1950—1970年, 内容阅读曾经一度失宠, 因为有学者 (如Flesch, 1955) 指出儿童阅读能力低的原因是缺乏系统的课堂语音教学。1970年Harold Herber出版了“Teaching Reading in Content Areas”一书, 再次使内容阅读教学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Moore, Readence, &Rickelman, 1983) 。此后, 内容阅读便迅速发展起来。如今, 美国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Every teacher is a teacher of reading. (每一位老师都是阅读老师) ”。美国《各州共同核心标准》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 Science, and Technical Subjects) 规定5年级之前文学阅读量与信息阅读量的比例为1:1, 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 文学阅读量的内容将逐步减少, 而信息阅读量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信息阅读主要依靠内容阅读教学来实现) , 高中毕业 (12年级) 时两者之比为3:7。由此可以看出, 内容阅读教学在美国基础教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本课设计背景

日常教学中, 教师通常用六天时间完成某个主题的阅读教学。阅读材料包括各种体裁, 从科普文章、历史记叙到说明性的文章。每天学生都会学习关于该主题的新信息和新词汇, 六天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本节课是关于主题“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中的一节课, 之前的几次课中学生已经阅读了有关该主题的一些非小说类文学作品, 有了一定的语言和信息积累。

二、本课的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发现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义。

2.学生能够在新的语境中独立运用阅读策略:如何处理和记忆不熟悉的词汇、如何使用组织图 (graphic organizer) 来区分文章大意和细节。

3.学生能够进一步丰富对主题“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的了解, 并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本课的主要步骤

1.准备阶段:用学生身边的“花园” (garden) 话题, 引出上节课所读内容的主题“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 。然后教师给学生阅读一则父子俩在城市里建造花园帮助改善环境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示范了如何解决生词的多种策略, 如用小贴纸 (sticks) 标出生词、通过语音知识辨别词汇、利用构词法和上下文理解词义等。为了复现记忆前几课学过的单词, 教师先后做了两个活动, 一是和学生一起表演自编歌谣, 二是发给学生一些生词图片, 让学生解释说明图片。通过准备阶段, 学生既熟悉了主题, 又获得了一些话题词汇。

2.独立阅读与讨论:给学生20分钟时间独立阅读新的材料“天气变化” (Climate Changing) , 教师提出读前问题“How can you help to slow down global warming?Can you make a real difference?How or why not?”要求学生读后与同伴讨论并完成组织图 (graphic organizer) , 写出文章大意和有关细节。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小贴纸 (stickers) 来标出生词。

3.再次阅读:重新朗读文章, 和同伴一起按照教师提供的猜测词汇意义的步骤去探索所标出的生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4.读后讨论:集中讨论文章中与主题大意有关的细节, 探讨这些活动对于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与意义。

四、本课给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 阅读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

词汇是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上阅读课时都非常重视词汇的学习与复现, 更何况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在我国的英语阅读课上出现过这样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只讲语言点而不顾篇章整体学习, 二是只重视篇章整体信息提取而忽视了语言学习。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 本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师Gage Reeves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生词, 并注意积累话题词汇。阅读前提出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提取文本信息, 阅读中或阅读后完成组织图, 分析文本信息。整个教学过程点面结合、有枝有叶。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词汇学习与处理信息结合起来。比如设置阅读理解问题时从词汇角度出发, 列出主题词汇并让学生回忆解释该词在文中所承载的信息等。词汇教学可以有多种途径, 如在教室里建立Word Wall, 使学生每天沉浸在语言氛围中;将学过的词语变成歌谣, 让学生自己编动作, 每天练习。

(二) 阅读教学离不开显性策略教学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开始意识到阅读策略的重要性, 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 理解语篇意义”、“能利用略读和找读策略”等具体要求。阅读策略不能只靠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 应该兼顾显性教学, 后者对于EFL/ESL学习者尤其必要。教师Gage Reeves在准备阶段示范了解决阅读中生词的策略, 随后又指导学生运用此策略, 并在最后的独立阅读中不断提醒学生运用此策略。这种做法与Dimino (2000) 的显性策略培养三部曲很相似。

1. 示范阶段:教师用“自言自语” (thinking aloud) 的方式示范策略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帮助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该策略。

3. 独立运用阶段:给学生提供独立运用策略的机会, 使他们不断得到锻炼, 最后形成自动化运用。

在美国的中小学课堂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 即“I do, we do, you do.” (教师展示或操作一种技能或策略,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该技能或策略, 最后学生通过活动独立完成技能或策略的独立运用。) 这与显性策略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EFL/ESL学习者来说, 也许他们具备或多或少的母语阅读策略, 也许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阅读策略, 但是显性策略教学会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 提高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 从而更好地进行文本理解和评判。

(三) 阅读材料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Knickerbocker&Rycik (2002) 发现如果文本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动机就会增加。Gambrell (1996) 的调查表明阅读动机与下面四个因素相关:文本的可获得性、选择性、熟悉度以及社会互动。所以,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 应尽量挑选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 话题为他们所熟知的文本内容。本课老师Gage Reeves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身边的花园入手, 引入比较抽象的概念“全球变暖”, 而在阅读时, 又能选择与学生年龄相仿的男孩的故事说明“我们能为周围环境做些什么”。设置读后问题, 也尽量将阅读内容与周围生活相联系。这些考虑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Domino, J.Explici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EB/OL].2000.http://ctl.uoregon.edu/pd/cf10/presentation/1014.

[2]Flesch, R.Why Johnny can't read——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J].New York:Harper&Row.Gordon, J (.1956, November) .Why Johnny still can't read.American Mercury, 1955, (83) :5-9.

[3]Gambrell, L.B.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J].The Reading Teacher, 1996, 50 (1) :14-25.

[4]Gray, W.S.Phonic versus other methods of teaching reading[J].The Reading Teacher, 1955, 9 (2) :102-106.

[5]Herver, H.L.Teaching Reading in Content Areas[J].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 1970.

[6]Herber, H.L., &Herber, J.N.Teaching in Content Areas With Reading, Writing, and Reasoning[J].Boston, MA:Allyn&Bacon, 1993.

[7]Knickerbocker, J.L.&Rycik, J.Growing into literature:Adolescents’literacy interpretation and appreciation[J].Journal of Adolescent&Adult Literature, 2002, (46) :186-208.

篇11:我的一堂自主阅读课

八年级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上这篇课文只用了一节课,而且课堂非常从容。首先,我重视了课前预习,像其他课文的预习一样,没有给预习提纲,让学生就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在作业本上写出预习所得。课堂上,我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在阅读中读出或划出了什么,为什么?按照座位依次交流了6个学生,就解决了这一课该解决的问题。

第一個学生:“我划出了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为这是本文的中心句,领起了下文。”“很好”,我及时肯定,“你还能说说这两层意思中,作者用了‘不仅……而且……,强调的是哪一层呢?”学生及时补充,强调了“而且”,下文重点就在说明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个学生:“我划出了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因为这一句话领起了下文,说明生物入侵的原因及途径。”

第三个学生:“我划出了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因为它是本段的中心句。”这一段较短,许多学生会意地点头。

我就势引导学生,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引出说明对象——说明其危害——入侵的原因及途径——学者们对入侵的不同态度——采取的措施,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安排内容,水到渠成地弄清了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第四个学生:“我划出了最后一段的‘例如……因为它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美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措施。”我顺势追问,依次往前看,还有哪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短暂地思考后,有同学说,第二段蒲公英的例子,说明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学生通过学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我引导大家总结了本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本质特征、危害、入侵的原因途径、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第五个学生:“我划出了第三段的一个句子——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几乎与‘全不好理解,‘几乎是差点儿的意思,‘全是完整、完备的意思,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空前活跃。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矛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对原因的解说有点模糊。”我激动地说:“问题提得很有水平,你对语言很敏感,你的回答抓住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模糊的地方可能是我们大家的难点,不矛盾是肯定的,要仔细研究语言环境。从‘全字可以看出作者要强调‘入侵者没有天敌的制约,繁衍速度快、数量多、危害大,而从‘几乎一词又可以看出作者表意的客观、严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课文像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继续找找,联系前面的所学,掌握特点、规律,学以致用。”

第六个学生:“以前提到环保,我总是认为应该治理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发等现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大真是触目惊心,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水花生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一节课学习一篇课文,而且轻松愉快、得心应手,凸显了说明文的中心、顺序、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性的文体特点,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注重预习,事半功倍。我们知道,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反复备课、朗读课文、钻研教材等,即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也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课前预习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定位于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自学开始,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并定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为学而教,课堂上就会精彩纷呈。

思考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只要用心读了,谁都能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解说文章的中心,学生经思考划出的每一句话都有研究的价值。 “为什么”又有一定的难度,只有用心读,这个“为什么”才能击中要害回答。表现的欲望促使学生用心思考,温故知新,知识掌握更活了、更牢固了,相应的阅读能力也自然形成。在不同的碰撞交流中,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把学生的思维也引向了深入。

思考三:开放课堂,享受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帮助者、激励者、促进者,要试着少一些预设,顺应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要及时肯定。交流精彩的要及时鼓励,激发学习的热情;交流有阻碍的,要寻找时机点拨、引导、帮助,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学生用心阅读,同文本交流,同作者对话,才能悟出文句之意。这样悟出来的东西,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是学生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悟的过程中也会涵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上一篇:测量学心得体会下一篇:二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