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踩了这朵花》一课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导

2024-05-11

对《别踩了这朵花》一课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导(共5篇)

篇1:对《别踩了这朵花》一课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导

《别踩了这朵花》是冰心老人满怀爱心的一篇佳作,她对自然万物中的一个十分微小的生命,付出了一片挚爱深情,着实让读者怦然心动。围绕这一情感主线,我抓住小黄花的成长经历和文末冰心奶奶的心思,这两个内容,引导学生和冰心奶奶进行文本与心灵的对话。对于教学抒情类文章我真的不是很得心应手,但我反复的的研读教材和教参,反复的琢磨学生,我觉得这节课还是有几点满意之处。

一、导入新颖,课题入手,首尾呼应。

我从冰心的一句话入手,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引导孩子和冰心奶奶进行心灵的对话,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很顺畅的引领孩子走进这个充满“爱”的小诗。我围绕“爱”这一情感主线,让孩子们反复读文,找出文中所有的“爱”,很快,孩子们就找到了许多的“爱”,王林硕说:“我找到了小花得到了妈妈的爱。”张春泽说:“我找到了小朋友对小花的爱。”还有的孩子说:“文中还有大自然对小花的爱。”当我问孩子们还有谁的爱,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冰心奶奶的爱。”最后我和孩子们谈话:“你们听懂冰心奶奶的心里话了吗?”没想到孩子们理解地特别到位,他们都知道了,冰心奶奶让他们保护小花,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

二、脉络清楚,一个问题,贯穿全文。

课文用了4个小节向同学们介绍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从中体会到这朵小花为什么得到冰心奶奶的爱。我只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这一环节问题明确、简洁、有生发力。学生在朗读交流中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们在汇报的同时我适时的指导朗读。朗读方法多样:人称转化法,把文中的它换成我来读,让学生感同身受;想象法,想象这让的小花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你会怎么说?最后,我又一次提出冰心奶奶会如何和小朋友们讲述这朵小花?配乐朗诵。学生们的朗读发挥到了极致,完全读懂了冰心奶奶的心思,让我很是感动。

对比以前的抒情类文章的教学,我是有进步的。但还是存在着种种不足。老师的语言还是不够柔美,最后一小节处理的很草率,对学生朗读的知道还要下功夫等等。我很感谢学校能举行这个活动,让我学到很多,发现很多,进步很多。

篇2:对《别踩了这朵花》一课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导

栾城县冶河学区

张肖岭

教学内容

《别踩了这朵花》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2.知识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3.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会冰心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感受冰心的仁爱思想,使学生达成共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机、图画。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了解冰心,导入新课

1.每人分发一张图画,图画内容:马路边有一棵开黄花的公英。让学生交流如果自己在马路边看到这朵蒲公英会怎么做?

2.利用单元首页,本课文前的导语,总体了解冰心。

3.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有关冰心的资料

4.创设倾听意识,将学生带入与作家,对话交流的阅读心态中,在冰心奶奶的创作中主要突出“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她的作品充充满浓烈的仁爱思想,不信,你听,冰心奶奶对我们说——

学生倾听,教师讲述。

学生合上课本,一边欣赏图画,一边听老师读诗歌。

二、朗读课文,感知理解

1.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达到“读通,读懂”的基本阅读要求。教师将图画一一贴在黑板上,配乐读诗歌。

2.读后以“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为话题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歌。

全班学生交流各自的阅读发现。

4.在学生回答出“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要爱护那朵小花”基础上,教师追问:这朵小花引起冰习奶奶这样的关注,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朵小花呢?

板书:这朵小花很幸运,快乐、勇敢、顽强。

5.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让学生想像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地在和小朋友交谈,你现在就是冰心奶奶,你在和在座的小朋友谈话,你会以怎样的语气来讲话呢?(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升华认识,拓展延伸

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推而广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身边细微的爱,并愿意用爱心去对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和身边的人。

1.结合课后思考题中的提示,让学生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看到这朵蒲公英是的做法,深切感受冰心的爱。

3.让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

4.依托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

教师讲述:

学完了这首诗歌,你想说些什么,快拿出你的笔,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使学生对冰心这位著名作家有一个总体印象。

使学生摆正心态:一种自然的对话式的阅读心态。

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通过读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冰心的爱的感悟。

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性化的见解。

通过学生思考交流使学生“以小见大”的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

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本身的内容生发开去

篇3:别踩了这朵花优秀教学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冰心在这首小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3、体会冰心对消化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冰心在这首小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3、体会冰心对消化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具准备:冰心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了解冰心。

1、交流有关冰心的材料,在介绍冰心时,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2、创设倾听意识,将学生带入与作家对话、交流的阅读心态中。

师引导学生摆正一种心态:倾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有关冰心的材料及创设倾听课文开头,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迫不及待的阅读她的文章。)

二、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师配乐范读,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提出听读的要求:冰心奶奶在这首诗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2、交流问题。(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要爱护那朵小花。)

3、引导学生阅读2――4节,提问:这到底是一朵什么样的花?

学生先阅读这几节,然后交流总结出因为它是一朵蒲公英,她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另外它还很勇敢,顽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的面对着一切。

4、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地在和小朋友交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指导,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冰心奶奶的爱心,深刻理解爱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做的事情。)

三、精读诗歌,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1、结合课后思考题中的提示,让学生思考:“你读懂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教师要正确引导,正确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本身的内容生发开去,让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吗?

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3、依托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

“冰心的作品无处不在”,让学生阅读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冰心作品,并将其爱心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篇4:《别踩了这朵花》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别踩了这朵花》1957年4月25日发表在《中国少年报》。

反复诵读这首写给小朋友的优美的诗,人们会感受到冰心这位满怀爱心的蔼然长者的一片深情。这深情会让人在感奋激动之余,油然而生一种对于虽然微小却充满勃勃生机的小生命及其赖以生存的美好的由衷挚爱。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犹如殷殷面谈。诗的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抒胸臆,以率直恳切的语气,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希望——一种提醒,嘱咐,乃至要求:别踩了这朵花。

这朵“小小的黄花”,究竟是朵什么花?为什么这朵花会引起诗人如许关注,竟如此牵动她的拳拳情怀,以至情不自禁地恳求小朋友“别踩了这朵花”呢?诗篇接下去以饱含情感的诗行,对这朵“小小的黄花”做了叙说:这是一朵幸运又快乐的蒲公英花,它在妈妈和大自然的关爱中成长着,在春天的滋润和期望中成长着。

这又是一朵勇敢的花,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难怪它博得了诗人的热情赞许。

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一种很了不起的普通植物,而诗人却以拟人化手法,将这朵小黄花写成了一个“孩子”的形象,用朴素动人的笔致,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境界。

诗的最后一节,又回到了诗人的“直抒胸臆”,对小朋友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希望和嘱咐。冰心告诉小朋友:“小黄花”是大自然之子,应理应和人们一起同享春天的欢乐,因为,它也和人们一样,以充满生机的生命,把春天装扮的美丽多姿。

其实,诗里的“小黄花”也是一个象征物。诗人吁请小朋友们热爱“小黄花”、保护“小黄花”,实际也是希望小朋友们推而广之,热爱和保护一草一木,热爱和保护大自然,是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不受认为的破坏。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裙”字。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3、掌握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4、通过抓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等方法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

5、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6、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重点: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冰心对小花的爱心,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教学难点: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冰心奶奶的照片)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交流了冰心奶奶的资料,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冰心奶奶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伟大作家。她一生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始终保持着善良而纯洁的童心。她以淳朴的感情、丰富的知识、清丽的语言,同我们谈友谊,谈母爱,谈生命,谈如何处事与做人……在《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中,冰心奶奶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突出了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板书课题:26 别踩了这朵花

二、整体感知诗歌,把握主要内容。

1、师配乐朗诵这首诗。(或者播放朗诵视频。)

2、谈感受: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目的:主要让学生初步体会这首小诗的亲切感,营造出本首诗歌那种自然的、对话式的意境。】

3、两人组合作读文。

4、各组推荐一名范读,并进行评价。

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降落伞似(shì)的一件绒(róng)毛的大氅(chǎng)”的读音,并随机解释“大氅、欢欣”的意思。

5、认识并书写“裙”字:提醒学生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并写出几个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教师示范提醒怎样写好看,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书写时讲解 “穿插”的方法: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你这边空间有余,而我这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浑然一体,达到较好的效果“裙”,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君”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

6、完成探究问题一:

那么,这首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学案的研讨问题一,依据提示先独自思考,再组内交流。

7、展示汇报。

三、品悟诗歌,感受小黄花的形象。

师: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要爱护这朵小黄花,那么,为什么这朵小黄花值得我们去爱护呢?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黄花呢?请同学们看学案的研讨问题二,依据提示组内交流。

1、组内交流。

2、展示汇报:

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并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美,在品悟这首诗时,可以轻谈感受多朗读,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读出诗中的情感。】

四、巩固练习。

五、盘点收获。板书设计:

《别踩了这朵花》尝试学案

一、读书:

1、我能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生字,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次读文,将诗歌读正确、流利。

二、生字:

我能正确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在旁边组两个词。

三、词语:我会通过查词典或联系生活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大氅: 欢欣: 断送:

其它不懂的词语我也查了词典:

4、质疑:

再读课文,我的疑问有:

5、查资料

我还搜集了冰心奶奶的其它诗歌(可打印,也可以写在下面横线上。)

第一课时学案

我的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并会写“裙”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掌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4、我能通过重点词句知道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研讨问题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小提示:结合题目以及诗歌内容,冰心奶奶在这首小诗中告诉我们: 研讨问题二:

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作批注+有感情朗读)

1、这是一朵()的花。

我从文中找到的依据是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盘点收获:

《别踩了这朵花》说课稿

迁安市彭店子乡易庄完全小学

篇5:对《别踩了这朵花》一课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导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一个“裙”字。

3、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抓住重点词语展开联想,模拟作者与读者对话的情境等方法使学生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感悟到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2、用练笔的方式让学生与冰心的仁爱思想进行对话,达到语言文字学习的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冰心对小黄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冰心的仁爱之心。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冰心这位作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在介绍冰心时,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课前谈话:

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作家?看过课本第六单元课文的同学,你们发现这一单元都与哪位作家有关吗?(冰心)和学生聊一聊对冰心的了解,教师在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冰心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冰心奶奶是一位有爱心的伟大作家。她一生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始终保持着善良而纯洁的童心。她以淳朴的感情、丰富的知识、清丽的语言,同我们谈友谊,谈母爱,谈生命,谈如何处事与做人。听,冰心奶奶对小朋友说——别踩了这朵花。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开门见山,由课文前的导语直奔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都读过这首诗了,会读书的同学读过课文,一定有话想说,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时的读书感受。

【尊重学生已经获得的体验,给学生创设展示预习收获的机会。】

预习课文,很多同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相信在一次一次的读书中你的感受会越来越真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你的感受会更深刻、更丰富。

2、现在我们先把注意力放到这首诗的生字新词上,放声读一遍,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征求学生意见:一会儿是老师检查还是同学间互相提个醒儿?

【放声读,是读准字音的检验。征求学生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引导学生在师生平等的氛围中学习。】

预设:字音:降落伞似(shì)的 一件绒(róng)毛的大氅(chǎng)

断词断句:头抬得高,脚下得重。

3、预习时,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

预设:大氅:大衣,外套。

欢欣:快乐而兴奋。

断送:丧失、毁灭。

【理解了词语,能进一步读懂诗的内容,也使学生的预习成果得到展示。】

4、生字的处理:

裙,提醒学生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

写出几个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

教师示范提醒怎样写好看,学生用方格纸的四个格练习书写生字。

衣字旁书写时首笔为侧点,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第三笔写垂露竖,与侧点对齐。撇点和末点的位置稍低,靠近竖画起笔处,注意呼应并注意与首点的变化。

“穿插”,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你这边空间有余,而我这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浑然一体,达到较好的效果“裙”,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君”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

【写大字,能使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教师指导书写必不可少。】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字音读准了,词语意思读懂了,再读课文就能都读得更好了。

1、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第一节,边听边想,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冰心奶奶曾说过“没有哪一朵花不鲜艳,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可爱。”冰心奶奶既爱孩子又爱小黄花,她这样面对面的和我们谈话,会用怎样的语气?

【指导学生朗读,想像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怎样柔声细语的向小朋友提出要求。】

这到底是一朵什么花,竟牵动了冰心奶奶的心?(如果学生交流预习感受时已经说出这是一朵蒲公英,此处就直接说“这朵蒲公英为什么牵动了冰心奶奶的心,她老人家情不自禁的提醒小朋友不要踩了它?”)

2、学习第二至五节,感悟小黄花的成长历程。

诗歌离不开想象。冰心奶奶为我们叙说她想像到的小黄花的成长历程。我们读诗更离不开想象。请同学们静心默读2——4节,发挥想像,读着这几节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说出你的感受,你觉得这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

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中你的感受会更丰富。那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流刚才默读的收获吧!

交流汇报时学生要结合诗句谈出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预设:

A这是一朵幸福的花(第二小节中“它妈妈给它披上一件绒毛的大氅”、第三节中“冬天的雪,给它盖上厚厚的棉衣”来理解)

B这是一朵快乐的花(第二小节“降落伞似的”、第四节中“它快乐地站起身来,伸出它金黄的翅膀”来理解)

C这是一朵勇敢的花(第五小节“它不怕行人的脚步,也不怕来往的大车”)

教师相机出示诗歌的内容。在美妙的想象中,记住诗句内容。

预设:

去年有一天,

秋空明朗,

秋风凉爽。

它妈妈给它披上

一件绒毛的大氅,

降落伞似的,

把它带到马路边上。

(学生想象妈妈对小黄花的叮嘱、关爱,读出小黄花的幸福。)

冬天的雪,给它

盖上厚厚的棉衣,

它静静地躺卧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学生想象小黄花种子舒适的冬眠,读出大自然对它的关爱。)

这一天,它觉得

身上湿润了,

它闻见泥土的芬芳;

它快乐地站起身来,

伸出它金黄的翅膀。

(想像小黄花发芽、开花的快乐。读出它的快乐。)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出:这小黄花在冰心奶奶的笔下,在我们的想象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同学们想想,蒲公英种子在哪儿生存才好?

预设:

肥沃的田野里,阳光雨露充足的地方。

可是这朵小黄花的家在马路边上,这里有——,这里有——,小黄花不畏艰险的生长,让我们和冰心奶奶一起来赞美它吧!

出示第五节,读出对它的赞美。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它不怕行人的脚步,

也不怕来往的大车。

小黄花把家安在马路边上,这里缺少——,缺少——,学生补充诗句: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它不怕__________,

也不怕_____________。

学生再试着夸赞小黄花,补写出一节诗来。

你看,它多_________,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黄花不仅有关爱它的的妈妈,而且有大自然母亲的关怀。小黄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没有辜负自己妈妈和大自然妈妈的期望,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它正茁壮成长。

我们就这样读着,想着,想着,读着,与冰心奶奶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我们也忍不住要说(教师指课题)“别踩了这朵花”。

【给学生静心读书、思考、想像的时间和空间,感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小练笔中学习语言,抒发情感。】

3、学习第六节,读懂冰心奶奶的心思。

冰心奶奶看着春天里成长起来的小黄花,看着春天里欢快的小朋友,再次叮嘱我们——

出示第六节:

春游的小朋友们,

多么欢欣!

春风里飘扬着新衣,

——新裙,

你们头抬得高,

脚下得重,

小心在你不知不觉中,

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

我的心思你们也懂,

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

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冰心奶奶的心思你读懂了吗?快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出示:

冰心奶奶,我读懂了您的心思,您希望我们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预设:当学生谈到冰心奶奶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小花时,教师指出虽然只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冰心奶奶却满怀深情地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它,冰心奶奶的爱心是无处不在的。

如果学生只谈到小黄花,教师进行追问: “爱护一朵小花就行了吗?”

继续出示:

冰心奶奶,我读懂了您的心思,您希望我们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冰心奶奶,我读懂了您的心思,您希望我们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小黄花是一个象征物,冰心奶奶希望小朋友爱护一草一木,希望小朋友们爱护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冰心奶奶说得好: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在交流与思考中读懂冰心奶奶的心思,理解文章主旨。】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播放音乐伴奏,让我们伴随着一段音乐朗读这首充满爱的小诗,让我们的心灵也洒满爱的阳光。

五、阅读练笔,拓展延伸。

1、小练笔:

A选择2-4节中的一个小节发挥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小黄花成长中的故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如果你还能想象小黄花在想什么那就更奇妙了。

B我想模仿冰心奶奶这首诗,练习写一首这样的小诗。

2、课下继续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

老师推荐两篇:《一只小鸟》《纸船》

板书设计:

26别踩了这朵花

冰心

一朵小黄花

(幸福 勇敢 快乐 坚强)

爱护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上一篇:哺乳假请假条的格式下一篇:发展党员工作薄弱村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