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2024-05-04

《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精选9篇)

篇1:《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

写字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世界上其它文字相比,汉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无比的优势,加强写字教学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规范地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是小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我们对学生必须从小学起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写字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培训学生的写字能力,提高写字水平。

一、确定研究目标及任务

1、纠正执笔姿势。小学生的写字姿势,特别是执笔姿势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学生写字质量、写字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改进措施,解决小学生握笔姿势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习字兴趣。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既是小学生汉字学习的起步,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学生从机械的写字中解脱出来,变为愿意写字并能写好字。

3、提高学生写字水平与考试成绩。改善学生在学习或考试时出现不规范字、错字、别字等,影响了实际掌握知识水平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4、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写字教育中的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到了创设情境、优化过程、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重要作用。力求将其应用于写字教学,发挥其优势为写字教学服务。

二、强化课题研究师资力量

1、我们努力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规范写字教学和评价研究活动,提高我校师生写字教学质量,以课题组长亲自抓,副组长重点抓,全体课题组成员具体抓写字教学,紧紧围绕“硬笔字宜首重结构再及点画”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2、加强教师的写字业务能力培养。自我校开展写字教学课题以来,写字教学已成为我校特色之一。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写字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学校各项写字教育活动,本着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的创新理念,本学期学校举行了多次写字展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与科研理论水平。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交流与提高,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书写能力得到了提升,整个学校的书法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

三、合理安排写字教学。

低年级学生初入学,即使是学习一种简单的执笔姿势,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要长期坚持下来。所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如:识字

(一)《一去二三里》出现了笔画横的书写,紧接着出现了“一”、“二”、“三”这三个生字,而在第二课中紧接着出现了笔画竖、撇和捺的书写,继而出现了“十”、“木”、“禾”这三个生字,难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是“禾”字,无论是间架结构还是笔画,书写难度对于一个刚刚学习书写汉字几天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本课只讲笔画竖和“十”的书写,并且把第三课中出现的相关生字提到本节课学习。这样不仅从数量完成了学会书写三个生字的教学任务,还进行了笔画归类的识字方法,降低了书写难度,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汉字,增强里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各年级写字教学结合本班实际,安排在学生身心放松的时间段来进行,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厌烦心理的产生,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写字中去。

四、规范写字基础从低段入手

学生写字姿势与初入学时的习惯息息相关,长期的习惯一经养成,很难纠正。因此,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从低段入手,抓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1、重视正确执笔姿势的养成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杜绝错误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强化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即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2、严格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三要抓“小”,即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读书写字时必须坚持用“三个一”的标准提醒和督促学生;四要抓“严”。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时,也不能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督促。

3、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我校教师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明执笔姿势和写好字的关系,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学生在家中要写作业时,家长要密切配合,时常提醒子女注意执笔姿势的正确性,手把手纠正其错误姿势。

五、在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硬”轻“软”现象突出 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生不仅要练习铅笔字、钢笔字,还要练习毛笔字。但一些学校或一些班级的写字教学重“硬”轻“软”现象突出,毛笔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学生有责任了解并继承,教师也有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职责,而且,实践证明,软硬结合,可互相促进。所以,写字教学也应改变这种重“硬”轻“软”的现象,要从观念上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训练,教学生“学会写”,为今后毛笔字的书写打下一定的基础。、重“点”轻“面”后果堪忧

写字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应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然而,写字教学中只注意抓特长生,淡化面的提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班级,仅靠写字尖子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或奖来撑门面,张声势,写字困难生和写字水平一般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很难得到指导,致使他们的写字水平不能提高,有甚者,干脆我行我素,对老师交给的写字任务敷衍了事,养成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不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憧憬美好未来:

当然,对照开题时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今后我们计划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这一课题的深化研究:

1、加强常规管理

学校领导加强写字课堂常规的督查:课前,看教师的备课情况,师生的准备情况;课中,随时随堂听课;课后,查学生的作业书写情况及作业的批改反馈情况。确保了把写字时间用好,用足,用出最高效果。

2、加强宣传力度

为了使全体师生从心底里“要写字”、“好练字”。评选书法小能手,以积极推动我校写字教学的有效开展,推动写字课题的深化研究,努力出好成果。

3、加强评价研究

在平时作业和竞赛活动中,让教师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写好字是宏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爱国的实际行动。在写字教学过程中,经常地反复地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增强把字写好的信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相信,有专家和领导的悉心指导,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将会取得更大成绩,书法艺术将在我校开出艳丽的花朵。

篇2:《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编号: JXKT-ZY-04-0

43本学期课题组主要通过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同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教师机动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温馨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自我水平,不断总结经验。现将阶段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一、坚持学习教育理论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我们从思想上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研究工作

1、学校教科室定期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课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使所有参与的课题教师明确了课题方向、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改进完善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2、聘请原州区师资培训中心专家适时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诊断性的指导。

3、以学校英语教研组为龙头,组织课题组教师观看优质课光盘。同时还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堂听课、评课等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4、学校教科室对英语课题研究极其重视,以学科教研为阵地,组织课题教师从教研中获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

5、狠抓学生的英语晨读活动。根据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建议,教务处做出了具体的安排:每天早上8:00--8:30为全校学生的英语晨读时间,由各位英语教师负责,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6、10月29日,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课题中期指导报告会。会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我校英语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聆听了自治区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对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

平时我们注重收集课题研究活动过程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从教学资料、学习资料、研究资料、反思资料和评价资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档案袋的设计上尽量体现教师的特色。学校教科室经常对课题研究加以督促,并在学期末对档案袋资料进行验收检查,有效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扎扎实实的开展。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

1、本学期我们将课题研究与高效课堂改革实验密切联合起来,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了课堂流程。

2、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教师 工作的创造性。课题组青年教师韩蓉、杨虎等在学校优质课大赛中获得英语组第一、二名。

五、存在问题

认真反思如何在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验中继续探讨。

1、教师的积极性并不是都很高,也许是个别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太累的缘故。

2、研究方法的探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氛围还不是很浓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经过一年半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对照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措施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六、下一步打算

根据阶段反思,课题组对下一个阶段研究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1、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强教师间的有效合作,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3、确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为教师的课题研究和高效课堂改革排忧解难,设法排除教师的困惑,关注和分享教师的经验。

篇3:《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一、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学习者乃至竞争者在社会生存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评估学校最直观的就是看学生的成绩。那种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课堂教学也应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对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了不记名抽样调查,得到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反馈信息。

1. 学生没有运用英语的意识

英语学习只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没有学生使用和发展的语言环境,更谈不上交流与沟通,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造成单词记忆不牢,语法不通,学法不精,从而导致链条效应,使得部分想学习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文化氛围。班级整体水平很难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提高,学生无奈于应试教育的精神枷锁,环环相扣,无法自拔,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信息传递模式为主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再跟上课堂的节奏。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性的课程独霸所有的课堂时间,而不注意把时间用于引导学生练习,忽略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势必影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说,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通过语言实践而逐步培养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家叶圣陶在《教育与人生》一书中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话表明: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就像一个舞蹈演员得每天要有压腿的习惯,武术运动员必须有站桩的习惯以及声乐学习者必须有早晨练习发声的习惯一样,英语学习者也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3. 英语学习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培养

问卷调查中对学生动机(Motivation)的调查做了整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主动意识,而是一种被任务化了的被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与生俱来的,英语学习动机必须要注重形式和意义上的培养,教育者不能忽视,因为学生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学习动机,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感。众所周知,动机和环境是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也就是说,社会需求和个人学习目的都会影响到学习英语的效果。

4. 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 要场所。 美国著名 学者ROBERT W. 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上课,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在过去的两年里,课题组通过开设英语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档案袋、举办首届全校性“HavingFun Learning English”五四主题文化游园活动、首届学生英语风采展示晚会、英语角、邀请省市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全校英语教师“同课异构”微课制作比赛、教师教学课件比赛、教师教学设计比赛、集体备课会和常规性教学研究等形式,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了空前提升。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我校英语教学策略和帮扶的措施,具体目标为:

(1)发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英语课题组开展了英语角主题活动,每期英语角做到教师专人负责,英语教师全员参与。每期的英语角积极穿插中西文化,以中西方节日为契机,不断提升学生口语及英语运用能力,使得很大部分缺少自信心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能有展现的平台。

(2)积极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能力,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与阶段成果

课题开展至今,已获得预期的研究成果,达到初步的设想。通过制定实施调查问卷、组织师生谈话、班级管理调研、中高考成绩数据调研等手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设想,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课题实验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着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细化课题组成员管理模式,坚持以制度管人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杜绝研究人员纪律散漫、思想懒惰、敬业意识差的问题,主研人通过与研究人员协调商榷,制定了《西湖一中英语课题研究组工作管理制度》以及《西湖一中英语课题组研究人员管理细则》。用制度管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使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步入正轨。

2. 提升研究人员的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出研究成果,首先要解决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聘请了汉寿县教研室黄平主任为我校课题研究人员作了专业理论学习指导,并针对我校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人员一一作了解答。在教学之余,研究人员通过参加“国培”,实时了解外面兄弟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参观岳阳许市中学的课改示范课、常德市英语教学研讨课、观摩杜郎口中学课改视频课,积极形成和规范我校英语教学。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课题研究人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走在了全校课改的最前沿,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上级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以子课题全面铺开为引子,理清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

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技能又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五大技能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为方便研究人员顺利实施,经过深入调查,鼓励研究人员从小处着手。为便于课题研究,主研人将课题细化为五个子课题,即听力、单词、句型、阅读、语法等五大模块。

4.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实有效地开展研究

2013年上学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同课异构”英语教学研讨会,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体科研人员积极探索、严谨治教,真正地做到了把自己的每一堂课当成研讨课、研究课。通过自评、互评、专家点评,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活动实施以后,全体成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主研人针对学校的实际,研发了西湖一中校本教材,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多媒体盛行的现代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在模式形成阶段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研究人员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足以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发意义。反思之余,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主研人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玩”上,举办了首届学生英语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效地激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在语言知识应用中反思自身英语学习的不足。同时,还规定了每周一的第七节课为英语角活动,鼓励和激发他们说英语的热情。在2014年5月4日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校性“Having Fun Learning English”五四主题文化游园活动,使学生在娱乐中感受语言环境,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阶段的研究,我们探索到了独具特色的西湖一中英语课堂5P教学模式(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progress)及听、说、读、写课型模式;在如何增强师生互动的问题上,我们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方法:一是增强师生之间语言上和意义上的互动和协商。二是教师多问参考性的问题,并且在提问后要适当增加等待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内容给予反馈。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增强互动效果。三是运用恰当的体态语。体态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做的动作,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教师的体态语要自然得体,富有真实性和启发性。

教师科研论文空前增多,为有效教学奠定理论基础。经过两年的艰辛和努力,老师们经过自身实践,不断将其升华为理论高度,撰写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省、市科研论文,其中:张荣兴老师英语省级论文一等奖8篇,省级二等奖11篇,市级一等奖2篇;王兰华老师在湖南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省级论文6篇;胡向荣老师省级论文4篇;还有李画、孙红艳、马婵娟、杨万莉、唐玉琴、高红玲、邓湘姣等老师在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这两年来的 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课题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人为感情制约着课题的纵深发展,分工明确,但执行不力。

(2)课题研究过于肤浅,没有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缺乏科学的指导,纯属于在摸索中前行,教师的认识度不够,缺乏主动研究的意识。

(3)个别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放得不开,担心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还是存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教学反思少,只顾完成教学内容,没有过多注重课堂效率。

今后课题研究的重点:

(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弄清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意义、方向、目标与质量要求。

(2)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鼓励研究人员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举办课题研究人员教学比武课,以教育部颁发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契机,打造我校英语教学名师。

(4)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虽然我们这两年来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湖一中(以下简称“我校”)初、高中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学实践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任务型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粗略地研究出了一套有益农村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教学模式。

篇4: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

一、培养写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练字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让生性好动的农村小学生长时间一笔一画地专心写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一是故事激励法。小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我通过一些故事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如: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赞美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明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它;用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把清池变“墨池”的故事、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沙上练字的故事等等。为他们树立榜样,从而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二是竞赛激励法。如:每次布置写字作业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还要求写得规范、工整、美观。一个单元过后进行一次小评,优秀的奖给一本“作业册”。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三是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教材中有许多蕴含汉字知识的课文,如:一年级的《口耳目》一课就讲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直观演示功能,让学生了解古人的造字方法,感受汉字的绘画美、形体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大胆模仿

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都有意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模仿和表演。教师不仅是指导者,更是示范者。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板书的规范性、指导性。低中年级的教师可用楷体字,要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顺序,切不可马虎草率;高年级的教师为提高书写速度和教学效率,可使用规范的行楷字,以增强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创造能力。在批改作业时,教师的评语、批注行款要求整齐,字迹要端正、清秀,如此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由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示范指导,还是黑板板书、作业批改,我们都注意做到把字写规范、工整、美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教给写字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汉字的书法不外乎是基本笔画、偏旁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掌握基本笔画、偏旁和结构。为此,我们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每一个汉字都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要写好一个字必须先写好每一个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大类,每个笔画书写时必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因此必须进行严格地指导,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其次我们让学生掌握字的偏旁和结构。随着年级的增长,出现了许多合体字,因此要注重偏旁和结构。偏旁的书写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汉字的结构虽变化多样,但是也可以进行归类。为此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不能光靠课堂,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写字课内课外一个样,同时要求家长与我们配合,对学生家庭作业的书写进行检查,从而保证了学生的书写质量,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鼓励参加课外小组,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篇5:《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阶段小结

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目的是要让我们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我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经过组织大家一段时间的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寻找有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后,我们首先进行了学生倾听现状的调查,从学生、老师、家长三方进行摸底。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学生、老师、家长都对学习要有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了认识,但是对怎样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做的不够到位,具体集中在:(1)有的不喜欢倾听。(2)一部分学生不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可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想办法关注学生的倾听效果,平时注意要从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会听” ;

2、督促学生“善听” ;

3、促进学生--“乐听”。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于是展开了我的实践。在调查分析、深入思考之后,我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提高倾听能力。

1、营造倾听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我每天我都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里会乐于倾听他人。

2、加强专项训练

在教学中,我注重专项训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给学生如何倾听老师的提问,如何倾听同学的回答,如何倾听小组合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听说结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注重恰当评价 我将每位同学的倾听表现记录下来,注重恰当评价,开展“倾听小明星”、“倾听明星组”评比活动。一学期下来,纵观学生的倾听情况,变化非常的大:

(1)课堂上,学生能基本做到倾听同学回答问题,并认真去思考。(2)克服了学生上课不认真倾听的不良习惯。(3)激发了学生倾听的兴趣,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倾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以上的成就,但还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1、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还是有部分学生没能很好地进行倾听,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还应继续改进。

2、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每天不间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缺乏恒心,在教学过程中仍要注意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策略,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的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6:《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四年四班

一学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又在喧嚣中结束了,时过几日,心境终于沉静下来了,总结半学期下来对班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有成功又有失败之处。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特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班级管理的成功之处:

一、建小组,结对子为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

在学校德育处总目标的要求和带领下,我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措施的第一步就是成功的组建了六个小组,并做到分工明确,评价体制鲜明。经过一段时间对小组长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科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表现突出,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组间竞争激烈,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的原则是:必须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组内不能互相包庇,组间不许无中生有,谎报军情。在这一原则下同学们自己制定了相应的惩奖办法,并一直坚持下来。由此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科兴趣浓厚,课堂学生表现积极,在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丰富班级管理职务,做到不漏掉一个学生,建立自主管理意识。

以上通过演讲实施的是“竞岗制”,只让全班35%的学生得到了自主管理班级能力的培养,那其他65%呢?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也是我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此我采用了两种措施:

1、丰富班级管理能力。班级中的主要职务有班长、中队长、劳动委员和语数课代表、路长等,那细微处呢?如图书管理、课间纪律监督、红领巾佩带、考勤情况、个人卫生、副科作业的收发、“两操”的监督、使用文明用语的监督等等,这些小职务都可以让其他非班干学生参与管理班级。而且经过前面的“轮岗制”、“竞岗制”,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已十分高涨,一经我动员,学生们争先恐后,并都主动提出要用竞选的方式来选上心中理想的管理职务,从而不让一个工作岗位空挡。

2、根据实际情况,可一岗一人,也可一岗多人。一岗一人的要明确责任,我会定期检查。一岗多人的,要明确各自职责,谁出问题就找谁。

两种措施,确保了每一位学习都有班级管理职务。

三、客观公正地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工作,让学生学会自查互查,自我检测。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在处理班级问题时,肯定会不全面,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时,我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工作出色的,我会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他们。

学生在自我测评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指导、评价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定期自我检查、互相检查,找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人工作有不足不对的,任何人都可以指出、纠正。不改者,则由我出面酌情处理。在实施“轮岗制”时,我每天下午抽出5—10分钟。先由当天值日班长说说当天工作的优缺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而到了“竞岗制”和多种班级自主管理职务时。我则每月抽出一节课时间,大家一起评论当月的工作。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找出改进方法,形成自我检测、自我进步的可喜成效。

不足之处:

在班级管理中,问题总会在新形势下不断出现,首先困扰我的是学生的纪律问题。即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活动,但由于班级小,人数多小组大,学生自控力弱,导致班级早午自习乱。所以这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的工作。这些问题现实存在,而学生内驱力没有被我挖掘出来,从整体分析这些孩子还是缺少主动性,这也为我以后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思考的方向。

篇7:《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新林区碧洲小学 于新霞

一、课题研究价值

1、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观念急剧更新。二十一世纪更将充满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得到全国教育界的肯定和初步的印证,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用自己的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国小语学法指导研究会理事长潘自由语)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

3、教育现状的需要。纵观学生现状,我们发现:小学生上课学得死,不会权宜,不懂应变: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习课或课外,如果教师不坐班,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绝大部分学生就会漫无目的,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二、课题进展情况

自课题进入到初步实施研究阶段以来,我们全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引进组间竞争机制。有序教给超前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我们能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大型赛课,如“金烛杯”赛课活动。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参加教学论坛,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我们能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并制成册。

其具体研究内容为:

1、根据课题实验方案,遵循实验原则和实验目标,拟定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具体做法等)。

2、主要研究以下两个内容:

(1)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渗透、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等。(2)进一步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实验、探讨、总结,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仍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是教师的“导”必须真正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以“学”定“导”,为“学”而“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

三、实验的做法、成果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一)、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建构的。

首先,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学生要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第二,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第三,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

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第四,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第六,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第七,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网络学习主要通过探索和交互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其次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重要作用。小组成员可以按相近地域组成,成员可以共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克服独立学习带来的孤独感,有利于形成学习的氛围,方便联系和管理。建议参加网络学习的同学们可以适当地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2.创设条件、鼓励探索、指导学法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我探究,使他们逐渐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⑴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课堂教学中,一是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它的开放性

如: “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这点小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你能行!”、“你真棒!”„„老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更增强了他们自我获知的信心。

又如:学习小数性质时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10、100三个数,问:(1)谁能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2)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第一个问题就使学生议论开来,第二个问题更加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元=10角=100分、1米=1.0米=1.00米,1元=1.0元=1.00元。由此老师再次提出像1,1.0,1.00这些数是否相等?为什么?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会更积极得投入到小数性质内容的学习上去。

这些源于生活的数学的问题,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无形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竭尽全力去观察、研究、比较、分析。⑵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演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演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们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帮助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就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教材中有些任务的操作步骤多达七、八步,指导学生先找出重点步骤,对它们进行分析,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材中有些例题配有图示,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示,找出对应的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操作要领。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主动积极地在知识海洋里猎取知识营养,能够有主见学习和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学生动机激发入手,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完善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机制,多途径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在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收益终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四、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改进

1、把“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完全对立起来。

有的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讲”是“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讲”与“学”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构成了教学的整体。如果只片面的强调“学”,完全忽略教师的“讲”,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社会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肤浅的、甚或是不正确的,这时候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拔为他们拔开迷雾,认清事物的真相。当然,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和学生“互讲互听”、“互启互发”、“互相欣赏”,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第三、“自主学习”强调“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弱,也缺乏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教师,要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所以,教师适当的讲解和指导不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矛盾,还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不能削弱教师的教与导,还要加强。

2、把“自主学习”简单理解为“自己学习”。

“自主学习”与“自已学习”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是大不相同的。“自主学习”是就“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的学习,其核心是“主动学习”。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主动学习。听讲的时候,神情专注,边听边思考,是主动学习;敢于提出疑问,是主动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主动学习。相反,机械地听、不假思索、被动接受则不属于主动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超前性。

而“自己学习”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它并不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性”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一切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他们也能独立的学习,但这样的学生缺乏对学习和生活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的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样的学生虽也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属于“他主”的、被动的。

3: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强调“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导向”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教学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自我激励”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所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既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而这种放任自流和自由散漫的自由学习,是一种随意性较大、难以调控的学习,比如,一些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缅于学业以外的活动,对于自己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自由散漫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乱用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习当然不属于“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学生能自我管束,自我操纵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而学生也只有具备主动探索的精神并有自我调控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篇8:切合学生实际 培养写字能力

切练生的, 文化素养起着重要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的作用对于提, 必须高学

合汉字写得正确从小打好写字的、工整基础、。美”观指, 且有一定导学生把

学是培养的速度, 是学习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初步工作的实际需要, 能也

生族力, 自豪感的需要丰富文化修养。、那么陶冶, 如何情操、切合学增强民

实文生实际/者试从以, 下几点进行了探索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呢?笔

际竞培李一、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写字习惯的培, 养对学生的

培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 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这就需养认真练要学生有、恒心反复练, 坚。持”在教学中不懈地督, 教师应促学生写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写字习惯的字1培养。.强调坐姿要求

能坐姿规范与否,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字的好坏, 密切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力健蹲写康字在。。板一这凳些样上学长, 趴生此在写以桌往字子, 时学上斜生, 着歪不坐着仅, 脑不甚能至袋

写好字, 而且极易造成近视、斜视、弓

腰等生理疾病。因此, 我要求学生头要正, 背要直, 两臂撑开, 避免坐势歪斜。胸要挺直, 不要紧靠桌边, 臀要坐正、坐稳、坐平, 不要扭向一边。两腿分开约一肩宽, 两脚平放, 使腿部有力。左手压住桌面, 右手要抬起, 本子要放正, 并做到“三个一”, 即:眼离本一尺, 胸离桌一拳, 手离笔尖一寸。

2.讲究握笔方法

我要求学生握硬笔时, 握笔处离笔尖一寸, 笔杆离纸面倾斜度为45°, 食指在笔杆上面, 拇指在笔杆内侧, 食指在前, 拇指稍后, 捏住笔杆, 中指在笔杆下面, 向下托住笔杆。捏笔不宜太松, 也不宜太紧。捏的位置靠近笔杆下端, 距离笔尖一寸左右。笔杆上端斜靠在右手虎口上, 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下面, 向里弯曲, 不贴手心。

3.重视态度培养

有些学生做作业时往往开始时端正、美观, 未到结束时却已乱成一团;课堂作业工工整整, 课后作业却胡写乱画;语文作业一丝不苟, 其他学科作业马马虎虎。可见, 没有端正的态度, 就不可能写出端正、美观的字。因此, 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正确”上下功夫, 更要求他们平时写字时态度严肃认真, 注意力高度集中, 凝神静气, 一丝不苟。这样, 不仅能使学生注意认真书写, 更重要的是, 可以培养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良好作风。

二、突破写字教学难点

小学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时间, 教学时如果面面俱到, 势必剥夺了学生练习、比较、体会的时间。因此, 在教学中, 只有紧扣重难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突破笔画、笔顺教学难点

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是识字的前提, 笔顺正确可使汉字重心保持平稳, 运笔恰当可使汉字或洒脱俊秀, 或丰满庄重, 或清新飘逸。在教学中, 我帮助学生在牢记汉字笔顺的基础上, 分析每种笔画的起、行、收笔方法, 分清笔画间的粗细变化, 并对笔画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差异, 强化记忆。

2. 突出间架结构安排

汉字是方块字, 不论是什么结构, 都必须始终是四方四正的。间架结构有一定的规矩, 写的字合乎规矩, 就会美观。在教学中, 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充分发挥田字格、米字格的作用, 借助田字格、米字格掌握汉字每一部分所占的位置, 并引导学生逐步由观察每一笔画的位置, 掌握间架结构, 到学会整体感知字形。

3. 注重描临结合

俗话说:“摹书易得位, 临书易得意。”而两者有机结合则可相得益彰。我在描临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记忆, 进行笔画结构及行款指导。然后进行描红, 让学生尝试记忆汉字特征, 体会运笔节奏;再行临写, 记忆并表现刚才描红体验, 强化记忆汉字, 之后再描再临, 循环往复, 比较弥补, 从而达到技能水平逐步上升。最后, 学生尝试背帖练习运用。通过教学, 学生终于能较好地掌握比较、运用的方法, 描临也开始有韵味了。

三、完善写字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制度, 是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的。小学生自制力差, 除了要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还要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他们, 使他们逐步步入正轨。

1. 坚持“一歌一操”制度

小学生年龄小, 很多事情多次强调, 一转眼就又忘得一干二净。为了使学生记得牢固, 学得有趣, 并灵活地用笔写字, 在每次写字前, 都要求学生背诵“写字儿歌”, 再做两节手指操, 既及时纠正了潜意识中存在的错误动作, 灵活了手指关节, 又活跃了气氛。

2. 坚持“每日一练”制度

一手好字非一日之功, 不能急功近利, 而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 勤于练习。为了让学生养成爱写字的好习惯, 除了在写字课、语文课上重视指导、保证时间而外, 我还利用每天中午的一刻钟时间和学生一起练习当天学过、写过的字。练完之后, 当堂面批, 及时纠正书写中的错误。同时, 我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严格要求, 让每位学生把练字工作坚持下去, 形成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3. 开展竞赛活动

每学期, 我在班内至少举行了2—3次比赛, 并进行评优、奖励。评分时, 既看书写姿势是否正确, 又看笔画笔顺是否正确, 运笔方法是否掌握, 还要看字的结构是否匀称、美观, 书写速度是否适中。评选后, 选出前十名和进步快的学生进行表扬, 并让其当众表演。好的作品贴在班级竞赛栏内, 然后再让这些学生谈感想、收获。这样做, 大大激发了学生认真写字的欲望, 增强了成功体验, 都希望在下一次竞赛中能够获奖、再获奖, 展览、再展览。

篇9:《农村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 2010-12-15 16:13:00 | By: 留兰 ]

推荐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

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应该从学会预习入手。

正如教师讲课前要备课一样,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对学习的内容提前了解,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与“互助”是建立在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思考的基础之上,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是不够的,因而也就造成课堂上交流的拖沓与实效性不强,使“自主互助学习”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培样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和能力是保证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前提。

二、研究内容

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

三、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经验总结法:及时撰写研究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四、预期目标:

1.使60%左右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预习的方法,能够在课外进行有效地预习。

2.学生能够把预习中的收获在课堂学习中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课堂“自主与互助”学习的效果。

五、课题实施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一文中提到“任何人做任何研究第一步工作都应当是读书。”在阅读中寻找理论支撑,在阅读中借鉴先进的方法。为此,我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上网了解各地的老师在小学数学上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方面仔细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山东教育》等杂志,寻求科学的理论对研究的支持与帮助。

(二)分析现状,拟定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解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预习能力,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布置对学习内容的预习,布置时只告诉学生预习哪些内容,具体怎样预习,预习的要求什么都不提,每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本,并在课堂上对预习情况通过小组学习进行观察,从中了解到全班56名同学中,能较好的独立进行预习的不足10人,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预习,但不知道感怎样预习的有20多人,另外的一部分基本上处于做做样子,应付事儿甚至根本不去预习的状态。掌握了学生在预习基础上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调整完善研究内容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前奏,是一种课前的准备性自学,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做来实现。在课题实施之初,就计划才用“激发兴趣、教会方法,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等策略。

1.初步感知预习的意义——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为了是学生了解预习的意义,我从预习的问题提出入手,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先向学生说明要预习的内容是什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问题来自学生,自然学生对问题的所以然特别感兴趣,借此告诉学生回去后读书,想办法理解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再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堂上眼睛亮亮的,能很快掌握学习的内容。自然,认真预习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体会到了预习的好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摆在了我和学生的面前,这样的预习靠的是学生的自觉,好学生更好,学困生感到课堂学校的跳跃性太大,成绩有所下滑。我明白,这是方法的问题,因为学困生不知道怎样预习才有效。

2.提纲引路,理解预习的章法

为了照顾学困生,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课外独立进行预习,我开始设计预计提纲,分学生个人用和小组交流用。

学生个人的提纲如下:

【预习内容】P2——3信息窗1

【预习过程】

思考:58.6×6是怎样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思考:0.62×45计算结果,末尾的0你认为能省略吗?为什么?

你能从自主练习2中人选3题计算一下吗?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我的问题:

我把这些提纲打印成小纸条,要求学生贴在预习本上,对照着提纲进行预习。第二天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方法尽管是一部分想预习不知道做什么的同学能够预习了,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小组交流时不理想。经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出在预习的方法上,提纲向“拐棍”,只是让学生顺着走,亦步亦趋,没有从根本上习得预习的方法。

3.预习也是有“法”可循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为了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我抽出时间上预习指导课。从预习的意义,预习的方法,并以实例的形式给学生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科的预习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开始。我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预习:

初读课本,了解大体内容,进而想想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具体是怎样的。如果发现自己遗忘的比较多,就找出原来的课本先复习一下。

细读课本,了解课本中的红点是新知识点,绿点是新知识的运用。这一步要着重思考红点中提出的问题,看自己能不能借助于已有的知识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能不能理解新的知识点是如

何在原有知识上生成的。

如果理解了,就尝试着独立解决绿点的内容。如果不理解,就要进一步的想一想是哪个地方把自己挡住了。

根据自己的预习,勾画出课本中重点的词语。

尝试练习。从自主练习中选择3——5个题目练一练,看自己是否能顺利解决。

概括起来就是“三读一划一尝试,外加一标注”。

具体到学生该怎样做呢?“三读一划一尝试,外加一标注”

(1)三读:读信息窗、读例题、读分析、读结论等,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思考例题的明确思路及解题方法等。

(2)一划:划出重点知识和关键问题。

(3)一尝试:用自学理解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在学习后对照老师的讲解,发现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4)一标注: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书上注明,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在预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那些懂了,那些不懂,问题是什么。

随着预习的深入,每次预习之前进行指导和打印预习提纲是不现实的,于是我采用了学生每人一个预习本的形式,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需要预习的内容提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特别给学生指出关键要预习的地方,并且对尝试练习的内容也具体化,从而形成了“预习内容问题化,关键内容具体化,课后练习预习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预习。按以下四个层次思考: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用的是什么知识,有没有其他做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自己有何见解。

做什么:就是通过初读了解预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地阅读教材。

怎样做:就是通过细读、精读,适当的进行勾画。

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明确新知识与方法的应用。

不明确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问题或形成自己的想法。

4.回归提纲,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通过大加的智慧实现学习的共赢。为了让学生感悟预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我把曾经搁置的预习提纲改为小组交流汇总提纲。在学生课外独立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小组内合作学习时,完成汇总提纲,既是小组成员互教互学的过程,也是他们想大家展示他们小组力量的过程。

【预习内容】P2——3信息窗1

同学们,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学习的乘法计算从整数扩展到小数,你能认真阅读课本2——3页,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注意:一定要先仔细阅读课本3遍。

【知识铺垫】

1.想一想整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举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

2.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

3.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预习过程】

1.第2页红点,思考:58.6×6是怎样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2.第3页绿点,思考:0.62×45计算结果,末尾的0你认为能省略吗?为什么?

3.你能从自主练习2中人选3题计算一下吗?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最聪明!通过本次预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5.我不但会做,而且会讲给同学听!计算小数乘整数,我是这样想的:

我总结的计算方法是:

5.课堂学习从学生的预习开始

在学校个性化教师活动中,我给自己定位的是“预习——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上,我也是以学生的预习为核心,围绕学生对预习问题的理解展开。首先通过小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然后汇总学生自主学习有困难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讲解,以此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六、研究效果及分析

(一)课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现在班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坚持预习,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能够在预习中学会知识,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高洪联、韩会锦、邢毓雯。

(二)课题成就学生,提升自我在课题研究的这些日子里,引发了我对教学的思考,为了努力做好研究工作,我坚持读书学习,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敢于在课题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把“自主互助”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七、研究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1.自主学习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我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并善于灵活运用预习方法,独立地、策略性地解决预习中地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自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中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预习,并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不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维,是不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

3.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是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和探究合理的预习方法。这一原则强调在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强烈的学习责任感的前提下,注意学习过程本身,了解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留心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一原则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及时反馈原则。教学信息反馈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把强化反馈作为培养预习能力的重要原则,做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控,使预习能更有成效。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

1.自己与预习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时设计的预习作业不够细致,问题过于模糊,并且没有关注到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差异。下一步要在预习问题的设计上“小一些”“实一些”“可操作性强一些”,坚持分层设计预习目标,尊重个体差异性。

2.前段时间学生预习上反馈的不够及时,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上做的也不够好。下一步要在评价和及时的反馈上做些努力,给学生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机会。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比学肤浅的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学有所得的前提和保障。”预习习惯就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较良好的基础的习惯,我的研究还需要在细致一些、扎实一些,让研究摒弃流于形式的弊端,走向朴实、真实。

上一篇:如何注意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下一篇:浅析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以女性角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