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2024-05-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精选8篇)

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纵观近几年的各省历史高考试题,从题型看,选择、材料题都有所涉及;从内容上看,考查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且各省历史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涉及本专题的相关知识。

本专题讲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与众多现实问题联系密切,今后历史高考必将涉及本专题的很多知识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高考命题将围绕以下重要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等都是高考重要知识点

命题角度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

1.“三农问题”在历年高考中一向受到重视,并且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三农问题”将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稳定与改革的进程。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及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在农村实行很多政策,如:免征农业税、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三农投入”、鼓励农民工进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这些政策与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密切联系。

2.正确认识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一系列经济政策。建国后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给世人留下宝贵经验教训,但中共最终领导人民取得辉煌的成就。建国后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尤其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下,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一系列经济政策亦是今后高考的命题重点。复习时学生要理解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基本概念,还要从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思考、分析各项制度、政策形成的原因与意义影响。

3.正确认识对外开放与当前中国社会变化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外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功收回香港与澳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等。但是对外开放也给中国带来一些负面东西,比如:不良的思想腐蚀着国人、中国经济深受世界经济尤其深受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提出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结果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造成各生产部门比例失调等。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各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到1953年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8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进入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

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重点问题理解

1.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经济基础的局部调整,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保持上层建筑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之所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3)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角度来认识: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这些政策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三、精题范例

例1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b。

例2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改革不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答案:a。

四、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关键性作用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土地改革 2.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营企业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的措施是()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一五计划”期间的哪一项建设成就?()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大庆、大港油田建成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的是()

a.农业互助合作化 b.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5.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①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③首次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的总任务④强调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适合实际情况

6.既符合中共八大总任务的要求,但又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a.整风运动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7.党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原因包括()

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②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④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8.以下表格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1996-199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比上一年增长-9.6%-4.2%-9.2%11.9% a.“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时起时落 b.“文革”对文革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原因是()a.克服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b.为解决工业化原料 d.发展农村生产力

10.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11.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b.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12.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并经过艰苦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回答13~15题。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的相似之处是()

①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②由沿海向内地推进③深入到中国的西北内陆④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

a.关税税率不同 b.国家行使主权程度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龙江,我国最北的一个省。20世纪50年代,它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片黑土地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l/3的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1/2的铁路机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

材料二: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材料三:振兴东北,专家建双:1.发展混合经济是关键。2.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3.装备工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并存。4.抓住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进行调整、改造和创新。读后请回答:(1)抗日战争中,东北人民最早开始了反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试举出一些具体事例。(2)东北地区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举出1953~1966年期间,东北地区工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至少三个)

(3)结合材料,指出东北地区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振兴东北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问答题

17.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1)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初的美国都面临着大的社会动荡,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俄、美解决问题时各有什么“新思路”?

(2)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怎样“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产生了什么作用?(4分)(3)从上述各国的发展中,你有什么感悟?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1.军民融合发展的含义

冷战结束后,随着各国军费开支的大幅缩减,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调整了国家国防安全策略,即在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的同时强化国防能力建设,以实现二者的双赢,“军民融合”应运而生。就目前来看,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定义是由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在《军民融合潜力评估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军民融合,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1]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中,国防军事工业在高科技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上有着很大的应用和需求,单纯依靠国防科技工业自己的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远远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而民用科技工业却有着极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优秀的人才储备,但是由于传统的体制和政策制约,两者不能充分结合,造成了科技、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2.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我们通过英国的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可以发现,在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里,军队中可能拥有最为优秀的人才、最好的设备和装备、最前沿的技术力量,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尖端技术都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这一时期的军队建设可以完全依赖自身的能力,并且其发展势头要领先于民用领域。但随着世界步入信息时代,军队中不再拥有曾经最为优质的资源了,人才、设备、技术乃至资金等,民间的整体力量要强于军队,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信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这就给传统模式下军队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个难题,即军队科技发展的速度无法跟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例如,美军信息化技术更新,硬件大概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软件五到六年,而现在美国的民间计算机更新速度是以两年到三年为一个周期。此外,军队还需要经历装备的验证、定型、生产和订货等几个阶段,完全赶不上现在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速度。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战争模式,而是基于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其根本就是两个国家高技术整体力量的比拼,因此,军队的科技工业发展必须依托民间高技术力量的技术支持和人才的智力支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富国强军的必然之路。

二、外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先进经验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各国军队也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中“军民融合”成为发达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一个新特点、新思路,许多国家在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上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资料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事研发经费占美总经费支出的一半,到20世纪70年代下降到1/3,而目前还不到15%,[2]但是,美国的军事技术反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新型体制,其中有三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以技术为导向,推动科技层面的军民融合。

为了推动在科技层面的军民融合和军民两用技术的一体化建设,许多国家改组国防科研机构或成立新机构。例如,美国国防部将其直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改组为“高级研究计划局”,使其担任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任务。根据克林顿政府提出“两用技术应用技术”,成立了“联合两用技术办公室”,使其致力于与私营企业共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3]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无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首要力量。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用与民用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两者在广度上的结合层面越来越多,在深度上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越来越深,军用技术对于民用技术的依赖性空前增强。据统计,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同样可以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以坦克为例,它是由火炮系统、动力系统、装甲防护系统、火控及通讯等电子系统在内的多个分系统组合而成,涉及机械、材料、电子、化工、精密仪器仪表与计算机等多个技术领域,技术综合程度高,模块化系统结构复杂。另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武器装备涉及的工业行业技术门类尚不足20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扩展到160种左右;到海湾战争时期,已扩大到上千种。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国内80多个经济技术部门和全国近1/3的企业。[4]由此可见,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形成军事优势,无论是单独依靠军队的高技术系统,还是单独依靠民用高技术系统都是不可能的,而必须由军用高技术系统和民用高技术系统共同来支撑。

2.以资本为杠杆,实现军民资源优化配置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俄罗斯、西欧等许多国家对国防工业实行大规模调整改革,开始组建大型军工集团,实行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在军工集团组建过程中,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得以实现以最小的阻力,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完成巨大的变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5]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发展。1997年,波音公司以换股并购的形式兼并了本国的麦道公司。麦道公司在美国军工界的地位毫不逊色于波音公司,美军著名的F-15战斗机就是麦道公司的产品。而正是通过股份制资本运作的手段,使这两家企业实现了更强的整合,资本运作也成为波音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后,又连续并购了十多家公司,其资本与金融业务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进而为开发高精尖技术、促进商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等军民两用技术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新的价值链重构打牢了坚实的经济基础。[6]

3.以社会为基础,建立兼容式军队保障体系

在传统的军队结构中,后勤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有时后勤系统的人数要远远超过直接参与作战的人数,这使得军队的后勤结构十分臃肿,制约了军队的发展建设。因此,伴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新军事变革,世界上一些军事强国,提出由社会力量为军队提供保障的新模式。例如,美军提出“后勤保障民间化”的思想;俄军认为,军队后勤具有一定的非军事性职能,因此可以利用民力来完成一部分保障任务;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军队,更是将民力志愿看做军队后勤保障的“第二条腿”。在20世纪末期的几场局部战争后勤保障中,这种利用社会化的保障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军征用商船71艘,占特混舰队舰船的60%以上,征用的商船占运输船只的2/3,同时还征用民航运输机向阿森松岛空运物资350多吨。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参战的50多万人中,有23万是被征召的民工;征用的民用商船占全部运输船只的17%;租用了国内20家航空公司的近200架大型民航运输机,总出动量超过1.3万架次,运送了50万吨物资和40余万人员。美军只有17所随军作战医院,其他都是战时征用。政府与26家合同商签订合同,由它们承担主要的维修工作,另有数十家合同商提供物资保障。[7]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的很多先进武器系统就是由私人承包商维修的。现在,美国海、空军飞机的保养和修理任务有35%由私营企业或公司承担。在今后几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40%以上,可望节省维修费15%~30%。[8]

三、我国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

1.技术条件相对落后,起点低

西方国家军队的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以美国为例,陆军装备的53%已实现信息化,海、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3]而我军正处于摩步化向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双重跨越阶段,信息化起点较低,技术条件落后,在信息化建设和军民融合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问题较为突出。

2.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融合程度差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军民两用技术占军事技术的比重高达80%,可以对军民融合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而美军的军用装备标准可以直接大量采用民用标准。而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占军工技术的比重很低,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分属两套体系,融合程度不够,并且不少军用标准已失去了先进性,落后于民用技术标准。

3.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大

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是以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平台,因而与国家社会经济转型之间不存在较大矛盾。而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型期,由于经济环境不稳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因而会受到很大影响。

四、具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

1.从思想层面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理念

为了更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要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军民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用发展眼光看待两者间的关系。以往的军工企业由于自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销售和保障系统,并由于保密和竞争的原因不愿与民营企业接触,导致信息闭塞、发展缓慢、缺乏竞争力。而一些民营企业则认为国防建设就是军队的事儿,与自己的企业无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根本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切实保证,要看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建设是相互促进、互为基础而不是对立的,要看到各自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要使军队和地方在思想层面上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军民融合对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为军民融合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2.从深层次进行军民融合,形成优势互补

摆脱单纯意义上军民融合就是军转民用、民为军用的发展思路。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两大体系要由以前简单的整体模块对接,向多系统、深层次、大范围的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结合方式过渡,即由传统物理性质的结合向深层次的化学结合过渡。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军工企业可利用自身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统筹组织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积极推进经济转型步伐;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特点投身国防建设,为军工生产和国防建设注入活力。两者的有效融合必然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产生更大的合力,在减少相应技术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双赢。

3.制定有效战略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支持。首先,要结合世界形势,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军工、民营企业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充分发挥军、地两方的优势和特点,使两者在形成发展合力的基础上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制定完善的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着重解决军民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成为两者紧密联系、迅速融合的桥梁。最后,要针对现行军品标准和民用标准的特点制定一套合理的国家标准体系,进而加强两者之间的通用性,减少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军民两用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效率,为进一步的军民融合打下坚实的政策基础。

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减轻国家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建设和经济转型,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脚步,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效益,极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真正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摘要: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一个新特点。将国防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既保证了军事实力的相对增长,又取得了经济的较快发展。我国在军民融合上存在技术起点低、融合程度差、外因影响大等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是:深化理念;深层互补;完善法制。

关键词:军民融合,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游光荣.坚持军民一体化,建设和完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J].中国软科学,2006(7):70.

[2]叶选挺,刘云.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7(4):41.

[3]彭真怀.科技强军: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EB/OL].(2003-07-23)[2009-07-15].http://www.cas.cn/xw/zjsd/200307/t20030723_1684248.shtml.

[4]舒本耀.科技资源涵待军民融合[N].人民日报,2010-04-12(4).

[5]郑杰光.国外国防工业集团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R].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2004:3.

[6]宇文.国外军工行业军民融合现状扫描[N].中国航天报,2009-06-11(4).

[7]库桂生,黄成林.军事后勤新变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161.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首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

其次,把必修2历史地图册上建国后各个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与选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如下:

1一五计划时期:

川新青藏武汉桥,宝成铁路修得好。东北成为重工基地,沈阳一机长春一汽。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包兰兰新贵昆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计算机与万吨水压机,大庆油田原子弹。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为运煤,修大秦。安太堡,葛洲坝。上海宝钢闻天下。京九线,南北穿。大亚湾,核电站……

最后,把建国以来的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史中考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全部整合,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给每一个知识点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重难点解析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在建国初期,这种体制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存在的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使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形态的变化。

(1)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经济形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改革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4建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面临着哪些严重的困难?简述其原因。为了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从中你可得到什么认识?

篇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原因有哪些?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括、多年战争破坏。

2、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的时间?1953年。一五计划期间先后建成投产的大型企业有: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一五计划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指的是哪三方面的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哪一年完成的?有何意义?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4、中共八大确立的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的召开有何意义?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5、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实质是什么?“左倾”错误。有什么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了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6、面对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结果如何?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起点。

8、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几个省开始?安徽和四川。内容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哪一年开始?1984年。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10、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2、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21世纪初。

13、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哪几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是在哪一年?1988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意义?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没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14、1984年、江苏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是哪两个?南通和连云港。

15、1985年以后,相继开辟为没海经济开放区的是哪几个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区、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16、中国90年代 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7、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A、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1)背景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②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2)任务: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实施:①工业化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②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础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956年~1966年)(1)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①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和方针。②“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2)调整国民经济:①1960年,中国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国民经济的劫难——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1966~1976年)(1)1967年、1968年,“文革”**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机构陷于瘫痪,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九一三事件”以后,由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

(3)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明确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形势又隐入混乱。

(4)“文革”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据估算,“文革”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A、会议召开的背景:(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邓小平在会议召开之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B、会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大胆放权,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将职权交给企业性的公司;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解决党、政、企不分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

(3)关于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实施背景: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含义: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3)实施:1978年,安徽、四川等首先放宽政策,允许农村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并初见成效。上述经营方式得到了党中央特别是邓小平的肯定,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

(4)作用: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为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联产承包→农村经济发展→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②、国有企业的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由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4)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实施“引进来”战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①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②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一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③1990年,中共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实施“走出去”战略:从20世纪末起,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我国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5)、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疑难点清单

1、“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破坏,要远远大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真正到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1977、1978年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其中供大于求的达99%。

5、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6、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7、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和平过渡”即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8、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9、“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10、“文革”后邓小平大力整顿的突破口并不是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1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这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

13、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背景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基础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14、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洞海经济开发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15、建国后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③意义:连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6、关于新中国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核心内容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弊端是使用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篇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第五周、如何看待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取得决定性进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空前繁荣,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大跨越,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显示出异军突起的良好态势。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这一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篇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备考策略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 对其的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实际中,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 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 在经济上不断地相互交织、相互融合, 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 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的密切进行, 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乃至研发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交织和融合, 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 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 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 都是一柄双刃剑,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 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1.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

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 从而使以往军事、政治上的对抗逐步让位于经济、科技领域的相互竞争。因此, 全球化无疑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只有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 把握和利用历史提供的机遇, 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步伐, 才能进一步壮大自身力量, 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2.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

现阶段, 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 有利于中国吸引大量外资进入, 解决经济建设中遇到的资本不足问题。截至2005年底, 中国共批准外资企业逾50万个, 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80个,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 621亿美元, 极大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3. 全球化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

到20世纪90年代,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他们掌握或垄断着当今高、新、尖技术。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其活动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 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推广到全世界, 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我们通过吸引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办厂, 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其高新技术, 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 迅速提高重要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实用技术进入为例, 1994年以来, IBM、英特尔、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为使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 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据统计, 西欧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 有487家将营业额的3%~4%用于科技研究;美国软件公司1991年在国外投入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增长了6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利于技术转让, 可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 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第一,

国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入, 使中国民众在获得广泛消费选择的同时, 还可以领略世界各国的风情和文化。第二, 商品生产的大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使中国文化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意义尤为重大的是, 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物质文明相应、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现代文化正在形成和发展。第三, 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是以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为基础的, 而要达到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 文化交流是最主要最普遍的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 通过同国外文化交流的加强, 开阔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 使人们逐步认识了西方经济发展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并从中吸收了许多营养, 给中国文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 不仅仅是机遇, 更是严峻的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国经济主权。

伴随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由此产生了国际经济规范和惯例。而国际经济规范和范例需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制定、执行, 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各国参与这些国际组织, 享有一定权力, 同时必须承担一定义务。在国际经济组织中, 发达国家处于优势, 可以在这些组织当中主导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济秩序, 而中国处于相对劣势, 加入这些组织可能就要让渡更多的国家经济主权, 由此产生地位不对等。因而, 对中国损害较大。

2.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挑战。

全球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进程, 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试图通过全球化的新形成, 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 最终取代社会主义。因此, 中国在西方国家眼中是一种异己力量。美国有些人公开宣称:美国21世纪最主要的战略挑战莫过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他们借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之机, 将所谓的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 向中国施加各种压力。利用中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经济制裁, 干涉中国内政, 试图迫使中国在政治上让步, 朝他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总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深,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攻势、用来达到政治目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还会加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与斗争将更加复杂、隐蔽和激烈。

3.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全球经济信息化、网络化使资本主义更容易通过经济文化的渗透与扩张, 向社会主义输出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 用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来“规范”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 由于文化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激增, 促使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和扩张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 大大提高了这种文化侵略的积极性。中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的同时, 也引进了大批的文化产品, 面临着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冲击。肯德基、迪斯尼、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文化, 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 又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文化市场, 特别是原来占主要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4. 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 也时有流入。

文化影响的突出特点是辐射范围广泛, 具有长期效应, 在方式上以隐形为主, 进行潜移默化。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中国文化遭冲击最大者当属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的伦理精神, 强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 注重自我修身养性, 推崇品质和意志的锻炼。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进程中, 这种以儒家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战和否定而出现滑坡。并且, 由于道德文化滑坡, 再加上在经济体制转型、商品意识不断强化期间, 新旧体制的规范在承接上存在着缺陷和漏洞, 犯罪一时呈急剧上升之势。

三、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1.放宽经济管制的同时, 强化市场规则的建设。放宽限制与加强市场管制同步进行, 特别是应该加强对产品在市场营销最后阶段的管制, 即当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从严管理, 为此需要制定各种限制外国产品销售和保护本国产品销售的政策和规则。这种策略的核心不是通过关税提高外国产品的销售价格, 而是通过销售资格或开业权来提高外国厂商的销售成本。

2.继续进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形成, 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加强。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 实行政企分开, 政府只负责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布局的协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落实法人资本所有权。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3.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是国家对本国经济所拥有的最高领导权和决策权, 是对国家经济利益的最高权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发达国家凭借超强综合国力, 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构建, 中国处于相对劣势, 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威胁。所以, 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 中国要提升自身综合国力, 扩大开放, 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 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降低对外依赖程度, 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拓展更广阔的经济生活领域, 消除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世人态度不一,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是共存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经济全球化已经发生, 并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每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 唯一办法是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以更好地适应它。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 就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变不利为有利, 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6) .

[2]孙宽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李宗.论经济全球化[J].中国社会科学, 1995, (1) .

上一篇:娃哈哈小陈陈饮料昆明市场调查问卷下一篇:17年爱岗敬业演讲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