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风格二胡作品初探

2022-09-11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二胡艺术家刘天华先生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音乐进行国乐改进,对二胡艺术思想性和技巧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间二胡艺人华彦钧深深扎根民族民间音乐,大大丰富了传统二胡曲目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基于此,二胡艺术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在作品题裁、风格、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层出不穷的二胡作品中,各地的地域性风格作品无疑是多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地域风格形成了我国二胡艺术的民族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江南丝竹、内蒙风格、陕西秦派、荆楚风格、蜀派等等。

江西音乐文化风格多样、历史悠久,根据历史因素、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江西风格音乐大致可分为赣东北、赣西北、赣中、赣西、赣南五个地区,其中较具特色且受到客家文化影响颇多的当属赣南地区音乐。赣南客家音乐种类繁多形式丰富,较具典型的有兴国山歌、花鼓、茶灯、马灯、赣南采茶戏、古文、道情等等。客家音乐是岭南音乐的乐种之一,既是从移民文化传播所产生,又与原住民土著音乐相融合。在近现代客家风格的音乐作品创作中,声乐作品占相当大的比重,器乐作品相对稀少,其中二胡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可查阅到的正式出版记载的仅有王亮生创作的《山歌》、《红井谣》、《斑鸠调》,唐平创作的《出江号子》以及王少林创作的《春雨甜津津》(又名《江西小曲》)。

江西赣南风格二胡作品是二胡独奏作品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既有一般二胡作品的共同点,又有其独特之处。就共同点而言,所有作品都是创作者对特定音乐素材的深刻理解和长期积累的产物,凝聚了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点滴。独特之处在于,以赣南民间音乐为素材创造的二胡作品继承了赣南客家民族古老文化艺术传统的内涵和形态特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本文拟概述赣南风格二胡作品的音乐形态特征,反思二胡作品的现代创作。

一、赣南风格二胡作品的音乐形态特征

赣南风格民间音乐多以徵、羽、商三音为骨干音,保持继承了黄河流域山歌音调的特点,吸收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歌音调,保留了粤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点,并使用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体系,很少出现五声以外的音。赣南风格二胡作品也继承了这一音阶调式传统,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如《斑鸠调》使用G徵调式,C调定弦,基本音阶排列为:

G徵调式

除《山歌》采用G羽调式(降B调定弦)和G徵调式(C调定弦)交替,大二度进阶,不同宫系统转换,其他曲目均较少涉及转调。

赣南客家风格二胡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凝练,继承了客家山歌结构短小的特点。以对比性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为主,很少运用单一节拍,大多数都是多种拍子交替进行,如《出江号子》、《山歌》、《春雨甜津津》;其中《山歌》一曲多处以起承转合形式模仿赣南山歌的对唱应答,如:

赣南客家风格二胡作品演奏当中滑音的使用比较频繁,且乐曲表现的情绪以淳朴甜美、委婉抒情居多,这与赣南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江西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春秋时节短,夏冬时节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而赣南位于江西南部,地处赣江的源头,山好水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以《斑鸠调》为例,二胡作品《斑鸠调》改编自赣南民歌《斑鸠调》,这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采茶歌”,在赣南独具优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使得种茶、产茶、制茶、卖茶、饮茶等等一系列的“茶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明清时期,赣南人民以生产茶叶营生。正是这种物产丰盈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形成了当地人民淳朴甜美热情乐观的品质,这种品质也延伸到其音乐作品的风格上。

二、对二胡现代创作的反思

对赣南民间音乐的吸收和借鉴,使得二胡作品在音乐内容及演奏形式方面得到了丰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类曲目,发扬了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是二胡艺术吸收民间文化基因的一个例子。

中国各地区都具有自己独特且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回首二胡发展史,最令人欣喜的一点便是二胡对地域风格民间音乐的把握与表现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举例来说:《葡萄熟了》是周维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曲调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曲,风格浓郁曲调清新;西南地区音乐的哀婉柔美以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最具代表性,作曲家将绚丽的演奏技巧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性格完美融合,另一首作品《第二二胡狂想曲》则选用湖南花鼓戏音调及湖南民歌的旋法特点;孙文明还创作了具有苏州评弹风格的曲目《弹乐》等等。此类作品通过对地域风格的挖掘和开拓,为二胡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地域性不代表只在局限的空间内发展。笔者发现,现有的赣南风格二胡作品,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其实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除了表现赣南自然风光及一般的人民生活情景外,极少在情感、文化上作深入的挖掘,比较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和突出的技术特点,相比于一些长期活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经典作品则稍显薄弱,例如刘文金先生的《长城随想》,从描写万里长城的壮丽景色着手,运用音乐语言,层层深入,每个乐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真挚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诗人的风度气质,来抒发对古老长城的感受,讴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历史。笔者认为此类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突出的技术特点。

其实,赣鄱大地上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类型,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如何在二胡音乐创作上有更多的发展及形成特有的“赣派”风格,则需要更多的二胡音乐人去不懈努力。

摘要:<正>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二胡艺术家刘天华先生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音乐进行国乐改进,对二胡艺术思想性和技巧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间二胡艺人华彦钧深深扎根民族民间音乐,大大丰富了传统二胡曲目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基于此,二胡艺术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在作品题裁、风格、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层出不穷的二胡作品中,各地的地域性风格作品无疑是多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地

参考文献

[1] 黄玉英,袁大位.江西客家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6

[2] 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3] 徐上龙.王少林二胡演奏、创作与教学艺术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

[4] 李晓丁.二胡演奏中地域性风格演奏技法之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下一篇:浅谈非经营性车辆交通事故中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