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2024-04-14

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精选8篇)

篇1: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1、要做到安全用电,实验室的电路安装要规范化,电线不能裸露,物理实验室安全使用制度。

2、对电器要经常检查,使用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3、学生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老师检查无误,统一供电后方可进行实验,用电结束后,教师统一切断电源,管理制度《物理实验室安全使用制度》。

4、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

5、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严格按规程操作,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老师报告。

6、实验室安全设施要齐全,按要求配备防火、防盗设施,灭火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7、实验员在每天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篇2: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物理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由财产管理员负责总管理,各分室所用设备由分室财产及安全责任人负责具体管理。.仪器设备要建立总账和各分室账,财产管理员每学期与各分室责任人核查账物。.固定资产做到账、物、卡以及数据库完全相符。.新进设备要及时建卡入账。.本实验室下属各分室设备一般不允许许直接借出,但为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提倡各分室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允许各分室之间互借仪器设备。借用由各分室财产及安全责任人之间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记录仪器借用前后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成后须及时归还,借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仪器设备及附件定位存放。.仪器设备登记、验收、上交等均需实验室主任签字。.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丢失要写出报告,说明原因、过程,分清责任,并由实验室主任签属意见,及时上报。因违章造成的损失,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由各分室管理员管理,借出要登记并按时归还。

注:大型设备的管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篇3: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一、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效果

(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可观察度

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物理实验, 是指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而采取的一种实验演示方法。在现行的实验演示过程中, 总是存在着一个弊端:前排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变化, 但是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弊端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后排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但是, 如果将多媒体技术中的投影技术与实验相结合, 就能提高全班同学对实验的可观察度, 学生可以通过投影来观察实验的变化以及教师的操作过程,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凝聚力, 还能够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

例如, 教师在讲解“电阻”这一课题时, 总是会以灯泡和电路作为实验器材, 但是在实际的演示过程中, 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观察到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由于忽视了电路连接, 学生在做该实验时, 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问题, 更有甚者会将实验器材损害。此时, 如果教师利用投影仪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 学生就能够观察到教师的正确操作步骤,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优化学生的实验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可观察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现象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的, 有些实验即使能够演示, 但肉眼无法观察到它的细微变化。遇到这些实验时,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物理教师口述实验的变化现象、利用教材插画和实验图象来阐述实验变化、实验模型的展示等) 进行讲解, 实验的可观性就很差, 而且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实验结果。对于这种课堂上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实验现象, 视频播放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变化, 加深他们对实验以及该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 教师在讲解“物态变化”这一课题时, 由于升华、液化这些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就会变得相当懒散, 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升温, 展示水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的变化过程, 学生就会很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现象, 增添了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降低了教师对物理现象的讲解难度, 是一件于教师、于学生都有益的实验演示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 有相当一大部分内容为抽象化的理论学习, 很多学生都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机械化记忆虽然能够应付物理考试, 但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好地将这些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例如, 在讲解“波”这一课题时, 由于学生对抽象的声波现象并不理解,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波的形状以及传播路径、速度等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效果的注意点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的展示中有着许多的优越性, 但教师切不可将多媒体展示完全替代实际操作实验, 而是要将多媒体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 并将其归纳总结为物理知识, 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因此, 教师切不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过多的使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物理的虚无缥缈, 不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技术作为当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工具, 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 切不可滥用、乱用;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多媒体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 教师应该把握好使用的“度”, 在最佳时刻将其与物理实验相结合, 必将能提高教学效果。

让学生深入理解初中物理实验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需要物理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解释, 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实验中能够大大优化物理实验效果。物理教师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使其不断助推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摘要:物理, 不仅是初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的基础就在于物理实验。然而, 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 物理实验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阻碍了学生对初中物理学的理解。本文就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效果进行论述, 旨在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庭忠.寓能力培养于物理实验教学之中[J].中学物理, 2000 (10) .

篇4: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使用策略

【关键词】物理实验 激趣 验证物理原理 设题

物理是一门实验较多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如何科学对待教材中的物理实验,高效、综合、有的放矢地利用,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意义重大。

一、以实验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们来说,很多物理现象和实验由于具有直观效果和感性认识,便觉得物理有着无穷的魅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好奇心,通过一些小实验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探求物理知识的欲望。如在讲“光的色散”时,我先让同学绘出彩虹,并通过事物投影仪展示画的比较好的同学。然后我拿出玻璃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顿时教室的墙壁上呈现出一道彩色光带,学生们用惊喜的目光盯着彩色光带看。学生自然会想到各自所画的彩虹之后,老师再从理论上讲折射现象的形成,由于“红光”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所以经过三棱镜折射程度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七色彩虹。

二、以实验验证物理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不是教学点缀的“绿叶”,我们是要通过实验去证明原理,验证结论。在物理实验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前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实验中学生会突然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其在培养创造力和持久的物理兴趣方面的长远意义,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放弃或者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我的一般做法是,简单的生成性问题,当时回答,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实验的演示或改进去验证。《滑动变阻器》一课教学中对“滑动变阻器上的电流流向”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采用ppt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移动中“电流的流向以及电流流过滑动变阻器产生的有效电阻部分”这样即使看不到电流,学生也不再感到抽象,很容易掌握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要在弄清实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要对实验中所取得的数据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所产生误差是正常的,但是要对误差进行科学分析,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尽可能减少误差。绝不能为得到所需要的结论而拼凑数据。

三、以实验设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中考试题源于教材又教材高于教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特别是实验在中考命题中所占比例较大。平时教学中我们仅仅是进行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是不够的。还要以重要实验为载体进行命题和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物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将实验与解题实战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物理素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的成绩提高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1)利用实验题考查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教学中我们要首先立足于基础知识,先易后难。在进行实验前,我们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理论储备:该试验要用到哪些器材,这些器材使用应注意的事项,有何作用;实验的先后顺序;实验要用到哪些物理知识等等。

(2)利用实验验证理论与中考链接

纵观全国各地近年来的物理中考试卷,实验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的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探究性与开放性。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此为导向,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设题,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如中考复习《浮力》专题,我设计了下题,就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李强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1)比较实验步骤①②③的数据,可以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2)李强结合弹簧秤的读数,绘制了乙图,图中拉力F与物块下表面所在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实线部分)。若⑤步骤中,李强将物块A慢慢浸入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下表面所在盐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与乙图中_____(a或b)一致;比较①②④⑤几个环节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3)老师发现李强在⑤环节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不明显(与④环节向对比),为是实验结果更加科学明显,他建议李强进行以下改进,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使用更精密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

B.增加盐水的浓度

C.将盐水换成酒精

D.将浸入盐水物块A的体积增大

(4)依据实验所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判断物块A的密度和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各是多少?

此外对于一些实验比较抽象和复杂,难度较大,或不宜分组(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或演示效果不好,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或从网上下载专家制作的微课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总之,物理教师要认真对待教材中的实验,有的作为激发兴趣,有的要深入挖掘,有的要与考试有机结合,有时还需要拓展延伸,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实验与教学、考试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篇5: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1.安装和调整:

①各部件需擦净后安装。吊盘背面标有“1”,“2”标记,应按“左1右2”安装。安装完毕应转动手轮使横梁数次起落,调整横梁落下时的支承螺丝,使横梁起落时不扭动,落下时中刀口离开中刀承,吊盘刚好落在底座上。

②调节天平底座水平:调节调平螺丝,使底座上气泡在圆圈刻线中间位置,表示天平已调到水平位置。

③调节横梁平衡:用镊子把游码拨到左边零刻度处,转动手轮慢慢升起横梁,以刻度盘中央刻线为准,使指针两边摆动等幅,如不等幅,则应降下横梁调整横梁两端的平衡螺丝,再升起横梁……如此反复,直至横梁平衡。还有一点应明确:对于天平的整个横梁系统(包括两吊盘在内),重心位于刀口的正下方。天平的灵敏程度和重心到刀口的距离有关,调节感量砣的位置可改变整个横梁系统的重心位置,重心位置越高,距刀口距离越近天平灵敏度越高,感量越小。对于一架天平,出厂时它的感量砣位置是调好的,天平的感量也就确定了,一般在使用天平时不要动它的感量砣。

2.使用:

①称量物体时应将待称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将砝码夹放到右盘中,然后转动手轮,升起横梁,看指针偏转情况,再降下横梁加减砝码,再升起横梁看指针偏转情况……直到天平平衡时为止,这时破码和游码所示总质量即为被称物体质量。

②载物台用法:有些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不便于把物体直接放入吊盘中称量,可借助于载物台。例如: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先将被测物放入吊盘中称出质量为多少,然后调整载物台位置,把被测物用细线栓好,浸入装有液体的烧杯中(物体不要碰杯底),把烧杯放在载物台上,被测物上的细线挂在吊钩上,此时再称得质量为被称物体质量。

为使测量更精密,消除天平不等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复称法:左盘放物体,右盘加砝码,称量值为(M 1 ) ;然后将物体放右盘,左盘放砝码称量值为(M 2 ) ,设天平左臂长为(L 1 ) ,右臂长为(L 2 ) ,物体质量为(M) ,则:第一次天平平衡时:ML 1 =M 1 L 2 。第二次天平平衡时: ML 2=M 2 L 1 。两式相乘并整理得到 。此式与天平臂长无关,消除了由于天平臂引起的误差。

2.替代法:左盘载物,右盘加干砂,使天平平衡。将左盘中物体取下,向左盘中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所示质量数即为被称物质量。

3.减码法:右盘中放入一定值的砝码(砝码的质量要大于被测物质量),左盘中放入小砝码使天平平衡。将被测物放入左盘中,减少左盘中的小砝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减少的砝码总质量即为被称物体质量。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天平的刀口。物理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它的三个刀口。一般来说,应在天平接近平衡时才能把横梁升起,所以在称量物体前应先用手掂掂物体,估计一下它质量的大小,防止超过天平的称量,并在右盘放入质量相当的砝码再升起横梁。调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丝的调节,称量时加减砝码等都要在天平制动的情况下进行。转动手轮,升起横梁动作要轻,稍稍升起横梁一看不平衡马上轻轻放下横梁,不必把横梁完全升到顶再观察是否平衡。被测物和砝码放在盘的中间。

2.使用天平时不能用手摸天平,不能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砝码只能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用后应及时放回砝码盒。

3。天平使用完毕要使刀口和刀承分离,各天平间的零件不能互换,用后应将天平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

篇6: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科学实验室安全保护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藏有各种教学仪器和化学危险品,因此必须做好防盗、放火、防水、放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非学校科学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室门窗和锁保持完好,室内无人,随即关锁好门窗。

三、实验室内注意放火,装备灭火设备。

四、对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储藏在安全地方。

五、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六、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保持畅通。

七、对毒品和腐蚀品实验完后将剩余药品收回,将毒液等处理好。

八、危险品入库要验收,明确等级,入库后定期检查,严格管理,认真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管锁。

九、注意安全用电,各类电器定期检查,保证使用安全,每天上下班检查总闸启闭情况,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砂箱扑灭。

富川高中

化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化学药品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二、国家调拨或自购的化学药品均应及时验收登入仪器保管帐。较贵重、非易耗易损仪器亦应登入学校固定资产帐,由实验员或管理员统一保管。

三、化学药品与仪器应分室保管。各种药品都应粘贴防潮、防蚀标签,按不同性质分类摆放在药品柜中。柜外应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四、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取用时,对取用人和取用量要进行登记,限量放发。用剩的危险药品要及时全部回收。坚持每学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用过的仪器要及时整理、洗刷,晾干后归放原处,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六、化学仪器、药品只供教学使用,不准挪动它用或个人借用。外校借用时,须经教研组同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实验员登记借出。

七、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需用的药品提前一周作出计划准备,上课前任课教师必须按实验操作规程自己动手先做,以确保实验成功。

八、使用化学药品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九、每学期末教研组要清点仪器、药品和材料,统计消耗和损坏的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的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篇7: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由科学教师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

二、使用实验室,应提前一天通知管理员,以便做好准备。

三、进入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秩序,防止碰撞,应保持安静,严禁打闹喧哗。

四、实验前,检查本组仪器,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如有问题,由实验组长提出,经核实后,给予调换或补发。

五、听到信号方可开始实验,严格按科学程序和方法操作,严禁擅自操作,实验时不影响他人操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束,学生必须整理桌面和仪器,经验收后方可离开。

七、自觉爱护设备、仪器,如有损坏,视情节按规定处理。

八、保持室内整洁,不乱扔物品和垃圾,及时打扫。

九、节约用电用水,注意操作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教师。

管理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环境保护工作、消防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应定期对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科学实验室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三.科学实验室使用制度,要张挂在明显地方,严格贯彻执行。每逢重大节假日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对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五.科学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有毒药品的使用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如有撒落,应立刻采用科学方法处理。接触过有毒药品的手,应及时清洗干净。

六.对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要按规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领用时必须经保管老师批准,同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详细记录。

七.电器设备和电源线路必须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乱结电线。

八.实验室内不得明火取暖,严禁抽烟。

九.配齐消防器材并能保证应急使用。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能在突发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

篇8:物理实验室使用制度

在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与优质学习资源亟需建设的背景下, 微课程逐渐成为热点并在实践层面上出现了众多尝试。但目前研究者与教师对微课程的诠释与界定众说纷纭, 实施形式纷繁多样。微课程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 而是利用建构主义, 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国外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中, 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 其课程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教学目标集中, 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国外微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产生一种“更加聚集的学习体验”。很显然国外的“微课程”的开发研究其核心组成资源各自为战, 不统一, 结构较为分散, 主要用于学习、培训方面, 使用领域较狭窄。

其实“微课程”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 很多专家和实践者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当然就普通的一线教师更多思考的是怎样促进自己的课堂应用、改革, 往大的方向讲就是对校本微课程研究、跨校微课程研究和跨区微课程教学研究去探索。本文就作者自身实践与思考, 简单探讨一下微课程在物理教学和实验中的应用。

二、微课程在高中物理实验和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我们知道, 在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注重实验过程, 使理论和实验密不可分,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实验, 物理教学的目标将成为空谈。而现在的微课程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让微课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辅助知识点讲解与巩固课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 目标明确、主题突出。 (2) 短小精悍、视频为主。 (3) 依托网络、使用方便。

1. 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

微课程可以让教师通过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提高物理教学的水平和思维, 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 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物理学习。在这其中, 微课程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从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与教师的物理课程教学需求出发, 关注点从资源建设转向资源应用与循环再生, 通过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而促进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变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在实验课上教师唯恐学生实验不会做, 故用大量时间讲解原理、步骤、仪器的选取等所有的细节, 最后只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一个机械的操作, 其结果是学生成了一个动手操作机器。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作用, 对于知识结构简单、目的性强, 简明易了的物理教学知识或实验, 可以大胆地使用微课程, 使学生课前了解实验内容或教学要求, 课上抓住重点, 解决问题。对学生根据自己提供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时, 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器材, 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研究方案来处理。当然要适当地指出不同实验方案的差异。同时, 鼓励学生提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特别是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力。

这种通过提高知识传输的效率而扩大学生个性化活动空间的教学模式正是通过微课程实现的, 即学习者通过课前观看微课程, 配合教师配套开发的学习单元等支持资源进行学习, 通过较短时间学习便达到与课堂中教师讲授一样的效果, 然后在课堂中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实现知识内化与应用。所谓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就是教师通过了解与分析学习者在微课程中的学习状况, 如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的疑问等, 来自由调整课堂内容, 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 或者全体进行协作式、探究式的自主活动。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 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 为配合课堂教学, 统一组织安排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微课程的应用对于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高中物理实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 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 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利用微课程帮助学生提前学习实验要点,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课的兴趣具有较好的帮助。高中物理学习离不开图形, 也就免不了要动笔画图。高一物理从第一章的力学部分开始, 即从力的表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 受力分析, 到物体运动过程的描述, 再到高二电学中的电场线, 磁学中的磁场线的描述, 都主要是依靠“网形语言”来表达。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光路图、杠杆力臂图、滑轮组装配图、物理状态变化图等等, 都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 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程度的。微课程的应用正好可以帮助学生纠正画图中的一些错误, 方便学生时时学习。

总之, 微课程这是一种真正以学习者为主体, 教师根据学习者状况调整课程步调的课堂结构, 并且促进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学习的学习模式。微课程在高中物理实验和教学中的使用, 有助于学生课前了解学习要点和重点, 课上解决问题和课下补充学习,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必将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摘要:科技在发展, 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新生事物, 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 尤其是高中物理实验及教学, 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 简单探讨一下微课程在物理实验及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上一篇:幼儿园个案观察下一篇:少儿民族舞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