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启示:文化的“氛围”性特质与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

2022-09-10

近几年来, 笔者对广东地区各类企业的企业文化现象进行了较多的关注, 由此得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1 关于文化的特质分析与“菜缸”的启示

很久很久以来, 北方的冬天是青黄不接的, 为了解决吃菜问题, 人们在冬天到来之前必须做两件事情:即挖一个菜窖和准备一口菜缸。菜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地气”形成一个湿润而又温暖的“保鲜氛围”以达到对蔬菜进行保暖保鲜的目的;菜缸的作用是对各种蔬菜进行加工和炮制。有趣地是, 当人们把同样的蔬菜放到不同的菜缸中, 并加入不同的调味, 若干天后其中的味道则完全不同。同样, 如果把不同的蔬菜放到同一个菜缸中, 加入咸盐, 无论蔬菜原来是什么味道, 无论它们的味道多么地不同, 可若干天后, 因为在这种“咸”的氛围中, 各种蔬菜都带上了浓浓的咸味。笔者由此感悟:文化实际上就类似于这种湿润而又温暖的“保鲜氛围”或具有“浓浓咸味”的咸菜缸!在这个咸菜缸中形成了一种以“咸”为主导的具有浓烈倾向性的“氛围”。这个氛围可以感染或同化进入其内的各种因素。例如, 当我们走进那庄严肃穆, 带有神秘色彩的基督教教堂时, 在那高高的十字架下牧师穿着长长袍子, 用十分虔诚而又平缓的语调祈祷, 我们的心身好像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我们的灵魂似乎也被净化了, 哪怕我们对基督教一无所知, 哪怕我们根本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 然而我们则体会到了一种无形而又浓烈的氛围的力量, 这个氛围实际上就是基督教文化, 隐藏在这个氛围背后的就是基督教的各种教义和理念, 表现这种教义和理念的就是各种宗教仪式和形式。诸如此类, 如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理念文化、哲学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文化, 以至茶文化等等。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所谓“泛文化”现象, 似乎什么都能挂上“文化”两个字, 甚至把“谈论文化”当作一种时尚, 不谈文化似乎显得自己“没文化”, 可是到底什么是文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泛文化”现象呢?笔者以为这是由文化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具体表现为:第一, 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化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由于文化本身无形的,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就决定了文化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从一定意义上讲, 文化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 其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 形形色色, 丰富多彩, 并且这种载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个载体可以是一首歌、一间舞蹈、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图腾朝拜的仪式, 或者是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等等。但是歌曲、舞蹈以及生活习惯等本身并不是文化, 只有当它们携带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之后, 方能称之为一种文化形式。社会上之所以出现“泛文化”现象, 就是因为人们把文化和文化的载体完全混为一谈了。第二, 文化具有很明显的理念特色和价值倾向性。无论何种文化, 从内容到形式, 总是体现着某种观念或理念, 哪怕这种观念或理念多么地简单或肤浅。第三, 文化是由多种要素融和而成的一种特色性体系, 它往往包括了人们的某种理念、情感、向往、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传统观念等等。各种要素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过程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即“氛围”。所以, 一种文化的形成可能是自发的, 也可能是自觉的, 或者是在自发和自觉基础之上的一种再造和强化, 是一个有机的氛围。第四, 文化具有规范、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功能。这些功能不是通过某些规章条文的外在强制实施的, 而是由各种要素融合作用形成的“氛围”感染而达到的。当我们应邀去传统潮汕人家做客时, 他们那独特的茶艺将会给我们带来浓厚的情趣和无限的遐想, 我们似乎也成为他们茶艺中的一员, 带着浓厚的兴趣小心翼翼地遵循或模仿其每一道程序;当我们走进那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人人穿戴整洁, 彬彬有礼, 各种交易有条不紊运作的商品交易大厅, 我们马上就会被这个环境所感染和同化, 毋须任何强迫或说教, 便会自觉地遵守其一切游戏规则, 而且以能够遵守这种游戏规则为自豪, 这正是文化的巨大功能所在。第五、任何文化都是围绕其核心理念或价值观展开的。一般来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或理念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而表现文化的形式和手段则是与时俱进的, 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生活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古埃及民族, 在尼罗河沿岸创造了极为辉煌的文明, 但是他们的文明后来被打散了,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文明缺少一种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强有力的文化凝聚力。

2 文化的作用与企业文化管理

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的价值倾向性的氛围, 后来企业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形式, 但文化本身不是管理, “文化管理”是很晚的事。上世纪7 0至8 0年代, 许多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了文化这种“氛围”的美妙, 在企业管理中借用了文化这一“氛围”, 他们把自己的理念、观念、策略思想系统地注入这个“氛围”, 以此达到管理的目的。最早的文化概念出自于古希腊, 有“耕作”之意。因为“耕作”贯穿着那年代的整个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人们一方面为神而耕作, 另一方面为自己生存而劳作。在耕作的过程中人们逐步养成了许多规矩、习俗、做事的方法、理念、观点等, 由此构成了一种无形的系统“氛围”。在这个“氛围”中, 人们渐渐清晰了该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如何按照“神”的指意去做每一件事情。经过长期的磨合、传承, 遂成为习俗、传统, 这便是文化。在《易贲挂》的《篆传》中有“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的说法:看啊, 这优秀的礼仪风俗, 这卓越的理念和行为, 转化成了人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这就是“天下”。这里“人文”, 是人们长期传承总结出来的行为理念、规矩、习俗规范的总和。“化”有转化、养成和形成之意, “天下”即为独特的人化“氛围”。用这个独特“人化氛围”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便有了“文化”人的世界。由此可见文化是由“文”和“化”两部分组成的;“文”是“人化世界”的内容, 是无形的;“天下”是“人化世界”的形式, 是有形的;“化”是一个动态词, 是一个过程, 也就是对无形人化世界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并传播, 从而达成共识, 以形成有形人化世界的过程。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借用这种“氛围”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这样, 以企业文化为特征的管理文化便产生了。企业管理者有意营造一个“氛围”, 使得他们的员工一旦进入这种“氛围”, 即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一切的一切都围绕这个氛围中提倡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来展开, 由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即所谓“无为而治”。其中管理的特点是:模糊而有意义, 事半功倍, 正适合“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原则。

笔者以为, 企业文化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 是一种企业管理形式, 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表现。这种管理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文化现象所特有的价值倾向性“氛围”, 并把这种氛围当作管理的工具, 以达到管理的目的。企业管理者借用文化现象特有的价值氛围, 把自己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等灌注到这个氛围之中, 形成一种以某种价值观念或价值理念为内核的系统氛围, 以影响、制约、感染、教育和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由此达到管理的目的。

其二,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英雄塑造并提倡的, 经过长期的运作被广大员工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有一个较清晰的管理理念, 然后将这种管理理念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 多层次、多方位地应用或灌注到其整个管理过程之中。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企业管理者的某种价值观。

其三, 企业文化管理是在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基础上的具有较强价值倾向性的氛围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必须是在其理念被广大员工所普遍认可、接受, 并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 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习惯, 从而影响和制约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时, 方能达到其管理企业的目的。

企业文化一般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 即表层的物质文化、里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理念文化。如果我们把企业文化的三个不同层次综合起来分析得话, 那么表层的物质文化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成果, 她是企业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深层的理念文化表现为看不见的文化的内在质, 她是企业文化的源和内在规定性;而里层的制度文化则是把理念文化变为物质文化的手段或桥梁, 她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性文化。假如我们把企业文化当作一棵大树的话, 那么物质文化就好比果实, 果层文化好比树的根茎叶, 而深层文化则是此树区别与他树的内在分界点。

3 企业文化管理的特点与塑造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构划和造就自己的企业文化。笔者以为,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特别注意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 企业文化是推进管理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简单的文化建设和娱乐活动。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积极倡导某种成熟的价值观或理念, 然后根据这些理念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 并以此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活动, 使其所倡导的价值观或理念深入人心, 以实现所谓“无为而治”。当然唱歌、跳舞、等与企业文化建设并非毫无关系, 它们往往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 倘若这些活动中渗透着企业管理者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 甚至这些活动正是企业管理者为推行自己的企业文化而进行的, 那么这些活动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迂回管理”, 即先制造文化这个管理的工具, 然后以此工具来实施管理。一个企业要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首先必须塑造出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塑造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确立。在企业中提倡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观, 支持什么, 应该怎样, 企业员工应该以何种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面对, 如何建立一种存在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健康和谐的关系等。第二步是文化理念的规范和实施。当一种文化理念确立以后还必须对它进行严格的规范。在这里, 规章制度起着规范和桥梁作用, 它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的文化理念展开, 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完整的文化管理实施系统。第三步是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动员、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塑造工程。一种成熟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群众性的系统工作, 它需要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理解、参与。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组织培育一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 使他们充分理解、吃透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第三,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本企业的实际, 确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理念, 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搞好宏观和微观策划, 使用得力的人才 (诚信, 有责任心, 有较高决断能力的人) ,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媒体以及文化设施, 将这种良好的文化理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变成企业所有人员实际的行为。

第四, 要处理好企业文化理念的相对稳定性和实现企业文化形式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一种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一旦确定以后, 就应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丰富其内容, 使其具备较强的包容性和对时代信息的及时吸纳性。因为有了这种稳定性才使企业员工对这种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有一个认知并接受的过程, 才能使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把这种理念和价值观变成其自觉的行动。

第五,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及时调节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由多项工作组成的系统工程, 它牵扯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 如果没有快捷高效的信息接受和反馈系统, 没有对全局工程的有效协调和监控系统, 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势必走向歧途或最终无法形成理想的企业文化。

第六, 企业文化的界定和保护。前些年四川有个话剧团上演了一出所谓“戏说红岩”, 剧中把一直受人敬仰的江姐和许云峰戏说成没有起码革命气节和情操的卑鄙小人, 把变节无耻出卖同志的甫志高戏说成智勇双全的谦谦君子!试想如果如此戏说下去,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有什么可信度和严肃性可言!同理, 一间企业如果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那么在以它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企业文化进行保护。少正卯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都在办学校。少的学校人丁兴旺, 而孔子的学校却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 就将少正卯杀死在宫门外华表台下。子贡进言说, “少乃名人, 先生诛杀了他, 恐怕不好吧?”孔子说, “人有五种恶行, 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即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恩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 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 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兼而有之”。如果企业文化本身似是而非, 其内容没有严格的内在规定性和严肃性, 可以是, 也可以不是, 可以这样, 也可以那样, 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没有起码的节操及做事的原则性, 那么这种企业文化对企业不仅没有益处, 而且还十分有害。

总之, 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氛围”, 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了这个氛围并借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由此使文化与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 企业管理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复杂性和多变性, 企业文化管理受到诸多企业的关注和厚爱。然而企业文化管理毕竟是一种“迂回”管理, 即必须先塑造企业文化, 然后以这种文化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谈何容易!就是说实行企业文化管理, 首先必须建设一个好的企业文化, 而建设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的前提是企业的核心管理者必须有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理念和价值观。

摘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立特质的“氛围”。本文从历史的和现实生活的角度为视角, 发现“文化”实际上是由某种价值理念、生活习俗、传统观念、行为方式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系统性的“氛围”!这个氛围有影响、感染、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了这个氛围并利用它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由此以“企业文化”为特色企业管理便产生了。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一种“迂回管理”, 即先“造出文化”这个管理的工具, 然后用这个工具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关键词:氛围,文化载体,企业文化,迂回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光明.企业文化[M].1999第一版.

[2] 宋·朱熹.周易本义.

[3] 社科研究[J].2005, 12:139.

[4] 改革与战略[J].2005, 8:78.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播音主持的技巧和特点探究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问题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