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景观带

2024-05-11

红色文化景观带(精选九篇)

红色文化景观带 篇1

莱芜园设计是以“莱芜战役”为主线, 莱芜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上运动战的光辉范例, 是世界军事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之一, 设计中力求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绿色生态为原则”的设计理念, 表现莱芜特色, 极大的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本次设计包括入口区、中心广场区、特色水景及休息休闲区、“城市名片”区等几个部分。在园中运用了大量的景墙和表现战争题材的浅浮雕, 小品, 在竖向上丰富了整个园区景观同时, 又增加了整个园区的文化内涵。本园区总面积约3600m2。

主入口采用比较大气、开敞的设计手法, 为整个园区庄重、大气的感觉做铺垫, 入口处的两个花池主要以植物造景和水景为主, 4个圆形的喷泉, 搭配种植盆景松, 放置景石, 大量运用花境, 丰富整个入口景观, 给游人以眼前一亮。在分割空间上, 主要采用竹子, 可以对园内景观进行适当的遮挡, 使游人对整个园区充满好奇感, 带着浓厚兴趣继续游园。在入口处圆形广场3组景墙上, 将“莱芜园”几个大字镶刻在上面, 雕刻形式为阳刻, 字体为小篆, 突出在外, 非常醒目, 使游客一进园就可看到。植物选择上会选择一些低矮球类、地被植物、及低矮的花灌木, 突出整个景墙。

中心广场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位置, 以莱芜战役为题材的圆弧形景墙, 采用浅浮雕的形式, 体量比较大, 把莱芜战役画面生动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 主题雕塑形状如同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表达了莱芜人民铭记历史, 崇尚和平的美好愿望。

特色水景及休息休闲区是全园的制高点, 凉亭为游客提供休息停留场所, 水景在此处形成高低落差, 利用这种高差堆砌假山形成瀑布, 搭配种植柳树、桃树, 水生植物, 形成动静相宜、绿树遮掩、碧水清澈、朴实自然的水景景观。亭子前集散广场采用象棋棋盘样式铺装, 上面摆放如同棋子景观小品, 展现出两军对峙的局面。

在本园中大量运用具有莱芜特色的小品, 通过对景观小品的不同造型来体现革命战争及红色文化, 如残破的瓦砾、折断的枪等小品元素, 这些景观元素的运用使人能很直观的感受到战争氛围, 回想起当年艰辛的革命历程。以“碾”为原形的小品是一大典型, “碾”是具有非常浓厚莱芜特色的一件物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 它开始退出人们的生活, 可是在战争时代却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小品将莱芜战役中人们积极发展生产, 军民共同抗战场面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2 园路及景墙设计

园路是园景的一部分, 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 此设计主要是为了来表现战争题材, 因此园路以直线条为主, 比较规则, 以不同的材料、纹样、质感、尺度、色彩来区分, 显得不那么单调, 在材料选择上可能要多考虑莱芜特有石材, 如莱芜黑、青白粒等石材。

园林内较多见的小品是景墙, 其材料富足、功能不同、形态各异。园林内的景墙大多是背景、漏景及障景, 景墙款式众多, 功能不一, 或单独成景, 或展示主题, 或进行空间分割, 这些景墙让园内景观更加丰富。

3 植物配置

配置植物的目的在于展示生态元素, 凸显设计主旨。进行植物配置时, 必需牢固掌握人、环境主体二者之间关系。在红色景观内进行植物配置, 多选用松柏等具有特殊象征涵义的植物常绿树种, 来构筑景观的纪念氛围。通常来讲, 松柏四季常青、耐寒、苍劲, 可以较好的体现出人的坚贞不屈、精神与世长存。笔者进行本次景观设计时, 用杜鹃所代表的是先烈的自我牺牲精神;用香气四溢的梅花对永放光芒的革命精神进行了很好的隐喻;挑选了水杉、盆景松、雪松3种松柏类植物来表达岁寒三友主题, 与梅、竹、松这种表现形式进行配植, 意在表达其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格, 喻涵革命志士坚贞不屈的革命斗志。通过这些植物的选配, 圆满地展示了景观的战争文化主题内涵。

植物色彩四季变化, 绚丽纷呈, 在创设丰富的视觉氛围前提下, 给多样化的景观营造保证了丰富手段。如三色堇、紫藤、紫丁香、紫花泡桐等紫色系则与庄严关系紧密;黄花菖蒲、金丝桃、云南黄馨、金桂、腊梅等黄色系列是高贵的代表;而凤凰木、夹竹桃、合欢、石榴以及枫香等红色系列则可以较好的体现革命元素;诸如樱花、含笑、广玉兰、白玉兰等白色系列花卉是纯洁的象征, 最适宜于战争背景的营造。需要注意的是, 植被种类必需要多元化, 以免景观太过庄严。

参考文献

[1]牟志春.莱芜文化通览 (第1版) [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5.1.

[2]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领悟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精神 篇2

曲洋初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曲洋初中将以此为契机,举办“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活动,以庆祝建党9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以“立德树人,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旨,以“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积极探索能够承载更多思想信息并能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去的新型德育范式,更好的将传统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廖峰林 副组长:王贵龙 刘德财

成员:曾金石 张剑 肖毅 杨泽斌 谭爱民 周国霖 何太阳 葛微波及全校语文老师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何太阳具体负责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将热爱祖国的坚定理想追求培植于心。

2.广泛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

4.探索适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新途径。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营红色氛围

利用宣传栏张贴英雄烈士的头像和事迹介绍,班主任任课老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成知“红色”晓“红色”讲“红色”的氛围。

2.观革命影片

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各班利用班会课或晚自习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爱国主义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影片,语文老师布置观后感的写作,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

3.唱红色歌曲

要求每生学唱(2-3)首革命歌曲,学校利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课前五分钟大力开展红色歌曲传唱活动。通过红歌演唱,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师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4.讲“红色”故事

各班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语文老师组织好,有计划地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从而感受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5.选“红色班级·红色青少年”

通过抢做“红色班级”、争做“红色青少年”的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感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曲洋初中

红色文化景观带 篇3

关键词:闽西红色文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再生与传承。

近几年来新起了一种新的旅游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红色旅游”,成为人们参观的人们地区,每年吸引的旅客近百万。这一产业的兴起,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1]当然,这些地方要想发扬得更好,就需要我们设计开发,在设计时我们要着眼于历史去观察这些传统,用续古扬今的方法、在突出传统的时候又要巧妙地表现先进的文明。在这里我将以离我们最近的闽西红色文化为例,论述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 红色文化

1.1 红色文化的含义和渊源

红色文化的概念并不好确定,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说的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既然要说“红色文化”的话,自然是从字面上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红色”和“文化”,在这里我们先说说“文化”,文化也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出来,但我们却可以轻而易举的举出很多文化的例子:四合院、川剧变脸、窑洞等都是有着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指我们人类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狭义上则只指精神财富(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多个方面)。文化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概括,是我们的毛主席提出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应,反过来文化又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2]红色文化是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为建设我们国家所做出贡献的历史遗迹也属于红色文化。[3]例如: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所留下来遗迹,都是我们口中的红色文化。

红色作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颜色之最,从几千年前便开始流行起来,红色代表了一种美好和吉祥,例如:结婚等喜事都喜欢穿红衣服,贴红对联;过春节贴红色的窗花等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红色革命的来源亦是如此,“红军”“红旗”“红星”“嘉兴红船”等一系列革命词汇,都和红色分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面都清楚,我们的今天是先辈们用鲜红的血换来的,这么多的原因让我们的意识里有一种冲动,所以我们把那些文化叫做“红色文化”,这是我们中国人长期的实践中得来的。[4]

1.2 红色文化景观的精神意义

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是我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景观是我们为了纪念先辈们浴血改变国家命运的壮举,它有着超强的历史和人文特性,同时可以为人民提供革命知識学习的方法。现在红色旅游异常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人们在旅游的途中,不仅能欣赏到祖国山河的美丽,也可以感受当地居民民风的淳朴,最重要的是感悟过去革命日子的不易,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 闽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1930年,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闽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闽西苏区正式形成,闽西苏区也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地区。闽西还是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福建甚至全国最大红军基地就是在我们闽西建立的,闽西地区的无数劳动人民参加了红军队伍,为我国红军队伍的壮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为我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都在闽西参加过战斗,足以说明闽西对将帅、人才培养作出过突出贡献。

闽西还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地。毛泽东在抗战时,曾在闽西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和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孕育了对中国革命有着决定意义的正确革命道路和适合中国特点的建党建军纲领以及党的思想路线等重大理论,初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

龙岩作为闽西革命的重要基地,保留了相当多红色文化遗址,有中央苏区第一个劳动合作社、新泉妇女夜校、中央苏区模范区——才溪乡、古田会议旧址群、红军长征村——中复村等等等,红色资源相当丰富。

3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表现形式与传承

3.1 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些纪念馆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是物质的,当然也有一些非物质形式的,比如说:歌曲、影视、文学等多种形式的。纪念馆等物质文化形式的,一般采用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办法来重现历史片段,让参观者深入其中,了解当时的情况,找到一些共鸣,以此来震撼人心、缅怀当时的革命先烈,这样便起到了红色旅游的目的。比如闽西古田会议旧址群就将红色文化表现得十分到位,将当时的革命文物、革命事迹的照片有规律的摆放在展厅里,所对应的墙壁上标注介绍文字和图片,详细地介绍闽西地区当时的情况,向人们展示当时的军民不怕牺牲、誓死拼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当时根据地情况的模型,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游客直观地体会到当时的那种壮大。

3.2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传承

我们在规划红色文化景观时,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遵循现代景观规划所必要的适用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原则,红色文化的传承是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层面,同时这也是闽西红色需要传承的重要目的。闽西红色文化传承是需要我们几代人共同努力的,其中倡导的主体更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并且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大众,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添加这一方面的内容,从娃娃抓起,让全民关注起来。

3.3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再生

闽西红色文化再生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又是极其有必要的,闽西红色文化景观的再生可以唤起一些美好的记忆。但是它的困难性,却让很多相关景区望而却步,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尊重先辈们创造的历史。有句话说得好:“恢复遗迹就是恢复历史”。不可否认,遗迹能自己“说话”,重现历史。如果我们都没有当时的客观情况,我们怎么领略当时的情况,我们怎么置身其中,所以恢复当时的建筑、文化等是有必要的。

第二,因地制宜。虽然发展闽西红色文化景区旅游需要积极开发当地资源,但是不可以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确定合适的开发方案。

第三,注重环保。闽西红色文化景区大部分位于不发达的乡镇,多陡峭大山,稍有不慎,在建设中便可能会酿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这就需要在开发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护的应急措施。

第四,注重历史的反映。闽西红色文化景区,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旅游的侧重点,但部分红色文化景区地处偏远,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反映历史的很少,大多注重养生、购物,这样就没有达到红色文化旅游的本质。

第五,发扬红色精神。来到红色文化景区旅游,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红色精神去的,就是要抓住这一心理,大力发扬红色精神,在再生设计时,时刻牢记这一点,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此来吸引更多有识之士。

4 闽西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不完善。闽西红色文化景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产业单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这些都成为制约闽西红色文化景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为这些原因,很多游客对此望而却步,基本的设施保障不足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第二,趋同化严重。我国的红色文化景区众多而且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态,看过来看过去都是照片和遗迹,长此以往人们会产生厌烦情绪,去过一个景区后便不再想去另外一个。因此,必须加强闽西红色文化景观地区的科技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有高科技”。

第三,开发程度低。景区的规划不完善,以及资金、科学技术的欠缺,导致景区无法达到所要的效果,包装不够,从而大大地影响观赏价值,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4.2 对策与建议

第一,突出特点。旅游地必须突出本地的特色,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现在研究热门的旅游地,我们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几乎不会的别的旅游区有所重合,都有着本地区深深的烙印。闽西红色文化景区的开发者应该详细的了解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发掘一些有用的东西,找到和其他红色文化景区不一样的地方,并大力渲染,突出特色,这样游客就不会觉得景区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同,就会有大量的游客为了看这个特殊的东西来到本景区。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各个红色文化景区都要加快建设基本设施的步伐,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的舒适程度,利用科技手段,让游客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这样才能让游客印象深刻,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三,拓展发展空间。我们要不断地做一些调查并随时改进,以便稳定闽西红色文化旅游的市场,让闽西红色文化旅游成为一种大众化旅游。第一、发掘教育意义。现在的家庭生活好了,愿意出去旅游,怎样才能让旅游者在众多备选地之中选到我们闽西红色文化景区呢?我们要抓住游客的心理,很多人家旅游都带着孩子,如果我们能大力发扬闽西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游客。第二、引起地方重视。红色文化景区很多的先天不足造成其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是地区的帮助就是一剂良药,地区投入人才和资金,从更深的层次发展我们的闽西红色文化景区,这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5 小结

红色文化景区的规划原则是以红色文化的再生和传承为主的,在保护的基础上,要挖掘闽西地区的特殊的特点,给游者留下深刻的、特殊的印象,让人们难以忘怀,这样就做到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了。因此,我们在开发闽西红色文化时,不能只是一味地保护,而是应该在原有的环境中提炼出一些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值得去传承和再生,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關系,也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再生和传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屈亚潭.陕北红色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再生与传承[J].现代园艺,2014(12).

[2] 胡月文.革命旧址与周边景观的保护研究——对枣园环境文化景观的探讨与设计实践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6).

[3] 柳红星,刘飞华.论江西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04).

红色文化景观带 篇4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参观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主要形式的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的红色旅游逐渐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不仅仅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可以满足他们求知、受教育的需求。

与其它较成熟的旅游产品相比,刚刚起步的红色旅游在开发和管理上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资源方面,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存在一拥而上的现象,开发模式单一;体制方面,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受政府决策影响大,缺乏市场机制作用;产品方面,红色旅游产品功能单一,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综合功能不强,客源市场狭窄;经济方面,多数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可进入性差。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二、红色旅游资源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红色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式。红色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支,是文化旅游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旅游类型,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和体验,传播红色文化,并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国际意义,中国又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最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旅游方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和创造。红色旅游起源于六七十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但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1998年江西省率先提出了红色旅游口号“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推动红色旅游走向市场。2004年,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工程正式启动,红色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随着《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出台,红色旅游将引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精品多、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且集中”等特点。这些在革命历程中留下的丰富的革命史迹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红色旅游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珍贵资源。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物建筑的多达127处,归属各省市县级管理的革命历史遗迹,数量更是众多。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革命精神为主题,同时兼顾区域特点,在全国划分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时段性。其客源变化受政治性因素与市场因素影响明显,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则主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整体态势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根据五年、十年、五十年、百年等纪念周期,形成“五年小高潮,十年中高潮,五十年和百年大高潮”的活动规律。

(三)红色旅游的开发模式

旅游吸引力是由目的城市对游客产生吸引的各吸引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即广义上所说的旅游资源,它有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的内容。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不是单纯的项目建设,而是在资源配置、市场定位、项目建设与管理及产品宣传的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策划和安排,不同的景点开发有不同的开发模式。通过对最近几年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已形成了以下几种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表1)。

三、门头沟景区的红色旅游资源

北京的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包括“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与“北京━保定━西柏坡线”。门头沟景区红色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相对集中,区域性强。(图2)

(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司令部旧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1939~1940年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设在马兰村一四合院中,共有瓦房10间,保存完好。现辟为陈列馆,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1平方米,展陈面积48.2平方米。(图3)全部展览资料照片135幅、文字介绍16幅、图表3幅、油画4幅、连环画2组8幅、拓片2张、沙盘1个,实物108件。陈列馆外围有张兰珠就义遗址、张秀林跳崖遗址、扔地雷遗址和多处抗战时期的防空洞。

(二)王家山惨案旧址

王家山位于斋堂镇,1942年12月12日清晨,日伪军100余人,在赖野、宋福增带领下将48名群众关进房内点燃,除3名妇女和3名儿童逃出外,其余42名群众均被大火烧死。王家山惨案震惊整个平西,制造王家山惨案的罪魁祸首在抗战胜利后受到历史的审判。新中国成立以后,每年“双十二惨案”纪念日,王家山村及附近村庄的群众都会到“双十二惨案纪念碑”追悼遇难者的亡灵,寄托哀思(图4)。

(三)沿河城战斗旧址

沿河城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东门名万安(已被拆除),西门名永胜,均为砖石结构。城墙用条石和鹅卵石砌筑(现大部塌毁),部分敌台之间虽无城墙连接,但能凭地形居险,彼此呼应,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图5)。

(四)宛平县抗战烈士纪念碑

1946年7月7日,宛平县政府在斋堂村修建抗战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方形屋檐塔式结构,南面正文额书“豪气长存,英名万古”双色楷书,正中楷书阳文竖刻“宛平县人民八年抗战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余三面刻烈士英名及所在村庄,共记载98村476位烈士(图6)。

四、门头沟景区红色旅游发展创新模式:中心多元整合模式

(一)现阶段红色旅游发展中的困难

门头沟景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困难可概括为“两个不适应,三个不到位”。

“两个不适应”是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目前在省、市、县三级没有相应的机构组织领导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景区的所有权分属为文化、文物、旅游等多个部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不到位。因此建议将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归口统一部门统一管理,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

“三个不到位”是指“认识不到位、规划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全国大部分红色景区还没有红色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等方面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还未形成,市场开拓缓慢。

(二)红色旅游的创新模式:中心多元整合模式

中心多元整合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红色旅游鲜明的政治性,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休闲旅游”等其它旅游产品整合,扩大产品内涵。“红色中心”是突破口,“整合”是重点,“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把整个模式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来运作。(图7)

“红色中心”模式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突破口。红色旅游的开发是以政策资源导向为切入点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助力红色中心源的两个力量是来自于政府的“推力”与来自于社会的“拉力”。

从政府的角度看,红色旅游作为独特的载体,可以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目的,发展红色旅游又能促进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国家的扶贫政策是相呼应的。因此,就产生了开发红色旅游的政府推力。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宝贵财富的红色精神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能得到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启迪,这种感染熏陶是无价的,这就产生了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拉力。

政府推力与社会拉力两者的结合,使红色旅游得到迅速发展。

“多元整合”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红色中心对红色资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红色旅游的发展仅仅依靠红色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必然寻求“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休闲旅游”等的结合,增加参与型旅游项目,扩大产品内涵,实现多色整合。实施多元整合,需要文化内涵、市场导向、区域协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中心多元整合模式充分结合了资源、市场、文化、政府四大要素,有利于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扩大产品内涵,从单纯的观光功能转向休闲、体验等多功能,实现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的开发模式具有典型的资源性特征,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政策导向。由于大多数红色旅游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发展初期多是政府主导,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对旅游资源进行边游边开发。待产品体系完善之后,则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较完善,已形成一定的旅游产品结构和层次,红色旅游的发展更多地与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呈现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的旅游需求。

五、结语

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都十分重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塑造红色旅游产品的两个基本支柱。开发模式来源于对内容的提炼和把握,内容是充实模式的基础,高品质的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开发的前提,合适的开发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红色文化景观带 篇5

一、加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指的是我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与先进分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先进文化,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我国革命旧址遗址、革命人物、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均是红色文化的体现[1]。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真正的革命者从来不缺乏革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突出表现在越是困难时期,他们对革命的信仰越执著、革命的意志越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先烈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书写的光辉篇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的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状况等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加上时代的不同,使得其对于我国独有的红色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认知,其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程度与感知程度也存在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各个发展潮流的冲击下不断减弱,而这正是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足够的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便是一种能够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载体。在我国高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其重要基础就是红色文化的本质内容与价值指向,在高校中推动红色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主旋律,让高校大学生在多变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学生多元一体的民族自我意识,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将红色文化这一精神力量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2]。

二、高校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红色文化走进高校中并不是自觉的,需要在高校与大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下才能够让红色文化在高校中得到很好的建设与发展,而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做的却不是很完善,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与完善的地方。总的来说,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足够的红色文化建设意识,红色文化氛围淡薄

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冲击,我国很多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其的重要德育作用,红色文化建设意识缺乏,不论是高校领导还是教师或是学生都缺乏一定的红色文化意识。高校中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何为红色文化,对于红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十分模糊。此外,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十分少,更不要说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题讲座了。即使有些高校开展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十分低下,整个高校的红色文化氛围非常弱。

(二)红色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红色文化建设的内容不够系统

首先,我国高校数量十分多,但是专门设立了红色文化建设机构来引导红色文化建设的高校却是少之又少,也没有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来对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建设加以规范[3]。其次,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应该要渗透在高校的政治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但是在实际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了红色文化的内容非常少,很少会将红色资源运用到校园文化之中,整个红色文化建设内容十分缺乏系统性。

三、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发展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对策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要对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引起更多的重视,建立起健全的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在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中,高校领导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领导要对红色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将红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其建设与发展进行规划。首先,高校要成立一个由高校党政领导参与引导、高校中层干部所组成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红色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接触到红色文化的机会,加强学生与红色文化之间的交流。其次还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做到了这点,才能够保证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可以得到经常化、制度化与长期化的进行,从而也就保证了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同时,还要做到全民参与,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是让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取得成功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做到了共同参与,才能够让红色文化建设活动进行的有现实意义。高校师生不仅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主要角色,同时也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建设者与传承者,关系到红色基因是否能够在高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可以提高高校红色文化建筑的生命力与活力[4]。

(二)构建完善的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

在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的内容就是其基础,脱离了基础整个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开展,没有红色文化内容的支持,整个高校的红色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在红色文化建设中,高校要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将红色资源中的各种类型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引进到高校中,在高校中建立一个红色文化资源库。同时,在高校建设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的红色精神与现在的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从而也就能够提高高校师生参与红色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丰富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形式

首先,要用红色文化教材来引领高校红色文化课堂的开展,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在高校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将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红色文化来引领高校思政课程进行。其次,要通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来完善高校师生的行为文化建设。在高校的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中,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谓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是在高校中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5]。要在高校校园中积极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更加真实贴切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同时,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研究红色文化的学者或专家来高校中开展红色教育讲座活动,在活动中用我国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信念,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促使学生在今后能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弘扬传播红色文化。最后还要注意的是,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庞大群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加强高校中的红色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高校红色网络文化的建设来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6]。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有着其特殊的优势与功能,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对于革命传统的崇敬之情这个有利条件,主动占据网络制高点,建设红色文化网站,开发设计出既具有红色文化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软件,用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来抵御网络上不健康文化对高校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力量,为其今后主动宣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也有助于促进高校红色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优秀资源,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前针对我国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必须要积极采取各种改进措施,不断推动高校红色文化的发展,让红色基因在高校中得到更加良好的传承,为整个高校的建设与大学生的成长创造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汤仁虹,马先锋.依托红色文化推动高校大学生村官“预”培养研究——基于皖西红色文化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45-148.

[2]臧金峰,袭凤臣.对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从基督教团契组织在大学生中扩张的原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2:112-115.

[3]刘长江,何先成.繁荣学术,以文化人;咨政建言,服务地方——“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01:155-160.

[4]龚言.浅议利用红色文化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传承,2016,06:32-34.

[5]李露洋.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J].音乐生活,2012,07:11-14.

传承红色音乐文化 篇6

红色音乐, 是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诞生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经典音乐作品。红色音乐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理想, 洋溢着坚定的革命精神, 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功能和教育意义。

当前, 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非常有必要大力弘扬红色音乐文化, 用红色音乐激发爱国热情, 坚定理想信念, 陶冶道德情操,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让红色音乐在新时期发挥出新的历史作用。

传承红色音乐文化要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讲解红色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作用, 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促进人们坚定理想、提振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传承红色音乐也应在演奏演唱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丰富和创新, 使之更加适合当代人们的欣赏趣味, 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从而为红色音乐增添新的生命力。在这方面, 专业音乐工作者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 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传承红色音乐还应搞好系统性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养、提升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发挥红色音乐教化功能的重要方式。应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音乐教育体系中, 融入红色音乐教育的内容。尤其要讲解红色音乐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让学生受到红色音乐的感染和熏陶,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红色音乐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在音乐教材的编写以及音乐课程的安排上, 应当保证红色音乐能够达到一定的比例。另外, 学生的音乐社团应积极排练演唱红色音乐优秀作品, 学校的广播、网站等媒体也应大力传播红色音乐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随时能够感知红色音乐的魅力。

遵义教育与红色文化 篇7

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长征红色文化每年吸引近亿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遵义已成为贵州的一块经济热土和文化圣地。 在有“遵义”这一名称的1300 多年里, 特别是本世纪30 年代以来, 遵义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 积淀了丰富而瑰丽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 最终升华为一种自强不息、代代相传、不断创新的遵义教育精神。

一、遵义教育的历史底蕴。

汉文化在遵义历史文化中居主导地位。在遵义, 汉有三贤:盛览、尹珍、舍人;清有三儒: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他们接纳贤士, 开办学校, 传播文化, 研究学术, 兴办实业, 促进了古播州 ( 遵义) 文教事业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杨粲墓、黎庶昌故居、蜀汉石刻、望仙台石窟、袁锦道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址。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新的时代孕育了一代新的教育文化名人, 如黔北作家群体中的蹇先艾、何士光、李宽定、石果、石定、石永言、李发模、赵剑平等人, 书画界的孟光涛、祝焘、叶景文等人, 外交界的文化人宦乡、韩念龙等人, 都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熠熠生辉。为遵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二、遵义会议的特殊内涵。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长征之所以胜利, 就在于我们党在遵义会议后, 彻底脱离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根据中国的实际指导中国革命, 根据党的实际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处理中国革命的问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遵义会议是开端。这些工作作风, 推动了遵义的教育和社会进步。遵义会议为遵义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实质内涵。

三、浙大西迁的思想传递。

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 一支文化长征的队伍由浙江出发, 1940 年到达遵义, 这就是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遵办学7 年, 为我国保护了老一代的知识分子, 如竺可桢、王淦昌、苏步青、陈建功等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包括遵义籍青年在内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队伍, 并把先进的科学文化引入西南地区, 把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思想与遵义历史文化传统相互交流, 相得益彰。英国科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于1944 年两次到遵义, 对浙大科研水平学术空气给予高度评价, 称之为“东方的剑桥”。今天, 遵义开发利用的电力资源、锰矿资源、生物资源和至今仍在大面积栽种的蚕桑、茶叶、油菜, 就是当年浙大帮助引入的。浙大在贫困和苦难中, 培植和成长起来的科学思想、求是作风和创业精神, 使遵义人更加重视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 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 战胜愚味无知,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遵义教育奠定基石。

四、改革开放的实践结晶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遵义教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遵义传统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展开教育工作。1996 年, 遵义县就获得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先进县。遵义教育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 先后提出了既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又符合遵义教育客观实际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原则。现代遵义教育工作者的朴实、牺牲、进取精神, 创造了遵义现代教育的辉煌。

五、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遗址、遗物、纪念物等物质文化和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孕育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文学艺术, 以及人民领袖、将军、烈士及老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事迹等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和富有理想、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品格,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之一,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遵义, 这座充斥着红色记忆的城市始终巍然矗立, 等候着每一个“寻根”的人前来叩问峥嵘历史, 同时感受时代发展为其带来的欣欣风貌。镶嵌在记忆中的红色符号时光飞逝, 记忆不褪。

遵义, 是一块神奇而炽热的土地, 这块土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革命里程碑的红色标记。目前, 遵义先后完善和开发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苟坝会议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役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街、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四渡赤水博物管、乌江渡等红色教育基地, 教育资源特别丰富。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意蕴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它蕴涵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鲜明写照;蕴涵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改革创新精神,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蕴涵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和精神境界,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六、红色文化教育基本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挑战。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学生产生着思想冲击, 我国社会转型中遇到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常常引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困惑。

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遵义人民培育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遵义精神。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构筑起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现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并存, 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重温老一辈的红色岁月, 了解红色文化, 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更多的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也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红色文化景观带 篇8

从1927年10月井冈会师到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在这7年的时间内, 苏区的文艺运动发展得轰轰烈烈。除了“文明戏” (话剧和歌剧) 的兴起之外, 带有鲜明特色的苏区音乐也蓬勃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 由于一些知识分子的加入及派送往苏联学习的红军干部的回归, 苏区的文艺运动也加入了典型的苏俄特色及欧洲特色。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有留苏“赤色明星”、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女士;先在法国学习音乐, 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最后使用俄文名字“亚历山大·阿列克塞·沙可夫”的陈微明;以及早年在美国留学并加入了美国共产党、随后转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原名谢启泰的章汉夫;更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瞿秋白。在这些有过留苏、留法、留美经历的知识分子的带领下, 苏区时期的音乐文化也被赋予了苏联及法国革命音乐的色彩。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罗斯无产阶级音乐家协会主张音乐密切配合政治斗争, 强调音乐的思想性。这一音乐指导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苏联音乐界处于主导地位, 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在大量借鉴苏联革命经验的中国革命早期, 这种音乐理论也在中国的苏区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在“古田会议”之后, 文艺工作被认为是党的革命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指明了文艺是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方向。因此, 苏区的整个文艺工作活动都是围绕为政治斗争服务这一中心, 初期以模仿苏联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 包括苏区时期的革命歌曲创作与表演活动。

在这一时期, 苏区先后创立了各类工农剧团和表演学校, 包括由李伯钊担任团长的“蓝衫团”和“蓝衫团学校”。1934年, 瞿秋白建议把蓝衫团改名为“中央苏维埃剧团”, 蓝衫团学校也更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在这个带有鲜明苏联色彩的学校里面, 瞿秋白等人制定了学校简章, 规定学员要“唱歌 (发音和音符) 、跳舞……”, [1]P264音乐分为中乐和西乐。在这个学校里面, 李伯钊、刘月华担任音乐课的教学工作。除了传统的中国乐器外, 钢琴、风琴、小提琴也加入了乐队的行列中, 担任独奏和伴奏的任务。例如, 在蓝衫团的表演中, 朝鲜族的音乐家崔音波就曾表演小提琴独奏;而沙可夫也表演过苏联歌曲独唱;李伯钊也经常表演苏联歌舞;连邓小平也曾用法语表演过法国大革命时非常出名的《马赛曲》。这些表演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同时, 一大批苏维埃歌曲也被翻译并传入中国。如瞿秋白就翻译了《国际歌》和《共产儿童团歌》等歌曲。苏区的文艺工作者们对苏联歌曲进行改造, 形成了自己的音乐。例如, 当时苏区的许多话剧都插入了歌曲, 有很多是引用现成的从国外引进的曲调。如话剧《旧世界》、滑稽剧《松鼠》就引用了《国际歌》的曲调;而话剧《春耕突击队》则引用了《共产儿童团歌》的曲调。这种引用旧有外国曲调填新词以形成自己的革命歌曲的方法在初期的革命歌曲创作过程中被多次采用。如, 《保卫根据地战斗曲》就是采用了美国波兰特市主教布里格姆所写的赞美性的圣经调填词而成的歌曲。还有根据苏联革命歌曲填词的《霹雳拍》、《进行曲》、《上前线去》等。原有的进行曲、战斗曲等的欢快、激昂的曲调与节拍非常适合用来表现红军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精神, 因此, 此类曲调也多用来展示红军及苏区斗争的一面。这些旧曲填上新词以后, 在曲调上、节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了新的统一。

但是, 苏区音乐在利用旧有的外国曲调的同时, 也会做一定改编。有时候是改变节拍, 有时候是只截取其中的一段, 以适应国内的歌唱习惯。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非常流行的《红歌》就改编自苏联的革命歌曲《红军最强大》。《红军歌》的部分曲调和苏联原曲调相同, 但是在某些地方, 文艺工作者们缩短了原《红军最强大》的节拍, 把原来的6#5 6|7·7 7换成6 5 6 7 7 7, 使新的曲子更欢快、朗朗上口。有时候又会延长音值, 如由苏联歌曲《你们已英勇牺牲》改编的《悼亡曲》, 这首曲子部分采用了原苏联曲调, 把原来的1/4节拍延长为1/2节拍。这种改编都是为了符合中国歌词的歌唱方式与节奏习惯, 使歌曲更通俗上口。

除了初期的外国歌曲的中国化过程, 苏区的音乐文化创作也开始逐渐走向了本土歌曲马列化的道路。在苏联的革命歌曲中, 很多进行曲、战斗曲都是由原来的民歌改编而来的。因此, 民歌、山歌、小调被填入富有苏维埃政权特色的题材歌词, 形成了中国自己特有的革命歌曲。而且, “红军部队的歌曲的传统就是以民歌为基础……”[2]P78赣南、闽西的客家山歌对苏区的革命歌曲创作影响尤为巨大。

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其中兴国山歌又在苏区革命歌曲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兴国山歌分为两类:一种是山野间的即兴唱和, 另一种则是职业歌唱人员的室内娱乐性质的表演。苏区时期, 兴国山歌成为有力的战斗宣传武器, 有“一首山歌三个师”的美名。《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以兴国山歌的形式谱写出来, 并唱遍了整个苏区的。《争先恐后当红军》也是兴国竹片山歌的一首代表作。

民歌、小调纷纷成为苏区革命歌曲创作的有力凭借。用《苏武牧羊》调填词的《土地革命歌曲》、用民歌调《玉娥郎》填写的《四季读书歌》等都是典型的例子。用同样的曲调编出不同的歌曲也是这段时期的重要特色。《苏武牧羊》的调子还被应用到新歌《骂军阀歌》上。在这些歌曲里, 通俗的歌词、大家都很熟悉的题材是歌曲能够被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红军战士和群众迅速接受的原因之一。瞿秋白同志曾经指出:“通俗的歌词对群众教育大, 没有人写谱就用民歌曲调填词, 好听好唱, 群众熟悉, 能马上流传, 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1]P263因此, 苏区时期的本土歌曲的马列化主要是通过歌词的创作和题材的选择实现的。

苏区的题材丰富多样, 但大部分是以政治宣传为主。一种是号召工农起来反抗剥削压迫的歌曲, 如在湘鄂川黔苏区的印江、沿河、德江等县流传的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唱道:“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3]P124一种是拥护苏维埃政权的, 如在永顺县、桑植县流传的《拥护苏维埃》;一种是鼓励青年参加红军的, 如《当兵就要当红军》;一种是反映妇女解放的歌曲, 如在桑植县流行的《妇女歌》、《放脚歌》、《妇女放哨歌》;一种是歌颂红军, 军民鱼水情的《早盼晚盼红军来》、《爱红军》、《十送红军》等;一种是歌颂党的领导人的, 如歌颂贺龙的《贺龙带来红三军》;还有其他一些控诉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歌曲, 如《逃难曲》、《苦债歌》、《抓新兵》, 等等。这些以歌颂红军、歌颂党、歌颂苏维埃政权, 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洋人、地主土豪的剥削的歌曲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使他们鼓起勇气, 坚定了和一切反动派斗争, 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苏区时期的革命歌曲创作, 一方面展示了苏区时期根据地受到的苏联文艺理论及马列主义的影响, 另一方面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示了党、红军及苏维埃政权的部分发展史。进行曲、抒情歌曲、表演歌曲、颂歌、叙事歌、小型歌剧等作品形式共同组成了苏区的音乐文化。其中叙事歌由于有时间、有情节, 对于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党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叙事歌《1929年的红军》里唱道:“正月里来梅花香/四军全部出井冈/红旗飘飘高举起/吓得白匪起恐慌/二月里来雪花飞/官兵团结心唔灰/大柏岭上迎头击/刘逆士毅狗命危/三月里来气象新/红军浩荡进长江/郭逆凤鸣不量力/长岭寨下命归阴……”[4]P421这首山歌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 对研究党史、军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学习、模仿苏联歌曲到扎根于本土民族文化、创作本国特色的红色革命歌曲, 七年期间的苏区音乐文化运动经历了开始、繁荣、遭受挫折等阶段, 对苏区革命根据地宣传土地革命、保护苏维埃政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苏区音乐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特色化的过程。可以说, 没有包括戏剧运动在内的苏区文化运动, 苏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进行得那么顺利, 马列主义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为广大普通红军指战员和群众所接收, 并牢记于心。

摘要:在以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指导下, 七年的苏区革命时期内的音乐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国歌曲中国化、本土歌曲马列化的道路, 对宣传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苏区文艺,红色音乐,革命歌曲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8.

[2]李晓莹, 张青云.20世纪上半叶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1 (5) :78.

[3]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

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经典文化 篇9

1.整合影视作品, 还原情境, 感受“红色”画面

从认识的角度看, 学习者需要经过感性认识阶段才能获得抽象的理性认识, 在与各种具体形象的符号交流后才会有抽象符号的理解和生成。鉴于读者的生活经历、阅读经验, 作品中有的文字符号形象可感, 但是也有的文字符号蕴含着抽象意义, 读者就无法感受。而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语境还原, 在揣摩语言的意味、情感等的过程中,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关手段还原作品的艺术情境, 引导学生去感受“红色”画面, 通过想象的视觉、听觉符号去解读作品文字符号所蕴含着的抽象意义。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所涉及的革命战争、红军长征等历史与当今学生的认识确实有一定的距离, 不少学生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 更不能感受到作者在那种环境和背景下的内心情怀。在教学毛泽东诗词 《七律·长征》 时, 可先以歌曲 《七律·长征》 导入, 学生在气势恢弘、昂扬激越的旋律中获得听觉形象的最初感受, 再结合作品写作背景的阅读,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自然而然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幅长征途中的经典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三军大会师, 为进一步解读全诗奠定了强烈的情感基础。赏析“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 剪辑 《金沙水拍》 和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两部影片的片段供学生观看, 使学生在直观的动态画面中获得视觉形象的感受, 很容易就理解了句中“暖”和“寒”的丰富意蕴, 在赏析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感受到红军战士勇敢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

2.整合教材内容, 唤醒旧知, 体验“红色”情结

语文教学是一种唤醒的艺术。要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是要通过其自身体验来进行。在教学中, 通过围绕“红色”主题, 将教材内容巧妙整合,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经验, 唤醒学生内心的 “红色”直觉, 举一反三,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进一步体验“红色”情结, 从而使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如 《七律·长征》 和 《过雪山草地》 这两首诗都提到红军翻越雪山的史实。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曾学过的 《沁园春·雪》, 唤醒学生心中对“雪”这个意象的认知直觉, 带着已有的审美体验再来品读这两首诗, 学生不仅从“更喜岷山千里雪”和“雪山低头迎远客”读出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怀, 而且还体悟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执着追求, 从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学完本单元内容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文, 学生就能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对人民英雄进行描述, 有些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直接设计出形象可感的“纸质浮雕”。这一过程, 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欲望,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 更加深了学生对红军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的理解。

3.整合本土资源, 走进生活, 传承“红色”文化

上一篇:教师的形象下一篇:语文教学之情景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