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4-04-30

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用6篇)

篇1: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着某种阅读目的,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或多部作品,也可以是整本书,进行功能性地阅读。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内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群文阅读在台湾叫文本链接、群书阅读。在香港和它相似,叫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是所读的群文不是杂乱无章,所读的群文要有相关度,甚至是结构化。二是和单篇、单本的阅读来比较,它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态。我们所推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形态,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改变和优化人的思维方式,使阅读者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阅读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群文阅读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这样的一堂“群文阅读”课,让不少听课教师感觉到它的价值之大。从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台湾的赵镜中、吴敏等研究者走在前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赵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

2、关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研究

关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研究,我们发现,现在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也进行了一些阅读力培养的讨论,然而这些讨论绝大多数仍然是拘泥于阅读行为本身,缺乏阅读行动之前的铺设和阅读行为之后的延伸,缺乏实际训练。而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并在充分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养成,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系统工程。老师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是总体看来还是零散的心得、体会多,系统的理论构建研究少。同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育策略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还需要进行实践验证。另外,过去研究中提到的“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所列出的内容,似乎更像是一种标准,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

3、关于群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可行性研究趋势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有的是苦于无素材可写,究其原因是他们阅读量小,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捕捉素材的能力有限,所以无话可写。有的学生是有素材可用,但不知如何下笔去写。究其原因也是他们阅读量小,没有语感,不知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布局谋篇。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群文阅读”这一手段来帮助学生写作。找一些互相依存、互相交融的、有内在联系的文章,让它们共同作用于读写活动,不存在主次之分,或者找一些“群书”,让它们具有某些方面内在的关联性,且这些关联性是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发现,能够认识,能够产生新的意义。让学生在群文读写中,置身其中,容易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从中享受故事的美妙以及语言风格、文法结构等写作技巧的训练,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有不少学校及教师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且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

篇2: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模型分析

刘易斯模型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即城市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图中WS所示。

最初的资本为K1,雇佣的劳动为OL1时,资本家的利润所得为D1WF。因为假设利润全部用作新资本投资,资本量由K1增加到K2,继而增加到K3,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也相应地由D1(K1)外移到D2(K2)和D3(K3),这三条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WS分别相交于L1、L2、L3,OL3>OL2>OL1,说明劳动就业随着工业部门扩张而增加了,增加的数量及劳动力转移量分别为L1L2和L2L3。因为劳动供给曲线WS是水平的,L1L2和L2L3是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劳动转移量。直到农村的剩余劳动转移完之后,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从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时工业部门再想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得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往右上倾斜,如图中虚线SS′所示。这时就到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劳动和资本一样都属于稀缺要素。

1.2、刘易斯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

刘易斯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即二元经济结构,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我国的工业化模式是一种政府高度介入的模式,农业起初为了贡献工业而成为一个被剥夺的产业,随后又成为被拯救的产业,始终处于经济的“瓶颈”部门。因此形成了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并且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模型还假定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且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供给,这一点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劳动力非常丰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就业不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农民只是在两个农忙季节才真正参与农业劳动生产,加一块儿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农闲季节就成了“失业者”,因此我国农村实际上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者,即剩余劳动力。

并且在农村一家的农活根本不需要一家所有的劳动力参与就能完成得很好,这说明劳动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刘易斯曾表示,他说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不是指一个人时的边际生产率,而是指一个人的边际生产率。当农业部门撤出一部分劳动力后,剩下的劳动力会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保持总产出不变。这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再者,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城乡收入差距可高达几十倍,因此在这样的城市工资水平上,如果没有人为干涉,会有无数劳动力愿意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即农村对城市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还有一个假设和我国现实情况是极为相似的,即资本的稀缺性。我国属于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资本却是非常稀缺的。然而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我国把大量的资本投在了城市的工业部门上,对于农业的资本投资是很少的,甚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这和刘易斯的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的假设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可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比较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国情的,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当然,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缺陷,刘易斯模型虽然受到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但是同时也受到了种种的批评。而且各国的实践也早已告诉我们,不同国家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要利用某个特定的理论和模型对所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出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并找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利用刘易斯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时,应该有所考虑,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

1.3、刘易斯模型的政策指导意义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城市工业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至此达到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要素。这说明一个国家要想从劳动力丰富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到具有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经济,政府必须鼓励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至少不能阻碍这种转移。

刘易斯模式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结合在一起。该模式所说的农业部门等同于农村部门,工业部门等同于城市部门,即把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人口的地域迁移看做是同步进行的。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化滞后和过度城市化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较其他产业而言过于重视工业化发展,所以现在我国工业化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城市化却严重滞后。刘易斯模式对于我国这种现状的改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篇3: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再者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未消除,我国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缓慢、着眼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关于战略性新兴的研究自此成为了新话题,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争议的观点和重复性的研究,另外大部分文章只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脉络,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2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的争辩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上尚无统一定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技术、需求、效益等方面。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底怎样鉴定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刘洪昌(2011)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具有战略性、创新性、成长性、关联性、导向性、风险性等几个特征[1]。而乔芳丽等(2010)从其外延角度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潜在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2)代表产业发展的高级化、集约化方向;(3)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高,贡献大[2]。姜大鹏和顾新(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的前沿性和不确定性;(2)战略的不确定性;(3)市场前景光明;(4)关系社会经济全局及国家安全;(5)初始成本高;(6)高效益[3]。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有些学者突出其“战略性”,即其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方面的特点,如刘洪昌等;也有些学者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技术层次突出其特点,如乔芳丽等;还有些学者从不确定性方面突出了其特点。在此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基于基本问题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具有核心技术且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长期内将会担当起经济增长的支撑重任。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何关系?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的,国外的研究中较少有相关主题的研究,但是国外有很多关于新兴产业的研究,当然国内也有很多这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关于新兴产业很多研究中,关于其定义还没有统一界定。迈克?波特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建立的产业,或者是重新改造的产业,其出现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顾客需求,或者是经济与社会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服务具备有开展新事业的机会[4,5]。他在一次国家政府协会上也强调,传统产业在发展高兴技术产业时的关键作用。从波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着显著的不同,但是又有着一定的联系。那么这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我国传统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是否能够借助这样的基础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呢?Lexington认为国家在制度新经济发展策略时,要考虑到目前需要解决的就业这一基本问题时,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新兴产业而忽视传统产业的作用[6]。

国内一些学者也强调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不能忽略传统产业的作用,尤其强调传统产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作用,两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国内学者郭连强(2011)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角度阐述可以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许多传统产业具有较好的要素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把传统产业的内涵拓展外延拉伸,加快产业链向高端、向国外延伸,确立产业高端上的国际竞争优势,将传统产业中的一些高端环节改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7]。而刘洪昌则从两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共同作用方面出发,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二者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成系统合力,促进形成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究竟是怎么发生联系的呢?熊勇清和李世才(2010)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过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基于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无耦合)、成长阶段(低度耦合)、发展阶段初期(中度耦合)、发展阶段中后期(高度耦合),同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的作用机制分为政府推动机制、传导机制、叠加放大机制、联动机制和融合机制等构成[8]。一年后他们对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关系作了归纳总结,他们将目前关于两者的关系的观点归纳为3种:“坚守-慢步”,“放弃-跨越”,“协调发展”。并基于此他们提出了我国目前面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同时出现的“双峰逼近效应”[9]。

4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发展及风险控制研究

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势在必行,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呢?如何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涉及到培育发展某个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如何进行?以下我们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发展及风险控制几个方面来阐述。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

科学的选择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正如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条依据: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产品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够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可见我们不能盲目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术界对这个方面也进行了探讨,主要是从成长条件、选择原则、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乔芳丽等[10](2010)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其选择模型。她认为在选择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注意从其产业技术特征、市场前景和成长潜力、特定的资源条件、现有产业机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等五个方面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在综合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发展前景及区域竞争力基础上,借鉴相关资料,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作者以产业贡献和产业区域竞争力为横纵坐标,借鉴政策指导矩阵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模型中标出了给出了三个区域,A区间的产业是地区应该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B区间的产业是否可以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支持,关键是看它的转化方向,C区间的产业原则上不作为战略性产业。可见通过此模型可以给地区从现有产业中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帮助地区从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的存在,这是否会影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呢?贺正楚等[10](2010)认为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不同,如何正确选择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设定了政府支持、资源环境、市场、技术研发、战略新兴性五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依托模型了解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帮助该地区综合、准确、客观地选择与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湖南省为例,运用评价模型对该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载运工具制造产业进行了评价及选择分析。

刘洪昌(2011)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特征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进行选择:国家意志原则,即要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一定时期内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的领域;市场需求原则,即要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技术创新原则,即要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产业关联原则,即选择时要考虑此产业的横向和纵向产业联系,要有带动效应;就业吸纳能力原则,选择产业时要考虑到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时要考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的选择进入是非常关键的,各地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等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目标产业。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各界人士关于如何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热点,究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呢?周程等(2011)分析了合成氨如何在德国率先实现了产业化的研究中得出了,合成氨产业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建厂投产、规模扩张五个阶段。并且他还认为这几个阶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系统谋划、统筹兼顾,而不是只选取其中的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来进行重点扶持。否则,从长远来看,政策效果将会非常有限[11]。

我国已经规定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只给出了相关方面的宏观意见。这样一来问题自然就会涉及到具体一些原则性的针对这几个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周程等[11](2011)还指出如何科学地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突破口是发展这七个产业的关键问题。他还指出从德国合成氨的产业化经验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突破口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需求,但是也要结合相关能力,所以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突破口时还应将人才储备情况、工业基础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等纳入考量范围。最后他还强调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配套辅助技术的创新问题。以上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及具体某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但我们只有这样一个单一的培育途径吗?

熊勇清,曾丹(2011)拟针对当前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依托新兴技术,培育和发展全新的新兴产业;二是在现有传统产业基础上,升级转型并激发培育新兴产业[9]。

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底有什么帮助呢?熊勇清,曾丹(2011)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产业都能够或应该转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传统产业才可有能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他们根据当前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分析了基于传统产业激发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行性,从“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产业现有基础”和“契合区域经济社会现实需求”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9]。这给我们发展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一个方面的思路。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还是利润回收期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此产业投资的巨大风险;随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大大被缩短了。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合理的控制风险机制的设立才能有效的解决高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问题使得很多企业和投资者忘而却步。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减小其中的风险呢?王卫星[12](2011)分析了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和防范,将此类企业的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研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最后作者分别从企业本身、社会、政府方面探讨了风险控制问题,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应该强化风险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建立相关机制,有助于将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进行社会分摊;政府也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风险防护作用。王玉冬,郭晶[13](2011)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及投资存在的主要风险,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原理,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级指标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环境风险五个,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文章还结合灰色聚类法评价的优势,并以某典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进行了投资风险的灰色多层次评价。张伟,刘德志[20](2008)构建了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政府干预风险及信息及知识风险的六个二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了新兴技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对信息技术投资风险进行了定量描述和评价,这样能更有效、更全面对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朱颐和[14](2010)指出需要政府通过风险投资形式将资金、市场和技术相连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鉴于过去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政策、绩效评价机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以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往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同义语,所以只有控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问题,才能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得到保证。

5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初级阶段,本身发展尚不成熟和产业本身的一些特点,所以就决定了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刘洪昌,武博(2010)提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体制机制存在约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产业化能力有待提高[16]。熊勇清,李世才(2011)指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将会带来四个方面的压力,资本压力、劳动力压力、技术压力和管理压力[8]。可见学者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问题方面基本已达到了共识。那么政府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在政企互动过程中政府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呢?目前理论界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体上说分为两种思路,即依靠政府扶持和依靠自由市场,对应的政策就是政府主导政策和自由竞争政策。很多年前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就提出了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我们这里重点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发挥的角色和作用。我们想知道政府在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呢?如政府可以集中社会力量,在看准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多部门协作和大规模投资,从而使新技术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钟清流[17]提出,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应充当组织引导者身份而非主攻手角色,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用机制设计创造或激活发展的内因条件,并以调控政策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摒弃政府主导式重引进、盲目投资、大干快上而轻机制设计和政策调控的倾向。万军[18]在研究总结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由于高科技发展的不确定,由政府主导产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做法不可取;政府不仅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技术攻关,而且更要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政府应定位于创新的制度安排。以上两位学者都认为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应该是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政府制定政策要考虑现实后果,也就是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是保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张晔[19](2009)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进入管制模型,并以信产部手机“牌照制度”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进入管制与管制绩效。研究发现,与传统认为进入管制容易引发垄断低效率的观念相反,在开放经济下新兴战略性产业初期由于外部性和高风险而导致本国企业进入不足,进入管制能够为先驱企业提供某种“专利”租金的机会,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增加社会总剩余。从长期来看,进入管制存在成本和容易激发企业的短视行为而影响产业效率,因此政府有必要逐步放开管制。此外,建立明确的竞争程序和规则来挑选进入者也是提高管制绩效的重要方面,这给类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管制提出了可借鉴的思路。王海霞[20](2010)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围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来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应该是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未来的经济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是低碳产业之间的竞争。为此,她提出制定低碳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以加快我国低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6 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的提出

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进行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简要的评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研究的不足。最后我们提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框架。

6.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以上我们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当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研究,我们只想理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此我们将从研究的方法、范围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第一,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得还不多,主要来自是熊勇清和李世才等人的研究,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是较多。具体涉及如何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在郭连强的文章中,提到了将传统产业中的高端部分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但是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而没有给出了如何实施。而且目前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关系,如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多。

第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与发展的研究较多。如熊勇清等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基本思路,一是依托新兴技术,二是在现有传统产业基础上,升级转型并激发培育新兴产业。但是这些研究也大部分都在理论层面探讨,而这方面还需要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国外关于我国规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如周程等分析了合成氨如何在德国率先实现了产业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研究,这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的研究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控制方面,具体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风险控制研究还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风险控制研究,并加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内涵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

6.2 未来研究展望及新的研究框架的提出

上文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我们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第一,宏观层面,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对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带来一定的导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有着很多的共性,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关系研究也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可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也是研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中观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总量分析,应该深入中观层面,乃至微观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这些特性决定了它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此处的风险涉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金融机构方面的风险,另一个则是企业自身的风险,因此只有合理的控制风险机制的设立才能有效的解决高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自己特性,这就决定了它需要符合自己成长的市场环境,这就催生了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的研究;另外,区域经济环境是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只有发达地区才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是有待于研究的领域。

第三,微观层面,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都趋于宏观层面,较少涉及微观层面。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领导权结构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会有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投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各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的创新方式的选择也是值得研究的领域,如他们在选择创新方式是倾向于制度创新,还是合作创新;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摘要:为系统地了解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状况,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发展及风险控制问题,以及政府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角色定位及作用的研究。最后,本文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篇4: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关键词:学习动机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黃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篇5: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理论的发展是同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在道路交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理论及其系统的发展。

1、国外城市道路交叉口研究的现状

用信号方式控制交通流的思想最早诞生于19世纪,在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特街口安装了一种红绿两色的信号灯,这标志着城市使用交通信号的开始。随后在1918年,纽约的街口安装了一种手动的三色信号灯,真正意义上的信号灯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在二十世纪初,国外对交叉口的信号控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26年,英国在沃尔佛汉普顿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3],世界各国开始研究控制范围较大的信号联动协调控制系统,建立模拟各交叉口交通流状况的数学模型,以解决信号配时的优化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都开展了对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研究,从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从定时到变时、从点控制到面控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交通与道路研究所(TRRL)于1996年研发的TRANSYT系统;澳大利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SCATS系统,;英国在TRANSYT的基础上研发了自适应系统SCOOT。

1977年,Pappis提出了城市单向单路口模糊控制方法[6],首次把模糊数学应用于交叉路口的信号控制中,这为城市路口信号的控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1年,Park[7]等提出了一种对于固定周期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的接口与仿真模型相结合来对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同时进行优化。

2006年,Yi Jiang[8]等人提出了基于车队的主次干道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法。

2007年,Ghassan Abu-lebdeh等人提出了拥挤状态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9]。

2.、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研究的现状

国内早期的技术主要是引进和学习外国的技术,我国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比较晚,北京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进了TRANSYT和SCOOT交通控制系统。我国目前有天津、宁波、上海等城市在使用SCATS系统[10]。

我国的交通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最近几十年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本文有关的研究如下:1992年,我国学者徐冬玲[11]提出了基于感应控制思路的单路口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方案,仿真结果比较理想。

1998年,陈森发等[12]提出了关键车流和非关键车流的概念,一研究了非关键车流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且对的算法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优于Pappis方案[11]。然而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城市交叉路口左转车流较小的时候,当左转车流较大时信号控制还必须采用多相位控

[13]制。同年,东南大学的顾怀中、王炜等人,在考虑交叉路口的延误、停车及通行能力的情况下,提出了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对交叉口的信号周期时长进行优化。

1999年,刘智勇、朱劲等[14]人根据对多相位单交叉路口交通指挥决策过程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模糊感应控制器,把队长作为控制目标,综合分析相邻相位车道上的车队队长。

2004年,张莉、马岩等[15]人提出分形几何控制理论应用于交通流控制,看似复杂、无[5][4][2][1]

序的交通流背后隐藏着非线性的可控几何规律,在微分成单元以后,各台车的几何构成要素与信号灯前车辆排列仿射的图形将形成一定的相似几何图形,分形理论恰恰能揭示这些几何图形的规律。该理论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适合我国目前的城市混合交通状况。

2006年王秋平、谭学龙、张生瑞[16]通过分析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流特性与通行能力基础上,建立以平均延误时间最短、平均停车次数最少为目的,以有效绿灯时间、饱和度及周期长度为约束条件的城市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及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求解。

参考文献:

[1] 张莉,于国海,马岩。分形理论在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2):54-56

[2] 杨海东.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1-25

[3] 许智.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5:1-20

[4] 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6

[5] Jeffrey I.Adler,Victor j.Blue Tzu,Li Wu.Assessing network and driver benefits from bi-objictive in-vehicle route guidence.Transportation Reseach,1997

[6] Pappis C P,Mamdani E H.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a traffic junction[J].IEEE Transac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1977,7:707-711

[7] Rouphail,N.M,B,Park and J.sacks.Direct Signal tim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Development and Results[R].XIPAN.AM conference.2000

[8] Jiang Y,Li S,Shamo D.A plat-based traffic signal timing algorithm for major-minor intersection type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40,2006:543-562

[9] 周辉军.基于模糊理论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10] 蔡磊.城市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信号优化控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4:2-13

[11] 徐冬玲,方建安,邵世煌.交通系统的模糊控制及其神经网络实现[J].信息与控制.1992.02

[12] 陈森发,陈洪,徐吉谦.城市单路口交通的两极模糊控制及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1992.02

[13] 顾怀中,王炜.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03

[14] 沈国江,王智,孙优贤.城市区域交通智能控制研究[J].信息与工程.2004,01

[15] 张莉,马岩,崔淑华.城市主干道主车流分形几何控制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2004,6:85-87

篇6: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又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而房地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整个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由萌芽状态逐步发育成长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市场及消费品市场,并对土地、房屋等要素配置、资产置换和产权流转产生机制效能。然而,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份额和调节力度已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产生直接的钳制或推动作用。现在看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不能不以房地产产权市场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为基础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产权关系不清和制度创新不足的制约,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育水平及规范化程度仍滞后于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现实要求尽快培育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房地产市场及其制度体系。发达国家(地区)经验表明:一个结构完备、运行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离不开一个能同市场经济相吻合,并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意图渗透于市场的完善、高效的房地产制度体系。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搞活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从直接行政性管理向间接经济性管理转化,针对房地产市场制定足够的适当的法律法规,将房地产市场置于一个合理的、规范化的法规体系制约之下。法规化的具体做法应当以市场行为作为调节对象,根据市场行为主体的区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通过建立合理的租税费体系,培育房地产金融市场、配套服务市场,加快相关配套改革等,不断推动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进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和形式比较广泛,本论文侧重研究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即仅对房地产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房地产金融制度及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找出双方的异同点及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了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研究现状总结,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研究出发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了房地产及其制度体系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并对房地产市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房地产市场体系共性特点所在;第三章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在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房屋所有权制度及城市土地租赁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目前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及土地制度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四章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设置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五章将我国与美国、英国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六章侧重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交易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国内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以房地产抵押、房地产租赁及房地产买卖制度为主体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现行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与展望部分,归纳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上一篇:元角分的认识教案下一篇:江永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