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2024-04-23

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精选9篇)

篇1: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活动形势及国际反洗钱发展趋势,对金融机构开展洗钱风险提示日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能及时对金融机构进行预警,而不当的提示则不仅浪费金融机构防御资源,甚至会影响原有的预防体系和方向,进一步放大风险隐患。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是监管部门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洗钱风险的概念及现状洗钱风险系指因制度、产品、客户、地域等因素,金融机构被不法分子利用或直接从事、参与、纵容及便利洗钱活动,给金融机构带来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的风险隐患或苗头性事件,是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的综合反映。就当前国内国际洗钱活动趋势来看,随着监管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大,以及电子银行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兴起,犯罪分子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金融交易的复杂性,蒙蔽甚至收买金融从业人员,让资金通过金融系统的审查,达到利用便捷发达的金融网络实现洗钱的目标。无论从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来看,当前金融系统面临洗钱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迫切要求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前置风险防控关口,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洗钱风险防御体系。

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洗钱风险提示是以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为目标,从内部运转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查找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种洗钱风险,对其危害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预防对策,全面提升金融机构洗钱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方法。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洗钱风险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是反洗钱国际标准的最新要求。FATF新《40项建议》要求,各国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国家层面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监管范围和重点、设置法律义务、配置监管资源,并对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行业与职业实施“风险为本”的方法进行指导和监督。目前,我国正逐步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方法,建立风险提示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项制度的建立可以为风险监管不断积累经验。其次,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是当前反洗钱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网络的发展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洗钱犯罪手法已突破传统的现金模式,新型洗钱犯罪层出不穷,如与POS机套现、网络赌博、网购传销、非法集资、税务犯罪、跨境汇款、涉外诈骗等相关的洗钱活动,给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及时收集整理洗钱风险信息,迅速发布风险提示,督促金融机构提高警惕并采取防范措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再次,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也是寓管理于服务的具体体现。作为反洗钱监督管理部门,面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洗钱风险,通过风险提示和预警,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和能力,主动地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减少洗钱带来的危害,为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创造条件,既是反洗钱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体现了寓管理于服务的和谐监管理念。

建立洗钱风险提示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拓宽信息来源。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风险集中表现为制度风险,决定于金融机构法律规制和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外部风险则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服务)、接纳的客户及所在地理位

置等因素引发的被洗钱者利用的可能性。监管部门开展风险提示,应围绕这些洗钱风险因素,从内外两个方面广泛搜集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信息。一方面要通过对金融机构开展全面的洗钱风险评估,结合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现场巡查及检查,以及对涉嫌洗钱犯罪的重点可疑交易进行反洗钱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在内控机制、产品设计,以及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共性风险。另一方面,要注意收集外部信息,包括单位或个人信访、举报,新闻媒体报道或网络披露的与洗钱相关的重大案件或事件,以及实际发生的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案例,从中寻找具有警示意义的线索。另外还要加强与侦查机关以及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完善情报会商机制,尽可能拓宽风险信息来源。

二、强化风险分析。要对收集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在把握风险实际的基础上,将可能引发洗钱活动的风险点找准,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与反洗钱工作开展初期相比,当前我国的洗钱活动手法和资金来源,以及所涉及行业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洗钱者更多地倾向于利用现代化支付工具及互联网体系,并有从银行业向非银行业渗透的趋势。反洗钱监管部门要把握洗钱活动的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在保持对传统洗钱犯罪高度敏感的同时,及时捕捉当下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洗钱风险隐患。其次,要结合这些风险隐患的特点,特别是一些与洗钱相关的重大案件暴露出的新型作案特点、洗钱手法,认真研究资金交易特点,提炼犯罪资金交易规律,并结合金融机构产品业务及资金交易监控和可疑交易处理现状,从内控制度、操作流程、系统开发及人员配备上,对金融机构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三、完善发布方式。根据洗钱风险因素的性质及其对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监管部门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对单个或部分金融机构存在洗钱风险,或外部因素引发部分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可以函件形式向有关金融机构发出一般性风险预警。对相关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洗钱风险,或外部因素引发对相关行业或辖内金融机构的普遍性洗钱风险,可以正式文件向相关行业或辖内所有金融机构发出风险通报,提高预警级别,以引起金融机构重视。另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网上发布、与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约见谈话等方式提示风险。在内容上,洗钱风险提示应在交代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提示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隐患及产生隐患的原因,对金融机构防范和整改提出具体要求。在发布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密,要确保发布内容及传递渠道符合反洗钱保密义务规定,不得超范围扩散。

洗钱风险提示的预警作用洗钱风险提示的核心是风险预警。从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来看,风险提示必须要有相应的风险应对,否则就失去了风险提示的预警意义。但由于对洗钱风险重视程度和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同,金融机构对洗钱风险提示的实际反应包括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防范洗钱风险的效果也是迥异的。为充分发挥洗钱风险提示预警作用,监管部门在洗钱风险提示发出后要强化跟踪监督,要通过座谈、走访、巡查等方式,了解金融机构对洗钱风险提示的应对情况,注意收集金融机构反馈信息,评估金融机构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对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的金融机构要注意树立典型,对落实不力的金融机构,则要进行风险再提示,或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约见高管谈话、现场检查等差别化的监管手段,督促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预防洗钱犯罪的水平和能力,共同防范洗钱风险。

篇2: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建立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研究

一.洗钱的定义

长期以来,国人对“洗钱”一词很陌生,认为离我们很遥远。但有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洗钱”活动日益增多,涉及的洗钱数额也在不断上升。统计显示:我国国际收支“误差和遗漏”项中每年皆有几百亿美元,近年来之和已有数千亿美元。这其中洗钱所导致的资金外流的数额占有相当比重。原因是:首先,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使“黑钱”源源不断。其次,贪污腐败分子利用各种渠道“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三,境外大量“黑钱”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漂洗绝非鲜见。第四,国内大量“黑钱”流出境外呈愈演愈烈之势。洗钱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反对非法交易麻醉药品和精神病药物公约》里。该公约把洗钱定义为:“为隐瞒或掩饰因制造、贩卖、运输任何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所得之非法财产的来源,而将该财产转换或转移。”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金融角度将洗钱定义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为犯罪资金的转移或存储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帐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

2000年10月,加拿大皇家骑警和美国海关在加拿大温哥华共同主办召开了“太平洋周边地区打击洗钱及金融犯罪会议”。该次会议上对于什么是洗钱这一

问题,表现出以下趋向,即把洗钱犯罪涉及的非法所得来源不断扩大,并且从把犯罪收益洗为合法收入这一模式扩大到:

1、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以用于非法

用途,如把银行贷款通过洗钱变为某人在赌场的资金(即所谓白钱洗黑)。

2、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如把国有资产通过洗钱转移到个人帐户以达到侵占的目的(即洗钱本身就成为犯罪过程)。

3、把非法收入通过洗钱合法化,如企业把偷漏税款通过洗钱转移到境外(即所谓黑钱洗白)。

在我国,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二.洗钱在我国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公职人员利用各种渠道洗钱的现象十分严重

近年来,国内贪污腐败公职人员洗钱不断发生,这类洗钱犯罪的案例和数额已经远远超过了黑社会组织。贪官们通过各种途径给自己贪污受贿的黑钱披上合法收入的外衣。之后,不仅可以公开挥霍和享受这些非法所得,还可用来投资和进行再增值。其洗钱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传统的洗钱。

据对广西成克杰贪污案件的报道,成克杰就是通过香港的渠道洗钱来实现对数千万元财产的非法侵占。一些公职人员贪污受贿后,自己“下海”或通过亲属“下海”办公司或炒股,以掩盖不正常暴富的原因;或与企业勾结,将非法收入转成企业帐户上的“合法”收入,实现对“脏钱”的清洗。

2.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是洗钱的重要渠道

经手大额现金是洗钱犯罪的一个突出特征。对犯罪分子来说,用不具有个人特殊标记、无法追索交易痕迹的现金漂洗非法所得,可以在实现财富占有的同

时掩盖犯罪事实,因此被不法分子视为洗钱的便利渠道。在国外,现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如在美国,大面额现钞基本不在国内的零售渠道流通,涉及大额交易的大

宗购买或大额消费多采用信用卡结算。在我国,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广以“三票一卡”为主的银行结算方式,但目前现金结算还是个人消费使用最多的结算方式。而且,我国的结算制度主要是针对现金支取,现金收存几乎不受限制。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虽然对犯罪分子有一定威慑作用,但

是由于个人使用现金所受限制极少,从而使得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成了洗钱的重要渠道之一。

3.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洗钱呈发展趋势

使用票据结算和转帐结算是结算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企业间除小额零星收支采用现金结算外,其他一律采用票据和转帐结算。由于注册各类企业并且开立银行帐户非常容易,有些专门为转移资金而成立的公司或开立的帐户屡见不

鲜。在现金使用愈来愈受限制的将来,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短期内转移巨额资金并使之从形式上合法化,无疑是洗钱分子的首要选择。这就是说,通过行的支付结算进行洗钱在我国应引起重视。

三、商业银行进行反洗钱的对策

1.研究掌握国内外现行的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基本要求

由于反洗钱工作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实现经济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客户要求与履行义务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金融机构在进行反洗钱时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种困难,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二:

其一,按照国内现行法律的要求和金融机构普遍的反洗钱水平,进行反洗钱工作。具体地讲,就是掌握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界定,对洗钱罪中涉及的行为高度重视、严加防范;按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关于居民、非居民个人大额外币现钞存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提高境内居民因私兑换标准的通知》、《信用卡管理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

规定,进行反洗钱工作。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实际上已有一系列制度,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发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规定了识别客户身份的不同要求,就是我国的KYC制度。但将上述制度称为有反洗钱意味的工作制度似乎更为合适,因为这些制度制定之初并不是针对反洗钱而设立的,而且从内容上也与其他国家的反洗钱制度有差距,比如,《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客户身份识别方法是提供要求的各种证明文件,但结合其他银行的做法、了解交易背景、亲自拜访客户等都是识别客户身份的必要、有效方式;而根据各国的立法实践,交易报告制度往往对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规定,有些不同是报告的条件,有些是报告的程序等,与此相比,我国的交易报告制度还是不够完善的。

其二,掌握国际上对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的要求和做法。这是更为有效的方法,为适应全球重视反洗钱的趋势及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商誉的需要,要加大自身反洗钱的力度,而其中成本较低而又较为有效的方式自然是按照国际上普遍的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要求决定自己的制度。国际上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要求,如《联合国禁止洗钱法律范本》(1995年4月)规定金融机构应当配合(援助)反洗钱的监管机构,具体义务包括:于业务结束后,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间内保存交易记录;金融机构的官员或雇员对有理由相信洗钱活动正在、已经或将要进行时向监管当局报告交易人的身份、交易本身及其他情况;遵守监管当局的指示;接收监管当局的检查、询问等;遵守监管当局的指导准则和培训要求。这些规定对于我国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工作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如制定反洗钱政策时应包括的内容、金融机构在反洗钱 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要求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及其他由此衍生出的内容等。

2.建立系统化的反洗钱工作机制

一套有效的反洗钱机制应当包括:识别客户身份的制度、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记录的保存、反洗钱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制度。这里主要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进行分析。首先,制度应对可疑交易的线索作出规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有相应的规定。其次,制度应当对报告的机

构加以明确。可疑交易的报告应当包括:对本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的报告,对上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的报告、对监管当局的报告和对司法机关的报告,向哪一级机构报告应取决于可疑行为的性质和发现可疑行为的金融机构的地位。再次,制度应当对报告的处理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与报告的机构相对应,处理报告的机构分别是本级行的反洗钱机构、上级行的反洗钱机构、监管当局和司法机关;处理的程序应当包括对报告分析的程度和对报告处理的程序,程序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报告的人员,处理报告的时间限制,处理情况的书面记录或报告以及处理的标准和原则等。

3.加强对员工的反洗钱培训

强化员工的反洗钱培训对银行的反洗钱王作至关重要,比如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只有在银行内部各部门及其员工的落实行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特别是在一些由银行员工根据授权完成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情形下,员工在KYC制度中格外重要。通过培训和管理,使金融机构的员工对洗钱行为有足够的警惕,并通过适当的报告制度加强KYC制度与反洗钱的其他环节的联系,如建立对客户信息变动的及时监控的程序以及银行员工对上级的报告程序、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间的报告程序间的连贯性和谐调性等。

对于反洗钱培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培训内容应当全面并具可操作性。鉴于我行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当加快建立反洗钱的程序手册,使员工更易于进行反洗钱操作,并使反洗钱操作规范化、高效化。而对于程序的设定,一是应当由各业务部门对自身的业务程序有准确清楚的描述,并明确本业务程序中可能包含的洗钱隐患环节;二是由业务部门分别和反洗钱机构对本部门的程序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本部门的程序手册;三是由反洗钱机构汇总各部门的程序,再与所有的业务部门商讨,确定统一的反洗钱程序手册。在制定程序手册时,应当尽可能的与反洗钱水平较高的金融机构交流。

第二,培训应当全面。我行的培训应当针对不同员工的要求,制定层次不同的反洗钱培训计划,如对一线员工侧重于识别客户及交易、可疑交易的报告的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的反洗钱基本内容、规章制度的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对

反洗钱关键岗位员工进行的更加深入、全面的反洗钱培训等。同时,设置不同层次的反洗钱培训机构和人员。不同层次的反洗钱培训机构是与各行级别相适应的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应当包括主要进行内部组织联络的人员、主要负责培训内容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等。

4.加强反洗钱信息的交流

信息在反洗钱工作中至关重要,反洗钱的信息交流应当包括: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如花旗银行的反洗钱手册中曾提到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银行内部对客户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同分支机构、不同部门之间重新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同时也使内部判断交易是否是可疑交易更加准确。可见,由于这类信息交流是银行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因此,建

立这样的信息交流并非难事,但有些因素需要注意,如:一是要强调信息的性质和内容;二是根据实际,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反洗钱信息机构,该信息机构的形式可以是多层次的信息传输机构,也可以是单一的网络信息中心。

至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其必要性在于反洗钱的国际合作的日益加强,这种国际合作使国内银行间要加强信息流以适应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趋势,使不同国家的银行间需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反洗钱的国际合作。银行间信息的交流可以通过银行间自发设立的信息中心进行,也可以通过监管机构设立的信息中心进行,前者基于自愿,后者则具有强制色彩,采取何种形式应取决于一国的客观实际和金融机构的意愿。

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与前两类信息交流机制有所不同,区别在于信息交流的目的有所不同,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有一定的证据作用,如有些国家规定,银行如果对可疑交易作出了报告,以后该交易被认定为洗钱行为时,银行可以免责;报送的信息有所不同,如向司法机关报送的信息有时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向其他机构的信息报送,特别是向司法机构报送的信息,应当注意严格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如我国对银行协助查询、冻结、扣划的有关规定;报送信息的程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认为对可疑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应受为客户保密义务的限制,但我国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因此,仍然要处理好信息披露与为客户保密之间的关系。最后,应当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一类信息交流都必须充分注意对信息的保密工作,应当建立特定人员的有区别的信息获得和处理制度,以保证信息及时获取和信息的保密,即使是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也应如此。

篇3: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有利的不确定性因素称之为机会, 对企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称之为风险。在现代经济领域中, 风险无处不在。现阶段, 我国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二是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三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四是风险管理未能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目前, 企业各种机制不够健全, 组织设计不尽合理, 管理也不到位。正是由于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诸多缺陷, 致使我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很好地用于防范和管理企业风险, 风险过大已成为一部分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解决措施。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 人们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1、评估内部控制。

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目的是为了更早地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采取措施, 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通过评估内部控制, 可以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

2、整体风险分析。

事先做好企业整体的风险分析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 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估分析体系, 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

3、创立风险管理负责制。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风险管理组织, 风险管理组织包括总组织和下设若干分组织, 风险管理组织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 其中总组织负责管理企业整体风险, 各分组织负责管理不同部门的风险。各部门领导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者可以由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也可以由其他人担任, 受部门一把手直接领导。

4、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时, 可以建立一整套能够提供全面、及时、有效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有助于增强风险管理的效果。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运营状况和发现组织中的问题, 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5、完善高层管理人员约束与激励机制。

通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 使董事会成为内部控制中制衡企业高级管理层的重要机构, 防止高管层舞弊以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内部控制除了具有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控制和约束外, 还要考虑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我国企业可以通过高管人员业绩与工资挂钩或持股等激励方式, 调动起全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企业管理人员及其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

6、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都是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是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和工作技能训练, 满足员工的日常工作需要;二是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坚持政策法规的学习, 教育员工要遵纪守法;三是加大监察力度, 认真严肃查处违法乱纪人员。

7、防范投资风险。

不同的投资项目组合, 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和投资安全性的好坏不同, 大致可分为四种:高风险型组合、稳健型组合、低风险型组合、冒险型组合。企业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项目组合, 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

8、防范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每个企业最常遇到的风险, 应大力加强经营风险的防范。我国企业应建立监督部门, 负责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定生产产品品种及其生产数量, 尽可能地避免因无市场需求或不足, 致使产品滞压, 导致经营风险的情况出现。

(三)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本文所提出的新解决措施。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不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财务范围内, 而是扩展到企业其他领域中去。通过建设这种类型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效果。

二、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现代企业中, 蕴涵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 以及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很好地处理各种风险。近年来, 人们探索出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 风险导向型管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风险为导向进行管理。风险是随着目标的存在而确定的, 只有先明确了目标, 才能够识别出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因此, 目标的设定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建立的前提条件, 在管理过程中是一个重要步骤。

通常人们判断风险管理是否应该进行的标准是净收益原则。所谓净收益原则就是将进行不同的风险管理后的企业所获得的净收益与不进行风险管理所获得的净收益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则企业应当关注风险, 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因为风险管理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 所以企业在决定是否进行风险管理时, 应从净收益原则出发慎重考虑。企业经营者应当善于适当的管理风险,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净收益最大化, 并可能利用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内部控制应当适用净收益原则, 对所要进行的风险管理认真评价, 以使风险管理活动最优化, 这就是风险导向型管理。

在进行风险导向型管理时, 通常采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可以使企业更加有效地控制风险。

(二)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设计。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新发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同于传统内部控制制度, 它把风险管理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 首先要明确企业活动的目标, 不同目标所带来的风险类型和大小都不完全一样, 对各种有关业务的风险加以分类、辨认, 再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其大小。然后分别针对各种具体业务设计其内部控制制度, 旨在找到能够最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目标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 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应用一段时间后, 采用一定的方法分析实际应用后的结果与设计之初所预期情况之间的差别, 从而根据这些差别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求各管理人员应以风险为重要着手点, 尽量减少和化解风险, 变风险为机会。其中,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通过内部审计, 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新型评估内部控制法。

新型评估内部控制法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方法, 它使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一同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它要求企业首先设计出评估系统, 然后正常有效地运行起来。新型评估内部控制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它是一个管理控制风险的工具;使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控制风险;可以反映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效果, 降低了成本;管理人员也对内部控制评估负责。最后一点特别重要, 因为一旦内部控制出现问题, 管理人员就会知晓, 并有责任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评价和构建。与原来只由内部审计人员评估内部控制相比, 管理人员可以更快地了解内部控制情况。

2、数型结合法。

数型结合法主要对各目标的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将有共性的信息归为一类, 观察各信息之间的差异, 得到一些结论。也可以将数字信息反映在图形中, 根据各风险信息绘制成图表。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风险评价结果, 有助于发现重要风险。

3、信息数据库法。

内部审计是企业为监督、评价财务与管理活动而专门设立的独立职能机构, 它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中大量、及时、有效的信息开展内部控制评估。内审人员通过大量搜集相关资料, 制定出风险评价指标, 用这些指标评估风险。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将企业的风险数字化, 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 以便于可以尽早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 这种方法是企业最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

篇4: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关键词:财务风险;市场经济;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在当今理论界,对财务风险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观点,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这个定义是得到普通接受的。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的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四)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六)企业理财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和方法

(一)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设计如何应对方案,否则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超出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订单采购原材料,科学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负债结构要合理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进行必要的还款计提,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五)负债规模要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当企业资本收益率大于筹资资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利,但资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为筹资带来困难,对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越小。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六)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转移法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例如,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时,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回避法

即企业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的基础上,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选择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风险得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权性投资远大于债权性投资的风险。

3.分散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较大得到投资项目,避免因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一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以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企业对外投资多元化是将资金投资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4.降低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财务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可以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也可以建立风险基金,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四、结束语

篇5:廉政风险提示制度

廉政风险提示制度

一、为建立健全岗位廉政勤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廉政风险迹象提示,是通过对农机系统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尽职履责、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向有关单位、岗位或人员予以预警提示,以预先防范方式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三、廉政风险迹象提示按分级分类管理原则进行。农机局纪检监察室对各股、室、校、站实施预警提示。对个人风险提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廉政风险信息类型,由相应的单位实施。

四、廉政迹象风险信息通过以下途径采集:

(一)日常监督检查

(二)政风行风评议、问卷调查;

(三);其他有关途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实施廉政风险提示:

(一)出现违反《廉政准则》规定迹象的;

(二)各类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存在制度机制漏洞或落实环节不力,存在风险隐患的;

(三)本单位或下属机构即将或正在实施有关人、财、物等涉及重要事权以及重大履职事项等活动,有必要预先警示的;

六、廉政风险提示,采取制发廉政风险提示书、情况通报、风险警示谈话等方式进行。廉政风险提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告知信息来源,潜在的风险问题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涉及的单位、岗位或人员,有关法规及制度规定,主要防范措施,提出相关要求等。

七、廉政风险提示按以下程序实施:

(一)农机局各职能股、室、校、站根据获取的廉政风险迹象信息,拟定预警提示意见,包括预警提示对象、内容、方式等,报分管领导批准;

(二)领导批准后,由拟定意见的机构实施预警提示;

(三)预警提示对象按照预警提示要求,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对需要反馈落实情况的,按时限要求及时反馈。

(四)实施预警提示的机构根据情况,对预警提示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了解或监督检查。

(五)各职能股、室、校、站实施廉政风险预警提示前,应向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并在实施提示后将相应情况及资料交本单位纪检部门存档。

篇6:梓潼县建立蚕茧风险金制度

从2008年起, 全县实行良桑嫁接补贴, 凡嫁接一亩桑园, 公司直接补给蚕农30元。三是实行纸板方格蔟8折优惠。

此外, 梓潼绿神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桑园综合利用, 努力提高亩桑效益。一是引导蚕农在桑园内套种花生、桔梗、芦笋等作物, 全年套种面积达5000余亩, 亩桑套种纯收入980余元;二是利用蚕农桑树冬管剪下的桑枝, 统一组织销售, 亩桑桑枝销售500余元。以上两项纯收入达1500余元, 对稳定现有桑树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8年, 虽然受“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梓潼县仍然发种17800张 (比上年减少了3100张, 减产比例为15%) , 产茧58.8万公斤 (比上年减少6.5万公斤, 减少比例为10%) 的较好成绩, 全县平均收购单产33公斤, 比上年提高5公斤。

篇7: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关键词】建立;激励相容;激励不相容;内部风险控制

引言

根据我国银行现行管理制度分析,造成银行出现激励不相容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考核方式等因素,并且激励不相容问题直接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银行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因此,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是遏制激励不相容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银行可以结合监督机制、考核机制以及管理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才能进一步降低银行的安全隐患。

一、激励相容控制制度的概述和作用

(一)激励相容控制制度的概述

激励相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主办机构、参展商、采购商的多赢,以及个人与企业“价值的”双赢。简单地说,只有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因此,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事规则;因此激励相容制度是通过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1]。实践证明,激励相容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促使每个员工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便于最大限度的提升个人价值。

(二)激励相容控制制度的作用

1、为员工提供发展路径

对于银行来说,工作人员是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員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经济效益。并且,银行内部的员工竞争力非常明显,所以为了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激励相容机制可以为员工提供多渠道发展路径,从而扩大了员工的选择空间,便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优势。而且在这种激励相容制度控制下,一般会产生两条平等的路径,一条是管理职业生涯路径,一条是技术职业生涯路径。因此,通过这种双阶梯激励机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从而为每个员工都提供了公平、公正、自由的发展空间。

2、凝聚优秀人才降低经营风险

银行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机构,因此,必须要保证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为银行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并且任何一个企业紧靠条例、规章制度都是无法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所以,通过激励机制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确保银行内部员工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团结合作[2]。所以,眼下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设计出一套符合个人和企业价值的激励相容机制,才能实现“互惠互利”的目的并起到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的作用。

二、激励不相容问题对银行的影响

(一)不利于银行自上而下管理

激励不相容的主要问题是使得银行内部从上到下比较分散,从而无法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并且激励不相容的管理和考核不能准确及时的保障下级利益,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得不到基层员工的配合。而且下级员工为了保住自身的基本利益,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绕开上级的管理和考核,从而整体降低了银行内部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造成管理和考核“名存实亡”。所以,激励不相容问题,对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和考核效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

(二)造成严重的管理服从成本

目前,由于大多数银行都缺乏有效地管理措施和风险监督控制手段,导致银行无法保障下级人员能够服从上级人员的管理,所以,为了有效地实现银行的管理目标,上级管理阶层不得不要求下级按时提供经营数据和各项报告,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下级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并且,由于工作任务过重容易使下级人员产生懈怠心理,所以,银行方面为了尽可能的控制住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往往会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回避风险。因此,激励不相容问题不仅会增加银行内部的盲目管理,还会导致增加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三、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途径

(一)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

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的业务形式和业务种类比较复杂,并且每种业务都有较强的风险,所以,只有将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独立出来,才能确保激励相容的银行风险控制能够符合银行的管理要求。一般情况下银行管理风险主要来自各部门的矛盾冲突,所以,只有使部门行为与考核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有效的为建立激励相容风险控制制度奠定基础。

(二)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

由于激励不相容问题会导致银行内部的自上而下管理比较分散,所以,唯有加强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强度,才能为激励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因此,银行领导阶层必须要加强对自上而下管理的重视,并根据银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银行整体工作人员正确的认识自上而下风险管理程序的意义。此外,还要成立风险委员会,并由银行内部的高层组成,直接对银行的风险进行管理,便于及时的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条例,并严格按照管理原则的要求进行管理,才能为风险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才能为进一步确立激励相容的银行风险控制制度奠定基础。

(三)建立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

简单地说,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同时设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一般情况下,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具体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宏观风险政策,以及银行的风险监督汇报和风险治疗的整理总结。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必须要具体到细节,包括各部门的管理内容和业务的营销动向等方面。并且通过分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质量,还可以保证各管理部门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此外,风险委员会与具体业务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合作意识,才能充分的实现风险管理价值。并且集中化风险管理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银行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因此,银行需要分别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设计等方面入手,并清晰准确地认准目标,同时还要保证部门行为与设定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实现激励机制的相容和统一[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依然普遍存在严重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不仅扩大了银行的成本投入,还增加了管理风险。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改善目前银行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要加强银行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银行管理措施,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的不合理性,才能为我国银行的可持速发展创造条件。总的来说,只有只有建立起合理、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为引进风险控制、管理基础做铺垫,才能为提高我国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5月10日

[2]冯国富,刘洋,原泉.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与激励制度相容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3]赵丹.基于激励相容的商业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3年11期

作者简介

梁世垠,男,1983.3.30生人,在职研究生,金融学方向,工作单位: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

篇8: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一、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 合理配置企业的有型资源、无形资源、组织资源,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及费用,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部、外部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 科学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

(三)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建立的, 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互相制约, 互相监督, 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这就为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了合理保证,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及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此, 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大原则, 以“有效”为前提, 尽量做到内控环节不宜过长而又环环相扣, 使人能够有效操作, 并且有利于控制和检查。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以保证内控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要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必须做好企业内部调查,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有全面细致的了解:第一, 实地考察。深入到各个生产车间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考察, 目的在于了解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等, 收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文件。第二, 内部访谈。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流程, 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难点,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等。访谈对象主要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等。第三, 问卷调查。以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原则, 以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及内部访谈所得出对企业的实际印象为基础, 设计调查表, 发放给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车间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 进行内控相关问题的调查了解。

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 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 针对每个业务流程找出风险点及关键控制点, 明确控制措施责任部门、控制频率、涉及的制度及表单, 建立系统、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手册》。手册的内容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工程管理等循环, 每个循环的职责分工、业务流程、不相容职责分离表、控制目标、风险概览等几项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责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 经营规模小, 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 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 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中小企业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领用人都是同一人;有的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 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这些都完全忽视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增加了舞弊的风险, 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 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 全面系统地分析、整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 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 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在实物资产控制方面, 规定不相关人员不允许接触资产, 严格限制非该岗位人员接触该资产的情况, 对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维修报废等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 建立定期盘点制度, 定期轮岗制度, 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

在财务管理方面, 要合理设置岗位, 做到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分明, 使会计人员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 防止员工舞弊情况发生。要特别防范货币资金的风险, 对于库存现金的管理:财务部应按照《现金管理条例》对现金业务进行管理, 每一笔现金的收付必须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 出纳依据审批完整的单据办理现金收付业务, 每月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库存现金的盘点, 保证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一致, 由出纳填制现金盘点表存档保管。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要查明原因并按规定及时处理;对于银行账户及存款的管理:财务部应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 根据实际经营情况, 开立、变更、撤销银行账户。办理此类业务时, 必须由出纳提出申请, 财务总监审核, 总经理审批, 以保证对银行账户的有效控制。由银行支付的款项也必须按规定权限审批, 每月由会计去银行领取对账单, 核对银行存款余额, 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避免由出纳一人包办的情况, 降低和避免银行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

在授权审批方面, 要合理设置授权批准权限, 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 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保证公司业务合法、合规, 规避决策失误风险。其他方面也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内部审计的监督及检查, 所有的内控制度只能流于形式。为此必须有一个公正的评判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进行评审。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 设置不合理, 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 这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单位由财务部主管代管审计部门职务。一些中小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者兼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 这样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什么独立性可言, 企业的内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此外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 由于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匮乏, 企业的深层问题难以被发现, 不能较好地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为此, 如果要有效实施内控管理, 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 设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并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业人员从事审计工作, 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时要给予充分的权力, 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具有独立性。此外, 也可以借助其他审计机构, 如会计师事务所, 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工作。

四、总结

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 还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仍存在极大的弊端, 脱离了内部控制的目标, 为此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建设必须首先唤起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同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与审计监督, 让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真正成为企业保护财产物资安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高经济效益的武器。

摘要: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本文首先分析了内控制度在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其次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构建有效内控制度的方法。据此, 就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M].2008 (6) .

[2]翟素芳.《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5) .

篇9:建立行之有效的洗钱风险提示制度

关键词:审计项目;审理;审计风险;控制

一、审前调查(试审)环节的控制风险及对策

审前调查(试审)作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事前环节,其控制风险尤为重要。业务处要紧紧围绕审计署审计工作方案所确定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前调查(试审),不仅向被审计单位索要相关资料,还要根据审计事项,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环节及所起的作用;

2.对会计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确定审计(调查)所要反映的重点问题;

3.明确审计的资金量、所要延伸的范围及覆盖面,对实现审计(调查)目标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

4.根据审计(调查)事项的目标要求,对提出审计观点所要收集审计证据的初步设想;

5.根据审前调查(试审)结果,深入研究初步确定审计(调查)事项所需要的审计力量和时间。审前调查(试审)的结果是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审计项目结果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求审计组要打有准备之战,必须在此环节下大力量研究,确保审计(调查)事项取得最大收益。

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中的控制风险及对策

审计实施方案是整个审计项目的灵魂,是关系审计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审计组应当根据审前调查(试审)的结果,以审计署工作方案为原则,对执行审计程序的全过程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审计实施方案不应突破审计工作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和范围。具体实施方案是对拟实现的审计目标以及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进一步说明和详细规划。我办审计实施方案需要经过审计业务会议审议。在此环节中,业务处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类型和要实现的审计目标的不同,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审计实施方案存在很大的缺陷。由此带来的风险不可低估。

审计方案编制是审计项目事前控制的有效环节,审计组应当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三、审计证据环节控制风险及对策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组组长应当督导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所谓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取得要符合客观事实,反映问题的本来面目,不可断章取义,不能掺杂审计人员主观臆断;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要与所要证明的审计密切相关,证据要精炼,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获取要得当、全面,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合法性既包括取得证据程序、手段的合法也包括证明材料的内容合法。

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提高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对待审计查出的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检查风险;第二,针对索要审计证据数量多,取证难度较大的情况,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审计证据文字记录”将数据汇总,注明资料来源,要求资料提供单位盖章予以确认;第三,审计人员对审计问题要准确定性,判断证据的相关性,精炼审计证据,防范审计风险;第四,审计人员对所搜集的审计证据要及时归纳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风险及对策

审计工作底稿的主体是审计结论或审计查出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即经过审计,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该审计事项所作的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金额、数量、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以及相关依据。目前,法制处发现一些审计人员没有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编制工作底稿,甚至送交法制处复核的审计材料,也只是零散的审计证据。

五、审计(调查)报告的风险控制及对策

报告使用者主体发生了变化,除按照第七十七条规定需要报送审计署统一汇总的情况外,审计报告的主送部门为被审计单位。随着审计报告使用主体的改变,审计结果将逐渐向社会公告,对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求审计人员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的结果。目前,在审计复核中发现我办在审计(调查)报告编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报告体例与审计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审计人员没有突破以往传统审计模式,撰写的报告千篇一律。

前面已经提到,报告的种类按照审计目标的要求,可以分为常规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效益审计报告、信访件核查报告等几个类型。

常规审计报告按照6号令规定的要素进行整理归纳,重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披露,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则要求对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评价作为报告的重点内容,审计事项应当作为评价的基础,既包括领导人任期内所取得的成果也包括工作的失误和错误,明确被评价人的经济责任。

调查报告是记载调查成果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要经历调查、研究、整理成文三个环节才最终形成的书面材料。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2.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因调查目的、范围和用途的差异而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反映具体情况的个案性调查报告。其调研目的是为了把某一个具体问题界定清楚,调研范围单一、具体,报告的内容一般用来作为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依据或重要参考。另一种是反映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例如财政一处承担的辽宁省关闭破产企业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和财政二处承担的税收质量专题调查。其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二)在报告中对审计事项缺乏整理和归纳。审计组将审计查出的问题很零散的摆在报告上,有的甚至用工作底稿粘贴。没有归纳和整理的审计事项不能够反映审计问题的全貌,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更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

六、移送处理程序的风险控制及对策

有的问题因为时间跨较大,增加了取证难度,有的限于审计手段,无法继续追查。违法事实不完整,给司法机关立案带来了困难。二是涉嫌违法问题的主体不明确。在移送案件线索时应当区分个人犯罪和集体犯罪嫌疑,以便于司法机关区分案情,给予立案考虑。三是涉嫌违法案值小,影响立案成功率。四是与司法机关沟通力度不够。五是案件类型的区分不准确。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对案件的管辖权限不同,业务处往往因为对案件线索的定性不到位,混淆了移送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业务处首先要把握突出重点的原则,对重大违法问题给予关注,不能在小事上牵扯精力,浪费审计资源。

审计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点还有很多,我办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办内部控制的制定和落实,做好审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积极性,增强审计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科学引导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审计工作机制。(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国美电器集团监察中心审计部(北京);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案件审理工作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上一篇:拿到自考本科学历社会上会承认吗下一篇:河南科技大学毛概考试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