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

2024-04-16

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精选8篇)

篇1: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

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水乡渔村”

1月18日,省海洋与渔业局休闲渔业“水乡渔村”项目考核组一行四人,对建瓯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推荐申报、市钓鱼协会牵头组织承担的坑里“水乡渔村”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项目进行实地考核。

考核组通过该基地的设施、交通、环境、管理和质量等五个方面19项指标的测评,深入建瓯市黄华山、坑里妈祖庙、土菜馆、农民公园、根雕馆、坑里水库等处进行认真考核,对申报项目的地理位置、良好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优美基地环境、有效基地管理和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促进建瓯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设性建议。

建瓯市是我省渔业垂钓健身活动大市,全市拥有5个垂钓社团、3个渔俱店、8处垂钓基地,共有垂钓爱好者3000多人。市畜牧兽医水产局为了加快全市休闲渔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融入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经济区建设,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把坑里“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作为该市2008年重点渔业项目向省海洋与渔业局申报。

坑里“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黄华山东麓、建瓯市建安街道钟楼渔业村坑里垅,拥有渔业垂钓活动水面120亩,具有一次性容纳200人以上参加相应的休闲渔业活动、接待、休息、餐饮、游乐等活动能力,建设的竟技池可以举办全国性的渔业垂钓比赛活动。并且该基地与坑里妈祖庙、土菜馆、卡拉OK厅、农民公园、根雕馆、坑里水库、库区游艇服务站等单位相关产业高度融合,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水乡渔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集垂钓健身活动、渔业休闲体验、渔业休闲观光和渔业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渔业休闲示范基地。

省海洋与渔业局纪检监察室派员参加了这次休闲渔业“水乡渔村”项目考核,南平市、建瓯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有关负责人陪同考核。

作者:建瓯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刘名镇

篇2: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

浅谈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

水产科学系水族科学与技术2班0804054227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休闲渔业的概述、发展和对本人其问题的浅析及建议。

关键字: 休闲垂钓发展问题环境管理品牌

一.概述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环境与渔业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既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又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一、三产业的整合与转移。

二.休闲垂钓现状以及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崇尚自然、向往宁静成为都市一族的新追求,垂钓这一时尚休闲娱乐方式正在悄然兴起,由此推动了“垂钓经济”的发展。海钓、塘钓、城钓等不同垂钓种类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

到乡间垂钓,既修身养性又健身怡情,正好能满足人们这一心理需求。于是一些水产养殖户敏锐地把握这一商机,在发展传统养殖的同时,推出了垂钓项目。近几年,垂钓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硬件环境以及品牌塑造上还有许多欠缺。一些地区的垂钓场所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各自经营,相互分隔,无法承接大型活动或接待更多游人。对此,一些地区联合周边垂钓小商户组成淡水鱼专业合作社,统一服务标准,并实行资源、技术、客源等方面共享,从而做大做强垂钓产业。

在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休闲渔业以海洋渔业为基础,开展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渔村风俗文化展示等活动;或兴建专业休闲渔业场所,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体。内陆地区,如湖南、湖北等地.利用原有发达的城郊水产养殖基础条件,吸引了大批社会投资.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创造出了池塘养鱼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

作为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垂钓旅游业产值为常规渔业产值3倍以上,显示出迷人的“钱”景。垂钓旅游业把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1-

体,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逐步成为现代渔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些地方还准备建设国际垂钓中心和豪华游钓场、适合普通

游客的休闲垂钓中心、垂钓俱乐部、娱乐广场等项目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而

且能带动相关产业休闲渔业的发展,涉及面很宽,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如旅游服

务业,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中心等。垂钓业带来钓具、钓船、渔港码头等

建设。从另一个角度讲各项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样促进休闲渔业的繁荣。

三.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可供发展垂钓旅游业的渔业资源,尤其在5大河流域和东部

沿海地区,但是中国渔业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垂钓鱼类品种单一

目前用于垂钓的成鱼品种还比较单一,只限于传统的鲫鱼、鲤鱼、鲶鱼等,已经不能满足垂钓者的品味和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还是以前的单一的品种,对垂钓者来说就没有吸引力。

(二)垂钓场所环境较差

垂钓旅游业引发生态污染不容忽视,每到垂钓旺季。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进

行水上餐饮、娱乐等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与闲情雅致很不协调的是,每天钓鱼者在满载而归、尽

兴离去时,垂钓场环境却变得脏乱不堪,尤其在钓鱼旺季,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各

种垃圾,这些垃圾不仅影响人们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影响水质和鱼类的生存。

(三)垂钓旅游业的场所少、规模小

在中国的城市里可供垂钓的场所太少,且多集中在远郊,近郊设施齐全的垂

钓场所很少,不能满足广大钓客的需求;而且普遍存在着规模太小,垂钓高峰期

就会出现钓客无处可钓的现象,(四)管理混乱,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整体管理水平差。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对休闲垂钓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

优惠。水产主管部门要主动联合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对休闲垂钓基地的品

种、质量、价格、餐饮、娱乐、住宿等经营项目,根据其不同特点制订出整套相

应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有序地开展经营活动。

四.提出的建议

(一)增加成鱼的花色品种,打造垂钓品牌

垂钓品种是垂钓的核心。适合于垂钓的品种很多,如北方有鲫鱼、鲤鱼、草

鱼、鲶鱼等,南方有草鱼、花连、白连、清泊、大口连等均适合选用。同时,要

根据垂钓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大小成鱼,做到品种齐全,才能吸引众多垂钓

爱好者的光顾,提高垂钓的效益。同时,还应注意成鱼的个体规格的合理搭配。

休闲渔业知名度不高是目前渔业休闲消费人群不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

在打造品牌、强化整体包装宣传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介,运用各种

方式,面向广大城镇居民,广泛宣传渔文化,提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二是要把

休闲渔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增加水上旅游、水上捕鱼观赏及集钓、捕、品鲜

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三是发展观赏渔业,扩大休闲渔业的内涵。

(二)养殖场与钓场分离

垂钓经营者多采用外来鱼作为垂钓成鱼,风险较大。如果具备一定的生产规

模,自己养殖用于垂钓的成鱼,效果会更好,并能降低或本。养殖场要与垂钓场

分离,养殖场较大,从而可以大量养殖不同的鱼,而垂钓场较小,这样既可以满

足不同的钓客对不同鱼种的需求和稳定的鱼类供应,还可以控制垂钓场合理的放

养密度,避免导致鱼类因缺氧或脱钩受伤而引起食欲不振,影响上钩率。

(三)创造垂钓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监督管理

垂钓业效益的好坏与垂钓环境的优劣是分不开的。垂钓环境具体包括垂钓池

水体状况、鱼类品种及其周边环境的状况。在建设垂钓旅游业项目时,要统筹考

虑环境保护问题,建立必要的配套设施,坚决打击污染水体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从而实现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猎奇、玩水、观景、享受丰收等方面的需

求。同时,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突出

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

垂钓旅游业是集多种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因此要广泛吸纳社会人才,鼓励企业家、私营老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

投资经营垂钓旅游业。另外邀请休闲渔业专家开设讲座.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要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垂钓队伍,向人们

传播钓鱼文化,并加大对垂钓基地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休闲垂钓

文化。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

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五)要规范休闲渔业的有关市场行为

如出台相关条例,规范垂钓活动行为,保护垂钓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其它在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也应规范,为千岛湖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总之,垂钓旅游业必将是渔民致富的新路。垂钓旅游业是渔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环境宜人、丰富无污染的水利资源,是大力发展垂钓旅游业的基础。在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渔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发展垂钓旅游业可以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保证生态平衡,满足人们旅游观光娱乐需求,增加渔民收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渔业经济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少明.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中国渔业经济

2.茂林.休闲渔业发展浅议.黑龙江水产.2006

3.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4.百度百科休闲渔业.http://baike.baidu.com/view/371888.htm

5.张 峰等.上海发展休闲渔业的若干思考.中国渔业经济.2003

篇3: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展望

1 休闲渔业的概念

关于休闲渔业的内涵,众说纷纭,争执不一。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江荣吉教授最早给出休闲渔业的定义,他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和渔村休闲旅游上的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3]。

在江荣吉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又在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表达侧重各有不同,但大多数的概念和相关研究都更侧重于休闲、旅游的方面[4]。在查阅其他学者对休闲渔业概念解读的基础上,在此表达一下个人的理解。

首先,休闲渔业应属于渔业的一种。关于渔业的定义,是捕捞和养殖鱼类、其他水生动物以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休闲”即包含“休息”“闲暇”两个层面的意思。那么狭义的休闲渔业,应该是通过取得水生动植物等水产品以获得休闲功效,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渔业活动。它以一定的渔业资源和环境特色为基础,向体验者提供一种观光休闲、亲近自然的游憩服务。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结合早期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可将休闲渔业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方面,根据所依赖的渔业资源的不同分布,可分为淡水休闲渔业和海洋休闲渔业两大类。目前在我国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如,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依托一定的海洋风光和海洋渔业资源,海洋休闲渔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如出海海钓、渔船观光、打渔民俗文化展示等不同系列的休闲活动体系[5-7]。相较而言,淡水休闲渔业的规模稍微逊色,在我国内陆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基于内陆市民的休闲需要,主要有城郊生态渔业、“渔家乐”等休闲活动形式。

另一方面,按体验内容划分,休闲渔业则可归纳多种表现类型。在王琛等[8]归纳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总结为以下几类:一是游览观光型,即依托一定水域资源、渔业资源,以游览、观赏为主的休闲渔业,如观鲸赏豚、渔港游览、捕鱼参观等;二是参与体验型,即游览者亲身体验渔业作业、感受传统渔村风俗民情等的休闲渔业,如垂钓、“渔家乐”等;三是文化教育型,以一定渔业文化为基础,向游客进行相关知识、文化、理念教育、传播的休闲渔业,主要表现为相关主题文化场馆及民俗节庆等,如地方渔业博物馆、渔业相关用具的展示展览馆、开渔节等。

2 休闲渔业的特征

基于此,休闲渔业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休闲渔业以传统渔业为基础,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休闲渔业可以看做是传统渔业的扩展和补充,是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式及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对于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二者的发展基于共同的渔业资源基础,因此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和矛盾。

其次,与传统渔业相比,二者的主要功能不同。传统的渔业活动主要以提供水产品为主,而休闲渔业则是主要提供休闲、游憩功能的渔业活动,即休闲渔业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功能。

(1)休闲功能。向体验者提供游憩、娱乐的场所和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的休闲效果,这也是休闲渔业最主要的功能效用。

(2)教育功能。提供机会,使体验者可以切身认识渔业、了解水生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渔村、渔民生活、海洋文化及打鱼文化等。

(3)经济功能。提供一种新的从业方式,增加渔民就业机会,提高并改善渔家收入和经济条件,进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发展和建设。

(4)生态功能。传统渔业由于其功能特性,一定程度上均会导致自然条件的恶化,造成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但休闲渔业区为吸引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一定会自动改善自然环境状况,提升环境质量,从而起到保护自然生态的作用。

(5)传承功能。在休闲渔业活动项目的举办与开发中,可以将当地渔业的发展历史、变迁历史、文化底蕴等元素注入提供的休闲服务体验当中,渔村特有的一些传统文化风俗和民俗技艺,可以借此得以保留、延续、传承,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风格文化。

(6)社会功能。这是休闲渔业最易被忽略的功能,却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与乡村始终保持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状态,城乡之间彼此分割,缺乏彼此间的互动与互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鲜明地提出和确立我国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倾向之后,城乡之间才逐步开始产生产业上、经济上互动发展、合作融合的态势。然而,精神上、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发展却相对迟缓。而休闲渔业,却可通过增加普通民众和渔民、渔业活动的接触,提高相互了解和认知的几率,很好地成为连接城市和渔村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渔民也可借此机会认识和了解现代都市文明,促进自身传统观念的转变,从而增强自我竞争意识。因此,休闲渔业不仅是人与物的交流、与自然的交流,更是人与人的交流、文化间的沟通与碰撞,其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城乡交流、拉近城乡距离、改善城市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割裂状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好、经营能力强的新型渔民的培育。

综上所述,传统渔业注重的是生产性,而休闲渔业更注重的是消费者体验、休闲性和娱乐性,且功能内涵更加丰富多元。

3 对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结合,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都更侧重于旅游管理的角度,从如何更好地开发、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即如何更好地拓展和发挥休闲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休闲渔业的发展[9]。不同的学科研究关注点应有所不同。从渔业经济管理的角度,结合休闲渔业的内涵特征,休闲渔业属于渔业经济的一部分,与一定的渔业资源密切相关,相应的休闲活动并不是单纯娱乐的个人行为,所以应从渔业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休闲渔业的发展与管理,以保持其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实现健康、有序、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渔业所依赖的渔业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存在的渔业资源,海洋、淡水中自然存在、生长繁衍形成的渔业资源;二是人为养殖、包括增殖放流培育的渔业资源。因此,休闲渔业所依赖的渔业资源量可用下述数理结构式表示

式中:Y为休闲渔业可利用的渔业资源量;Y1为自然形成的渔业资源;Y2为人力培养的渔业资源;t为时间。

现对式(1)两端进行全微分运算并进行相应代数变换,可得到

显然,,即在休闲渔业内部,自然渔业资源、人工培育渔业资源的增长率及各自在总休闲渔业可利用渔业资源量中所占份额为正数。

结合现实来看,世界海洋渔业发展趋势显示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海洋捕捞产量逐步下降,世界各国纷纷转变发展理念,以养为主、以捕为辅,加快发展现代化海水养殖业[10]。这一点上,休闲渔业和传统渔业面临同样的桎梏,且二者还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很可能会发生激烈的争夺,这对二者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受这一自然条件的约束,休闲渔业现实可依赖的自然渔业资源量和依赖程度是非常有限的。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判断存在,进一步可以得出结论,在为保障未来休闲渔业长期持续平稳发展的资源基础建设中,重点应放在人工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和培育上,如注重观赏鱼养殖、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的发展建设等。

由于休闲渔业并非如传统渔业以产品产出为目标,其提供的休闲功能主要依赖于体验者的主观感受,即在相应的交流互动、操作体验、感官观赏等过程中形成的体验价值。因此对于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建议如下。

(1)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地方特色。目前我国现有的休闲渔业类型中,活动形式较为老套、单一,且千篇一律,不同区域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同质性过高,缺乏地域特色,因此吸引力相对较低。应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当地资源、文化为依托,开发主体鲜明、充满活力、形式多样又极具地方主题和特色的休闲活动内容。

(2)发展关联产品、开发配套产业。休闲渔业是一项集渔业、休闲、旅游、文化等元素于一身的多元集合体,因此其发展也必须依靠多方面关联产品、配套产业的发展来支持和促进。除休闲渔业本身产品、服务的构想之外,还需注重关联产品的开发、配套产业的跟进等,如设计出品新颖奇特、具有当地特色且具有一定关联性、能唤醒游客休闲体验感受的文创纪念产品,统筹当地交通、餐饮、住宿服务等。

篇4: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地发展,我国的休闲渔业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休闲渔业正朝着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前提下,以“渔、景、食”和自然田园风光为基础,再有效结合休闲、旅游、文化、度假、娱乐和餐饮为发展模式。从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必要性进行阐述,同时进行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 休闲渔业;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4;F32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它主要依据内陆水域条件、渔业生产环境的特点、渔村的人文环境和人们对水产美味佳肴的喜爱、人们欣赏各种水产动植物等条件。把这些独特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供人们游玩、欣赏,最终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悄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且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虽然休闲、观赏渔业才刚刚兴起,它仅占有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但是它的出现带动了其他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子,缓解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它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具有独特之处,其他渔业行业是无法取代的,其正加速成为当前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观赏渔业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也将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的关注点[1]。

2 休闲渔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具备很多独特的江河湖库、漫长的黄金海岸以及独特的海洋奇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的渔业资源中有700多种自然分布的淡水鱼,有5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库。这些独特的资源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730多个岛屿,其中距离陆缘18.5 km以内的近岸有成百上千的无人小岛且有待开发。优越的岛屿自然条件,为我国建造人工鱼礁、发展栽培渔业、养护渔业资源提供了条件[2]。

2.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休闲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济基础,休闲渔业由此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2.3 有利益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急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具备起步较易、成效快,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能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等特点,它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2.3.1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些位于江河湖海之滨的传统的海水和淡水捕捞渔业生产基地,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选取一些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渔区和海岛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当地渔村的发展,提高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便利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3.2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发展休闲渔业能有效利用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能有效地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传授海洋知识等结合起来,可有效地实现第一、二、三產业的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2.3.3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益于身心健康

发展休闲渔业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经济收入,也能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休闲渔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为基础。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去休闲渔业旅游基地游玩能使人们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

3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以“护渔业生态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力,优化渔区产业结构,繁荣渔区经济,美化渔村环境”为原则,合理地利用各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构建不同模式的休闲渔业[3]。

3.1 发展“渔家乐”模式

发展“渔家乐”的模式,有效利用渔区、渔港、渔船、渔业设施、村舍条件及专业渔民的技能,让游客在参观海岛风景的同时还能直接参与“赶海”,让游客体验渔民的生活。游客能和渔民一起进行张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近海传统的捕捞。游客既能参观海岛风景又能亲身体验海岛渔民的生活,在休闲度假中去感受大自然,感受渔民的生活。

3.2 发展“农家乐”模式

发展“农家乐”的模式,需要人为进行创设,利用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海水养殖网箱和海、淡水养殖池塘养殖各种海、淡水鱼类。此外,还需建立一些服务的设施,如餐饮、娱乐、旅馆、交通、钓具、饵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以提供旅游者。此外,还需建设人工鱼礁、垂钓场所。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再人为创建一些娱乐设施,形成独特的休闲渔业农家乐模式,不断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 发展“旅游观光”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除了“渔家乐”模式和“农家乐”模式之外,还有“旅游观光”模式。基于我国具备丰富的海洋渔业、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岛风光,可以创设海上旅游、海钓基地。有效地利用渔港、浅海、岛礁的海洋自然生态资源,有效地把旅游观光和品尝海鲜风味活动结合起来,设立一些海上旅游观光项目,如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海岛海景观光、海上运动和潮间带采集等。

总之,发展休闲渔业能拉动渔业经济的发展,能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要使休闲渔业获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为此,休闲渔业管理部门需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渔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高度的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相信未来休闲渔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休闲渔业将会给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将会带动更多的渔民致富。

参考文献

[1]平瑛.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重点[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

[2]江明方.当前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5(1).

[3]陈明宝,柴寿升.休闲渔业资源价值与管理[J].发展研究,2010(2).

篇5:关于发展休闲渔业[范文模版]

摘要:本文探讨了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和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对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内外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阐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的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休闲渔业既可充实渔业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更能为渔民、渔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密切联系,是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包括观光渔业、游钓业以及水族馆产业等。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经营形式,它开辟了现代渔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拓宽了渔业发展的新领域。目前休闲渔业就其表现的形态看可划分为四类:

一是生产经营形态。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让人们直接参与渔业生产,亲身体验猎渔活动,通过开发具有休闲价值的渔业资源、渔业产品、渔业设备及空间、渔业生态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

二是饮食服务形态。让人们更加贴近产地,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佳肴,建立起集鱼类养殖、垂钓、餐饮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

三是游览观光形态。以走进海洋、江河、湖库等自然环境,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

四是科普教育形态。主要是以水产品种、习性等知识性教育和科普为目的的展示形式,如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等。

2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休闲渔业在西方迅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如西欧和美国,休闲渔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以美国为例,最新资料标明,休闲渔业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美国的游钓爱好者从1982年的2000万人猛增到目前的8000万人;游钓渔业的经济收入从1984年的18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000亿美元,该国每年有约3520万成年人钓客,在休闲渔业上花费达378亿美元,在游钓区有餐饮、旅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充分满足了游钓爱好者的休闲需求,休闲渔业产值为常规渔业产值3倍以上。在英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以游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都十分盛行和发达。此外,韩国、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渔业发达国家也都非常注重休闲渔业。

我国休闲渔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各具特色。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海上观赏渔业船(含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的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浙江、广东、福建三个省兴建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专业休闲渔业场所200多家,且具有相当规模;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区(带);四川、辽宁两省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观赏鱼的养殖迅速在全国各地

扩展,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和以江苏、上海、广东为重点的东南沿海两大观赏鱼生产地,其中北京市的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800hm2(1.2万亩)、年产观赏鱼1.5亿尾左右,2003年我国观赏鱼的进出口贸易额达326.83万美元,其中出口额302.47万美元;目前我国拥有钓鱼爱好者9000多万人。休闲渔业的发展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渔业局在我国渔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3我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加强服务,规范管理,我市市观光休闲渔业逐步从城市郊区向全市延伸,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的发展势头。2004年南岸、渝北、巴南、荣昌、万州等地的观赏鱼养殖快速发展、形成特色,全市观赏鱼养殖快面积达到近170hm2,生产观赏鱼和水草5000多万尾(株),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分别上年翻了一番;以渝中区为主体的主城观赏鱼消费市场初步形成,年消费观赏鱼7000万尾左右。全市休闲渔业基地面积超过4000 hm2、同比增长20%,规模居全国第五位;九龙坡区确立专项资金支持休闲渔业发展,形成以白市驿为中心、金谷钓鱼城、大田鱼村、鱼鹤园、天醉园等为代表的,集观光、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观光休闲渔业带,全年垂钓和消费水产品近5000t,刺激了渔业生产发展。以鱼为主的餐饮业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合川“三江鱼”、九龙坡“罗非鱼”、大足 “邮亭鲫鱼”、潼南“太安鱼”、璧山“来凤鱼”等美食鱼一条街和一大批 “休闲鱼庄”、鱼餐馆、餐饮船生意火爆,新开张的万州“周家坝烤鱼”一条街、巴南南泉“六合鱼”鱼庄、渝中区“周鱼府”等门庭若市,全市餐饮业消费水产品近15万t,同比增长3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亿多元,形成了以消费带动渔业生产发展的良好局面;主城区沿江两岸以休闲、观光、餐饮相结合的水上鱼庄已成为我市餐饮业的一大特色,成为主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合川“三江鱼美食街”,有我市小天鹅火锅、碟碟香川菜馆、邮亭鲫鱼等110家大店名店和特色餐饮店落户经营,日销售鲜鱼2—3t,月营业额达500万元左右。集观赏、科普于一体的南岸海底世界和万州海洋馆,接待游客30万多人次,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市把渔业发展的主要精力摆在解决“吃鱼难”和“吃好鱼”的问题上,休闲渔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尽管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尚处在初级阶段。一是在发展上缺乏规划,在管理上缺少指导,只是靠民间自发地探索和发展;二是缺乏资金投入和科研工作,使高档次的特型、特色、特体、特质的名优种类培育工作基本上没有进展;三是缺少专业化的行业组织和活动,使我市市水族观赏渔业、休闲渔业处于市场分散、未成规模、竞争乏力的状况,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数目还相当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对休闲渔业有一定的认识,但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出台,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我市市休闲渔业仍在低水平中徘徊。

4我市休闲渔业发展环境分析

4.1外部环境

4.1.1市场前景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我市市经济发展迅猛,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GDP达到2250亿元,比直辖前的1996年增长82.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6.7亿元,是1996年的3.76倍。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94元,七年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年均增加1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938亿元,是1996年的3.8倍。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市民游憩需求不断增长。主要是为都市市民服务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恰好符合市民的近程旅游出行规律,如果加强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完全有可能占据市民近程游憩的大部分市场。

4.1.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

我市地处长江上游,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水、陆、空交通发达,是西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境内水生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有各种鱼类180余种,各类珍稀名贵鱼类、地方特种鱼类资源丰富。有可养殖水面47万多 hm2,有渔业专用塘0.73万hm2(大部分在主城区附近),水库2万多 hm2,江河水面14.7万多hm2。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库区85%的水面在我市市,境内将增加水面4万多 hm2,达9.13万hm2。库区岛屿众多,地下冷、热水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冷水鱼、热带鱼养殖、特种鱼养殖和“绿色食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休闲渔业创造良好条件。

4.1.3旅游资源丰富

我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美丽壮观的“山城”、“江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市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直辖以来日新月异的山城出现了一系列城市新景观。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城市建设组合成了我市特有的城市形象。横空出世的长江、嘉陵江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美丽的山城夜景让人们感受到现代都市崭新的面貌。我市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金佛山”、“芙蓉洞”等构成了我市的一项特色旅游。主城区的“渣滓洞、百公馆”等革命教育基地也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市符合发展多功能休闲渔业的地域性的要求,伴随着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更加确保了休闲渔业客源市场的稳定。

4.1.4社会环境良好

国内外休闲渔业蓬勃发展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所取得的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使休闲渔业在渔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业主进入休闲渔业开发领域。同时,近几年来,我市市各级水产部门响应我市市政府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号召,大力发展我市特色的“都市型水产业”,休闲渔业必然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为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2内部环境

4.2.1 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市市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快提高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优化渔业内部结构,提高渔业的竞争力,切实解决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今后我市市渔业发展的目标。为完成目标,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各具特色的渔业产业带。必须重点发展良种工程、创汇渔业、生态渔业、设施渔业、休闲渔业。

优化渔业内部结构,首先大力进行渔业区域结构调整:都市发达经济圈以池塘养殖为主体,特色渔业为补充,形成以娱乐休闲、垂钓、餐饮为特色的都市观光渔业带。渝西经济走廊以池塘、稻田、江河集约化养殖为主、设施渔业为辅、高科技渔业为补充,形成名特优新水产品为特色的经济渔业带。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以保护天然鱼类资源为主,发展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特种水产养殖,形成名贵鱼、冷水鱼、江河自然鱼类生产、垂钓、餐饮为特色的生态渔业带。

可见休闲渔业作为我市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被提到了具体日程上来。

4.2.2休闲渔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国内外发展休闲渔业的经验表

明:第一,发展休闲渔业投入少,见效快,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发展休闲渔业,容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业容量大,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缓解渔业生产和渔区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渔港、渔船和渔业设施,充分发挥渔民的专业技能,形成新的产业;第四,有利于推进渔区环境整治、美化家园,加快现代化新渔区两个文明建设;第五,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繁荣渔区经济,提高渔业和渔区的知名度。

5我市休闲渔业发展对策

5.1高度重视,准确定位,强化宣传,转变观念

“有位才能有为”,产业准确定位是休闲渔业快速发展的必备前提。要准确剖析我市渔业和旅游业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分析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客源市场细分,将休闲渔业定位于渔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都市旅游的新领域这一层面上,努力做大、做实规模。我市市发展休闲渔业机遇、挑战并存,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刊物、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休闲渔业的特殊地位及其发展作用,特别要大力宣传休闲渔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努力营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的良好氛围,逐步转变决策层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休闲渔业在我市渔业以及整个我市农业中的战略作用,力求突破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范畴的旧观念,将其作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来看待,作为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农民增收和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力争取得新的发展。

5.2认真规划,加大投入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休闲渔业既涉及到经济发展、产业联动,又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客观上要求有规划上的大手笔。要尽快建立由城市、社会心理、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市政建设等各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渔业发展咨询小组”,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确保质量”的基本方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等因素,认真组织、制定好我市市及各区县(市)的休闲渔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积极组织实施规划,确保休闲渔业发展的起点高、水平高、区域特色明显。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县、区、乡、村、个人投资,广泛吸纳闲散资金,同时银行、税收、保险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

5.3合理布局,建设基地

休闲渔业基地布局原则:一是与旅游结合。将休闲渔业纳入旅游业的范畴,统筹规划,一体开发,促使旅游业与渔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扩大旅游业与渔业的协同效应,产生1十1>2的效果,携手发展我市休闲渔业。二是交通方便。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选择在离城镇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市民到基地休闲、娱乐,保证客源稳定。三是整合资源。通过成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将单个的基地纳入一个村、镇或一条线、一个片,形成区域性休闲渔业基地,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指导,确保休闲渔业基地影响力大,整体竞争实力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

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求:利用现有渔业资源,坚持改造完善为主、新建为辅,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初期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近郊以游钓为主、养殖为辅,远郊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充分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休闲渔业的复合功能,提高休闲渔业的效益。

休闲渔业基地建设重点:结合旅游业发展,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场和渔业水面资源,不断完善

养殖设施、游钓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餐饮娱乐设施、旅馆设施,优化环境,建设一批城镇郊区休闲渔业基地。三峡库区要借旅游之“水”,行休闲渔业之“船”,加强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适宜区域,建设游钓码头(与网箱养殖结合)、“游钓鱼礁”、游钓渔船和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硬件、软件过硬的独具魅力的特色休闲渔业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前来开展游钓活动。

5.4依靠科技,开发产品

观赏渔业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观赏渔业要注意将传统金鱼选育与新品种引进试养相结合,展示与原种繁殖、保存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形、特色新品种开发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我市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和在渝相关院校的作用,积极开展特形、特色新品种特别是地方独特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垂钓基地健康、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为休闲渔业发展储备技术。建设一批特色鱼类原良种繁育基地,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苗。改革技术推广方法,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主推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大水面增殖等技术,积极推广特形、特色品种的金鱼、我市市独特品种胭脂鱼、长薄鳅、中华倒刺鲃等的养殖,加快新技术、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尽快改变落后局面,提高我市市休闲渔业的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发展效益。

5.5加强管理,搞好协作

篇6: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省休闲渔业发展有二十余年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我省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拓展休闲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形成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从单一的垂钓观赏型向垂钓、观赏、品尝、休闲、示范等功能,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具有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和科普教育基地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都市型渔业新格局发展;三是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正向与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相匹配的区域化方向发展。据各市初步统计,全省现有休闲渔业场所5605个,垂钓场1842个,食鱼餐饮美食城560家,度假村180个;垂钓总水面38万亩;年接待休闲人数1200余万人次,安排就业5万余人,为渔民增收人均15元。全省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达15亿元。已初步形成五大类型的具有本省特色的休闲渔业新格局。

(一)养殖垂钓型。这是从养殖渔业发展而来的类型。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与其他类型的休闲渔业比较,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我省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大部分水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都有。如我省鄂城市鄂城区城郊62%的鱼池,3.2万余亩;华容区21%的鱼池,1.7万亩;梁子湖区23%的鱼池,2.1万亩的鱼池均以此方式经营。XX年年接待垂钓爱好者3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5000万元。

(二)休闲垂钓型。指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它是我省休闲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如武汉市碧溪园垂钓休闲中心地处远郊,垂钓水面不足7亩,年垂钓经营额近50万元,加上住宿、会议接待、餐饮、文化娱乐等营业额近100万元;洪山区汤逊湖村是一个专业渔村,主要以养殖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近几年先后有8户渔民投资建起了钓鱼台,每户经营垂钓水面8-10亩,预计今年平均每户垂钓营业额90万元左右,纯收入15万元左右。洪山区是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全区现有以垂钓为主的场所200多处,预计年垂钓业的产值4600多万元,占全区水产行业产值的14%左右。据我们调查,经营垂钓1亩水面的收入是经营养殖1亩水面收入的10倍以上。垂钓休闲业的发展,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开辟了又一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三)生态观光型。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集观景、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它是我省休闲垂钓业拓展与旅游业的结合,极具发展潜力,是目前休闲渔业类型中功能最强、项目最多、范围最广、利润最高的一种。全省目前有180余家。如鄂州市的红莲湖旅游度假山庄总投资3亿多元,集水上训练、度假、高尔夫球场、垂钓等为一体。另还有临江龙潭山庄、新庙日月潭度假山庄、西山街办仙人山庄、杜山樊湖公社、武昌鱼原种场垂钓园等,XX年年经营收入2亿多元。

(四)观赏鱼生产型。以观赏鱼(主要为金鱼系列品种)引进、养殖生产、经营为主的产业。该产业在我省刚刚起步,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仅有20余个常见品种。现有养殖户几十家,养殖产量在1200万尾左右。采取门店、摆摊等方式专营销售或在花鸟商店内销售。年销售额为685万元。

(五)节庆旅游型。利用渔业资源,举办与渔业相关的节日形成特有的休闲类型。我省鄂州市近年来举办了梁子湖旅游捕鱼节、武昌鱼文化节,节庆推动了旅游,引导了渔业消费方向。XX年至XX年年开展的梁子湖旅游捕鱼节暨武昌鱼文化节,把经贸洽谈会结合进来,活动期间水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每年共有20万多人次的省内外游客到梁子岛及市区休闲、观光,品尝武昌鱼、红尾鱼、螃蟹,购买本地特产——优质珍珠装饰品及工艺品,直接带动旅游产业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全省休闲渔业创造出了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拓展了渔业空间,又开辟了渔业新领域,从五个方面为建设水产大省注入了新活力。

(一)提高了渔业比较效益。从事垂钓与出售商品鱼相比,利润高,亩收入达到5000元—8000元,是单纯养殖效益的2—4倍,从而实现了渔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二)拓展了鲜鱼销售渠道。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科技的进步与普及,养殖水平提高,鱼池单产越来越高,精养鱼池平均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销售开始成为难题。垂钓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调动了渔民投资热情。由于休闲渔业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要,效益看好。在利益驱动下,休闲渔业成为水产业一个热门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渔民的投入积极性。近年来,每年有7%左右的渔民主动投入增添垂钓设施,开发垂钓、餐饮、娱乐项目,以吸引市民。渔民自身也因此建起了小洋楼,走上了致富之路。

(四)带动了养殖品种调整。由于垂钓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要在市场上取胜,不得不顺应垂钓者的要求,主动调整养殖结构,开发名特优品种养殖,近年来引进的工程鲫、红鲫鱼、青鱼、斑点叉尾鮰等垂钓品种得到了消费者认可。

(五)促进了观光渔业兴起。打破了行业界限,使渔业从单一产品、单一生产格局中解放出来,如鄂州市通过梁子湖旅游捕鱼节和武昌鱼文化节,与旅游观光业结合,形成了新兴的行业,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我省休闲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的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基本上以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使从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等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二)休闲项目不齐全。我市的许多项目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

一、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的问题,集观赏、垂钓、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休闲场所目前还需完善。另外,由于部分湖泊上经营餐饮,水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生活用水和鱼类的质量安全与卫生。

(三)经营管理不规范。休闲渔业需要经营者具有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这对于以往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来说,一时尚难适应。此外,许多休闲渔业基地配套设施不全,卫生条件较差,整体形象不佳。

(四)宣传力度不强劲。观赏和垂钓品种少,观赏垂钓收入占生产经营总收入比例低,贡献率较低。多数业主靠建立关系发展自己的产业,宣传费用投入不足,媒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观赏的品种多以常规金鱼为主,名贵的金鱼、色彩斑斓的锦鲤和形状美丽的热带鱼很少;垂钓多限于鳊、鲂、鲫、鲤和草鱼等少数品种,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特等品种的需求;观赏垂钓收入只占生产经营总收入8%—12%。

三、规范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与建议

从新认识,从新定位;把发展休闲渔业和创建水产大县结合起来,把发展渔业生产和增加渔民收入作为出发点,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经营、保护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湖泊和精养鱼池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项目,促进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一)规划先行,引导发展

1、建立示范基地。要集中力量,在武汉、宜昌、黄石、鄂州、荆州、孝感、荆门、黄冈、咸宁、十堰等地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即武汉汤逊湖渔业美食一条街、长阳清江渔业休闲度假区、大冶黄金湖垂钓游乐园、梁子湖渔业生态旅游区以及松滋危水库区、三峡库区,汉川刁叉湖、荆门漳河水库、随州大洪山库区、英山、赤壁温泉、丹江水库等渔业休闲、观赏基地。

2、发展相关产业。休闲渔业内容丰富,相关联的产业多。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积极调整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产业,要大力发展观赏鱼、观赏水生植物的种苗业,同时积极开发出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产品,使其发展状大。

3、培植休闲品牌。发展休闲渔业要培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连锁经营,要按国际贯例,提供配套服务。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诚信意识,提高质量意识,提高推介意识,开展广泛宣传。要实行品牌经营战略,唱响休闲渔业品牌,积极开展资源重组,鼓励资源向品牌企业集中,小企业向在大企业靠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湖北渔业品牌,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

4、保护资源环境。发展休闲渔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休闲娱乐设施不能破坏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不能损害水生生物,不能直接向水体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拉级和有害物资,杜绝污染源进入渔区。要防止对资源过渡开发利用,严格执行渔业有关法律法规,控制围拦、网箱、捕捞和进入水体的休闲设施数量。要坚决取缔不符环境要求的娱乐设施,减少污染水体对生太环境破的破坏。

5、提供技术支撑。发展休闲渔业要注重将传统渔业与现代渔业结合起来,将渔业新品种的引进与原种的保护结合起来,将观赏、展示、娱乐与生产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十分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和疫病传播,要严格引进品种的检疫,并控制在一定的养殖范围内。要积极探索最佳休闲渔业模式,开展休闲渔业的前瞻性、可作性研究,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

(二)优化政策,扶持发展

1、资金政策。加强金融机构与开发项目的协调与联系,争取金融机构向休闲渔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资金支持。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休闲渔业项目的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

2、税收政策。休闲渔业是现代都市农业的一种形式,仍应享受农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发展之初,有关的税费要做到免、减、缓,扶持休闲渔业的发展。

3、土地管理。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有偿转让。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只少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休闲渔业项目,应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

4、价格收费。对休闲渔业项目的水电供应,应按农业水电价格政策执行。对休闲农业项目的定价及管理,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既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又能使项目本身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指导,促进发展

1、规范市场行为。出台系列配套的相关条例:规范垂钓活动行为,保护垂钓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加强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管理;重视湖泊经营“渔家乐”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全省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强从业培训。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3、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猎奇、玩水、观景、享受丰收等方面的多层次需求。同时,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突出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

(四)开拓创新,推动发展

1、要加大领导重视程度。一方面,各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转换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休闲渔业作为实施大水产战略,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为休闲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要主动与林业、旅游、工商、公安、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上下互动,形成合力,搞好休闲渔业工作的指导与协调。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发展稳步推进的原则,搞好典型示范。省局XX年确定的武汉市、宜昌市、黄石市为试点市,耍认真总结经验,为全省提供典型示范。各地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早动员、早规划、早安排,选好示范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来规划和建设,争取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使其真正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2、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通过各种观赏渔业和旅游渔业的发展前景,广泛宣传休闲渔业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的独特作用,广泛宣传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于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通过典型范例的宣传报导,提高休闲渔业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同时,各地要重视品牌效应,加大推介力度,既要善于真抓实干,又要敢于吆喝推介,把休闲渔业推向市场。要大力宣传自身优势和特色,打造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休闲渔业品牌,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使我们的休闲渔业建设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篇7:南坑村休闲渔业助力经济发展

(2010-02-16 09:48)访问次数为:210次 【字体:大 中 小】【关闭窗口】

——《海西新渔村》系列报道之五

编者按:几十年来,福建省百姓从吃鱼难,到人均水产品全国第一;从渔民打鱼难以维生,到渔民人均年收入8000元;从渔业产值微不足道,到成为支柱产业;渔家人从家门口讨小海,到挺进远洋撒大网……福建渔业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辉煌。

年前,《渔民之友》栏目组走进福建的一个个渔村,去倾听渔民朋友讲述他们创业的动人故事,去感受渔业发展给渔村经济、渔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采写了系列报道《海西新渔村》。

“日出劳作日落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瞎忙碌,到年关愁着去借钱。”这是长汀县策武乡南坑村人自己编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南坑村过去的真实写照。2001年南坑村人均收入1040元,村财收入仅1万元。一顶省定贫困村的帽子,就这样扣在了南坑村人的头上。

村民黄德忠告诉记者,就在七八年前,南坑村还是路不通,电也不通,水也不通,欲鱼饲料也运不进来。

而今,南坑村却因便利的交通而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养鱼专业户袁必凤老汉接着说,如今,鱼贩子到我们这买鱼10分钟就到,他们拿到市场上也是10分钟就到,很快,离城很近,所以南坑村家家都养鱼。

袁必凤老汉的一句话为我们揭开了南坑村脱贫致富的秘密。原来南坑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如今龙岩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示范点的秘密正是靠“发展渔业”!不过,南坑村的渔业发展可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摸索出来的。

据介绍,前几年,南坑村以种植银杏为主,致力建设生态村,接着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一山、一水、一田、一面积“五个一”,休闲渔业是其中的重点部分。

村民:我从原来半亩发展到5亩,后来上面的领导关心,需要我们发展休闲业,现在发展到了30亩左右。

记者:游客到我们这来,都有什么游乐休闲的方式?

村民:我们这提供游客现场钓鱼,并为游客现场制作焖鱼、鱼头等特色菜。

记者:怎么想到从养殖业发展到休闲垂钓这个方面的?

村民:原来自己养的,后来领导来到我们这后,鼓励我们搞休闲业,就搞起来了。

记者:我听说试营业了一段时间,来我们这垂钓的人多吗?

村民:还可以,一天来垂钓的有十来个吧,加上一起来的,有四五十人。袁世杰是南坑村休闲渔业的示范户,站在自家的休闲渔业示范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就在2009年国庆黄金周,休闲渔业示范点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虽然每天四五十人的客流量并不算很多,但是对于南坑村来说,毕竟刚刚试营业,而且处于一期建设,有些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能够有客人来休闲,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长汀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副局长林金长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一期建设只有10亩池塘,用来发展餐饮、垂钓和休闲娱乐。对于即将展开的二期工程,计划再挖100亩池塘。

村民:休闲渔业建设的第一期我们挖了10亩,来搞餐饮、垂钓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观光休闲,第二期我们准备再挖100亩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

记者:现在进展到了第一期建设?

村民:现在已经试营业了,属于第一期,第二期还在施工建设当中,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

休闲渔业目前对于南坑村的部分村民来说,已经成为未来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现在,除了对未来的休闲观光渔业有所期待外,南坑村的村民们正在踏踏实实的进行“一村一品”项目建设。2008年,南坑村被龙岩市委、市政府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被龙岩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列为水产业“一村一品”项目建设示范村。该村组织养殖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休闲渔业,完成56亩浅、小、漏池塘的加深、加大、保水改造工程,聘请水产技术人员和专家进村讲课,发展高优水产养殖,培植示范户促进典型示范带动。而南坑村的渔民也从“池塘改造”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村民:池塘改造是我们发展现代渔业的基础部分。目前南坑村的池塘还处在低水平,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首先是浅,水深才几十公分;第二是小,有的面积才几分地;第三是漏,不能保水,这是低产鱼塘的现状。为了实现现代渔业,发展高优水产,我们必须将现有的鱼塘进行改造,面积最好3亩以上,水深达到一米五以上,有独立的进水排水能力,交通便利,使用电力方便,使用增氧机和投饵机。通过鱼塘的改造,使用现在的渔业机械设备,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我们池塘的产量,增加我们渔民的效益,使我们鱼塘达到最高的产出,达到较高的商品率,同时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尽量达到生态养殖的标准,使用安全、低毒和高效的药物,通过这些措施保证我们的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得人们能够吃的上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这就是我们改造鱼塘,实施标准化池塘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记者:标准化池塘改造对村民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村民:它主要是提高单产,可以从原先的几百斤提高到几千斤,更有利于我们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药物、新设备,来达到我们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增加渔业收入的目的。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改变大家对土地利用的观念,来生产出更多的、安全的绿色食品。

池塘改造在给南坑村人带来高产的同时,也让南坑村人对今后养殖业有了新的期待。村民黄德忠说,改造一亩池塘补助一千五,这对于我们养殖户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惠,改造好之后,我们的水面宽了,而且这个池塘的深度也都达到了两米以上。我们现在养的是四大家鱼,我们今后主要想增加鱼的新品种,提高利润。

过去地少人穷、水土流失、经济落后的“难”坑村,变成了山川秀美、欣欣向荣、经济发展的“富”坑村。村民们由衷地说,这都是全靠各级政府惠农强农的好政策。据悉,在福建出席省委八届五次会议的南坑村女支书沈腾香,受全村1256名村民的委托,特别捎信给省领导,以表达全村百姓对政府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一片感激之情。

篇8: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在我国各地悄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休闲、观赏渔业, 且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虽然休闲、观赏渔业才刚刚兴起, 它仅占有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 但是它的出现带动了其他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如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休闲、观赏渔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子, 缓解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休闲渔业与渔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 具有独特之处, 其他渔业行业是无法取代的, 其正加速成为当前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观赏渔业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渔业经济的发展, 也将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的关注点[1]。

2 休闲渔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具备很多独特的江河湖库、漫长的黄金海岸以及独特的海洋奇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的渔业资源中有700多种自然分布的淡水鱼, 有5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 我国还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库。这些独特的资源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拥有730多个岛屿, 其中距离陆缘18.5 km以内的近岸有成百上千的无人小岛且有待开发。优越的岛屿自然条件, 为我国建造人工鱼礁、发展栽培渔业、养护渔业资源提供了条件[2]。

2.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休闲的需求

当前,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 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济基础, 休闲渔业由此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2.3 有利益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 急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具备起步较易、成效快, 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能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等特点, 它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2.3.1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些位于江河湖海之滨的传统的海水和淡水捕捞渔业生产基地, 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 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选取一些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渔区和海岛发展休闲渔业, 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能带动当地渔村的发展, 提高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 便利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 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3.2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发展休闲渔业能有效利用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 能有效地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传授海洋知识等结合起来, 可有效地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 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2.3.3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收入、益于身心健康

发展休闲渔业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经济收入, 也能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休闲渔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为基础。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人们去休闲渔业旅游基地游玩能使人们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

3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以“护渔业生态环境, 发展渔业生产力, 优化渔区产业结构, 繁荣渔区经济, 美化渔村环境”为原则, 合理地利用各地特有的自然资源, 构建不同模式的休闲渔业[3]。

3.1 发展“渔家乐”模式

发展“渔家乐”的模式, 有效利用渔区、渔港、渔船、渔业设施、村舍条件及专业渔民的技能, 让游客在参观海岛风景的同时还能直接参与“赶海”, 让游客体验渔民的生活。游客能和渔民一起进行张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近海传统的捕捞。游客既能参观海岛风景又能亲身体验海岛渔民的生活, 在休闲度假中去感受大自然, 感受渔民的生活。

3.2 发展“农家乐”模式

发展“农家乐”的模式, 需要人为进行创设, 利用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海水养殖网箱和海、淡水养殖池塘养殖各种海、淡水鱼类。此外, 还需建立一些服务的设施, 如餐饮、娱乐、旅馆、交通、钓具、饵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以提供旅游者。此外, 还需建设人工鱼礁、垂钓场所。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再人为创建一些娱乐设施, 形成独特的休闲渔业农家乐模式, 不断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 发展“旅游观光”模式

发展休闲渔业除了“渔家乐”模式和“农家乐”模式之外, 还有“旅游观光”模式。基于我国具备丰富的海洋渔业、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岛风光, 可以创设海上旅游、海钓基地。有效地利用渔港、浅海、岛礁的海洋自然生态资源, 有效地把旅游观光和品尝海鲜风味活动结合起来, 设立一些海上旅游观光项目, 如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海岛海景观光、海上运动和潮间带采集等。

总之, 发展休闲渔业能拉动渔业经济的发展, 能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 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 要使休闲渔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还需要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为此, 休闲渔业管理部门需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升渔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具备高度的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相信未来休闲渔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休闲渔业将会给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将会带动更多的渔民致富。

参考文献

[1]平瑛.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重点[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

[2]江明方.当前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 2005 (1) .

上一篇: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权德舆,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的意思下一篇: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