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2024-04-14

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通用4篇)

篇1: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的个性与散文创作

从贾平凹《一棵小桃树》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平凹的个性及其散文创作特点。

在所有文体形式中,散文更能真切地展示作者内心的隐秘世界,更能适宜作者自由地言说自我。教材选取的贾平凹《一棵小桃树》一文课后阅读提示中写道:“在作者看来,小桃树是他从儿时便怀有的、对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可见,在阅读学习这篇散文时,我们应从作者的个性角度人手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的旨意。

文章伊始,“小桃树”就化身为作者抒性灵、发哲理的替物,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它“在风雨里哆嗦”“长得很委屈”“瘦瘦儿的,黄黄儿的”“大家都笑话它”。就连见多识广的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乩息的,“我”却不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小桃树成了“我”的梦种。联系作家的成长经历,像小桃树一样生长在不被人发现的“角落”,“样子极猥琐”,正好对应了作家在乡村期间“自我”成长的童年、少年经历。贾平凹从小就有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的个头、形象和口才等不如人。他在《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一文中说道:“我出生在一个22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里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欢喜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要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

接着文章写到,随着“小桃树”慢慢长大,“我”也“到城里上学去了”,面对眼前“好景儿这般多”的都市,“我”一心想着“学习呀,奋斗呀”,那株曾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小桃树”,也渐渐地被“我”淡忘了。然而“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作者从初到城市的“血气方刚”慢慢变为“垂垂暮老”呢?19岁的贾平凹怀着梦想来到了城市,被推荐上大学的贾平凹是一个乡村的幸运儿,成为乡村社会为数不多的可以名正言顺、光彩地逃离乡村的人,贾平凹是怀着渴望与迫不及待的心情将自己抛进城市社会的。然而繁华的城市带给他的是一种巨大的陌生感与恐慌,让他在城市面前产生了更深的自卑感。贾平凹后来描述了刚来到城市的那种陌生与惶惑:“从山沟走到西安,一看见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几乎要吓昏了。街道这么宽,车子那么密,我不敢过马路…”在少年贾平凹关于城市的想象中,似乎忽略了进城后精神上的尴尬与迷茫,于是巨大的精神落差使得他在面对体验城市所带来的压力下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乡村人在城市面前的自卑感。当这种精神上的冲击与现实中的打击(奶奶去世)碰撞在一起时,“我”回到老家,“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而当“我”抬起头,看到被遗忘的小桃树,虽也开了花,但那花“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里普斯认为:“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身上的直接的价值感觉。”作者在雨中回忆自己从乡村到城市的奋斗历程,看着那棵长在“院子角落”的“弱小”的“小桃树”的感受,这里写桃树,实则在写人,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主体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客体看作是有生命或有感情的,写的虽是客观之景,但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确实做到了“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的境界。

贾平凹在《浅谈儿童文学中散文的写作》中写道:“(散文)要创造出一种意境。……意境的表现应是:自然景色和人的感情必须交融一体,而这种一体用优美的语言表达。”④贾平凹常常在自然之物身上发现自己或人的影子,并在虚静状态中过滤自己的文思,使自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从而创造出物非物、我非我的朦胧意境。自然之物给作家以创作的灵性,作家对自然之物也倾注着自己的灵魂。贾平凹对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很投入,他相信万物之中都隐藏一个自己的精灵。他写小桃树的孤独、自卑甚至无用,其实是与自己的性格、经历息息相通的,小桃树隐喻着作者内心的苦痛与寂寞,小桃树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都是作者自己内心的映照。作者发现了在雨中那树儿的顶端,“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展露出作者胸中一颗奋斗不屈的心,也体现出作者历经沧桑的睿智与冷静和感悟人生真谛之后的.执着。

贾平凹有意将小桃树人格化,把无生命的实体变为生机灌注的机体。他不同时期观察到的小桃树,就是不同时期感受到的自己,小桃树全由“我”伸张出来。这桃树似人又不似人,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这才产生了美:贾平凹以冷静的眼光寻觅、思考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在物我之间找到恰当的沟通处,物渗入“我”的情思、哲理,“我”则有了物的秉性,“我”作为物的精神内质而与物同在,物我相融,无法区分。贾平凹在个性的张扬中发现自我,在物中寻找到本真的我.读这样的散文,由物我相融所生出的深远意境便油然而生。

这篇散文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全是普普通通的汉字,但经过贾平凹的组合之后,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充沛、真挚的感情。贾平凹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散文中平实无华的语言,能使人感到浓浓情深的内心世界,生活化的语言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使读者很快进入审美心理氛围而不要花精力去理解文字,在这里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贾平凹独特的个性心理是其散文语言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他通过使用“吗…‘呢”等语气助词,将其内心深处的不安、担忧、困惑等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作者在文字中表现出对“小桃树”开花、蓄梦的小心翼翼的期待之情。“我”在怜惜“小桃树”的同时,对它又寄予了无尽的希望。这里的“小桃树”已不单是字典、词汇或其他科学意义上的“桃树”了,它虽有“桃树”的形状,却是人希望精神的“载体”。这里的“小桃树”就是作者运用语言符号创建的全新的艺术符号。贾平凹用质朴无华的语言,通过小桃树的坎坷命运,暗示个人奋斗历程的艰辛,将青春的苦闷展露无遗;通过自我苦闷引发自我解剖,进而思考人生,揭示人生奋斗过程艰辛的道理,表现对未来和理想重新充满希望。

贾平凹初期散文创作主要关注自我,倾向于自我内心世界的大胆展示,真诚地袒露出青春的苦闷和奋斗的坚韧信念。他孤僻内向的性格,迫使他退到主观世界里,心理上的自卑感、寂寞感磨炼他,但丰富了他的感情。他往往以一颗敏感的心感受着一树一石、一山一水,感应着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细微一角,从那些常常为人们忽略或者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牵引出丝丝缕缕的情怀,发别人之所未发。正如他自己所说:“慰藉这颗灵魂安宁的,在其漫长的二十年里,是门前屋后那重重叠叠的山石,各山石之上圆圆的明月……山石和明月一直影响我的生活,在我舞笔弄墨挤在文学这个小道上后,它们又左右了我的创作。”这种心态使得贾平凹的内心倾向明月般的清淡和岩石样的质朴,表现在语言创作上就有质朴无华的质感风格。他散文的语言,仿佛都是在情感里浸泡过一样,字字句句都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的感情是真实的,在文中他丝毫不掩饰心灵的颤动与惊悸、迷惘和纺徨,娓娓细诉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种真诚感情的自然表达,有了与读者更多的心灵共鸣。

谢有顺先生曾说:“贾平凹的散文,表达的正是贾平凹这个人,他是‘跳出来的’,所以我常常能在他的散文中,读到辛酸和悲凉,这种感觉,比读他的小说时要强烈得多。”相对于小说的虚构性,散文更能真切地展示作者内心的隐秘世界,更能适宜作者自由地言说自我。可以这样说,散文创作是贾平凹为自己寻找到的能够抚慰心灵,驱除寂寞,排遣孤独,表现自我的最佳方式。从《一棵小桃树》的立意和作者在文中刻意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我们处处可以找到其在个人经历中铸成的个性特征。贾平凹在作品中抒发了对那些不被常人发现、理解而又备受摧残的小生灵的怜悯之情,颂扬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讴歌蓬勃旺盛的百折不挠的生命的力量,表现了一种对自由理想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

篇2: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在创作上,既写小说,又写散文、诗歌,可谓是“多栖”作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在无须任何掩饰的散文创作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翻开他的任意一本散文集,篇篇作品都让你感觉清爽,读着痛快。你会感叹,这普普通通的汉字,怎么一经过贾平凹的组合就有如此的魔力?贾平凹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 朴素中蕴哲理,朴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出诗画。

一、朴素中见真情

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它不靠故事来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示”。他认为有无真情是衡量散文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好的散文无不直接地袒露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乃至人格和灵魂。认为那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真情,真情是作者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相碰撞而闪烁的火花。正是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美学原则的坚持,使贾平凹的作品无处不显现出真情美。这种真情首先表现在对故土的眷恋;“商州”这一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的行政区域,对于贾平凹来说已融进了他的精神生命里。“商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片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异常美丽,其山川走势、流水脉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乃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构成了极丰富的、独特的神秘天地。在这个天地里,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家乡的爱之深,情之切。家乡原本是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作者却说“异常美丽”,用尽美好的语言,极写家乡的富有,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真有“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味道。“商州曾经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法门……十几年里,商州确是耗去了我的青春和健康的身体,商州也成全着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此时的商州,对于贾平凹来说,已不再是行政区域的商州,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作家的全部情感。如此看到,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已融到血液之中了。其次,作家的`真情表现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读过贾平凹《 祭父 》《 酒 》《 我不是个好儿子 》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章是作家用心和泪水凝聚而成的肺腑真言。在作家群中,贾平凹对父亲的孝敬是出名的。现在,父亲去世了,他说“人生的短促和悲苦,大义上我全明白,面对着父亲我却无法超脱”。忍受巨大的悲痛,作家终于完成了《 祭父 》这篇充满至爱真情的纪念文字。“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于是作家又写出了《 我不是个好儿子 》:“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第三,作家的真情还表现在自我真情的袒露。贾平凹认为:“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掩饰,甚至暴露、解剖自己。”在无需掩饰的散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这里既表现他对生活的热情,也披露他对人世的超脱;既抒发他对美的追求向往,也吐露因美的失落而生的抑郁烦恼。无怪三毛在给贾平凹的信中所说:“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想退的感觉。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可见在散文创作中,贾平凹真正做到了袒露自己,他自然也是个重情之人,对能理解他的人、理解他的作品内涵的人,会引为终身知己。当得知三毛死讯后,贾平凹悲痛著笔,写出了《 哭三毛 》《 再哭三毛 》:“这些天来,我一直处于恍惚之中,总觉得常常看到了您,又都形象模糊不清”,“现在,我的笔无法把我的心情写出,我把笔放下来,又关了门,不让任何人进来,让我静静地坐一坐,不,屋里不是我独坐,对着的是您和我了,虽然您在冥中,虽然一切无声,但我们在谈着话,我们在交流着文学,交流着灵魂。这一切多好啊,那么,三毛,就让我们在往后的长长久久的岁月里一直这么交流吧。三毛!”多么令人感动啊!真情的袒露无遮无挡,淋漓尽致。

二、朴素中蕴哲理

翻开贾平凹的散文,哲理性的感悟随处可见。这种感悟,不是对某种现成思想的形象阐释,也不是生硬的哲理说教,而是来自鲜活的生活体验。作家往往能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世事中洞悉人生妙谛,随感而发。《 三游华山 》,是充满哲理的文章,作者从三次游历华山写起,看似写游记,但最后笔锋一转,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巧妙地点出:“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知之不知才要欲知”。这种智慧的语句,在许多篇章中都可以见到。评论家费秉勋指出:“除了游记作品外,贾平凹大部分散文的结穴,都归总到哲理的阐发。”这种哲理阐发,并非现成哲学结论的形象注脚,并非美文写成的讲义,而是出自作家的特异感受和体察生活所获得的独特见解。再如:“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迟欢;于嚣烦尘世中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好读书 》)这里作者不是板起面孔说读书的好处怎样,而是与读者平等地娓娓叙谈,给人无穷的沉思。

在《对月》中,借月亮来思考人生“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到这里,作者已具有了一种超然的心态: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并且劝诫人们:活着就是一种荣幸,尽管活着有苦,但苦里面也有乐。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去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圆。作者借月亮的圆缺变幻,对人生进行思考,由月及人,饱含人生启迪,充满哲理趣味。《地平线》道出了人生命运和理想抱负之间的关系和人生追求的意义,“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地平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颖、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在朴素自然的描述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

三、朴素中含幽默

幽默是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说话》就是贾平凹的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我出门不大说话,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便羞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人有没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有‘聋哑学校’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看到这你会笑出声来,真是太幽默了,把学说普通话,比成有醋熘过的味儿,一定会让人想起酸酸的感觉。口吃的朋友竟不敢回答口吃的人的问话,想一想还真有点学问。因自己出门不大爱说话,因此就提一个印有“聋哑学校”字样的包,觉得很自在。真是既真实又幽默。

《饮者》又是一篇让人发笑的作品,“饮者一般都彬彬有礼,酒席上差不多经历三个境界,先轻声细语,再高声粗语,最后无声无语”。短短几个词,高度概括了喝酒人的神态和形态,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笑口常开》描述无数个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令人发笑的人和事:“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极感幸福,即趋而前去搭话,女子闪进一家商店,尾随入店,玻璃上映出自己衣服纽扣错位,不禁乐而开笑。”在《说孩子》中,对于那些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的人,他认为“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这一见解既深刻又独到,“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提起说她的孩子——她会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说下去”。这观察真是细致入微,语言纯熟老到,在说笑中,在幽默的闲聊之中,将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盘托出。正如评论家所说:“是天籁之音,人籁之声,极自然的流露,完全泯绝了硬做的痕迹,里边的幽默,机智,无奈,都是生活与心灵自身就有的,无需外加,浑然天成,可谓有什么话,说什么话的最佳实践。”

四、朴素中出诗画

贾平凹说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写诗,他曾说:“诗可以使我得到休息和安怡,得到激动和发狂,使心中涌动着写不尽的东西,永远保持不竭的精力。”同时他对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戏曲又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常以诗的激情和语言去熔铸他散文的美感意蕴,把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趣融于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使作者之情和客观景物水乳交融、自然和谐,形成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看其作品就像欣赏一幅画,内涵极为丰富,韵味无穷。《商州又录》是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全文有十一个段落,整篇就像是由十一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这里“红”“绿”“瘦”形成一个有形有色的艺术画面,营造了一个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静虚村记 》也是作者为我们描述的一幅有形有色、动静结合带有古典神韵的艺术画面。在这幅画中,形、色、声俱全。有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着的仄仄斜斜的屋舍;有浓得像绿云一样、枝叶交错的树木及持续不断的鸡鸣狗叫之声,它们构成一幅完美的村舍图。

篇3: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贾平凹曾就历史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潮流的发展谈论到, 迄今为止, 散文界发生重大变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文体形式的变革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散文的改革方向应该顺应时代的、世界的标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理念中, 他时刻践行着对五四以来开创的中国文学新时代散文、杂文、美文的继承, 而且在鼓励传统散文思想的同时, 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创作中求新求变, 汲取现代思想, 使其散文在横向的时间和纵向的空间方面不断地扩充。

一、儒道文化的忧患意识

从贾平凹新时期的散文来看, “栖心释梵, 浪迹老庄”是其进行禅思散文创作的理念规范。而“上遵周孔训, 旁鉴老庄言”更是作者在创作中遵循传统道德礼数和借鉴老子庄子习文的经验。这样的创作理念是儒家和道家的糅合与互补, 体现在《坐佛》、《三目石》、《树佛》等篇章, 不仅使其艺术眼光更加开阔, 而且显示了他对禅思散文的一种内容拓展。关于贾平凹的儒道文化的理解, 从另一个侧面足以看出, 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静虚村”, 一种静谧、闲适、超然的人生境界的体现。贾平凹的散文总是能散发出古老的气息, 让人感受到是一个教书师傅在给自己的弟子吟诗颂词。谢有顺曾对于贾平凹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史学眼光的发展这一点说过 ,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是能够把现代感的思想意识, 装进他所能把握到的传统文化的逻辑里, 透过语言的物质外壳, 创作出传统系列的当代意识的散文, 体现着一种超越自身文体的力量。

对于儒道文化的忧患意识, 一般而言, 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文化, 侧重于研究形而上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 则偏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贾平凹的散文正是在追求这种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 他生于丹江之畔, 青山绿水养成性格, 且处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交, 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于楚风, 他又喜欢沈从文, 对自然天地常怀赤子之心, 善于吸取传统文化和古典散文营养, 散文自然别有洞天。贾平凹对秦地文化的题材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成作品的还要得益于他对经典古籍的学习和研究, 其中古代小品散文对他影响颇大。其散文中偶然体现出的大局观和全局景象就是借鉴了《山海经》和《水经注》。他清新隽永的语言, 生动的描写, 精炼的叙述基本是从《世说新语》中吸取了养料, 此外贾平凹散文所体现的流畅性基本是从明清小品中领悟到的。

贾平凹在谈到史学传统时强调到, 在现代社会, 人们把我们在民族最强盛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丢失了。时代所赋予的品格, 在同时代会被潜移默化的形成, 但之后才会让人们所熟识。贾平凹的史学传统与他继承民族传统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受先秦诸子散文家、魏晋小品散文、《史记》的写法、明清小说特别是蒲松龄、曹雪芹等小说家的影响。也许是小时候父亲的教导, 对贾平凹的教育也是传统的一面, 他从儒家、佛家、道家中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意识根源, 看清中国的国民性。

二、“现代”思想的践行

贾平凹在新时期的创作, 显示了他是一位极具现代眼光的批判者和思想者。贾平凹在散文的现代意识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现代意识, 在人们看来就是人类所想表达的意识, 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怀的是大部分人类基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原始愿望。而作为一种自由文体形式的散文, 更要具有责任感。因其表达方式不受束缚, 所传达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些类似于其他文学艺术, 是在承担许多无可复加的社会意义。

散文创作的成功标准不在于其数量, 而在于质量。这种质量的重心是放在读者的心灵冲击程度上的, 以至于对读者产生影响。然而, 作家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总是呈现出一种摩擦的状态, 这种摩擦越厉害, 说明作家创作出了人们期望的优秀作品。作品作为作家的思想承载物, 体现了社会的思想变化, 以作家独有的社会地位, 从人类的角度出发, 它不以歌功颂德、顶礼膜拜为创作目的, 其创作初衷是以怀疑批判的眼光去挖掘人性的深处和揭露世间百态, 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去给读者呈现自己所处的世界。

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 散文形成了一股热潮。贾平凹在文坛的二十多年,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是西方文学的思想、思潮极具融合与文化发展时期, 贾平凹在新时期的散文正是受这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显示着他对中西文学借鉴、互相发展、相互传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 美国“新闻体”小说创始人海明威简洁的写作手法, 美国推理小说家福克纳等作家, 使贾平凹散文显示出了现代风格。谢有顺就贾平凹散文的现代行做出过评价, 在近二十年贾平凹所创作出来的散文, 他总是追寻着一种融合, 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时融入当今文坛相互矛盾的看法和理论, 但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些现象的统一。他就是这样一个这种信仰传统却又时刻追求着现代品格的脚步。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鲜有的积极将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集于一身的作家, 他对文学的思考是自觉的, 具备了比较系统的体系。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贾平凹, 《贾平凹文集全20卷》, 惠西平, 王新民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

[2]贾平凹,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 朱玉主编,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3]韩鲁华, 《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篇4: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关键词:民间美术本土文化民族风格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

一民间美术与动画创作

西方有句民谚说:“生活是自然的,舞蹈是风格的”。艺术的本质是独创的,是只有通过个体才能实现的。正是因为有了独特的个性,每个舞种才会像注入了兴奋剂一样,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同样,动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每一部动画短片都是创作者个人的思想结晶。

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丰富的民俗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而动画创作之所以要从中汲取艺术元素和创造灵感,主要是因为它和动画艺术一样以视觉的审美形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线条、剪影、体积等视觉符号进行创作,经过作者的提炼概括成为一个夸张的形象,并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特征。这与动画造型创作又有几分类似,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从中汲取创作的养料。而每个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动画创作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二中国、日本、美国动画创作中的本土化比较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以及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间艺术,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和创作语言。例如《大闹天宫》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牧笛》等水墨动画片则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骄傲的将军》当中,将军的脸谱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金色的海螺》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也使中国的民间艺术得到发扬。

美国这一动画大国,其作品大都采取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为题材,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还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人物造型接近生活、动物形象则作大幅度的夸张与变形,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品味、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美国动画片中的每一个动画形象都非常的生动活泼,无论是它故事的取材,还是角色的创造都很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心理。不仅如此,美国还从世界各国汲取创作元素,例如《花木兰》,虽然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但它的创作形式和赋予角色的性格特征都是美国化的,有着浓郁的美国本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以宫崎峻为首的日本动画片,大都追求唯美主义,背景处理的细腻逼真、画面有深度、有层次感;人物角色则描绘得极为标致靓丽,带有唯美化的模式;而人物动作则比较简洁,这样疏密结合也刚好符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如《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动画片都是类似的处理方法。日本也曾使用过木偶、剪纸、皮影等形式来表现动画短片,如川本喜八郎创作的动画《摘花》,这部短片无论是在人物造型、服饰设计,还是在场景的设置上都带有厚重的日本本土文化。

可见,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所创作的动画形象都带有自身的民族特色。无论是造型、语言、服饰还是它的举手投足都带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那么我们所要追求的民族风格其实已经在我们每个动画创作人身上都隐藏着,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风格之上的个性。个性才是一部动画片的闪亮点,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钢。

三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造新的动画符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动画作品的创作也不能一味地禁锢在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中寻求创作元素,也要不断地学习与接受国外文化,学习外来先进技术,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出品的《桃花源记》通过电脑技术将工笔、剪纸、水墨、皮影等方面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动画大国日本捧回了TBS动画数字大赛最优秀奖,足以证明中国传统动画艺术风格没有过时。但值得反思的是,我国动画市场并不是需要更多类似的片子,而是要挖掘更高层次的、大量的优秀动画片。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又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在创作动画艺术短片时也要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先进的电脑技术、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动画符号。比如网络上很流行,做得也很有个性的一部Flash动画短片《纤纤》,这部短片用简单的线条、明朗的色块,把民间的剪纸、京剧脸谱与现代时尚造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故事体裁也极其幽默搞笑;既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又传递给观众艺术欣赏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动画并不是中国动画的唯一风格,民间美术也不是动画创作元素的唯一来源,它只是在某个时期代表中國时代特征的动画表现形式,当具体到某个动画制作时,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则需要结合题材而定,就是要协调好动画短片中主体与风格的矛盾。我们不能用一贯的创作风格去创作广泛的作品主题,而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广泛地接触其他艺术形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以适应不同题材的作品创作。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精通全部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我们避开不熟悉、不擅长的题材,多表现自己感兴趣、类别统一的主题,这样我们才能在动画创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中国美术电影造型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3] 钟茂兰:《中国民间美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三八知识竞赛试题草案下一篇:西南石油大学财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