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历史诠释--穗港澳三地历史教师谈“鸦片战争”史教学_历史论文

2024-05-06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历史诠释--穗港澳三地历史教师谈“鸦片战争”史教学_历史论文(精选2篇)

篇1: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历史诠释--穗港澳三地历史教师谈“鸦片战争”史教学_历史论文

时间:2001年8月25日 地点:广州市流花宾馆 主持人:钱建荣(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参加者:卢建荣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何梅珍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叶启明主任(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陈体智老师(澳门粤华中学)崔雪樱老师(澳门粤华中学)邬栩清小姐(澳门大学学位后课程)黄牧航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张锦标老师(广州市蓝天中学)吴凤老师(广州市七十九中学)主持人: 在优质教育基金的资助下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协助下,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师得以共聚一堂,充分交流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从地域看,穗、港、澳三地是连为一体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地的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却缺乏密切的来往。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三地的教师都觉得异常的兴奋。与会的教师虽然都是历史教学的专家,但由于长期以来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要找到一个大家都有深人体会的题目并不容易。为了使讨论更富有成效,会议前我们确定了一个主题,那就是鸦片战争史的教学。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香港和澳门都有不同的经历。澳门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被葡萄牙人租借为商埠,香港则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但在鸦片战争期间,三地都成为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广州是当时鸦片贸易的中心;香港是当时被英国人侵占的地方;澳门是英商东印度公司的海外总部。因此,三地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那么,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三地的历史教师是如何向中学生讲述这一段痛史的呢?这是我们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香港教师:我们主要是围绕着教材的内容来探讨英国人是如何为自己开脱战争罪名的。在英治时期,香港的历史科教师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并没有一致的看法。香港的历史学科分别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学科的形式教授的,两者对鸦片战争的称呼各不相同。世界历史科的教科书称这场战争为“第一次中英战争”,对“鸦片”只字不提,企图把战争的起因完全归咎于贸易冲突。由于战争的重点被歪曲了,所以有些前辈老师更把它称为“叩头战争”。很明显,这些老师是把冲突的焦点放在了中英外交礼仪的矛盾上去了,而这些观点完全是从英国人的角度去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在殖民地时代,香港中史科的教师并非完全不能提及“鸦片”两字,但这肯定不是经常被提及的重点。事实上,历史教师都清楚,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是想通过武力来打开中国的门户,但在香港的历史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英国的侵略野心。在对具体史实的分析上,往往是从别的角度去进行的。例如,1839年发生的“林维喜案”,教科书在描述当时的情况时会突显中英两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又如,世界历史教科书叙述“充公鸦片”的观点上也是从法律的角度来淹没鸦片的要素。如果完全按香港教科书来讲述,鸦片会变成不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从而淡化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因此,倘若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学生是很难理解事件的真相的。此外,香港的教师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在不同的班级讲课时因学生水平的不一致而在内容上会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会提及英国国会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问题,但总的机会并不多。回归前由于殖民主义色彩较浓,学校不可能全面教授鸦片战争的详细经过,也很难正确探讨其性质。1997后,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动教育改革,中史科为配合课程的发展,也提出了应该从多角度探索历史规律的教学方向。过渡期前后,历史教科书逐渐把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虽然我们不能一次性作出全部改变,但这个改变起码表示了本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澳门教师:由于澳葡政府的不重视,我们缺乏统一的、正确的教学主流。澳门地区由于历史的因素,过去澳葡政府对该地的华人教育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我们没有统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没有统一的公开考试。长期以来,澳门中学都选购邻近地区的教科书作为教材使用。以前采用香港的教科书较多,近来部分学校也采用大陆的教科书。由于大陆的教科书编写得比较简明,所以受到当地学校的欢迎。葡萄牙统治澳门数百年,澳葡政府虽然没有禁止教师在课堂里讲授中国历史,但也从来没有鼓励教师讲授中国历史。因此澳门的中学可自行决定教授的大纲和内容,自由度较大。回归前,澳门的主流意见都认为中英鸦片战争主要是因商业冲突引起的,而这个冲突可追溯到乾隆晚年,当时英使马卡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请求通商,结果因礼节问题不欢而散,最后更因贸易冲突而爆发战事。由于以往澳葡政府没有重视,所以现存在澳门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缺乏,影响了学者们的研究。此外,澳门大学并没有设立历史系,就算有相关的教授,也不是长期聘任他们的,因此澳门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事实上,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商人在澳门的活动十分活跃,澳门同时也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重要据点,但这段历史现在成为了鸦片战争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被挖掘出来,也使澳门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这段痛史。广州教师:坚持主流思想,参考最新成果,推动教法更新。由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教学是十分重视的。长期以来,鸦片战争史教学主要是坚持主流思想来讲授的,三个较重要的主流思想包括英国侵略、清廷腐败、人民抗争。在这个主流思想的引导下,我们不断地进行了教法的创新。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课堂讲授时我们会详细讲述战争的具体史实,包括起因、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80年代末以后,我们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讲述,而强化了对战争起因、战争性质、战争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我们甚至要求学生深入到哲学的层次对鸦片战争进行思考,例如,我们会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就涉及到哲学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当然,目前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这种纯思辩的能力并不一定对学生有利,因此也力图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使他们能更真确地感受这段痛史,从而激发起爱国的热忱。随着高考试题向开放性发展,也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推广,我们也十分关注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确,近年来国内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是非常突出的,例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就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作者认为琦善并没有卖国的必要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远非我们宣扬的那么高。这些观点虽然与教材的内容不太一致,但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但是,在教学上我们讨论最多的还是为什么中日两国虽有着封建社会的起点却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中日两国同样面对强大的对手,可是日本变革成功了,走向了富强的道路,为什么中国却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中英的差距并不算太大,中国人如果能够及时反省,大有机会迎头赶上。然而,这种反省的精神直到现在我们仍十分缺乏。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这种反省精神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茅海建所指出的那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一个兴奋着的民族更有力量,更有前途。主持人: 鸦片战争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对于每个历史教师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从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师谈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如何把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今后我们应该加强研究与交流,因为我们三个地方都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资源,而且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这些资料和经验都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教学财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学水平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2: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历史诠释--穗港澳三地历史教师谈“鸦片战争”史教学_历史论文

关键词:阅读能力,比较,鸦片战争

《历史与社会》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相似之处,都有大量文字资料需要学生去阅读理解。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信息,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目标。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鸦片战争的烽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浅谈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寻找关联逻辑构建阅读结构

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一般具有一定关联性,抓住历史事件之间联系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这种关联性可以围绕时间顺序慢慢展开;可以围绕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娓娓道来;也可以围绕历史基本规律逐渐深化。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全局领会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学生只有掌握历史知识框架的阅读,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成效。

以《鸦片战争的烽烟》为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解读标题,确定该课的主旨内容是“鸦片战争”。其次要有把握好知识整体结构的意识。本课可以按“1839年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或从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角度进行分析。或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这一抽象概念角度进行深化。这样学生学得知识就会是一个线索清晰、结构严密的历史知识体系了。最后,围绕课文逻辑主干不断进行知识扩充,由点及面,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实现所有内容的掌握。

二、采用比较教学加深阅读理解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法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比较教学可以把握历史事件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可以建立起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将矛盾的两个历史事实进行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把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大局观。为了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史料: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对比中英两国对待鸦片贸易不同态度,深刻感受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恰好提供了一个战争借口。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完善提问环节提升阅读深度

提出问题是一门学问、一项能力,甚至比回答问题更有挑战性。倘若学生对课本材料没有读懂,又如何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思考,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而老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在课前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思考题。如果学生在提问阶段没有想到一些重要问题,老师就有必要做到查漏补缺。设置问题如:“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有什么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深化问题,使得问题更加有深度,更有内涵。使学生在寻疑中促进阅读,真正读透问题、理解内容。

四、实行批注方式巩固阅读成果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阅读课本同时进行重点批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把内容的要点、重点标示出来。使得学生在阅读时能分清内容的主次,学会抓关键,学会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仔细推敲词句的良好习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内容要点也不鼓励全划出来,而是用1、2、3等序列号表示出来结构会更清晰。在对《南京条约》教学时,可以进行如下标注,做到内容主次分明,角度明确:

总之,《历史与社会》学科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老师要认识到发展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学生在坚持中自觉形成这种习惯,持之以恒,形成自己独特科学的批注风格。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把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使阅读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书林.历史课本的阅读[J].中学历史教学,2006.03

上一篇:2023述职正文下一篇:食品安全工作协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