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2024-04-15

学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学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心得体会

元江一小 李继林

看了梁宁建老师的《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试》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从认识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个性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行为问题的自我调适和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的自我调适 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心理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揭示了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了教师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必要性和有效的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本材料,使我耳目一新。深深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教师的身心健康,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不同于工人,只对产品负责就行了,教师必须对其施教的对象——学生负责,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的将来负责。教师要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所以,社会各界都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这将是历史的责任。开展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二、教师要有控制好自己心理的能力

教师也是人,教师自身发展也存在生存与发展问题:待遇一般、工作压力大、教育政策变化快等,威胁教师的人格、工作、生活。易产生消极紧张的情绪。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那么会对教育事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个人来说,就无法从事有益的社会工作,或发挥不出工作潜能,工作效率低,影响教师的其他生活质量,重者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威胁。

面对教师可能受到的威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以为,除了我们无法改变的环境因素外,我们自身可做一些尝试。首先,我们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态。我们已经当了老师了,无须再去想一些烦恼的事情。处理好日常工作,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并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二,可能的话适当做些运动或劳动,这很重要,不仅会改善我们只做脑力劳动的状况,而且还能增进身体健康。第三,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适应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最后,要学会发泄,当我们遇到烦恼或打击等伤害时,可向朋友讲一讲,可向亲人说一说,可向知心人诉一诉,以减轻内心的压力,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要不我们就大哭一场,让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这似乎太惨了,是啊,太惨了。生活就是一场搏斗,生活就是一场挣扎。搏斗,挣扎,顽强地活下去,这就是我们的选择!

篇2: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首先,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

其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也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这之前,我这个人吧,性格比较内向,说好听点是很腼腆;说难听点那就是很自卑,很懦弱!我很怕参加集体活动,很怕成为众人的焦点。总是逃避自我,不愿意接受自我!而现在我意识到,正如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开始慢慢的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开始变得自信和积极起来!我想这对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促使自己性格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学,使我不再自卑!

再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使我明白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其实人生当中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来得更宝贵,因为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无论是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意。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

另外,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还学到了诸如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问题,使我获益匪浅。我想这能很好的帮助我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我的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学,是我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能为我的生活排忧解难,增添很多乐趣!

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

学的日子,有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下那么不到一年了。四年后,大家总会深思,这四年,我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如今的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没有后悔的机会,在这花开的季节,绽放属于我的精彩。因为不想后悔,所以我试图改变,试图成长,试图放飞这段应该飞扬的华年。

篇3: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幸福,信服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而我呢, 似乎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 有多少时间捧着教育书籍报刊阅读呢?直到我的桌上放了这本《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每每翻开阅读, 浮躁的心灵仿佛平静了许多, 掩卷沉思, 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书中文字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上、从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这是我读完此书后的理想与追求, 但这个题目好大, 所以犹豫再三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将一个时期以来自己的迷茫与思索进行必要的梳理, 渴望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点助益。

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 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 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 是一种生活的更好的追求。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于是我就在思索:我的课堂幸福吗?怎样的课堂算是幸福呢?幸福的课堂应该洋溢着师生之间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 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彼此对话、彼此分享。我找到的答案是“幸福”首先要让学生“信服”。

一、教师的品德是让学生信服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影响是永久的, 教师在读学生时, 学生也在读教师, 学生会时时注意教师的言谈举止, 一个能让学生信服的教师在他们心中更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书中《身正为范——重视榜样的力量》等文章发人深省、令人受益。我们要求学生带好学习用品, 自己的教具准备全了吗?我们要求学生涂画细致时, 自己的板书清楚吗?当我们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前整理干净时, 自己的讲台是否做到了干净整洁呢?虽然这些是细微小事, 举手之劳, 但有时学生也能从这些小节中学到许多东西, 感受到教师那可贵的人格。尤其是小学教师, 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工作的重点, 知识欠缺可以弥补, 道德人格的缺失和偏离却很难修正。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想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 教师必须自身具备较高的精神境界。

二、教师的知识是让学生信服的根本保障

自己学识干枯, 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只有自己有源头活水, 才能以丰富的新鲜知识滋润学生成长,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教师, 除去尊敬教师的高尚人格外, 还在于他们能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 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 更不可能有魅力。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 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 博览群书, 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三、教师的情感是让学生信服的催化剂

我们教师都知道用“情”去打动学生, 感化学生, 但有时我们也会感到困惑, 我们被自己讲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而我们的学生却稳坐泰山, 面带微笑, 这并不是学生的智商有问题, 而是学生的情商太低。读着《精心呵护, 避免心理伤害———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等文章, 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情感唤起情感的事业, 需要教师付出无私的爱,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关爱, 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 必须走进学生心灵,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 必须学会挖掘, 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 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 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 就越有人格魅力, 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四、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生是让学生信服的有效途径

小学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简单中有点小复杂, 稚气中透出点叛逆, 希望老师重视他, 可是又敏感地觉得老师要改造他。我们做教师的千万别想着轻而易举转变一个学生, 而是应该因势利导, 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唤起他们自我改变的意识。不能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 而是把他们当做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与教师平等的人。虽然他们还未成年, 思想还不成熟, 感情还很稚嫩, 性格还不稳定, 欲望还很虚幻, 恰恰因为这样才需要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 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篇4:学心理学、用心理学

【关键词】心理学;学校;管理

在现代学校的环境中,不能仅凭硬性规章制度进行维护。管理学校需要摸清每一个管理环节当中的人的心理因素。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让学校管理进行得更为顺利。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判别人的行为动向,管理者的要做到的关键点不是制人,而是服人,在这其中有很多微妙的心理学概念需要深度探究和总结。

一、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学校进行有序的管理可以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过程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学校需要一个净化过的活动环境,清除掉有效教学以外的掉不良的因素影响,避免阻碍教学进度的开展。学校要学会选择对其有利的因素进行严格治学管理,强大学校的力量。而且,学校有着为未来国家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不能让校园环境污染社会不良风气,所以,学校管理尤为重要。

二、心理学概念浅析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关于人的内容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细节。显然,针对学校管理所要谈的心理学为应用心理学,其有一定的指导实践作用,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还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等。

三、剖析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1.取得教职工的普遍认同感

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组织,校园当中人的行为也能够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状。人的行为虽然千差万别,却又有章可循,我们能够从现象当中找到一些线索做以分析,用于管理。

心理认同是要教师能够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认同学校的工作目标。所以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教职工的普遍价值观,切记不可把学校的治学要求设置得过于理想化的高标准,极易使教职工产生畏惧感;同时也不能降低条件、放松要求,这就会令其产生厌烦或轻而易举就可达成的感觉。要根据大部分教职工的建议适度调整和制定合理的学校目标,就能够符合其心理预期,从而信心倍增的投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职工的心理认同感尤其重要。

2.学校管理过程要使被管理者获得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否为一个很难达到的高标准,关键在于在管理过程中设置好平衡机制。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不同人的满足感各有不同。有的人在工作中想要获得高额的收入,有的人想要获得工作带来的满足感等等。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过程要能够使教职工的需求保持普遍的正常水平。首先,要适时的疏导教职工的不良情绪,例如:压力过大、焦虑、心理波动异常等;其次,要适当引导教职工建立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档案,调整其身心健康,把正能量传递到校园当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就能够形成一个健康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校管理。

3.运用适当的激励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制定规章制度使教职工做到自我反思、自动主动的抑制不良的私欲或奢望,收心致力于教学工作,有效的实现工作目标。心理激励对人的心理有增力效用,所以管理者要设法调动教职工的教学热情,用正面的力量激励所有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成就学校完成教学培养的目标。心理激励要形成有利的智能发挥空间,引导教职工自发的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氛围中,营造轻松、民主、多元化的管理环境,而不是强制性的为其制定任务,这就有悖于心理激励的初衷了。

4.用心理学管理学校更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协调

但凡有人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人际关系的存在。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运用心理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形成一种人与人心理相容的协调关系,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和处事原则,有利于校园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学校本身就是治学的港湾、研究学问的象牙塔,其管理过程更应该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学心理学,用心理学”的目的正在于此,运用心理学在校园中的渗透进而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教职工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尊重每个人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或建议,维持教职工正常的心理平衡,用更多的人文关怀式的管理方法来传递温暖,让心理学贯穿在在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东芳.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论校长的领袖思维及其养成[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05):123-124

[2]张岂之.关于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11,12(24):211-212

篇5:教育心理学学后心得

回顾昨天上课的感受,众多生动有趣,而又奇葩的案例中,我独独最钟情于三个,一个是7哥靳爱兵,一个是北京爱华,还有就是杜郎口,并且想关于这仨案例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77号,4年半,16小时,1500元,500元、、、当从度娘上获取这些数字时,我被震撼了?但很快,当我换位思考了一下之后,表示,还能够理解。我觉得,7哥家人爱的表达、大学这种自由的氛围以及其自身对人生的规划与自我约束的缺乏是造成这场正常人眼中悲剧的主要原因。

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常说他“眼里没有活儿”,不满意儿子努力去做的事情。上了初中,每个礼拜回去一次,高中变成一个月回一次,最后一年复习,一年回一次,家里人都在说:“没什么事就不要回去了。” 这些年,他父母极少接送他,住校也极少去探望,所以他笃定地认为:“家里人不会想念他。”其实,四年里,他无数次渴望家人能把他领回去,也是因为无法给家人一个交代才丧失了回家的勇气,当看到那张7哥与母亲相拥的图片时,我特理解7哥,他想要的也只不过是这一丢丢而已。这也许就存在一个爱的给予与爱的需求在里面,作为仍在奔波于物质追求的家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7哥心中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精神层面爱的需求,换句话说,父母认为,我好好挣钱,供你上学,你只要一心学习,其他的就别管了。但事实却不仅如此,毕竟作为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学生怎会深刻理解,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各种偶像剧,家庭剧,勾起的是他们对精神层面温柔的爱的需求,其实,他们也许,只想要一句;“儿子,妈/爸想你了?”或者“儿子,你真棒?”其实,除了7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把他对家人爱的渴望表达出来一外,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许,仍被种.种亲情问题所困扰,在这里,我只能为他们送上真挚的祝福了。

北京爱华的那个故事,可以理解为与我们高中曾听过的一个亲情励志讲座吗?记得那时,我们也被虚拟在一个危险的境地,老师问我们,此时我们心中最割舍不下谁,大家都普遍说家人(PS我居然割舍不下的事我们家的那只猫,我不在了,谁喂它啊),然后,哭的泪流满面,特别的感动,甚至,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好好好地学习,不上太多的网,要努力学习,各种,只不过,不到一周,所有人似乎又都被打回原形了?对于此类演讲,我只能不置可否了。

篇6:学物理学史的体会

院系: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2011级物理学班

学号:201105110134

姓名:牛亮亮

摘要:物理学史,顾名思义,万物之理。他是研究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并努力的对其作出合理的科学解释,他承载的是人类对未知的好奇,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揭示出世界的本质,使人们可以尽最大限度的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的物理。

关键词:物理学史

德育的火花

教学的催化剂

科学史现在已是世界公认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中物理学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研究物理学辩证发展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将揭示物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进程,特别是揭示物理学思想的发展和沿革的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一书中萨顿曾说:“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需要。”萨顿去世已近半个世纪了,但他70年前的话同样是适用于今天的时代的,对我们仍有启发: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记得有人曾说过:物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智慧,是一门文化。物理学是以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基本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重要学科。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促进了许多相关学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关于物理学史,歌德曾说过:“一门科学的历史,就是这门科学本身。”而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将科学史定义为“如果把科学定义为系统的实证知识或看作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系统化了的这样一种知识,那么科学史就是这种知识发展的描述和说明”,从这一意义上讲物理学史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物理知识系统的历史的描述,是物理学家征服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记述了物理知识的累积过程,以及物理科学的发展演变规律的发展史。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为《物理学史》做序时谈到: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如果我们都能重视这块宝地,把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掘出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教益。我对此深有体会,综合自己实习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物理学史中闪动着德育的火花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

如在谈到电磁感应知识点时,我适时向同学们分享了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些经历: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十年艰苦的探索。在这十年中,他失败了,再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终于于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通过这些资料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体会法拉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识,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科学经历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生活的道路也一样。并适时联系高中的生活,引导我们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会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一次次经历、一次次挑战。

总之,纵观物理学史中大量事例可以说明, 各种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物理学史中不缺乏德育的火花,关键是我们平时要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善于积累,才能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奉献给我们的学生。

2.物理学史蕴藏着教学的催化剂

高中物理的课程核心理念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让学生获得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具有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而要实现课程的目标,通过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史告诉我们,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往往也具有扎实的实验基础。牛顿做过许多著名的实验,这不必再说,研究认为:爱因斯坦读大学时曾用很大精力作实验,这对其后来获得巨大的理论成功至关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物理学史上一些物理实验具有重大意义。当然介绍时要说明实验的背景、条件、手段、方法和过程,要阐明这些著名实验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以及实验所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工具,是物理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手段;领悟到物理实验对物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验证都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深切理解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科学洞察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从而使我们对物理学史更加理解。

篇7: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王振华

清明时节,我有幸到银川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期间,我们认真听课,听取了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及教学经验报告。经此一行,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收获颇丰,以下我就培训过程中对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的体会和心得做以总结。

一、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好习惯。例如,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学会倾听,敢于质疑。杜郎口中学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是不上新课的,他们每个班都由七到八位老师齐抓共管,利用课堂来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书写、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做到人人能说会写,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接下来是培养学生在课外的一些好习惯,做到任何事情都要排列有序。例如做操、上下楼梯,就餐等活动,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要有队伍。杜郎口中学课后的任何场所看上去都井然有序,例如他们上下楼梯或者去食堂就餐的时候只要有三个人以上就会主动排成纵队。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长期教育和培养。正如杜郎口中学英语学科主任--孙玉生所说,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就是没有考上大学,当菜农都比别人会说,会赚钱。

二、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是班级管理中的亲情教育。通过亲情教育让学生读懂亲情,感受亲情,回报亲情,从而达到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的目的。如教室里写有这样的标语:苦不苦想想父母背朝青天面朝土,累不累想想爹娘走南闯北谁遭罪。

其次,关于友情教育。如每个班都有一个宣传栏,如果哪天是某位同学的生日他们就会在宣传栏上写上他的名字,并在旁边留下其他同学对他的祝福,然后在班小结后为他唱生日祝福歌,班里每位同学的生日都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祝福。这样,孩子们开心的结果便是越来越团结。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常用的方式是“兵交兵”,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必须学会合作交流。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分组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条件

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时,他们将全班同学按优、良、般、差进行合理分配,一个班级六个学习小组,1—6名每小组一个,7—12名每小组一个。这样,每个小组都有自己优势科目的同学,都有自己劣势科目的同学,便于小组开展“兵交兵”活动。而且,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排位时,也是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合理搭配小组的力量。通过以上做法,为学生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

(二)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实现“双赢”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差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成绩好的同学愿意帮助差生吗?差生遇到困难时愿意向成绩优秀的同学求助吗?而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会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倒退吗?遇到学习困难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让全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统一认识:只有合作交流才会实现“双赢”。一赢:成绩较弱的同学因为被成绩优秀的同学帮扶而得以提高;二赢:成绩优秀的同学因为帮扶成绩较弱的同学而使自己理解知识的水平进一步深化。当然,他们还会利用近几年优秀毕业生因为合作交流而去的成功的典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班级营造出差生愿学,优秀生愿教的合作交流氛围。

(三)通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将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在每个学习小组中,他们让优秀学生与成绩较弱的同学结成“一帮一”学习对子,让他们彼此之间鉴定帮扶责任状,明确帮扶的目标、措施和具体做法。在进行成绩评价时,只要成绩较弱的同学取得进步,那么帮扶他的优秀同学也受到表扬和奖励。通过这种做法,将学生的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四、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一是“课堂自主”。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首要一点就是倡导自主学习。班级管理也要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事事亲躬,处处包办,时时监控,教师做的太多太累,那学生做的时机就少,自我发展的空间就小。老师少为,学生多为,老师无为,学生有为,教师无为而治,学生有为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那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怎样做呢?杜郎口中学一般在班级中精心培养几名班干部和6位小组长,让它们尽可能的去为。如果说学校的管理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话,那么班级的管理就应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的管理单位就是每一位同学,这样大班就变成了小班,管理重心就降低了。根据学生的座区,一般每八人一组,一般分为6个小组,组长由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平时小组长既是小组的领导者、管理者,又是学习的指导者,职责相当于班主任。杜郎口中学非常重视小组长的作用,每周都要召开二到三次小组长会,加强对小组长的指导。把竞争机制引入到了小组长的管理上,小组长真正实行了竞争上岗。小组长工作能力差,凝聚力不强,整体成绩下降就有可能面临“下岗”的危险。竞争是小组间的团体竞争,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使班级充满了竞争和活力,也促使了大批优等生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极大的调动了小组长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二是“课后自主”班级常规细化管理,班里的任务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好班级的惩罚规则。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通过全班全体成员共同商议、讨论、通过,制定出的班规,才能得到全体同学的遵守。班级管理中各项日常事务(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打扫教室等)公开承包给同学们(自愿为原则,但每个人必须有一项任务),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同时,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奖罚制度,学期结束计入个人班级学分评定,这样有奖也有罚,干得好就奖给他学分,干得不好就从班级学分评定中扣除相应的学分。又由于自己的任务是自己自愿选择的,全班同学个个有激情,事事都认真干。

篇8: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事理学是设计文化研究的科学方法,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曾指出从广度上说, 设计领域几乎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 而且在设计活动中应当以人为核心。同样, 在设计文化研究中, 因为我们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设计物品中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范畴, 所以, 人更应当被看成设计文化研究整体中的有机组成并且是核心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系统的生态结构, 设计及其衍生的文化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有机环节。在此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以人为本, 更应该多注重事理学所倡导的以“事”为设计源点, 对现象及其本质进行研究, 寻求发现问题及判断、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事理学应用在设计文化研究中, 寻求新的环境下更具个性和独立性的个体的共性, 把“事”这个概念引入设计师的视野, 更加明确了物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下的中国设计界, 与日本二战后初期设计文化曾走过的道路非常相似, 不加选择地吸收欧美的生活文化。如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在全国各地兴起的“欧式风潮”, 造就了楼宇内外清一色的“罗马柱”, 这些生搬硬套的“舶来物”既非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 也不代表现代文明。设计作为应用艺术, 来源于生活, 也必将回归于生活。当今, 设计文化中“新”的概念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设计的价值绝不再仅仅是“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形式, 更非“新”的风格、符号、元素, 这些只是设计的语言, 真实的设计是从生活环境中发现“新”事物、“新”问题, 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本身更是积淀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石。因此, 运用事理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来指导设计文化研究, 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设计大局观必是大势所趋。

接下来谈谈物理学, 众所周知,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对于物理教育来说, 让学生感受、鉴赏、创造科学美, 以达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鉴赏和创造科学美的能力, 使学生“从单纯物理的境界, 通过审美的境界, 而达到理智的或道德的境界”。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中的美之所在,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师要把美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要注意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美育素材, 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中的美之所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事物要具有美育的功能, 首先要使自身成为审美对象, 为此必须找到最恰当的形式充分显示自身内涵的美的本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 美的本质乃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所以, 几乎所有成功的物理结论都含有充足的美育理论所要求的那种“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 即物理科学具有够的美的本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空间位移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所涉及的物质三态、物体结构、力的关系和运动的过程, 都和自然界的审美对象有直接联系。如水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的水蒸气、液体、雪花、冰等无不具有审美价值, 物质空间位移规律和运动形式转换规律, 都有平衡和谐的美。

在美学中, “对称”是形式美的表现, 指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称或对应, 如空间上的和谐布局, 时间上的节律协和。在物理学中, 物理学家追求的是所研究的宇宙结构的对称性和物质运动的对称性。他们也常把追求理论的对称之美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总之, 在自然界中美学内容是由一定的自然物质材料构成为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构成美的内容与形式在结构上的合理性, 新颖性和灵巧性都包含着形象的和谐统一。

我国古代美学探索的成果极为丰富、极有特色。情理矛盾统一的观念就是最有特色的成果之一, 应该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

艺术的情理统一不但是平面的交织结构, 而且是立体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次是情, 第二层次是理, 这一层是深层次的, 这个层次顺序很要紧;若是颠倒, 以理取胜, 就会离开艺术而走向科学。但在很长的时期内, 正统的理论对情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发挥文艺社会作用的意义上, 没有深入到文艺自身的层次和规律上。当然, 我们说长期分裂的情理观念在新理性基础上统一起来, 并不是说美学观念中的情理矛盾从此消失了。美学度既然包含着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理的矛盾, 情与理的矛盾统一是永无休止的运动规律。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运动, 美学情理观念不断地对立、统一, 再对立、再统一, 每一对立统一的环节都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螺旋推进。中国古代美学观念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不可能克服封建功利性和世俗民主性的矛盾, 因而形成情理观念的长期对立。直到封建社会后期新兴的生产关系带来新的理性内容, 才有可能抛弃封建功利的理性内容, 把世俗的感情倾向统一于新的理性要求。我国传统美学的情理观念从此跃上新的阶梯, 展开新的矛盾运动。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 我们不但要以人为本, 更应该多注重事理学所倡导的以“事”为设计源点, 运用事理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来指导设计文化研究。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设计源点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的营销与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柳冠中.论重组资源、知识结构创新的创造方法论——事理学[J].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4, (7) .

[4]马文蔚.物理学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杨振宁.美与物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上一篇:2010年4月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下一篇:学安全工作自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