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2024-04-11

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共14篇)

篇1: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一辩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好!

首先惊诧于对方辩友辩词的精彩,多谢你们滔滔如黄河绵延不可断绝的口水,恰好为我们论证了诚信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对你们唇焦口燥的辛苦诚意,在此俺就愧领了。

宋人朱熹曰:真实无妄之谓诚。这就是诚信的内涵。

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存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些关乎诚信的故事千古流传。一诺千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社会对诚信的要求超过了金灿灿的黄金;立木存信,商鞅借助一块木头树立政府的威信,宣表法令的严肃;而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则身死国灭,周幽王摧毁自己为首的政府公信力,落得贻笑千年的结果。

对方辩友,此时此刻,您还要硬梗着脖子,强咬着牙,说~:诚信问题仅仅是个人问题。啊呸~

种种历史雄辩地说明:诚信当然涉及个人,更关乎社会。首先、首要的是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倘若孟母不三迁其居,那么中国历史就少了大贤孟子,仅仅多了一个看坟的或者杀猪的。可见社会大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之重要。

很多国人都有随地吐痰的陋习,有关资料表明,去新加坡旅游的国人在这个花园之国,竟然脱胎换骨了,非常遵守规则。因为新加坡干净到你绝不忍心往地下吐口水,况且,假使您的真忍不住要吐,那新加坡的严峻的法规在等着你,或是重重罚款,或是您柔嫩的臀部

将要遭遇鞭子的亲吻。

还有许多前往法制相对成熟健全的国家做生意的人,本来在国内习惯了不守信,可是在国外,也变得重合同守信用起来。因为基于趋利避害的,精明的商人知道在国外假若不守信用,付出的代价极其沉重,甚至有倾家荡产的危险。法制社会约束你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可悲的是,当下社会,有相当一批人,钻法律的空子,尝到了失信的甜头,失信也就渐渐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习惯。当失信的代价微乎其微,获得的利益远远大过守信者,那么守信者也会在大酱缸里熏染成失信者,当失信者越来越多,社会就会道德底线趋低,彼此戒备,世风日下也就见怪不怪了。

显而易见,我们当今需要健全法制法规,建立真实详尽可查的诚信档案,让失信者成为过街老鼠无处遁形,让守信者不再受损流泪甚至流血,那么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我们头顶的天也会更加湛蓝。

亲,明天您会加入诚信者的队伍吗?

篇2: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在座的各位观众:

大家好!

对方辩友口若悬河,似乎头头是道,但纵观整场辩论,对方辩友犯了诸多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方片面夸大人的社会性,忽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主体的地位,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二是过分夸大了社会对个人诚信的影响,只片面强调外因的作用,而忘记了内因才是根本,违反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三是过分放大道德的调节作用。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调节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道德所能调节的社会关系,主要是社会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中的非对抗性行为,它还离不开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等等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

四是把所有诚信问题都归于社会,轻视个人诚信建设势必会导致个人诚信的责任逃避。

重视诚信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我方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13亿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团体和政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我们要注重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更要注重个人诚信建设,个人诚信水平提升了,诚信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任何的偏颇都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设;

其次,诚信建设关键要抓落实,否则再美好的愿景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要落到实处,就要从个人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抽象谈论社会诚信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作为肩负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肩负诚信建设的重任,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以诚信为价值取向,不断建立与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一、我们要追求真知、创新学术科研、坚守诚信学习品德,杜绝学术欺诈、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做到学习、学术诚信;

二、我们要学会科学理财、守信还款,自觉抵制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正之风,将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三我们要将求职自荐、签订协议、踏实工作、履行义务,把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我们要做诚信建设的模范,要在诚信社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最后,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不仅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要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的诚信文化,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形成“诚信者畅通无阻,无信者寸步难行”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诚信真正成为我们的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成为我们的心灵良药,使中华民族的诚信道德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篇3: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民无信不足以立身, 商无信不足以经营, 国无信不足以为政。众所周知, 诚信作为伦理范畴, 早已积淀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就是指内诚于心, 外信于人。在儒家伦理文化中, 孔子曾强调做人要“言而有信”;孟子也说:“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 人之道也”。

诚信作为道德观念产生于人们的经济交往中、并以它特有的方式规范、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 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 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 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恩格斯指出:“人类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等, 最基本的形成动因, 就在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秩序。”所以, 讲求经济关系中的诚信, 这绝非是简单的“伦理的狂热”, 即不是简单的商业道德问题。

纵观人类商品经济的发展史, 它始终以诚信为内在要求, 并自发的用经济手段抑制和排斥着非诚信行为, 从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 不管是最初的物物交换还是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如果交换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缺乏诚信, 那么商品交换就不可能成功。正是依靠诚信, 市场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 创造出更加便捷的交换手段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 纸币的产生替代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 成为了价值的符号。今天, 在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信用经济便应运而生。所谓信用经济, 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 交易的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的根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做出的给付承诺。有了它就可以使商品的交换、物质的流转更加方便、快捷, 由原来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转变成了契约、合同、网络支付;有了它就可以把分散在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产业和商业资本家手中, 并且很快成为竞争的武器, 资本主义信用是资本积聚和积累的强大因素, 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

在物物交换阶段, 市场主体相互以物易物, 商品买卖流动于商品交换者的感官之下, 按质论价一目了然, 对诚信监督较为容易。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阶段, 市场主体则以货币手段进行交换, 一方面, 诚信集中承载于货币之上, 而最后集中体现在纸币发行者——国家政权的信誉之上;另一方面, 由于买卖双方时空距离较近, 对诚信的监督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 上述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马克思的分析,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 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以信用为基础,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的产生, 大大拓展了资本的空间, 也加强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 诚信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突出, 因为一旦信用链条中某一环节发生危机就会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危机。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正是华尔街金融家们的贪婪和对金融市场的失信所致, 继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终酿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 举债度日成为这个国家的常态, 国债纪录屡创新高。截至2010年9月30日,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 约占GDP的94%。2011年2月22日, 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 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 在同年5月, 美国国债触顶, 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政府若不提高债务上限或削减开支, 就会开始债务违约, 无法偿还其国债券本金和利息, 这种情况可能让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正是出于对上述问题的担忧, 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AAA债券信用评级调至“负面”, 随后穆迪也宣布可能将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列入“降级观察名单”。由因可见, 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而诚信则是支撑这座经济大厦的基石。

二、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得好:“诚招天下客, 誉从信中来。”对于企业来说, 诚信既是无形的力量, 也是无形的资本, 是任何市场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早在19世纪, 恩格斯就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诚信”做出深刻分析, 他指出:“现代政治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 资本主义越发展, 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 这些狡猾手腕在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 那里时间就是金钱, 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其所以如此, 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 而纯粹是为了白费时间和辛劳”。在当时纷繁的经济现象中, 恩格斯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哄骗和欺诈手段”在市场大潮中是难以生存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古今中外, 诚者倡失诚者败的事例数不胜数。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徽商, 是明朝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一支商帮。其鼎盛时期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七分之四。徽商经营之域, 东抵淮南, 西达滇、黔、关、陇, 北至幽燕、辽东, 南至闽、粤。不仅如此, 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之所以能创造雄踞华夏三百年之久之辉煌,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徽商在经营活动中, 历来看重财自道生, 利缘义取。做到诚信为本、以义取利。故而落得“儒商”的美名。我国现代版青岛海尔集团始终秉承“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 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万人, 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2010年营业额高达1357亿元。现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并被美国《新闻周刊》 (Newsweek) 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公司总裁张端敏说:“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 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 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 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中国首富现代成功人士李嘉诚曾经说:“你必须以诚待人, 别人才会以诚相报。”与此相反, 美国的安达信公司靠诚信起家, 也因失信而败家, 使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我国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 曾名扬天下的优秀企业也因一朝失信, 顷刻间“土崩瓦解”;“三鹿”奶粉是用几代人的付出创出的民族品牌, 但由于与三聚氰胺结缘而倒闭破产。事实证明, 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惟诚信业以立, 无诚信业不立。

三、弘扬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经济, 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最近指出:“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 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 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我国企业要与世界经济实体同台竞技, 就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 打造诚信经济。

(一) 加强诚信教育、打造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诚信教育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教育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建立信用政府, 要真正做到“办事有章, 言而有信, 勇于担当”。坚决杜绝政绩“掺水”、护短掩丑, 推卸责任等问题的发生, 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其次,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 做出表率。大力弘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社会风尚。再次,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转变经营理念, 确立品牌意识, 打造诚信文化。要把“诚信”的人文精神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中, 让每一个员工都时刻铭记在心, 从而让这种文化融入到企业的产品中, 以诚信赢得市场。

(二) 加强诚信立法、完善诚信监督机制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在中国, 对失信违约行为的惩罚, 无论从立法还是执法上, 都不足以将失信成本提高到“无利可图”或倾家荡产的程度。因此, 要加大惩罚力度, 增大失信成本, 这是巩固信用体系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要把个人、企业的信用机制的建立和相关的立法工作纳入立法规划, 早日制订颁布。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 强化违约责任追究, 不仅对逃废债务、失信违约、涉毒掺假的企业要处罚, 对其企业和法人代表、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法的, 也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是要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 加强执法力度, 维护法律的权威, 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 使违法违约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者受到法律制裁。政府部门要在全社会建立让守信者尝到甜头, 让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的机制, 逐步形成谁也不敢冒失信风险、人人树立靠诚信致富的良好市场经济氛围。

(三) 建立企业和经营者的诚信体系

除了道德呼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执法外, 还必须建立制约机制。那就是建立一个全社会可以共用的“诚信档案体系”, 让全体人民强化诚信意识, 让不守信者寸步难行。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个人与企业的信用档案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历经发展演变, 现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信用建设和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制度。档案中记录着人们经济活动的诚信情况, 这些资信材料已成为人员招聘、发放贷款、注册公司、市场交易时重要依据, 谁一旦在信用档案中留下污点, 都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 西方国家的公民将信用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目前, 我国在有些地方虽然已初步建立个人信用征信试点, 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全国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查询系统还未实现联网, 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 抓紧建立和完善。

总之, 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 忘了这个本, 企业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更无竞争能力可言。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 要想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必须以诚信打造自己的品牌, 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和发展的今天, 食品安全问题却频繁发生。其根源在于诚信缺失。事实证明, 诚信不仅是道德领域的问题, 而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诚信,市场经济,基石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讲话.2011

[2]恩格斯.《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0

篇4:诚信是艺术品拍卖业的瓶颈问题

信者,诚也。中国传统文化崇“信”,不论是在汉代倡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还是在宋代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信”均是构成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之一,“一诺千金”是“信”的行为准则。市场经济初兴,传统价值观的断裂和新价值观的缺位,使信用缺失成为普遍而突出的社会现象,并有逐步演化为社会信用危机的趋势。

拍卖形式简单,简单的背后是复杂,对参与者有着极高的诚信要求。在人们眼中,“一手托两家”的拍卖机构是强势者,拍假、假拍被诟病为拍卖业的痼疾,甚至被描绘成漆黑一团。事物总有另一面:拍卖行也常遇买家拖欠货款,甚至是恶意竞标。因顾忌声誉,拍卖行主要是内地拍卖行,多采取私下协商解决的方式,即使不得不诉诸公堂,绝对是低调处置。著名的事件是五六年前,拍场有位人称“大一口”的买家,在多家公司竞标而久未结款,此人后来因其他原因入狱,数家拍卖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

2002年1月4日,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将以71万元问鼎徐悲鸿《红叶双骏图》却迟迟不付款的黄某告上法庭。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判决:被告黄某支付违约金14.2万元及4300余元案件受理费。

2009年3月,北京长风拍卖公司高调将一位孙姓古董商诉至北京朝阳区法院,指这位古董商在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1920.8万元竞得一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樽后,以“拍卖时长风公司将‘摇铃樽’标签为‘日本回流’,但之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该拍品属‘日本回流’,因此认定拍品存在瑕疵”为由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付款提货,要求法院判决取消合同、赔偿佣金及利息损失391.18万元。而此前,北京长风拍卖公司以这位孙姓古董商在2008年春拍347.2万元竟得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扁瓶后拖欠货款为由将之诉至北京东城区法院。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个案件最终庭外和解。

2010年2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苏富比正在香港起诉两名中国内地买家,追讨210万港币。原因是这两名买家未能支付他们在2009年10月拍卖中竞得的五件中国书画和一只古代香炉款项。

近几年,中国新一代富人步入拍卖会最积极的竞拍者之列,这些买家在给拍卖行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一些买家举牌不付款现象时有出现,且有扩展之势。2006年9月,苏富比在香港发起至少十年来首批催款诉讼,向香港高级法院起诉一名杭州买家在2005年10月竞得两幅中国书画后未付款,追讨190万港币。因此人未到庭,苏富比遂将官司打到中国内地,又于2007年4月在杭州法院起诉。最终,这位中国买家同意支付包括利息和法律费用在内的全部款项。这是该拍卖行首次在内地启动此类诉讼。早在两年前,苏富比就曾起诉一名中国买家,追讨680万港币,这名买家未能支付在香港拍卖会上拍得的一件当代中国画。这起官司也以庭外和解告终。

此类案例中,以2009年2月26日发生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场的圆明园铜兽首风波最受关注。中国收藏家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中标却拒绝付款的行为引起激烈争论,有人视为“爱国壮举”,有人视为失信标本。有意思的是,蔡铭超先生自己就有家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对诚信与拍卖的关系应有更深的感悟。

买家之所以不付款,除资金紧张、拍品存疑外,还有提高资金使用率,获得更多收益的考量。除此之外,也存在不良商人的恶意行为。究其实质,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违约成本过低的现实,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

篇5:诚信是个人修养问题

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其承诺便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中国有句古话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篇6: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 陈词

刚才对方辩友精彩的陈词貌似合情合理,但我仍要深表遗憾的不敢苟同。且听我方对新闻自由的理解:什么是新闻?辞海将该词解释为:一是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二是指被人当做谈资的新奇事情。什么是自由?自由是符合人性基本要求,但不受社会主流意识控制的思想和行为。新闻自由则是在做新闻工作时符合人性基本要求,但不受社会主流意识控制的新闻活动。它不是狭隘的新闻工作,而应该是人性化的体现。

第二,自由是人性化的体现,这是历史的结论,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自由最初由文艺复兴而起,它经历了反教会反神学反制度等各个阶段,经历了与社会主流意识相互碰撞的各个时期,从而造就了其人性化的一面。当然,自由也曾一度提倡绝对的感性,然而我们的历史为此付出过惨痛而沉重的代价。

第三,新闻自由对社会稳定弊大于利。我们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切不可认为新闻自由对社会稳定利大于弊,否则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从其人性化的特征去看,人都有趋利性。新闻制造者也是如此,以个人价值为出发点,以利己为目的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网络红人郭美美,拜金女马诺等的新闻炒作风靡一时,不可否认这是他们的新闻自由,然而却煽动了一大批人盲目追崇,虚荣心膨胀。这样一来,岂不助长了如此人等的火焰,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稳定?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事件,从最初的对外试图狡辩到现在避重就轻的公开致歉,这也是他们的新闻自由,但显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不满,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

从新闻自由不受社会主流控制看来,它一旦失去了控制,必将使得不怀好意之人有空可钻。比如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时,一些国外媒体无意胜有意的带着有色眼镜解读中国,严重破坏了我们的民族团结,颠覆了我国的国际形象,甚而动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对于我们的社会稳定无意是极大的隐患。综上所述,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稳定必将岌岌可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都与所有在座的的你,我,他息息相关,如此严重的问题,对方辩友务必深思呀!

篇7: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正方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为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为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操守。即使在研究逆境中也必须对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即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根据美国高校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学会手册的表述,学术诚信缺失是指“蓄意的欺诈行为。其中,研究人员未经授权就企图把别人的工作或努力说成是自己的工作或努力,或在任何学术练习中使用未经授权的材料或捏造的信息。”例如抄袭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代人撰写论文和请人代写论文;招生工作中进行权钱交易,使学位失真,呈现真的“假文凭”现象等。

何为社会问题?学者陆学艺主编的《社会学》中,将社会问题定义为“凡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它是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它为社会上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问题才能被称作“社会问题”。而“个人性格方面的问题,源于个人心理、生理及个人技能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或不当,根本解决途径需要通过个人自我素质改善提高的一类问题,则称之为个人问题。

基于上述定义,我方认为: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而非社会问题。我方将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论述:

首先,当今学术界的主流价值观是以学术诚信为本的。大多数研究者们都秉持着“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的基本道德操守。我们承认当今存在学术诚信缺失现象,且对于科研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要对其进行探讨的原因,但总体而言,学术领域仍在稳健的发展着,而并未出现社会问题所展现的,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特点。故我们认为学术诚信缺失只能称作“社会中的问题”,而非社会问题。

进一步来说,学术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在于部分研究人员的学术行为意识不端。可以分为三点:第一,部分人对学术诚信的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不强,不清楚自身的一些做法已经触犯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第二,部分人随对于学术诚信有所认识,但其道德修养欠缺,对科学研究怀着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而造假或抄袭;第三,其学术能力不足同时意志不坚,一定的科研压力便使其丢失了道德原则;第四,当前学术考察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且部分学术监管系统人员道德素养亦不够高,在执行学术规范问题时往往凭借权威和“关系”,催生了学术腐败。而之前谈到,社会学中个人问题是“源于个人心理、生理及个人技能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或不当”,这与学术诚信缺失的根源相符合,故从源头上来说,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由于当今学术工作领域逐渐细致,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度大大提高,所从事领域的特殊性也大大增强,领域以外的人几乎都没有对其进行细致评价的能力与标准,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想要运用社会力量来评价所有领域的科研真实性问题,是不现实的,具体而言,无论怎样的规章制度,或是科研团体审核,在当今社会,均无法对领域内的成果做出细致的核实。故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其根本解决,只有通过个人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这与社会学中个人问题的特点相符合,故从解决方式来看,学术诚信缺失是个人问题。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区分学术诚信缺失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此问题的准确定性,能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找出合理的范式对其进行解释,进而指导我们运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篇8:会计信息诚信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运作及其危害性

会计信息虚假发布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具有欺骗性和破坏性,它会导致整个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丧失有效性。它一般由企业经营层、会计人员和会计中介机构组成,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它借以经济利益或权利为纽带,发挥不同角色作用,保证会计信息失真系统的运作。

(一)企业经营者承担“导假”角色.企业经营者为了塑造自身形象粉色利润、实行包装上市伪造领导政绩的目的,提出造假要求或命令、指挥和“导演”整个造假行业的全过程,账上生花,使财务报表丧失其客观真实性,从而达到获取本无法获得的自身利益的目的.

(二)会计人员承担了技术上的“制假”角色。会计人员作为经营者的下属,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无条件的执行命令。这就决定了会计人员本身不具备独立客观的地位,不具备对经营者的监督职能。同时,由于会计人员的奖惩、升职等均受制于经营层的意志,为了自身的生存,会计人员不得不承担技术上的“制假”角色。

(三)会计中介承担了“护假”角色。会计中介机构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本身具有超然、独立的地位,但由于中介机构、行业管理不规范,加上同行之间恶意竞争,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诚信、独立性原则,违心承担“护假”的角色。

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危害,主要表现在;

会计的虚假行为首先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信用是维持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系统赖以运行的主要润滑剂。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其次,危害投资者。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并且影响招商引资的工作。而作为最大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再次,危害会计人员自身。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因此,提高会计的诚信水平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不良的社会政治体制环境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土壤。一些政府和管理部门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如产值、GDP等,或其他任务,并据此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的依据,并且考核时只看数字、不看实际,就数据论数据,为了保住官位和地区部门的所谓本地区形象,虚假数字应运而生;作为从属关系的会计人员,在下岗失业转岗和违反原则做假账的两难选择中,多数会计人员选择了追求最基本的经济利益和自我生存,会计信息服从了所谓的政治需要。

(二)利益追逐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动力.公司管理当局受利益驱使,违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编制严重失实甚至虚假的财务报告。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目的有的是担心经营业绩不好而面临退市的危险,有的是想从股市中获得配股的巨额资金。就拿10%的配股生命线来说,由于监管部门把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财务报告中,这使不少上市公司尽力达到净资产收益10%的“结果”。证券法还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证券交易所可暂停其上市,公司在其暂停上市的宽限期内的第一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中国证监会可以终止其上市。面临公司利益的压力,会计作为经纪人和个体利益者都陷入了博弈论所描述的“囚徒困境”,最终博弈的结果是选择做假账。

(三)会计原则和政策的缺陷是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潜在原因。现代财务会计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实行应计制,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操纵这些项目来粉饰业绩或隐瞒财务成果。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贯彻稳健性原则,这给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带来很大的主观性,他们可以高估(或低估)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另外,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本补偿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下资本的补偿,在很多领域,前期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不能用过长的十几年来摊销,因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迅速诞生而导致目前的技术、产品过时,甚至一文不值。而传统的折旧方式的确适应机器工业时代,但是,在新经济时代,这种资本补偿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带来极其迅速的无形损耗。因此,资本面临无法补偿的危机,于是就“饮鸩止渴”,不讲诚信,靠造假来吸引投资者,刺激新经济的发展。

(四)低廉的违规成本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另一根源。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违规成本低廉表现有二:一是被揭露的概率很小;二是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力度也不够大,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现行法律制度下,公司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近于零,不必为公司上市后利润的下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充其量发表一纸道歉声明而己。除非事后该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应,比如类似琼民源的市场舞弊行为。另外,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主要为罚款和要求撤换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宣布其为资本市场禁入者,但这些并未使他们受到实质性的处罚。而政府鼓励或默认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况且他们是打着发展地方经济、为民造福的招牌,只要不发生贪污、受贿之类的事情,就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对中介机构来说,主要处罚为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或刑事处罚,但由于现在还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这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继续参与造假的冒险性。

(五)信息不对称为会计诚信缺失提供了主观可能。我国证券市场一般只对过去的价格信息和过去的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买卖双方信息掌控的程度是有差异的,通常信息供给方掌握信息比较全面,而信息需求方对信息的把握是不充分的。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及手中掌握的内幕信息进行财务报告粉饰或利用市场的不完备对信息披露有所保留。同时,由于缺少一个真正的委托人制度,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就成为可能。因此,公司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会利用这些不对称的信息造假。

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沦丧、公司法人治理不完善、监督机制弱化等也是导致会计诚信丧失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矫治对策

(一)注重改善社会环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社会舆论导向.会计人员作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其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会随着社会变化发生同样的变化,会计造假只是众多非诚信行为的一个方面,不可孤立地看待。可见,社会环境和职业道德对会计诚信有着重要影响。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要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道德伦理修养和法制观念,加强对单位负责人财经法纪教育,使其带头遵纪守法,合规经营,不干涉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與论的监督、宣传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不讲诚信,人人喊打”的环境。我国的会计监督环境应构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国家监督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为导向,司法监督为保证,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环境和监控体系。

(二)实现会计人员投资委派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会计法》虽然赋予会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权,但由于会计人员的地位缺乏独立性,在经济上存在着对企业经营者的依赖性,要会计人员监督经营者乃是“纸上谈兵”。因此,只有实现会计、内部审计人员由投资人直接委派制才会使会计人员拥有地位上的独立性,摆脱经济上的依赖性,才能切断他们之间的地位从属和利益依附关系。

(三)完善公司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及时防范会计诚信的缺失。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发生企业造假的概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较强的内部监督与约束机制。我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概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措施有: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互相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以及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公司管理阶层之所以可以大胆粉饰财务报告,就是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制度.

(四)加强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财政、审计、税务、证监会和注册协会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对会计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的外部监督;同时,对“客户”必须定期更换,打破与上市公司的“蜜月”关系;其次,引入淘汰机制,使信用等级下降和违纪的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实现重点监控,进行整顿规范,对参与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坚决、彻底的逐出会计业;再次,加重对会计师和事务所违规执业行为的处罚。乱世用重典,要让造假者为其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使他们感到造假行为的成本高昂,做到“收不抵支”而不敢铤而走险.

(五)完善契约关系,建立真正的委托人制度.契约是现代社会各种关系维系的基础。会计在现代社会成为维系投资者和经营者、市场与企业、管理者与公司职员,甚至包括企业与政府、客户与消费者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会计诚信原则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契约关系,经济信息的纵向(企业上下)与横向(人与人,企业与外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真正的委托人制度就可以消除委托方的信息劣势,满足委托方监管代理方的会计信息要求,会计诚信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六)完善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研究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资本补偿制度。对会计原则要进行细化,明确其内涵、应用条件和范围,适当增加财务报告的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规范会计政策的应用,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从而减少会计造假的施展空间。同时,由于资本补偿在传统会计学中已有规范的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而技术飞速发展导致的无形损耗使各利益集团资本面临无法补偿的危机,财务丑闻源于资本补偿危机,相形之下,会计诚信势单力薄。所以,研究实行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资本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七)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化有关的法律制裁内容,特别是对单位负责人的制裁。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解决处罚弹性问题,认定具体的违法问题度量标准,操作有章可循的民事赔偿制度,实行民事赔偿无限额制,加重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修订《会计法》,让企事业单位、政府及部门负责人承担会计作弊的全部责任,斩断隐藏在会计背后的“权利干预”之手。当然,会计人员做假行为是擅自做出的,若触犯法律亦应追究法律责任,但单位领导还不能溜之大吉,必须承担用人失察、平时监督不力的责任。

(八)设立公安经侦驻财政部门办公室,实行举报追究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亦可看作是会计信息的消费者,会计打假不仅要靠财政部门及中介机构的检查监督,还要借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力量。各地公安部门经侦队应设立驻财政部门办公室,对“消费者”举报的作假情况,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核实,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所造成的损失要最大限度的赔偿,公安部门按赔偿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罚款,同时给予造假者行政、刑事处罚。

篇9:生活作风不仅是个人问题

这个变化要归因于1月10日北京市通过的《<关于党员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实施办法》。

这个《实施办法》要求北京市的中管干部、市管干部每年1月20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年度个人有关事项,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婚姻变化的情况和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首次被列入了上报的范畴。

北京市政府监察处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实施办法》只是结合北京实际,个别地方对2006年9月中央出台的《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在规定适用范围、受理内容等方面都和中央保持一致。

事实上,南京市早在2005年时就规定干部要报告婚姻变化情况。

领导干部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

就在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的前一天,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围绕干部作风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有关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表述引起外界强烈关注。

《检察日报》近日刊文称,全国人大《婚姻法》起草专家小组负责人巫昌祯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领导干部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系,被查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过勇博士曾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的情况,分别建立了案例库A和案例库B进行数据分析。案例库A包括1978年以来几乎全部被查处的副部级以上(含副部级)公职人员腐败要案,司法机关尚未宣判的除外,共有68个案例。案例库B包括1978年以来部分被查处的正处级以上(含正处级)、副部级以下(不含副部级)公职人员腐败要案,共有526个案例。

分析结果表明:就腐败公职人员发生生活作风问题的频度而言,案例库A涉案的68名高官中,至少有18起涉及“生活作风问题”,占26.5%;而在案例B中,526名公职人员中至少有84人性关系复杂,占16%。

过勇告诉记者:“因贪恋女色而涉足腐败的高官还有很多,如果说‘生活作风问题’在20年前还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到了10年前就几乎算不了什么。很多人认为‘生活作风’属于个人问题。但是有多起案例表明,‘生活作风问题’往往成为官员走向腐败的第一步。”

回首2006年中国腐败大案,一批重量级高官落马无不是从生活作风细节失守开始。

而北京市将官员生活细节的关注层级“下调”到副处级,是否“打击面”太大?市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官出问题受人关注,但处级官员是基层执政相当重要的领导力量,同样有发生腐败的可能性条件。”

《实施办法》精神很快传达到北京市各执政部门,海淀区的一位副处长虽然还没拿到申报表格,但事关自身,他对这项新规定已很清楚。

随着公务透明化,官员必然成为公众人物,对于普通公民和公务员该受保护的个人隐私,官员有义务按照党纪要求,实现个人隐私和公权之间的连带关系。

“这个新办法是反腐策略更加深入的体现,动机和用意是好的,”前文提到的海淀区的那位干部说,“不过,一些官员生活作风的变化未必直接导致婚姻变化。腐败官员可能有二奶,同时他们的妻子也在一些部门供职,享受着很好的待遇。”

“中国有‘民不告,官不究’的惯例,领导自己的私生活有很大隐蔽性,群众很难发现,况且婚姻变动也有正常性。”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官员最终还是通过权力达到目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公开权力运作过程,监督权力。

干部生活细节考查路线图

据一些长期从事人事组织工作的老同志回忆,新中国初期,军队领导干部要向组织汇报婚姻配偶等家庭情况,由组织把关配偶的阶级出身、海外关系等。婚姻是否稳定是官员选拔的参考因素之一,一桩婚姻的变化会牵扯很多社会关系的改变。

过勇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都是单位制的,婚姻受到控制,是单位制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初期,惩治起了很大的作用,制度预防起了一定作用,教育的有效性得以发挥,领导干部能够以身作则。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的作用减少了,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惩治和预防对官员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的力度加大。

1985年,中央发布了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规定凡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除在国营、集体、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在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兴办的劳动服务性行业工作者外,一律不准经商。所有干部子女,特别是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干部子女,都不得凭借家庭关系和影响,参与或受人指派,利用牌价议价差别,拉扯关系,非法倒买倒卖,牟取暴利。

10年后,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要求将工资,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讲学、写作、审稿等劳务所得纳入领导干部申报范围。

1997年1月,《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出台,将报告事项扩大到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本人、配偶、子女在房产、出国、婚丧喜庆、经营企业、违法犯罪等六方面的情况。

9年后的2006年,这个又有了新版本,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婚姻变化的情况和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首次被列入了上报的范畴。

每一次的变化,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官员腐败违纪的特点直接相关。

是否有另一个监督惩罚机制

江苏宿迁要求干部力戒不良生活小节;山西河津市出台规定,不孝敬父母不能当领导干部;芜湖市委日前出台“干部监督进社区”新举措;重庆綦江聘任10名干部监督观察员,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特别是对社交圈、生活圈的言行情况进行监督。

中共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历来严格,过勇说,通过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对官员的动向进行监察,为防止贪官外逃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在惩治腐败方面还有很多漏洞,比如这次的要求,官员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如果不申报是否有另一个监督惩罚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王伟提到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向官员讲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他们不仅是监督,也是保护。“但我们的文件往往涉及面广,而操作性差。”

他说,美国政府于1979年成立伦理办公室,作为具有很大独立性的政府机构,它直接向总统、国会和国务院负责,重点掌管包括总统在内的美国最高级的3000名公务员的财产收入的申报工作。政府伦理办公室被赋予很大权力,包括就高级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和廉政等方面的问题召开听证会。1992年颁布的《美国行政部门雇员伦理行为标准》即是由政府伦理办公室制定的。

韩国也设立了多领域、多层次、具有实权的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

篇10: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现实中,这样的环境和心境,却几乎是许多科研人员的奢望。他们或忙于赶活动,或急于评奖项,或苦于跑会场,外加繁杂的社会活动,搅扰着他们的科研工作。袁隆平说,为躲避各类邀请、剪彩等活动,他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有调查发现,因科研以外的事情太多,一些科学家从“专职科学家”变为了“社会活动家”。这就难怪,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分别致信新当选院士和院士所在单位,劝勉院士“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宜过多社会兼职,不能尽责的职务不要兼任”,劝勉院士所在单位“应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

院士不是“万事通”,科研人员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抹到哪儿都好使。科研的规律决定了,应该让科研人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人的精力有限,给长于研究的科研人员安排各种社会活动,看似是关爱,实则是伤害。帮他们跳出文山会海、沉浸浩瀚书海,他们自会释放最大潜能。由是观之,做好科研管理的“减法”,就是在做促进科研发展的“加法”。

减负的同时也要减压。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和载体,最厌无病呻吟,最忌无中生有,最怕弄虚作假。去年,国外多家学术机构撤回中国学者论文,原因多数是内容造假。国内也屡有论文抄袭问题发生。频频的学术不端行为,个人诚信缺失是主因,僵化的学术评价标准同样要负责任。一些单位出台申请课题、评职称、报奖项的论文“硬杠杠”,甚至出台“没有论文一票否决”的土政策,让年轻科研人员倍感“压力山大”。不减压、减负,科研如何回归本质?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快出科研成果的愿望固然美好,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符合成才成功的客观规律。科研成果不是“速成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有百害无一利。特别是那些基础科研项目,更需要经年的“墩苗”。安德鲁·怀尔斯29岁就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后,33岁时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耗时近十年时间论证了困扰人类300多年的世界级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搞科研,既需要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恒心和耐心,那些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成果,其实是经历了“踏破铁鞋”的沉潜之力和积淀之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越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越是深谙“宁静致远”的奥秘,越是懂得“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因此,支持科研工作,少些打扰就是最好的关心,少些不必要的指导就是最大的重视。帮助科研人员“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就是为科研发展做“加法”。李秦卫

★ 酒业营销总监岗位职责

★ 银行信用卡营销问题研究

★ 关于应届生面试谈职业规划的问题

★ 兽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酒业销售员工工作总结

★ 酒业公司开业贺词

★ 工程问题

★ 整改问题

★ 论文答辩问题

篇11:人的成功是基础重要一辩辩词

今天很高兴能和这么多高手朋友过招,对于这次辩论赛,我方认为机遇不是人成功的关键,基础才是王道!

众所周知,基础是所有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一切成功的必备因素。“成功学家‘卡尔博士认为:“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兴隆、成功意味着自由、意味着能追求生命中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成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成功的后一种含义。并不是只有在鲜花和掌声环绕着我们才算成功;自己认为自己成功,那就是成功。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无数的成功人士告诉我们成功=基础+机遇。我们可能觉得机遇必不可少,有人认为机遇是我们展现自己、面向成功的关键,但是相对于机遇而言,基础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二者共同促成了我们的成功,但机遇必须依托基础发挥作用。成功的路上,没有基础,机遇便不可能存在。

我方认为:如果机遇在人的成功中必不可少,那么更重要的是能创造机遇的人!人,靠的是基础,没有基础,来了机遇又如何?基础靠的是自己,机遇同样靠自己。机遇只是为一个准备好的人提供其中一条成功的捷径罢了。

我们都知道,机遇再好,没有基础的人不会成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遇从身边溜走。千里马日行千里的前提是能力,能力就是一种基础。金子发光是金子本身的含金量!我方认为:机遇对成功可能有影响,它好比旅途中的一阵顺风,顺风行走,必然省力,但如果没有坚定的要到达目的的决定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辛勤的汗水,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顺风也好,顺风也罢,只要我们坚定地向目标一步步走,就一定能到达。就好比蒸一笼包子,难道你说它是靠机遇蒸熟的吗?

篇12:诚信问题是个人问题一辩词

2,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为什么还有广告呢

3为什么相比于国内运动品牌,耐克,阿迪等知名品牌的商品却更能吸引我们的眼球,刺激我们的购买欲呢?

4为什么在广告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不是受广告的影响每况愈下呢?

5我方承认广告有其自身的瑕疵,可对方辩友能举出一种比广告更快,更便捷的传达商品信息方法吗?

6,同样一个产品,是大城市的人先知道还是深山老林的人先知道,肯定是前者,为什么呢,广告效应嘛

8哈药六厂的《洗脚篇》广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儿子看到母亲给外婆洗脚,于是也主动端盆水给母亲洗脚 然后字幕打出: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后出现: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这个广告充满了人文精神,也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先进观念,让我们不仅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生存环境还要关注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现在还要关注未来,这则广告有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既树立了品牌形象又拉近了哈药六厂与消费者的距离,难道对大众没有利么

9,2001年4月,农夫山泉公布了一项“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的实验报告’告诉我们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的弱碱性水,并且让消费者亲自体验,对消费者来说 饮用的水纯净且健康是首先要素,这是一则商业广告,但是却是从大众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为健康负责,请问对方辩友

这难道不是有利于大众的么 广告是什么,广而告知,俗话说的好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一个产品没有了广告的宣传 怎么能引起大众注意,怎么选择的到,麦当劳之所以成功 都离不开前期广告的宣传,广告深入人心,慢慢变成潜意识,11,就象江南世家制作的影视形象片,在播出不到一个月,便引来强烈反响,在该楼开盘的当日,销售额破亿元,据统计 90%的签约客户都是看了影片后产生的消费冲动,在制作过程中每一处力求完美,才让作品为广告主带来不菲的市场效益,这是支零利润制作的广告,却创造了销售神话,有的客户为该项目补款,这是客户对广告的肯定和尊重,让她们坚定做广告的信念,从而更好的为大众服务。我看不出这对大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12,8月,26至28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在北京连续举办4场2012年招标预售VIP客户沟通会,预售推广就此拉开,13,对方辩友中有两位女生,都有漂亮的长发,请问你们是用飘柔洗发水么,我们都知道飘柔自1989年问世以来一直就受大众欢迎,因为他的主题是紧紧围绕‘自信’的象征性诉求大做文章,对消费市场来说,价格是拉动市场的核心,也是个厂商和渠道见的竞争主战场,都知道飘柔有小瓶装得只售9块9,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深入普通消费者的心中,打击了很多企业的竞争,使得自信飘柔,持久创新,这不是玉蚌相争 我们做收渔翁之利么,这对大众又何害之有。

14,现在喝酒的人越多,中国人就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谈感情,于是商家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不同的酒,送长辈 喝黄金酒,宁夏红,每天喝一点 健康多一点,杞浓酒,送给最牵挂的人,这些广告听的很舒服,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如果你不看广告你你就不知道送酒也有这么多学问,这对大众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三辩问题,小结: 问题:

1.请问你使用手机吗?

2.请问当你的手机坏到不能用的时候,你会选择换手机吗? 3.当你换手机时,你将如何快速获得有关手机的大量咨询呢? 小结:

篇13: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一、会计诚信短缺的原因

1. 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在当前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我国市场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2. 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出现了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会计规则不断推出,在实际操作中,对新会计规则认识不足,理解不透,从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社会不良风气也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财会人员不讲诚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及时和正确反映经济活动,乱用会计科目,甚至故意伪造、编造、毁损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有的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的经济业务,凭想象和感觉处理会计业务,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范。

3. 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4. 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或相反)来操纵利润。

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大,需要形成全社会讲信用的大环境,因此,在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的环境条件下,要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应当着重建立各方面的机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完善会计诚信教育机制、推动会计诚信教育体制建设。

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内容。会计诚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会计人员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和正确、谨慎的职业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人格。提高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教育发展的根本。但是,我国的会计教育至今未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强调会计诚信是最基本的会计原理,使学生一开始学习会计就认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

2. 建立会计诚信法律机制,加强会计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建设。

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是用非市场力量抑制市场制度的弊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在目前立法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修改有关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理。在执法方面,要加强力度,规范执法,特别是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披露以及企业信用和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的诚信要重点监督管理,出现会计失信问题决不能手软,必须依法予以惩处。同时,也要注意依法保护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既要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又要注意保护商业秘密和信用好的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会计人员。

3. 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促进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建设。

会计诚信体系的主体之一是会计中介服务组织,它是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以独立、公正、客观、平等的第三者身份为社会各界提供会计信用服务的,它在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中介服务组织,总体来说,信誉不高,市场化程度也很有限,与发达国家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差距很大,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对会计中介服务组织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使会计中介服务机构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4. 建立会计诚信的惩罚机制,促进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奖惩机制是抑恶扬善的杠杆,对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和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人员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宣传,增加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提高会计诚信信誉。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不能只是罚款了事;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5.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上市公司改制不够彻底,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制约体制,公司治理应该努力解决好下列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2)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应采取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其发挥应有的作用。(3)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4)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这样才能消除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有效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篇14:“办公室政治”仅仅是个人问题吗

嘉宾:陈桦 爱立信(中国)公司发展运营部总监、《直面办公室政治》作者

甄茜 《直面办公室政治》作者、原《南方周末》资深编辑

记者曾在某人力资源大会上听了一个生动的讲座——直面“办公室政治”。演讲嘉宾陈桦和甄茜由切身经验谈起,为“办公室政治”这个几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做出了新的演绎。“办公室政治”仅仅是个人问题吗?记者随后就这一话题采访了这二位嘉宾。

重识“办公室政治”

记者:当初出于什么原因写这样一本书?

甄茜:那时我是《南方周末》城市版的编辑兼广东站记者。一次,偶然和朋友聊起公司里的明争暗斗,办公室政治这个题目进入了我的视野,于是在报纸上发表了相关报道。结果读者反应很不错,当天下午就有出版社跟我联系,希望能把这个话题写成书。

美国有以办公室政治为主题的图书馆,大学里设有专业课和博士点。但国内对办公室政治的探讨主要停留在茶余饭后闲谈的层面。我一开始写书,方向就很明确:不是写职场指南,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办公室政治存在的原因。

在办公室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有标准的,研究“办公室政治”,不是钻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权谋之术,而是为包括老板和员工在内的办公室人士寻求一套可供运用的、有效的行为工具。现在,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私人财产正在缺乏行为规范的办公室里被消磨着,office白领们非常需要一套有效的、被公认的行为准则,来实现劳资双方的沟通、上下关系的协调和同事之间的合作。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没有一套能令大家共同敬重的“办公室法律”,中国职场很难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中国职场需要建立全新的人际关系理论系统,来指导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际互动。

记者:“办公室政治”和我们常说的人际关系有什么不同吗?

陈桦:办公室政治,是指人或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在处理办公室内外的各种动态事件时,为使利益的天平尽量偏向自己一方而采用的不同手段或技巧。“办公室政治”形成的原因是企业领导,因而直接产生并表现为这个企业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办公室政治中,人际关系相对和谐,人与人的竞争呈现较为良性的状态;反之,不健康的“办公室政治”造成平均工作效率低,组织的内耗严重,人际关系相对紧张,呈恶性竞争状态。

甄茜:我们很容易把办公室政治与人际关系划上等号。办公室政治与人际关系确实有相交之处,比如都存在利益的驱动,但两者也有区别。办公室政治是西方价值观的体现,人际关系是东方价值观的体现。

办公室政治处理的既是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工作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相当繁杂,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绪和行为的成分。办公室政治的中心更多的是“我”,是个体,而人际关系更多的是“我们”,是团体。办公室政治更倾向于利益计较,人际关系则更倾向于感情关系。中国有一句成语“两肋插刀”,这是典型的人际关系哲学,为了朋友可以不惜牺牲自己。但在办公室政治中,个人会考虑自己的好处。因为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社会,人们会更多地从个人角度思考问题。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替代了计划经济,还打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以感情关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必然会由不考虑得失的两肋插刀逐步向清醒的利益计较过渡。

记者:一般而言,白领的“办公室政治”问题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您周围的“办公室政治”高手多吗?

陈桦:一般而言, 在分工合作,职位升迁,利益分配的阶段是“办公室政治”最集中的时候,此时大到派系结盟、利益冲突,小到职位变化、桃色绯闻等不一而足,各种手段都常出现。我周围都是“办公室政治”高手,虽然没有人会自我承认,包括我,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个擅玩办公室政治的人。

甄茜:在考虑《直面办公室政治》的结构时,曾想过把办公室政治的各种手段、技巧进行分类分析,但后来发现,在企业里面,不同职位所面对的办公室政治不一样。就职场人士而言,分为三个层次:员工、中层、高层。办公室里最常见的几个现象是流言、消息、派别、汇报与建议,我在书中逐一作了专论,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玩的名字:办公室政治工具箱。

人们对办公室政治的理解大多偏向贬义,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将那些“高手”与阴谋家之类联系起来,并远离他们。但是当以一种中立的心态来观察办公室政治时,很自然地就会从“高手”的家庭背景、天性、处境等角度来分析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时,你可能不认同他的看法,但至少对他的人品厌恶会减少;与他的关系更多地会回到工作上来,而不是恶化恩怨,影响工作。拥有这样的办公室态度,最终的受惠者不是别人将是你自己。

我采访过一些所谓“高手”,不多,从某些角度看,他们处理问题时确有阴暗的手段,实际上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其他人不这么做是因为太笨。广东有句老话,一种米养百样人。“高手”只是与你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不同罢了。

企业中的“办公室政治”

记:两位是否研究过这样的问题:外企的“办公室政治”和国企、民企的“办公室政治”,哪个更严重,关系更微妙、更难处理?

陈桦:我任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资企业,所以对国企的情况没有切身的体会,只能从与相当一部分国企的同事共事的经验来做比较。我觉得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个更严重,更难处理。可能合资企业关系会微妙些,因为它并存了两种企业的管理文化和模式。

甄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的办公室政治在两种企业中的表现非常相似,但还是有区别,外企通常是在工作过程中争夺利益,比如人们会利用你的工作失误来作为打击你的工具,动不动就拿工作能力、企业利益等问题上纲上线,一旦上司认同了他的看法,你随时会有被解雇的可能。所以有人认为,在外企工作的压力更大,外企的办公室政治更惨烈,因为你不能犯错。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国家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

在国企,要是工作中出了点错,你找领导说说,沟通一下感情,认认错,再大的问题可能也都可以过去,法律不过人情嘛。在国企和政府部门,人们利用的工具是私生活。一些高官腐败的案件,虽然定罪最终是经济问题,但感情生活往往是腐败诱因,公检法人员也会先从私生活的角度入手展开调查。

民企的办公室政治与老板的个性、个人能力、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

记:二位提到,“办公室政治”的“始作俑者”是企业领导,即公司高管人员。有没有公司的高管是故意制造“办公室政治”的?

陈桦:要是去问每一位公司的领导,我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没事就搞办公室政治的。但人都是一样的,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或为了实现企业、部门的战略目标,而采取自认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某人很会揣摸领导的心事,虽然此人资历不够,但久而久之,领导也会将重要的事都交由他去办理。这些行为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办公室政治”。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有些企业组织会滋生“办公室政治”呢?

通常原因有几个:资源稀少,而引发部门之间争夺;决策模棱两可,让员工有多方诠释的空间;组织的目标不清楚,员工无所适从,只好各取所需;组织变革之际,人心浮动,谣言满天飞,各自寻求自保。

简单地说,企业管理者以错误的管理技能与方式,或玩弄权谋,或经验不足,造成一个低信任度、猜疑不安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不得不玩起办公室政治的手段,以求自保。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都是沉浸在学习的心境中的人,那么这个组织就少人去搞“办公室政治”。学习欲望淡漠,学习能力低下的人常常爱无事生非。

甄茜:企业的老板、公司的总经理、政府部门或各种组织的负责人,在经济社会里都属于高级管理层,他们既是办公室政治产生的源泉,也是办公室政治的中心。高层管理者的人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直接影响着组织里办公室政治的健康与否。

我采访的一些老板,他们有时候会抱怨很难了解雇员的真实想法,说有职业道德的人越来越难找。往往事实是: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办公室政治。当你的公司出现了问题,请这些老板先关起门来检讨自己,因为令公司出现问题的,不是你的员工,而是你自己。

记:对企业而言,“办公室政治”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桦:动物界有其生态链,企业界也有其“生态链”,一个恬静安宁的生态环境固然令人喜欢,一个物竞天择杀气腾腾的生态环境我们同样可以接受。对于身处激烈竞争外部环境的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绝对平静、稳定已是一种奢求。当企业内部出现一群有不同声音、有不同利益追求的人才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将“玩完”。相反,内部人才有一点竞争,有一点相互牵制,来一场小小的“办公室政治”,对原来“死水一潭”的企业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甄茜:我们前面提过,办公室政治没有好坏之分,但有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别。健康的办公室政治通常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细节,但组织却在不知不觉中稳步前行,渐渐壮大,是组织发展的推动器。不健康的办公室政治可能在短期内会令组织内的某一项或几项工作以超乎常规的速度凸显,但由于大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平均工作效率下降,组织里的元气会不知不觉地、一点点地被消磨耗尽。

上一篇: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新题型解题注意事项下一篇:消防外网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