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2024-05-04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精选6篇)

篇1: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标题: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创新,努力实践创新,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当前,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因此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

创新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与未来的命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任重道远。在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认真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走科技引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在探讨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结合企业、院所和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对近年主要做一回顾,对下一步做一思考。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现状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教学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结合交通实际,我们认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院校和科技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协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交通各类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以获得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科技活动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创新体系运行的进度和质量,在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教学院所为创新供应技术、提供技术源,在体系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交通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技术传播和扩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的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始形成,企业、院所、中介诸要素的定位日益明确,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科技不断得到强化。“十五”以来省厅共安排科技专项经费3450万元,至去年底共完成研究项目25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9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2次;组织实施了软土地基处治成套技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治理、隧道施工监控与优化及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优化、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大桥梁建造等一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路水路交通主要领域已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整个体系中要素功能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还不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基本适应交通发展形势、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构架,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和谐交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省厅的至关重要。具体地说,省厅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提高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资金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厅管厅属各单位应按照厅的部署,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优化各自的创新布局和创新环境,实现全省的上下互动、横向衔接、科学有序、多层次推进。

上述头绪众多。经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为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平台和强化管理力量七个方面。这些有的目前已作了些探索,但更多的还有待下一步开展。

1、制定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省厅的规划体现了厅对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战略预期和重大部署,是对全省交通科技资源进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

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7c8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

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3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3页)。7c8

篇2: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与思考

创新组织部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07-02-10 16:47:57

创新组织部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机关文化贯穿于机关的工作和管理理念之中,植根于干部职工的从业精神之中,是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有激励、约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强调,组织部门应当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如何加强组织部门文化建设,宣染“公道正派”的文化氛围,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昌明之举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紧紧围

绕“深化、创新、发展”主题,着眼于营造“团结干事、鼓足干劲、踏实工作、扎实发展”的组织部门文化氛围,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积极开展“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活动的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基础。组织部门作为党委分管干部、党员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尽快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通过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勤于实干、勇于开拓、耻于空谈的积极进取之风。

在调查研究和对照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前组织部门在自身建设方面主要有“五个不适应”。一是工作节奏不适应。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自我加压的精神,有等、拖、靠等思想。二是工

作能力不适应。对一些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和接受有些滞后,对一些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工作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在具体细节上有许多需要加强、完善和进一步规范的地方。四是工作标准不适应。工作定位不高,目标偏低,缺乏敢争第一、敢为人先的勇气,争先氛围不浓。五是工作态度不适应。工作无特色,满足于一般化,无创新,成绩不突出,效果不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借鉴企业文化建设,并结合我市组织部门实际,提出了以“打造学习型组织、塑造知识型人才、锻造正派型队伍、创造干事型平台、营造和谐型氛围”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公道正派,顾全大局,敬业奉献,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坚强战斗集体,把组织部门的干部培养成为“职业道德靠得住、业务工作有本事、个人作风过得硬、干部群众信得过” 的团结进取群体,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做法

“五型”机关文化建设,涵盖组织部门内在的价值观念、工作境界、用人理念、行为规范和部门精神,是在继承和吸收组织部门优良传统和党建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句话都有16个字的具体标准,是我们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

1、打造学习型组织。把学习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使每个同志努力做到刻苦学习,善于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是丰富学习内容。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钻研组织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有关政策、规定、程序。另一方面,开通了互联网,为每个干部下发了《敬业》、《员工精神》等10余本书籍,为每个科室征订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组

织人事报》、《××日报》、《新闻爱好者》等10多种报刊杂志,引导组工干部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新技能。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把每周一下午定为政治理论学习日,每周五下午定为业务学习日。通过采取专家学者授课、组工干部论坛、轮流讲评业务、集体研讨、领导点评等形式,使机关集中学习不流于形式;通过开展机关干部读书竞赛活动,每个干部自觉做到“月读一本书、旬写一篇文、周周有心得、天天有剪贴”,使干部自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三是严格学习考评。部办公室每月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定期对个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检查、展评,并把学习情况作为个人和所在科室参加考核以及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内容。

2、塑造知识型人才。鼓励组工干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做到博学善思,勤于总结,精通业务,学以致用。一是提高干部写作水平。

部内每3—5人成立一个写作互助组,通过互帮互学,促进全体干部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二是优化干部知识结构。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定期组织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锻炼、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其视野,增长其才干。三是培养干部创新思维。在部内开展了最佳建议奖活动,工作人员每周分别提一条业务工作建议和自身建设方面的建议,由办公室梳理后提交部长办公会审定,对有价值的建议,制定相关措施,予以落实。同时坚持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个机关干部联系一个市直单位、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企业,每周抽出2天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3、锻造正派型队伍。把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努力做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敬业奉献,素质优良。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组织人事干部若干行为规

范》作为组工干部的言行标尺,定期开展“进组织部门图什么,在自己岗位上干什么,在干部群众中形象是什么”大讨论活动,组织每个干部对照“公道正派”的要求,认真查摆和纠正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不公道、不正派、不廉洁等方面的问题,自觉作到文明共事、公正办事、热情干事。二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运行程序,公开各科室工作职责,明确每个干部工作任务,凡有违反组织纪律、组织程序、徇私舞弊、有损组工干部形象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特别是在干部使用、发展党员、市委市政府临时性中心工作等方面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说情登记制和八小时以外重要事项活动汇报制。三是营造外部监督氛围。通过设立部长信箱、公开监督电话、聘任部机关监督员、建立部内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开展“开门评部”活动等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对组织部门及每个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4、创造干事型平台。完善各项工作激励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努力做到自动自发、拼搏进取、政绩公开,创先争优。首先在目标管理上下功夫。制定了2005组织工作目标管理意见,提出了“11110”奋斗目标,对组工信息、调研课题、创新举措、廉政建设等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并分别落实到副部长、各科室及每个组工干部身上。各科室及每位组工干部的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负责进行一周一汇总、一月一公示,副部长每季度对分管科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点评,年终评出先进科室和优秀个人,作为科室负责人和干部本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在激励措施上下功夫。部内引入竞争机制,各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和双向选择制。年终各科(室)长(主任)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述职,并接受大家的评议,评议结果称职以上票达不到80%,或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的,自动辞去科(室)长(主

任)职务,使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率先在组织部门得到充分体现,努力为每个干部提供干事创业、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和舞台。

5、营造和谐型氛围。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努力营造诚实为本,以部为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一方面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先后粉刷了办公用房,更新了办公设备,制定了卫生制度,规范了文明行为,美化了部内环境,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同时为丰富和活跃干部的文化生活,培养干部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先后开展了学习太极拳、登山比赛、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增加同志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增添了部门活力。另一方面建立谈心制度。部长、科长(主任)、干事之间经常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副部长与每个同志做到一月一谈心,部长与每个同志做到一季一交流,在机关内部形成了上级关心下级、下级尊重上级、相互帮助支持,相互关心提高的和谐氛围。

三、初步成效

通过“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一是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组工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自觉作到永不自满、见贤思齐、乐学不倦、刻苦钻研。通过开展“干部读书竞赛”和“组工干部学习论坛”等活动,全体组工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重要时事政治,切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积极钻研组工业务,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给自己充电加压。目前,部机关工作人员通过自修,已全部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二是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广大组工干部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工

作前进的根本动力,自觉作到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勤于总结、勇于实践。今年以来,我们结合组工干部联系点活动,组织组工干部每月选择一个调研课题深入联系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在部机关开展了“最佳调研报告”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共集中开展各种调研活动10次,撰写调研报告56篇。其中等调研报告先后被上级组工刊物采用。同时在最佳建议奖活动中,大家先后为开展组工业务和加强自身建设提出有价值建议200多条,被采用30余条,其中不作为村官惩戒和不合格党员提醒告诫等做法先后被省市新闻媒体刊登。

三是准确表述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组工干部把发言、演讲、汇报工作和材料写作作为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条件,自觉作到能言善写、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在机关干部学习论坛上,大家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在模拟岗位竞聘上,大家积极参与,使自己的演讲水

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认真落实“11110”组织工作目标,把写作水平的提高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积极撰写各类信息和新闻稿件,截止9月底,部内干部职工共在市以上组工刊物和新闻媒体发稿150多篇。

四是严谨细致的作风进一步好转。广大组工干部把炼就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自觉作到观察仔细、思考周全、说话得体、干事认真。全年组织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和纰漏,信息调研、组工信访、干部档案、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全市组织系统均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为了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把“双高双强”干部选进村级组织班子,我们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提出了“十严格”保证换届成功、“十个一”巩固换届成果的措施,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一致肯定。

五是公正良好的形象进一步巩固。

广大组工干部把维护自身形象作为提高组织部门威信的有效途径,自觉作到办事公正、为人正派、心身健康、追求完美。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部荣我荣、部衰我耻”的意识,自觉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组织部这块牌子擦亮。行动上,严格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办事,做到对上对下一样热情,对内对外一样公正。同时积极开展救助艾滋病致孤孤儿活动,先后为艾滋病致孤孤儿捐款4970元,邮寄学习用品6次。在“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民主测评中,部机关和每个组工干部的群众满意率都在98%以上,在社会上树立了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2005年2月,我部机关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四、几点启示

“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部自身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 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建立健全各项机关制度,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机关文化建设应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并贯穿其中。在制度的建立修订上,应本着实际、实效的原则,防止脱离实际,造成操作性不强、不好把握的问题。同时,又要体现努力的原则,就像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在目标分值的设定上要体现科学、合理、合情的原则,既要突出重大工作的位置,又要兼顾组工干部工作和劳动强度的承受力。在制度制订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组工干部和社会其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集思广益,使制度日臻完善。

二、抓好机关制度落实,是机关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制度制定后,不能很好地抓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要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专门负责机关各项制度的督促检查,从而推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办公室要为每名组工干部建立个人工作档案,把平时 的考勤、工作、学习、奖惩等情况及时记录归案,作为年终评价的重要依据。我们自“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抓“11110”组织工作目标落实上,坚持实行发表稿件和采用建议月公示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部信息调研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三、坚持形式内容上的创新,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物,同样,在机关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赋予文化建设新的内容,以改变不合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做法,比如在集中学习中,要彻底改变组工干部被动学习的方式,启发大家动脑筋、想事情,解决理论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从实践中总结、积累、提炼的方法,把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易于接受的坚持下来,把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工作制度

认真加以研究、修改、完善,永葆制度的活力。

四、营造互助和谐的机关氛围,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灵魂。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想取得进步,取得工作上的突破,单靠一两人的努力是很难完成。我们为了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把增强组织部门的“团队精神”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法宝。首先对科室人员进行了调整,对科室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明确,使各科室工作人员犹如一家人,各科室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其次,把学习作为增强同志们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有效平台。通过成立兴趣学习小组、“一帮一”学习小组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同志们之间的友谊,使之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三,把工作上的相互配合作为增长干部才干、营造和谐机关的有效途径。在信息上实行了全员目标管理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干部考核考察等中心

篇3: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1 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1.1 公路设计创新占有主导地位。

在交通工程企业技术的创新中, 公路设计占有主导地位, 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施工条件, 想要提高设计的质量, 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 要结合使用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1.2 结合特定的项目进行创新。

道路工程有着多种类型, 一般高速工程的施工技术不具有通用性, 这一工程的施工技术只适用于单项的工程项目, 所以, 在创新的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特定的项目进行, 要做到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的质量。交通工程企业在技术创新时, 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工程, 以专项的载体进行技术开发, 这样才能解决道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对道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相关技术创新人员一定要加强内部创新, 还要制定出有针对的解决方案, 从而保证项目工程可以顺利的完工。

1.3 交通工程的施工工艺所占比重较大。

在交通工程中, 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优化, 施工方案一般是在施工前制定出来的,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有时遇到突发状况, 必须及时对施工工艺进行修改, 比如施工现场的土层比较厚, 需要应用特殊的施工技术, 还要优化施工工艺, 所以,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施工环境, 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与创新。

2 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2.1 自主创新。

交通工程企业一定要具有自主创新的精神, 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 对创新技术的自主的研发, 在创新的过程中, 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前提, 还要对企业内部科研组织系统进行不断的创新, 应用核心技术开发出新的产品, 形成自主创新的新模式。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可以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与发展先机。在创新的过程中, 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价值。在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业中, 对于大型的施工项目, 想要实现自主创新有一定难度, 所以, 交通工程企业在选用创新模式时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2.2 合作创新。

我国交通工程企业的各项技术发展比较慢, 存在一定滞后性, 所以, 企业想要依靠自身实力对技术进行创新有一定难度,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 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这有助于解决技术难点, 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合作创新是一种新型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应用合作创新的模式,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企业间以及人才间的合作与交流, 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 而且还能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与风险。

2.3 引进技术模仿创新。

交通工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自身实力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 企业需要引进已有的创新技术, 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引进企业, 企业在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进一步创新, 这种创新模式能够迅速的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技术水平, 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模仿创新是指通过模仿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思路、工艺、技术、材料等的开发模式, 研究其内部的技术创新, 然后运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 这种创新需要将外界的创新模式与自身的创新进行很好的结合。

3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一个企业要想使得技术创新更加的完美, 就必须制定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3.1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对技术创新人员按贡献的大小给予物质与精神的鼓励,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激发员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觉悟, 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3.2 建立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它是企业内部在长期积累的条件下形成的, 是企业制度的精髓, 建立健全创新文化能够适应当前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竞争力。

3.3 建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交通工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决策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创新目标的把握、以及对创新成果的运用的落实力度, 都对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4 完善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措施

公路交通工程设计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于安全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 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 根据不同的施工状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 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 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

4.1 确立创新主体, 加快技术中心的建设。

企业要构筑自身的技术中心, 使其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支撑与依托。技术中心的建设要紧密的结合生产现场, 仅仅的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进行技术创新。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 对现有的科研力量为基础进行扩展, 形成决策层、管理层、开发层的一体化, 紧密型管理与松散型管理相互结合的组织机构。

4.2 紧密的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划。

我国是一个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的宏观控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的国情与交通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 建立了技术交易市场, 促进了技术的市场化, 加大了研究与开发的力度。

结束语

交通工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 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 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要求, 在优化与创新技术时, 要以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为前提, 还要以降低创新成本为原则。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 需要考虑企业自身设计情况, 不能盲足选择, 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与技术交流,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创新工作形式, 可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好的发展, 降低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保证道路使用的安全性。

摘要:良好的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对城市道路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现代社会中,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出行的次数也有所增多, 为了保证出行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人们对道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交通工程企业一定要对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优化, 提高交通道路的施工技术, 还要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以及道路的畅通性, 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悫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民营企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4) .

[2]王志斌.实施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06 (2) .

[3]李保福.企业技术创新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6 (2) .

篇4: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相关资料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各大高校对这一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从综合素质课程、网络、外语工作课程、专业骨干课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使该专业具有国际性、适用性与创新性等特色。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反思

1.教学方法忽视人文学科的特殊性

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上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自主学习。因此很容易出现这类现象:教师努力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所以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

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否则将为建设课程体系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某高校曾经创建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想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社会中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共和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能够胜任研究人员、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的人才。

3.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

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都是从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的,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在对教师的评价时,通常将教师的教课方法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趣味性等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4.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本科与专科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都被定义为师范类专业,属于文科。而其他非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增添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科目。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师范类学校还是非师范类学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所教授的都是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写作、语言学等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缺乏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性。若长期保持这样的体系而不开设新的课程,就会导致学生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出现傲慢态度,但思想理念却保持落后和保守性。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推进与实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它不仅实现了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还借鉴了许多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成功案例,将外语课程与计算机心理课程也算在普通的基础课程中。在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也进行了培养。另外,对于课程体系的创新,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实践机会,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突出特色

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实现深造与就业共同进行的教学目标,应当把因材施教作为重点,从而提升专业培养高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应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

3.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构架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将以参照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设置,将学生对于就业的需要作为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的重点,达到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外语已经成为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加强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力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前了解社会角色和就业岗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明确就业目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加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脚步。目前,我国教学体系中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还存在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中国汉语文化的传播,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现在这一课程体系的创新已经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在不断努力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

[2]李玲.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6):40.

篇5: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一、建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留学生的学习是国家之间进行文化成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侧面表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理念的创新。近年来,我国高等医科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不断增加,他们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与我国教育人员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有可能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对我国的教育、文明成果的理解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制定一套的完整保障监控体系,对留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评,保障专业教学的质量。

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果的监控,教育人员也可以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的了解,也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并加深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畅。

同时,在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帮助下,学校的教学事务管理人员可以对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加强对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为留学生的后勤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科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建设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比如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的瑞康医院就形成了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学生在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由主治医生和相关教育教学人员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生在临床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指导,并针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表现对教学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测评。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合理有序,相关教学人员制定了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出科考核制度、岗前培训制度等。

二、在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为了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体系的运作离不开制度的监管和保障,因此,高等医科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留学生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这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公信力和约束力的监控、管理机制。由于各个学校在发展历史、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展情况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相关负责人员不可盲目照搬其它院校的构建经验,要依据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建立完整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完备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模式,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而言,这项工作需要医学院本身与医技学院进行充分的合作,医学院应主要负责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事务,比如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一级学院需要负责学生的后勤服务,比如为留学生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负责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事宜。

其次,为了保障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稳步运行,学校内部应该加强对留学生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比如三峡大学就形成了“分管校长-医学院院长-专业教学主任”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团队,为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制定了完整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对任职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为了实现对留学生的扩招,提升高等医科院校留学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学校应当加强并深入的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要为该部门招聘更多的对外工作人才,保证工作人员的外语能力和水平,形成专业的留学生事务行政管理团队,并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制度,比如“留学生招生管理办法”“留学生守则”等等。

理论的教学同样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项重点学习内容,不能因为临床医学的实践特性就忽略了对理论的教学以及测评。为了保证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临床医学中的精髓,学校要对该专业的任职教师进行全面的任职资格审查。目前,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的对外教学都是采用全英语的方式进行授课,帮助实现交流无障碍的目的,很多具有丰富临床医学经验的教授因为英语能力存在欠缺,不能为留学生授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组织这些教师为英语水平较高的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定期的知识培训,在临床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度,对留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目前,一些高等医科学校为了让优秀的临床医学教师全部参与到留学生教育实践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比如派遣出国、组建英语强化班等等。

同时,为了实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监控,检验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应该形成教学管理人员和资格教师的听课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系统的评估,参与听课制度的人员应包括留学生事务的相关领导、专业教学主任、资历丰厚的专业教师等等。为了实现对教学课程的有效检验,听课的频率和时间应该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最后,各个高等医科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在临床医学方面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使用的教材进行适当的安排和调整,要让留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学到最有用的医学知识。

结语:

篇6: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理论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与困难而忽视某些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科或专业的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试方式不够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师资队伍需要加强,经费、设备、场所需要进一步的投入与建设。

通过这些方面的改正,有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加大实践性教学课程比例,以及在校学习与下厂实习相结合的交替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典型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在实践学习中,充分了解各种社会、经济、生产革新、科学研究信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和创造力方面都得到较好的提高。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交通运输类专业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课程体系是在苏联同类专业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而形成的。根据教育部于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全国各个有关院校陆续设立交通运输专业,各个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不同,设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沈阳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成立于,学校交通运输学科以“立足交通、服务交通”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能力、指挥决策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能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生产组织与指挥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运输组织规划与决策、运输生产组织指挥、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5]。

近年来,伴随着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各个部门的应用,运输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导致各种运输方式由相互排斥、相互竞争转变为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而发展成综合运输的新概念和新模式。这种新的概念与模式,即所谓的.“大交通”。在这种“大交通”背景下,针对交通运输专业构建一种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近些年来,沈阳大学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建立了保障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学校一直支持和鼓励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开展多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并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信号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基于此,本文优化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文优化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并完善本专业各实践性教学管理规律。通过可行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规范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优化措施如下:

1)优化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全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

2)制定与规范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和管理文件,建立保障措施,规范实践性教学过程,建立保障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注重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本文提出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各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文件,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期良好关系,并完善交通输专业实验室,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的能力。以下介绍具体措施。

1)提出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如何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措施的分析,研究教学改革内容和措施。提出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提出各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提出符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法与标准,从而完善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并体现质量标准的多层次。

2)修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根据“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组织编写本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在各大纲中充分体现提高大学生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能力的出发点,并通过实践,形成充满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固化为学院、系的教学管理制度。

3)提出交通运输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改变“毕业设计”这种单一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信号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组织学”“交通控制技术”“物流配送”等内容的若干套综合性设计方案、各阶段课程设计任务书、各阶段课程设计指导书、各阶段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在级、级中实施实践,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能力。

4结语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管理的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构建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力求提高大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实践检验,方案能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立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22-224.

[2]林晓辉,曹成涛,杨志伟.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67-70,89.

[3]尹建国.实践性教学方法及其在传统法学课堂中的运用[J].法学杂志,(1):21-27.

[4]赵瑞芳,郭德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性[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8):199.

上一篇:开学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句式变换之整句 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