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2024-04-24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通用8篇)

篇1: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TRS_AUTADD_119079491733{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P{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TD{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DIV{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LI{ARGIN-TP:0px;ARGIN-BTT: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比较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内小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布置作业]

活动:

1、2和3题

[板书设计]

[后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一、基本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地点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二、等高线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⑴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同。

⑵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应用:

⑴能判断山地的不同形态。

⑵会判读地形图。

篇2: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比较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c.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课内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布置作业]

活动:1、2和3题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一、基本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地点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二、等高线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⑴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同。

⑵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应用:

⑴能判断山地的不同形态。

篇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教师只有了解学情、研究学情、把握学情, 才能做好创新型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看起来“简单”:正文部分只有400余字, 学生2分钟就可以轻松阅读完;配图也不复杂, 有4张景观图、1张地形图、1张素描图、2张示意图、6张等高线地图。从学生特征来看, 学生比较“低龄”:大都只有11岁, 有的才10岁 (从五年级录取) , 比普通中学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要低1~2岁, 生活经验不足是他们学习的一大阻碍。从思维层面讲, 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化、线性化、平面化的阶段, 对“平面图—立体图”相互转换的空间思维模式接触不多。基于此, 笔者在教学中曾尝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播放山体的立体三维动画以及用动画展示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 或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微课”视频。尝试结果都不是很满意: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 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达成。经过认真分析, 笔者认为, 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学习缺乏内驱力, 即好奇心没有被激活;二是没有做到深度学习, 即探究学习不到位。所以,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体验到立体空间概念与平面线性知识之间的转化。

基于此, 笔者从创新型课堂教学三要素出发, 优化整合“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收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也得到一些专家的认可 (该课于2016年6月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网络直播) 。

一、好奇之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问题意识

好奇心是探究之源, 兴趣是迈向科学的内驱力。贺淑曼教授认为, 好奇与兴趣是孩子本能的心理需求, 也是一切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开端。[1]好奇心人皆有之, 儿童的好奇心最为强烈。没有瓦特的好奇心, 就没有蒸汽机的发明;没有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 也不会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没有哥白尼对宇宙的痴迷, 也不会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制《天体运动论》传世。因此, 兴趣和好奇之心是高效学习的核心要素, 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之心, 学习往往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认知。

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在导课时凸显了兴趣激活和问题引领。其具体做法如下:以“游”引趣, 设置美丽的旅游线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境”激趣, 创设真实的旅游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歌”增趣, 通过歌曲欣赏来增添学习兴趣;以“演”诱趣, 让学生角色扮演, 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景点, 进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活其好奇心。

课堂实录片段1:课堂导入

教师:同学们, 美好的“十一”黄金周刚刚结束, 大家外出旅游了吗?今天,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一次美妙的图上旅游。由我做导游, 为大家设计“长江一日游”精品线路图。如果设计得好、画得好, 大家掌声鼓励;如果不好, 请大家左手拍拍右手。

请看我们的导游图, 请画出五大景点图:①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丘陵 (江南丘陵) ;③盆地 (四川盆地) ;④高原 (青藏高原) ;⑤山地 (喜马拉雅山脉) 。

大家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但今天同学们就会感受到, 长江之美胜桂林。今天, 我就和大家从太湖出发, 沿着美丽的长江, 欣赏“五大”美丽的景点, 感受美丽中国的无穷魅力!

(教师展示旅行问题:一是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美丽的风光;二是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来观察“五大”景点;三是记住“五大”景点的地形和海拔特点。)

教师:下面, 我们的行程马上开始。

(播放五大景点图 (十张PPT:精选五大地形区精美的画面, 标注五大地形区的地表起伏和海拔高度, 即把教材内容前置) , 同时插播歌曲《我爱你中国》。)

教师: (用导游总结引入课堂主题) 导游的总结告白中包含了哪些地理知识?他为什么说有“升天”与“入地”的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如何将“升天”与“入地”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图上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导入新课虽然简短, 但它是一个窗口。简短几分钟展示的不仅是教学的风格, 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本课导入彰显了兴趣激发与好奇心驱动, 凸显了以角色扮演为切入点的参与体验, 为探究式学习营造了一种轻松欢快、自由民主的氛围。这样, 学生不仅参与过程, 升华了情感, 而且也学到了知识, 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和知识前置。播放微课 (歌曲《我爱你中国》和精美的地形图片联播) 、让学生扮演导游的手法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化和活动化处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处理使课堂有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歌声, 同时又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 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使其想学、乐学。

二、探究之意——科学的态度与严谨的推理

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如果非要用某个词语来描述近三十年来美国科学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这个词一定是‘探究’。”[3]探究也是我国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探究式学习应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认为, 初中生的探究式学习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 以“直观”为前提, 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模型或操作平台, 做到有“法”可依;第二, 以“形象”为基础, 以形象思维为主;第三, 以“参与”为重点,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其中, 感悟过程;第四, 以“求真”为保证, 尽可能立足生活素材, 关注生活现象, 模拟生活场景, 提炼生活问题, 让学生真实地参与、感受、思考、推理问题解决的过程。

课堂实录片段2:造山, 制作山体模型

1. 单峰山 (直观展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原料和工具:一张A4纸、一把剪刀和手电筒。

步骤:

(1) 将A4纸折叠裁剪成正方形;

(2) 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叠3次, 用剪刀从闭合边剪到开口边, 大致3厘米裁剪一次, 平行裁剪4次, 注意不要剪断;

(3) 展开后在4条棱角上画实线, 相邻2条楞再对折一次 (凸显山谷) , 在裁剪线上画虚线;

(4) 在剪痕处标注100米、200米、300米、400米高度;

(5) 学生展示山体部位的名称。

2. 双峰山 (老师课前做好, 让学生自己描绘、体验过程)

用土豆造出10座双峰山 (突出陡崖, 便于描画) , 插上牙签, 每一小组发一个土豆山。

本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如何把立体图转化为俯视图或顶视图, 为平面图上的等高线提供实物支持。山体模型做好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体验“等高线图从山上往下看是什么样子”——用手电筒从剪纸山上垂直照射, 留下的圆圈阴影即为等高线。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本节课来讲, 没有学生的动手参与、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 仅仅依靠观看视频来理解“等高线地图”, 是徒劳或低效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更易于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课堂实录片段3:画山, 绘等高线图[2]

(学生展示制作的山体模型, 教师提问如何把它转化成平面图。学生思考后, 展示回答。)

教师请班级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走向讲台对比展示。假设讲台就是海平面, 请学生说出两位同学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接下来, 教师再引入等高线 (等深线) 和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展示制作剪纸山。

1.剪纸山——理解等高线原理。教师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来讲解等高线绘制原理 (手电筒照射剪纸山的一圈圈阴影即为等高线) 。同理, 我们来给等深线下个定义, 即低于海平面的深度相同的点连起来叫等深线。生活中关于等高线的例子有很多, 如学校映天湖湖面与湖岸之间的白色水印, 这一圈一圈的白色水印是不是等高线呢?如果比海平面高那就是等高线, 如果比海平面低那就是等深线。

懂得了制作原理后, 教师让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把“土豆山”绘制到平面图上来。

2.土豆山 (在做成三层的土地山上外加两个山顶, 效果更明晰) ——画出等高线。其步骤如下:

(1) 把土豆山上的牙签穿透A4纸 (目的是定位) ;

(2) 用细笔 (笔要垂直) 沿着土豆山的底层画一圈;

(3) 拿掉底层, 把土豆山放回原处, 再沿着第二层画一圈;

(4) 依次类推。

等高线图已经画好, 它和土豆山体之间的转换 (见图1) 很形象地呈现出来了。

与传统的课件展示和动画视频播放相比, 这种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更真实、更有效、更接地气, 也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平面—立体”相互转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中, 获得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地理视角。这一过程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探究学习的意蕴和内涵。在网络时代, 学生更容易缺失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探究过程, 缺少自己动手的机会和有意义的“经历”, 而这也恰恰是创新型课堂的短板。动手实验、模拟演示、合作探究、意义建构, 这些求真、求实、求用的做法契合创新型课堂真谛和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

三、建构之乐——自制山体与理性归纳

建构之乐是一种自我成就感的表达或展示。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 学习更是一种“意义建构”。笔者认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值得借鉴:第一, 学习就是学生身心在场的合作、交流与探究的过程,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 建构是指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强调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参与中感悟知识, 不是无生命意义的死记知识。

那么, “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要让学生建构什么呢?结合学习目标来分析, 学生要认识等高线的特征, 掌握等高线的分析判断方法, 学会运用等高线原理和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进而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建构。

课堂实录片段4:建构等高线与山体之间关系

这一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 分组与合作:4~8人为一小组, 每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监督员;

2. 建构绘制, 借助所造的山地模型——土豆山与所绘制的土豆山等高线图 (见图1) ;

3. 参考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以及其他参考资料;

4. 内容与分工 (见表1) ;

5. 总结等高线地图分布特点, 学会判读地形图。

为让学生了解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直观表示五种地形类型,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等高线地形图, 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图上按照一定的海拔高度涂上不同的颜色, 如海拔200米以下涂上绿色代表平原、海拔200米~500米涂上青色代表丘陵, 即按照越高越亮或越高越暗的原则对地形涂色, 由此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最后, 用诗歌总结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上海拔等, 山峰之巅有标注。

山顶中间是鞍部, 高谷低脊要分清。

陡密缓疏需理解, 陡崖位置线重合。

颜色标涂有原则, 五种地形会判别。

“探山活动”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 主要让学生准确识别和理解等高线的弯曲变化、高低走势以及所表示的山体形态。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展示等环节, 培养了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意识、读图观察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更重要的是真正体验和感受了“做中学、学中做”的内涵。这种“探山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建构。这种建构不是由外向内的强压和灌输, 而是由内向外的, 通过合作、交流、对话和探究来实现的。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探究—建构”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好奇—探究—建构”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 提升学生的探究之意, 进而达到建构之乐的境界, 这正是我们期盼的创新型课堂, 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贺淑曼.天生我材必有用:英才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69.

[2]黄雷.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7 (8) :24-25.

篇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高低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硬币山的制作和连接图上相同数值的点,体会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观看等高线地图的绘制方法,总结等高线的特点;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总结对照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说出山体各种地形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图片、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利用实践探究活动、习题演练、师生白板互动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高线的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展示图片)我国西南特种兵狼牙大队孤狼小队接到上级的一项任务,要消灭一恐怖组织的基地,于是孤狼小队展开的细致的调查,制定作战方案,并成功消灭了恐怖组织的基地,那么我西南特种兵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生:制作地图,知道指挥部,碉堡,弹药库所在的位置。师:那么如何将地表高低起伏不平的状况准确的画在平面图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地形图的判读》。

2、讲授新课:

环节一:百度搜索 学生看教材24页,百度一下搜索找到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在学生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基础上及时练习:

练习一:读下图,甲地海拔高度为_____,乙地海拔为______,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

练习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与

世界大陆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15米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练习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

环节二:实践探究

学生实践探究完成活动一和活动二,动脑、动手来体验等高线的绘制。

活动一:学生课下准备好三枚硬币,一枚一元的,一枚五角的,一枚一角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好,画这座硬币山的俯视图,体验等高线的绘制。

活动二:教师课前印好带有100、200、300数值的黑点,让学生将图中数值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再次体验等高线的绘制。

学生绘制好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绘制情况,并及时予以评价。

环节三:百度搜索

学生看教材24页、26页,找到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并读图分析总结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环节四:读图分析

学生观察等线线地形图并对比山脉坡度陡缓,分析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并及时进行练习检验。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平时登山的经验来理解这部分内容。

环节五:读图分析

借助学生喜爱的喜洋洋这个动画人物,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来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判读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并及时练习检验。

山峰:闭合曲线,里高外低_____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_____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鞍部:两个山峰中间较低的地方_____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练习: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米。 2、那B的海拔是_____米。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何处,用字母_____表示。

4、图中D或C处哪一处可以有河流经过?

环节六:欣赏发现美

展示图片,学生观看:我们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比如我们把手握紧,就当是一座山,教师教学生认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此外还有丘陵,梯田,黄土高原,美国拉布多大峡谷等。

篇5: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小结)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面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等深线的绘制方法一样,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得到等深线。

(板书)2.等高线地形图

[启思]出示等高线地形模型,学生观察,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②观察等高线地形模型,左右两个山坡哪个坡陡?哪个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分布情况有什么关系?

③结合课本图1.3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观察等高线形状和山地实体形态的差别,你能总结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这些地形的方法吗? [活动](要求)前两个问题独立思考,(小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只要读出各地面点的海拔,就可以知道地面上哪里高,哪里低;而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地面上各地点的海拔高低,是用不同颜色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着色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浅绿色表示盆地;浅黄色表示丘陵;深黄色表示高原;棕黄色表示山地;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激趣]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阅读地图。那有没有一种更直观的图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呢?当然有,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地形剖面图。(板书)4.地形剖面图

[启思]①怎样得到地形剖面图?

②观察课本28页图1.43已绘制部分,你能把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吗?

③地形剖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比较有什么优势? [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或小组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师生活动)(小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巧练](梳理知识)请你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篇6: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会进行简单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2、了解等高线概念,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4、激发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积极和自觉性。

5、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 观。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1、展示五指山市地理位置与五指山景观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五指山主峰——二峰的海拔1867米,海南第一高山,可是长期生活在五指山市的同学却说主峰高1538.5米左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却有两个高度呢?

2、展示五指山与五指山市的地面高度的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直观简化图,让学生判断与回答,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1、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制作一座硬币五指山二峰山(五指山市为起点),绘出该硬币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投影学生的绘图,并让其他学生评价,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结合课件图片,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师重点讲解

2、引导学生观察所绘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习题,并总结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3、引导学生观察所绘的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参加爬山活动,你会选择AB哪个坡?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并总结出等高线的另一个特征:“线密坡陡,线疏坡缓”

承转:同学们,我们爬山会看到山有千姿百态,但是不外乎由几个基本部位组成,你都认识山地的哪些部位?

1、展示山体不同部位地形景观图,指图让学生说出山体的不同部位。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拳头这座“五指山”并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3、根据山体不同部位地形图与自己拳头这座“五指山”师生互动,总结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位置或形态特点并总结出:

山峰:海拔由外向里升高 鞍部:两个山峰的中间部位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地方向数值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的地方向数值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4、引导学生在拳头上滴水,观察水流情况,“哪里容易形成河流? 引领学生完成探山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旅途中寻找出山体的不同部位(比一比谁准又快)

以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后评价,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应用,并思考地形图还可以用什么的方式更直观的表达。

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坡度——疏密:坡陡—线密

坡缓—线疏

篇7: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也就是要能够通过比较抓住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特点,最好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体验,结合实物比对,能够理解和识记住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特点。

而据经验知道,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有些同学虽然爬过山,但并没有仔细地俯视过一座山,也并没有接触过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山脊和山谷等概念,并不曾在脑海中留下空间。

所以,这一节课看似读图训练,却需要一环扣一环,层层过渡,引导学生一步步观看,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关。

鉴于此,我们决定在引导学生看上分解难点,让学生一看再看。同时为了增强课堂的情趣性和迎合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我们将学习过程设计为“大王叫我来巡山闯三关”。

课前在《大王叫我来巡山》的音乐中回顾节假日人们的休闲方式,爬山的不同图片,提出爬山不仅能够愉悦身心,休闲锻炼,还能够让亲朋好友在相互扶持中拉近情感。于是,开发山,设计旅游路线就成为一门修炼,你知道我们看瀑布,攀岩,修路,建t望塔等一般选择山体的什么部位,开发和设计人员用什么样的地图做设计和判断。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提出这种图该怎么看,判断时应注意有什么特点?切入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我们将闯三关实现。

首先第一关“火眼金晴第一看――看山是山”:要求学生在老师出示的山体素描图各编号位置选出部位名称:山脊,山谷,山峰,陡崖,鞍部,陡坡,缓坡,比较不同编号位置的高低。旨在让学生直观形成山体不同部位名称概念,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概念,并通过结合老师分发的山体模型展示,抽验学生熟悉概念。

接着第二关“火眼金晴第二看――看山不是山”:要求学生按照视频示范,每小组学生给老师分发的山体模型上描出等高线,可以在不同等高距位置描点,再使用细胶带粘出等高线,并能在老师在绘制过的山体模型上空垂直俯拍打印的相片上结合标注的“山脊,山谷,山峰,陡崖,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观察等高线疏密和弯曲特点。在一组组展示中强化概念,重复训练,旨在让学生直观审视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及与实物的关联,有效形成转换。这样,结合山体不同部位分体判断,一步步内化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部位等高线特点,最终能够在新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完成相应编号部位的判断。

之后,进行第三关“火眼金晴第三看――看山还是山”:要求学生依据提供的等高线地形图按照不同要求作出判断,如哪里适合建电视发射塔,哪里可能会形成河流,哪里会看到瀑布,哪里适合攀岩,哪里修建登临山峰路线省力一点……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学生活中的地理的.习惯。这一关可以采用抢答赛的方式,要求学生首先亮明方案,还要能够解释方案决策的出发点,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最后,在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当堂检测,从而发现个别学生的遗漏点,为个别辅导把关。并寄语学生,每一天的学习都是在锻造我们的金睛火眼,我们看的越多,听的越多,实践的越多,也就越会衍生出更多的创新点,不断扮美我们生活的明天。

篇8: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想

一、“虚拟”“现实”与地理教学

(一) 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虚拟地理环境, 可以定义为以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为主体的一个虚拟共享空间与环境, 它既可以是现实地理环境的表达、模拟、延伸与超越, 也可以仅是指赛博空间中存在的一个虚拟社会世界。其中的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相结合后的集合体。化身是用户在虚拟世界 中的三维图形表达, 是一种身份表达。对于虚拟地理环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国年教授也给出了定义: 虚拟地理 环境 (Virtu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 VGE) 是指数字化了的现实地理环境、恢复与复原的过去的地理环境、预测与预报的未来的地理环境。为了更好地界定虚拟与现实的区别, 本文我们暂且以吕国年教授所给定的虚拟地理环境为蓝本进行论述。以此概念, 虚拟地理环境用于地理教学主要表现为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下, 主体运用 某种软件 (ARCGIS、AUTHOR- WARE等) 进行模拟现实的教学活动过程。

虚拟地理环境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如下特征: (1) 真实环境的仿真模拟再现, 如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等环境的真实再现, 包括对过去或未来的模拟再现。 (2) 用户可以在其间任意虚拟侵入、渗透和交互以及根据意愿任意移动。 (3) 部分可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空间分析。例如运用GIS可以实现这种高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 (4) 可视化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 是用户实现应用的基础。

(二) 现实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通常, 我们这么来理解现实地理环境: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 位于地球表层, 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 其厚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是一种人类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真实地理环境。本文中还要涉及一种地理实体模型的展示探讨, 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现实仿地理环境”。二者同属于“现实”范畴之中。

现实地理环境有如下基本特征: (1) 复杂性。地理环境中涉及的因素种类多、数量大, 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连接, 结构十分复杂。 (2) 关联性。众多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各自规律性的关联, 同时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 (3) 地域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但是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 存在一定的差异。 (4) 稳定性。一定的地理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在较长的时间内, 其形态特征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例如山地不会轻易转变为平原, 平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永久性海洋。 (5) 实践性。现实地理环境的深层可知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地理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与感知地理事物的存在价值, 在现实活动中体验地理学习的无穷乐趣, 以及培养自身的真实地理情操。

(三) “虚拟”与“现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教学中具有超强的优势效应, 如地形地貌时空动态仿真模拟、水文动态模拟、社会文化现象静动态演示等。地理环境具有空间性和区域性, 直接的现实活动很难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展示出来,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虚拟的地理环境将纷繁多样的地理事象很简单方便地呈现出来, 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 对于一些地理教学内容, 如果完全依赖于虚拟的信息媒体, 会使教学过程单一化、程式化, 致使师生陷入虚拟世界无法现实表达。所以, 我们在应用虚拟世界的同时, 也应注意现实世界的教学实现。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本身存在于地理环境之中, 对所在地理环境有一定的浅显理解, 但是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难以表达的内容时, 如果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亲身感受或间接通过现实仿地理模型来进行地理事物感知,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实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彻底实践性, 所以还应注意结合虚拟世界的动态便利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

因此,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抓住所学地理内容, 因质制宜、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避免“一刀切”所产生的“学习审美疲劳感”, 注重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地理环境的有效结合,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互动状态。为了较为明确地说明该问题, 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地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一)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教学案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该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要用纷乱的二维地图来想象复杂的三维地形, 对于立体感还比较差、见识也比较少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掌握难度较大, 非常不容易。初中地理新课标在该部分的课程标准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 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 不然的话, 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 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 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 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同时, 新课标中并未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问题有所要求, 即使如此, 我们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其应用性。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学习该内容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符合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 进而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学生现有认知比较浅显的情况下, 如何把握等高线的抽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着实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此情况之下,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当地进行实地观察, 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形态, 首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知识经验, 然后利用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展示, 让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及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特征。同时, 为了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有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等高线实体模型的制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这样, 便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了现实地理环境初步感知———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现实仿真模型的自主建立的过程, 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最后达到现实应用的目的。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良好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实现兴趣与效率的双赢。

(二)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地理教学策略

1.现实地理环境考察阶段

地理教师提前让学生预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有意义地指导山地不同部位的含义, 即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提前带领学生或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野外或相关环境的实地观察, 切身感受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景观。如果实地缺少相关的部分景观, 可以指定相似的小地理事物环境进行仿似观察。例如, 学生可以去附近公园的高地, 仿似感受山顶的景观, 在高低凹坡处感受山谷的景观, 等等, 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积累相关的感性材料, 为下一步理性感知的加工提供必要的准备。

2.虚拟地理环境演示阶段

(1) 首先可以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山体三维实体与等高线的交互显示。打开经过处理的三维实体遥感图, 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等, 使学生对山体概念有个清楚的认识, 如图1所示。然后, 再打开与该山体模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层并叠加到图层1上, 如图2所示。移动鼠标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山体等高线, 最后定为俯视图观察角度, 如图3所示。接着, 关闭图层1, 在演示窗口只留下等高线图层, 如图4所示。此时关于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一目了然。

(2) 在AUTHORWARE软件环境支持下, 同样可以进行等高线与山地实体的转换, 并且赋予其更加灵活的动态性。具体演示过程如下:首先显示一个简单的山地图片, 然后在不同的高度上显示等高线, 关闭山地图片, 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实体框架, 如图5。然后点击图5所示的“down”按钮, 会使该部分等高线向下移动, 形成一个平面形式的等高线示意图, 如图6。接着再点击“up”按钮, 等高线又恢复到立体结构, 如图5。之后, 根据这样的演示先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来源, 使学生的认知从立体到平面实现动态的转换, 然后根据类似的立体———平面的转换, 进而实现山地不同部位的三维到二维的转变, 使学生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平面深刻感知其立体的模式, 实现一种从虚拟到现实的认知感受。

3.仿真实模型实践阶段

学生在观察多媒体进行等高线三维模拟展示之后, 就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等高线的产生过程, 深化学生的理解, 需让学生亲手制作等高线实体模型, 那么教师可以先以自制模型为例进行引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现实环境事物来深化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 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热情和大脑皮层的神经, 学生开始观察、思考、实践、模拟, 创造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点子。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事物, 让学生思维发散。总之, 要充分利用周围现实环境的事物实现地理学习的生活趣味性。

(1) 纸环叠置抻压法

材料准备:白纸若干张, 剪刀, 胶棒, 彩笔。

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如下:找一张白纸, 剪成一个圆环, 圆面尽量较宽, 命名为“圆1”;再减一个圆环, 圆环半径略小于圆1, 命名为圆2, 将圆2的内侧边界与圆1内侧边界用胶棒粘牢;接着再剪一个圆3, 其圆环半径比圆2略小, 将圆3外侧边界与圆2外侧边界用胶棒粘牢。依次类似剪几个圆环, 并且依次按以上做法似叠罗汉在边界处粘在一起, 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体的模型。然后在山体模型的棱角边缘用彩笔画线, 模拟等高面的边界, 接着从所谓山顶向下按压就会形成平面等高线示意图, 彩色边界线即为该山体的不同海拔的平面等高线。同时还可以拉抻形成立体模型, 在立体与平面转换过程中体现灵活多变性。根据类似做法, 我们可以制作稍微复杂的山体, 即带有山谷和山脊或其他的山体模型。这样的制作简单易懂, 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同时实际操作简单, 与传统的泡沫塑料法相比既省时省力, 又可以进行立体与平面的转换, 一举两得。

(2) 铁丝套用法

以简单山体为例, 先用纸片制作一个简单的山体模型, 然后假想以桌面作为海平面, 在山体不同的海拔高度相应的以合适的细铁丝圈套牢, 将细铁丝取下, 在桌面上按海拔高低顺序进行圈套, 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平面实用图。这种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易懂, 学生容易完成, 符合学生初中阶段的简单认知规律。

(3) 手心纹理观察法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手心, 发现有许多纹理, 汗液会集中于纹理凹内。这时我们可以假想凹线为山谷, 那么汗液代表流水, 汗液集中在手掌纹理凹线内, 也就说明如果山上有水源一般会集中在山谷顺地势而下, 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水与山谷”关系的理解。

(4) 双拳对接法

把两只手弓起来, 对连在一起, 形成两座山脉。手指关节突起的部位就是山顶, 两手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 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 手指缝相当于山谷, 手的侧面相当于陡崖。

(5) 土豆切割法

将土豆看成是一个山体, 按照一定高度比例切成不同小片, 表示山体不同等高面。然后从最低面开始依次取出“等高面”放在白纸上, 用笔将边界轮廓描画出。这样一个土豆山体等高线示意图就画成了。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同时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有些地理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学习来获得知识, 所以必须依靠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来实现形象逼真的感受, 但是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知的同时, 往往对其依赖过度, 久之便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飘渺感。因此, 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学习, 我们不可缺少地要走进现实世界, 只有将现实与虚拟有效地加以结合, 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实现趣味性和实效性的共赢, 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娟, 魏世明, 林叶彬.“虚拟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8) .

[2]赵粤涛.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林珲, 龚建华.论虚拟地理环境[J].测绘学报, 2002 (31) .

[4]李海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教育, 2009 (6) .

[5]荆玉英.地形图等高线的测绘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 (10) .

[6]肖旭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与实例解析[J].中学政地史, 2012 (4) .

[7]高桂荣.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2) .

上一篇:东英镇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企业专业管理英文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