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测量教学方法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主要从数字测图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出发,对数字测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并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字地形测量教学方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字地形测量教学方法论文 篇1:

《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测量新技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针对《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个主要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做了实践性探讨。

关键字: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测绘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类工程上对工程测量技术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适应及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这迫切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改革《地形测量》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地形测量》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具备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能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培养学生测、算、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测量精神和创新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不断升级换代,日新月异。如全站仪、3S技术、4D产品和数字技术给测绘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使测绘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因此,《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传统的测绘理论为基础,以满足实用性测绘工作的需要为目的,穿插现代测绘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2《地形测量》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课程开设不全面或者不及时

测量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各类基础学科知识要求非常全面。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知识匮乏,使得讲解课程中常常出现先要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的现象,无形中就增加了课程教学时间。建议在学习《地形测量》课程之前加设数学、地理、物理、CAD等基础课程。

(2)教学与实践课时分配不合理

选取同样的教材的班级,应给予同样或者相近的课时,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一样的教学课时与实践课时。往往是理论教学可是较多,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所以建议课程课时分配应尽量合理化。

(3)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且落后

由于学校除工程测量专业以外还有采矿和建筑专业也需开设测量课程,从03年以来学生数量稳定上升,加上学生多且水平有限,不能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经常损坏,有的甚至报废。即使修好,仪器的灵敏度也大大下降。对于现在在工地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先进的仪器配备很少。这样就会在实验课上出现一部分学生摸不到仪器、用不到新仪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测量仪器的热情。

3《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性探讨

1.教学环节的改革

(1)调整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内容是由教学大纲所决定的,而教学大纲应随着学科的变化发展、专业的调整及时修改。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在保证基础测量的前提下,对测绘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加以补充,并提出合理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2)改进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通常采取启发式教学和实物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片、录像片、多媒体教学等,将实践性强、技能训练要求高、仪器构造复杂、操作难以掌握的内容,通过电化教学和观摩教学,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易明、易懂、理解掌握。近几年在《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反映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实验(实训)环节的改革

(1)增加实验(实训)教学课时数

《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中使用的多是常规仪器,仪器使用方法和步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应尽量增加实验(实训)课时可使学生较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模仿实际,使学生尽快掌握仪器操作方法及步骤,并使学生在完成测量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应用所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实验(实训)设备数量

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实验(实训)小组每组(4~5人)就应有一台常规测量仪器,以现有仪器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学校仪器设备支出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的多增加常规仪器的数量,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数量相对较少的个别类型的仪器设备,可在实训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及合理调配,提高其使用效率,达到人人都能操作仪器进行训练的目的。

(3)实习(设计)环节的改革

《地形测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在教学环节结束后要安排3-4周的野外集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地形测量》的实习(设计)内容选择比较广泛,比如可以是一个乡镇的规划图测绘、某道路工程的施工测量、某一地区的控制测量、某测区的地形图测量,某建筑的施工放线测量、竣工图测量等。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到测绘生产第一线去从事测绘作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论

现代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各种测量工程的大型化、网络化、高等级向工程测量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所紧贴行业办学的职业学校,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深深地感到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陈伟清.加强测量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J].1999,[4]:183-185,

四川测绘.

[2]花向红.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对策[J].测绘工程,2001,(2).

[3]谢宏全.对《工程测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测绘工程,2000,(3)

作者:崔佳佳

数字地形测量教学方法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从数字测图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出发,对数字测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并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数字测图;教学方法;改革

一、前言

数字测图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测量与监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在全站仪、计算机以及测图软件等信息技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测图技术[1]。目前,数字测图技术已经取代传统的测图方法,成为测绘工作中测绘地形图、平面图的主要技术。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数字测图课程掌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未来就业能力的高低。优化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教学方法,实现学科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是当前数字测图课程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数字测图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数字测图技术是基于全站仪、计算机和测图软件而发展起来,随着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它方便了人们对地形、空间等数据的采集、输入等测绘工作,有效促进了测绘行业数字测图自动化与现代化进程。在高职院校中,数字测图课程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具有很高要求的课程,不仅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技能课程,更是地籍测量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2]。简单来说,数字测图课程是连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数字测图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

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学理念下,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学校与教师应该围绕“以服务生产单位为宗旨,將学生就业作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这一原则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实验课程以及实训内容纳入数字测图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从而熟练掌握数字测图技术,并胜任相关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数字测图课程建设上,以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和用得上”为出发点,主要强调数据采集方法与软件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绘图软件和相关仪器上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数字测图既包含地形测量、全站仪测量、GNSS测量、CASS绘图软件等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又与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以及地籍测量和GIS等专业课程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将数字测图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放在同等位置,强化对数字测图基本方法、数字测图系统等知识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课程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由于数字测图课程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与先进测量技术的一门课程,其课程具有“三多一广”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仪器种类多,软件类型多,实践操作多,还有就是知识面广(包含地形测量、电子速测技术、CAD等)。所以,在教学方法优化上,可以采用“联系测绘生产实际设置问题,精讲多练,注重应用”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测绘生产项目,为学生设置问题,在弱化学习难度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数字测图课程中,其主要内容是数字测图软件的使用,而对于这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段,容易造成“教师讲得苦,学生听得难”的局面,教师很难将测图软件的操作界面和方法板书出来。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直观地观察软件操作界面、操作方法,而教师也可以边演示、边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对软件应用能力的提升。再者就是引入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数字测绘课程教学中,引入全站仪、GNSS的模拟仿真操作软件,向学生讲解完全站仪的相关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全站仪应用方法的模拟操作。如此一来,既可满足学生对全站仪进行实际操作的要求,又无须购置较多的全站仪,节约仪器设备的投入。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数字测绘仪器操作的实践,以提高学生对相关软件的使用水平。目前,数字测图技术设备主要有全站仪、GNSS等,所以在数字测图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全站仪和GNSS等仪器上的操作训练,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市场上比较常用的数据测绘成图软件,如南方CASS、清华三维EPSW、GIS、AutoCAD等数据处理软件。其次,完善实训教学场地,以促进实训效果的提升。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又分为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训过程中,实训场地的完善直接决定了实训效果。所以,教师在完成全站仪、GNSS、绘图仪等数字测绘软件的应用方法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实训场地,对学生进行两周以上系统的数字测图实训教学。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学生到实际的测绘工地进行实训,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地,提高学生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探索

(一)教师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数字测图课程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测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更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其中,任务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以任务作为线索,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例如,可以将“数字测图技术”分为基础知识应用、控制测量应用、野外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以及数字地形图应用等任务,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以上各项任务,从而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应用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上。例如,教师可以将以往该专业学生做的控制测量成果、学校数字地形图等作为教学案例,在向学生讲解控制测量相关知识点时,利用案例向学生分析操作该项目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仿真教学其实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全站仪、GNSS等模拟仿真操作软件。合理应用仿真教学软件,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仪器参数设置、角度调节、数据采集、传输等测量工作开展时的状态与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采用情景教学法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中列出的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九类地理信息要素,采用图片结合注记的形式阐述大比例尺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的常见项目。

(二)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数字测图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数字测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项目化的学习方法,通过将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学生学习时的指导,能够大大缩短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的项目化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按照相关企业真实项目的工作规范进行,将实训内容分解、细化。例如,实训时在前期资料收集、控制测量以及数据采集和数字成图等,都根据真实项目中的技术标准和测量规范进行。并且,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是小组的形式,从而营造一种真实的项目操作场景,让学生根据项目规范完成相关知识内容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态度。同时,可以采用社团协会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成立测量协会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成立测量协会,招揽相关专业人才,实现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讨,分享交流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彩军.高职数字测图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测绘,2016,(2):151-154.

[2]蓝冕.高职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1):66-67.

作者:李建

数字地形测量教学方法论文 篇3:

高职《地籍调查与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随着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视,一些大型的和土地相关的项目陆续展开,地籍调查与测量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就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地籍调查与测量;教学;改革;实践

1 概述

《地籍调查与测量》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测绘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自1993年创办以来便开设该课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即大二第一学期进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地籍调查与测量逐步显示出其在国民建设中的重要性,近几年的学生有的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参与了与地籍相关的项目,有的毕业生甚至最近几年做的都是与地籍相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该院《地籍调查与测量》课程为例,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2 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其中地籍调查部分涉及到了很多地籍概念,有些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概念比较相近,对于初学者而言很容易混淆;有些概念又涉及到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误区。在地籍测量部分,其具有一般地形控制测量的特点,但在质和量上又有别于地形测量,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再强调其和地形测量的不同,但有些学生依旧认为地籍测量就是地形测量,影响了对其准确的理解。

2.1 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  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和第二次土地调查间隔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期间测绘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相关土地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大型的土地测量工作却没有做过。有些教师因缺乏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教学只能是车轱辘话反复的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其次,这门课程和其它课程的交叉性较强,其内容涉及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测量平差、房产测量等课程,如果教师知识储备不够的话,很难做到详细的讲解。这门课程表面看似简单,但想把这门课程讲的更加透彻和精彩,不光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2 教材选用问题 教材的选用也至关重要,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之前《地籍调查与测量》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共用界址点是否编号的问题,不同的教材看法就不同。有些要么直接使用本科教材,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不适合高职学生;有些虽然是高职教材,但实际上是本科教材的“浓缩版”,还是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有些甚至是本校教师的自编教材,编写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2.3 学生基础薄弱问题 随着生源的逐渐减少,学生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滑,学生培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现在的学生想的不是多学点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在学习方面显得较为浮躁。因此理论知识讲的稍微深入一些,大多数学生就有点力不从心,甚至有些学生会出现厌学、弃学的情绪。总体上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显得较为薄弱。

2.4 实训方面的问题 该院人才培养方案里面虽然制订了这门课程的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但这门课的实训是一大难题。地籍分为调查和测量两个方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训难就难在调查上,本来该院打算把学校的幼儿园作为一个宗地进行相关的实训,但实质上学校本身就是一块宗地,这样实习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走入误区,因此这个方案被否定了。想在校外进行实训,远的地方条件根本不允许,近的地方进行调查时还需和农户进行协商,有些农户并不愿意配合。最终只能在校内把调查部分简单做一下,主要还是以地籍测量为主。

3 课程的教学改革

3.1 积极参与产学结合项目 2008年该院承接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甘谷县城镇地籍调查项目,从开始的培训,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检查到最后的检查验收,该院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国家最新的法规和政策,也熟悉了整个项目的流程,并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和总结并反馈给教学。此外,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三权发证等项目该院部分师生也参与了集中,通过项目的参加,教师增加了实践经验的同时在授课时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案例以及项目实施的经验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丰富了课堂教学。有些参与过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学生,还成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发证工作中的骨干。

3.2 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该课程概念多、文字性强,涉及到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等手段,综合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第二次全国农村地籍调查时,主要采用的是航片调绘的形式。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口头讲实地应该如何调绘学生只会一头雾水。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加以讲解,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也更为容易。目前网络上可以找到《地籍调查与测量》这门课的精品课程,对于课堂上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继续学习,也可以把问题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授课老师,课堂学习、网络学习、课外解答的授课方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3.3 加强教材建设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流程,可以将整本书分成几个项目,每个项目下面设置若干个模块,按照生产实践流程和地籍调查与测量规范编写成项目化教材。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实践操作以及课本的参考,能够学以致用,在参与类似的生产项目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快速地投入到生产中。

3.4 密切关注学科的最新发展,引入新技术、新方法 以往的课本主要以传统的测量方法为主,没有将现代测绘新技术深入到教学之中。如在讲解面积计算时,要融入GIS技术,利用GIS软件进行面积计算的优点、计算的方法等。现代地籍测量数据的处理已经发展到自动化,地籍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地籍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知识也应该加入课程并列为重点内容。

3.5 实践教学标准化 尽快的建立并完善实习实训基地,把综合实习作为一项生产任务来做,由老师下达任务书,各实习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任务要求,结合相关地籍测量规范编写技术设计书,然后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审核,通过后即可实施。整个实习完全按照生产实践流程进行,各种登记、调查表格完全制作成生产用的表格统一发放给各小组,最后各小组提交成果并作技术总结。在实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习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经过近三届学生的测试,《地籍调查与测量》这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视,农村宅基地三权发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产测量等国家重大测绘项目也已陆续开展,需要大量的具备地籍调查与测量知识的人员,所以地籍调查与测量课程作为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才能培养出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相契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川,郭玉珍.高职“地籍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地矿测绘,2011,27(4):43-44.

[2]欧龙.高职高专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5):73-75.

[3]梁玉保.地籍调查与测量[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筱君(1983-),女,河南新乡人,讲师,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测绘工程与地理信息技术。

作者:王筱君

上一篇:中共史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下一篇:英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