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几点情境教学法在体教中的体会

2024-04-08

谈几点情境教学法在体教中的体会(通用4篇)

篇1:谈几点情境教学法在体教中的体会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

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二.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

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三.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

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

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五.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2:谈几点情境教学法在体教中的体会

一.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

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对、作好。 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 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 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 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二、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

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 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 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 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 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 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 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 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三.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

篇3:谈几点情境教学法在体教中的体会

[摘 要] 目的:探索出针对中医护理个案特点所设计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本科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指导下制定的新方案及传统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教学方案进行临床带教,两组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带教教师,统一学时。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做护士的责任感,扮演过程中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提高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等,满足了学校护理专业教学中技能实训的需要,也实用于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见习实习带教及新护生培训。

[关键词] 情境教学;护理个案;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8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三基标准护理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综合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临床护理教学案例凸显不足,影响了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护理教学面临困境,情境教学法为护理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学生对临床理论和临床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增强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1]。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以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5月接收的随机选取护理本科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1.5±1.7)岁,两组在年龄、学历、学习成绩等情况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分别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指导下制定的新方案及传统的中医护理个案分析教学方案进行临床带教,两组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带教教师,统一学时。

按教学大纲有目的地选择临床上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作为个案护理题材,情境教学中医护理个案的选择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病的特点和需求设立,并邀请临床医院的专家共同商讨,确定具体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真实、可行的中医护理个案。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带教方法,教授本科室专科常见病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技能。

实验组。根据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及特点,按教学目的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适当加工与整理,使之具有代表性和示教性,符合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教师提出重点和针对性问题,指导护士按照护理程序收集相关资料加以整合,进行合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结合教学条件、环境,精心设计和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模拟场景或氛围,并根据学生特性让其进行有情感的角色扮演,可以将护生分为几组,一组6~8人为宜,分别饰演如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角色,将该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发病原因及诱因,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过程展现出来,其他组护生认真观看,充分发挥护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通过演练,鼓励护生们自由讨论,针对重点问题共同讨论与分析,引导其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缺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问卷调查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在借鉴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就所用教学方法效果,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自我满意度、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由学生自行填写和记分。教学模式评分等级分为:否定、肯定、很肯定。

(2)临床实践能力成绩,采用临床模拟的方法,由同一组考评小组(非课题组成员且事先不知道受试学生的组别)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理论和技能)进行考查。以我院自行编写的《护理技术常规操作流程以及质量评价标准》的评分准则进行评分。

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配对法)。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二 结果

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考试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观察组中教师、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學差异意义;观察组中护生理论考试及护理技能操作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经分析认为, 实验组的情景表演是基于熟练掌握单项操作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情景教学,使护生学会了运用语言交流和心理沟通, 同时也学会换位思考,深刻领悟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及人文关怀;对照组进行操作训练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验组在沟通技巧、应变能力方面占优势, 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 讨论

1 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科书上的学习要点,缺乏主动思维。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2]。情境教学结合教学条件、环境和学生特性,精心设计和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模拟场景或氛围,将学习内容和信息技术相融合,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还原场景,将繁琐、复杂、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用角色扮演及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方面接收知识信息,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3] 。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同时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设备,模拟患者身上动手操作以替代在实际患者身上得不到的训练,使护生了解整体护理程序如何进行护理查体,制订护理计划和进行护理评价,激发其学习热情及求知欲,使中医护理个案分析的教学课堂更加具有感染力与有效性。

2 有利于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端正职业态度

情境教学通过创建模拟临床情境,使护生能够提前接触和感受临床护理工作环境,熟悉流程,帮其降低紧张感和陌生感,缩短临床实习适应期,有利于树立端正的职业态度和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4],同时作为模拟病人、家属、医护人员,多种情感的体验,角色扮演的换位思考,更增强责任感及提高职业的认同感,从而提升护生自身的职业素质[5,6] 。

3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一直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护理教育者一直在积极探讨的问题,情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思路[7]。通过角色扮演, 护生主动投入教学活动, 演示临床工作过程,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情景教学,可以让护生感同身受,临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护理程序,且需要护士真正来到患者身边,积极沟通,了解其真正需求,倾听心声,满足人文关怀,才能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4 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是情境教学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这就使每位护生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还要兼顾团体协作。怎样扮演,如何扮演,角色间的交流,整个案例的演变,每组成员共同讨论参与过程,语言的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表达、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等,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完美诠释。

5 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首先要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为基础,将典型的临床场景结合真实病例,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教学条件、环境和学生特性制定教学设计方案,创设教学情境。如收集患者就诊案例,设计精巧的案例与问题能够为护生提供丰富、新颖的感性知识,使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与有效性[8]。对案例提出思考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启发点,启发护生逐步思考,在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同时激发其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业务,能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影响力。

总之,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实践、沟通协作和临床思维能力),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现代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更有效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及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荣,王萍,崔超. 四阶段情景教学模式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2(9):30.

[2]田玉梅,谢日华,彭艾莉. 人文素养在护理案例情景教学中的渗透护理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93.

[3]孟红燕 赵鑫,薛小玲,等.基于专业胜任力的案例情景教学对护生实习感受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0):

2658-2659.

[4]費素定,王小丽,徐金梅.ECS 情景教学在急救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1017-1018.

[5]罗先武, 余立平, 王冉, 等. 情境模拟性护理实验的设计与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5(9):233-236.

[6]陈涛, 岳立萍, 汪芝碧, 等. 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教学改革现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7(6):106-110.

[7]王艳尚,少梅.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和实践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304-307.

篇4: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36-02

良好的临床护理带教对培养新世纪的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承接大量各大中专院校毕业护生带教任务,先将带教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1带教好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步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在临床科室第一站所学的知识是实习阶段的基础,打好基础也是为实习期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首先应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专业,立足本职;其次,教会她们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再次,应正确演示基本护理操作,使护生正确掌握操作要点。

2根据护生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带教方式

如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差、不善于学习者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实习中多提问,帮助学生思考、看书学习,结合临床实际,使之灵活应用;对于操作能力差者经常鼓励多独立操作,指出其不足,强化巩固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对于理论和实际操作基本功扎实者向其讲解较深的护理理论,介绍护理小经验,使其能力有所提高。

3分析护生工作中的不足,制定相应措施

有些護生工作灵活性较差,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如输液滴注不畅时不主动寻找原因就找老师;对静脉滴注升压药的病人不会主动观察血压并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调节补液滴速;对于心脏介入手术病人不会主动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分析原因为:(1)实习护生处于实习中期,基本能独立进行各项基本护理操作,但还未达到善于观察病情,独立解决问题的阶段。(2)护生进入临床后只注重临床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3)临床工作的繁忙导致带教老师只注重教护理工作的程序、操作技能的锻炼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护生采用的带教方法。如对于实习后期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她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带教老师对本岗工作的职责、工作程序要给予全面地介绍,促使学生按程序有计划地工作。(2)带教老师用根据带教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看书,指出本科室学习重点,平时应多提问,促使护生动脑筋。(3)临床实践中不能只是指导护生机械地执行,而要让她理解执行的意义。如心脏介入手术后为什么要观察局部伤口出血的情况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扩血管的药物为什么要控制滴速,这样才能将传授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力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4结合科室的特点采取相应带教方法

例如心血管病房有其专科特点:(1)患者平均年龄高,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危重病救治任务也重。每遇有危重病人抢救室,应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参观临床急救工作的全过程,使其了解护理急救工作的程序和协调方法,锻炼其急救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消除其恐惧感。(2)心内科最重要的是正确分析心电图,大部分护生感到心电图知识很深奥,看了书也不懂,笔者对临床中常见心电图,结合临床实例,用最通俗的语言与学生讲解,学生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

上一篇:《影响价格的因素》公开课教案下一篇:学校反恐应急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