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2024-04-18

良性肿瘤病例范文(共6篇)

篇1: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L 0.25,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 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讨论题.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3、肝脂肪变:

尸检: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桔红色(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促使体脂分解,作为能量来源,使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肝内,超过肝脏氧化、利用和脂蛋白的转运能力,于是中性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而发生脂肪变性)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尸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满布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休克缺氧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或使细胞膜直接受损,造成细胞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尸检:全身水肿,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由于恶性肿瘤的消耗和破坏患者发生恶病质和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浮肿与胸腹腔积液)。两下肢及背部水肿为甚(为保证心脑血液供应,血液发生重新分配,故休克早期就出现肾血流灌溉不足,导致急性肾衰)

6、失血性休克

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正常值:13.3~16.0/8.0~10.6KPa),心音快而弱。(胃癌破坏组织损伤血管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休克。)

二、1、肝脂肪变。原因: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促使体脂分解,作为能量来源,使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肝内,超过肝脏氧化、利用和脂蛋白的转运能力,于是中性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而发生脂肪变性。

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原因:休克缺氧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或使细胞膜直接受损,造成细胞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

三、患者死因:溃疡底部大血管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四、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1、患者的心理因素。面对患了癌症这一强烈的恶性刺激,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神经和心理反应,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2、癌症恶性程度的高低。表现在其组织学上的分型,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若病理报告单上写明是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肿瘤细胞,便表明其恶性程度较高。因为此类细胞更原始、更幼稚,其生长繁殖速度更快,核分裂明显,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早期便可发生转移,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及营养物质大量消耗。

3、发现早晚决定治疗效果和存活时间。根据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以及局部浸润程度将肿瘤分期。

4、年龄。癌症患者年龄越轻,其内分泌系统越旺盛,其恶性程度和预后也越差。青年人患了癌症会很早发生转移,因其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正常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也因而繁殖迅速,肿瘤速度生长极快并使组织器官功能迅速衰竭,即使手术也极容易复发。由于人们习惯地以为癌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因而青年人患癌不易早期发现,及至发现已至晚期,其治疗效果也极差。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自身状况: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身体一般状况可影响胃癌预后,一般青壮年、男性的预后相对要好。

2.病灶部位:肿瘤位置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一般胃体癌预后最好,依次为胃窦部、近侧部及广泛癌。

3.组织学类型:国内将常将胃癌分为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硬癌、未分化癌和混合型癌,一般认为分化好的腺癌术后生存率低于高分化者。

4.肿瘤大小:一般小肿瘤预后较好,肿瘤最大直径在4cm以下时可能是预后较好的指标之一。

5.淋巴结转移:一般认为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要好。

6.手术切除:影响胃癌预后的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包括手术根治度和胃切除范围等,一般手术根治度大且切除范围小的预后要好。7.饮食因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预后,这包括少摄入干硬、腌渍、熏烤、煎炸等食物,而增加豆制品、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影响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早期胃癌手术根治切除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而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与早期胃癌的预后无相关性。

备注:恶病质:是指疾病状态下机体组织被消耗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身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厌食、疲劳、衰竭、脂肪和肌肉群进行性消耗和脏器的功能损害。超过3/4晚期癌症的患者有恶病质的征状,尤其是胃癌和胰腺癌病人,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低蛋白血症: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期的负氮平衡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潴留过多的水分,出现全身水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篇2: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患者:陈XX,女,63岁。

主诉:上腹痛,腹胀五个月,反复黑便,黑便通常是由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当血中的红细胞在肠道内分解时,血红蛋白铁在胃酸和肠道大肠杆菌等细菌的作用下,与粪便中的硫化物结合成为黑色的硫化铁,使粪便变黑;而且硫化铁刺激肠壁,使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大便因此呈现出像柏油似的油性光泽。呕血三个月。

呕血的病因虽多,但主要的三大病因是:

①消化性溃疡;

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③急性胃粘膜出血。

1.伴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者须考虑胃癌与胰腺癌。

2.胃癌:呕血为咖啡渣样,呕血后疼痛缓解不显著,发病多在40岁以上。3.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溃疡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呕血色泽暗红。患者有溃疡病史,并伴有黑色粪便。

现病史:患者于5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服胃舒平、通用名:复方氢氧化铝。本品有中和胃酸,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作用。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去痛片为一复方解热镇痛药。等稍见缓解。3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伴呕吐,黑便和呕血。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较前减轻约15公斤。

既往史:否认伤寒结核,痢疾,等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个人史:出生并生活在广州市,无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否认性病和冶游史。

体格检查:体温38.3摄氏度,正常范围为36.1℃~37℃。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口腔温度),可以区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脉搏86次/分,正常成人脉搏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呼吸20次/分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血压120/70mmHg而一般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

体重30kg,神清,慢性病容,营养不良,对答切题,检查合作。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质硬颈外侧深淋巴结中,位于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附近的称锁骨上淋巴结,食管癌和胃癌后期,癌细胞可经胸导管上行,再经左颈干逆流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转移的标志,可毫无症状。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腹膨隆,腹围75cm,肝右肋下2cm肝脏位于右上腹内(肝区),肋骨下摸不着。当肝脏有病时,肝脏肿胀,甚至超过右肋骨下缘。,肝区叩击痛

肝区就是右上腹部、胸腔以内、右侧横隔膜之下、胆囊前端、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但肝脏外面有一层肝包膜,当肝细胞发炎、肿胀之时会导致肝脏肿大,从而引起肝区疼痛。或肝脏受到压力、温度或化学性刺激,就可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疼痛、压 痛甚至绞痛或针刺样、烧灼样感觉。肝包膜上的神经与膈神经相连,属脊髓感觉神经支配。

1、肝癌引起肝疼的症状特点: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常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大,或肝癌浸润肝包膜所致。常是肝癌中晚期的首发症状。肝疼前可出现右上腹不适,疼痛多位于“右心口”或右季肋部,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肝区疼痛特点时轻时重,偶尔一段时间内可自行缓解甚至消失。肝癌肝区疼痛在夜间多见。当肝疼突然加剧时,伴有肝区压痛、反跳痛者应怀疑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的可能,需紧急抢救。

肝炎患者多数会出现肝区疼痛,但肝区痛并不是肝炎所特有的症状,其他肝胆管系统疾患及肝脏临近组织器官的疾变,也可发生右上腹痛或肝区疼痛。如肝脓肿、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癌、胰腺炎、胰头癌、肋软骨炎、结核性胸膜炎、脓胸、肺炎、肺癌、肺栓塞、膈下脓肿、右肾肿瘤以及打架斗殴、意外撞伤引起的胸壁挫伤、肋骨骨折等,都可引起肝区痛或右季肋部疼痛等与肝炎的肝区痛很相似的症状。

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一般需要腹腔游离液体大于1000ml才能出现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数2.50*10^12/L 红细胞计数

女:3.5~5.0 ×10的12次方/L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血红蛋白80g/L 女:110~150g/L。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白细胞10.60*10^9/L

成人:4~10 ×10的9次方/L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400U/L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0~40U/L。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引起肝功能谷丙转氨酶高的疾病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都含有丰富的谷丙转氨酶。当肝脏细胞或一些组织损害或坏死,都可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偏高,医学临床有非常多疾病可引发谷丙转氨酶偏高,一部分谷丙转氨酶偏高与脂肪肝、饮用酒精有关,必须加以鉴别。血清总蛋白50g/L,3.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5g/L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血清白蛋白(A)20g/L 4.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血清球蛋白(G)20g/L 5.球蛋白(GLB)正常参考值:20-30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A/G=1:1

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3)血清癌胚抗原(CEA):120ng/mL。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

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I以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的肿瘤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变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μg/L,CEA超过20μg/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所以测定CEA可以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当癌细胞变性坏死时,细胞内膜结构受损破裂,CEA可出现在胞质的基质内。免疫电镜观察,见粘液细胞癌CEA分布在整个细胞膜和胞浆的膜结构中,CEA抗原决定基为糖蛋白,而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均与细胞膜糖蛋白的糖基化改变有关。另外粘液细胞癌还能分泌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破坏 癌细胞钙桥,溶解癌巢周围软组织。因此胃印戒细胞癌侵袭力强,转移率高。

X线钡餐检查: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和腔内壁龛。

充盈缺损:是放射科的术语,指在钡剂造影时,由于病变向腔内突出形成肿块,即在管腔内形成占位性病变,所以造成局部造影剂缺损。常见于肿瘤或增生性炎症引起的肿块。

恶性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常不规则,而息肉造成的充盈缺损境界光滑规整,发现“龛影”提示胃壁有损伤,多是溃疡的征象。发现“充盈缺损”提示有组织长出胃壁,使钡剂充填胃时,影象出现不正常缺损,原因很多,最常见是的胃的肿瘤所致。

B超: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B超的强回声团考虑囊肿,低回声团考虑积液。需要具体来说的。

胸片: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状阴影。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死亡经过:入院后给予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患者进行性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并出现咯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两个月后死亡。

尸解摘要: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为腹腔脏器癌肿转移,其中以胃癌、肝癌最多见,其次为胆囊、胰腺、结肠、直肠、卵巢、睾丸、肾上腺等癌肿。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为胸腔脏器癌肿转移,以肺癌最多见,其次为食管、纵隔等癌肿。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腹水的诊断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水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对腹水的体格检查除有移动性浊音外常有原发病的体征。肝脏疾病常有面色晦暗或萎黄无光泽,皮肤巩膜黄染、面部、颈部或胸部可有蜘蛛痣或有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等体征。患者有消瘦、恶病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有肿块多为恶性肿瘤。病理病因

腹水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三大类。

漏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漏出液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

渗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渗出液可呈不同颜色或混浊。

血性腹水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急性亚大块肝坏死、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血性腹水见于急性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 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水的性质和鉴别腹水的原因。

胃: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黏膜皱襞消失,中央有一4.0cm*3.0cm大小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切面灰白色,质硬,底部凸凹不平,有出血坏死(图17-7)。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肝脏(图17-8):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与胃内细胞病灶相同,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肺脏(图17-9):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与胃内病变相同。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淋巴结(图17-11):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內见腺样细胞巢。

卵巢:双侧均有多个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结节。镜下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讨论:】

1、此患者的病理诊断和死亡原因是什么?

2、通过此病例如何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3、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此病例表现如何? 恶病质

这是一种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和全身 衰弱的状态。它是肿瘤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 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肿 瘤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故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 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体内氧 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 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热 量不足,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只能进少量饮食或 根本不能进食,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只剩下骨 头架子,形如骷髅,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 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

胃肠道胀气

1.大量吞入空气:吞气症可吞入大量气体;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时,也可随唾液吞入较多气体;大量饮水或饮进饮料时,也易吞入空气。

2.肠道排空障碍:肠梗阻或肠壁张力减弱时食物发酵产生气体,肠道内可积聚过量气体和液体。3.消化不良:含纤维素较多的粗糙食物可增加肠腔容量并影响正常蠕动而产生腹胀;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致食物发酵产生气体。

很多胃肠道疾病,以及肝胆胰、腹膜等疾病都可产生胃肠道胀气。

篇3: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病案介绍:会诊某农户一头黑色本地品种母猪的病情, 通过畜主和诊治过此猪的兽医得知:母猪4个月之前从生猪市场购回, 当时膘情尚好, 之后发现母猪发情不规则, 有时只经过4~5天又发情, 但用公猪配种, 母猪不愿接近, 每次都是强行进行配种, 4个月以来先后配了6~7次, 其中一次, 即前一个月还进行了重复交配。现在母猪仍没有怀孕, 并逐渐消瘦, 但是母猪食欲、体温、心跳、呼吸及二便均正常, 不知何病。

临床所见母猪腹部膨大, 下腹有篮球大小的突出部, 步态缓慢, 站立时腹部正中下方明显下垂, 膘情低下, 被毛粗乱, 神态沉郁, 可视粘膜苍白, 母猪此时食欲正常, 大便干, 排便间隔时间短、量少。触诊腹部两侧或从腹中部向上抬举, 无腹水波动感, 但是, 在母猪腹部正中下方有异物硬实感, 并感到异物能前后、上下移动, 停止压迫时, 异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还感到异物表面凹凸不平, 用力压迫时, 母猪鸣叫, 甚至挣扎。母猪站立时叩诊无水平浊音, 结合听诊无泼水音, 叩诊异物所在部位为浊音, 母猪体温39℃, 其他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猪腹腔肿瘤。

对母猪采取手术治疗:在左侧腹下部切开腹壁, 从切口流出少量浑浊的腹水, 较粘稠, 共吸出腹水300多毫升, 拉出被大网膜包裹的异物一个, 仔细分离, 发现异物为胎儿的干尸, 共分离出6头干尸化的胎儿, 胎儿大小约为18.5~23厘米×10~12厘米之间, 胎儿已发育完全, 各部分均完整无缺, 只是胎儿与大网膜粘连强度不一, 大部分粘连只要小心仔细剥离是容易分离的, 难以剥离的占10%, 这部分由于紧密包裹的死胎在剥离时网膜破裂和血管断裂, 从而造成岀血, 故按手术要求对网膜进行修补和止血。仔细检查腹腔内脏器官均无异常, 除看到左侧子宫角下垂外, 子宫收缩完好。左侧子宫阔韧带与从母猪子宫排出的胎衣一肉质物粘着, 并与子宫体远端子宫壁有1.5厘米紧密粘连, 剥离肉质物后留下比周围子宫组织较硬较厚的瘢痕。整复肠管和子宫, 并对受损伤部位涂布抗生素, 最后按手术常规缝合腹壁, 术后治疗观察3天, 母猪日渐好转。

病案分析与讨论:母猪病理性腹部膨大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腹腔内液体超常增多, 多见于腹腔器官的渗出液和漏出液, 如胃肠道穿孔, 发生渗出性腹膜炎;寄生虫引起的慢性肝硬化, 使静脉血回流受阻, 脉管血液中的液体经管壁向腹腔渗出, 使腹腔中的液体明显增加等。第二种情况多见于腹壁和腹腔内脏器官如肝、脾、肠道、胃和子宫等器官病理性增大, 如各种肿瘤、子宫蓄脓、囊尾蚴等疾患。本病例由于在购买前兽医采取了错误的治疗而造成子宫的破裂, 胎儿坠入腹腔内, 时间长达4个月, 引起胎儿干尸化而未发现较为少见, 而且临床兽医对病史片面了解, 靠所见母猪体温、食欲均在正常范围内等表现认为无病, 犯了漏诊的错误;经多次配种配不上, 日益消瘦才邀请出诊, 会诊时亦犯了同样的错误, 单凭叩诊、触诊和视诊而误诊为腹腔肿瘤。

腹腔内肿瘤和胎儿的鉴别都要进行X光透视检查或剖腹探查或对异物穿刺检查, 虽然这一工作未做, 但两者病因所引起的母猪腹部病理性膨大要进行剖腹手术治疗即达到“异因同法治疗”的功效。

篇4: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关键词】肿瘤;死亡病例;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156-02

为了解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本调查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的542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2008年1月-2011年10月全部在院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共542例,其中男性354例,女性188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81岁,住院时间最短1天,最长369天。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份查阅病历原始记录,按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放射学诊断及病原学检查,将感染病例的资料进行登记、汇总统计,描述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

2 结果分析

在542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有15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3.58%,低于文献报道的54.07%[2]。化疗科死亡375例,感染156次,感染率为41.6%,放疗科死亡58例,感染22次,感染率为37.93%,外科死亡44例,感染3次,感染率为6.82%,介入科死亡65例,感染1次,感染率为1.54%。各科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56, P<0.001)。在不同科室的死亡病例中,化疗科死亡患者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放疗科。调查数据显示,在经过化疗和放疗的死亡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外科和介入科的患者。对于采用化疗或放疗以及同期放化疗患者,因病期较晚,且反复多次住院,住院时间长,病人治疗过程可引起各种副作用,如:破坏了机体的生理屏障,使皮肤粘膜受损;大剂量的化疗、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使用,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治疗过程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削弱了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导致化疗科和放疗科的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计91次,占50%,其次是口腔58次,占31.87%,呼吸道感染是死亡患者最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病例也以化疗科和放疗科最多,分析原因是大多数死亡患者属于肿瘤中晚期,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病情较重,加上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易发生肺炎,也更能说明呼吸道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同时病人抵抗力弱、病室面积小、陪视人多,病原体经空气、飞沫传播而造成交叉感染,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居其次的感染部位是口腔,占31.87%,有文献报道,化疗和放疗导致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症使唾液分泌减少,pH值降低,口腔自洁功能减弱,增加口腔感染机会,且以真菌感染多见[3]。159例感染病例中有94例采集微生物标本送病原学检查,检出真菌72株,占76.6%,考虑与为预防或治疗各种感染而应用抗生素,加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敏感细菌被杀灭或抑制,真菌乘机不断生长和繁殖,导致菌群失调,继发二重感染,加上本院地处粤东沿海,气候温暖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增加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3 护理干预

3.1 本次调查显示,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是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护理上应加强临床基础护理,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肿瘤病人易感染的特点,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认真地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保证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使消毒、灭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避免医源性感染。

3.2 强调预防为主,重视手卫生;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室干净整洁,定时通风,使空气清新,定期紫外线消毒,降低空气中病原菌浓度,春夏季节开空调除湿,减少霉菌滋生;对病人及家属做关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陪护和探视者,减少交叉感染。

3.3 加强支持疗法, 补充营养,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清淡饮食,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抵抗力,多饮水,促进机体代谢废物排出,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呼吸系统和口腔护理,必要时给予保护性隔离。严格密切监测患者血象,如白细胞下降,WBC≦3.0×109/L,应暂停化疗和放疗,及时予升白细胞治疗,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床单位和空气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内源性感染发生的条件。加强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及时发现隐患,从各个环节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G].广州:广东省卫生厅翻印,2001.

[2] 王辉,吕全江.135例肿瘤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08-3309.

篇5:急诊留观病例(范文)

【要求】 急诊病历

1.凡来急诊科(室)就诊者,必须使用急诊专用病历。2.急诊病历封面由急诊分诊护士协助就诊者填写。3.急诊病历须经分诊台护统一鉴别分诊到有关诊室就诊。4.分诊与就诊时间记录要具体到×年×月×日×时×分。

5.有条件者凡急诊就诊者的病历封面内容、就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史与体征)、分诊科别等内容分诊台输入计算机或登记入册,长期保存。

6.急诊病历封面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婚姻、职业、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详细住址、药物过敏史以及护送者的情况和联系电话等项目。

7.急诊病历内容包括病历封面、三测单、病案单、处方单、护理记录单、化验单、透视等检查结果粘贴处等(统一为16开本,各项内容合计20--30页为宜)。

8.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封面、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9.急诊病历记录由接诊医师于患者急诊时完成。书写记录要重点突出,并随时作好补充记录。

10.急诊室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按《病历书写规范》规定书写抢救记录。11.急诊病历去向:

(1)患者就诊后自行妥善保管,复诊时可重复使用,以便医师参考。(2)留院观察者,可以此做留观记录;如需住院者必须随身携带。(3)凡患者死亡者,病历一律留急诊科保存,不得擅自带出。急诊留观病历

留观病历是疾病诊断和防治的重要依据,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书写,做到准确及时。

1.急诊科就诊病例,需留院观察者。急诊首诊病历可作为留观病历,不必另写留观病历。但需开出治疗处方,及写明留观注意事项,并向下一值班医师床头交班。

2.由普通门诊转来留观者,应按照首诊负责制的要求,由转入科室写好门诊病历,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及留观注意事项,并将患者护送到急诊科,但到急诊科后必须重新挂急诊号并买急诊病历。由急诊分诊台根据其临床表现,分配给相应科室接诊。

3.急诊值班医师接到普通门诊转来留观病例后,必须重新询问病史,全面检查,并提出初步诊断,写出留观处方。

4.留观病历,每天应有病情记录,如有病情变化时,必须随时记录。抢救危重患者应有抢救记录。

5.留观察者应有三级医师查房记录,若病情疑难复杂,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有会诊记录。

6.留观病例最后转归(如住院、回家、死亡)应有记录。7.危重患者转住院,应有专人护送,并需当面床头交接班。8.留观出院者带药一般不超过3天,急诊休息证明一般不超过7天。9.死亡病历一律留院保存,不得流失或外借。

【格式】 急诊病历

首诊记录:急诊科别、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包括个人史、家庭史、女性还要包括月经、生育史等):要求简明记录与本次有关的内容。

体格检查:T、P、R、BP,主要记录阳性体征以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初步诊断 处理与建议

医师签名:×××

急诊留观病历

一般资料(详见急诊病历封面附页)分诊科别、就诊时间 主诉

现病史:包括起病时间,发生发展,重要阳性症状及有关阴性症状,诊治过程。

既往史:以往健康状况,曾患过的重大疾病,或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体格检查:T、P、R、BP。按系统顺序,突出重点地记录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重要阴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重要阳性结果以及有关的阴性结果。要求文字通顺,字迹清晰,如实反映病情,不能涂改。初步诊断:1.2.3.处理意见(详见处方)

医师签名:×××

【示例】 急诊病历

外科急诊:就诊时间1994.3.12.8:00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小时。4小时前突然发生上腹疼痛,但不能指出具体部位,自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伴恶心,未呕吐,近3小时疼痛局限在右下腹部,为持续性,未见缓解。大、小便正常。过去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T 38.5℃,P 120次/min,R 18次/min,BP100/70mmHg,痛苦面容,无气促及发绀,双肺无啰音,心率120次/min,腹平,呼吸运动无明显受限,右下腹局限性肌紧张,麦氏点中度压痛和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WBC 9.9×109/L,N0.80,L 0.20。尿常规:正常 大便常规:正常 胸片:正常

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 处理(R):建议住院。

急诊手术。

医师签名:××× 急诊留观病历

分诊科别(外科)就诊时间:1994.20.14:30 因上腹部持续胀痛3小时于1994年4月20日14:30急诊扶送入院。患者起病前曾在朋友家聚餐,饮52%的白酒150ml(3两),2小时后感上腹胀痛,并向左腰部放射,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食物残渣,无血液。病后无寒颤、发热、无腹泻,小便正常。在厂保健站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腹痛无缓解,急转本院。

既往体健,无类似上腹疼痛史。

体查:T37.5℃,P 85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Hg,痛苦表情,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率85次/min,律齐,无杂音,肺无啰音,腹平坦,上腹部肌肉紧张,剑突下及左上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麦氏征阴性,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膝反射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阴性。

初步诊断:急性腹痛原因待查

1.胰腺炎 2.急性胃炎

处 理:1.留院观察

2.暂禁食12小时。3.输液……(详见处方)4.查血常规、血清及尿淀粉酶。5.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腹痛变化。

医师签名:×××

1994.4.20.16:00 留院观察后持续腹痛,未见缓解,亦未加重,P84次/min,BP 100/70mmHg, 疑为急性胰腺炎,已送血、尿淀粉酶及血常规检查。

医师签名:××× 1994.4.20.20:00 腹痛稍有减轻,液体继续滴注,心肺无异常发现,上腹仍有压痛。血清淀粉酶360U,尿淀粉酶1000U。WBC11.8×109/L,N0.86,L 0.14。科主任×××医师来检查患者,认为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嘱收入病房诊治,已尊遵嘱收入院。

篇6:良性肿瘤病例范文

一、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点的一般情况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介绍疫情发生、发现的经过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三间分布 1.临床症状 [附图或表] 2.时间分布 [附图或表] 3.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附图或表] 4.空间(居住地/教室分布、家庭聚集性)分布 [附图或表]

(二)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居民居住条件: 2.禽畜饲养情况: 3.疫苗接种情况:

4.学校科室等人口密集场所通风状况:

四、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样分数、(阳性标本数)、采样类型、采样和送检日期、检测方法和结果。

五、初步分析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

六、已采取的措施

七、存在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于XX市XX镇XX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

初步调查报告

200X年X月X日下午,XX疾控中心接到XX市疾控中心报告:自X月XX日以来,XX市XX镇XX小学学生中陆续有流感样病例发生;截至X月XX日,共发病XX例。

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与趋势,控制疫情蔓延,我疾控中心派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X人于X月X~X日到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小学地处XX镇XX村,距离XX市约 公里,学生来自XX村N个自然村以及邻近HP村的1个自然村。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776人,教师27人。学校课室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情况一般。学校无食堂及宿舍,学生在家住宿及用餐。学校无校医,学生有病通常在村医处就诊。

XX村共有N个自然村,人口约XXXX人,村民以种田为生。该村饮用水以井水为主,村中垃圾、污水较多,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部分村民家中散养家禽,无集中养殖。村民居住环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差。

村内有N个村医站,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村民到村医站就诊。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200X年X月X日上午10时,XX镇XX小学发现近几天学生缺勤人数增加明显,由班主任家访及电话询问多名学生出现感冒症状,遂向XX镇中心小学报告。XX镇中心小学接到报告后于10时30分报至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进行初步的核实诊断后于X月X日11时47分报XX市疾控中心和卫生局。

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的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会同XX卫生院工作人员奔赴现场调查,初步确认该校已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X月X日下午1时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

三、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本起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X月XX日以来(至调查日),N个自然村内,凡发热(38℃以上),同时伴咳嗽、咽痛之一以上者;或明确发热并伴其他症状,体温不详者。

调查组分成X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以及HP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进行挨家挨户排查。截止到X月X日,共搜集到病例75人,其中XX小学67人,XX镇一中2例,XX镇E中3例,散居儿童3例。并对75例符合病例定义的人进行个案调查。

(一)XX小学发病情况 1.临床症状

XX小学67例病人中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痛症状居多,分别占100%、74.6%、54.2%、64.2%和56.7%。部分病例有眼结膜充血和呕吐等症状。病例中发热最高体温在38~39℃的有33例,39~40℃的有19例,40℃以上有3例,最高体温不详但有发烧的8例。大部分病程在3~5天,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无重症病例,未发现有合并症病人。

2.时间分布

XX镇XX小学共有67个学生发病。首发病例发生在200X年2月15日,发病高峰集中在2月27~28日,占发病总数的49.25%。具体发病时间分布见图2。

3.性别、年龄分布

XX镇XX小学67例学生病人中,男生21例,女生46例;男女比例为1:2.19。年龄平均为11周岁,发病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6岁。发病高峰为10~11周岁(见图3)。

4.年级分布

XX小学罹患率最高的年级为二年级(21人)为15.79%,其次为五年级,罹患率为11.54%。(具体见表1)

表1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年级分布

发病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年级人数 153 133 104 106

发病人数 14 21 8 11

罹患率(%)

9.15 15.79 7.70 10.38 五年级 六年级 合 计

5.学生病例所在村分布

76 676 1 67

11.54 1.32 9.91 SG村罹患率最高,为3.75%,其次为KH村,为2.8%。DP村和PZ村的罹患率也较高,分别为2.18%和2%(具体见表2)

表2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自然村分布

发病自然村

BP DP XW KH SG SJ MK XX DY 合 计

年级人数 750 550 670 250 160 250 170 160 700 3660

发病人数 15 12 12 7 6 2 1 1 11 67

罹患率(%)

2.00 2.18 1.79 2.80 3.75 0.80 0.59 0.63 1.57 16.11

7.家庭聚集性

疾病暴发呈现家庭聚集性,有10户呈家庭聚集性,有4个病例发生在同一个家庭的有1户,3例的有1户,2例的有8户。

8.XX小学缺勤情况

查看XX小学校长日志,从XX日起开始有缺勤记录,发现缺勤人数从XX日开始明显上升,到X月X日缺勤人数达到最高。(具体见图4)

(二)镇内其它学校发病情况

在入户调查中发现,9个自然村中发现有5例其他学校学生发病,其中镇一中有2人发病,镇二中有3人发病。散居儿童中有3人发病。具体发病时间见图5。临床表现与XX小学病例类似。

(三)XX镇及周边卫生站发病情况

自X月X日起,实施XX镇卫生院以及镇周边卫生院流感样病例零报告制度,未发现类似病例。

(四)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村民居住条件:村民家居环境较差,窗体较小,部分家庭甚至没有窗户,通风差。平均每户家庭都有3-5个小孩,人口密度较大,居住拥挤。村民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意识差。

2.禽畜饲养情况:调查组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当地未发现禽类、动物异常死亡事件。村民普遍散养鸡鸭,量不多,无集中养殖。部分村民家中养有狗、牛、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此次疫情与禽畜关联不明显。

3、疫苗接种情况:村民及学生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缺乏有效免疫。

4.学校科室通风状况:由于XX日以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异常明显,课室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加速了疫情的蔓延。

四、实验室检测

X月X日下午,XX市疾控中心在现场共采集M份病例咽拭子标本和N份急性期血清标本,X月X日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X月X日,省疾控中心在现场又采集Y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带回检测。目前,X月X日Y份咽拭子标本经RT-PCR检测,有5份阳性,为B型流感病毒,其余标本检测正在进行中。

五、初步分析

(一)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认为:

1.XX市XX镇XX小学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暴发;

2.发病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发生在学生以及学生所在家庭,发病高峰集中在X月X~X日,有一定的年级、村庄和家庭聚集性;

3.初步判定本次疾病局部暴发的病原是B型流感病毒。

(二)疫情趋势分析

通过对该村疫情趋势分析,认为XX镇XX小学本起流感疫情正在控制之中,每日新发病例数已逐渐减少,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另外,由于镇内其他学校出现有病例,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不排除其他学校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

六、已采取的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XX市人民政府 市长、XX市人民政府 市长以及卫生局、教育局领导都亲临现场,就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病人隔离治疗、学校晨检制度等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

2.积极隔离治疗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立即入院治疗。

3.开展消毒处理工作:XX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用过氧乙酸对XX小学校舍进行消毒。还运送300Kg漂白粉到XX镇,对该镇N所学校教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4.学校实行晨检:测量体温,对于发烧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5.加强周边地区流感疫情监测:以“疫情动态”形式向XX市医疗卫生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流感疫情的监测,特别是做好学校流感疫情的监测。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XX市疾控中心拟出“流感防治知识”专稿送XX市电视台连续播出。X月X日,XX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联合编印“流感防治知识”1万份发送XX小学及各镇。

七、存在问题

1.村医和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报告意识较差。

2.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理想。疫点村卫生环境差,村民卫生习惯差,大部分村民住房拥挤,开窗通风少。本次疫情控制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工作不够彻底。

3.政府在疫情的控制中未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1.目前该校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为防止疫情播散到其它学校,希望有关部门密切注意周围其它学校的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尽快积极落实各项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以防止其他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2.HL小学及镇内其它学校继续开展晨检工作,主动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及时隔离传染源。学生发病期间由家长带回家治疗或入院治疗,体温下降48小时后方可上学。

4.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偏远的地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政府有责任加大力度,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改水改厕,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6.建立健全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三级防保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对于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意识。

7.各地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晨检制度和缺勤登记制度,以便能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主动建立相互沟通、信息通报的合作机制,有效防范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上一篇:府城分院医院奖惩制度下一篇:茂盛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