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良性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践行基本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端正服务的目的,形成务实的指导思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良性研究论文 篇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及着力点探究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亮点,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机遇与调整。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阐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与“一带一路”结合等方面,论述了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发展路径

已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强调中国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清楚的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以此科学谋划,铺设发展的路径、构建发展的着力点,这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境,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机遇与调整并存的背景之下,要求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从科学发展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十二五”的完美收官,“十三五”跨步走来,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新的发展要求,强调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完成经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迎来机遇,但也面临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谋划,立足全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完成经济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步入改革深水区,如何在新经济的发展背景之下,实现经济转型,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不断地优化与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是我国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正逐步推进,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面临新的转型困境,也迎来诸多转型发展的契机。一方面,传统粗放型经济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业态,这就需要中国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立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性发展;另一方面,转型是一个过程,存在诸多的阻力,僵化的发展如何在转型中得到解决,有待进一步的推进。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处于平稳状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的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因经济下滑而造成财政困难;通过优化结构调整,避免就业紧张等问题,这一系列的发展,需要中国经济的转型。

(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发展新兴产业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首先,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在老龄化的影响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出现提升,劳动力竞争优势减弱;其次,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推进面临挑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需要升级或淘汰;再次,我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区域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面对挑战与机遇,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确保调控有力。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机遇,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谋划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两个转变、一个优先”着手,实现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进而发展创新型经济。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的建设,在于开辟以下道路:

(一)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步入深水区的中国经济,也暴露出经济增长的不利面。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今,经济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加,生态环保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要求我国应从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均衡社会发展资源。首先,我国经济增长平稳,在平稳态势下,应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要齐步走,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其次,产能过剩、高能耗产业,需要在经济增长转变中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我国在钢铁、煤炭等领域,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需要在协调发展中逐渐消化;另一方面,资源消耗过大,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国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重资源保护,强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从部门优先向功能性优先转变

新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的发展挑战,如何在谋划布局中,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政策上从部门优先向功能性优先转变。首先,我国在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促进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在粗放型经济向创新型、高新产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国家从功能性优化着手,推进产业的健康转型发展;其次,我国在过去,政策部门优先的局限性比較明显,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紧密联系实际,制定科学的功能政策,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创新与知识资本积累的良性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体现,应突出创新与知识资本积累的转变,强化知识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体现创新型经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应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特别是资本的良性转变,应注重创新环境的优化与培养,这是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无论是基于战略性发展,还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推进,都强调创新与知识资本积累的转变,发展创新型经济,盘活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三、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关键在于如何立足国情,创设更具创新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点在于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搭建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并且,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与“一带一路”结合,以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集中化进程发展

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国在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率。从发达国家来看,城市化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新与知识资本积累转变中,应依托城市化进程,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过去城市发展粗放,面临诸多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应走科学化道路,转变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逐步深化集中化城市进程,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面向未来发展,聚集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从现有数据来看,我国城市率在55%,这与中高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说明,我国在城市进程中,有待进一步推进,同时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大力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并作为“十三五”期的工作重点。

(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一方面,我国民众的消费观念有待转变,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要构建和谐文明的消费理念,这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不高,这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我国经济社会需要扩大内需,更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与“一带一路”结合,促进中国经济新发展

在“一帶一路”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抓住发展契机,充分与“一带一路”政策相结合,进而拓展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新发展。为此,一是要强化“一带一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与“一带一路”政策的紧密联系,进而全方位的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共享发展;三是未来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在于改革、人口 “ 质量红利”以及新技术革命,这些都应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应落到实处。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中国深入改革开放建设的作用结果,更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发展路径的铺设、发展着力点的构建,为发展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应突出发展与改革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着力点,则应突出中国的实际,从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与“一带一路”结合等方面,谋划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远.新时期改进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01).

[2]郭菊红.浅谈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13).

[3]王尊民.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商场现代化,2015(06).

[4]周铁军.新时期视域下试论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5]郭晓风.新常态与新思路—论新时期江苏宏观经济调控路径[J].江苏商论,2014(07).

[6]陈大荣.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调控发展的着力点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作者:陈榕

经济社会发展良性研究论文 篇2:

中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摘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践行基本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端正服务的目的,形成务实的指导思想。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文化辐射、决策咨询、合作共建等多种内容和渠道开展具体服务,并注重在组织、政策、市场、信息等方面打造平台,建立可靠的服务保障。

[关键词]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文献标识码]A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实现这一基本职能的具体体现。中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充分依靠高校的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区域经济社会是国家经济社会整体的具体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的区域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高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需要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多方面的支持,高校也需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高校应该全面发挥自身职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深入开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社会是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体系,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是当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形态。高校置身于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体系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课题,是高校践行教育规律的有效渠道,无论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来看都是必需的。

(一)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由教育规律决定的

教育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二是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代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高校保持着更直接的联系,既需要高校的支持,同样也对高校发展具有深刻的外部影响。所以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必然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通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开展各种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

(二)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由高等教育自身属性决定的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具有的鲜明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另外,高校所开展的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许多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需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这种教育价值。所以区域经济社会的现实条件是高校开展学术创新和专业教育活动的实践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自身属性实现的有效途经。

(三)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社会,知识和信息、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几十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各地区都努力挖掘优势,加快发展,强化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区域被视为实现国家总体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作为标识创新、生产和传播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供需结合更加紧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等区域发展规划都具有鲜明的知识经济特征,都对区域内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提出了加大智力贡献的新需求和新要求。这说明,时代发展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更紧密地联在一起,高校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更好地发挥综合智力优势,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高校要发展就必须坚持面向社会的开放发展,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能量、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激发内在的发展活力。高校处于特定的区域经济社会之中,与区域经济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和各种资源,可以说高校与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可以密切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及其各界的联系,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有效克服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趋向,使高校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社会要求,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关系的良性循环,增强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环境。

二、国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职能的完善,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时至今日,国外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一)确立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国外有的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全面服务本地区的发展彰显学校办学地位,促进自身发展。典型的就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校长查里斯·海耶斯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指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全方位开展面向所在地区的服务,不仅为其所在地区做出了重要而长期的贡献,而且使威斯康星大学由一所普通的赠地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承并进一步提升了“威斯康星”理念,强化了公共服务的责任,将大学的信息、学习和服务拓展至全州,在促进地区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样,1997年7月,英国政府发表题为《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用专门一章“高等教育的地方和区域角色”和一个分报告“高等教育与区域”,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述。国外高校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非是一种服务面向局限性的表现,相反,这些高校在服务区域中促进了办学的开放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全面适应性,为学校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与地区的产学研合作

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非常重视与地方的产业界寻求产学研结合,其中有两种形式可以视为产学研结合的主渠道。一是合作教育的模式,重点在高校人才培养,但地方和产业也同时会在与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中受益。二是技术合作的形式,重

点在高校的技术输出服务,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像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外名校都非常注重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界的衔接,鼓励教授开展科技咨询,有的学校还专门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斯坦福大学还成立了技术授权办公室,专门负责专利申请、谈判和推广。英国许多大学通过成立派生公司、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技术转移服务,并把知识和技术转移重点放在产业集群化方面,与区域集群化产业开展互动,借此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在各国更加重视创新的今天,高校与区域的产学研互动更加受到重视。

(三)与区域共建科学园区

从1951年斯坦福大学创办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以来,高校与区域合作共建科学园区就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模式。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创立这种科学园区。斯坦福大学创办的科技工业园区经过发展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硅谷”,其他如美国的盐湖城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工业园都是高校与地方共建科学园区的典范。科学园区集教育、科研与开发于一身,一边是高校,另一边是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广阔市场,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里实现了集中融会,产学研在这里实现了集中结合,对于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效的助推平台。

三、中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的基本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行动,要长期有效地开展,需要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先导。为此,高校主要应该坚持以下四个基本理念。

(一)把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作为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必要途径

高校办学需要与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要在深入融入社会中确定发展的方向、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开拓办学市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表面上看似是高校对经济社会的单向联系,实质是高校融入社会的有效途经。所以高校要善于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把办学触角深入经济社会之中,真正由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更好地实现与社会的契合。善于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建立服务社会、联系社会的长效机制。在知识经济社会,高校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大加强,但当社会以开放的姿态容纳高校的参与的时候,更加需要高校的主动性。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高校具有天然的联系,高校应该通过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切实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二)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高校自身发展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要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机会,更好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学校自身发展。高校要通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征得社会的认可,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吸收和借鉴社会各种优质办学资源,争取区域内政府、企业的支持,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通过服务过程,促进教师不断扩大学术视野,找到开展学术创新的空间,促进学生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展创业实践。要通过服务过程,切实增强学校办学与社会的联系,掌握市场变化规律,保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加强办学的针对性,实现对办学的有效性和经常性的检验。要通过服务过程,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使积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学校的无形资产。

(三)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好定位

高校办学需要在服务面向上进行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成为高校必须确定的服务面向之一。高校往往置身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在特定的区域中具有特定的地位,明确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目标,不仅顺理成章,更是高校明确服务定位的现实选择。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办学方向、办学状态和办学成果的途径,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现并弥补自身的差距,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通过实际服务落实学校办学总体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具体定位,在服务中接受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认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以社会评价作为学校发展的坐标,实现学校自身定位与社会对学校定位的协调统一,最终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成为现实定位。

(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高校办学特色是自身的特质,是学校办学优势的体现,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育形成的。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要立足自身优势、展示自身水平,相应地,也应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办学优势、强化办学特色。高校要通过突出在优势领域的服务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和不断拓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同时也要善于在服务中利用充分的实践检验和社会资源巩固自身优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并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形成新的办学特色。

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高校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应立足自身特点,结合区域需求,全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对接。

(一)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

高校既有开展基础研究的优势,又可以创造大量应用研究、技术研究成果,可以在区域经济创新中发挥直接的科技支持作用。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服务,从总体上要通过帮助区域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引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述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形式来实现。一是要充分把握区域经济对科技的需求,根据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做好科研选题,加强超前研究,做好技术储备;二是要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承担区域横向科研项目,努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三是要面向区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将所形成的技术成果依托区域产业平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注重为区域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科技服务,加强对企业的科技开发技术指导和日常咨询,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坚持与东营市企业开展科技对接活动,委派专家教授到企业作兼职技术顾问,进行了一条龙式科技服务的成功实践;五是加强与区域科技力量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同创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人力资源开发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视科学发展,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发展方式需要转型,对人力资源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补充大量新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需要对现有人才进行新的培养,需要整体人力资源的优化。高校面对这种需求,需要探索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区域经济社会整个系统,促进其人力资源优化。应采取的措施:一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有计划地培养适应区域需要的人才;二

是通过与区域经济社会在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加强学生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认识,推荐优秀毕业生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三是利用学位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课程进修等各种教育培养形式,有针对性地面向区域开展现有人才的复合培养和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帮助区域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三)文化辐射

高校是学术和文化组织,拥有丰富的思想、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高校既承载着社会先进文化,又具有自身的文化个性,应始终站在区域经济社会的文化高地上,并应多方面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的影响。一是利用其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积极创造传播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的主流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营养,形成辐射影响;二是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以弘扬学术文化、大学文化为主,在区域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三是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区域文化建设,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健康高雅的文化品位作出示范。

(四)决策咨询

高校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业性的专家学者,总体上构成了一个思想库,可以通过专业的研究不断形成新的思想。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结合区域需求,加强对区域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重视针对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开展专门研究,有针对性地为区域提供决策咨询。同时也可以立足学校条件,建立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机构,长期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思想储备。

(五)合作共建

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利用这种互补性,通过双方资源整合、加强合作共建,可以各举优势、共同发展。如合作共建研究机构,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的优势联合进行区域重大科技攻关和实用技术开发;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培育高校科技与区域市场紧密融合的成果孵化基地;合作共建创新团队,依托重大项目,促进高校与区域专家的合作,为区域的专家在学校进行学术研究和研修提供综合学术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高校与区域的内在联系,形成学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互动;加强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共建,促进高校与区域教育文化资源的共享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广泛共建为学校与区域经济资源的充分共享搭建了坚实的平台,成为学校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形式。

五、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平台

为了保证高校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高校与区域共同努力,建立可以依托的平台。

(一)组织平台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高校与区域互动的基础上,既然是互动,就需要双方广泛寻求共识,加强合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为此,需要在高校与区域中的政府、企业之间建立总体的组织平台,以加强统一协调,促进系统整合。一是要加强高校与区域的高层互动,建立双方对话机制,如建立双方领导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对高校服务和双方合作的顶层共识,充分把握高校服务和双方合作的方向和政策。二是可以建立联合机构,加强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校与区域合作的集中领导、统一规划和日常工作协调。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油地校合作办公室,实现了教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政策平台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引导、规范和鼓励,健全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也是保证高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对于高校来说,应全面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激励措施,整合校内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区域的资源共享,鼓励师生参与区域事业,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机制,同时也要遵循国家有关政策,理顺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权利关系,保护有关知识产权,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建立规范。对于区域来说,应把高校服务有关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政策体系,使高校有效履行服务职责并享受区域有关政策,此外,也应根据具体需要制定调动高校师生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专门政策。

(三)市场平台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是高校面向市场办学的一种体现,高校的智力资源和服务行为置于市场的平台上,就要受市场运行规律的约束,所以高校要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强化市场意识,要积极追踪市场需求,强化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协同区域,共同建立稳定的服务市场,大力营造市场的创新环境,积极规划知识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区域要善于结合高校的优势,相应优化经济结构,为更好地吸引高校参与区域开发建设打造市场平台。

(四)信息平台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供需关系,供需双方需要充分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平台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为高校的服务意向和区域的需求意向建立联系,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在信息平台上促成双方的合作。建立信息平台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宏观层面上可以依托双方的组织平台沟通双方发展的重大信息;二是从中观层面上可以利用联合组织的技术发布会、合作洽谈会,促进双方信息交流;三是从微观层面上要鼓励高校内各院系、研究机构与区域有关企业和单位的经常性联系,形成全面的信息互动。

总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以正确的理念为先导,以各种平台为依托,加强与区域的良性互动,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责任编辑:赵玲]

作者:姚成郡

经济社会发展良性研究论文 篇3: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价值

摘 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新的探索和总结,是中国道路内在逻辑的历史呈现。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思想,是指导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诉求,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指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需要统筹协调地解决好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改革发展的社会功能,显示其实践价值。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价值诉求;历史逻辑;方法论;实践价值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科学发展理念的引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既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为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结合和统一,其蕴含的方法论是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一、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历史逻辑

理念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发展理念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它本质上是社会实践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但这种改造,需要经过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需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逐步认识。换言之,关于发展的观念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深化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深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又引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向新的目标迈进。

(一)发展理念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历程看,五大发展理念在我国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从根本上来说,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需要对新的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做出科学的回应,有效调整发展的目标函数,以平衡发展的目的、手段和路径,应对现实中的发展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既需要坚持过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也需要扭转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偏差,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们的历史性活动。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常常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就前者而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如此。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理念只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始终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3]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取决于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后者则涉及到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生产效益和发展成果等各种相互制约因素。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服务于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总量可能会重于结构,发展速度可能会超越于效益,但随着实践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上述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会产生新的主要矛盾,从而使原有的发展理念滞后于实践,或者显得不再完善和全面。显然,从“发展是硬道理”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转变,是由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及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决定的。

另一方面,发展理念的创新总是包含着人们对客观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它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这种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中是作为合目的性展示出来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目标指向性。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着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显然,科学的新发展理念,往往体现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自觉把握,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从现实情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如资源约束、发展持续性弱、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压力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增加、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也迫切需要调整和充实原有的发展理念,更系统化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植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它还是中国共产党直面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做出的理性选择,体现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观方面的创造和智慧。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选择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体现为历史前进的总体方向,体现为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规律。从新中国的历史来看,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发展的紧迫性”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为突破口,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围绕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和发展战略等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等发展理念,强调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步骤、目标和途径等提出了创造性的解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这是我国关于发展问题的一次重要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4]这一理念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后的新情况,提出了统筹兼顾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新观点。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和谐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人为本,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为基本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回应,使我国在发展理念上进入了新境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上述发展理念的继承和提高,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观念上的又一次变革。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逐步酝酿并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形成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5]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过程中呈现出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它顺应了我国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握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五大发展理念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总体框架式的设计理念,使发展的动力、要求、前提、条件和本质融合为一体。具体而言,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协调合理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将绿色发展作为永续发展的内在前提,将全面扩大开放作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外部条件,将共享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有效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思维与理念。可见,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决非偶然,而是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发展观念方面的拓展和升华,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进一步回答。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法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方法论是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而思维方式是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其思想创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理解和认识五大发展理念,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出发,在全面理解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其特征。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论思维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过程的总体性范畴,是以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要素、环节为纽带构成,并且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表现形式,生态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基本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体蕴藏于整体之中,整体则通过个别而具体呈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现象,而整体中的个别领域又影响到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由于社会的整体性及其各个侧面所具有的复杂性,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也必然需要从整体性把握,才能认识其发展规律的全貌,进而驾驭其内部的复杂性规律。从这个角度看,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比较全面地勾画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五大发展理念中既包含着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包含着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还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包括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把握。对我国来说,它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具体呈现和理念升华。

从马克思主义整体论立场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的生产力,物质的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主导作用,因而在发展理念上首先需要重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联系人的地位、作用和能力的发展,考虑到自然、人口、政治、法律、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6]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出发,我国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既重视社会发展的重点方面,又关注其他方面因素的反作用;既强调自然、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要重视物质生产过程中人的主动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内部不同领域和群体的和谐发展。

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构成完整的综合发展理念。作为战略思维,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长远目标设定的,因而具有全局性、长期性、重大性的特点,这种围绕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进行筹划与指导的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的思维特点。此外,五大发展理念还体现了发展的不同侧面间相互联系且互为依存的关系。在五大发展理念中,任何一个短板的出现,都可能导致发展的中断或者发展的整体目标难以全部实现。这种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决定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理念的新特点:一是发展动力上必须是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统一;二是发展环境和条件上必须是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一;三是在发展内容上必须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四是在发展目标上必须是客观规律与主体诉求的统一。

(二)五大发展理念蕴藏的辩证法思维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自觉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得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理解和认识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可以增强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我国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需要直面矛盾,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特性,通过解决矛盾推动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思维和责任担当,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辩证法是对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认识和总结。从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出发,可以科学地认识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各自特点及其作用。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是数量变化与质量突变的辩证统一。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每一个发展理念都具有其自身丰富的思想内涵并按其自身规律发展,但它也影响着发展的其他方面。当某一侧面被忽视时,其实践中的发展滞后会对其他侧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以看出,五大发展理念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它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发展的速度要求和能力、发展内容和本质、发展依据和路径、发展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出的,是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与重点、目标与路径的认识和深化。五大发展理念既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又存在着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矛盾。在实践中既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相互替代。过去,我国单纯强调发展速度,忽视结构、质量和效益,导致经济发展的粗放化和产业同质化;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导致发展难以持续、社会矛盾增加,这些都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教训。

(三)五大发展理念蕴藏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对人的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上,是物质生产的发展过程,体现为具体的经济增长;其次,社会发展是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需要人和资源、环境间的协调与和谐,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极度相关;再次,社会发展还是精神生产过程的体现,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法律、道德、文化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培训、科技创造等过程密不可分;最后,社会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这会通过社会的制度属性反映出来。从上述观点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是需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把满足人的生存、健康、安全、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素质全面提高和价值实现等作为发展的具体内容,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发展的目的。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凝练,是从发展的整体上反映人的本质的思想方法。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紧紧聚焦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消除物质贫困和解决生存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现实指向。在着力点上,五大发展理念将“实现何种发展、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这几个问题相统一;在发展思路或路径上,五大发展理念则围绕“人的发展”,使具体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方法的确立,五大发展理念才能为“三大发展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现实的条件,真正成为引领我国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指南。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功能特点和实践价值

正确的理念只要付诸实际,就会彰显其价值,就能够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理念能否贯彻,主要取决于其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诉求和追求合理的目标。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5]从我国现实来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诉求,本质是由其社会功能的特点及其战略意义决定的。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功能特点

五大发展理念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观出发,体现了全面共享、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的协调、绿色和开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平衡性、有比例性、全面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共享则注重追求发展的进步性、持久性和公平性。从本质上来说,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功能取向来看,具有各有侧重的一面。创新发展所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原因在于科技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创新不足就难以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从而不利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破瓶颈制约、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国家要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出路在于创新。”[7]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形成新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创新可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决定着我国能否如期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与发展,同时兼顾与FDI、企业规模的关系平衡[8]。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实践中既要推动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科技经济创新,也要推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载体的制度创新;更要推动以观念理念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可见,创新发展不仅要实现科技创新,也要注重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促进创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协调发展主要是致力于形成平衡发展的结构问题。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协调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如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和效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有和私有、先富和共富、内部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协调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重点要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使人类所处的环境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包括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0]如果忽视自然规律,打破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和惩罚。绿色发展是在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它寄寓着人民对生活质量的期待和美好愿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具有供给刚性,我国近年来因资源与环境要素稀缺,已经导致相关原材料成本和环境治污成本急剧上升,成为制约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社会环境成本过高也导致我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极大损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绿色发展,就是提倡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减轻资源、生态和环保带来的压力,从而使生态文明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单纯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出台新的制度安排,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并在节能环保等技术方面加强开发并给予支持。需要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采取约束性指标解决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问题,加强土地、资源、水、大气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开放发展理念是我国融入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开放发展重点是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格局不断变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来自于外部的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在增强。只有顺应国内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才能构建起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为我国参加全球经济治理和享有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奠定条件,更好地为全体人民利益和世界利益承担责任。在实践中,开放发展需要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以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为支撑,参与并争取主导国际分工,提升对外经济开放的质量。既要重视打造“中国制造2025”,也要瞄准“工业4.0”超前进行国内的产业规划,形成后发优势。在区域合作上,重点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及区域经济联系的要求,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享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中,将实现“把生产发展到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11]。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2]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当下化和具体化。相比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终极性和引领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3]共享发展既以共享为前提条件,也以共享为目标和结果。共享发展不是仅仅注重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事后调节,不是简单地通过再分配领域来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就注重发展的共享特征。这就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资和谐”“利润分享”“涓滴效应”等观点划清界限。需要看到,当前我国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一方面,是要解决我国还存在着7000万贫困人口的困局;另一方面,是要化解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过大的难题。早在1993年9月邓小平就尖锐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14]但囿于种种原因,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一直难以根本上化解。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将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成果在根本上统一于人民,在发展中以人民为主体,才能让发展成果的享有达到“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当然,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实现利益共享,也要求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它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题创造了条件。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当代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后,拥有了巨大物质基础且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在经济新常态下,增强动力、优化结构、改善环境、促进平等、消灭贫困、解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难题。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科学出路,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发展的生态底线、结构底线、质量底线和公正底线。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改变片面注重发展速度、不顾资源压力、分配上“重资轻劳”、忽视生态效益、过度对外依赖等不良现象和做法,扭转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趋势。我国不仅要通过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消除绝对贫困和有效化解扶贫解困难题,也要兼顾生态这一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和社会公正要求。在发展中维护好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维护好社会的稳定。

五大发展理念丰富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内涵。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国道路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6]中国道路既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为生产率更高、整体和局部更协调、自然和人类更全面、社会群体之间更和谐的发展,更体现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现实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原则在现阶段下的具体化,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保障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可以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是从不同维度对中国道路内涵的揭示,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另一种话语体系层面的表达。

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更好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实际上,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迅速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其中心地位被取代的担心,对中国存在着片面的解读;而且,中国模式对西方发展模式的超越,也常常引来西方世界对中国道路的批评和质疑之声,这在无形中放大了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乔舒亚·库珀·雷默认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问题”,“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和命运。”[17]五大发展理念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发展理念,因此能够更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球化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行,可以使我国改变在国际社会中的评价,从而塑造新的国家形象。这显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对外开放和自主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也有利于我国在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0-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3.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7]习近平.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N].人民日报,2014-07-07.

[8]王伟光,马胜利,姜博.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3):70-82.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2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3]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31.

[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1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0-30.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9-10.

[17]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9.

责任编辑 莫仲宁

作者:侯为民

上一篇:藏族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下一篇:民国初期经济法制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