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2024-05-01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共8篇)

篇1: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作者: 杜晓坤

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一个重大课题,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针对性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表现和危害

(一)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

探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特权。单独理解特权的内涵应该是很丰富的,古今中外都会有不同的释义。从总书记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阐述来理解,特权应该是相对于普通权力而言的,它既包含正当的职权和基于正义的特殊权利(比如军队司法等强制权、给弱势群体的特殊保障权等),也包含不正当的法外特权等现象。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应该是指党员和领导干部、各级党政机关获取和实现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的私利和不正当权力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具体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属性: 一是权势性。产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首先必须拥有权力或势力,因此多发生在权力职位、特殊行业等;

二是特殊性。超越法律政策规定和工作职权,突破规范和规则,搞特殊化。就是不守纪律、不守规则;

三是排他性。自己可以超越突破、不受限制,别人不允许,坚持双重标准;

四是局限性。特权也有一定适用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说了算的地域、一亩三分地),或针对一定的对象(对其有影响、起作用的人群)发挥效力;

五是传染性。特权具有示范性和传染性,上行下效,扩散、蔓延速度快,影响性和破坏性较大。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主要表现:

一是以言代法,搞“一言堂”、办事潜规则,说情找关系、违规开“绿灯”、乱办事等;

二是以权压法,一些执法部门权不畏法,执法犯法、随意执法,一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严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徇私枉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财、谋事、谋官、谋色,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具体体现:奖赏权,如表彰奖励、提职提级不按程序,不符规定、标准,奖赏不分;惩罚权,对批评、惩罚、降职、降级等混淆视听、标准界线不清;享用权,利用手中的权力,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个人享受、消费、受益;豁免权,以“刑 不上大夫、成就例外、下不为例”等为由,使一些有特权的人不受惩罚、不被追究;干与权,存在上级对下级打招呼、说情、暗示、施压现象,不同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了公正决策。实现形式:不知不觉被特权、心安理得享特权、约定俗成有特权、假装糊涂用特权、肆无忌惮耍特权。

(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危害。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滋生腐败、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践踏了法律的神圣性和制度的严肃性,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败坏了社会道德,腐蚀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利益,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就是特权统治的历史。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官员衣服、帽子的区别,见面礼教,几抬大轿,家长、族长、老爷、奴才身分等级划分等等,都深深烙下特权的印记,以历代帝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无不前赴后继、赤裸裸地展示其强大的特权。历史绵延、根深蒂固,影响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社会腐朽思想、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官本位等影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又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经济蓬勃发展,民主与法制相对滞后,使权力不受约束、失去制衡;上 级或组织睁只眼、闭只眼,放纵默认,上行下效;职权待遇的扩大化,不良影响不断蔓延;缺少有效的监督,处罚软弱无力;官升脾气涨、官大一级压死人、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思想“深入人心”,这些都导致职权寻租和延伸去追求不正当的利益而形成特权。

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政策界定

严格界定特权的合理性。从特权的产生依据可以辨别其正当性和合理性,通过其附着的法律依据和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实际受惠群体分布等,来界定该特权的性质和目的。如果是出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为特殊群体服务来设定的“特权”,有利于保护主权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如军队、司法特权,为弱势群体设臵特权,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人群等给予一定的特权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正义事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必需。我们要更加周到地考虑他们的需要,努力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救济、优抚安臵和社会互助等福利事业发展。

正确区分职权与特权。如果是人民出于更高的需要赋权给公职代表,那么该特权就是正当的职权。尤其是在责权利相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对于重大责任者赋予其履职所必须的一些特殊权力和权利,是必要的、神圣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但要对职权履行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坚决制止职权滥用现象和特权泛滥,坚决取消法外特权和制度外特权。

四、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对策建议

一是必须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应该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入手,坚持教育的经常性,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突出教育的实效性,根除特权思想,做到教人从善。通过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习贯彻 “八项规定”等多种形式教育,牢固树立“我们是群众中的一员,我们来自群众并走向群众,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思想意识;健全分层分岗施教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廉政法规、岗位廉政教育,加强示范和警示教育。创新开展廉洁从业主题教育,突出行业和部门特点,切实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做到为政清廉守党员之本、秉公用权尽公仆之责。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铲除滋生特权的土壤和条件,形成倡廉肃贪的社会氛围。

二是必须加大惩处力度。特权往往与腐败结伴而行,有了特权,腐败往往随之而来。牢固树立查办案件、惩治腐败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组织基本职责的观念,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特权必打。既要执行政策、宽严相济,避免“为办案而办案”,也要严肃纪律,严格惩处,避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于严重违纪问题必须查办,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切实做到惩恶扬善,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使干部不敢犯错误。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5 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特权案件,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增强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

三是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领导干部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公共权力的归属主体,所有公共权力的执行者都是人民的公仆,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或小团体化,要真正把权力用在为民谋利上。作为身在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领导一线指挥、干部一线服务、措施一线落实、问题一线解决,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标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考虑群众的舒适度,不做群众反感的事;多彻底根除难题,不做“夹生饭”;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少做锦上添花的虚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上带下,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用严谨规范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履职用权形象。

四是必须强化监督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促使党员干部正确使用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坚持关口前移、实行过程监控;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6 整合资源、延伸监督线,扩大监督面,形成监督的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必须健全长效机制。反对特权思想、克服特权现象,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约束,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地权力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风险防控,做到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使其不能也不敢突破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界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铲除特权现象。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督促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带头执行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追究,不允许任何集体和个人凌驾于制度之上。(作者:中共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篇2: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一是公车私用现象。(公务用车原本是作为领导干部行使职务时的`代步工具。但目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我们在各种媒体,屡屡可以看到针对公车接送子女上学及节假日风景名胜区出现公车拥堵现象的报道。 二是超编超标配备使用公车。根据中纪委规定,副省级以上干部才可配备专车。但目前,许多单位副科级干部都有专车。)

二是公务接待超标准。(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本不可避免。但是,公务接待明显超标,成为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二是把超标招待作为联络感情的手段,为单位以后的工作打下铺垫。)

三是公务送礼。为了争取一个项目或是一项名誉,或多或少都要送礼。礼物也越来越贵重。

根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职权的认识不清。职权是一种公权力,是用来管理公共事务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他更重要的是职责,而不是一种待遇。

危害:特权现象是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也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阻力,危害甚大。

一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 耍特权对群众感情的伤害、对党的威信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

二是腐蚀社会良好风气。特权现象导致追逐权力成为社会时尚,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是干扰社会公平正义。

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治理建议

(坚持廉政教育为先导、健全制度为重点、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逐步清除特权现象。)

首先要强化宗旨观念。 结合现在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强化公职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四是强化监督查处。 对存在特权现象的党员干部要加强教育,严肃查处,杜绝特权现象发生。

篇3: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一、特权和公安队伍特权现象的内涵

所谓特权, 即特别权力,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实力、政治地位、身份等有利条件,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享有的特殊权力或权利;狭义的特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获得法律和制度规定之外的不正当权利。[3]狭义的特权就是我们要反对和禁止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章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以及履行这些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力进行了明确。这些权力就是公安民警的特权, 它包括行政强制措施权, 行政处罚权, 人身强制权, 当场盘问权、当场检查权和留置盘问权, 使用武器权、使用警械权, 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权和搜查权, 优先乘坐权、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 约束权和强制监护权, 限制通行权、限制停留权和交能管制权, 技术侦查权, 现场管制权等。人民警察依法、规范使用这些特权是无可厚非的, 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一些公安民警为达到某种目的, 超越法律规定、避开法定职责而行使职权或利用职权作庇护的现象, 就是特权现象。比如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 这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

二、公安队伍中特权现象的表现

正如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指出的“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 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 面临着逾越正义和道德界限的诱惑”。[4]公安工作中与违法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较量、与社会阴暗面近距离的接触, 决定了公安民警在运用执法权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民权益、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 也时刻处在各种诱惑最集中的前线, 一些公安民警受不住清贫、抵不住诱惑, 办人情案、关系案, 甚至将手中办案权作为谋取私利的资本, 不仅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而且极大的损害了法律的公正, 也把自己推向违法犯罪、追悔莫及的不归路。公安工作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 贪赃枉法, 在金钱面前成了俘虏。一些公安民警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为了满足私利收受贿赂, 把金钱置于立场之上, 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从公安部高层领导到基层派出所的普通民警因贪赃枉法犯罪的例子都可历数。

(二) 徇私舞弊, 在行使权力上打折扣。一些民警把权力置于法律之上, 目无法纪, 利用手中的权力,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保护, 通风报信, 使自己成为阶下囚。

(三) 玩忽职守, 在执行公务中放松警惕。一些民警纪律观念淡薄, 侥幸心理严重, 在执行职务时麻痹大意, 思想懈怠, 给公安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也将自己推上了人民的审判台。

(四) 违法五条禁令, 酒后驾车, 开特权车, 放松自警自律, 以身试法, 咎由自取, 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特权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和民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执法为民的理念淡薄。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颠倒了主仆关系。对待群众“冷、硬、横、推”。二是法律观念淡薄。把法律当做管理老百姓的工具, 强调人治而不讲法治, 强调专政与打击职能, 忽视了“以人为本”和公安机关保障人权的职能。三是私情、私欲占据上风。执法活动一旦为私情、私欲左右, 则必然形成特权现象而产生腐败。导致一些民警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挡不住人情的干扰, 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为了金钱和人情, 不惜以权谋私、枉法行政, 甚至甘当恶势力保护伞, 公安队伍中的特权现象虽然产生于极少数民警身上,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特权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侵犯了群众的感情, 也为自己走上违法犯罪埋下了毒苗, 最终长成苦果。它是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是对社会正气的践踏, 是对全国百万公安民警以汗水、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公安形象的践踏。它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 损毁了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光辉形象, 因此, 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彻底整治。

四、公安队伍中开展反特权思想和现象的主要措施

公安队伍开展反特权思想和现象教育整顿活动, 是增强法制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广大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维护自身权益的迫切要求, 是树立新时期良好警风的重要举措, 非常务实, 也非常必要。一是要从教育入手,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增强广大民警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法治观念、职业道德观念。二是要以查找问题、整改问题为切入口, 努力化解民怨, 疏导群众的内心不满。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完善监督、制约制度, 建立反特权思想的长效机制。

摘要: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相违背的, 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特权思想和现象极大地损坏了公安队伍的形象, 也给党和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公安队伍中的特权思想和现象的表现,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杜绝公安队伍中的特权思想和现象。

篇4: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遏制;清除;特权

所谓特权,是指公共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基于自身掌握的公共权力,在法律和制度之外享受特殊利益和权利。由特权所衍生出的思想,就是特权思想,它是封建残余思想在现实中的反映,是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现象的总根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和政府一贯反对特权,但由于旧社会习惯势力和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一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想”特殊的心理,并积极创造“能”特殊的条件,千方百计地把法定之权演变为法外之权。特权思想及其衍生的特权现象始终顽固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它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危害社会公平正义,腐蚀社会风气,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必须坚决加以反对、予以克服。

各级领导干部是行使各种特权的主力军,为此,治理特权现象必须从领导干部入手,坚持廉政教育为先导、健全制度为重点、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特权现象。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思想教育,是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共产党的修养学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处理公共事务的,而不是用来谋私利的。从根本说,身负为民服务的职责是因为自己享受了那份为民服务的俸禄。要时常警醒领导干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和克服各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首先,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第二,采取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宣传,使之深入人心。第三,采取请人挑刺、民主评议、开门纳谏等方式,主动查找问题,把干部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融汇于廉政教育之中。

二、深化机制改革

反对特权,关键要有关得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要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对权力行使作出尽可能具体和明确的规范,杜绝不受法律和制度约束的权力。在进一步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的同时,以廉政立法的形式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让形形色色的特权行为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综观世界各地,大凡典型的腐败案件基本上都是与权钱之间的交易有关,因而发达国家想出种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及财产、收入情况进行监督,以揭露和制止黑幕掩盖下的以权谋私行为。我们应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党政干部行政问责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行政问责制使官员权力的行使置于群众的公开监督之下。 财产申报制度对防止官员利用手中的特权贪污腐化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反特权的核心是管住权力,即成立独立的专职反权力腐败机构,其最高机构直属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纵向系统管理。反腐机构能充分行使独立的职权,反腐机构的官员及调查员均享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职权,不受所在省市县政府的干扰和掣肘。如美国联邦政府各行政部门的监察长办事处、法国和德国的行政法院、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澳大利亚各州和香港的廉政公署等。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由于“一把手”直接掌握着单位人财物的“拍板权”,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特权腐败由此产生。为此,一定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使所有权力行使者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公开用权,绝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監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坚持权责一致、奖惩分明,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监督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面加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积极推进各级党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廉洁性评估,堵塞权力腐败行为发生的制度漏洞。

切实加强监督,是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保证。如果说特权思想是内隐于心,外人难以察知,那么特权现象则是彰显于外,有迹可循。广泛的监督可以让特权现象无处遁形。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特权现象无从发生。我们要切实加强执政党党内监督、参政党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反特权,必须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只有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营造“人人反特权”的浓厚氛围,才能净化社会风气,使特权现象无处藏身。

四、提升民众反特权思想觉悟

反特权,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而杜绝特权现象必须提升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首先要让民众认识到国家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领导者是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只能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或达到任何个人目的。

五、加大特权惩治力度

反特权,必须坚持加大惩处不懈怠。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不管涉及到谁,只要行使特权的行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让其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姑息。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对滥用权力者做到零容忍,使之所付出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大大超过非法或违纪所得,以警示他人避免重蹈覆辙,引导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特权往往与腐败结伴而行,耍了特权,腐败往往随之而来。因此,制止了特权现象就减少了腐败的产生。对于因耍特权严重违纪问题必须严查,只有惩处有力,才能预防有效,使更多“想”耍特权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级干部犯错误的机会。

只有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特权案件,才能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增强惩处特权的社会效果。

六、积极探索科技防腐

把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公职人员防止利益冲突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网络技术,实行政务在网上公开、审批在网上运行、资源在网上交易、资金在网上流通、监督在网上实施,确保公共权力阳光运行,有效铲除特权暗箱操作空间。

篇5: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浅析

党的十八大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一个重大课题,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针对性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总书记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阐述来理解,特权应该是相对于普通权力而言的,它既包含正当的职权和基于正义的特殊权利(比如军队司法等强制权、给弱势群体的特殊保障权等),也包含不正当的法外特权等现象。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应该是指党员和领导干部、各级党政机关获取和实现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的私利和不正当权力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

其具体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属性:一是权势性。产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首先必须拥有权力或势力,因此多发生在权力职位、特殊行业等;二是特殊性。超越法律政策规定和工作职权,突破规范和规则,搞特殊化。就是不守纪律、不守规则;三是排他性。自己可以超越突破、不受限制,别人不允许,坚持双重标准;四是局限

性。特权也有一定适用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说了算的地域、一亩三分地),或针对一定的对象(对其有影响、起作用的人群)发挥效力;五是传染性。特权具有示范性和传染性,上行下效,扩散、蔓延速度快,影响性和破坏性较大。

特权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言代法,搞“一言堂”、办事潜规则,说情找关系、违规开“绿灯”、乱办事等;二是以权压法,一些执法部门权不畏法,执法犯法、随意执法,一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严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徇私枉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财、谋事、谋官、谋色,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

当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必将导致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严重腐蚀社会风气,严重干扰社会公平正义,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其危害后果极大,必须坚决反对、克服和治理。而造成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错位,缺乏自省自律,加之监督制度机制的缺位,因而使权力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任意“奔驰”。

而在系统内部加强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是有效阻拦特权思想的屏障。因而,加强和完善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一是要构建警示教育长效机制。以抓好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及群众观。通过专项、系统培训和党校学习等形式,按职级的不同分别组织领导干部定期接受

反腐倡廉专题教育,认真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行政体制改革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寻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治理腐败的方法和途径。定时间、定内容、定效果,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制度,编发廉政警言,开辟廉政建设专栏,制做警示短信,真正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二是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突出重点问题,抓主要环节的督察;抓住案费证照、执法办案、窗口服务等环节及“吃拿卡要”问题进行重点督察,围绕国家局“禁令”以及上级局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具体要求进行重点督察。突出重点岗位,狠抓勤政督察。抓住窗口单位及个别工作人员容易存在的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进行暗访督察。突出焦点问题,进行跟踪督察。把市场准入是否严格把关,案件处罚是否实行罚缴分离,收取规费是否实行收缴,分离等作为督察的重点。特别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审批和使用等重大事项,都要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同时,要坚决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改进对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情况的监督,尽力减少领导干部不当行使权力的空间和条件。

三是要确保纪检监察的相对独立性。尽快推行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对于同级党委的领导职责可以限定在“确立监督指导思想和原则”、“保证监督方向”“提出监督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检查监督工作”等层面上,使其无法对纪检监察的具体监督活动进行随意干涉,纪检监察员甚至可推行委派制,由上级委派作

风端正品德优良敢于较真的纪检监察员。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明确限定在业务领导、党规党纪领导层面,指导下级纪委开展监督活动。要积极探索同级党委与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共同领导的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同时可实行委派工作组暗访等多种形式,防止“双重领导”流于形式。

四是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制度管人,程序管事”,大大加强了纪检监察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该局在执法程序上,成立案审委员会,严格把关,解决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从源头上解决了办人情案情况发生。在管理方面,完善干部行为规范,做到人人有准则,事事有章法。在执法方面,实现“阳光执法”。在服务方面,完善岗位礼仪行为规范,打造广大人民群众放心的品牌。在形象方面,建立了定期请示汇报等沟通机制,让社会公众走近,认识,了解,提高部门的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度。实施监察一月一巡查、一通报制,将系统内在编在岗行政执法人员纳入巡查对象,将执法活动和落实各级各项制度及社会圈、生活圈纳入巡查范围;实行了定期、专项、暗访、走访等巡查;从而形成“六化”即:职责具体化、工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政务公开化、设施规范化。

五是建立定向监督、反馈的奖惩机制。开展面对面执法监察和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聘请监督员等形式,监督人员的执法行为和社会行为。自觉增强反腐能力。只有从思想、制度、惩治上建立起全方位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体系,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一种“不

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良好氛围。使每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做到“不想”腐败,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其头脑,学会正确对待权与民、权与法、权与责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到权是为民所用,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的;权力不能超越法律行使,超越法律行使是要承担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其“不能”腐败,关键是要从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和建设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上下功夫。从惩治上威慑其“不敢”腐败,就是要借此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当前要加重对各种腐败行为的经济处罚,使腐败分子在加大违法犯罪行政、刑事成本的同时也加大经济成本,从而抑制腐败分子通过腐败行为获利的想法。

六是尽快构建惩防体系。建立惩防体系这是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目的是遏制与预防腐败,使之达到最低限度,当前面临大要案高发的严峻形势,这是治本之策。各地考虑制定符合机关的实际惩防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用发展思路、改革办法防范目前存在某些不良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甚至腐败行为。当前要针对实际,在干部选拔任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采购五大领域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加以防范。以前易出问题的证照案费也已转化为案费证照,坚决查处党员领导干部中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腐败行为,做到党纪处分、行政处分、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四管齐下,采取严厉措施加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要以健全审批制度为突破口,大力改革审批制度,把规范审批权力的行使作为强化权力制约的重点,坚决取消

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权也要进行分解,完善审批方式,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后续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监控机制,防患于未然。只要这样才能保持先进性,从而最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6: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

谭 建

领导干部特权现象,是指某些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行为。干部特权现象的存在,不仅会降低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会损坏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一、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种种表现

邓小平早在1980年8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指出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时至今日,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无度化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国家公务人员为正常行使职权、顺利履行职责所必须发生的各种消费支出的总称。一般地说,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讯、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支出。职务消费是领导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消费,是客观的、必要的、合理的。在很长时期内,职务消费并没有成为广大群众诟病的领导干部特权现象。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职务消费出现了消费过度、过滥现象,已逐渐演变成了个人消费,甚至成为了职务享受和假公济私的手段,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批评和强烈不满。其主要表现:

第一,公务用车超标及私用现象严重。公务用车原本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代步工具,是服务于领导干部的一个简单的便利。但目前,我国公车制度中存在四方面的突出问题,已使公务用车成为广大群众诟病的干部特权现象之一:一是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1]。公车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我们在各种媒体,屡屡可以看到针对公车接送子女上学及节假日风景名胜区出现公车拥堵现象的报道。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三个1/3”说法,即在公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1]由此可知,养同样数量车辆,政府实际需支付更高费用。四是超编超标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根据中纪委规定,副省级以上干部才可配备专车。但目前,这条规定早已形同虚设,就连许多县直部门和乡镇的领导也都有专车。而且,屡屡出现超编制超标准用车。据中国网2007年12月14日报道,陕西省人事厅126名公务员配42辆公车,严重超标。这无疑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第二,公务接待超标准、扩大化等违规消费趋势日益突出。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本不可避免。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门,公务接待明显超出了“合理”范畴,成为一种不正之风,成为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甚至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消费数额巨大,超标严重。关于公务接待消费的总体数量,目前并没有权威的数字,但毋庸置疑,这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据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2]另外,公务接待消费超标严重。在公务接待方面不执行标准,超标准接待,进豪华酒店,喝高档酒,吃天价宴席,到豪华娱乐场所进行奢华消费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二是消费随意性大。只要能与公务接待沾上边的,个人消费不管是合法的、非法的都要由公家埋单。三是化公为私、损公肥私、通过公务接待谋取个人私利的现象严重。有些领导把超标招待作为联络感情的手段,为以后单位或个人谋取利益打下铺垫;有些领导直接把客人带到亲戚朋友或自己参股开办的饭店消费,随意加码签单报账;有些领导则是把本属于个人接待的私客转为公务接待。总之,公务接待呈现出违规消费日趋公开化、违规金额扩大化、违规牵涉人员普遍化、违规消费范围弥漫化等令人担忧的恶性发展势头。

第三,公务送礼有发展到集体公款行贿的趋势。目前,有些领导干部把本来表达友谊和尊重的正常的公务送礼庸俗化了,使之成为谋取部门、单位利益或个人私利的一种手段,或是成为炫耀身份、地位、财富或权力的象征。用公款送物送礼,理由越来越堂皇,形式越来越多样,礼物越来越贵重,目的越来越明确。“公款送礼”已发展成为职务消费中腐败现象的典型表现。这是一种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府行政管理和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层次腐败现象和犯罪行为。其结果是坑了国家、集体,肥了极少数个人;联络的是个人与“关键人物”间的感情,离间的却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款送礼”歪风盛行之处,党和政府的形象被败坏,社会风气被毒化,市场经济正常秩序被扰乱,党群关系被破坏,一些干部也因此被毁掉。

第四,公务娱乐日益普遍化和多样化。目前,公款娱乐出现了普遍化、多样化和高档化的趋势。有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要到名山大川,非旅游点不去。有的开会出差要住高档宾馆,非套房不住。高级娱乐场所不够刺激,还要进色情场所。周游完国内名山大川,就想方设法到国外旅游逍遥。目前,虽然明目张胆用公费出国(境)旅游的歪风已基本遏制,但一些部门和单位以工作需要为由,外出“学习考察”、“招商引资”,途中擅自改变路线,把公费旅游巧妙地隐藏在公务活动之中的现象仍时有报道。2007年8月,安徽省副检察长因违规组团出国旅游被撤职,受到中纪委的通报一事再次说明,以公务活动为名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依然顽固。

2.领导干部阶层呈现代际继承化

所谓阶层的代际继承是指某一职业、地位在父子之间的传递和继承。根据占有资源和机会的不同,社会学家把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层结构。社会学认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政治或组织资本,这四种形式的资本结合在一起,就能决定社会的分层与流动。而且各种资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同时能够在代际间被继承或传递。领导干部由于依靠在党政机构获得的政治职位而掌握了较丰富的政治或组织资本(也可称为权力资本,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执政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通过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相互转化与交换,使子女无论在教育、就业、经商、从政等多方面都享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因而,现实中领导干部子女在社会流动中,无论个体或群体大都呈现垂直向上或至少水平流动趋势。尤其是1997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采取了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各类高校开始向学生及其家庭收取高额的学费,同时高校持续扩招使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在此形势下,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的职业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就业机会、职业选择无疑更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领导干部阶层代际继承强化趋势,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还是从社会学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都可以清晰地得到验证。例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同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后的结果是不平等的,“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关系就业在县一级更严重。”[3]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固化社会分层,加大社会差距,制造新的社会不公,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3.领导干部特权现象泛滥化、普遍化

目前,领导干部的特权现象有泛滥化、弥散化趋势。除了前面所论述的一些现象,还突出表现在待遇终身化、医疗待遇特权化、交通通行特权化等方面。一是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是指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依法从事公务的公职人员,虽然从某个领导职务上退下来,但原来任职时的级别待遇基本不变。其中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还包括福利、保健、医疗、交通、住房等多方面待遇。对一定级别的干部,还可享受秘书、警卫、司机、勤务、厨师、保姆、专车以及特殊的医疗待遇等。目前,这种领导干部在待遇方面“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依然相当普遍,被群众称为“一朝为官,终身享受”;再加上,有些地方在公职人员管理使用上“就高不就低”,把“低职高配”作为对公职人员的激励,因此,造成享受这种“待遇终身制”的领导干部级别逐渐放低,人数不断增加。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不仅加重国家负担,违背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原则,而且造成了“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化,同时还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形成了一批“特权公民”,加大了民众与官员的社会及心理疏离。二是领导干部医疗待遇特权化。据中科院调查报告,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用于了850万党政干部;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此外,即使在国家公务人员中,也存在着巨大的等级差别。如湖北省公费医疗拨款省市机关部门标准为600元/人/年,正厅以上干部则为8000元/人/年。[4]这种特权式的公费医疗制度,使不需要的药也要开,没病也要“治”等现象司空见惯,造成医疗资源与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同时,这种特权性的医疗保障也难以避免地惠及干部家属,形成“一人享有,全家共用”的怪现象。三是交通通行特权化现象。第一,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下去视察、调研时,接待当地或接待单位擅自提高警戒级别,动辄使用警车开道,封锁交通;第二,表现在某些特权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车在没有执行紧急公务条件下,无视交通法规,随意违规行驶。这些做法不仅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而且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群众对此多是侧目而视,甚至怨声载道。

4.领导干部特权趋向经济利益化

目前,领导干部特权有趋向经济利益化之势,也就是说,有些领导干部趋于把政治上的“特权”转化为经济上的“现实利益”,这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加大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问题,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如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无度化问题,浪费巨大,造成财政资金的紧张,势必影响、削弱甚至侵占用于公共资源、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扩大已经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再如领导干部的“待遇终身制”,使领导干部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能够游离于大多数普通百姓都曾遭受过的诸如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痛苦之外,这也使得领导干部群体与其服务的社会大众越来越疏远,隔膜日增;还有如“医疗特权化”造成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不合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之就有直接关系。因为,社会医疗资源属于公共福利资源,它在一个国家总资源的分配中占多少及如何分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普通百姓的医疗现状。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社会的部分群体占有的医疗资源超过另一个群体,就会出现医疗保障的不公平。而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占有绝大多数医疗资源,另一个或多数群体(老百姓)占有很少的医疗资源,则“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就不可避免。所有这些都与领导干部利用权力获取社会资源有关,这虽为干部群体提供了方便,却使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相应地,利益受损阶层则会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必然导致部分群众心态失衡,进而滋生出对党和政府的强烈不满和对抗情绪,使党群矛盾尖锐化和激烈化。近年发生的一些围冲党政机关、堵塞交通,甚至打砸抢、以致酿成局部骚乱的群体性事件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我们党还必须特别注意防止由部分领导干部特权现象发展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特权阶层)的危险。苏联时期,正是由于苏共干部形成了权贵阶层,人民才对苏共彻底失去了信任,而苏共也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葬送了执政地位。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深刻牢记。

二、遏制干部特权现象的对策

领导干部特权化问题的产生及泛化,既有干部自身思想因素的原因,更是领导干部待遇制度、权力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不规范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重从制度、机制出发。

1.规范职务消费

规范职务消费的目的是既要保证领导干部公务需求的必要适度供给,又要控制奢侈浪费,坚决消除腐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系统各方联动,整体推进。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不仅牵涉到领导干部个人的利益调整,牵涉到人们观念的变革,还涉及到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政治、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是从上到下联成一体的网络系统,有着共同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惯性。它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就会发生磨擦、碰撞乃至冲突。因此,规范职务消费必须采取系统化、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实行整体推进,包括上下级协同推进、横向区域协同推进、不同项目协同推进、职务消费和与其相关的非职务消费改革配套协同推进等几个方面。但是,整体推进不是简单的同时推进,而是要理清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出主次关系、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做到内外呼应,相互补充,彼此支持。

二是分类制定规范,适当适度货币化。职务消费系统中的各个支出项目性质不同,费用发生依据不同,开支程序不同,控制难易程度不同,与系统内外因素联系也不同。另外,处在不同职务上的不同级别、职位的消费需要不同,衍生腐败的基础和可能性不同,社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不可能用同一个制度来规范,必须分类制定规范,做到制度化、标准化、合理化和适当货币化。货币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改革职务消费的基本取向,是将隐性的权力消费公开化、模糊的职务消费标准具体化。因此,职务消费能货币化的应尽可能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根据标准科学、范围合理、方法规范的要求,按照公务、职务需要,以货币的形式直接发给个人,或结合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的改革,将其计入公务员薪酬制度。但是货币化不是万能的。因为货币化并不能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也没有切断花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不仅在我国,在任何国家将职务消费全部货币化都是不现实的,技术上、方法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职务消费既要求有货币化的倾向,同时,为了确保公务服务的均等化,确保政府运行的廉洁,也要防止泛货币化,防止货币化所造成的职务资本化倾向,防止职务成为“求租”、“寻租”的对象。

三是强化制度约束,核心是统一预算。规范职务消费需要强硬的制度约束。制度是一个系统的规则体系,要逐步建立一套机制完善、运作规范、措施得力的管理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要覆盖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的各个职务,覆盖从人员支出到事务性支出再到设施支出的所有项目,覆盖从依据、标准到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等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面面俱到。实行制度约束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制度,核心是统一预算约束。统一预算约束有两个涵义:一是所有的职务消费都要用预算内资金支出,纳入预算框架之内,不能游离于预算之外;二是在安排所有的公务时都要充分考虑到预算的可能,编制预算的基本精神是将有限的财力最有效地运用到预算控制者认为最重要的目标上,也就是说要一方面计划花钱,一方面安排办事,必须量入为出。而且,预算的本质是法律,预算一旦被批准,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违反预算即是违法。只有严格执行预算,在执行中维护其严肃性,预算才能成为防治职务消费的良药。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只是徒有其表。

四是加大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失去监管和制约的职务消费,终将导致腐败。为此,一要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察,严格履行程序,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消除消费混乱现象;审计部门要强化职能监督,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纠正,并向全社会报告审计结果。二要加强人大、党委、监察、新闻媒体、群众等方方面面的监督。人大要充分行使预决算审议批准权、质询、罢免权等多项权力,对职务消费中出现的问题责令相关人做出解释说明,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党委及其纪检部门要依据党内法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纪监督。政府监察机关对职务消费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发现,严肃处理。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媒体对职务消费中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要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使人民群众对职务消费的监督能真正落到实处。以上各种监督应根据具体情况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促进整体效应的发挥。

2.逐步取消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我国社会保健、保险和服务机制的完善,应逐步取消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干部待遇机制。

一要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与在位政绩挂钩制。单纯取消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可借鉴香港或新加坡设立廉政公积金或廉政保证金制度取代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用于保证其退休后生活。奖励的标准不仅和退休前的级别挂钩,也和从政业绩等挂钩,这样不仅可以规避取消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而且通过大大增加领导干部违规腐败的成本,从客观上起到控制腐败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在位时廉政、勤政。

二要真正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与岗位、职责、待遇相对应的干部人事制度,实施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薪酬制度。占据一定级别的岗位,便履行相应的职责,就享受相应级别的待遇。一旦岗位降低或提高,级别和待遇也相应降低或提高,真正实现不仅职务能上能下,而且相应级别待遇也能上能下。

三要真正实行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要打破部门的、群体的既得利益,改变以往互相分离的多元结构的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渐将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统一起来,在推出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的同时进行统一的制度并轨,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当然,取消公职人员待遇终身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国情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内出台的关于干部生活待遇方面的规定,及时加以修订、补充、完善。对离休干部,为了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应使他们的待遇保持不变,并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对解放后参加工作并且已经退休的,除了按政策保证其在职水平的工资待遇外,其他待遇可以作出从简规定。对仍在职的干部,以后退休的待遇,也要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做到取消待遇终身制。

3.规范权力的运用

领导干部搞特权,获取特殊利益,凭借的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与通过市场上的等价交换获取利润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点,是更“便捷”的途径。况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权力架构依然是纵向的等级制而不是横向的相互制衡,与此相对应的规则,就是官越大“权力自由行使”的空间越大,违规成本越低。而且,特权行为在官员集团内部又具有示范效应。现实中,特权行为的扩张和泛化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因此,特权就成了代表一定等级身份,体现某种社会地位,在一定条件下维护领导干部“地位、身份、威望”的集体行为。与之相适应,在特权行为“集体化”现象下,单个领导干部的特权行为就可以在不承担或只承担较少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个人利益。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权力行使行为就会更容易在恶性的利益驱动下逐渐偏离社会公共目标而导致公共权力“私有化”,即在较大的收益预期和较小的成本预期对比中,更多官员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身利益。从以上视角考虑,大搞特权就会成为整个官员集团系统的“理性”行为,它必然会渗透到官员的日常生活及整个社会关系的维系之中。因此,遏制特权,关键是要规范权力。

一要明确权力归属,树立正确权力观,从源头上预防领导干部职务利益“特权化”。权力的运作存在着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的区别。其归属主体,是指权力的所有者。在我国,人民就是公共权力的归属主体。所谓行使主体,则是指各种权力的实际运作者。由于归属主体不可能也没必要事事直接行使归其所有的权力,因而委托一定的机构或个人代其行使权力就成为必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权力的运作者都是“人民的公仆”。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执政为民”,绝不能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或小团体化,更不允许以权谋私甚至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权力归属主体的人民,也应视权力行使主体的实际表现,依法定程序或继续授权让其行使,或收回委托行使权。

二要完善制度,依法公开用权。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反对特权的基本制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从政行为,完善对违纪行为的惩处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所有权力行使者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另外,还要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以确保其能够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党内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运用公共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

篇7: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来源:人民网 作者:武少民 2011年09月09日08:28我来说两句(111)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李书记、李副、严主席、蔡副、季主任”,本是5个平常的街道办官员称谓,然而在社区居委会的要求下,小区物管将此5人的领导职务和车牌号码一起张贴“公示”在小区保安岗亭,并要求当值人员必须熟记车牌号码及使用人,且予以放行。如此雷人的“特殊待遇”,就出现在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办事处东骧社区办公的住宅小区。

听听相关方的解释。据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近期上级领导来社区检查指导工作的次数相对较多,车辆来往频繁,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出入,并不存在免费停车等特权;而保安人员没有理解居委会的意思,在做这个工作中存在一些瑕疵。

先不说是否有不能示人的瑕疵。在不少人看来,领导驾到,给予特殊关照,似乎已经顺理成章;社区居委会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下来指导工作务必要一路畅通,快速放行……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大,居委会也有它的苦衷,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管中窥豹、反躬自省,通过这件事看出当前社会大环境的一角,一个社区会有如此规定,那么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呢?特权思想乃至衙门作风是不是还有继续滋生甚至繁荣的土壤?

道理很简单,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安民而不扰民,是政府的第一责任。可是,通过居委会这面镜子,也的确照出了某些部门与所承担责任的差距。在民生为本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各级干部都应以民生为最重,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解决好民众关切的问题和难题,领导多下来指导也正常,但这些指导有没有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有没有让群众满意,这应该才是问题的关键。

民众“围观”带来了压力,也令居委会知错即该,是一个好现象。毕竟,对领导行方便的“惯例”短期很难完全消除,特权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改变的,但是,只要政府部门能多换位思考,考虑下民众的诉求和期许,多想想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自然就少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来。否则,民众还是会继续“围观”,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出面澄清,如此大费周章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

篇8: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顾名思义, 所谓特权, 就是存在于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工作职权之外的特殊权力, 换言之, 特权是建立在权力或权利不平等基础之上的。

现阶段, 特权表现为各种以权为本、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谋私等现象, 以权谋私或权力寻租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集中表现。

一是以权为本。一些握有公权者在思想意识、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 抛弃了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的执政宗旨, “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封建腐朽思想严重, 唯官是图, 唯我独尊。思想感情疏离群众, 说话办事脱离群众, 习惯于对人民群众趾高气扬, 发号施令。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为政冷血, 缺乏人性关怀, 总是站在强势利益集团一边, 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如草芥。

二是以权代法。一些握有公权者总是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不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放在眼里, 擅长用手中权力搞一言堂和家长制,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处理日常工作问题时, 喜欢利用职权以授意、指令等方式干扰和影响行政管理或司法活动。

三是以权压法。一些握有公权者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权力越位, 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说话办事不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经常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去挑战法律权威, 干预正常的行政和司法活动。

四是以权谋私。一些握有公权者违反各项制度规定, 或把权力商品化, 或非法介入市场经济活动, 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金钱和物质利益, 包括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娱乐;接受或索取与职权有关的单位或个人财物;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友经商谋利提供便利条件, 等等。

特权与权力寻租往往是结伴而行的。各种以权为本、以权代法或以权压法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最终归宿必然是公共权力被物化并逐渐私有化、家族化, 成为谋取私利、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和筹码。

一是“一把手”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相关制度约束严重不足。现行体制下, 许多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 在其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上大权独揽, 一言堂、家长制现象比较普遍。而制度上对一把手往往是内部监督讲得多, 外部制约讲得少, 以致涉及“一把手”的腐败违纪案件比例不断增多。

二是实权岗位和要害部门权力寻租高发, 体制机制性腐败严重。在经济增长压倒一切的指挥棒下, 一些政府部门和经济行业的官员借机把手中职权与经济资源结合在一起, 催生严重的体制机制性腐败。

三是群体性、有组织的权力寻租多发, 特权腐败的利益同盟日渐增多。根据统计数据, 群体腐败涉案人数近年来占比明显提高, 往往一案涉及多人、多个部门, 案中有案, 串通作案, 组织作案, 形成特权贪腐的群体利益链条。

四是权力寻租广泛存在于干部队伍中, 特权腐败现象开始具有普遍性。从近年来被立案查处人员的岗位职级来看, 腐败违纪人员在各职级人员中都有所发生, 且其比例按职级从高到低、人员从少到多呈现均匀递增态势。有的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几乎全军覆没。

五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惩治权力寻租阻力大。相当多的干部群众价值观念混乱、廉洁意识淡薄, 对社会上的贪腐之风习以为常, 还经常扮演助虐者的角色, 如主动行贿;人民群众在反对特权腐败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还未得到充分尊重和落实;在反腐参与渠道、方法及对当事人的保护等方面, 还缺少完善的制度性保障。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在转型阶段,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之所以表现得特别突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观念原因。一些握有公权者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严重, 喜欢讲面子, 耍权威, 摆官架, 热衷于特殊地位和特殊待遇。二是利益原因。市场经济规则还不够完善, 权力商品化比较普遍, 受利益驱动, 一些握有公权者忘记了人民公仆的身份, 私欲膨胀, 千方百计利用手中职权搞特殊, 用特殊化的权力侵占公共利益。三是体制原因。权力设置过分集中, 结构配置不合理, 权力对市场干预过多, 使一些掌握重要岗位的人控制了公共资源的使用和分配, 公共权力变成了个人或小集团的谋利工具。四是监管原因。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管措施不得力, 尤其是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监管不到位, 导致不受约束的权力不断越出制度边界, 造成公共权力失衡滥用。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如果不加治理, 任其蔓延, 会直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 最终会动摇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

首先,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毒害社会道德风气的祸首。一些握有公权者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作为资本, 肆无忌惮地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金钱和物质利益, 特权腐败已经成为他们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给社会其他群体提供了极坏的示范效应, 助长了权力崇拜, 催生了贪污腐败之风, 导致整个社会法制规范失效, 道德底线失守, 各种潜规则盛行, 严重腐蚀了社会的良好风气。

其次,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一些握有公权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谋私, 严重干扰了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行, 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加剧了社会不公和人民群众的不平等感受。而特权阶层严重的贪腐行为也往往会刺激社会的不满情绪, 不断积聚各种民怨和暴戾之气, 一旦超出一定的限度, 必然导致部分人心态失衡, 进而演化出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动乱。

再次,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妨碍社会进步发展的阻力。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集中表现为权力寻租, 而权力寻租本身并不创造任何新的社会财富, 只是纯粹的财富转移活动, 在转移过程中, 用于寻租和反寻租所耗费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 这种财富转移活动通常伴随着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侵犯和掠夺, 从而加剧了阶层固化、利益固化的矛盾。而特权阶层为了维持原有既得利益格局, 会不惜代价阻止任何体制机制变革, 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

三、行动路线:把权力关进牢笼, 让权利回归社会

(一) 以民主法治机制为根本, 规范党和政府的执政行为, 铲除权力寻租根源

一是规范党的执政行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自觉接受法律约束, 带头遵法守法, 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党要支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支持企业自主行使独立的生产权和经营权, 自觉消除长期以来党政、党企不分, 权力过分集中的陋习。

二是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施政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 任何影响民众、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和义务的决定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依据。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平等对待所有管理对象, 不偏不倚。建立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行政决策机制,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依法决策。

三是切实推进司法公正。要真正实现司法权的独立公正行使, 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要充分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法律精神。公安、检察、审判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 公开职权范围、办案程序等事项, 规范执法行为,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扩大和规范司法公开的事项和内容, 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 以公开透明机制为基础, 推动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闭权力寻租空间

一是推进政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核心是决策公开, 要规范政府决策流程, 最大限度地公开决策内容、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民主咨询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 提高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信息新渠道的利用率, 将政务公开扩展到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办事指南、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等在内的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上。

二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大政府放权力度, 积极向社会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 向基层政府下放审批权限, 强化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三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不断强化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市场机制建设, 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的根本性作用, 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在土地使用权和矿产开发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以及各类公共工程承包经营权、城镇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权等方面,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三) 以监督制衡机制为核心, 合理配置和有效制约权力, 把权力寻租关进制度笼子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领导干部产生方式, 在考察、培养、选拔、委任、晋升、处分等环节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 在更大范围和领域选贤任能。领导干部选任过程公开透明, 引入候选人竞争机制, 并更加注重民意反映。积极创造条件, 稳步推进和扩大领导干部民主选举范围和层次。

二是建立合理的分权机制。合理编制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的运行流程、使用权限和职权范围, 突出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制约机制。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 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 努力形成相互制衡、分工负责、协调有序的权力结构。完善党委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保证权力主体在规则内活动。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第一, 加强党内监督。不断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 建设一支精通业务的复合人才队伍。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大力发展党内民主,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政治生态环境。第二, 强化人大监督。要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督促司法机关依法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方面的案件。落实人大对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审议和监督职能, 强化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权和最终批准权。第三, 支持审计监督。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支持和保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开展监督。第四, 健全司法监督。加强公安、检察、审判机关的相互配合和监督, 加大惩治特权腐败犯罪案件力度。

四是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制约监督。对行政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出让、金融证券、财政资金、国企改制及公共服务项目、政府采购、干部人事、司法等容易产生滥用权力和腐败的领域和环节, 建立有针对性的工作流程、民主评议制度、社会监控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等。严格执行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制度。

(四) 以问责惩治机制为关键, 约束权力主体职权行为, 给权力寻租戴上紧箍咒

一是强化“一把手”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任职期限和任职回避等制度。“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等重要部门, 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件处置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 一律提交集体研究决策, 杜绝“一言堂”现象。完善“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先审后任, 先审后离。完善“一把手”述廉考评制度, 鼓励干部、群众实名举报。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细化“一把手”家庭财产报告制度。

二是加快推进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开。要正视社会呼声, 借鉴国际通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做法, 加快制订和细化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开的改革方案, 把住房、投资、收入来源、出国情况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列入报告内容, 并从内部申报逐步转向外部公示。加强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开的技术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 对自报信息进行独立性核查并及时公布于众。

三是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范, 领导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不得在本单位外的经济实体等组织中兼职和领取报酬;不得在涉及录用、调动、提任、奖惩等事项及涉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协调、物资资金调配等事项时, 利用职权施加影响。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不得在其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有利益冲突的经办商业、企业、中介服务等经济活动。

四是规范职务消费。健全职务消费管理制度, 细化支出项目, 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 消除职务消费不透明现象。完善干部业绩考核体制, 探索把职务消费成本列入考核内容, 探索开展职务消费货币化、实名制、包干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职务消费社会化、市场化。监察机关对职务消费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发现, 严肃处理。

五是加大问责究罪力度。改革干部考核体制, 把群众廉政评价作为考核、问责干部的重要标准。建立重大特权腐败案件“一把手”问责制度, 凡发生重大特权腐败案件的部门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对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当利益, 损害群众利益的特权腐败案件, 要加快严肃查办, 特别是对高级领导干部的特权腐败行为要依法严惩, 不允许出现反腐禁区。

(五) 以多元共治机制为补充, 充分赋权于社会, 把权力寻租置于大众监督之下

一是增强民主党派监督能力。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 将人民政协的监督功能纳入制度化轨道。推广、扩大政协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公共事业等单位担任执法监督员、廉政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做法, 发挥这些特约监督员在防止权力寻租中的作用。进一步畅通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途径, 增加民主党派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职的机会, 增强其监督能力。

二是拓宽民间团体监督渠道。发挥各类社团组织、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拓宽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 促进企业建立自律机制, 预防腐败和商业贿赂。有序发展非营利性的民间反腐组织、反腐网站等, 发挥社会力量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

三是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尖兵作用。赋予新闻舆论监督以合法性, 充分保障新闻媒体以合法手段调查特权腐败事实并公开报道的权利。鼓励新闻舆论单位和新闻工作者运用各种新闻舆论手段, 及时发现和揭露特权腐败行为。

四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拓宽监督渠道,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完善群众投诉举报制度, 健全举报人保护制度和投诉结果回复制度, 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对滥用权力打击报复行为要从严惩处。不断改善网络反腐技术条件, 优化群众监督的制度环境, 建立和完善有关反腐信息公开制度。

(六) 以文化内化机制为支撑, 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让权力寻租无处容身

一是提升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水平。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观念, 重点加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 从思想深处铲除特权思想。树立群众路线观点, 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和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通过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先进典型示范与反面典型警示相结合, 增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二是培育民众廉洁理念。特权腐败现象与民众的廉洁道德观紧密相联, 民风和社会风气不正往往是特权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基础。要从学生教育抓起, 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廉洁、诚信、守法等道德意识从小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并融入行动中。在经济活动中, 要提倡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廉洁经营。在社区建设中, 要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各项活动之中, 增强群众的廉洁、诚信、守法意识。在公共事务活动中, 要主动培育民众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公共活动, 破除权力崇拜心理。

上一篇:《撞车》影评下一篇:苗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