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2024-04-14

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精选8篇)

篇1: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当前社会生活中关于爱情在观念与实践层面广泛存在着种种疑问,本文对此论证了这些现象与我们相关理论的滞后具有某种一致性.笔者在梳理有关爱情的各种理论,详细考察爱情的静态结构及相关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的同时,探讨了爱情发生与发展的自然过程及规律,指出爱情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重新对爱情作出更为确切的.定义,并就爱情教育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给出了提示和思路.

作 者:张琨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823.3 关键词:爱情现象   爱情理论   爱情教育  

篇2: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读《会饮篇》

汉语言一班

林玉颖

世人都听说过“柏拉图式爱情”,尽管对其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自文艺复兴是就被简化的“柏拉图式爱情”即精神恋爱的代名词,这是否符合柏拉图的本意?《会饮篇》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之一,它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本文就其篇目从美、善 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分析其真正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感知其对生命的美学意义。

《会饮篇》与柏拉图式爱情

《会饮篇》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柏拉图最伟大的两篇对话之一,“要么比《国家篇》更伟大,要么稍次之。”它也是柏拉图所有对话中,最为生动活泼的。最重要的是《会饮篇》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对后世爱情观念影响深远,被冠以“柏拉图式爱情”以名垂世。“柏拉图式爱情”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发明的一个词语,它意指刨除肉体交流的成分,只保留了心灵之间的渴望和私慕的爱情。这种被设定的观念,突出了爱情的精神性,长期主宰着西方关于爱情的看法,同时又在文艺作品中被无限地开发。在莎士比亚、拜伦、卢梭、歌德、福楼拜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柏拉图式爱情”的影响。然而重归会饮情形,重回文本,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本意并非如此。

会饮在希腊是一种庆祝的礼节。发言实际是由七篇颂词组成,会饮的主题是大家轮流发言赞美爱神,发言的顺序是“从左到右”。全篇点睛之笔在苏格拉底口述的第俄提玛的关于哲学修养的启示,总结在亚尔西巴德对于苏格拉底的颂扬。表面上有三个主题:颂爱情、颂哲学、颂苏格拉底。而柏拉图式爱情实际上这三者的统一。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恋爱,每个颂词都有柏拉图式爱情实质的端倪。首先是裴德若他的颂词有三个点,第一是爱神最古所以最尊贵;第二是爱神助人就善避恶,有道德的作用;第三是尊敬爱神的人须全心全意,不惜牺牲性命,才能达到爱情的最高理想。泡赛尼阿斯同样阐释了三个点,他认为爱神不只一种,应颂扬的是“天上爱神”不是“人间爱神”,是心灵的爱不是肉体的爱(这一点与后世认为的精神恋爱是一致的,但这是泡赛尼阿斯的看法,柏拉图就不仅于此);并且一切行为自身无所谓美丑,美丑因做的方式好坏而定,爱同样如此;而依照标准,雅典的男子同性爱因为做的方式好,爱情的追求与学问道德的追求合二为一。(此番话不是颂扬爱神,而是为雅典式“男风”辩护。)相较于这两位,厄里什马克则有了较为科学性的思考,他的颂词把爱情看做宇宙间调协两相反的力量,他就自己的专业医学领域,次从音乐,天文,以及占卜祭祀,举了实例来证明这个原则。这篇颂词代表了唯物辩证的思想的萌芽。而阿里斯托芬则较生动活泼,如同他的喜剧作品,在谑浪笑傲之下隐藏着严肃深刻的思想。从表面看,他替人类的起源和演变描绘了极其滑稽可笑的图画,通过神话替同性爱和异性爱给了一个荒诞而近情理的解释。然而从内里所表达的思想来看,他说明爱情是由分求合的企图,求合是回到原始的整一和健康。所以爱情的欢乐不只是感官的或肉体的,而是由于一种普遍的潜在的要求由分而合的欲望得到的实现。这番话着重爱情的整一,推翻了前者两种爱神的看法,同时也寓有矛盾统一的道理。而阿伽通的颂词如同他本人一样尽其辞藻,虽着重了爱神的本质和公用,但似乎有什么都没有点通。这些人纷纷从各自熟悉的领域出发发表对爱神的颂词,实际代表了对爱的不同理解,直到最终在苏格拉底的颂词中得以最深刻的升华。

从真善美看柏拉图式爱情

会饮篇表面上是三个主题,实际上这三者是统一的。爱情的对象是美,而最高的美只有最高的哲学修养才能见到,苏格拉底就是一个例证,体现了三者的统一。而最为突出的是苏格拉底的讲演。第俄提玛在她的启示说得很明白:“因为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神以爱为他的爱的对象,所以爱神必定是爱智慧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颂词是全篇三大段的中段,也是全篇的精义所在。它分为两部分,一是和阿伽通的对话以及和第俄提玛的对话。在和阿伽通的对话里,他通过辩证,推翻了阿伽通所说的“爱神是美的”以及“爱神也不是善的”这一说。接着,他从女巫第俄提玛领教了爱情的学问。她使他明白,爱神是介乎美丑、善恶、有知与无知、神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灵,是丰富和贫乏的统一,是哲学;爱情就是想凡是美的善的永远归于自己所有的那一个欲望;爱情的目的就是在美的对象中传播种子,凭借孕育升职达到不朽,通过生殖所蕴含的以新代旧使其永恒。而这种生殖可以是身体的也可以是心灵的。而诗人、立法者、教育家以及一切创造者都是心灵的生殖者。从美学观点来说,这种谈论的美并不只是寻常艺术作品的美,我们可以说这种美的实质是一种哲学,它在智慧中可以见到,在德行中可以见出,在社会典章文物制度中也可以感知。这是一种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无形的美。而达到爱情的极境,也是达到了哲学的境界。这种密教,要经过四个步骤的修养。而这四个步骤,恰恰也与真善美有关。最初的步骤是爱个别形体的美,由个别美形体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其次是爱心灵方面的道德美,如行为制度习俗之类;第三步是爱心灵方面学问知识美,即真的美;最后是爱涵盖一 到整体。

从美的维度来看,我们可知会饮一开始对爱情的论述就是围绕着美展开的。而柏拉图的爱情之美始于对于具体可见的形体美的敏感。因人是可朽的,而人通过生育使生命成为不朽的延续。而人在追求生育的时候更容易“被美丽的身体而不是病态的身体所吸引”,形体美是一系列层次美的条件也是开端。通过具体可见的形体爱上一切美的形体,从具体到形式,同时心灵美比形体美更为针管,再导向法律制度之美。最终凭借对美的广大领域的了解,用双眼注视美的汪洋大海。使这种美成为自存自在、无始无终的永恒之美。从善的维度来看,爱情作为灵魂回归原初的中介具有道德的维度,“爱是对邪恶的青石,爱就是对善的尽力仿效。”因为道德,爱存在着卑鄙之爱与高尚之爱。正如柏拉图所言:“无论是天上的爱还是人间的爱,它的运作是公正的、节制的,以善为目的的时候,爱才能成为最伟大的力量。”从真的维度解读的话,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与知识密不可分。实际上,上述对爱情之美的分析已经论述了在从形式美向法律美和制度美过度的时候,这种美其实是与知识无法割裂的。在探求美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求知的过程,在对各种美的人始终其实已经产生了相应的知识。柏拉图式恋爱的过程与追求智慧的过程是同一的。

总而言之,柏拉图式恋爱并不是世人所简单理解的追求精神恋爱这一内涵。在七位发言人中,苏格拉底的见解已归入柏拉图的爱情观名下,而其他人也在不同程度上掺杂了柏拉图的主张。柏拉图式恋爱的本质之爱是最高的爱,只存于“相”的世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善”。本质之爱的对象,是美的本身,它是追求自己所或缺的东西,但它不是肉体上的结合也不是某个心灵的结合,而是灵魂与智慧的融合。同时爱的途径是从形体之美进一步爱上一切美的形体,在看重心灵之美后导向知识之美。通过灵魂关照美,最终达到善。

篇3:自然资本:内涵及其特点辨析

自工业革命以来,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资源开发和利用速度大大加快。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伟大战绩”时, 地球上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 全世界已经丧失了1/4的表土层和1/3的森林覆盖, 在过去的30年中, 地球上1/3的资源——“自然财富”已经被消耗殆尽, 我们正以每年4%的速度失去海洋生态系统, 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 Oldren与Ehrlich对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他们认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将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 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 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败的, 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经济学家Pearce在他的著作《世界无末日》中提出用自然资本和另外两种资本来估算可持续发展能力, Turner也提出了将自然资本作为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观点。在Pearce和Turner等研究的基础上, 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扩展衡量财富的手段》的研究报告, 将资本划分为4个部分: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 提出一个国家的财富应该包括自然资本, 并将土地、森林、湿地等作为自然资本的组成部分, 对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2000年, 保尔·霍根等出版了题为《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的论著, 自然资本一经提出, 就引起了世界上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逐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和管理者所接受。

自然资本思想包涵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 它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 自然资本理论尚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 需要对自然资本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丰富对自然资本理论的认识。

二、自然资本定义及其内涵

(一) 自然资本的定义

1948年Vogt第一个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 他指出耗竭自然资源资本, 就会降低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1988年David Pearce引入了自然资本的概念, 他认为如果自然环境被当作一种自然资产存量服务于经济, 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就可能具有可操作性。自然资本的正式提法首先出现在Pearce等1991年出版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 不过他们并没有给自然资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同年, Costanza把自然资本被定义为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 是自身或通过人类劳动而增加其价值的自然物和环境。因自然资本所涵盖的范围太广, 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部分学者就以举例的形式给出自然资本的定义。如Daly认为自然资本是能够产生服务流和自然资源的存量——大洋能为市场再生捕鱼流量的鱼量, 能再生出伐木流量的现存森林, 能产生原油的流量的石油储量;Co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并称之为自然资本。Paul Hawken在他的著作《自然资本论》中指出自然资本可以被看作是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总和, 包括常见的为人类利用的资源——水、矿物、石油、森林、鱼类、土壤、空气等, 还包括草原、大平原、沼泽地、港湾、海洋、珊瑚礁、河岸走廊, 苔原和雨林在内的生命系统。

综上所述,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 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例如土地、矿产、大气、水、能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等。

(二) 自然资本的内涵

自然资本具有自然和资本的双重属性。从词义上看, 自然资本是“自然”+“资本”的复合称谓, 即在“资本”之前加上了“自然”这个限定词。在这里“自然”一词是指所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而“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 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自然资本的自然属性表明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本之源, 自然资本均包含于自然资源之列,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可以成为自然资本。如太阳提供的光和热, 属于自然资源, 但不属于自然资本。因为太阳的光和热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也不会因为过度使用导致太阳的光和热消失, 因此不符合资本的定义。自然资本的资本属性是指自然资源与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本具有相似的性质, 即自然资本也可以像常规资本一样产生资源流或服务流, 体现资本的增值特性。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 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 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 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即资本的质量和存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资本的升值空间和增值潜力, 自然资本也不例外。

自然资本观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自然资本思想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本, 尤其是某些关键自然资本, 如生态系统和环境, 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高的地步,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系统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

自然资本观体现了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经济价值。当人们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后, 便会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资本观要求人类一方面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树立自然资源忧患意识, 时刻牢记自然资源不是免费或廉价资源, 而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 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 人类对生态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以可接受的环境质量为限。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从公平的角度看, 享有健康和洁净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 任何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公共环境这种自然资本。如果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主体 (包括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 不负担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费用, 则对其他单位和个人享有健康、洁净的环境权利构成了侵害。因此, 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收取适当的环境治理费用, 以保护他人享有健康、洁净的人居环境的权利, 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自然资本观既体现了环境这一典型的公共资源特征, 又体现了环境的内在经济价值。自然资本观不仅有利于公众树立起“以保护环境为荣, 以破坏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也有力于促进“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时尚的形成。

三、自然资本的特点

自然资本不同于一般资本, 它除了拥有一般资本所具有的共性外, 还具有显著的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 增殖性

资本具有增殖的本能。通过自身不断地运动和持续循环, 不断增加和扩大其价值, 最终表现为资本价值的增殖。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 同普通资本一样具有增殖特性。对于矿产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 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可以使矿产资源的价值增殖;对于生态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 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善和更新的条件下, 通过其自身繁衍或繁殖就可以实现资本的增加或增殖。另外, 生态自然资本价值还可以通过投入劳动而增殖, 如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森林种植等。

(二) 不可替代性

自然资本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它不可能用人造资本或其他资本进行替代, 这一点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只有在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退化时, 人类才会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尽管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人类可以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 进而认为创造替代品的努力将推动研究、促进消费、增加就业, 从而创造出更加繁荣的经济, 人类便可以用不断增加人造资本的方法弥补对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然而, 对自然资本中生态资本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 其可替代程度却微不足道。

从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 人类不可能以人造资本替代自然界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和服务。“生物圈2号”计划的失败说明, 人类即使花巨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也不可能替代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生态系统的某些关键功能与服务作为自然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用其他资本替代的, 这是自然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三) 存量与流量特性

自然资本具有明显的存量与流量特征。所谓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 自然资本以物质形态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一地理空间内的自然资本总量。例如某一地区内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总量。流量是指在某一时点,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本的产出量。对于耗竭性资源如金属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来说, 是指其在某一时点的开采量;对于非耗竭性资源, 如森林、草场、水等除了包括上述自然资本的物质输出量之外, 还包括在某一时点其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提供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等。存量与流量特征共同构造了自然资本的完整度量体系, 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的流量, 同时, 自然资本流量又会引起存量特征的重大变化, 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描述自然资本状态的完整统一体。

(四) 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以至于到某一时点其资本价值消失殆尽。如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 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作为资本的价值递减, 直到这些设备完全失去作为资本的价值而报废。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复合体具有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如土地资源, 其经济价值与土地用途关系密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地用途由荒地变为农用地或建筑用地, 其价值往往增加, 这不符合一般资本随时间推移其经济价值递减的规律。对于自然资本中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制造氧气、气候调节等功能和服务, 只要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极限, 生态系统就可以自然修复并源源不断地提供以上各种功能和服务, 其经济价值也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另外, 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一种形态, 没有污染的健康的人居环境是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佳状态, 只要环境质量不下降, 其作为自然资本的价值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四、结论与展望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 自然资本观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 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 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有利于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自然资本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流量, 同时, 自然资本流量又会使自然资本的存量状态发生重大改变。自然资本将生态系统及其所处的环境纳入资本范畴考察, 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稀缺资源而具有经济价值。

自然资本具有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上述特性说明: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 自然资本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作为关键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一旦超过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力极限, 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 自然资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成熟, 今后应重点加强自然资本评估、定价、管理、投融资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 Hawken等著;王乃粒, 诸大建等译.自然资本论[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0.

[2]、Ehrlich, P.R.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arth.In:Jans-son, 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 (Eds.) [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Is-land Press, Washington, 1994.

[3]、Daly, H.E.Operation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In:Jansson, 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 (Eds.) [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Island Press, 1994.

[4]、Costanza R.Ecological Economics:Th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篇4:自然资本:内涵及其特点辨析

关键词:自然资本;生态环境;环境价值;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资本思想起源

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速度大大加快。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伟大战绩”时,地球上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世界已经丧失了1/4的表土层和1/3的森林覆盖,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上1/3的资源——“自然财富”已经被消耗殆尽,我们正以每年4%的速度失去海洋生态系统,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Oldren与Ehrlich对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将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败的,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经济学家Pearce在他的著作《世界无末日》中提出用自然资本和另外两种资本来估算可持续发展能力,Turner也提出了将自然资本作为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观点。在Pearce和Turner等研究的基础上,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扩展衡量财富的手段》的研究报告,将资本划分为4个部分: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出一个国家的财富应该包括自然资本,并将土地、森林、湿地等作为自然资本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2000年,保尔·霍根等出版了题为《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的论著,自然资本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上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和管理者所接受。

自然资本思想包涵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它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自然资本理论尚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需要对自然资本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丰富对自然资本理论的认识。

二、自然资本定义及其内涵

(一)自然资本的定义

1948年Vogt第一个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他指出耗竭自然资源资本,就会降低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1988年David Pearce引入了自然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如果自然环境被当作一种自然资产存量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就可能具有可操作性。自然资本的正式提法首先出现在Pearce等1991年出版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不过他们并没有给自然资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同年,Costanza把自然资本被定义为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是自身或通过人类劳动而增加其价值的自然物和环境。因自然资本所涵盖的范围太广,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部分学者就以举例的形式给出自然资本的定义。如Daly认为自然资本是能够产生服务流和自然资源的存量——大洋能为市场再生捕鱼流量的鱼量,能再生出伐木流量的现存森林,能产生原油的流量的石油储量;Co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并称之为自然资本。Paul Hawken在他的著作《自然资本论》中指出自然资本可以被看作是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常见的为人类利用的资源——水、矿物、石油、森林、鱼类、土壤、空气等,还包括草原、大平原、沼泽地、港湾、海洋、珊瑚礁、河岸走廊,苔原和雨林在内的生命系统。

综上所述,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例如土地、矿产、大气、水、能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等。

(二)自然资本的内涵

自然资本具有自然和资本的双重属性。从词义上看,自然资本是“自然”+“资本”的复合称谓,即在“资本”之前加上了“自然”这个限定词。在这里“自然”一词是指所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而“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自然资本的自然属性表明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本之源,自然资本均包含于自然资源之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可以成为自然资本。如太阳提供的光和热,属于自然资源,但不属于自然资本。因为太阳的光和热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也不会因为过度使用导致太阳的光和热消失,因此不符合资本的定义。自然资本的资本属性是指自然资源与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本具有相似的性质,即自然资本也可以像常规资本一样产生资源流或服务流,体现资本的增值特性。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即资本的质量和存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资本的升值空间和增值潜力,自然资本也不例外。

自然资本观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自然资本思想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本,尤其是某些关键自然资本,如生态系统和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高的地步,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系统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

自然资本观体现了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经济价值。当人们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后,便会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资本观要求人类一方面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树立自然资源忧患意识,时刻牢记自然资源不是免费或廉价资源,而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人类对生态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以可接受的环境质量为限。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从公平的角度看,享有健康和洁净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任何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公共环境这种自然资本。如果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不负担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费用,则对其他单位和个人享有健康、洁净的环境权利构成了侵害。因此,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收取适当的环境治理费用,以保护他人享有健康、洁净的人居环境的权利,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自然资本观既体现了环境这一典型的公共资源特征,又体现了环境的内在经济价值。自然资本观不仅有利于公众树立起“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有力于促进“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时尚的形成。

三、自然资本的特点

自然资本不同于一般资本,它除了拥有一般资本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具有显著的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增殖性

资本具有增殖的本能。通过自身不断地运动和持续循环,不断增加和扩大其价值,最终表现为资本价值的增殖。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同普通资本一样具有增殖特性。对于矿产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可以使矿产资源的价值增殖;对于生态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善和更新的条件下,通过其自身繁衍或繁殖就可以实现资本的增加或增殖。另外,生态自然资本价值还可以通过投入劳动而增殖,如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森林种植等。

(二)不可替代性

自然资本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它不可能用人造资本或其他资本进行替代,这一点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在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退化时,人类才会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尽管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可以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进而认为创造替代品的努力将推动研究、促进消费、增加就业,从而创造出更加繁荣的经济,人类便可以用不断增加人造资本的方法弥补对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然而,对自然资本中生态资本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其可替代程度却微不足道。

从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人类不可能以人造资本替代自然界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和服务。“生物圈2号”计划的失败说明,人类即使花巨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不可能替代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生态系统的某些关键功能与服务作为自然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用其他资本替代的,这是自然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三)存量与流量特性

自然资本具有明显的存量与流量特征。所谓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本以物质形态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一地理空间内的自然资本总量。例如某一地区内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总量。流量是指在某一时点,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本的产出量。对于耗竭性资源如金属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来说,是指其在某一时点的开采量;对于非耗竭性资源,如森林、草场、水等除了包括上述自然资本的物质输出量之外,还包括在某一时点其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提供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等。存量与流量特征共同构造了自然资本的完整度量体系,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的流量,同时,自然资本流量又会引起存量特征的重大变化,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描述自然资本状态的完整统一体。

(四)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以至于到某一时点其资本价值消失殆尽。如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作为资本的价值递减,直到这些设备完全失去作为资本的价值而报废。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复合体具有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如土地资源,其经济价值与土地用途关系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用途由荒地变为农用地或建筑用地,其价值往往增加,这不符合一般资本随时间推移其经济价值递减的规律。对于自然资本中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制造氧气、气候调节等功能和服务,只要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极限,生态系统就可以自然修复并源源不断地提供以上各种功能和服务,其经济价值也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另外,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一种形态,没有污染的健康的人居环境是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佳状态,只要环境质量不下降,其作为自然资本的价值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四、结论与展望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自然资本观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利于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自然资本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流量,同时,自然资本流量又会使自然资本的存量状态发生重大改变。自然资本将生态系统及其所处的环境纳入资本范畴考察,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稀缺资源而具有经济价值。

自然资本具有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上述特性说明: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自然资本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作为关键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一旦超过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力极限,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自然资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成熟,今后应重点加强自然资本评估、定价、管理、投融资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 Hawken等著;王乃粒,诸大建等译.自然资本论[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2、Ehrlich,P.R.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arth. In: Jansson, 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Eds.)[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sland Press, Washington,1994.

3、Daly,H.E.Operation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n: Jansson,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Eds.)[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sland Press,1994.

4、Costanza R.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5、Costanza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6).

*本文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北京市自然资本变化定量研究”(9062006)。

篇5:试论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及其深化

一、理念及司法理念

如果单从字面进行阐释,理念可以作理想、信念的理解,也可以作原理、观念的理解。可见,在不同的语境中,理念的含义会有所不同。本文的主旨是对现代司法理念进行探讨,而司法是一种国家法律制度,因此本文中的理念的解释应取后者。

司法理念可以作司法原理、司法观念的理解,那么其是否可以和传统的法理学理论对接呢?笔者的观点是肯定的,笔者认为司法理念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是对法律意识的发展和深化。

按照通说,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律意识与其他法律现象,如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等,既有有机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方面,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另一方面,在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相互之间,法律意识又相对独立与法律制度,它可能先于法律制度而存在,也可能滞后于法律制度的发展。将司法理念与法律意识的内涵作一比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司法理念也就是关于司法制度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本身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阶段。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它以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形式。”①由此可见,司法理念所包含的司法原理、司法观念分别属于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心理的范畴。由于司法观念的不稳定性,对其研究势必需要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本文主要是从司法原理的角度对司法理念展开探讨,因此下文中的司法理念是作狭义的理解的。

司法理念作为一种哲学属于一种实践理性,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系统成熟的司法理念是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会导致立法的矛盾、混乱和缺乏可操作性,也会带来法律和制度的不稳定性。其次,司法改革需要司法理念的变革作为先导,否则司法改革将会因为自身的随意性而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做制度上的修补。

再次,理念的匮乏会导致信仰的危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但是要使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能够自觉的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必须要有成熟的司法理念作为“信仰”的基础。

二、什么是现代司法理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司法理念,司法理念自身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以适应同样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要求。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司法理念又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司法理念自身正在变化,但是根据通说,现代司法理念至少应当包括司法效率、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把效率作为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之一,以快速高效的理念指导司法活动,强调诉讼经济、司法经济,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司法成本,减轻国家、社会、个人的讼累。西方国家的著名法谚“迟到的正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即是对司法效率理念的生动概括。我们国家的司法机关在近几年着力开展的清理超期限羁押案件等大举措就是对司法效率理念的具体贯彻。司法效率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

司法中立是指司法机关对于法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主体之间的各种纠纷,以中立的身份和地位,依公正、科学的司法程序,居中加以解决。要真正树立牢固的司法中立理念,必须在认识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摆正司法的位置。司法的中立地位是司法存在的前提。没有了中立,也就没有了司法存在的必要性,而没有中立的司法裁判职能的政治体制、法律体制,是一个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方向的体制。二是维护司法的被动性。按照现代司法理念,法官的角色定位应当是裁判者,其基本职能应当是居中裁判。法官应当始终以超然的态度,把被动性原则和中立性原则作为履行职务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关于司法独立或独立审判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众多学者各持己见,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外部独立,二是内部独立,三是精神独立。外部独立体现在司法职能的独立和司法机构的独立上。内部独立包括三项内容:第一,不同法院之间的独立,即同级法院之间、上下级法院之间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相互独立;第二,审判组织之间的独立,即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之间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相互独立;第三,法官之间的独立,即法官裁判案件时不受其他法官的影响。精神独立,实质上就是指法官个人人格方面的独立。法官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有独立承担责任的勇气,有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这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探索的过程。首先是从“重实体、轻程序”到“实体与程序并重”,因为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正义”,没有公正的程序,或者程序得不到严格遵循,即使做到了实体公正,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和猜测。当前,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中,还应当把形象公正纳入到司法公正的理念中来。形象公正的核心内容是:超然、中立、独立、理智、廉洁和文明。

笔者认为,除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外,我们还应确立坚持党对司法的领导的理念。

党的领导这一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片面地理解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看着是党委的领导或某位书记的领导,实际上是把党的领导庸俗化,歪曲了党的领导。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监督权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司法机关的职权是法律赋予的,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并且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并保证执行的。法律的阶级性就决定了司法机关及其执法活动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脱离了党的领导,司法机关及其执法活动就失去了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

党的领导并不是直接领导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权、法律监督权,否则党的领导就陷入了事务化和琐碎化、庸俗化。所以党的领导必须是大政方针的领导,是政治的、思想的和组织的领导,而不是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的具体指挥和干预,那种强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具体事务上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的观点与我国宪法精神和党章规定是相背离的,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监督权与坚持党的领导在性质、目标等方面本来就是同一的,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监督权就是对党的领导的坚持和拥护。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监督权所依据的便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因此,我国司法机关带有鲜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属性,与党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有同一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途径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依法治国等改革措施来推进。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从运作特征上看是以审判和法律监督为主线,但从目标上看,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实现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服务的。

三、倡导现代司法理念解决当前司法困境

虽然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宪法的这些条款在实践中受到挑战。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经费都是依赖于当地政府,由此带来的弊端是,各地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基于利益干预当地的司法审判权。这极大地危害了国家司法权的统一行使和司法的公正性,这也使法院处于两难的境地,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方面,法律和社会要求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另一方面,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又不得不屈从于地方政府。前几年各地法院争管辖的特别多,就是最直接的反映,最高法院为此多次作出司法解释来解决管辖权的争议问题。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地方政府的干涉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形态下,对人、财、物的调配与使用在宏观上是由国家统一执掌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各级分级管理,司法体制严重依赖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甚至可以说,司法权只是与行政权相对分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的司法体制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

独立的、受尊重的司法机构是在我们的社会正义所必需的。对司法机构的尊重和不干涉不是对司法机关或法官、检查官个人的事,而是对法律的态度。培植民众的法律至上、法律至威的观念是法律文化的精髓,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目前,对司法权威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现行的司法体制和新闻舆论的负面影响等。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倡导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司法困境。

笔者认为,倡导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改革要循序渐进,因为现行司法体制本身其实也是一直在改革,基本上还是能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而且司法制度属于国家的根本法律制度之一,如果改革幅度过大,在一定时期内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笔者还认为,由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现代司法理念的加强,法院、检察院与政府的关系将进一步的得以厘清;而民事执行权将从法院剥离。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困境,已成为司法改革的热门话题。固然有法官、检察官的任免、管理还要参照公务员条例,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对同级法院钳制过多等等这些,但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身的利益本位也在起着负面的作用。比如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办公用水、用电问题等,在这些方面受到钳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法官、检察官个人的权力寻租在推波助澜的原因。因此,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而不应继续以牺牲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来换取。当然,正是因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方面的司法理念正在不断增强,笔者才会得出以上的论断。

至于民事执行权将从法院剥离,是基于司法中立的现代司法理念和对宪法的本意的理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因此司法机关本身并无执行的权能。因此,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政府承担着主要的执行权力。如果没有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法院正在侵犯政府的权力。而且,中立的法院在很难保持中立的执行事务中往往会因为主动履行职权而面临尴尬局面,与司法中立的现代司法理念发生碰撞。

注释:

①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编审:《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篇6: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

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

“自然价值”是反映、概括和表述人与自然的一种特定的实践-认识关系的哲学范畴,其主体必定是人,只能是人;依据人的需要,自然具有四种价值: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人类作为自然价值的主体,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享受者,而且是自然生态进化的保护者和引导者。离开人类主体的`需要去讨论自然价值,是对“自然价值”的曲解和误用,依据这样的概念和范畴所建构起来的所谓“生态伦理学”,其科学性是令人怀疑的。

作 者:傅华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44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2(3)分类号:N02关键词:自然价值 自然价值的主体 自然的开发者和保护者

篇7: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依据。

(一)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二)自觉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有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城市规划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自觉依据规划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展速度的快慢,城市建设和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建设是城市发展和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

城市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如何使贯彻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就成为突出问题。成功的城市建设应该是科学与艺术、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达到这种境界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具有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使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为城市的高效能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使之“有的放矢”的起到保障各项建设项目维持良好的状态或形象的作用。

(一)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根据规划的部署,政府有计地组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其他物质设施建设的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奠定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并为陆续城市开发创造了条件。其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空间开发步骤,政府集中地组织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对于城市的行政中心、商业区、方化旅游区、科教园区、城市出入口等关系城市形象的重要地区,要精心筹建。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协调和高水准,又能迅速形成开发气势,强化集聚效应,吸引更多投资。再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原则及控制指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法规,引导投资方向,规范建设行为,把城市建设纳入统一有序的依法管理的轨道。上述三个方面,一为构筑基本框架,二为集中开发,三为规范秩序,有利于城市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沿着规划新确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如果城市建设偏离规划的轨道,即使规划再好,也总是有建设单位对规划的要求不屑一顾,各行其是,结果各种“建设性破坏”层出不穷:野蛮的摧残城市珍贵的历史文物,愚昧的糟蹋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粗暴地损害城市和谐的整体形象。综上所述,没有规划的高起点,就没有建设的高标准;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如果贯彻不力,城市建设就会失控,城市管理只能是低效能的。

(二)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布局日趋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要求,既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气派,又保持了红瓦绿树的历史风貌,逐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

三、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是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管

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每天人们以城市为载体,进行着学习、工作、休闲。城市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如何使这些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特别是如何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达到和保持预期的效果,高性能的城市管理是重要的保障和手段。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广义上的城市管理是指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等。狭义上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的管理。本文所阐述的主要是狭义上的城市管理。从全国范围看,城市建设只要有规划,有资金,建起来并不难。但对建设好的一些项目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效果的优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制约。上面讲过,城市管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难度比规划和建设更大一些。比如,许多城市存在着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等现象,使一些区域脏乱差。政府组织力量清理后,但很快就回潮,形成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

(二)城市的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上述现实,使城市的政府在加强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对城市的管理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以济南市为例,在建设这座美丽城市的同时,也正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这座城市。首先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市、区、街三级管理体制:市有城管办及城管监察总队,区有城管委及城管监察大队,街道有城管科及城管监察员。其次,在城市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改革:在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集贸市场实施“退路进厅”,实行新的垃圾收运方式,取消了街头垃圾方箱;实行了城市绿化亮灯工程;拆除了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使全市城市管理上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开展优秀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程度大为增强,为城市管理遵守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就为全面实施好xx批准的济南市新一轮城市规划,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整体上维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篇8:论爱情的内涵及其自然过程

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德育内涵分析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宇宙中的“四大”, 是人取法于地, 地取法于天, 天取法于“道”, 而“道”的法则则是自然的。“道法自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1. 物之自性即德的道德观。

道家认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是宇宙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 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道德即人依法自然, 尊重物之自性, 尊重人之本性, 是一种自然状态。“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在老子看来, 依道而行, 保持自然本性才是德。无心的, 本能的, 依循天性的, 是上德;下意识为之。受社会所制约的, 被动的, 是下德。

2. 德育的基本目标是个性的自由发展。

道家认为, 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的, 作为“道”的创造物的具体事物, 它们也遵循着自身潜在的可能性而自由发展, 不需要外界的干涉。人性本朴, 效法自然, 凭依自然, 与大自然一体, 就是朴。朴才是真, 才是人性的完美, 只有在自然状态, 人的价值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 人的生命力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德育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人性归真, 就是要使人回到人的本真状态。因此, 道德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返朴”、“守真”保持人的自然本性, 发挥潜能, 自我完善;二是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返朴”、“归真”, 回归自然状态[2]。“尊天之时, 随地之性, 应人之心”, 反对人为地制造出某种规范, 去限制人的行为, 束缚人的本性。

3. 德育工作者遵循客观规律, 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

“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人取法于道, 就是人的所有活动和行为都要遵循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 不做超越客观条件, 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1]如此以来, 人的本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教育者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 把握每个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差异,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与之。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1]只有这样, 方能使所有的受教育者行到充分的发展。

4. 无为而自化的德育方法。

道家认为, 天下万物乃是由“天之道”“生之, 畜之;生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1]之所以天下万物自生自长, 就是“天之道”的“无为”。因此, 作为“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的“无为”, 按天道自然规律, 顺其自然之自然, “为无为, 则无不治。”[1]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要勉强而为, 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 重视自然的思悟, 让其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自身的人格, 不要去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现实不利于教育对象的事情。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一是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引导, 二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 使教育对象对照样板, 根据自我建构图式充分自由自在的发展。“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1]

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强调“道”以自然为归, 尊重自然规律, 希望人们也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事物, 认识事物, 对待事物。道法自然思想体现在学校德育上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要过多地训诲教导和强迫灌输, 凭主观意愿强作妄为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和规律去从事教育活动, 要顺遂人的本性,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高校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倡导主体性教育理念。

道家认为, 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道家》第五十一章中说:“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意思是说尊道贵德, 不依靠强制命令。所谓德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3]。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把社会的价值准则、理论观点、各种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个人意识、个人需要, 然后转化为外在的个人行为和习惯。要实现这两个转化, 教育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因为个性发展需要是个性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 过分注重外塑型的人为教化, 对学生规范约束的多, 依照社会需要造就人, “不顾品德内化规律, 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 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4]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受教育者是主体。如果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试图按照心理学、教育学规定好的类型或阶段实际按图索骥地开展活动, 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对道德的需要, 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 人的本性中的自由倾向必然会对这种束缚产生反抗, 其结果会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德育效果, 就要转变德育观念, 让学生从内心去体悟“道”, 即把自然精神融入到德育实践中去, “让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舒展, 体道、循道、依道而行, 充分发挥主体性, 放弃扭曲人性的强作妄为, 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 富有创造性的具有自然主体的独立人格之人。”[5]在德育过程中, 作为教育者应充当学生价值成长的引导者, 辅助学生, 引导学生, 将自己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经验提供给学生参考, 使学生少走弯路, 如此则可以收到最好的德育效应:“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1]

2. 高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必然要引出或推出人道无为的政治观念。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是顺其自然, 不要过分的人为造作, 老子认为,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一是从无到有;二是从小到大;三是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过程。同时, 老子还进一步指出:“治人事天, 莫若啬。”[1]啬者, 稼禾也, 即种田之意。种田要不误农时, 治国亦须按规律办事。他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1]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德育目标, 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期望作用对象在品德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规格。因为道德要求总是分层次的, 有基础层次的要求、中间较高层次的要求和最高层次的要求, 所以道德目标的确立也应该是有层次的。在中国古代社会, 道德修养的路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础层次的要求是“修身”, “齐家、治国”是中间层次, “平天下”是最高层次。其中“修身”是对一般公众的普遍要求, 他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这种基本目标定位合理, 因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当前高校的德育目标的确立既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也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据, 制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目标。从中国现实的情况来看, “德育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公民道德教育, 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道德的底线,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例如, 对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就应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职业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等层次。首先要求学生应对自己负责, 然后再学会对他人负责, 在此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假若违反这一规律, 急于求成, 不切实际地盲目进取, 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纵观中国高校德育, 由于忽视了人的身心发展与道德认知发展自然规律, 没有认识到人的道德始终是按道德自身的变化发展轨迹进行, 德育目标推崇一种“圣人道德人格”和“英雄道德人格”。这种教育目标过于高大单一, 而又不分接受者的认知水平, 超越了人在道德领域的“最进发展区”, 结果导致道德要求的普遍“虚假化”, 于是便出现了动机是“加强”、结果是“削弱”, 名义是“落实”、实际是“落空”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3. 高校德育内容选择和确定, 要贴近学生生活, 回归自然, 让德育不再“高空作业”。

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它的形成与发展来自于生活, 正如杜威所说:“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 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 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 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论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时也强调:“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这些说明学校在确定道德教育内容时必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据, 引导他们在生活之中, 并且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发现来敞开生活的价值世界。纵观高校德育, 德育理论的高、大、空, 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 德育教材由于其形成的特有特点, 在内容上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脱节, 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又不能较好地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 较好地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 一味地照本宣科, 使学生觉得这些德育知识离他们的实际较远, 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处”不大, 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 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甚至全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 导致道德挫折, 这样的德育自然没有效果可言。道家主张个体由内向外地自然生长,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1]这些思想, 对于当今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不无裨益。

4. 高校德育立足点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人格的前提下, 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道家认为,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1]在人的“缺”、“冲”、“屈”、“拙”、“讷”等种种外部表象之下, 往往潜藏着人的“大成” (完美) 、“大盈” (充实) 、“大直” (刚正) 、“大巧” (灵巧) 、“大辩” (有辩才) 等种种优质存在。从德育的角度看, 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 重视其内在需要, 激发其内在思悟, 发挥其内在潜能, 相信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上具有一定的水准, 在教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当“助产婆”的角色, 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 在思想和行为上加强对他们的疏通和引导, 正如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 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 是非问题, 不但没有效力, 而且是有害的。”[8]德育工作不是仅靠教师的说教灌输能完成的, 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 老师应给学生一个选择的余地, 引导学生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 对冲突的价值取向作出自己正确的道德取向,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斗争、取舍, 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把握才深刻, 在行动上才能自己去履行社会的道德规范。

5.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 行不言之教。

道家认为“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1]这里的“不言之教”不是不教, 是指教育者不过多地强迫灌输, 训诲教导, 教育者要正确地引导受教者, 绝非言说可以奏效, 而是通过自己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体现道德要求, 如果教育者能率先履行道德规范, 注重自我道德修养, 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 就有助于受教者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将教育内容逐步地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此所谓以德化人。只有这样, 教育者才能达到“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1]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些德育工作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德性修养不高, 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 而在台下又与自己讲的道德要求背道而弛, 久而久之, 学生对其所讲的持怀疑态度, 或者是仿效老师的做法, 其实, 现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较好, 而在同学中却是另一种表现, 我觉得很多都是老师在学生中起到了负面影响。

6. 高校德育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 人们是否认同或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的规范并按社会规范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取决于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道家强调内力是主体, 道家认为“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强行者有志”[1]通过“自正”、“自朴”自化”, 达到人性的完善。这一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是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环境, 提高、培养学生抗干扰、拒腐蚀的意志和能力, 个体通过自我有效的控制摆脱外在的诱惑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 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学生身边, 高校德育也不可能期望手把手地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并使他们终生受用, 而是要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这一能力可以使其终生受益。反观高校的德育, 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智育化, 德育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准则的传递, 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宣读和伦理谈话上, 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权威。

诚然道家的“道法自然”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 “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一面, 但作为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组成部分, 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所提倡的从“道”的高度出发, 强调尊重个性, 顺应客观规律, 自然无为等思想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与现代社会德育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不少吻合之处,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摘要:“道法自然”蕴涵着丰富和德育思想, 强调物之自性即德的道德观;德育的基本目标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德育工作者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自然无为的德育方法, 这些观点对高校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道法自然,道德教育,高校,德育内涵

参考文献

[1]文选德.道德经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76-281.

[2]张世欣.道德教育之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45.

[3]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125.

[4]单振涛.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科研与实验, 1997, (4) .

[5]宋晶.道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0) :168.

[6]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 等,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105.

[7]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267.

上一篇:宣讲团工作汇报下一篇:【精华】大自然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