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2024-05-07

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共12篇)

篇1: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川省简阳市雷家九义校 卢福

联系电话:*** 摘要: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讲教材,而是要将学习的空间向丰富的生活延伸,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既要让学生调用生活经验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学生所最钟爱的教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关键词:探究;实践;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学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科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所以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立足这点,我个人对于实验的教学过程做了以下尝试:

一、在小学科学《了解土壤》一课,我们可以利用漏斗和滤纸让学生明白不同土壤类型渗水性的不同,同时还能让学生知道玻璃漏斗的使用方法,为以后做中学物化实验做好技能铺垫,而且平心而论这样对于教师而言准备实验材料也方便,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们会发现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感兴趣的现象很喜欢自己动手去做,而这个实验我们安排的却是教师演示实验,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对于我的学生是这样操作的: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回家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怎么做?小组讨论,想想怎么解决这个材料问题。虽然在刚开始时大家都很沉默,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意识到可以用喝水的矿泉水瓶来做,全班一起讨论,慢慢就活跃开了,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取出三个一样的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上边三分之一剪开将头部卡入瓶肚中,此外将瓶盖用锥子戳6个小孔,这样土壤渗水装置就好了。虽然重复了对于土壤渗水性的实验设计与操作,但是将科学与 生活联系,学生学习不在仅仅是脱离生活的理论学习。

二、教学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圆珠笔、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甚至同种物体还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四、尝到了甜头的我对于《我们吃什么》一课中的鉴别淀粉的实验时发现:学生按照书本的介绍做实验时,就是知道将碘液滴土豆片或馒头上,会变蓝。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变蓝的奥妙在于土豆和馒头里面含有淀粉。我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变蓝兴趣很高涨,每个人都想动手做做,但是做完实验之后,学生对于变蓝的奥妙通过教师的讲授都十分明确,但是对于生活中哪些物体含淀粉,淀粉到底是什么,还是很模糊的。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对于实验进行了一个小改变。

课前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许多吃的和喝的东西,我设计了一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带的材料最丰富,颁发最佳准备奖。然后通过汇报让学生认识,然后我将不同类型的材料搜集到讲台上,让学生分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明白它们的不同。在这之后教师请每个小组组长到前面每样取一小块作为实验材料,每组提供 2 碘液让学生试试,通过动手让学生明白有些物体是不能让碘液变色的,而有些物体可以让碘液变色,此时让学生思考是怎么回事,这些物体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含淀粉的,这些含淀粉的物体能够使碘液变蓝。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马铃薯切片有时不能够使碘液变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让实验变蓝的组的学生说说他们是怎么操作的,没有变蓝的组也说说他们是怎么操作的。通过每个小组的阐述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先做滴碘液马铃薯切片上的组实验就变蓝了;而放在后面做的小组实验时马铃薯就不变蓝了。此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问告诉学生新切的马铃薯切片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能够变蓝,而放久了切片效果就不明显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

篇2: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发挥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米的认识一课中,我利用前一节课刚刚学习厘米的知识,让学生用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学生都感觉很为难,因为用尺来测量教室是很困难的,尺太短,教室太长。这时老师设计了一个疑问,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该如何做呢?我立刻引入米,出示米尺,介绍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常常用米来做单位,并用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很容易能理解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这样提问:“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我有权利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充实创新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被除数一样,除数大商反而小的题目时,我就引入学生熟悉的肯德基的例子。两个小朋友都去吃肯德基,他们都有10元钱,一个吃汉堡包只能吃一个,另一个吃上校鸡块能吃5块,为什么?因为一个汉堡包10元,一块上校鸡块2元,同样多的钱买贵的物品数量就少,买便宜的物品数量就多。这样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

三、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习统计一课中,我就让学生模仿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去统计小组中每个成员对各门课程的喜欢,并把统计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出来以后,学生发现喜欢上体育课和艺术(二)的同学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析认为这两门课比较有意思,学起来很轻松愉快。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应大胆摒弃教材视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课本进行改革、剪裁。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篇3: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够乐于从自己数学的生活和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 进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需求。

数学来源于生活, 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激起学生潜在的知识, 能够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达到对自我生活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 精心设计平实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 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生活素材”, 让数学贴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话, 恐怕效果会不太好。笔者在教学中, 首先让本班两名分别住在学校两边的学生介绍到学校的路程, 再根据所用时间计算出自己的速度, 然后现场编题, 替换课本中原有的例题, 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亲切感, 使他们感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也存在数学问题, 激发了兴趣, 激活了沉默的课堂气氛。通过两名学生的表演, 学生们明白了相遇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遇”等有关术语的涵义。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 但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不太贴近小学生, 如果应用贴近学生, 且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去编题解题, 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样学生容易解答, 对于理解知识内容也就不感到困难了。

如在“按比例分配”教学时, 书上的例题是与“水稻的播种面积”有关的, 而这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学生来说, 水稻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教学时, 我的设计是:六 (1) 班有男同学36人, 女同学28人, 体育课上陈老师要把32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大组, 怎样分才合理呢?生1说:平均分, 这样才公平。生2说:我认为这样不合理, 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才公平。师:到底该怎么分呢?这样,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经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 获取了按比例分配这一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让讲台成为舞台, 让教室成为社会, 让学生成为演员, 让教师成为导演”,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可以促使学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把生活中的数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 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 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学生才会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注重生活实践, 体会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巨大作用。因此, 小学数学学习, 不但要注意贴近生活, 还要注意及时地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我们教师在课后练习设计时, 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 给他们参与时间活动的机会, 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能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 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例如:笔者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一课中, 首先引导学生把自制的长方体纸盒六个面展开, 让学生自主寻找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 笔者又设计如下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室是一个长方体, 请大家计算一下, 我们的教室里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大?我们的教学楼里共有八间这样的教室, 那么这座教学楼的粉刷面积有多大?同学们当场测量出了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 并很快计算出了所需要的数据。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在具体搜索信息, 并把信息加以分析加工,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中, 体会到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 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问题, 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当始终将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并紧密联系他们所熟悉的社会实践,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总之, 只有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很亲切, 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互动和发展的环境中想学数学、乐学数学, 进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新课标特别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使得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联系起来, 增强数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4:生物课堂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生物教学;关注生活;学习兴趣

一、教学关注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往往表现出莫大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符合现代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兴趣,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信息交流”时,可从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引入:当你不小心把白糖撒到地上了,会发生什么现象?“会有一群蚂蚁出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蚂蚁是怎样互相传递这个信息的……

源自生活的例子,能紧紧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可利用创设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迅速引发思考。例如在教学“尿的形成和排出”时,设计一些讨论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多喝开水?人体几天不排尿可以吗?为什么患肾病的人大多会有全身浮肿的现象?在讨论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不够,从而积极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在尝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关注生活,能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中学生处于身体的发育成长阶段,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也应该关注他人,关注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健康,因而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更为重要。他们养成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现在与未来的健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需要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传染病”一章,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将肺炎、角膜炎、足藓等引入,介绍有关疾病的常识。结合课本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引导学生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多作介绍,提高学生预防疾病关注健康的意识。

加强预防不良习惯引起的疾病。青少年时期,骨骼里有机物含量超过1/3,这样骨骼的弹性大,易变形,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就会出现脊柱弯曲等。再如介绍吸烟、饮酒的危害,并及时教育学生不吸烟、不喝酒,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避免疾病的发生,利于其增强体质。

在讲授生殖与发育知识时,不要避而不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展示,避免尴尬。解决学生很多难以启齿、难以直接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查寻自身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疑惑的问题,懂得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的生理现象,学会男女之间应如何互相尊重,正常交往。

三、教学关注热点,能引领学生关心社会问题

生物学作为一门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如果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教学把握时代脉搏,还会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境。如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隆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都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激情,让学生学会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教学“空气质量与健康”时,利用资料分析并进行讨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大气中的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道疾病,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使人们的发病率上升。关注废电池污染,介绍废电池中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让学生针对家里的手机废电池,钟表、遥控器的电池怎样处理展开讨论,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四、教学回归生活,能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教育只有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如果学生不会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合理应用于生活实际,而只会“纸上谈兵”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让生物学教学向社会和生活实践延伸,拉近学生的“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素材,拓宽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如“学习呼吸作用”的知识时,根据当地盛产金柑的实际,增加金柑保鲜和贮藏的原理介绍。教学时多联系农村生活实际的科学知识,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增加学生对农村实际的了解,培养学生为农村发展作贡献的情感意识。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时,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让学生写出近日自己的一日三餐,对照各项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布置学生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搭配合理、经济实惠,又能体现家庭特色的食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合理膳食的观点已潜入学生脑海。通过与学生探讨交流,让学生学会营养膳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只要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就会使生物课堂教学独具魅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篇5: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1 课前精心准备,掌握充足材料

依据大纲精神,生物教学应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一方面走访当地的养殖、种植户,虚心向他们学习实用技术,初步掌握了冬季蔬菜塑料大棚的管理,肉鸡、蛋鸡、猪等的饲养技术,而且还学会了实用菌栽培、果树嫁接、果树修剪等多项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去医院、防疫站收集有关传染病、保健等方面资料,并把媒体对SARS、禽流感、甲流、艾滋病、流感等的报道整理成册。第三将小学语文、科学等课程中涉及的生物知识进行摘录……将所收集的知识整理,并结合教材内容分编,这样,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与案例,在教学工作中即可适时有效地提取应用。

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1引入新课时 在讲新课之前,先把每章节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提取,并设计成问题形式上课时提出来。例,在讲“矿质代谢”时,为什么种植小麦、玉米时,需要多施一些磷肥,种大白菜、菠菜时,需多施一些氮肥,种植甘薯、马铃薯时需多施一些钾肥?在讲“遗传与变异”时,提出一个小孩在五个月大时被人贩子拐卖,当警方解救时,孩子已经五岁,面对这可爱的小孩,面对这么多丢失孩子的夫妻,警方该如何为孩子找到真正的父母?(答: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手段这么神,那原理是什么?在讲“生殖”时,拿一张图片,向学生介绍一株结着几个品种的果实的“奇特”的果树。等等。这就是说,在讲每个章节内容时,都会提出一个或几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带着这种疑问和渴望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去听课,通过教师的启发与讲解,让学生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从一开始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且,把生活实际中常见的生物现象以问题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以使学生获得答案后,在大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更容易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原理、概念。

2.2课堂巩固时 在学完每章节后,结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准备几个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知识来解答。例,在研究“水分代谢”后,可提这样一系列问题:“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当你感觉口渴时,吃了一些冰激淋,结果越吃越渴。为什么?”“用盐腌制的肉为什么不易腐烂?”“输液时,为什么要用0。9%的生理盐水?用蒸馏水替代行不行?”等等,这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和常见的生物学现象,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引起他们激烈的辩论及认真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一方面巩固了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学以致用,学生有成就感,探索的兴趣会更浓。

2.3课后留作业时 在讲完每章节后,除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外,还可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实验、调查研究,并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书写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精神。

3 开设选修课、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学生技能

近几年,我开设了《小学教学中的生物知识》、《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种植、养殖技术》、《传染病的预防》等多门选修课,在选修课中,系统地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并介绍了很多意外事故出现时的应急措施。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我们成立过“标本制作”、“果树嫁接技术”、“意外情况处理方法”等课外活动小组,为我校学术实验室制作标本约二百多份,有些还做为资料捐助给小学;参加吕梁市林业局组织的核桃树嫁接比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等好成绩。总之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动手掌握技术,培养他们的科技能力。

4 建立实习基地,训练学生技能

篇6:将“讲话”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组织工作战线的同志要带头深入学习,在工作中切实贯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立足当前工作和自身建设学习贯彻好“七一”讲话,应该要做到“四个结合”。

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加强组工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在选人用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组工干部只有全面学习、全面了解,才能深刻理解其讲话精髓,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要将《人民日报》等三级党报的社论文章及其它与“讲话”精神有关的内容列为学习重点,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将组工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在抓好组织系统内部学习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履行组织部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职责,将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对“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作为近期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排专门时间学习研讨、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开展专题情况督导等形式,迅速在各级党组织中掀起学习宣传“讲话”精神的热潮,进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相结合。今年是换届之年,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直接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组工干部要不断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要求作为学习贯彻好“七一”讲话精神的着力点之一,坚持和发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组工精神,把选好人、用好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事业追求,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努力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人才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篇7: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为了更好地将改进创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激发全体员工改进创新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改进创新氛围,特建议如下:

1、鼓励各部门各岗位职工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当前部门、当前岗位的改进空间并根据标准格式提报改进创新项目,营造改进创新的工作氛围;

2、各部门领导依据部门职能和KPI,对员工提报的改进创新项目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名单;

3、入围者从确定的那一刻开始全程负责该项改进创新,并负责制作PPT汇报材料;

4、评审组专门针对各部门每一个改进创新项目进行评级(A级、B级、C级),人力资源中心将针对A级(改进创新奖)、B(优秀奖)和c级(鼓励奖)级改进创新项目给予奖励;

5、A级改进将会在总结大会中点名表扬、鼓励;如有条件,同时进行部分现金鼓励;同时这种改进创新的工作方法可以项目负责人的名字命名,载入公司发展史册,大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1、以上建议肯定要对考核制度进行一个详细地制定,力求公平公正;

2、与咨询专家协商,增加改进创新项目的评级;

3、优化改进创新提报流程

个人最近的一些想法,不知是否恰当,请领导斧正!

人力资源中心

王东平

篇8: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捕捉生活现象, 挖掘数学内涵

《新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中指出, 在第二阶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 去剖析具体的生活现象, 从各种具体实例中, 提炼出数学内涵, 感受数学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影子。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 挖掘数学内涵并能举一反三, 那么就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出示徽标、枫叶, 蝴蝶等图形, 让学生观察, 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 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模拟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在引入数学概念时, 教师选择的感性材料应当是那些充分显示出概念的特征属性的事例。如在引入《平行线》概念时, 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平行线的原型, 像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黑板上下两边缘, 教室里同一平面的两条墙角线, 让学生对这些原型先去感性认识, 再引导他们讨论, 得出事件中的二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 最后得出“平行线”的概念;又如在讲“三线八角”时, 为了学生便于记忆, 教师用大拇指和食指构造“三线八角” (大拇指代表被截线, 食指代表截线) , 让学生思索;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各种特征, 每类角分别附以什么英文字母, 来描述三类角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 学生的好奇之火点燃了, 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同位角呈“F”型, 内错角呈“Z”型, 同旁内角呈“U”型, 所以, 在课堂上学生趣味盎然, 易于接受。

一些概念是从生活情境中发出来的, 鲜活的情境, 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教《绝对值》时, 本人这样引入新课:

(a) 从我校走300米到车站记作:+300米, 那么从车站走到我校要记作 () 米 (-300米) 。

(b) 从我校乘出租车到车站10元, 记作:+10元, 那么从车站乘出租车到我校需10元要记作 () 。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第一题的正、负号是区分走的方向不同, 第二题如果也用正负号来区分的话, 那么+10元表示乘客拿10元给司机, -10元就要表示司机拿10元给乘客, 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 所以, 第二题的两个“10”就是同学们要学习的新概念“绝对值”。

三、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篇9: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特殊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有了精彩的情境,学生就能绽放问题情境的全部美丽(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应用性)。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可见情境过后问题的呈现带给学生无穷的挑战。疑问是课堂教学美的升华,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二、善于处理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体验生活过程,发现数学问题

几乎每个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不妨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会学。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们不仅说出了一些常见的:树叶的形状、松树的形状、圆、长方形,甚至一些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物品也收集来了,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孩子利用轴对称知识,剪了很多漂亮的窗花,来装点教室。这样利用学生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对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里的日常事件固然是简洁和简约的,但这简洁和简约不等于简单和单调,更不等于机械和僵化。孩子们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们脱离生活实际,他们就难于参与。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篇10: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教学就要有评价,学习也要有评价。教育发展到今天,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也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新的评价标准和课程改革,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 相信学生,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

(1)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自我评价。尊重和信任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以夺星星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完成了一项任务,就可以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颗星星,星星的多少就代表了自己的学习水平。当我第一次让学生作自我评价时,有许多学生问我“如果有的学生不诚实怎么办?”我说,老师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并且,我当着全班学生用反激发说:“我想你们不会想做不诚实的孩子吧!再说,谁也不会是你们肚中的蛔虫,自己的学习自己心里最清楚,蒙混过关害的是谁呢?”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英语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学习语言必须经过输入??感受??内化??输出这几个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体会是否达到任务。对于学习任务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给学生的自我评价一个正确的导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等级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在近一年的教学中,我在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上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我在每节课对学生布置任务时,都是以得星星的方式出现,每一项任务都比前一项任务的难度要高一点。学生们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每节课下课总结时,我一边重复本节课的任务,一边让学生在心里想想自己能得到几颗星星,一边在自己的课本上画星星。学生们对这种评价方法有极大的兴趣,同时这也是考验学生是否诚实的途径,经过实验,我发现学生们都很诚实,偶尔有个别学生多画了星星被同学们揭发出来后都很不好意思,时间一长,也都养成了实事求是的好习惯了,同时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心里产生了一股要求上进、不服输的劲,都想得到最多的星星,这样学习积极性也高了。

(3)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催化剂。

<二> 对待错误适当“糊涂”处理,多给学生肯定与赞扬。

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让学生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赞扬。这样做,在不知不觉中既帮学生改正了错误,又给学生保留了面子,同时又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1: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 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 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 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简言之,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率先垂范,首开先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开展,面对中国革命大起大落的复杂形势,特别 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许多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中国 革命新道路、新途径的苦苦探索。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理论勇气和惊人 的求索能力。他利用并创造一切机会对中国的过去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井冈山 的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等亲身体会,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 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发现并提出中国革命迥异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特点: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是像西方 主要解决阶级问题;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它是一支中间力量,可以争取 为革命的同盟军,而不能像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时将其视为革命对象;中国革命的实质是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而不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把 城市无产阶级作为主要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首先是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发展农 村根据地,而不是像十月革命那样,首先举行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等等。为中国革命 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尽管东西方的国情差异日渐明朗,但由于毛泽东的地位和所处环境的限制,他的全新 思想没有能够在党内起到决定作用,在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内依然存在着严重 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倾向,本本主义依然在党内屡屡泛滥成灾,终使土地革命 的成果毁于一旦,红军被迫长征北上。随着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定和革命大本营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继续 专注于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文章,联系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写出了《实践论》和 《矛盾论》等一系列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趋向成熟。1942年,毛泽东又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党内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得到了彻底清算,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最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 思想,并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成功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 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满怀信心地率领全党开始了对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一样 艰巨和复杂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成功地指 导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教条主义有左的,也有右的,战争时期主要是左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共产国际的领导和控制下面,在纠正右倾帝国主义的同时,党的领导机构又出现了“左”倾。1930年初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率先吹响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号角,同

“左”倾的教条主义展开了斗争。

毛泽东尖锐地批评了唯书、唯上的思想,首次划清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界限,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划清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界限,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一个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这些话都是有针对性的,闪烁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光辉。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最先崛起,当然在此之前,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有过一些思想闪光。

这也是对于教条主义和国际指挥中心的首次挑战,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其次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在抗战爆发的前夕,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亡关头,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有两个重大历史课题,必须给予回答,一是如何组织以国共合作的抗战路线,一个是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方针打败日本侵略者,从理论上就是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从军事上看,就是处理军事方针和战略战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本本没有现实答案可寻。

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符合中国的实际理论原则,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为了从思想根源上批评与客观实际相割裂的主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突出了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强调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这就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哲学论证,同时也为从哲学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表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达到了完全自觉的高度。

篇12:小学科学课教学与生活结合论文

摘要: 科学活动生活化探究旨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科学探究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①从教材,学生周围生活实际及其它学科中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信息,让学生探究;②提出构建大课堂教学观的活动模式,即学生在课前准备生活化材料尝试活动,教师课堂创设直观性、描述性、欣赏性、体验性生活情景引导探究,最后课后延伸生活探究;③注重学生生活化活动评价。这样让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科学活动贴近生活,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身边问题。

关键词: 科学课 活动 生活化 正文: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①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② 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③ 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大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① 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② 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③ 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④ 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上一篇:融资计划申请书下一篇:中学生防空防灾常识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