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2024-04-29

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精选8篇)

篇1: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既不与生活相脱节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和生活紧密相关,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实践、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作 者:胡如芳  作者单位:贵阳市花溪区民族小学,贵州,贵阳,550025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18) 分类号:G623.5 关键词:数学   结合实际   联系生活  

 

篇2: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发挥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米的认识一课中,我利用前一节课刚刚学习厘米的知识,让学生用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学生都感觉很为难,因为用尺来测量教室是很困难的,尺太短,教室太长。这时老师设计了一个疑问,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该如何做呢?我立刻引入米,出示米尺,介绍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常常用米来做单位,并用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很容易能理解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这样提问:“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我有权利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充实创新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被除数一样,除数大商反而小的题目时,我就引入学生熟悉的肯德基的例子。两个小朋友都去吃肯德基,他们都有10元钱,一个吃汉堡包只能吃一个,另一个吃上校鸡块能吃5块,为什么?因为一个汉堡包10元,一块上校鸡块2元,同样多的钱买贵的物品数量就少,买便宜的物品数量就多。这样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

三、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习统计一课中,我就让学生模仿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去统计小组中每个成员对各门课程的喜欢,并把统计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出来以后,学生发现喜欢上体育课和艺术(二)的同学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析认为这两门课比较有意思,学起来很轻松愉快。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应大胆摒弃教材视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课本进行改革、剪裁。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篇3: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要想创设一个服务课堂教学的好情境, 必须要有情趣,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所设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到问题情境既熟悉又具有适度的挑战性。运用实物、实例、媒体等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例如, 我在教学“小数”时, 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从实际需要出发导入的。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新课程提倡生活情景化, 几乎每一节都有情景主题图, 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

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 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 突出了重点, 降低了难度, 形象化的语言, 让学生倍感亲切, 再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 所以学生记忆深刻, 学得扎实。使学生不在害怕数学, 不会觉得数学难学,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学“三角形”时,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 通过学生大量观察, 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 从中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出特征的。

三、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 根据生活实际及新课程标准,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数学引入生活, 使数学学习从现实的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学习也由僵硬式转为开放式。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同时, 手段的采用也要因地制宜,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 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 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出示学生熟悉的飞机模型、风筝、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图案中所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让学生很快的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跃然于脑海之中。

四、教法选择“生活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主总结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 这样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 结合实际生活,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活知识通过交流达到资源和快乐的分享。例如, 我在教学“分数”时, 就运用让学生动手手工操作, 摆出各种“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 从中体验了“生活化”的数学, 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数学应用“生活化”

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每一次学完新课后, 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 让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时, 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人成绩计算出本班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 并比较、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成绩的优差情况。

篇4: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且会活用教材,会对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基本原则。而现有教材的编排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教材上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使当地学生理解设计者的意图,达到设到设计者的预期目的,更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使用,效果较好。

现仅举三个课堂案例。

案例一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五节《去括号》中,教材以“火柴棒搭正方形”的不同解法为例,引出去括号及法则。笔者尝试多次,发现这个引例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该题目涉及到“总结规律”,尽管这在第一节中已经深入分析过,但学生的重点意识还会被吸引。在教学中,笔者使用如下引例:

师问:今天早晨7:30教室中有30人,后来又来了两拨同学,一拨2个,一拨3个,那么教室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答:30+2+3=35人。

师问:现有的人数是不是原有的加上后来的同学?

生答:是。

师问:如何表示?

生答:30+(2+3)。

师问:现在就有了30+2+3=30+(2+3),即30+(2+3)=30+2+3。

同理,用教室中出去学生的例子给出:30-(2+3)=30-2-3。之后,用x、y代替数字,水到渠成地给出:30+(x+y)=30+x+y,30-(x+y)=30-x-y。这样,用身边的实例,低起点、密台阶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入了新课,并且有效地把重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收效奇佳。

案例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比较线段长短》一节,教材直接用“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AB、CD的长短?”引出了知识点,枯燥并且有些生硬,不宜于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修改使用:

拿出两根长度相等的棉线和两根长度不等的棉线,让学生现场操作,比较线绳的长短。学生都是把线段一头捏住,再抻直,比较另一头的位置,长度一目了然,学生也对长短进行了说明。

此时,教师适时地提出:抻直的线绳像什么?

生答:线段。

师问:那么如何对线段比较长短呢?

这样,很简单而明了地引入了线段比较长短,并且利用实例有效地把难点突破了。

案例三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教育储蓄》,关于到银行储蓄的本金、利率、利息、本息、利息税、存款期限等问题,笔者考虑到本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山区,较少经历储蓄、计算利率的机会。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并把教材进行延伸拓展,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储蓄所搬进课堂,把教室设为“模拟银行”,进行分组学习活动。有人当“储户”填写存单的金额、存款期限,有人当“会计”计算利息,有人当“行长”审核差错。角色轮换,计算不断,“分分计较”。通过这一数学实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储蓄利率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篇5: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所谓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信息交流、创新意识等。青少年们是全能型人才的后备军,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教育青少年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从小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是他们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三大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是数学教育多年来指导思想的突破与革新。也就是说,当前我们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数学能力,把新课标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结合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感的建立水平是学生个体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1、创设生活情境,启蒙数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可见,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将会寸步难行,而“数感”更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又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让学生到市场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的重量等,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感。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2、引导认真观察,建立数感

数学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和发展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问题;观察规律,发现数学问题;也可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观察到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数感、发展数感。比如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再说一说。如: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30张、50张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在温度表上见过0”;“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不但体会了数的含义,而且初步建立相应的数感。

3、构建活动平台,发展数感

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操作等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篇6: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它和自然语言有很多不同。数学语言要求具有准确性、逻辑性、专业性和简洁性。因此,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提供有力的指导,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老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要从知识与技能、思考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个角度进行。这也是现在提倡的三维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实际经验中经历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课堂应关注建构数模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形成数学模型这个知识点本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全体学生的口才得到平衡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引导过程中,使学生说话的热情得到激发,说话的能力得到培养。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符号意识,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这样才使学生建模得以提升。

二、“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书的重要性。读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多读才能感悟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专业性和简洁性。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学生只有真正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才能领会概念中“只”和“四边形”的重要性,也才能对梯形的特征有本质的认识,否则,当出现诸如:“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时”,学生就会有模棱两可的感觉。再如: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中有一种题,学生的错误率特别的高,如:“一个水果店有苹果156千克,比柿子的2倍少14千克。柿子有多少千克?”学生面临这样的题目时,很容易解成:(156-14)÷2或是156÷2-14。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根本没弄懂题目表达的意思,不知怎样处理这个14,但如果学生多读,并在读中感悟,就能弄懂题目的意思,自然就不会犯上面的错误。可见,“读”数学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教学中只有经常引导学生读才能逐渐培养起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才能感悟数学语言的特性。

三、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如;教学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几”时,几乎全班学生都能使用此方法,但要他们快速地说出得数时,很多学生却感到了困难。追寻原因,很多学生没有理解到“破十”后的奥妙。我试着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用小棒边摆边说,多操作几遍后,学生终于发现了10减几后剩下几,最后的得数就比“十几”中的“几”多几这个奥妙,当然也顺利地解决了快速说得数这一难题。

四、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

如:“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吃了6个,还剩8个。妈妈买来多少个苹果?”怎样求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边用数学语言分析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边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为学生提供思维模式:“把已吃了的6个和剩下的8个合起来”。接着,让学生学着教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边说边用动作比划,然后请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相互说说,检查对错。对于说不完整的,教师可做示范,学生再学着表达。

篇7:结合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新课程标准必然要求教师抛弃过去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依赖思想,积极投身课程建设,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大胆挖掘素材,科学灵活地处理和改造教材,用好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真正转变教材观。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再走进生活,去感受体会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那么,如何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呢?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点处理教材的方法。

一、内容再现,使教材知识更生活化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的教与学应该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自己要学的数学。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可通过让学生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可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分类”一课后,可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样的教材处理,学生学到的绝不只是书中要求要掌握的知识,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发展。利用生活原型,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原型,联系实际讲数学,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生活经验成为智慧经验。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学会生活,提高社会生活能力。

二、创设情景,使教材知识更趣味化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如在教“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媒体情景;先出示一个花草绚丽的小山坡,有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说:“瞧!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宝宝正在欢快的找蚯蚓吃呢!”同时配上了轻快的音乐,边演示、边提问;“小山坡上来了几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几只”?“又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5只”。就用数字2+3=5表示!这样由静到动、形象逼真地直观演示,使学生对这加法的理性认识水到渠成。结果学生的思维活了、兴趣浓了、学习乐了。

又如在学生学过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后,可以创设学生所兴趣的“买玩具”的购物情境:(出示玩具图),价格分别为2元、3元、4元、5元、6元、7元、8元等。洋洋花10元钱买了一些玩具,他买的是哪些玩具呢?请你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可以买2个(即2元和8元的或3元和7元的„„)有的说:可以买3个(即3元的2个和4元的1个或4元的2个、2元的1个„„)有的说:可以买4个„„还有的同学说:可以买5个,每个2元的。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同学们用式子有序地表示出来。通过整理,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对10的认识和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而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这样的情境中,变死的、枯燥的教材为生动有趣的、学生所喜欢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调整结构,使教材知识更合理化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现实,其后果是:要么学生不能理解新知识,要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些都是与新课程倡导教学目标相背离的。

例如:我在教“圆的认识”时,发现学生准备了圆规后,课间已经能够画圆,并且能画出许多漂亮的图案。因此,我改变教材中的顺序,由画圆开始,然后到在一张纸的中心画圆,并让学生说明怎么能肯定这个圆就在这张纸的中心,从而认识圆心,并明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再到画跟老师一样大的圆,引出半径、直径的概念,并理解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最后,再从自己画的圆中发现、总结出半径、直径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始终处在操作和探索之中,学得生动有趣。既掌握了知识,理解了概念,发现了规律,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能力。

又如在学习两位数加法时,教材安排了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计划用两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课前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调整了教材内容,将两课时的内容归并成一课时,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同时学习进位、不进位加法笔算。以便多出来的课时为其他的学习难点服务,或用来对学习内容的拓展和进一步深化。这样的教材处理不仅节省了教学课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体系中同时学习不进位和进位加法,便于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两部分内容进行直接对比,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率。

四、适当补充,使教材知识更有深度 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的生动性。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教材,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驾驭,必然要适当对教材的巧加工,对教材进行开发调整、适当补充;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及时鼓励,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完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时,有学生提出秒针(其实我们班有好多学生都带手表)我根据当时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故意说:这是三年级的知识,你们想掌握吗?一时更提高了学生想学的积极性。我一口气把有关秒的知识当场教给学生。从中既深化了课程知识,又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但没有负担,且学得开心,他们认为“我虽是一年级的学生,但已把三年级的知识学会了,太了不起了。”

篇8: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捕捉生活现象, 挖掘数学内涵

《新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中指出, 在第二阶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 去剖析具体的生活现象, 从各种具体实例中, 提炼出数学内涵, 感受数学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影子。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 挖掘数学内涵并能举一反三, 那么就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出示徽标、枫叶, 蝴蝶等图形, 让学生观察, 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 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模拟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在引入数学概念时, 教师选择的感性材料应当是那些充分显示出概念的特征属性的事例。如在引入《平行线》概念时, 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平行线的原型, 像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黑板上下两边缘, 教室里同一平面的两条墙角线, 让学生对这些原型先去感性认识, 再引导他们讨论, 得出事件中的二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 最后得出“平行线”的概念;又如在讲“三线八角”时, 为了学生便于记忆, 教师用大拇指和食指构造“三线八角” (大拇指代表被截线, 食指代表截线) , 让学生思索;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各种特征, 每类角分别附以什么英文字母, 来描述三类角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 学生的好奇之火点燃了, 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同位角呈“F”型, 内错角呈“Z”型, 同旁内角呈“U”型, 所以, 在课堂上学生趣味盎然, 易于接受。

一些概念是从生活情境中发出来的, 鲜活的情境, 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教《绝对值》时, 本人这样引入新课:

(a) 从我校走300米到车站记作:+300米, 那么从车站走到我校要记作 () 米 (-300米) 。

(b) 从我校乘出租车到车站10元, 记作:+10元, 那么从车站乘出租车到我校需10元要记作 () 。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第一题的正、负号是区分走的方向不同, 第二题如果也用正负号来区分的话, 那么+10元表示乘客拿10元给司机, -10元就要表示司机拿10元给乘客, 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 所以, 第二题的两个“10”就是同学们要学习的新概念“绝对值”。

三、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上一篇:校教育扶贫汇报下一篇:博采众长 超越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