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6

摘要: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拥有秀美壮丽的山川景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辽阔无垠、碧波万顷的海洋,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无尽宝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如何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摘 要: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点也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

地理是一门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自然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点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也为了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大的乐趣,教师必须注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本文结合本人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经验,就有助于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师生关系要融洽

在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界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对学生更加信服教师、积极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很大帮助。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愿意亲近教师,教师将一些有助于调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也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反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疏远,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有一种畏惧心理,教师即使将一些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心,同时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愿意亲近老师,才能为营造趣味地理课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教学方法多变化

在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十分重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流动性,学生在有效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更好的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教师在通过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变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有些教师为了更好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往往注重运用一些有助于营造热闹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例如:采用游戏教学法等。虽然整个课堂教学变得十分热闹,但是却降低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知识点学习,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快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有效实现知识点拓展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实现知识点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地理课堂教学的乐趣,也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地理知识板块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我国最新的航天成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研究自然地理,并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实实在在的去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并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教师在讲解人文地理板块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的实现知识点的拓展,例如:学生在学习一些地区的文化时,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教师如果能够穿插一些有趣的當地风俗习惯,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对高中地理教师而言,通过知识点的拓展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为了有效实现知识的拓展,还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多下工夫,多方查找资料,将一些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也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有效应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并通过多媒体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高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地理,而且要学习世界地理,地理教材上会描述很多世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个人的语言进行描述,既影响了学生有效的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于多媒体将一些画面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死海具有较强浮力时,学生会觉得十分抽象,为什么人们在海里却没有沉没,如果教师能够将一些人们在死海海面看书等画面、或者相关的视频展示给学生,那么,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学生也感觉十分有趣。多媒体能够声情并茂的将很多画面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与听觉冲击,较之于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口语语言的描述,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

五、引导学生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

教师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借助于外界因素,另一方面要注重借助于内在的因素,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通过外在因素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而让学生个人真正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乐趣,才能使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长久的乐趣,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呢?本人经常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教材上知识点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地理学习的意义,同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对提升学生应用地理理论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使学生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能够很好地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快乐。

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展开了论述,希望能够引起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视,并积极的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

作者:唐小虎

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

摘 要: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拥有秀美壮丽的山川景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辽阔无垠、碧波万顷的海洋,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无尽宝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祖国的土地资源,开展更加注重实际性、实效性、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打造开放性的初中地理课堂,丰富学生的地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祖国地理知识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初中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是以地质特征、山川、河流、气候、物产、资源、人口、交通等多方面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有极其强烈的综合性、专业性、空间性、区域性,概念知识和抽象内容居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过分重视对于教材内陈列知识的教学,过分重视要求学生记忆教材内容,缺乏必要的开放式教学手段,造成学生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兴趣下降,积极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我国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这些资源正是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利用各种土地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一、利用中国土地资源在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一)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专业性、逻辑性,其中需要学生识记的概念、定义居多。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划定一定内容,让学生进行机械背诵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严重压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即便能够背诵,也只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极其容易遗忘。这种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工程的推进步伐。而中国的土地资源就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存在于学生的身边,都是学生极其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土地资源的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化微观为直观,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开展,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山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概念理解难度较大,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的哪些旅游景点游玩,还可以让他们将旅游时的音像资料带到学校,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时候再针对学生游玩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哪些地方海拔多高、地势是否平坦、气温如何等等,借此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同时也实现了初中地理的走出课堂、联系实际、高度开放。

(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正因为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抽象性,造成了初中地理知识理解难度大、学生理解不深入、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结果。如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机械、简单的方式讲授课内知识,让学生把重点知识点进行勾画之后机械背诵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样教学效果是很难得到提升的。而将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资源充分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实例的形式使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决定性效果。例如,在讲解祖国的自然资源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归纳一下当地具有哪些自然资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清哪些是有形的自然资源,例如石油、煤、天然气、水等;哪些属于无形的自然资源,例如阳光、风力、空气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当地那些没有保护资源、利用资源,而是浪费资源、污染资源的行为,例如随意排放废水、废气,随意倾倒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这种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再如,讲到中国的气候时,可以把近年来南方洪涝灾害、北方严重干旱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提出系列问题: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是什么?降雨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干旱和洪涝呢?我们又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同时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保证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不断转变,教师不再过分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纳入祖国土地资源的内容,激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学习中国的农业、工业一部分内容时,因为学生对于社会的整体感知水平不高,对祖国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不明确,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祖国真实的发展水平不能有效把握,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当地的工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粮食作物的种植种类和产量情况、经济作物的种植种类和产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这些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我国工业、农业发展的真实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避免教师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探究实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更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与能力系统,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初中地理是一门同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将德育有机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例如,讲到从世界看中国一章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对祖国的疆域、人口、民族等内容进行探究,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等有利于祖国发展的优势。同时还应当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文化交相辉映、各个民族的人民和谐相处,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彻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時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物产、科技、工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二、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强化自身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施行的主要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因素,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保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国土地资源,构建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的主要因素。因此,只要保证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了解、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掌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不断强化提升,才能确保开放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强化利用中国土地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抓紧一切机会参与各级领导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课例研讨等活动,实现自身素质能力、专业素养的大幅度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求知水平的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导入、新授、小结、评价等环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实现课堂导入的和谐自然,实现课堂新授的生动有趣,实现课堂小结的准确完整,实现反馈评价的客观有效。同时,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充分引入中国土地资源内容,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有效突出和对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促进开放性课堂的有效构建。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以中国土地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突出初中地理课堂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当组织以中國土地资源为主题的,以手抄报、调研活动、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等为形式的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明确、客观、辩证看待中国发展取得的骄人的业绩和面临的严峻考验,保证学生观念的更新、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实现初中地理开放性课堂的有效

构建。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初中地理教材作为有效载体,将我国的土地资源知识有机地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地质特征和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深挖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广泛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地资源,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打造具有开放性的、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课程资源与乡土资源的整合及应用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2012(4).

[2]王小军.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沈国明.建构主义理论下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4]庾春花.延边地区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2(2).

?誗编辑 温雪莲

作者:于力家

联系实际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四方面谈一谈怎样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一句话“有效教学”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加之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到课堂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情感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已经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怎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地理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整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在听,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试想,这样的教学怎能提高效率呢?因此,教师应当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要看到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教师要允许学生就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好奇多思,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提出和保留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积极的引导为主,以消极的限制为辅;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和其他一些偶发事件要妥善处理,尽量避免当堂激化矛盾的做法,防止师生间的直接冲突,从而形成一个交流充分、配合默契、讨论热烈、轻松愉快的理想的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个学生若对某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能动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要使学生学有兴趣,老师必须教得有趣。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适当的地理诗歌、地理散文、地理故事、地理谜语、时事地理等进行教学。此外,还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地理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包罗万象,有斗转星移的无限宇宙,有风云变化的自然现象,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还有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人民谱写的人类文明的光辉篇章,丰富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只要教师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就会使学生感到无穷的乐趣,由此激发学生想急于了解众多自然之谜的强烈愿望,从而使他们对地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有弹性,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有些教师怕耽误时间,往往不愿找那些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回答问题,日积月累,这些学生就失去了很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失去了自信心,也就逐渐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只是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在表现,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没能将全班学生调动起来,试想,这样怎能使学生对原本就有些枯燥的地理知识产生学习欲望呢?没有学习欲望,怎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因此,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作业的设置要有弹性,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要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有了学习动机,才谈得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有一句话叫“高度决定视野”。如果没有地理知识的积累,地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地理学习要从基础知识着手,扎扎实实地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这样分析问题就有了依据,解题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指导学生构建“脑图”。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所以要求学生平日学习时,要用眼看图,用脑记图,动手画图,将各种地理事物在脑海中进行准确“定位”,构建“脑图”,逐步在大脑中形成“经纬网”。脑中有图,在地图上对应知识点,图文结合,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学习地理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3.学会“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也是地理综合性思维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才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4.学会自学。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果我们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就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学以致用。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6.列表比较。地理学科中有许多知识,学生在记忆时往往相互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比较,找出异同之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对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粗浅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针对学生情况灵活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在于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从学习当中获得乐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日常教学行为,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邱耀莉

上一篇:政府公共财政管理改革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分析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