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文化自信

2024-05-14

结合实际谈文化自信(共8篇)

篇1:结合实际谈文化自信

结合实际,谈如何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全员质量管理既是组织全体企业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如何使员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质量管理呢?那就必须建立一种企业文化氛围。而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企业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因此,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企业成员的精神境界、气质风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是以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质量”二字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一种价值取向。一个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全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朝着企业即定的质量目标奋进,人人都以“我要管理,我会管理”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这对于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将会事半功倍,否则,会事倍功半。现在我所职工绝大部分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职工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目前从事的工作中是够用的,存在着不思进取的想法。我们要看到当今质量管理更新日新月异,从过去质量控制到质量保证再到过程控制,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否定过去,超越自我,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全员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首先解决好工学矛盾,单位要大力支持给职工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是单位要建立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学习的机制,要给员工加压力,感到自己非学习不可,否则将被淘汰。第三为职工学习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比如添置电化教学设备,开辟了学习场所,购置了学习资料等,或是请专家进来或是派员工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管理经验等,不断地完善自己。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到自己工作中,有效地推动工作发展。第四建立以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以生产科室、班组为依托的质量教育培训网络。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设施,有可靠的时间保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为培养和造就一批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创造良好的氛围,切实引导职工树立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价值观。第五,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科技人员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钻研技术;科技成果要重奖、大奖;质量攻关项目要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职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创造一个宽松环境。第六围绕产品质量形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诸如车间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成果展览、以及以质量为主题的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专题文艺晚会、摄影、书法、漫画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职工参与意识,增强质量观念,同时,又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无疑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了良好土壤。职工群众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陶冶,增强了质量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和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以产品质量形象为核心,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企业的价值观为依托。因此,它有牢固的基础,有极强的生命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职工质量价值观念的形成,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培育了良好土壤。

总之,一个企业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必将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竞争市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也必将为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

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把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观念引入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以深层内涵,或者说,给企业文化贯以质量意识,使质量具有文化底蕴,而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要建设好学习型组织,上级单位必须给基层单位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解决好工学矛盾,单位要大力支持给职工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是单位要建立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学习的机制,要给员工加压力,感到自己非学习不可,否则将被淘汰。支持职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凡获取大专毕业证或本科毕业证的,按单位的学习制度给予奖励。是单位要加大人才培养投资,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人才的培养,要从单位所需专业人才的实际出发,三、在班组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学习措施,提高班组学习力和竞争力。

班组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关键。狠抓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是班组培训的一个重点,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人才培训制度,对于新分配到车间的人员和外来培训人员,都随岗位指定师傅,并在车间的主持下签订一式三份的师徒学习合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学习情况的好坏,车间、班组将对师徒二人给予相应奖惩。班组积极支持和帮助每位员工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互帮互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使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班组要求每名职工都配备随身笔记本,随时记录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理念,进行学习积累。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总是在一起分析讨论,做好事故预想,作好防范措施,用一流的技术为装置保驾护航,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打破岗位界限,开展互动学习,激励和引导职工在学习他人之长的同时,主动奉献自己的“绝活”。针对形势任务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班组随时开展题为“技术经验总结讨论”的岗位练兵活动,在职工答题的基础上,以深度汇总的形式实现成果共享,培养职工深层次的学习能力,并且班组还积极收集整理各种操作、事故处理等技术资料,供大家学习,达到“自我培训,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车间定期举办的相关岗位技术、事故总结分析等讲座,并且还坚持车间“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组织参观学习,做到全体参与,使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可建立学习和读书活动中心,提高大家文化水平。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指导思想,以班组为学习和读书活动中心,使班组在班前和班后有学习的场所,并通过成立各类学习小组,强化读书效果。重点学习管理书籍如《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以企业报纸为载体,大力加强宣传报道,树立良好形象,并能提高职工的写作技能,提高了运用读书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读书育人的氛围,增强班组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组积极支持班员通过自学考试,丰富各方面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把提高职工素质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启发职工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意识。全员质量水平、质量素质的提高,必将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建立以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以车间、工段、班组为依托的质量教育培训网络。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设施,有可靠的时间保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为培养和造就一批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创造良好的氛围,切实引导职工树立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价值观。再次,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科技人员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钻研技术;科技成果要重奖、大奖;质量攻关项目要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职工全员参与QC,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二、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土壤。企业文化的种子只有撒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发芽、壮大。那么,对企业来讲,努力培养企业文化所需的土壤,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产品质量形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诸如车间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成果展览、以及以质量为主题的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专题文艺晚会、摄影、书法、漫画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职工参与意识,增强质量观念,同时,又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无疑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了良好土壤。职工群众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陶冶,增强了质量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和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以产品质量形象为核心,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企业的价值观为依托。因此,它有牢固的基础,有极强的生命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职工质量价值观念的形成,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培育了良好土壤。

三、强化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它反映的是企业同仁共同接受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企业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体系和较强的质量保证能力。因为这是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可靠保证。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重在抓贯标。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行为,它对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管理模式都是一种严峻挑战。抓贯标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企业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贯标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贯标过程中新旧管理行为磨擦产生的阵痛。企业的经营者还必须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龙头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建立组织机构,树立质量管理部门的权威,配备、充实质量管理骨干队伍,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标准化靠拢,实现质量管理国际化;再次,抓贯标要抓实质、抓关键,注重实施效果。编制《质量手册》要把握可操作性,质量体系要体现以法制代替人治的特征。

总之,一个企业完善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将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竞争市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也必将为企业同仁共同认同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

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把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观念引入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以深层内涵,或者说,给企业文化贯以质量意识,使质量具有文化底蕴,而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篇2:结合实际谈文化自信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中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谭政更新日期:2009年3月27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始了“以文化管企业”的实践,“文化”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烟草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形式不同的文化元素,且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重点也不一样。自国家局2005年下发《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来,行业内各相关企业纷纷加快了企业文化建设步伐,打开了新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广东省中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烟草)坚持“为了企业,源于员工,不等不靠,自主创新”的原则,围绕建设“精品中山烟草”发展主题,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笔者作为企业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陷入误区。

一、企业文化建设常见误区

(一)将企业文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的识别系统(CIS)

企业识别系统(CIS)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提炼理念、提出口号、规范行为、统一标识、组织文体活动等等。CIS系统的成功构建,能很好地凝聚人心、提高士气,有效地改善组织效率,能使一个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其他企业,凸显企业的个性,因此往往有人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CIS。其实,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CIS的建设必不可少,但它并非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企业文化是无形的,是企业内部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因素的总和,它表现为CIS但又高于CIS。因此,CIS仅是企业文化的传递途径之一,是将文化内涵外化的其中一个载体而已,将它等同于企业文化是片面的。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的制胜法宝,直至现今,思想政治工作仍在行政机关、军队、国有企业等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烟草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确定正确发展方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等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同属于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都在员工的思想中得以体现,因此有人将上述两者等同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政工工作,或者将文化建设纳入政工工作范围,通过政工工作即可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这种观点明显混淆了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政工工作主要解决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它的范围、作用与企业文化有相交之处,但并不完全相等。

(三)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就是领导者文化。对于部分私有企业来说这也许说得通,因为私企的老板从自身的追求出发去创业、闯业,其个人价值观、人格魅力等贯穿在企业存在的全过程,企业是其追求个人理想的实体媒介,这些企业的文化受老板个人思想影响很深,是在老板的个人价值观直接指引下形成企业的文化。但在国有企业,特别是烟草企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而是以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两个至上”就是烟草企业共同的、最大的追求,而且领导班子会因任期届满而变动,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烟草企业文化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领导的意志。

(四)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

一谈到企业文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组织活动相对简单,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同时也传递了诸如团结、协作、拼搏等信号,从而使很多人将企业的文体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企业文化。或许,有些人在概念上不一定会将两者混同,但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将文体活动作为主要工作去抓,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工作,使得企业文化单纯地表现为各种文体活动。诚然,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不可忽略的载体,将文化理念揉合在文体活动中,通过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予以传递,使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内化,以推动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但是,如果将企业文化完全等同于文体活动的简单相加,又是存在部分取代整体、片面取代全局的误差。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还表现在领导论、模仿论等,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误区,究其成因都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引起的,都具有认识不完整、执行太单一的共性。

二、如何避免陷入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经过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对几大主要误区有了较为深刻认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中山烟草详细规划、系统部署以避免陷入误区,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能更好地突显成效,下面结合具体工作浅谈如何避免陷入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一)领导重视,正确导航

上面谈到企业文化不完全等同于老板文化,但领导重视又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正确处理领导意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度”的问题。

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中山烟草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参与。2008年是中山市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年”,在年初工作会议暨企业文化动员会议上,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分别上台讲话,明确提出了“借文化提升活力,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的工作要求,从而吹响了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号角。局长、总经理周亮同志多次在大会上阐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文化建设的目标,从宏观上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各领导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工作,周亮局长(总经理)亲自为企业之歌作词;在文化建设攻坚阶段,分管副局长亲自担任攻坚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圆满开展攻坚工作;在文化理念构建阶段,领导班子与攻坚小组召开座谈会,分别就理念框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而且详细阐述了所主张的文化基调的内涵,对中山烟草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领导的躬身参与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全过程,但领导又并非“一言堂”,而是在确定了基本方向后,交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建议,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山烟草建设出了真正来源于企业、贴合于企业的文化,避免陷入领导文化取代企业文化的误区。

(二)以我为主,不等不靠

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又回归企业,因此,在当前开展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要从自身需求出发,以内部队伍为主要力量,以外部力量为辅助。不能依赖专业咨询公司全盘包揽,更不能在聘请咨询公司后就当起“甩手掌柜”,任其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正是由于牢牢把握住以我为主的宗旨,中山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从“精品中山烟草”调研到企业文化建设攻坚,从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到企业之歌创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都是由局(公司)内部员工集体、自主完成。

在“精品中山烟草”调研阶段,局(公司)成立了课题调研小组,对中山烟草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调研小组根据局长、总经理周亮同志首倡的“精品中山烟草”发展构想、“小城市有大作为”的定位,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工作,形成了一份八万多字的《“精品中山烟草”课题调研报告》,成为“精品中山烟草”系统工程的重要参考。2008年8月,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遭遇瓶颈,为加快文化建设步伐,解决文化建设主要困难,局(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课题攻坚小组”,以年轻大学生为骨干成员,经过4个月的攻坚工作,顺利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搭建起“和·博”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自主创作企业歌曲《和·博之歌》、策划举办局(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节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山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进程。

(三)系统规划,有的放矢

要清晰地认识到企业自身需要怎样的文化、怎样去建设文化、分哪几个步骤实现文化建设目标,要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好详细的规划,而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扎堆开展同一类型的活动,否则很容易陷入将单一类型的工作等同于企业文化的误区。

在摸清企业文化现状,确定文化建设方向后,中山烟草及时制定了《中山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对今后三年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推进步骤、主要工作措施等进行了规划,并规定了每年年初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当年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以保持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在这种工作系统性思想的指导下,中山市局(公司)将2008年定为“企业文化建设年”,印发《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顺利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攻坚、举办首届企业文化节、创作企业歌曲《和·博之歌》、出版《企业文化手册》、举行企业文化成果发布会暨首届合唱比赛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四)全员工程,集体参与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发展历史的积淀,它最直接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当中。在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子,以全体员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将其打造成为一项真正的全员工程。中山烟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十分注重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共同打造属于每一位员工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多次组织员工座谈,通过积极的探讨、思想的碰撞,使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在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得以体现。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将员工的参与度、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以人为本,全员响应。

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将企业内部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文化共识提炼出来,通过多种载体予以再现,进而使其得以升华,在加深员工认同度的同时,发挥文化的无形约

篇3:结合实际谈文化自信

《意见》分为3个部分, 包括充分认识加强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推进质检文化建设, 以及加强质检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意见》指出, 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质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质检文化逐步积淀形成, 涌现出一大批质检文化成果, 在推动质检中心工作、促进质检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加强质检文化建设,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意见》要求, 全系统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紧紧围绕质检总局党组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 以满足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质检文化改革创新为动力, 提高全系统文明素质, 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为促进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意见》从质检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核心内容、活动载体、机构人才、对外宣传等方面, 对加强质检文化建设提出了8点具体要求, 包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构建质检文化体系、大力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大力推动质检文化机构改革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养质检文化人才、大力宣传质检文化。

篇4:结合实际培育企业文化

对照差距培育和完善企业理念

在我们企业的现实文化中,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理念与现实要求和企业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异,要完全消除这种差异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尽快缩短这种过程,使企业文化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就要认清企业现有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干部管理、工资分配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已有的成果与未来发展要求存在的差异,并通过创新和变革我们的管理行为,改进管理,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在安全管理理念上,我们有少数管理干部还存在着“出事故是正常的,出了事故把它抹平”的理念,而不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尽一切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要改变这种理念,我们就要通过强化对民工的安全教育督导、班前安全讲话训导;对干部的开工前培训、工作中培训和专职培训;要求项目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每月进行安全总结;各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等管理行为,来营造一种安全管理的氛围,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安全警觉性得到强化,安全理念得到更新,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适应国家对生产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在质量管理理念上,目前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接受外界强迫管理的模式,并愿意和服从这种强迫。如果对方要是放松了管理,我们就得过且过,不能完全主动地去抓好质量管理。要改变这种理念,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要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工艺和装备等措施,通过一系列奖惩考核制度的规范引导,切实把这种外界的强迫管理变成为自己的主动管理,培育“超越自我、创造一流”的理念,体现“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我们交付的产品让顾客放心和满意。

在成本管理理念上,我们制定的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尤其是绩效会计管理制度,宗旨就是反腐败和反浪费。反腐败就是不能因为权力制约不到位,造成企业效益流失;反浪费就是不能因为过于粗放式管理造成企业不该流失的效益流失。绩效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让有权力的操作过程透明化,实现操作过程可监督化,尽量避免产生腐败;强调的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获得经济效益,而不是通过降低员工福利和克扣员工工资去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因为从长远看这样做会严重损害企业利益。

在干部管理任用理念上,我们要明确选拔那些能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制度,具有良好道德素质,能抓好企业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效益的人。在干部作风上,我们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是企业改革的先锋,是企业的带头人,是最能吃苦奉献的干部。他们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部的主流,是我们企业能够在残酷市场竞争中延续到今天的保证;也有一部分干部过去对企业很有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落伍了,不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了,我们所制定的制度也要同社会的大背景相符合,营造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依赖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存在坐享其成,占位比有为更重要的观念,我们就要通过干部任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调整,通过业绩考核的办法,把他们逐步淘汰下去,以确保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尤其在业绩考核上,要尽可能地实现量化考核,对主要领导干部以政绩考核为主,并督导主要领导按业绩和效率决定副手的奖惩及分配,打破班子集体考核的弊端,真正实现末位淘汰制,切实“治疗”部分领导干部不求上进的顽疾。

在工资分配理念上,主要包括工资水平、工资结构和奖惩三个部分。工资水平主要受制于企业自身实力,受社会平均水平影响,与同行业的水平有关。由于行业的收益率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是一个收益一流的企业,那也就不可能制定一个一流的工资水平,但我们也不能制定一个比同行业低的水平,否则对人才就没有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工资水平。同时,企业的工资水平与自身的综合实力存在着相互联动的系统关系,如果企业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各项工作做得都比较差,那么工资水平就达不到社会、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就将预示着企业的消亡。

在福利待遇理念上,我们的医疗、养老金、住房以及终身雇佣等制度和传统体现了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取消这种优越性。对下岗职工,我们既要他们生活有着落,又要区别于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否则就是违背了社会经济伦理。在救助方面,要尽可能做到公平,但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绝对不能救助,否则就是对救助体系的玷污。同时,我们还要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并重点向新进大中专毕业生倾斜,使青年知识分子看到未来,看到生活改善的希望。

用制度体系体现和巩固文化导向

我们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一是要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体现员工安全、公众安全、环境保护、企业守法、员工守法);二是要保证我们的生产流程、工艺、装备、保证体系让用户放心和满意(体现企业的水平和实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三是要保证我们的产品交付不仅符合法律和合同的要求,同时也为用户所称道(体现诚信以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不断为社会作贡献这一使命的完成和延续;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追求企业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根本,再辅之以形象设计、广告宣传,以求得更好的效应,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就是要保证企业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来完成产品生产过程。在市场竞争中,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的企业无法取得利润,像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要么亏损,要么无法得到合同份额,当然就无法生存。如果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企业的任何目标和任务就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改善员工福利和为社会作贡献了,这就是企业把“发展为本、效益至上”作为经营理念的根本原因。

干部任用选拔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就是要首先保证干部队伍有能力保证安全质量和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的正确实施,同时能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政策和制度确立以后,干部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干部任用选拔奖惩,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只要我们建设好一支求真务实、进取、奉献有为的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好一支精益求精、朝气蓬勃、勇于奉献的技术专家队伍;建设好一支精通管理、关心群众的政工干部队伍;并在他们的带领下,建设好一支技术过硬、热爱企业的技工队伍,我们的企业就会成为一流的企业、不败的企业、能够永续经营的企业。

工资分配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就是要通过利益引导,促进员工认同我们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不考虑人们的利益趋向,不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伦理取向而空谈理念,最多只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而已。在分配制度上,我们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现实能力,也要看社会的发展水平;不仅要考虑企业的传统习惯,也要看社会的变革成果;不仅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和员工的认同。

一个先进企业的工资分配变革,绝对不应该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博弈形成的被动结果,而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吸引人才的主动过程。一个先进企业的工资分配结构变革,应该是一个体现市场取向、尊重个人价值、对传统既继承又扬弃的变革过程。我们的员工福利制度,就是要营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安全感、依赖感,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意识,同时也要鼓励竞争,培育员工自我提高的愿望,有一定优胜劣汰的压力。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终身雇佣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分配制度是我们有别于某些私营企业的重要特色,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这些制度。

总之,中铁七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要面对当前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变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篇5:结合实际谈工作

我市的农机安全工作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中将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充分利用加快农机监理发展的一切有利条件,把握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为农服务、帮民解困、为民增收”的原则,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常抓不懈,强化管理和服务,减少事故,保民平安。

一要增强农业机械全过程监管意识。影响农机安全的环节包括设计制造、生产销售、使用与维修、报废与回收等。要减少事故,必须对农业机械从研发到报废回收全过程的监管。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特别要履行好牌证管理、事故处理、安全检查、实地检验、宣传教育等职责;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要做好安全鉴定、投诉等相关工作;对农机生产销售使用全过程的无缝监管,是预防农机事故发生的根本保证。

二要增强农业机械全范围监管的意识。由于各类农业机械作业特点不同、对人身危害程度不同、事故发生概率不同,所采取的安全监管方式也会不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有义务对所有的农机操作人员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其操作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增强对全市范围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管的意识,加强在农田、场院等场所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查纠各类违法违章操作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要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服务的意识。农机监理机构要树立服务意识,推进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办事人员、办事结果公开,实行承诺服务和首问负责制,推进一站式业务办理模式。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生产一线,方便农民,方便基层,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民的需要、体谅农民的困难,要真正做到培训办证到乡村,实地检验到村队,隐患排查到田头,技术咨询到家中。对于农机手违章情形,要先教育,多引导,慎处罚,重在事故隐患的排除。要切实做好定期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检验,要通过对全部监管对象的全面服务,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氛围。

篇6:结合实际谈端正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由和真实目的。它从根本上体现出每个党员的素质和行为,是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有些人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有的人认为现在政策好,当党员光荣;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人都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或者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个好工作。这些入党动机中,只有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

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要求入党,只是为了荣耀,为了脸面好看,而不准备为祖国和人民艰苦工作,那是同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不相称的 首现,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八党动机,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思想不正确,行动就会出偏差。这种偏差表现在人党前,没有正确入党动机就很难正确对待争取人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可能会产生动摇、半途而废;有的可能会沮丧急躁、怨天尤人;有的同志虽内心渴望成为党员,但心存顾虑,担心条件不够、害怕别人议论,没有勇气向党组织靠拢;也有少数人则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入党的目的。有的还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做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已,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人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其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作为一名党员,每时每刻都有经受住考验的问题,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些考验面前,如果思想准备不足,没有立党为公的思想就很可能败下 阵来。这也反映出有的人人党前动机就不纯,他们入党是为了追逐名利、捞取个人好处。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断改造世界观,加强党性锻炼,才能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最后,入党动机也是党组织决定人党积极分子能否入党的前提条件。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防止那些抱着个人目的和别有用心的人混进党内来。党组织必须严格考察要求人党同志的入党动机,通过必要的审查和考验,去发现哪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哪些同志的人党动机是不够端正的。只有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又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才能被吸收入党。这就告诉我们,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想实现自己的人党愿望,只有老老实实地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并通过正确途径加入党组织,而不能怀着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混进党组织。

1、不断地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概念。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加强政治学习,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与理论水平,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自己能够更加是非分明,不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

2、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坚定自己的信仰。理论的学习是根基。然而,我们常说:理论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只要把理论运用到我们身边的事情,理论便是无穷力量的源泉。实践,可以使人的思想接受检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从自我出发,不断完善自己。入世以后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们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的所有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所以,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这种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它既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包括道德的学习,还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德”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在重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 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志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当接受考验的时间较长时,不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找出不足,迎头赶上;当自己要求入党的行动没有被正确理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曲解、误会时,也能正确对待;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入党积极分子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党处于执政地位,一些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人存有投机心理,认为入党不仅没有什么危险,而且还可以捞到个人好处;有的甚至把入党当作追名逐利的政治阶梯。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党对我们有更多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从而从根本上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我们在这里学习和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时的,局部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还应该明白入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一个信念。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所以,我们需要在有信念的前提下,持之以恒,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一个人质问一个共产党员战士,“你现在那么地拼命的打仗,却不能得到一点东西,你觉得值么?”这位军人义正言辞的说:“自从入党我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只要广大人民得到了,我就算满足了。”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积极分子去学习和发扬的。在战场上那些英勇抗战的烈士们,或许他们到死都没有入党,我们不需要去评价或怀疑他们的入党动机,因为他们都是好样的。

我们也要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在校学生尚未走上社会,怎么在实践中锤炼呢?应当看到,在校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关心教育改革,为搞好教育改革献计献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同样可以锤炼和提高自己。还应看到,学校为了培养、锤炼学生,不仅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比如,每学期得团圆周活动,还组织大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暑假里面要求我们要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作为大二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社会上找点有意义的工作来锻炼自己,而且有好多公司提供了实习的机会,我们都可以去争取,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同样可以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和情操,使心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净化,从而在思想上日趋接近党员标准。

篇7:结合实际谈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为了更好地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入理解党的思想和政策,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第二,学会运用党的指导思想,把指导思想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应该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应该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敢于破除陈规陋习,勇于开拓创新。我们应该认真领会代表对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宣传党的先进思想,积极相应党的号召,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我们应该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不受物质享受的诱惑,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篇8: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谈职校数控教学

本人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着职业教育工作, 并担任着机电专业的班主任一职, 负责机械类课程的理论和数控车的实习教学工作, 亲眼目睹一批批的实习生被送到实习岗位, 又一次次的到企业看望学生实习。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 及目前现代化、自动化、集成化企业对学生的需求, 谈谈学校数控教学改革的个人想法。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学校数控教学改革的想法, 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包涵。

一、文化知识够用

文化课程在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属于基础课程之一, 但目前文化课的教学却随着生源质量下降而陷入了困境。笔者认为中职文化课教学要姓“职”, 围绕专业理论开设文化基础课, 要渗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化其“服务”功能, 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职校的数控专业, 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数控操作工, 在文化课程的设置上, 应打破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和内容, 针对企业对员工的实际要求, 坚持“文化知识够用”的原则对原有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语文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 侧重于应用文的写作、普通话的教学, 而不再是字、句、章的分析;数学的教学针对学生初中都未能达标的实际情况和数控生产的实际需求,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侧重于三角函数知识, 侧重于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 突出公式、概念、定理的典型应用, 坚决删除繁杂的推导过程和与数控专业不相称的内容;英语的教学侧重于专业英语单词的识记, 比如机床界面上的单词的记忆;德育课强调实效性, 特别重视学生的礼仪教学, 重视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并由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公司规章制度的教育, 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专业理论有用

专业理论课程的设计力求贴近现实生活, 体现生产实际, 真正对学生从事生产有用。数控班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屑刀具、数控技术、公差配合、常用量具等, 对于企业冠名班还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编制校本教材, 主要由企业安排工程师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专业理论有用的原则, 做到了校企间的零距离。教学模式上突破传统课程“纸上谈兵”的模式, 把教学目标明确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 进行项目教学, 清楚的告诉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教科书”的指引下, 或者自学的情况下, 或者小组合作的模式下, 在一个一个的教学单元中动脑动手完成具体的任务。如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机械制图课, 在学习制图的基础知识后, 根据实训课题 (钳工、车工等) 进行具体知识点的教学, 比如说一个车工的轴类零件, 在认识图型结构后, 再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公差要求、表面质量等相关要求并进行生产, 这样就可以从中穿插有用的知识内容, 改变传统的知识点集中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点点积累读图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其它专业课的教学也尽可能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从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出发, 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淡化理论课和实训课区别, 采用边学、边练、边操作、边讲解的形式, 在理论课中融入实践知识, 在操作中加深理论的指导, 使学生逐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数控设备会用

中职数控专业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懂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很多学校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某种设备的技能, 各地也纷纷举行数控技能大赛, 以通过这些大赛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成果。殊不知, 现代企业数控设备的使用突飞猛进, 耗资几百万、几千万的设备不占少数, 而且品种繁多, 自动化程度很高, 这些设备不需要你有多么熟练的操作技能, 好比现在的数码相机, 不懂摄影技术的人能通过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 并拍出优美的照片一样, 好多设备已经高度自动化, 而我们的学生只要装工件、卸工件、按按钮等, 产品的质量不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本身, 由设备来控制产品的精度, 现代企业并不在乎学生对数控设备熟练程度。记得一位企业分管人事的领导说:“我们最需要的是听话的学生, 需要的是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生产、服从企业管理,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甘于做平凡工作的员工”。确实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的是一些反复而又枯燥、平凡的工作, 但往往这些平凡的工作, 我们的学生不能坚持得住, 他们觉得在学校里某某技能大赛获了一等奖, 认为自己水平不错, 让他到企业里做这些平凡的工作, 有点大材小用了, 操作的设备又不是自己所学的, 觉得不对口不愿意做等, 其实这些都是现在教学模式下产物。鉴于以上实际问题,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数控教育应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 培养适合企业的有用人才出发。首先, 在实训过程中, 不要过多的强调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应多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灌输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内容, 多引导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做好自我定位。其次, 数控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传统机械专业重视的是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而数控专业实践可能需要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通过对数控车、数控铣等一些设备的操作训练, 能够对其他的数控设备不恐惧, 不陌生, 能很快的掌握数控设备的使用方法。平时多注意灌输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教会学生正确对各类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多接触企业, 尤其的企业冠名班, 了解企业设备的使用情况, 在教学上可以有的放矢, 我们可以通过下企业参观和数控仿真软件的教学, 使学生对企业所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确保学生到企业后, 能以最短的时间学会使用这些设备。

上一篇:小学夏天的古诗下一篇:省优秀三好学生申报事迹材料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