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协商制度

2024-04-08

集体协商制度(通用8篇)

篇1: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指的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又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对于当前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对有效化解劳资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市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情况

主要做法:

1、党政重视支持,各方合力共推。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

3、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协商程序。

4、突出协商重点,注重协商成效。

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刚性不足。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系统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的专门法律法规。

2、协商主体地位不对等。工资集体协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老板不愿谈”、“职工不敢谈”、“工会不会谈”的窘境。

3、协商程序不够规范。

4、履约监督不够到位。

三、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

1、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立法层次。国家应积极推动<集体合同法>和<工资法>的出台,同时修改<工会法>,强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另外,国家应加快研究和制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工资等劳动基准立法,有效遏制企业规避法律的行为,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供依据。

2、明确集体协商谈判中的雇主责任。在我国劳资力量相对失衡的情况下,国家在制定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时,要把选择性的规定变为强制性的规定。明确有关工资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都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决定,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职工和工会组织等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规范协商主体行为。对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并赋予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应的处罚权。

3、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时,既要明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原则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工资协商怎么操作、如何要约和应约、怎样提供企业的.真实信息,协商中的争议如何解决,协议如何生效,职工代表的履约监督、具体的法律责任等,细化程序,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赋予职工敢于进行协商的“尚方宝剑”。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更多需要靠政府主导力量来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引导双方用协商而不是冲突的方式来进行劳资对话。

1、构建政府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各级党政要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去推动落实。要把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任务之中,实现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与地方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速相适应。要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推动、保障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工作有实施方案,有联动配合,有节点考核,整合有关各方面的力量,合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2、合理编制并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根据企业劳动用工和劳动管理岗位的需求,以市场合理区间浮动的企业人工成本为基准,合理确定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价格,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定期合理编制本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时发布劳动用工管理信息,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和物价指数等情况,及时调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3、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通过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平台,推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织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和均衡的劳动强度内,制定行业劳动标准和企业劳动定额,并有效协调行业内部企业工资分配和集体协商立场,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打好基础。

4、强化政府履约监督和激励制约措施。推动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人大执法检查和政协委员监督视察内容,督促企业依法协商和履约到位。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监察力度,加强对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核和备案管理,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签订和履行情况作为劳动年检的重要内容。要探索建立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激励制约措施,对于那些按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严格履约的企业,政府可以在财政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对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或虽已开展但履约不到位的企业,除督促责令整改外,暂停政策优惠和评优评先资格。

工资集体协商益处多作用大符祝如方立清(南京市鼓楼区劳动保障局)改善企业内部分配模式,促使分配机制走向市场化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为企业内部收入制度的改革带来活力。过去企业的内部分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平均主义色彩较浓,灵活性差,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悖,极大地伤害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仅是在企业工资支付上制订一些条款,简单地遵守劳动法规、政策,而是从改革企业内部分配模式入手,将企业效益和职工权益紧紧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企业结合市场的劳动力价位,以岗定资,职工竞争上岗,而岗位工资是根据劳动“四要素”(即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及该岗位所产生的效益以及市场对该岗位的需求确定的,职工收入随岗位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职工本人的危机意识,使企业内部分配与市场接轨。加大企业内部分配的透明度,促使分配趋向合理化过去企业内部分配方案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企业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时基本是企业管理部门内部操作,职工只是被动地接受企业已制定好的分配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没有发言权。职工很反感工资分配的暗箱操作,由此导致劳资矛盾激化。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行,使得内部分配方案要经过职代会讨论,要与职工协商谈判,企业管理层必须说明企业制订该内部分配方案的理由,职工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向厂(资)方反映,让职工做到心中有数,使分配方案更加透明化,预防和减少了劳资矛盾。

篇2:集体协商制度

一)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国有企业试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要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实现利润增长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试点企业要首先建立企业基本工资制度,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签批列入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后试行。工资协议以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建立企业基本工资制度为基础进行协商。具体内容包括:

1、基本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2、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和特殊情况下各类人员工资支付办法、各种假期工资待遇;

3、企业主要经济效益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工资增量;

4、职工当年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5、绩效工资、奖金、津(补)贴等分配办法;

6、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最低工资保障措施等规定;

7、工资协议的期限和终止条件及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参阅文件:

《关于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02年6月13日 冀劳社办[2002]134号)

(二)非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非公有企业都应积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分配办法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协商内容包括:

1、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办法、支付日期;

2、工作环境及律补贴分配办法和女工保护及假期工资待遇;

3、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措施:

4、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增长幅度:

5、工资协议期限和终止条件;

6、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7、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参阅文件:

《关于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02年6月13日 冀劳社办[2002]134号)

(三)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

河北省建立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是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规定如下:

1.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选拔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长期从事劳动工资工作的人员中选拔。每个设区市本级30人左右,每个县(市)10人左右。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实行聘任制,由省劳动保障厅、总工会、企业家协会培训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后,同级劳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培训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后,同级劳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聘任,担任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2.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应具备的条件

(1)熟悉企业工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企业财务制度,熟练掌握企业工资帐务处理业务;(3)政治可靠,作风严谨,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勤政廉洁。

3.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职责和义务

(1)接受劳动保障、工会、企业家协会或企业的委托,依法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2)负责对企业劳资双方协商代表进行业务培训,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帮助企业拟定工资协议草案;

(3)认真执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坚持原则,维护资产所有者、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对企业工资协商中产生的矛盾,认真负责地进行调解,避免突发性事件和冲突事件发生,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维护稳定;

(5)严格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与协商有关的事项;

(6)尊重企业的工资分配自主权,不得以任何上级组织和部门的身份,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施加影响;

(7)主动接受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的业务指导,定期汇报工作情况,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4.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管理

(1)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进行统一管理,登记注册,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2)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受托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要在培训合格证书上进行记载。

(3)不能履行指导员的职责和义务、未能参加培训等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取消其指导员资格,注销聘任证书。

解读工资协商制度:可以协商什么?如何定工资?

2007年06月13日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并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有52万多份,涉及6000多万名职工,约占中国职工总数的一半。

保障职工对工资有发言权才是根本

近几年,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比例的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平衡。2006年,这项制度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

法律依据是什么

目前,我国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我国的劳动法第三十三条对劳动者就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事项与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的权利从法律角度作了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确立了工资协商的操作规程、内容以及其他有关要求。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集体合同规定》中也有相关规定。

可以协商什么

按照《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等内容。

谁能当协商代表

按照《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应依照法定程序产生。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担任。未建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企业代表由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员担任。协商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同时,还规定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协商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其中专门规定,职工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企业不得对职工协商代表采取歧视性行为,不得违法解除或变更其劳动合同。

政府职责是什么

按照规定,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对工资协议的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等进行审查。

有修改意见,应将修改意见在《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 中通知协商双方。双方应就修改意见及时协商,修改工资协议,并重新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同时,按照《集体合同规定》,如果集体协商发生争议,而不能协商解决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面,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曹亚慧)

工资协议

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工资协议。

篇3: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一、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监督作用

(一) 强化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各行各业有特殊性, 协商起来不可能用一种模式,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例如医药行业, 药店点多面广, 企业协商主体难以确定;药店职工分散在不同地方, 职工方协商主体难以确定;职工工资收入差别大, 行业标准难以统一;可以尝试由药监局引导, 医药行业工会牵头, 探索医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餐饮行业人员流动性大, 可由市商委引导, 餐饮行业工会牵头, 对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职工进行摸底分析, 探索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其他行业可加以类推。

(二) 建立三方四家联席会议制度

借助政府主导的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协调机制, 可以考虑分季度将“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障一线职工工资收入随着企业经济发展同向同步增长”“三挂钩机制”等作为三方四家联席会议的专项议题, 共同研究工作推进计划。

(三) 建立职工工资收入及其集体协商的专项执法检查制度

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中的主动性和监督管理职能。可以考虑由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专项调研及检查, 将企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工资收入等问题列入执法检查内容, 通过专项执法检查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一) 创新方法, 不断夯实工会组织基础

创新入会形式, 可以考虑与我市“公众城市一卡通中心”等单位合作, 为企业职工建立多种简便的入会途径, 同时也有利于大量职工入会信息的储存、分析和管理;通过与多个商家结成联盟, 建立购物、医疗、旅游、服务等会员优惠服务基地, 为入会会员提供贴心服务, 提高企业职工入会积极性;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发放维权手册等宣传手段, 增强企业职工入会的热情;开设我市“工会服务”专线电话, 就企业职工入会、管理、维权等问题接受咨询, 提供准确及权威的解答。

(二) 建立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的协商顾问制度

成立市级工会、区级工会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 不断提高企业工资协商质量。市级企业可由市级工会顾问团成员全过程参与和指导;区级企业 (集团) 公司级可由区级工会顾问团成员全过程参与和指导;申请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办法的企业、非公企业、属地管理企业可由区级工会顾问团成员全过程参与和指导。

三、确立协商标准和原则, 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篇4: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和谐

从服务科学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出发,谋划推动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山西省吕梁市委分管领导、吕梁市政府联系协调领导和吕梁市总工会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吕梁市市直相关29家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13个县(市、区)和164个乡镇也普遍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部分县(市、区)党委、政府将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任务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中,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工会主抓、部门配合、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积极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创新社会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方面,这是由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所决定的。劳动关系和谐,关键是职工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因而吕梁市工会八年来始终坚持把建立工资协商制度作为工会“一把手”工程,摆在主要位置,列为重要日程。首先,根据吕梁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推动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100%;其次,针对全市小企业多、布局分散、职工队伍流动性大、权益维护难度较大的特点,在中小企业集中地区采取上代下、大带小联动等办法率先在全省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了市级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市共签定行业性、区域性工资专项协议99份,覆盖煤炭、焦化、建材、餐饮、医药、零售六大行业,1423户企业,22万职工。第三,全面建立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制度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协议及集体合同的进展情况,以及协议合同的履约落实情况纳入职工民主管理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的主要内容,专题向职工代表报告并接受巡视督查。全市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到90%以上,行业性、区域性职代会建制率达到60%以上。

抓住职工收入分配这一核心问题,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增长”,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效性。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提高职工收入是吕梁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历任领导始终强调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吕梁市总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我们在推进建立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抓住职工工资收入分配这一关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领导下,推动形成了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每年的3月确定为工资协商活动月,实施“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广泛动员,扎实开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百日攻坚”行动和“共同约定行动”。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工作,2005年以来,吕梁全市实现了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与GDP同步增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增长达到15%—20%,煤炭行业职工工资增长达到35%左右。

重视发挥职工群众主体作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吕梁市总工会狠抓职工协商代表和工资协商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解决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不敢谈、不会谈、不愿谈的问题,提升职工群众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积极性。目前,吕梁市共有工资协商指导员550名,职工协商代表1500名。在一手抓维权的同时,一手抓促进企业发展,夯实维权的物质基础。工会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普遍开展节能减排、技术革新、技术改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劳动竞赛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新贡献。与此同时,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吕梁市总工会出台了工资协商指导员、职工协商代表两支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每年切出专项资金用于两支队伍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津贴。

完善法律、政策支持 保障长效机制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帮助健全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山西省吕梁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意见》,就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多项涉及职工权益的热点问题做出规定,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吕梁市人大相继颁布企业职工工资报酬等合法权益保障条例、保障企业职工民主参与共决权利规定等4个地方性法规条例,特别是2009年,在吕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吕梁市人大颁布了《吕梁市企业贯彻落实集体合同条例》,使全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严格贯彻政策法律,加强借势督促检查。吕梁市总工会借助吕梁市委、市政府支持重视的强劲东风,在全市实施“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和全面推进中小企业联动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专项行动。抓住《劳动合同法》颁布的有利时机,实施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彩虹计划,全市工资专项协议、集体合同协商签约率达到90%以上,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围绕工资报酬、福利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联合人大、劳动保障等部门,每年都要开展至少两次劳动法规执行检查专项活动。联合新闻媒体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记者行专项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共推的氛围。

重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作用。通过三方会议,及时协调、规范、解决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借助三方合力,推动完善协商双方主体的完整合法、协商程序的完整合法、履约落实的完整合法,发挥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作用,加强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维护协议合同及过程程序的严肃性、法制性。

主动接受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实现主席高配,为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创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近年来的几次换届中,吕梁全市13个县(市、区)总工会配备同级副职主席的10名,1名为人大党组成员;11个市直系统(行业)工会全部配备了同级副职主席和专职常务副主席;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全部享受同级副职待遇。

坚持基层工会组织广覆盖、深组建,夯实集体协商、创建和谐企业的组织基础。针对吕梁市企业特点,吕梁市总工会坚持党工共建,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党建,开展党工共建三年攻坚战。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两个普遍”的任务要求后,为了确保落到实处,吕梁市总工会将“两个普遍”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与党建工作共同进行考核。规模以上企业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100%,职工入会率达100%。基层工会组织的广覆盖,使得工资集体协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有了坚实的组织载体。

充分运用党委赋予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更多资源手段,形成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和谐企业创建的强大动力。主要是坚持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了工会宏观参与的渠道,为基层职工群众的意见呼声更好地进入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

篇5:集体协商制度

集体协商制度

本制度由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以下简称工会)签订。

一、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协商的工作,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福建省集体合同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本制度。

二、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其他与劳动关系有关的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协商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用人单位有关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利女职工权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与裁员等事项的调整;

2、用人单位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修改;

3、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它事项;

4、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除,已订立的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

三、参加集体协商的代表,每方为三至十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为工会主席,其它代表由工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女职工委员会的负责人和职工代表组成,具体人选由工会委员会研究提名,职工大会选举产生或由本单位工会组织职工推选并公示后产生。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

空缺的,首席代表为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用人单位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其它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定。

协商代表的任期由被代表方确定,职工方协商代表的任期与工会的任期相一致。

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担任,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方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协商代表一经产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履行其义务。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15日内按照本制度产生新的代表。

四、用人单位和工会均有权根据本制度的协商内容提出要约。不论哪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应在20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不得拒绝或者拖延。

五、双方应依照下列程序开展集体协商:

1、双方首席代表应在协商前一周,将准备协商的事项告知对方,协商的时间、地点和事项由双方共同商定;

2、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召集和主持。协商开始时,由提议方将协商事项按双方议定的程序,逐一提交协商会议讨论;

3、一般问题经双方代表协商一致,协议即可成立。集体合同草案或重大问

题的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4、协商中如有临时提案,应当在各项议程讨论结束后提出,并取得双方同意后,方可列入协商程序;

5、经协商形成一致意见,由双方代表分别在有关人员及职工中传达或共同召集会议传达;

6、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具体中止期限及协商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

六、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在协商会议开始五日前,双方均应如实向对方提供协商所需的情况和资料。

七、集体协商时,双方协商指定一名记录员。协商结束后,根据记录员整理的协商会议纪要,经双方核对无误,双方首席代表在纪要上签字确认。经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应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方具有法律效力。

八、用人单位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一般每季度就本制度规定的协商内容进行一次集体协商。遇有特殊情况,双方均有权随时约见对方。如一方就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变更提出商谈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在7日内双方进行协商。

九、甲、乙双方经协商推举代表成立(专项)集体合同履行监督小组,定期对(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管情况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至少报告一次。

十、协商代表在任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其劳动(聘用)合同;其劳动(聘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企业不得解除其的劳动合同,并不得随意调动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动的,应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级工会的同意。

用人单位方首席代表

工会方首席代表

(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

****年**月**日

篇6: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规范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标准等事项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 企业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第四条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原则。

第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企业制订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得与集体合同的规定相抵触。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职工一方应当自觉履行集体合同,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六条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企业经营者组织、工会组织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坚持三方参与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

第七条 上级工会指导、帮助职工一方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企业经营者组织指导、督促企业与职工一方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

第二章 集体合同的内容

第八条 集体合同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劳动标准;

(二)劳动纪律;

(三)集体合同期限;

(四)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五)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六)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七)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八)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前条

(一)项所称企业劳动标准是指:

(一)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工资支付办法和增减幅度、延长工作时间付酬标准及特殊情况下工资标准等;

(二)工作时间,包括日工作时间、周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夜班工作时间、劳动定额的确定及轮班形式等;

(三)休息休假,包括日休息时间、周休息时间、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标准、不能实行标准工时的职工休息休假等;

(四)保险福利,包括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和企业补充保险等;

(五)劳动安全与卫生,包括劳动安全卫生、劳动条件的标准和改善措施,从事有毒有害工种人员的健康检查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等;

(六)职工教育与培训,包括职工上岗前、工作中及转岗的教育与培训,教育与培训的周期、时间和教育培训期间的工资及待遇等;

(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十条 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一项或者多项劳动标准签订集体合同。

第三章 集体合同的签订

第十一条 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十二条 集体合同的要约可以由企业工会主席或者职工推举的职工代表向企业提出,也可以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向职工一方提出,要约应当是书面形式。

第十三条 签订集体合同的双方可以聘请有关专业人员作为平等协商的顾问。职工一方可以要求上级工会代表其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第十四条 职工一方或者企业书面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约的,双方应当在收到要约15日内就签订集体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协商,至迟不得超过1个月。

第十五条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3至10名。

企业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决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议定。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职工协商代表,在企业所在地的地方工会或产业工会指导下由职工民主推举并征得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后产生。

第十六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工会主席为本方首席代表,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职权。

第十七条 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即应当履行职责,如因故缺额,应当及时补足,并向对方通报。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所必要的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占用的时间,视为正常出勤。

企业对协商代表不得有打击报复的行为。

企业对协商代表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不得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协商代表有优先保留工作的权利。

第十九条平等协商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会议召开的7日前,将拟协商的事项和参加协商代表名单通知对方。会议召集人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担任。

平等协商内容应当记录,并经双方协商代表审核和签字确认。记录人员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条 经平等协商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讨论、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职工出席。经过应到会人数半数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表决同意即获通过。

集体合同草案未获通过的,由双方重新协商后,再次提交讨论、表决。重新协商的期限适用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第二十一条 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双方首席代表应当在五日内签字。

第二十二条 集体合同签字后,企业应当自签字之日起七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附件一式3份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同时报送工会存档备查。

第四章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二十三条 在集体合同有效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

(一)签订集体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者废止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集体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三)企业资产发生重大变动或者企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签订集体合同的一方可以就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变更集体合同,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办理;解除集体合同,企业应当在合同解除7日前报告审查该集体合同的劳动保障部门,并提交书面说明。

第二十六条 集体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集体合同即行终止。

续签、重签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在合同期限届满前的60日内进行协商。续签、重签集体合同应当按照本条例签订集体合同程序办理。

第五章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

(一)一方要求签订集体合同,另一方无故拖延的;

(二)对协商代表资格有异议的;

(三)对集体合同中劳动标准以及其他内容的确定产生分歧的;

(四)对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发生争议的;

(五)在集体合同签订过程中双方发生其他争议的。

第二十八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由主管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篇7:股份公司集体协商及集体合同制度

l 总则

1.1 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职工和工会的一项基本权利。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1.2 工会和公司在集体协商和制订集体合同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a 合法;

b平等合作; c 协商一致;

d 兼顾国家、公司和职工利益; e 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集体协商制度

2.1 集体协商是指公司工会代表职工与公司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协调的行为。

2.2 公司工会应当与公司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一般一年举行二次,特殊情况可临时约定。2.3 集体协商的内容:

2.3.1 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除,对己订立的集体合同履行监督检查;

2.3.2 公司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2.3.3 集体合同中的所有条款的内容; 2.3.4 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

2.3.5 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2.4 集体协商代表每方为三至十名,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2.5 公司代表,由其法人代表担任或指派。

2.6 参加集体协商的工会一方首席代表为工会主席,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负责人为首席代表。

2.7 工会一方的其他代表可由工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女职工组织的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工会可聘请有关专业人员作为顾问参加集体协商。

2.8 工会代表一经产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履行其义务。因特殊原因空缺,应当由工会重新指派代表。

2.9 参加集体协商的工会代表受国家法律保护,除个别人的严重过失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进行歧视性的辞退或作不利于其就业条件的工作变动。

2.10 双方首席代表应在协商前一周,将拟定协商的事项通知对方,并约定协商的时间和地点。

2.11 协商中应由提议方将协商事项按相互约定的程序进行,如有临时提议,应在各项议程完毕后,再提交会议讨论。

2.12 协商形成一致意见,须形成书面条文,提交公司职代会讨论审议。

2.13 如协商未达成一致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暂停协商,中止期限不超过60天,具体中止期及下次协商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集体合同制度

3.1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3.2 经双方签订的集体合同主要规定当事人的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措施,它对公司和职工均有约束力。3.3 集体合同的内容: 3.3.1 劳动报酬;

3.3.2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3.3.3 劳动保险; 3.3.4 生活福利; 3.3.5 职业培训; 3.3.6 劳动保护; 3.3.7 纪律与奖惩; 3.3.8 合同的执行;

3.3.9 合同期限,变更及解除。

3.4 签订集体合同之前工会应当收集职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单独或与公司共同拟定集体合同草案。3.5 工会根据拟定的集体合同草案按规定与公司进行集体协商达成一致并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后,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工会主席签字。如集体合同草案经审议未获通过时,由双方重新协商,进行修改。

篇8:集体协商制度

一、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展的现状

1.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在法律层面的演进。

(1) 国家层面立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逐步恢复。1994年7月5日, 全国人大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工资集体协商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2007年7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对集体合同内容作了特别规定。2008年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已经基本完成了企业工资条例的制定, 该条例包括工资决定机制 (工资集体协商) 、最低工资等多方面, 主要着眼于规范工资分配行为和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益。万众瞩目的《企业工资条例》正酝酿在近期出台。 (2) 地方层面立法。到目前为止, 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制度, 初步形成了劳资协调机制, 这很好地稳定了社会关系、构建和谐劳资氛围。早在1996年, 北京市就出台《关于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见》, 2004年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意见》, 提出“主体协商、三方指导、政府调控、依法规范”的三方协商机制, 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2.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谈判力分析。

有别于西方国家, 在没有罢工权的情况下,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谈判力来自于其他的动力因素。本文所提到的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谈判力, 是指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协商谈判、争取职工权益的动力,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基层工会的工资集体谈判中的抵制力大致来源于以下三种力量。企业职工的团结力和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是工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工资的第一动力, 因为工会代表的是企业职工的利益, 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即实现职工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诉求。职工若能团结一致, 发出一个声音, 并且发自内心地拥护工会组织、信工会组织, 把工会当作是真正代表自身利益的团体, 积极加入工会、做工会强大后盾力量, 有了工会组织内生的团结力, 工会才能更好地了解、把握员工的需求和意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我国工会区别于外国工会, 因此, 党组织的正确引导、政府各部门的鼎力协助以及上级工会组织的强大持正是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第二动力。

第三个力量是工会干部自身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能力。众所周知, 协商不是技术活, 历来不简单。工会中主管工资集体协商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责任心对这项工作的成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例如, 中国各级工会组织与沃尔玛之间的利益博弈持续了整整一年半。工资集体协商中核心内容——工资问题, 是经过全国总工会以及各级工会组织的反复谈判、坚持推进, 数次艰苦卓绝的谈判, 才最终攻下的。如果没有工会干部的协商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决不可能战胜在全球都拒绝组建工会的沃尔玛。

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不力。

第一, 立法简单, 层次较低。推进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首要前提是有完整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集体合同法》、《工资法》、《企业工资条例》等还在酝酿之中, 没有出台。第二,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 可操作性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只是选择性条款, 即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签订集体合同”。规定“可以”, 而不是“有权”或“应当”。第三, 没有明确法律责任, 缺乏终极保护。没有明确政府在保障工资集体协商方面的职责、义务, 对于资方不配合的情况也没有规定其法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 当一方提出谈判则另一方必须配合, 不可拖延。不过现实中要制约、督促恶意拖延, 责令整改也比较难。

2. 职工维权意识淡薄, 内部团结力不强。

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意识不强。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意识是工资协商的动力。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处于低的水平, 职工们对除了最低工资调整增加之外的政策基本上不抱奢望, 普遍认为工资集体协商解决不了问题, 只不过是搞形式主义, 走走过场而已。

3.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性不高。

近两年来许多关于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调查纷纷显示,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遇的两大瓶颈之一就是企业不愿谈。归结起来, 企业不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有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有着运营的成本压力, 而人工成本占比重大,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就更高了。迫于成本方面的压力, 企业往往不积极配合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各地出台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 开展要约行动等, 企业也并不积极响应。甚至有部分企业不愿提供或者隐瞒真实的经营数据, 而信息不对等正是导致劳资双方谈判力悬殊、工资集体协商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建议

1. 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

任何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想要很好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都必须要通过劳动立法和制定相关法规来实现。与西方各国已经成熟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相比, 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尚不成熟, 有关立法只做出一些原则性规定, 没有具体化、强制化。浙江省劳动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倡导尽快将工资协商制度上升至国家立法层面, 这样可以有力改变立法层次偏低、不配套且刚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所以我国亟待完善现有劳动法律并出台更有力的法律法规。 (1) 以立法形式赋予职工集体合同的签订权。 (2) 确认工会享有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

2. 增强工会动力, 提升工会谈判力。

从工会组织建设、政府引导力和协商能力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提升工会谈判力。 (1) 增强工会独立性与专业性。 (1) 保持独立性。工会独立与否, 是三方协商机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如果企业工会无法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发挥作用, 那工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 (2) 提高专业性。 (2) 加强工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 建立多层次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来看, 切实有效的集体谈判应当是有重点、分层次、系统性的集体谈判模式, 从而能够不断增强谈判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详细地解释, 就是利用区域谈判覆盖面广的特点, 确定好地区的工资标准, 然后通过针对性强的行业谈判明确本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工时工价等标准, 最后由企业层面的谈判协商出劳动者工资的具体增长值。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区域谈底线, 行业谈标准, 企业谈增长”这样一种多层次、立体式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4. 明确企业组织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责任义务。

企业须认识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妥善处理劳资双方矛盾和问题, 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增强企业凝聚力, 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 而不是回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要想取得成效, 须明确规定企业组织的相关责任。企业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时候有义务、有责任向工会提供准确的、真实的企业经营的数据, 以利于双方在一个诚信和真实、坦诚的基础上进行。

5. 规范协商工作程序。

上一篇: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一辩立论下一篇:酒店工程部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