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赏析

2024-04-24

秋词赏析(共8篇)

篇1:秋词赏析

秋词,秋词徐锴,秋词的意思,秋词赏析 -诗词大全

秋词

作者:徐锴朝代:唐体裁:五绝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篇2:秋词赏析

长信秋词五首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篇3:秋词赏析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书生, 名字叫宋玉, 他是屈原的学生, 为人耿介不随。因为仕途很不得意, 写过一篇叫《九辨》的赋, 借肃杀的秋气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平之气。赋一开始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 (xuè) 寥 (寥, 旷荡空虚的样子) 兮, 天高而气清;寂寥兮, 收潦 (雨水止住) 而水清。”此赋一出, 后之文人受其影响, 写到秋天, 大多染上一层悲凉的色彩。这样的诗在唐诗中俯拾即是:

“青枫落叶正堪悲, 黄菊残花欲待谁。”

——张渭《辰阳即事》

“寒塘映衰草, 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 顾景咏悲翁 (即思悲翁, 古乐府曲名) 。”

——王维《奉寄韦太守陟》

“霜景催危叶, 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 零落旅人同。”

——司空曙《题落叶》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凡此种种。诗人往往以秋天萧瑟之景, 或抒家国之恨, 或发身世之感, 或叹别离之苦, 或写无端的闲愁。在思想意蕴上虽有高低之分, 但悲秋的情调是相同的。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 可能作于被贬谪巴蜀时期。它在古往今来众多的咏秋之作中独树一帜。诗人一洗前人悲秋的滥调, 而赋予秋天一种明朗向上的格调。面对凄冷的秋天, 诗人豪气纵横, 逸兴遄飞 (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 。可以说这两首诗是催人奋进的乐章, 是志士励志的高歌。千年之后的今天, 依然感染并激励着我们。

第一首写秋气, 即秋之神韵风骨。首句用宋玉《九辨》句意。寂寥, 寂静虚空。一悲字点明古人对秋天的总体感受。二句将前人的悲秋之情一笔抹倒, 写出诗人对秋天的独到看法。朝, 天, 日。如今朝、明朝之朝即此意。春朝, 春天。三、四两句是名句, 是两首诗的精华所在。排, 推开。碧霄, 蓝天。面对着清冷的秋天, 作者没有写“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也没有写“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而是敏锐地捕捉到晴空上的一只凌云飞起的鹤, 借鹤比拟象征, 托物言志。“一”字写其孤独, 象征诗人处境的孤立无援;而“排云上”突出诗人永不低头、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只卓尔不群展翅凌云的鹤, 不仅把诗人的视线引向蔚蓝的天空, 更激发了诗人无限的诗情, 大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和气概。

第二首诗借写秋色进一步突出秋的风骨。首二句写秋色之美:山明水净, 白露为霜。许多树的叶子深红浅黄错杂, 五彩斑斓。后两句由秋色引出秋气之清。嗾, s Gu, 教唆, 指使。谓予不信, 请君试上高楼体会一下, 这种清凉之气会沁人心脾, 直入骨髓, 让人头脑清醒, 心绪平和。而不像万物萌生百花盛开蜂喧蝶闹的繁盛春日让人想入非非, 轻浮张狂, 忘乎所以。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为什么能独树一帜, 很值得我们深思。南宋大诗人陆游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过一些发人深省的话。他说:“饱以五车读, 劳以万里行。艰险外备尝, 愤郁中不平。山川与风俗, 杂错而交并。邦家志忠孝, 人鬼参幽冥。感慨发奇节, 涵养出正声。” (《剑南诗稿》卷十八《感兴》) 又说:“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 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 气不足以御之, 淫于富贵, 移于贫贱, 得不偿失, 荣不盖愧, 诗由此出, 而欲追古人之逸驾, 讵可得哉?” (《渭南文集》卷十四《方德亨诗集序》) 。综观陆游这些话, 他的意思是说要想写出好诗, 仅靠才能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要有一定的涵养。不仅要刻苦地向书本学习, 还要在实践中磨砺, 观察自然山川, 了解风土人情, 体验并参透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活, 经受各种各样的艰险磨难, 而且更要有一种“气”来驾驭, 亦即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政治理想的指导, 否则, 要想赶上古人是不可能的。

刘禹锡生活的年代正值唐王朝历经安史之乱而日趋衰败之时,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统治集团中的各种矛盾都在激化, 民生凋敝, 社会动乱。刘禹锡有着朴素唯物论的哲学观点和进步的政治理想, 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 他被贬到巴山蜀水僻远荒蛮之地达二十三年之久。在艰难困厄中, 由于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乐观的个人品格的支撑, 他没有自甘沉沦, 而以暂时蒙尘的宝剑以自况, 在人生的“砥石”上时时磨砺自己的志节, 写下了许多富有战斗精神的诗文来。这从他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及《再游玄都观》等诸作中都可以看出。可以说《秋词》二首与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诗言志”, 诗人正是通过这两首小诗, 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昂扬的斗志和高尚的节操。

《秋词》二首是以议论为主的小诗。议论有感而发, 有的放矢, 并与写景紧密结合。议论是诗的贯穿线, 是写景的纲;而写景又是议论的张本。没有写景, 议论难免流于空泛, 缺少动人的艺术力量;没有议论, 写景则会变得没有思想, 苍白无力。我们不妨把《全唐诗》中所选的另外一首同题之作拿来比较一下, 便会看出其中的端倪来。这首《秋词》是南唐集贤殿学士徐锴所作。其诗云:

井梧纷堕砌, 寒雁远横空。

雨久梅苔紫, 霜浓薜荔红。

篇4:经典赏析秋词(其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年间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著有《刘梦得文集》。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一到秋天就悲叹它的寂静、冷落,我却说金色的秋天要胜过美丽的春天。晴空万里,一只振翅高飞的鹤排云而上,它引发我的诗兴直冲云霄。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兼议论的即兴写景诗,也是一首鼓舞斗志的诗歌。它描绘了秋日的勃勃生气,通过描写秋鹤振翅高飞的美姿,热情赞颂了秋鹤那种凌云而上、奋发有为、冲破秋天肃杀氛围的精神,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篇5:刘禹锡《秋词》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附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篇6:刘禹锡《秋词》赏析

刘禹锡《秋词》赏析1

秋词 刘禹锡

【原文】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自古逢秋悲寂寥:暗指宋玉的悲秋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liáo),寂寞空虚。这句话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荒凉寂寞。

春朝(zhāo):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排,冲击。排云上,即直冲云霄。

碧霄:青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凌空高飞的白鹤,把我的诗情带上了靑天。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悲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仿佛我的诗兴也带到蓝天上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郎州时写的,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依旧傲然向前,不愿消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远品格。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就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情情结——寂寞、萧索、悲凉。“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不可改变的思路模一式。

“我言秋日胜春朝”。直接表明我对秋日的态度——秋天胜过春天。“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直接抒发感受,热情赞美秋天。其实原也如此,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空气清爽、艳陽高照的季节,人们悲秋本也就带有个人脆弱、颓废的不健康的思想因素。春天固然好,秋天未必就一定要触发人心中的悲凉,诗人在这里就带着昂扬向上的心态对待秋天的。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一个有力的挑战。

“晴空一鹤排云上”,“排”,这里是“冲击”的意思,它写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诗人选择这一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这一壮美的场景画面,应该是有他的特别用意的。

“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是由上句引发而来的,是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诗情也被激发了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在字里行间作者那不甘消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昂扬奋发的斗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一反历来文人墨客的悲秋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了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奋发向上的励志之歌。

刘禹锡《秋词》赏析2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 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2分);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2分)。

(2)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2分);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2分)。

月练习二:

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不入韵 C.都是仄起平落 D.都很讲究对仗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A)

15.(3分)(A)

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矫健凌厉,奋发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1分)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刘禹锡《秋词》赏析3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附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篇7: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秋词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古诗简介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翻译/译文

其一: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其二:

秋天来了,山明水净的,夜晚已经有了霜;

树叶由绿转变为焦黄色,而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的树叶中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

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注释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嗾:使,叫。

赏析/鉴赏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全诗鉴赏

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诗的主题思想。

其二:

这首诗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对比: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都是抒发议论的即兴诗,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但又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赏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赏析: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秋词二首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寥色嗾人狂。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④碧霄:青天。

秋词二首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词二首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秋词二首鉴赏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sǒu)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秋词二首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情飞向万里晴空。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秋词二首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倪其心)

秋词二首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排:推开白云。⑷碧霄:青天。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我却觉得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有开始降下白霜;满树的叶枝现在已经有红有黄。

试着登上高楼,冷冷清秋的凉意更是深透入骨;再没有春天的景色那样朝气蓬勃使人欣喜若狂。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入骨:犹刺骨。

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三四句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秋天景色,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别有特色的秋景,山水清净,夜里还会下霜,树叶有红有黄,在山间错落点染。景色清丽闲雅,如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让人肃然起敬。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后两句紧承前两句写道,如果你要是不相信秋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心情肃然深沉,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狂。诗人巧妙地暗用拟人手法,将秋天和春天比拟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用春季的轻浮反衬了秋季的端庄素雅。表现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7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清代纳兰性德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译文

天高气爽的秋季,彩云最容易被风吹散开去,燕子听到满腹心事之人的长叹,也会感到怜惜,几次离合总是没有来由,让人感到时而忧愁,时而温馨。

归雁飞来的时候。霜期已经到来,可以托大雁把书信带给那远行的人吗?还是不要想以前的那些事了,暂且倚着绣枕看那西下的落日吧。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僝僽(chán zhòu):烦恼、愁苦。

“归鸿”二句:香笺(jiān):指散发有香气的信笺。红蕤(ruí):红蕤枕。传说中的仙枕,此处代指绣花枕。欹(qī):斜着。

赏析

这首词是从闺中人的角度写的,写她想思的愁情难耐,写她痛苦矛盾的心理。

上片写二人总是轻易地分离,且没有任何缘由。“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是说彩云易散,好景难留。独居深闺盼人归的女子满腹心事,想起欢聚时的温馨和离别时的不舍,她不免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正满腹心事,却又见北燕南去,直惹来声声长叹,连燕子都觉得自己可怜:“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虽然每次的离合没有什么原因,但每次却都带来一次伤感,相逢时又更加亲近。

下片首二句写他又一次爽约,连书信都没有寄来。“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句中还可以读出些许怨恨,是说当初分别的时候。虽然曾定好霜期之前就会归来,但在回来之前。应该寄封书信来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啊。“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两句是女子的自我安慰之语,看似自我解脱,实透露着无奈和伤感。这是整首词最妙之处,女子愁罢叹罢,忽而觉得自己的情绪有些莫名其妙,于是自我安慰、自我开解一番,索性侧身看那夕阳去。这般极富生活化的场景真实得仿佛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妙趣冲淡了愁苦,感伤中又带着几分难察的俏皮。词的婉转味道因而又平添了几分,这比起说来说去只有“思念”二字的诗词更容易贴近人心。

全词明白如话,短短两片词,闺中女子相思甚苦、愁情难耐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而这一番小女子的细腻心思、扭捏姿态却出于一个男人笔下,让人不得不感叹纳兰容若的情愫之敏感、体物之细微。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以恋人口吻作寄友诗,亦释家常伎。此阕实为寄顾贞观词。性德康熙二十三年春寄顾贞观书云‘杪夏新秋,准期握手’,即词‘旧约霜前至’事;词‘几番离合’句,亦与梁汾曾数度南返合。词或二十三年春随书以寄。”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

清平乐·秋词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翻译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

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注释

清淮浊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

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江西:古时泛称长江以南为江东或江左,长江以北为江西或江右。

红旆:红旗。此指太守的仪仗。

梁王故苑:汉代梁孝王刘武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修治的宫室园林。

携壶:带着酒壶。这里有游赏的意思。

停骖:停住车马。骖,一车驾三马或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踟蹰: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双庙: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雎阳(今河南商丘),最后都壮烈牺牲,后人立二祠,称为双庙。

漆园傲吏:指庄周。庄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做过漆园吏,抱有傲视王侯,不为名利所动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词应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词中预计陈襄到时已“黄叶乱”,有“霜”,该词大约作于初秋,陈襄即将离杭州时。

赏析

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断,显示了词人对陈述古真挚的友情和对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为线索,纵贯着空间地点、节序风物,写来别有情致。起笔“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二句,决不是简单地说明淮河和汴河的地理位置,而是似乎在掐指计算友人的行程:你从江南的杭州出发,途中要经过淮河、汴河,那是远在江北的多么漫长的一段水程。因为友人“赴南都”,淮河和汴河都是必经的水道,所以二句乃是对友人大段行程的悬想,而友人的去向,路途的遥远,以及词人对他的关切之情,全在不言之中了。三、四句进一层揣想友人到达南都时的节序风物:“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意思是说,当你的仪仗到达南都时,该是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了,附近梁孝王昔日的宫室园林怕是已着寒霜了。陈襄是秋八月中旬从杭州启程的(见《苏轼年谱》卷十三),苏轼估计他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达。“黄叶乱”三字准确地写出了深秋季节的特征,“霜入”则应当是秋天最后一个节令“霜降”到来的标志。二句估计友人到达的时间,与对行程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同样是替对方设想,表达了词人的深情眷注。老友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某时是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稹)》诗云:“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便是词人忆念所及、深情所注的一个例子,可与该词上片合看。

下片假想友人到南都后游赏及凭吊活动。换头两句写游赏,说你在秋天何处的原野上游赏,停住车马,探访古迹,还在那儿徘徊不去。最后两句写凭吊古代贤人,说你到双庙去凭吊正气凛然的英雄张巡、许远,或许会发现他们遗留的风范还在人间,而那位傲视王侯的漆园吏想必无影无踪了。词人这样着笔,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显示了中原大地上的南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二是间接地表现了友人的“文采风流”;三是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相知,也可以说,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友谊的默契。

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译文

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

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秋天高殿内捣衣声响彻夜阑,夜里霜重还记起君王御衣寒。

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

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果真成为薄命人长久陷入沉思,梦中又见到君王醒后心里生疑。

灯火照耀着西宫知道是在夜饮,眼前分明浮现复道蒙恩受宠时。

长信宫中惟有秋月尚明,昭阳殿下响起捣衣声声。

白露堂中满是杂草印迹,那边红罗帐里绵绵深情。

注释

1.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长信怨”由此而来。长信:汉宫名。

2.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3.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4.熏(xūn)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熏:一作“金”。笼:一作“炉”。玉枕:即枕头。

5.南宫:指皇帝的居处。一作“宫中”。清漏: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

6.秋砧(zhēn):秋日捣衣的声音。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夜阑:夜残;夜将尽时。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7.御衣:帝王所著的衣服。唐李峤《春日游苑喜雨应诏》诗:“密雨迎仙步,低雨拂御衣。”

8.青琐: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

9.金城:即皇帝所住之城。明主: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10.奉帚:持帚洒扫。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平明:指天亮。金殿:指宫殿。一作“秋殿”。

11.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暂:一作“且”。共:一作“暂”。

12.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13.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14.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寻思:思索;考虑。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15.西宫:皇帝宴饮的地方。

16复道:两层阁楼间的通道。《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

17.昭阳殿: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宫殿。

18.白露堂:指失宠妃子或宫女所住之处。

19.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

赏析

第一首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第二首诗描写在夜深霜重的凄凉环境中,宫中女子孤独寂寞的悲惨情景。她彻夜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她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在银灯下守到夜深,最后还是失望而终。这首诗情感抒发较为直接,心理刻画较为生动,充分地表现了宫中失宠女子的幽怨之情。

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

第三首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使读者增强了感受。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孟迟的《长信宫》和这首诗极其相似:“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首句是说由得宠而失宠。“欲何归”,点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对物伤情,检点旧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无缘再着,凭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宠爱了。后两句以一个比喻说明,身在冷宫,不能再见君王之面,还不如轻盈的燕子,每到春来,总可以绕着御帘飞翔。不以得宠的宫嫔作比,而以无知的燕子对照,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也很巧,很切。

但若与王诗比较,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来。两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子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明说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意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所以孟迟这篇诗,虽也不失为佳作,但与王诗一比,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第四首诗则带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的特点。

第一句就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内心活动。“真成薄命”,是说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感到其中有很多省略。看来她不久前还是得宠者。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因此这些完全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特别相信命运。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厄运会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真成薄命”这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叹息,把她那种时时担心厄运降临,而当厄运终于落到头上时既难以置信,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刻画,是很富包蕴的。

失宠的命运降临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重温过去的欢乐,表现出对命运的希冀,对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编织得宠的幻影。但幻梦毕竟代替不了现实,一觉醒来,眼前面对的仍是寂寞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悠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怀疑自己这种侥幸的希望原不过是无法实现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示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初在复道(宫中楼阁间架空的通道)承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宠者在寂寞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刻哀伤。

这里隐含着好几重对比。一重是失宠者与新承宠者的对比。一重是失宠者过去“复道奉恩”的欢乐和寂处冷宫的凄凉的对比。还有一重,则是新承宠者和她将来可能遇到的厄运之间的对比。新承宠者今天正在重演自己的过去,焉知将来又不重演自己的今天呢?这一层意思,隐藏得比较深,但却可以意会。

这重重对比映衬,把失宠宫嫔在目睹西宫夜饮的灯光火影时内心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极为细腻深刻,确实称得上是“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但却不让人感到刻意雕琢,用力刻画。诗人似乎只是把女主人公此刻所看到、所自然联想到的情景轻轻和盘托出,只用“知”和“分明”这两个词语略略透露一点内心活动的消息,其余的一切全部蕴含在浑融的诗歌意境中让读者自己去玩索、体味。正因为这样,这首带有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特点的诗才能做到刻而不露,保持王昌龄七绝含蓄蕴藉的一贯风格。

组诗的最后一首是一首抒发宫怨的诗歌。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

后两句运用对比描写出失宠于得宠截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清冷,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十分幽怨。

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

篇8:秋词

我言秋日胜春朝①。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②。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人们都会悲叹寂寥,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好。万里晴空白鹤冲云直上,把我的诗情带向碧空云霄。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悲秋可以说是一个悠远绵长的主题和情怀。众多的文人墨客总是将自己的失路之悲、时事之忧融入到秋风之中,用诗来挥洒心灵深处的悲伤与痛楚。于是,当读者品味这些诗作时,那挥之不去的哀伤与绝望,也一定会涌上心头。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作者乐观的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注释

1寂寥:寂静,空旷。春朝:春天的早晨,这里指春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词赏析】相关文章:

秋词原文及赏析04-10

秋词全文翻译以及赏析 刘禹锡04-28

初一上古诗词赏析赏析10-24

《受戒》赏析04-07

作文赏析04-09

国殇赏析04-09

赏析课04-13

佳作赏析04-13

词曲赏析04-13

烟标赏析04-17

上一篇:绿的联想作文350字下一篇: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