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赏析

2024-04-07

《受戒》赏析(精选9篇)

篇1:《受戒》赏析

风俗、童趣、人性

——《受戒》赏析

《受戒》原载《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后收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是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汪曾祺是一位老作家。其创作受过多方面的影响。汪曾祺曾说自己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自然深受其影响。此外,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废名,外国作家契外国作家契珂夫等,都给他较大的影响。年轻时,其小说有现代派的痕迹,大量地运用了意识流。八十年代以后的创作,他有意回到现实主义,回归民族传统。因此,他的新作大都带有强烈的乡土特色,并以其浓郁的人情味、健康的人性美和动人的风俗画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注目和欢迎。其中,《受戒》就是最有影响的一篇。

作品分析:

主题

小说描写了少年明海到荸荠庵当和尚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明海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以及他与小瑛子之间的淳美爱情,细腻逼真地展现了高邮地区的风物、习俗和人情之美,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美好善良的感情,还热切地讴歌了健康、现实的人情和人性。

人物形象

明海和小英子是小说着墨最多,最为引人注目人物。明海是一个相貌清秀,性格乖巧的男孩。由于家贫,十三岁就到荸荠庵出家了。他之所以选择当和尚,是因为和尚“可以吃现成饭”,还“可以攒钱”,甚至可以还俗娶媳妇。在荸荠庵,明海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四年的光阴,然而这四年光阴令他最难忘的不是吃斋念佛,而是与小英子朦胧的恋情。在初赴荸荠庵的船上,小英子就暗暗喜欢上了明海,她把自己吃剩的半个莲蓬头扔给明海,明海便“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了起来”。后来,明海与小英子天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干活,两个人心照不宣,都在心里喜欢对方。四年后,明海去受戒,到善因寺去烧疤,另一张当和尚的“合格文凭”,小英子去接明海,告诉他说:“你不要当方丈”,“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则大声地回答:“要!”小说相当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明海情感变化的过程。

小英子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女孩。和谐宽松家庭环境,养成了她天真、善良的童心,而平日里的劳动又使她形成率真、大胆的性格。当她喜欢上明海之后,不满足仅仅与对方暗中相恋,而是以大胆热烈又不过分暴露的方式,向明海传达自己心中的秘密。先是想办法让母亲认明海做干儿子,再让全家人喜欢上这个灵巧的小和尚,是其成为自己家庭的一员。在平时与明海一起劳动、玩耍时,“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碰明海的脚”,使明海对她这种貌似无意实则有心的举动早已了然于心。在挖荸荠之后,她留在田埂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串美丽的脚印把明海的心搞乱了。四年后,明海要去受戒,到善因寺去烧疤,小英子摇船接明海回来。在路上,她明确的告诉明海:“不要当方丈”,自己要嫁给他“当老婆”。既表现出少女对爱情执著、大胆的追求,也展现了她美好的心灵。

艺术特色

与其他同时代的小说相比,汪曾祺的《受戒》表现出了鲜明、独特的风格,使广大读者耳目一新。也许这篇小说太不像小说了,或者根本就不是小说,既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只是有一些平淡的情景和人物素描。但偏偏就是这种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人们不禁惊讶地问道: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首先,作品选择了一个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相对疏理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努力去营造一个美丽而温馨的艺术世界,使被现实缠绕得疲惫身心获得暂时的宁静和抚慰,并且得到某种生活和审美的启示。在小说中,汪曾祺描写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政治相隔绝的世界,那里的民众民风淳朴、自然洒脱,那里的生活恬淡、自然,没有人际的纷争和喧嚣,到处充满了美好的人情和人性。无论是明海、小英子,还是明海的舅舅、荸荠庵里的和尚,都是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样的生活场景,对于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其次,作品还将风物、习俗和民情等传统文学中视为次要的、只起烘托作用的事物,提高到了与人物相等的地位,成为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让人们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欣赏到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风俗形象。风物、习俗和民情,既是小说人物活动的背景,展示其性格的空间,更是小说与众不同的展示对象。汪曾祺淡化了小说的时间,却突出了对风俗民情的描写。无论是江南水乡的风情,还是农家子弟“做和尚”的选择;无论是荸荠庵中和尚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小英子与明海的玩耍、劳动,都显得那样的洒脱、自然,那样的真实。如果没有这样独特的风物、民情的展示,小说中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就不会那样动人,也不会收到那样独特的审美效果。

第三,是小说的散文化风格。为了使小说更接近生活的原貌,更富于情趣和韵味,汪曾祺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来结构小说,而是采取了一种散文化的写法。无论是素材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还是语言的运用,都充分表现出作家的匠心。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往往是不期而遇、不闻而闻的。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也都是自然得之的,它们或是作家的亲历、耳闻,或是作家的独特感受,总之,都不是为写小说而特意采集的。在结构上,作家不求严谨,而追求自然,只是把人物、事件从容地还原成生活原来的样子,再娓娓道来的讲出;语言上,则既追求生活口语的鲜活,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精妙简雅,有大自然的野性灵气,却无雕琢的机心,极具情趣美。

阅读思考题:

1、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其风俗民情有什么不同?

2、结合作品,谈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

篇2:《受戒》赏析

2014年2月28日

本文叙述者意欲向读者叙述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奇异的人情风俗及其人群的生活方式。首先,故事的行为“空间”——“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庵赵庄”这一符码,指称着两重涵义:庄上大都姓赵,庄上有一个庵。庄以族为名,是中国传统社会注重血缘聚居的一种反映;庄以庵名,则可见这座小小的菩提庵对庄上人家的重要性。“出和尚”便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

和尚象征着佛教,象征着信仰。“出家”当和尚意味着接受某些特定的“禁止”、契约规束。正是这些“禁止”、契约规定了和尚是不同于常人的、是“非常人”。在一般读者的眼里,和尚正是“不同的人”,是异己的“他者”。但本文向读者叙述的、明子家乡的和尚则几无“他者化”的特征,和尚的生活几与常人无别。一个人出家当和尚,接受的“禁止”规约还没有获得的“自由”多。当和尚可以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都管饭;一是可以攒钱,由和尚还俗娶媳妇是很容易的。有许多人出家当和尚好像正是出于这些“现实”的考虑,而几无信仰方面的需求。明子正是这样的。而要当上和尚却不容易,必须得是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还要聪明记性好。

在这一处地方,和尚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处,只是和尚必须烧戒,需要做法事,而做法事却是要收钱的。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似乎也就止于放焰口。宗教与信仰已经充分地融进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道德伦理资源构成的文化整合体中去。换句话说,佛教已被本土化、具体化为“当地”的宗教。信仰变成了当地人独特的信仰,和尚也是当地人特有的。在这一层面上看,小说本文表述的深厚内涵正是这种外来的宗教资源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时、对抗以后的一种结果:宗教被接受,但是被消解式地接受,即被“本土化”,被本土文化所扭曲变形、整合吸收。

印度的佛教被本土化以后,形成了中国的佛教。中国佛教又分南、北二宗。北宗恪守教义,谨行教规,主张通过苦行修炼彻悟“佛性”,寻求超脱。南宗教派则认为人人心中皆存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通向“彻悟”、“佛”的道路上,人人是平等的。这一教派并不苛求形式上的清心禁欲,苦行修练,而着重于精神灵魂上的启蒙、顿悟。这种教义的盛行,与南方市民经济的普遍繁荣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的发达引导的是生活上的享受需要,引导的是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佛教为了赢得信仰,赢得信众,不得不向这些世俗的需求妥协,甚至刻意迎合这些世俗的需要。在明子的家乡,佛教的“代言人”和尚除了念经、做法事,着僧衣、剃光头受烧戒之外,似乎并无严厉的教义约束。

这一群貌似摆脱尘俗、超然世外的和尚居然同“俗人”一样地生活,这是令读者惊奇的。谁的家里兄弟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在这片区域,和尚被视为同箍桶的、弹棉花的、花匠、婊子一样,是一种职业,一种生存方式,物质的而非精神信仰的生存方式。和尚们一样地娶妻养子,打牌赌博,唱山歌小调,一样地杀猪吃肉。他们吃肉也不瞒人,杀猪就在寺庙的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只是宰杀之前要很庄重地念一道“往生咒”,为杀生搜寻一些经典依据而已。在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即使是在从事很神圣的宗教法事,如放焰口时,和尚们也像玩杂耍似的。年轻的和尚则趁机出风头,引得大姑娘小媳妇跟着私奔失踪。

“禁止”规约的淡化或隐匿,使这一群本应寻求灵魂超脱的和尚,也同样依恋着世俗化的生活,他们一面浸淫于经验的、体验的世界中,过着“俗人”的生活,享受着人性、人情焕发出来的欢乐与愉悦,一面追求着超验的宗教理想,皈依于一种执著的信仰。恰似身在淤泥之中而求自洁其身,这些和尚试图寻求生活享受与超越追求的统一,现实与来世的统一。正如废名的那首诗《海》所抒写的:海,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一个人(包括和尚)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途径接近或达到“大彻大悟”——佛自身。明子与所有已经成为和尚的男子一样,并不刻意压抑自己本性的发展,恰恰相反,他正是顺从着人性的自然成长,追随着人性要求的召唤,在世俗/脱俗(超俗)的浑融一体中,不断地成长着。叙述者想向隐含读者暗示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从世俗中逃遁、解脱未必要脱离现实,远隔尘世。尘世之中自然的人生、透明的人性是可以与天、与大自然、与佛相通的。人性的自然舒展、欲望的适当满足乃是获取宗教超脱的条件与补充。

相当有趣的是叙述者对于“荸荠庵”这个名称的解释。这个庵本来叫菩提庵,是富于佛教意味的,但“俗人”们把它叫讹了,叫成了荸荠庵。这一讹称很具隐喻涵义,它代表着一种民间化的、世俗化的“阐释”(对佛教的解读)。庵里的和尚也接受了这种“俗称”。

这实际上是对于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种有意的“省略”或“忘怀”。

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是俗人约定俗成的想法,可是荸荠庵住的却是和尚。这一看似荒谬的事实说明这里的和尚对于名份、形式是看轻的。而当地的人们,也对此习以为常,这正好印证了和尚的俗人化与宗教的世俗化。这些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读者阅读期待中和尚与佛教的神秘性与神圣性。

本文的主题是明子到善因寺去烧戒疤。受戒是出家当和尚的一种正式仪式,是一种很庄重的“典礼”。这一庄严的仪式在小英子看来无异于活受罪,无异于一种不人道的行为:“好好的头皮上烧八个洞,那不疼死啦?”然而小明子对这种仪式却不能不接受,尽管它确实违背了自然的人性,但是“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搭”,而不受戒只能是野和尚,小明子的心里已经能够理解受戒这一形式对于和尚的必要性。和尚虽几与常人无异,但和尚之所以是和尚,因为他必须会做法事,而他首先必须接受烧戒。但这对纯真少年看来,受戒并不是痛苦,它只是领取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而已,它只是“出家”“当和尚”的“入门仪式”。受戒这一抽象、空洞的能指符号是没有所指内容的。

外表庄严的善因寺是“禁止喧哗”的,到了这里谁也不敢大声咳嗽。和尚们都在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但是小英子却不顾这些“禁止”,大声冲着正在吃粥的明子打招呼,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由此可见,尽管有禁令,有规约,但它们是宽松的,是可以被打破的。打破“禁止”并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造成损害。所有被接受的规约乃是自然形成、顺乎人性的。它们对于“破坏者”不是惩罚,而是采取一种兼容的、接纳的姿态。正如荸荠庵山门上的那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事”。所意谓的“当地”的佛教信仰的基本的内涵就在于此。——“出家”是自愿的,超脱是人人皆能行之有效的。佛性自然,人人心中皆有佛在,这是一种本土化的宗教信条,就像荸荠庵另一副对联所透露的玄机:“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

小英子这一少女代表的是与和尚对立的“俗人”的代码,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俗人对于宗教皈依的巨大解构力量。小英子保存着最为自然的本性——透明的性情,由这一带清秀山水培养起来的水一般的阴柔性情。她有着本乎自然的欲望,纯真的情爱。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焦虑或受压抑的阴影。她的焦虑与欲望被掩藏或装饰了起来,恰如那一片密密的芦苇荡子。小英子生存的空间是桃源式的环境。这一片空间里的人,与自然是充分混溶的。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忌讳”的约束。小英子初次见到明子,就很自然地把半个莲蓬扔给他吃,以后就熟如一家人,明子也老往小英子家里跑。小英子的母亲斥责明子时,径直叫他“儿子”,后来干脆把他认作了干儿子。明子帮着小英子姐妹画绣花,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一起踩水,一起采荸荠……“男女授受不亲”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少男少女在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里滋养起了一种最自然的相互依恋的情感。明子在善因寺受完戒,小英子驾船去接他。她不让明子将来去当方丈,也不要他当沙弥尾,明子都答应了。小英子接着更是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要给他做老婆,已当上和尚的明子眼睛睁得鼓鼓的,答应了。在这里,性爱被表述为一种如水一般流淌的、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本文自始至终渲染的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得到了升华与深化。“受戒”与“情爱”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命题在这里奇特地统一起来了。

篇3:汪曾祺《受戒》的主题探析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是明子到善因寺去烧戒疤。受戒是出家当和尚的一种正式仪式, 是一种很庄重的“典礼”, 但这一庄严的仪式在小英子看来无异于活受罪, “好好的头皮上烧八个洞, 那不疼死啦?”然而在小明子看来, “受了戒, 就可以到处云游, 逢寺挂搭”, 而不受戒只能是野和尚。这一切对于纯真少年来说, 受戒并不是痛苦, 它只是领取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而已, 它只是“出家”当和尚的“入门仪式”, 这是自然性情性的另一种表达。

外表庄严的善因寺是“禁止喧哗”的, 到了这里谁也不敢大声咳嗽。和尚们都在喝粥, 竟然不出一点声, 但是小英子却不顾这些“禁止”, 大声冲着正在吃粥的明子打招呼, 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由此可见, 尽管有禁令, 有规约, 但它们是宽松的, 是可以被打破的。打破“禁止”并不会受到惩罚, 也不会造成损害。所有被接受的规约乃是自然形成、顺乎人性的。它们对于“破坏者”不是惩罚, 而是采取一种兼容的、接纳的姿态。正如荸荠庵山门上的那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所意谓的, 当地佛教信仰的基本内涵就在于此———“出家”是自愿的, 超脱是人人皆能行之有效的。佛性自然, 人人心中皆有佛在, 这是一种本土化的宗教信条, 就像荸荠庵另一副对联所透漏的玄机:“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小英子这一少女代表的是与和尚对立的“俗人”的代码, 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俗人对于宗教皈依的巨大解构力量。小英子保存着最为自然的本性———由这一带清秀山水培养起来的水一般的阴柔性情。她有着本乎自然的欲望, 纯真的情爱。在她身上, 似乎找不到焦虑或受压抑的阴影。她的焦虑与欲望被掩藏或装饰了起来, 恰如那一片密密的芦苇荡子。小英子生存的空间是桃源式的环境。这一片空间里的人, 与自然是充分混溶的, 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忌讳”的约束。小英子初次见到明子, 就很自然地把半个莲蓬扔给他吃, 以后就熟如一家人, 明子也老往小英子家里跑。小英子的母亲斥责明子时, 径直叫他“儿子”, 后来干脆把他认作了干儿子。明子帮着小英子姐妹画绣花, 帮着做田里的农活, 一起踩水, 一起采荸荠……“男女授受不亲”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 少男少女在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里滋养起了一种最自然的相互依恋的情感。明子在善因寺受完戒, 小英子驾船去接他。她不让明子将来去当方丈, 也不要他当沙弥尾, 明子都答应了。小英子接着更是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要给他做老婆, 已当上和尚的明子眼睛睁得鼓鼓的, 答应了。在这里, 性爱被表述为一种如水一般流淌的, 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本文自始至终渲染的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得到了升华, “受戒”与“情爱”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命题在这里奇特地统一起来了。

然而, 在这篇小说里, 最令我产生兴趣的则是那群不像和尚的和尚。和尚象征着佛教, 象征着信仰。“出家”当和尚意味着接受某些特定的“禁止”和约束, 正是这些“禁止”、约束规定了和尚是不同于常人的、是“非常人”。于是在一般读者的眼里, 和尚成为了异己的“他者”。但本文向读者叙述的和尚则几无“他者化”的特征, 和尚的生活几与常人无别。一个人出家当和尚, 接受的“禁止”约束还没有获得的“自由”多。当和尚可以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 哪个庙都管饭;一是可以攒钱, 因为和尚还俗娶媳妇是很容易的。这一群貌似摆脱尘俗、超然世外的和尚居然同“俗人”一样地生活。更令读者惊奇的是, 谁的家里兄弟多, 就派出一个出去当和尚, 在这片区域, 和尚被视为同箍桶的、弹棉花的、花匠、婊子一样, 是一种职业, 是一种生存方式, 物质的而非精神信仰的生存方式。有许多人出家当和尚好像正是出于这些“现实”的考虑, 而几无信仰方面的需求。

在这一处地方, 和尚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处, 只是和尚必须烧戒, 需要做法事, 而做法事却是要收钱的。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似乎也就止于放焰口。宗教与信仰已经充分地融进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道德伦理资源构成的文化整合体中去。换句话说, 佛教已被本土化、具体化为“当地”的宗教。信仰变成了当地人独特的信仰, 和尚也是当地人特有的。在这一层面上看, 小说本文表述的深厚内涵正是这种外来的宗教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以后的一种结果:宗教被接受, 但是被消解式地接受, 即被“本土化”, 被本土文化所扭曲变形、整合吸收。印度的佛教被本土化以后, 形成了中国的佛教。中国佛教又分南、北二宗。北宗恪守教义, 谨行教规, 主张通过苦行修炼彻悟“佛性”, 寻求超脱。南宗教派则认为人人心中皆存佛性,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在通向“彻悟”、“佛”的道路上, 人人是平等的。这一教派并不苛求形式上的清心寡欲, 苦行修炼, 而着重于精神灵魂上的启蒙、顿悟。此外, 佛教为了赢得信仰, 赢得信众, 不得不向这些世俗的需求妥协, 甚至刻意迎合这些世俗的需要。在明子的家乡, 佛教的“代言人”和尚除了念经、做法事、着僧衣、剃光头受烧戒之后, 似乎并无严厉的教义约束。

“禁止”规约的淡化或隐匿, 使这一群本应寻求灵魂超脱的和尚, 也同样依恋着世俗化的生活, 他们一面浸淫于经验的、体验的世界中, 过着“俗人”的生活, 享受着人性、人情焕发出来的欢乐与愉悦, 一面追求着超验的宗教理想, 皈依于一种执着的信仰。恰似身在淤泥之中而求自洁其身, 这些和尚试图寻求生活享受与超越追求的统一, 现实与来世的统一。明子与所有已经成为和尚的男子一样, 并不刻意压抑自己本性的发展, 恰恰相反, 他正是顺从着人性的自然生长, 追随着人性要求的召唤, 在世俗与脱俗 (超俗) 的浑融一体中, 不断地成长着。在这里, 作者向我们暗示了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从世俗中逃遁、解脱未必要脱离现实, 远隔尘世。尘世之中自然的人生、透明的人性是可以与天、与大自然、与佛性相通的。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作家在本文结束后署明: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 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这一简单的“注脚”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篇“次本文”, 也可以称为“第二本文”, 它与“正式本文” (“正文”) 是平行存在的、是对其进行说明的另一本文。正如《狂人日记》序言 (以文言写成) 对于“正文” (以白话文写成) 是一个“次本文”一样, 汪曾祺在“正文”之后的这一说明, 实际上“解构”了本文所提供的可能解释或表述。这一“次本文”意味着:本文所表述的可能只是一场梦觉, 只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理想境界”, 它或许存在过, 但已经永逝不复返了。1980年的作家在“当下”借助语言构筑的这一“话语空间”实际上只是一种情感的操练, 一次试图“复活过去”、“重返旧时光”的努力。“次本文”也可能说明了作者如同其导师沈从文一样, 梦想追寻一种理想境界中的生活。然而, 梦既无从寻觅, 唯有诉诸语言的想象才可能是真实的, 于是《受戒》这一文本的产生, 其全部用意似乎都在圆作家的那一个梦。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年。

[2]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87年。

[3]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4]汪曾祺《塔上随笔》, 群众出版社, 1993年。

[5]陆建华《汪曾祺传》,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年。

篇4:防范全新的“受戒礼”

IE浏览器的防范

既然问题出在RC4算法上,除了网络运营商要禁用这种算法外,用户也需要禁止浏览器使用RC4算法来加密传输数据。虽然我们要解决的是IE的问题,但是修改需要到注册表中操作。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后,依次展开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curity Providers\SCHANNEL\Ciphers,接着通过右键菜单新建三个不同的项目,名称分别为RC4128/128、RC440/128和RC456/ 128。任意选择其中的一项,在右侧窗口中新建一个名为“Enabled”的DWORD(32位)键值即可。接着再在其他的两个项目中,新建同样的“Enabled”的DWORD (32位)键值(图1)。最后重启操作系统,IE浏览器就可以防范类似攻击了。

谷歌浏览器的防范

如果使用的是谷歌浏览器,那么修改注册表是无效的,需要通过浏览器的特定的参数来防范。

首先在桌面上找到谷歌浏览器图标,右击,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找到“目标”项目,在软件默认的信息后面加上“–cipher-suite-blacklist=0×0004,0×0005,0xc011,0xc007tls1”参数。比如我系统中的谷歌浏览器快捷方式,被我修改成了“D:\Program Files\chrome\chrome.exe –cipher-suite-blacklist=0×0004,0×0005,0xc011,0xc007tls1”,修改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图2)。重新启动谷歌浏览器后,软件就会强制使用加密程度更高的SSL版本,从而避免使用通过RC4算法进行传输加密的老版本了。

火狐浏览器的防范

火狐浏览器也有不少用户,如何来防范呢?首先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命令“about:config”,按下回车键就会弹出提示窗口,直接点击“I’ll be careful,I promise”按钮,进入火狐浏览器的设置界面。在设置界面的搜索框中搜索“RC4”,很快就可以找到四个相关的参数。

篇5:受戒读后感

卷帙浩繁,遨游书海明朗乾坤;舒畅精雅,畅想美妙纯真情意;平静淡然,逍遥远离世俗尘绕;意深情绵,道尽世俗哀愁难怨……

这是一个特别的作品,从内容上看,简单质朴,然而深深挖掘,才知本应属于时代下的产物,确实如此的清新脱俗,无伤无痕,受戒读后感。湖南卫视《宫》的上演开启古装穿越剧的高-潮时代,这让我不禁哑然于《受戒》的超纯爱恋,仿佛消减在世俗之外,一场没有悲伤的确是刻骨铭心的超时空爱情故事。仿佛室外桃源,估计这是一个连陶渊明都倾羡的世外“园林”吧!

从作品中我们解读到了一种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分难以接受变成理所当然,一间世俗禁锢下的毛草屋变得熠熠生辉,然而,正是这样一间没有粉饰的房子,让我们从没有如此畅快过。明子,一个小和尚,英子,一个小村姑。多么简单的两个名字,很有中国风的感觉,英明,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读过文章也很多了,这篇文章,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拥有良好空气的芦花荡,英子那真切可爱的小脚印,明子那“巧夺天工”的画作,英子姐姐秀丽的让人赞不绝口的刺绣,每个和尚的所做所说所感所梦,这些,都是文章的亮色,也是构建桃源的基本框架。这里,和尚吃酒又吃肉,甚至可以娶妻生子;这里,村姑善良又质朴,甚至助人为乐不求功。这里的生活仿佛是把现实世界的美丑消解到只剩下美好,把那些在我们世俗社会被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变成了理所当然,自由的船帆,把我们这些活在别人世界里的可怜虫唤醒,它告诫我们不要在再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世俗观念的殉葬者。

纵观整部作品,汪曾祺有他独到的视角,还有那清新的笔触。读着读着,仿佛有《边城》的味道,一副清新隽永的风景画里有的是快乐善良的人民,美不胜收淡雅古朴的山水,但与沈从文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是用带有点点悲伤的结尾结束勾勒,而另外一个则是一种明快的语调告诉给我们美好的结局,读后感《受戒读后感》。但两者多多少少还是都拥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让人意犹未尽,不想拔出,就像我在品味一个脱离尘世烟火的人们都未曾见过的美食,吃过一口,还会惦记第二口,但是每一口却还有与上一次不同的味道,我想,这样的作品才是大家的作品。留恋忘返,涟漪泛起。如果,让我再从深点的层次挖掘这篇文章的亮点,应该是作家的写作手法吧!我个人认为汪曾祺是借用了西方作家比较擅长的反讽手法,用这种点睛的笔调表现下的美好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现实的,不能被世俗世界接受的,这不仅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学的道德观,更是对在中国如此盛行的佛教的讽刺与反观。讽刺,讽于外,更讽于内,很难想象,那代表清心寡欲的戒疤,可以在瞬间变得毫无意义,很难理解,那灭人欲的时代竟有如此自由美好的爱恋。在这里,当和尚并不是为了信仰,而只是一种合理的谋生手段。有时候,我会想,现在的旅游景点,供养着很多和尚道姑,他们的谋生想法是不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这只是我的滑稽之谈罢了,只是,还是感觉有点可悲的,虽然,《受戒》中有的是这样的和尚,但是至少他们拥有纯真的心,可是,现在的假和尚早以丧失了人的本性,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赚钱,甚至可以不折手段,不禁心生悲凉。很显然,我们世俗的社会很难再拥有这么淳朴的感情了,说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阻断了我们的情也好,说是现代化的理念西方思想的渗透埋葬了我们的灵魂也好,总之,人,要想活的逍遥,活的无拘无束,活的自由灿烂,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需要解答灵魂深处的问题,寻求内心的安宁,需要一颗明朗的心。

篇6:受戒读后感

作者为什么用《受戒》作为主题?他主要写家长人物事件,其中写到寺庙尼姑庵比较多,寺庙就会有和尚,在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养不活了都会要孩子们另外自己谋生。作者家乡的人另外谋生就是送去当和尚吧。作者祖父父亲也经常去寺庙,祖母也经常去尼姑庵还吃斋饭。家里有人去世也会请和尚做法超度,家里遇事或有人生病,去寺庙请愿还愿。

家乡最难忘的就是人和事物、食物。

首先就是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点点滴滴,作者家庭在当时是还算殷实之家,家里有田产铺面,人口也不单薄没有分家,住在一起也很热闹。作者幼年就丧母,过继在二伯母名下。这对作者也是影响不小。那时候能上的了学的都是家境不错的,作者就上了幼稚园、小学、初中,后来去外地求学。老师的启蒙教育对他有深刻影响的,初中学了画画,国文老师对他看好,数学不太好,幼稚园那时候就教唱歌跳舞了。家乡的其他人丰富作者的生活。

高邮也是多水灾的地方,作者记忆中就经常发大水,现在修了水坝解决了水灾问题,作者也很欣慰。作者记忆中高邮名胜古迹秦少游台、高邮八大景,寺庙众多。

家乡美食大家都最怀念,母亲做的家常便饭。作者记忆中家乡野菜多,祖母做的野菜斋菜。

篇7:《受戒》读后感

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 娶亲。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

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破戒。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篇8:《受戒》赏析

关键词:《边城》,《受戒》,女性形象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发表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几十年中吸引了几代读者的阅读兴趣, 《边城》营造了一个独特风情的边地世界, 并塑造了有浓郁湘西边地小城特色的人物, “翠翠”作为其中最具特色的人物, 深受人们喜爱。曾于西南联大师从于沈从文的汪曾祺在新时期亦创作了富有浓郁江苏高邮湖特色的“诗化小说”, 《受戒》中的“小英子”美丽、聪明、开朗、乐观, 是汪曾祺小说世界中有鲜明特色的女性形象。

在故事的厚度以及情节的容量上, 《受戒》不同于《边城》, 但《受戒》与《边城》在人物形象塑造、意境的创造, 以及语言风格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她俩均为乡村少女, 但由于“翠翠”和“小英子”成长环境、家庭出身以及作者描写角度的差异, 而形成了迥异的性格特征。对比《边城》中的“翠翠”与《受戒》中的“小英子”, 我们可以管窥沈从文和汪曾祺在写作方法、创作志趣的共通性以及两人各具特色的个性。沈从文和汪曾祺所描写的湘西和苏北的乡村少女都是为了构筑“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希望通过写作来让自己的灵魂安顿, 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褒扬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他们创造的女性人物无不有着作者深深的寄托以及对善与美的追求。

一 、湘西水边的山茶花——翠翠

《边城》是一部意蕴颇深的小说, 沈从文用独特的笔调为读者展现了“如画如诗的湘西风情, 渡船、白塔、橹歌、青山绿水, 犹如一幅幅绝美的画卷”。2翠翠从小就是在这样青山绿水的环境中长大, 她受湘西的自然山水造化, 天性单纯、活泼灵动。同时, 由于独特的身世, 翠翠父母亲早逝, 只留她与年迈的祖父在清贫的生活中相依为命, 这也造就了她的执著与坚强。翠翠与祖父生活在山区河岸, 过着自足自然的生活。老船夫古道热肠、安贫乐道, 几十年来一直守着渡船, 在他们安静的生活中, 黄狗、渡船、屋后碧翠的竹林与门前清澈的河流。读者于其中体会到了一种天然的生命状态。在爱情中, 她与傩送的爱情是纯洁的, 没有受到一些世俗观念的影响。当如此崇高的爱情, 却因意外而被搁浅时, 才会产生巨大的悲剧美、震撼美。

作品中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描写, 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美的追崇。翠翠的形象投射了沈从文对真善美与爱的希冀与呼唤。翠翠身上流露的人情美与人性美, 令人感悟人生真谛, 审视自我, 揭露人心深处的灵魂。翠翠正是这样的文学形象, 她使作品充满了光芒与魅力。

二、高邮湖畔的栀子花——小英子

《受戒》是一部散文气息极强的小说。汪曾祺在写作中以一种非常闲适的笔风给读者绘制了一幅高邮湖畔的生活风景图 :一个恬静小村庄庵赵庄, 它如世外桃源。与沈从文《边城》中所描述的画卷相比, 这幅素描风景图无论是规模还是色彩都无法比拟。虽然, 这幅画中涉及的景物和人物并不多, 但作品中女主人公小英子与《边城》中的翠翠却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小英子从小生长在苏北历史文化名城——高邮, 高邮城外是一片浩淼烟波的高邮湖。“小英子的家犹如一个小岛, 三面是河, 剩下的一面有条小路直通荸荠庵, 岛上只有这一家人。岛上有六棵大桑树, 一个菜园子……”如此开阔的环境, 给人一种旷达, 豪爽的感觉。在这长大、生活的人, 他们的性格难免会受到熏染, 顺应环境变得开朗、大方。小英子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形成了开朗豪爽大气的性格。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小英子的家算是富裕之家, 自家的田地本来就够吃了, 还租种了庵里的十亩田。家里四口人, 父亲很能干, 不仅田里场上样样精通, 还能洗磨、修水车、修船、烧砖等, 而且他的身体好。母亲是个贤能的女人, 跟老爷子一样没有一天是闲着的。小英子的父母勤劳能干, 方圆二三十里小有名气。他们家里有船, 可以经常划着船去城里赶集。小英子长得和她姐姐一样都像她娘, 美丽动人, 娘女三个去赶集, 一集的人都欣赏他们的美丽。

小英子与明海的爱情贯穿着整部作品。他们年少单纯, 对爱情懵懂, 因此他俩的爱情更显纯真。小英子初遇明海时, 非常热情主动, 一方面是她性格如此, 另一方面是小英子被明海所吸引。明海是一个长相很好而且很聪明的人, 他的嗓子特别好, 连小英子的姐姐大英子都说明海的嗓音很好听。在之后的接触中, 小英子一直在爱情中占据着主动, 作品中小英子带明海来家里玩, 英子的娘看到明海很聪明想收他当干儿子, 小英子立马激动地催促他同意, 当大英子夸奖明海的时候, 小英子的骄傲之色就表现出她对明海的非同寻常之情。后来小英子拉明海去一起收荸荠。“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后来明海被小英子在田埂上留下的脚印“心都搞乱了”。在明海划船和小英子过芦苇荡的时候, 明子的心总是跳得很快, 他紧张地把船划得飞快。从中可见小英子与明海的爱情已经萌芽并慢慢地成熟。最后, 小英子去接明海从善因寺受戒回来的路上, 小英子还是占据着主动“她一路上问了好多话, 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因此, 他们之间爱情的表白都是由小英子主动提出的。小英子在自己的感情上面一直都是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 她从不拖泥带水, 爱上就爱上了。作者在文中也就是要推崇这种敢爱敢恨的形象。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小英子的感情, 而是通过散文化描写的故事以及各种画面从侧面表述小英子的爱情。这是作者的精神寄托, 也是他所提倡的人生态度 :这种真挚朴实的感情, 是现代社会人所缺失的宝贵东西。

三、山茶花与栀子花的比较

⒈翠翠与小英子形象的源起

关于翠翠形象的来源, 沈从文曾在《湘行散记 ? 老伴》里, 讲述他曾经在一座小城故地重游时, 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绒线铺里, 这个小女孩的母亲也是当年坐在绒线铺里的小姑娘。她们构成了《边城》中翠翠形象的来源。不同于翠翠, 小英子的形象则有更直接的来源, “这个庄叫庵赵庄, 小英子的一家如我所写的那样, 这一家人特别勤劳, 房屋、用具特别的干净整齐, 小英子眉眼的明秀、性格的开放爽朗, 身体姿态的优美和健康, 都使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和我在城里所见的女孩不一样, 她的全身, 都散发着一种青春的气息。”3

⒉翠翠与小英子的美的特点

翠翠和小英子都处于少女阶段, 她们是农村女孩, 都是在自然风雨中长养着, 他们都是美的化身, 从他们的身上既能看到农村女孩的自然美, 也能感受到作者赋予她们的另外一种内涵以及意境美。

首先, 翠翠的美主要从她的形貌上展现出来的, 她的皮肤受湘西自然风化影响, “黑黑的”, 眼眸清明如同水晶, 天性善良纯真, 使得天保和傩送兄弟俩同时爱上了她。其次, 翠翠善歌, 歌声优美轻扬, 山歌轻盈而灵动 , 活泼又自然, 所以在梦里, 翠翠才会被美妙的山歌浮起来, 摘到一把虎耳草。天保和傩送都看到翠翠的外在美, 而只有傩送能体会到翠翠和山歌的关系, 这也是他们的爱情基础。再次, 翠翠的美, 不仅在于她爱的纯洁, 还在于她对爱的坚贞。翠翠的这种爱情中带有的悲剧, 期间蕴含的淡淡的忧伤也是一种作者赋予其内在的悲剧美。可以说翠翠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美的化身, 在她的身上, 倾注着作者对美的理解与向往。

与翠翠相比, 小英子外表是美的, 但她内心所含有的乐观与自信, 对爱情的纯洁与热情, 却是作者所赋予的心灵美。小英子就是爱与美的化身, 她的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和纯洁无瑕。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爱情在深层次中本身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忧伤美是翠翠和小英子身上共有的美。

⒊翠翠和小英子成长环境中的水元素

翠翠和小英子的成长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可以说, 是水赋予了她们极大的灵性和内心世界中的万千变化。

翠翠身边的水是长长的清澈的溪水。溪是窄的, 渡船几分钟就可以渡过去, 并且只在溪的两岸来回摆渡。翠翠的视野便是这溪, 抬头可见的长着虎耳草的山崖和一脉一脉的远山。翠翠偶尔也进城。小城、溪水都在僻远的深山峻岭之间, 地方偏僻, 交通闭塞, 外界对这里的影响得特别缓慢。湘西是一个闭塞、古朴、原始的“世外桃源”世界, 翠翠生长在这里, 面对悠悠流淌的溪水, 心境澄澈明净。小英子从小生长在苏北历史文化名城——高邮, 高邮城外是一片浩淼烟波的高邮湖。京杭大运河穿过高邮湖, 通过高邮湖北达京都, 向南连接苏杭——“天堂”之地, 运河河岸一座座古城点缀其间, 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水是翠翠与小英子的共同背景, 这背景又有着显著的区别, 这种不同也通过翠翠和小英子各自鲜明的个性折射出来, 形成了翠翠敏感腼腆的性格与小英子的开放爽朗的性格。

水赋予两位少女以灵性, 但水的不同特点也形成了他们性格的差异。翠翠的内心世界是复杂敏感的, 对人存在戒心。她与傩送的第一次相遇便误会了傩送, 后来了解后, 对傩送不免又吃惊又害羞。小英子比起翠翠性格则开朗大方很多, 与明海初次见面, 小英子就将吃剩的半只莲蓬扔给他, 一副自来熟的样子。翠翠虽然钟情于傩送, 但由于家境差异等方面的影响, 翠翠对傩送的情义表现得比较含蓄。而小英子对明海的爱情的追求没有什么顾忌, 表现得非常大胆和直接。

注释

1[1]沈从文《序跋集.〈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见《沈从文文集》, 第11卷, 45页, 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 1984。

2[2]尚菲菲《小说〈边城〉中翠翠的形象解读》《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

篇9:受戒学生读后有感

者汪曾祺用清新淡雅自然的文笔讲述了山野之间的所见所闻。

这篇小说如果从语言上来说,是文学上的一大创新与挑战,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不管是叙述事件还是描绘事物,是写对话还是描述人物,都显示出灵动清逸的风致。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感觉语言上很清新自然,使人在心灵上就感到莫名的愉悦之情,例如,小说中,在描述小和尚明海对英子最初动情心里产生爱慕之情的情景的描述中写道“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脚印,明海看到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都搞乱了”那里,这座虽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揭示明海的心理活动,可是,这种直接的叙述与明海的视觉的描述相结合出来的效果更佳形象地展示出了主人公明海的内心的一种情感的变化,不得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小说中,小和尚明海与英子之间简短的对话,给人以干净简单自然之感,作者采用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为文章增添了清逸之风。

读完《受戒》这篇文化在那个,我觉得,在这篇小说中的和尚们与我想象中的和尚有很大的出入,在我的脑海里,和尚基本上都是吃斋念佛的,并且是没有媳妇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的和尚却并不是这样,他们不经常念佛,并且还经常打牌,经常吃肉,在他们看来,吃肉是不足为奇的事情,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竟然有老婆!二师父仁海不仅仅有老婆,并且,他老婆每年的夏秋之间还会来庵里住几个月,种种的一切使我大吃一惊。我由此深深感觉到,在那个时代,似乎“当和尚”是在拿一种“文凭”的!

上一篇:水资源管理结论和启示下一篇:平安夜祝福语大全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