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2024-04-29

街区改造调查问卷(精选8篇)

篇1: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表

您好!我们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我们在做一个关于黄河食品城的调研,有一些问题想向您了解一下,希望您能给予帮助!忠心的感谢您!您的回答受到《统计法》的保护,我们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将只用于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不会出现在任何其他场合,更不会用于直接的发表。衷心感谢您的合作!

“黄河食品城”调研组

调查地点:------------(公园名称)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员姓名:-------------------

问卷编号:-------------------

1、您今年贵庚?

A、18岁以下B、19-30岁C、30-60岁D、60岁以上

2、您一般什么时间来黄河食品城?

A、工作日B、节假日C、不确定

3、你一般选择什么样的时间段来这?

A、8点到12点B、12点到14点C、14点到18点D、18点以后

4、您家距离这有多远距离?

A、2千米以内B、2千米到5千米C、5千米到10千米D、10千米以外

5、您一般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来这?

A、步行B、自行车或电动车C、公交车D、私家车

6、您来这的频率怎么样?

A、每天一次B、每周2、3次C、每月2、3次D、偶尔

7、您一般来这是做什么的?

A、上班B、进货C、买东西D、了解市场行情

8、您都买哪类商品?

A、五金类B、文具类C、食品类D、服装类E、日化类F、家具类G其它

9、您都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这买东西?

A、比较近B、物美价廉C、种类多

10、您对黄河食品城的商品有什么不满吗?

A、档次低B、假货现象严重C、服务态度不好

10、您对黄河食品城的基础设施有什么不满吗?

A、卫生差B、无绿化C、无休息椅D、道路布局混乱E、停车场太少F、其它

篇2: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调查人(街道办、社区):调查时间:

被调查人:联系电话:

居民朋友:

您好!

按照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为目标,拟对地块进行旧城改造。为了维护您的合法利益,充分征对您对征收安置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为您服务,请您在百忙中填写《调查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您对该地块实施旧城改造的态度是什么?

A、支持B、反对C、无所谓

2、您觉得实施旧城改造有哪些好处?

A、生活环境更好B、社会保障会更好C、交通更加便利

D、子女教育条件更好E、工作可以更轻松

3、您现在房屋居住条件情况是?

A、好B、一般C、差

4、您认为现住地道路设施情况是?

A、方便B、一般C、不方便

5、您认为现住地周围卫生环境情况是?

A、好B、一般C、差

6、您房屋的产权情况是什么?

A、公房B、自有公房

7、如果房产权是公房,您愿意在拆迁的同时,将现有房产权购买下来吗?

A、愿意B、不愿意

8、如对该地块实施旧城改造,您希望选择的补偿安置方式为?

A、货币补偿,拿补偿款到别的地方自行购房

B、产权置换,用现居住房屋调换安置房

9、您希望安置房的地点为?

A、原地回迁B、就迁安置C、异地安置

10、您对补偿安置政策了解吗?

A、了解B、不了解C、知道很少

11、您希望安置的套型和面积为:

A、40m2左右公寓B、二室一厅60—80m2

C、三室一厅90—100m2D、三室两厅100 m2以上

篇3: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区是合肥市著名的商业街区, 它承载着合肥发展的历史, 是合肥市传统的商业中心。近年来, 由于城市快速扩张, 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大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商业街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商业街区的经济价值, 增强市场竞争力, 吸引更多消费者, 已经成为很多商业街区开发者急需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是商业街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街区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的体现。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通过对街区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来分析消费者对商业街区的满意度, 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对商业街区在后期的开发经营过程中有所启发。

2 淮河路步行街区消费者问卷调查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个商业街区能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取决于街区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首先是受消费者个人因素影响。例如职业、收入、消费动机等。其次, 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街区的可达性, 购物的便利性, 商品种类的多少和购物环境等。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 运用德尔菲法对相关要素进行筛选, 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 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 (2) 消费者的消费目的; (3) 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水平; (4) 消费者抵达街区的方式; (5) 影响消费者对街区满意度的因素。

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 我们分组在步行街区内部和城市其他商业聚集区, 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拦截访问的形式, 共发放个人问卷1200份, 得到有效问卷1073份, 有效回收率为89.4%。

2.3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的问卷按照年龄、职业、收入分类, 采用百分制, 先进行定性描述, 然后进行定量分析交叉对比, 得到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据统计表明, 目前商业步行街区消费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 56%的消费者为学生, 65%是低收入者, 现淮河路步行街区的商业档次不高主要面对的群体为低收入者, 很难提高整体销售额度。

据统计表明消费水平较低, 70%的消费者消费在300元以下。消费的目的主要以购物和休闲为主, 平均在街区内停留时间较短, 表明商业街区内商业种类不齐全, 没有特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抵达方式进行统计, 绝大部分人乘坐公共交通, 除了经济原因外, 由于淮河路步行街区位于老城区, 交通较为拥堵, 私家车很难停车造成, 很多消费者对街区的交通状况不满意。

3 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 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淮河路步行街区所提出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3.1 街区功能不齐全, 商业档次低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 24%的人对于街区目前的商业状态不满意。街区目前以服装零售业为主, 主要满足中低端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缺少高端品牌。高消费的人群会选择到高档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高消费人群少, 影响整个商业街区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与简单的购物, 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享受购物以外的休闲、娱乐。而淮河路步行街区目前缺少娱乐和休闲的设施, 街区功能不全。

3.2 交通拥挤, 停车难

调查数据显示17%的人对该区域的停车不满, 街区位于老城区, 外围交通压力大。街区内部以步行街为主街, 周边小街巷较多, 纵横交错, 但是利用率很低, 很多摊点又占道经营, 加大了道路的拥挤度和停车难的问题。

3.3 购物环境差, 空间拥挤

据统计表明16%的人对于步行街区的卫生状况和购物环境不满意。街区共有“三街十八巷”, 主街与相交的小街巷呈“丰”字型排列, 但仅主街人气较高, 集中了80%的人流, 空间利用率低, 人员拥挤。再加上街区建筑陈旧, 商品种类参差不齐、小摊点违规摆放, 使得治安和环境都受到了影响。

4 给出的建议和对策

4.1 引入高端品牌, 完善街区功能

街区目前可以联合周边新兴的商圈, 引入高端品牌。在满足现有中低档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开拓高端商品区, 提高商业档次。同时提高街巷的利用率, 增加休闲和娱乐场所, 弥补街区功能不足的问题。

4.2 疏导交通, 规范商业摊点

通过对街区内周边附属街巷的疏通, 规范交通规则, 对街区内进行系统管理, 让街区内人流和车流分开, 加大商业街区的可达性并改善街区内的交通状况。与此同时, 对街区内的零售商业摊点进行统一规划, 减少占道问题。提高街区可达性, 增加消费者来街区的机会, 增加街区的吸引力, 提高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

4.3 开辟空间, 增加绿化和便民设施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 除了所购的商品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购物的舒适度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心情, 对于街区来说, 购物过程舒适与否, 是消费者选择这个街区的要素之一。通过街巷的疏通和商业摊点的归整, 可以开辟新的空间增加广场和便民设施, 提高消费者的购物舒适度。采用行道树或低矮灌木或者垂悬植物, 增加绿色植被, 改善街区的购物坏境。

4.4 系统管理, 提高质量

完善现有的街区管理体系, 让商户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管理体系, 共同维护街区的公共卫生和安全, 提高商业服务质量, 增加顾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肖扬.北京重点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 2010.

[2]李宏伟, 王红梅.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分析[J].江苏商论, 2011, (5) .

篇4: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中华巴洛克建筑;改造工程

作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一个课题研究,确定的选题是关于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及保护建筑的调查。回想起经常有外地的同学让我推荐一下哈尔滨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地方,除了中央大街这样大家都熟知的地方之外,我还会强烈推荐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因为很可能他们下一次来的时候就看不见这 些可爱的老建筑了。

2007年伊始,政府实施中华巴洛克“保护与更新”项目,开始我还满怀欣喜,毕竟这么多年的老建筑终于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了,这些世界都少有的中国特色的巴洛克建筑群很可能会再续以往的辉煌。一期二期工程改造完成以后,我多次前往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我认识到这片街区所谓的“更新”更多于“保护”,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一期二期改造对原建筑缺少有效保护,新建筑对原建筑造成破坏

道外传统风貌商市街区始建于20世纪初期,占地53.11公顷,现存建筑以“中华巴洛克”为主,由体现欧式建筑特色的拱形门窗、“科林斯”柱式造型,并结合中国传统特色的纹样与饰物做改进,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比较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群,也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淡忘了这座曾经带给哈尔滨人无限荣耀的老城区,那些精美的老建筑很多因为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这里的历史逐步的被蚕食,大量的珍贵的建筑物正在消失。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但笔者通过调研该街区现状发现,这里原本该加以保护的精美木构已被全部砸碎,将历史建筑墙体开出许多比例失调的门,并安装成现代的塑钢门窗;有的改造则是直接将老建筑的内部铲平,在原建筑外框重新建造出崭新的墙体,与原建筑格格不入。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应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实施保护,但现实情况是零星的老建筑有的只留下外立面的墙壁,其余的部分却被全部拆除了。这种对原历史建筑进行的野蛮拆除和生硬改建,对原建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

二、文化历史街区变身商业区,老街沦为“死街”

1、原住民迁走,商业区改造不合理

在走访过程中,新改造街区售房中心的宣传手册上写着“老道外全业态商业街区投资指南”,从这个宣传手册上也许正预示着这几条街道未来的改变。百年前道外区这里的老居民区紧紧围绕着以小本经营为主的街市,到处是茶楼和餐馆,一片繁荣景象。然而一期二期改造方案却将传承着百年历史文脉的原住居民全部迁出,将原本商住一体的街区全部改为商业用地,使老街失去了活态的人文景观,成为了一条“死街”。

2、交通位置与街区整体环境不利于商业区的运行

首先,道外老街区的交通位置无法和中央大街相比,通往街区的公交很少,交通不便。其次,整体环境较差。这几条老街道路狭窄拥堵,周围堆砌着不同时期随意乱建的粗陋现代建筑,整体景观环境的不协调对于商业区的开发无疑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走访中笔者眼见各个批发商铺装卸产生的垃圾就堆在路边,处处是汽车刺耳的鸣笛声。综上可见,对于商业旅游开发而言需要整合与规划的部分困难重重,如何体现该街区的真实历史风貌,盘活整个街区,并不是入住几家商业店铺就能够迎刃而解的。

三、还原老字号的起源地,提升入住商家经营素质

在进一步调查中笔者还发现3条街区仅有一条街上的一侧开了饭店,其余两条街却异常冷清,11年1期2期全部完工,当时迁走了不少百年来的老字号商家,使其被迫远离起源地,只保留的几处老字号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景观,这一举措对发展商业旅游区来说具有破坏性打击,失去了内在的本土特色,仅仅靠几条“被抹平的百年胡同”和已是“伤痕累累的残墙”很难对慕名而来的游客产生吸引力。

另外在改造街区的入住商家普遍经营素质较低,笔者曾亲身经历过极其恶劣的服务态度,目睹4个人在一个餐馆几乎没人的情况下就因为不肯调换为小桌子而被请出餐馆。有感于此,建议在打造大型文化商业圈的同时,有关部门应注重对入住商家的各项培训措施,提升能够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匹配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形成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品牌文化意识,拉动整个街区的经济繁荣,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将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改造成大商业圈的所谓“卖点”最终依靠的不仅仅是人文历史,更是方方面面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对于这些老建筑的失去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期盼改造者们能够加以保护性的开发,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承载着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老建筑的热爱,呼吁相关部门在未来的改建工程中能够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造措施,加强保护监管力度,更多保留原街区的风貌,还给我们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哈尔滨的文脉就埋在那些老建筑的地基下,刻在那些精美的石柱上,印在木质的台阶底,流淌在每一寸的砖缝中。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78-99.

[2]王岩,张颀.关注历史风貌街区的开发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7(5):39-40.

[3]田湘枚,钟振远.浅论商业开发在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影响[J].时代经贸2008,(7):9193

课题名称

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及保护建筑状况调查

篇5: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A. 知道,很关心她的未来发展

B. 知道,无所谓

C. 知道,很自豪

D. 不知道

2、您对目前城中历史街区的环境、生活满意吗?

A. 很不满意

B. 不太满意

C. 基本满意

D. 很满意

3、老城区的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依您的见解,最优先的应该是?

A. 增加广场、休闲绿地

B. 拆除违章搭建,修缮危房,改善外观

C. 拓宽街巷,改善交通环境

D. 改善消防、供水与排水系统

E. 改善环卫设施,提高整洁卫生程度

F. 其他

4、您觉得老城区目前的道路应该如何规划?(需要结合河坊街现状?还是如何?)

A. 道路狭小,应适当拓宽

B. 应保持现状

C. 应增加南北方向的道路

D. 应增加东西方向的道路

E. 其他

5、您认为(河坊街、清河坊?)在杭州历史街区中的地位如何?

A. 非常重要

B. 重要

C. 一般

D. 不重要,可有可无

6、您觉得现在的河坊街是什么类型的街区?

A. 商业街,商业气氛浓

B. 文化节,有历史底蕴

C. 普通的古街,街道狭窄,有点乱

D. 破败的古街,沿街建筑破而乱

7、您认为城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模式是?

A. 维持现状,只进行环境整治和房屋修缮

B. 除了少数有价值的建筑外,大多数拆除重建

C. 大多数保护和修缮改造,少数危房拆除重建

D. 全部拆除重建

E. 什么都不要动,就这样很好

8、您认为城中历史街区改造的目标首要在于?

A. 弘扬和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底蕴

B. 提高区内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C. 创造旅游亮点,促进经济收入和就业率

D. 恢复河坊街历史上的繁华景象和商业地位

9、您认为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的功能是?

A. 突出商业性,以服务型、工艺型商业为主

B. 突出生活性,以居住为主,展示老杭州人的现实生活

C. 突出文化性,展示城中历史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

D. 融商业性、居住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综合区,并以老百姓的居住生活为主,商业服

务与文化展示为辅

10、如果让您参与城中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程,您希望参与的方式是?

A.调查问卷的形式

B.座谈会的形式,好面对面反映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C.项目监督委员会的形式,监督政府行为和项目改造情况,若有不良举动就立即举报上级政府

D.以上三种形式兼而有之的参与形式

E.不想参与,与我无关

11、如果选择在城中历史街区居住,不考虑经济因素,你愿意选择什么类型的住宅?A.高层、小高层单元式住宅楼

B.1-3层院落式单元住宅楼

C.重建的新民居

D.将现有住房进行改造翻修

12、您了解杭州河坊街这一街区吗?

A.完全不了解

B.比较不了解

C.一般了解

D.比较了解

E.非常了解

13、您认为杭州城区内的历史街区或街道是否有保护价值?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14、如果认为有,请问您最认同以下哪项?(多选)

A.历史气息

B.居住功能

C.建筑美

D.邻里和谐

E.传统氛围(如老字号)

15、您认为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情况如何?

A.非常不理想

B.比较不理想

C.一般

D.比较理想

E.非常理想

16、您认为什么因素会阻碍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A.房地产开发

B.旅游业过度开发

C.政府规划不当

D.忽视建筑修缮

E.公民缺乏保护意识

F.其他

17、您了解政府再近五年来对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吗?

A.完全不了解

B.比较不了解

C.一般了解

D.比较了解

E.非常了解

18、您如何看待政府对杭州市旧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

A.完全不认同

B.比较不认同

C.不确定

D.比较认同

F.非常认同

19、您认为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举措是什么?(至多选两项)

A.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B.政府法规的支持

C.规划的合理性

D.人才的培养

E.资金的稳定投入

F.其他

20、您愿意参与到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去吗?

A.完全不乐意

B.比较不乐意

C.不确定

D.比较乐意

E.非常乐意

21、您是否参与过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

A.是B.否

22、您是否有意继续或在将来参与其中?

A.肯定不会

B.可能不会

C.不确定

D.可能会

E.肯定会

23、如果会,您一般乐意通过什么渠道或形式参与保护工作?

A.政府信访

B.个人捐款

C.媒体举报

D.进行科学研究

E.成立保护团体

F.其他

1、您目前居住在:

A.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 B.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外)C.其他省市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9-29岁 C.30-39岁 D.40-49岁 E.50-59岁 F.60岁以上

4、您的受教育情况: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包括中专、职技校)D.大专 E.本科 F.研究生以上

5、您的职业是:

A.国企员工 B.外企员工 C.私企员工 D.公务员 E.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F.下岗(失业)G.离退休 H.在校学生 I.其他

6、您是否了解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

A.比较了解 B.了解很少 C.不了解

7、您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印象主要是:

A.不错,维持现状就行 B.交通混乱 C.基础设施落后 D.缺少绿化和开放空间 E.老房子需要改造

8、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9、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老房子,您赞成:

A.原封不动,进行修缮 B.局部改造 C.拆除新建

D.其他

10、您觉得最能代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是:

A.古运河 B.传统民居 C.街巷备弄 D.明清名人故居

E.其他

11、您觉得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应该保护的是:

A.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 B.传统民居 C.街巷格局 D.整体空间环境

E.其他

12、您认为青果巷地区保护利用带来的破坏中,最令人惋惜的是:

A.老街巷消失 B.传统院落消失 C.古井消失 D.古树砍倒

E.其他

13、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以传统特色位主的居住区 B.以现代风貌为主的居住区 C.以传统特色为主的商业区 D.以现代风貌为主的商业区 E.其他

14、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中今后的业态发展首先应该:

A.以传统商业为主 B.增加商业内容 C.提高商业档次 D.增加餐馆、茶馆等休闲设施 E.增加绿化和开放空间

15、您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新建筑的看法?

A.好,是城市发展的表现 B.不好,破坏老城的形象 C.无所谓

16、对于青果巷这条街巷,您认为应该:

A.维持现状 B.限制机动车交通,作为人行步道使用 C.作为机动车道路并拓宽

17、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市政基础设施的首要问题是:

A.排水 B.供电 C.供气 D.电信 E.防火 F.环卫

18、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市政设施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道路下无下水道,室内卫生设施(如大便器、洗脸盆等)不全 B 雨天路面积水严重 C 配套公厕少 D 路灯偏少且暗 E 河道既脏又乱,且常有异味 F 邮件寄递不畅 G 较满意 H 其他

19、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垃圾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A 垃圾收集点有异味,滋生蝇虫 B 垃圾收集点太远 C 垃圾不能及时清运; D 垃圾桶配置偏少 E 较满意

20、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首要环境问题是:

A.噪音较大(常有施工噪音、小贩吆喝声等)B 灰尘较大(过往车辆、周边施工等)C 常有异味(沿街摊贩、垃圾收集点、河道气味等)D 邻近空调影响起居休息 E 较满意

21、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在市政设施方面最突出的安全隐患是:

A.消火栓不足,道路过窄,一旦失火,将难以控制 B 随意拉接电线,影响景观且易发生触电事故 C 燃气管道、液化气罐容易引发火灾 D 路灯较暗,来往人员行走不便 E 不存在隐患

22、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中是否需要考虑部分居民的回迁?

A.是 B.不是 C.无所谓

23、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如何保护利用?

A.由居民自己进行维护 B.由政府负责开发改造 C.由开发商进行开发改造 D.由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进行维护 E.其他方式

24、您对青果巷未来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

篇6: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修复学产生数百年来,积累了一批宝贵的古建筑修复资料,在修复单个珍贵建筑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随着城市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修复古建筑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家从对单个建筑的修复,开始向形成历史街区特色建筑群的改造过渡。这种大规模的修复和改造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对城市进行修复和改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修复研究的整体性和修复工作循环作业的连续性。

从城市建设史和建筑美学观点来看,对历史街区进行一次性综合改造,可保证对不同阶段建设的具有不同特点的街区,进行统一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恢复。在这种综合改造中,采用最科学的方法,能够将历史街区中原本和谐的建筑群与空间布局,从歪曲美学的建筑设施$$搭建的、单调的、无表现力的建筑、金属框架中解脱出来。如果古城中任何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合乎比例的、同一形式的历史建筑群范例的话,那么,综合改造的方法,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当前城市建设安排新建筑的可能性,而且还能确定新建筑的规模、轮廓、体量,从而选择与该街区风貌相和谐的建筑美学参数,为保证新建筑功能的更加合理创造适宜条件。

与单个建筑的重新修复所不同的是,由于古城历史街区的工程管线已经老化,需要全部或部分修缮,对历史街区的改造必然包括工程管线的改造。因此,工程管线现代化成为历史街区综合改造的重要目的和任务。

此外,只有修复和改造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才能够保证历史街区环境的连续性和不同历史建筑间的良好关系。修复工作主要包括现状评估、可行性研究、修复理论探讨、制定修复方案、修复作业及对建筑功能的修复等。2

历史城市街区改造问题

对历史城市街区的综合改造,是所有修复和改造方法中最具发展前景、优于一般性修复和改造的方法。

综合改造方案应建立在预先取得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不仅在研究阶段要考虑修复的可行性,而

且需要说明历史街区重新修复后将来可能达到的环境状况、自然景观、所有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基础设施情况,并提出服务设施等公用事业建设方面的预测报告等。在上述方面进行的探索和所完成的修复工作,证明了对历史城市街区进行综合改造的正确性和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圣彼得堡的修复工作者在城市历史街区改造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就具有重要意义。2.1圣彼得堡历史街区改造

近十年来,圣彼得堡涅瓦河畔历史街区完成了若干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改造,同时还进行了调整城市街区内部院落空间、完善基础设施、种植树木等绿化工作。在拆除了破旧的没有太大保存价值的建筑后,腾出了不少空间,街区修复和改造后得到了更好的光照和通风。同时,街区内历史建筑的利用也取得了现实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等方面的效益。圣彼得堡历史街区综合改造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建筑历史环境保护的所有方面,包括城市建筑、建筑美学、功能布局、自然景观,等等。

在一些历史街区同时进行修复工作有许多益处,如修复作业集中在一个建设场地上,为利用大型吊车机械及集中进行工程技术指挥和监督等都创造

FOREIGNCITY

了条件。另外,当完成其中一个项目而转向另一个项目时,也减少了许多时间上的消耗。

在对拥有众多古老建筑的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时,还要有目的地安排好文化设施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

这种综合改造的方法,对位于城市现代生活环境中那些老的居住建筑也同样适用。圣彼得堡十月区68号街区的改造就是综合改造的一个成功范例。在拆除了该街区内保留价值不大的破旧建筑后,出现了建造幼儿园和组织各楼院间步行道的可利用空间,具备了在街道绿化角内安排休闲设施等的用地条件。在住宅楼首层设立了商业设施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机构,包括食品店、洗衣店、药店、办公用品店等。改造后,扩大了街区公共空间,提高了街区舒适度。居室内辟出宽大的朝向内院的阳台,赋予了内院建筑正(立)面以亲切感。许多技术经济指标也得到明显提高。如该街区内2.79公顷的用地面积没有减少,而街区的建筑用地却从约1.95万平方米减少到1.51万平方米;建筑密度也从约70%下降到54%;绿化面积从832平方米增加到5800平方米;文化设施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从3199平方米提高到5799平方米;居室现代化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住建筑的卫生条件。这些都表明,改造后的街区环境质量和居住质量都得到了改善。该街区的综合改造,除解决了街区布局和结构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外,还对该街区历史风貌进行了保护和恢复。

这种综合改造解决了修复单个建筑时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街区而言,除了单个建筑得到修复外,街区内一些建筑用途有目的地被改变,部分住宅的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其

中部分变成文化和服务设施。同时,街区绿化、美化也得到了改善。并在历史环境中适当地安排了若干现代建筑,从而形成了新的建筑格局。

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历史街区得以保护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功能不断得到调整。一般在居住建筑区(群)中插建公建,甚至插建那些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对于历史环境的破坏都是非常严重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些企业迁移到集中的工业区,把原工业企业用地变为居住用地。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地区有时被称之为/缓冲区0,该地域内一般主要安排行政办公类建筑。

勿容置疑,在进行街区更新改造时,必须考虑现代工程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维护被改造地区内居民的利益。首先涉及的就是各种建筑的首层和那些具有多功能性建筑的使用。

在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综合改造时,必须重点考虑建立街区新的平面规划布局,以便组织汽车交通,保证步行道路方向合理。如将步行道安排在林荫道中,布局在休息区内,并使其能够便利地通往小型商业网点。大型居住区(建筑群)改造时,拆除无保留和使用价值的建筑后,会出现增设体育、健身、休闲等设施的可能性和条件。特别要注意利用城市街区改造后保存下来的建筑及其邻近地区,尽可能多地安排日常服务设施。这些往往是历史街区最初建设时缺乏的,特别是热力点、仓库、垃圾站等市政设施。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拆除后出现的空地建设停车设施等。

历史街区改造的另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是要注意其经济合理性。在制定和实施改造方案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利

圣彼得堡滨河路

国外城市

用计算机技术来确定最佳改造方案,以保证其科学性和精确性。例如,住宅单元平面重新划分和居住条件改善后,天然气管道、上下水管、电线等工程设施的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内部装修需要采用新的装饰材料,所有有这些必然会导致住宅价格的增高。

新建的现代化住宅也经常引起住户们的不满,房价就是突出的一个方面。在一些大型居住区,居民人口密度过高、远离工作地、建筑过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人们希望保护好老式房屋单元的内部结构和住房的高度,保障有充足的空气、良好的日照,以及能够为安排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创造条件。上述情况下,除了普遍可以接受的表现在具体数字上的经济指标外,还产生了最重要的社会效益。这一点可用西伯利亚著名历史城市)))托木斯

国外城市

FOREIGNCITY

好。市民很好地保护了传统建筑中最有价值的木质装饰和无以伦比的、独特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建筑立面雕刻、纹饰。居住建筑、街道的所有正(立)面创造出色调鲜明的空间环境体系。

托木斯克历史区保护方案的研究和制定,揭示了18~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城市建筑的艺术性和超乎寻常的多样性,并首次对该市所有历史建筑群改造和修复工作进行了规划设计。划定保护区的目标是: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城市和街道的历史景观,保护文化积淀。分区规划的网主要原则是划定和保护城市完整的历史格局,进一步弄清城市所有具保存价值的建筑、文物古迹,以及其市中心和居住区发展的可能性。

托木斯克市建立了市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三个集中保护区。市中心保护区包括列宁大街、靠近复活山的十月街及什申科夫街部分地区,以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建筑及民间木质建筑文物的鞑靼斯克街。此外,还包括红军街、捷尔任斯基街、维尔什宁街等众多革命历史建筑文物。中心保护区还包括位于

伏龙芝街和列宁大街等地区的许多木质、石制建筑文物。

三个集中保护区中的第一个保护区还包括了城市公园群)))列宁广场、乌沙伊卡河河岸街、/大学林0、西伯利亚植物园等。

第二个保护区为位于红军街与格尔琴街之间的地区。该地区拥有许多革命历史建筑文物。

第三个保护区为普希金街、白湖及其相邻的大片森林和伊尔库斯克大街的一部分。

他们对位于建筑调整区的文物古迹也持谨慎的保护态度。调整

内可以进行有限制的新建。该区包括乌沙伊卡河绿化河滩的大部分,从那里可以看到对面托米河岸上的建筑文物。

建立托米河河滩风景保护区、乌沙伊卡河上游保护区及两条河交汇处保护区,这是制定城市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文化积淀也是历史财富,需要对其采取慎重的态度。托木斯克主要文化积淀区位于营地花园、复活山、17世纪托木斯克中心区等地区。以上区域均属于既定保护区部分。

这样,标志着托木斯克几个世纪历史和文化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和传统建筑都得到了保护。

毫无疑问,城市不断扩大必然会迫使一些/块状0建筑插建到老城区中去,将一些新的符合现代工艺要求的高层建筑插入已形成的城市结构中。城市变成了一个带有所有遗传基因和年龄特点的新的/肌体0,其中的每一幢建筑都是该/肌体0的特殊/细胞0,包含城市形成过程的信息码。如果这些/细胞0被损坏,城市/肌体0的活性就将受到影响。因此,城市需要由能够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水准的相同性质的/细胞0进行替代。在恢复一些老建筑的功能时,/建筑替代0将带来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必须明确建筑本身的历史。

今天,历史环境中具有社会文化功能的古老建筑,已不能完全满足发达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历史街区到处是博物馆、文化馆、商业建筑、通信机构、办公楼等建筑,城市的夜晚将会缺少人气,没有生机。所有保护区和部分建筑将会从昼夜都非常活跃的.城市应有的、有益的生活中消失。这样,必将加快城市精神生活的损毁。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对部分历史建筑进行相应的现代化改造后,必须加以积极利

克市政府和修复家们对历史环境改造的态度来加以证实。

2.2托木斯克市历史街区改造

始建于16的托木斯克,位于托木河右岸高地与乌沙伊卡河的交汇处。第一座城堡建在被称为复活山高高的狭窄河岬上,三面为深谷。那里成为该城市第一个历史核心,后又陆续建造了许多城堡。城市的东北部设有工商活动区。今天的托木斯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型历史建筑区。城建专家、修复专家对城市的各个区域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需要保护的最具价值的建筑,根据城市目前和远景发展需要,提出了在城市历史街区可以建设新项目的建议。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托木斯克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最符合人居住的尺度、酷寒期也非常舒适的房屋建筑的特点。在那里,人们不但对院落中的天井和巨大的石制建筑不感到压抑,反而认为是远眺街景,使人赏心悦目的需要。可以说,老城满足了市民最基本的要求,建筑的各种功能都发挥着作用。直到现在,该市的历史街区仍保存完

托木斯克传统木结构建筑

区与以上保护区的区别在于,该区

FOREIGNCITY

用,特别是那些原来的居住建筑。需要对这些居住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安装现代化的工程设备,以创造最佳的居住条件。同时,保证其周围地区设有公用设施及服务机构。在老城内进行适应现代生活的改造,不能将其全部破坏掉,不能让传统的历史风貌消失。

与其他老城一样,托木斯克市的重要的公用设施和环境绿化,包括那些休闲和体育游乐场所等都很有价值。人们对精心培养的灌木、乔木、花坛非常认可,并赋予了感情色彩。对建筑群和城市街区进行改造,必然要考虑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具体环境,其中包括步行空间、橱窗、入口、庭院、城市艺术小品、公交车站、灯饰、座椅、地面铺装材料等。所有这些建筑伴生物不仅是建筑风格的体现,同时也强化了城市的魅力,使城市更具文化品味,体现着符合市民需要的适应性。

在托木斯克的历史核心区也建造了不少新建筑,其中许多是高层建筑。城内一些单个新建筑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体量也较大,一般是不能在老城区存在的。但是,由于它们对已形成的环境和城市结构布局没有产生破坏,这些建筑被允许建造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插建新建筑的前提是:要保证街道所有建筑物的高度和其轮廓线不被破坏,已形成的建筑体量空间不发生变化。让新建筑和谐地融入已形成的建筑环境和空间布局中是一个基本标准。不仅是建筑(设施)的外形,而且能够反映建筑的建设时间、空间布局、建筑美学和历史发展先后顺序及连续性的内部装饰也包括在内。新建筑有权力与老建筑并列共处,但必须以新建筑没有对传统建筑造成破坏,而是适当地反映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前提条件,保证新

建筑在建造工艺和建筑特征等方面都与老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如在乌沙伊卡河沿岸街出现的新式建筑)))托木斯克府办公大楼,与原有历史建筑群非常协调,它遵循了街区内特定的建筑高度和体量要求,自然被人们所接受。

托木斯克市最古老的西伯利亚大学区,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杰出历史建筑。在保护列宁大街及周围历史建筑的同时,该区改造方案确定:要在此地建设新的各种设施完备的居住小区。小区规划建设规模不大、形式类似西伯利亚科学城居住城镇的别墅群。在附近一片寂静的小树林中,规定建设高度不超过3~5层的大学生宿舍。要求该小区房屋或是木质结构,或是预制板,或是砖结构,墙裙采用传统图案的木装饰。这些新建筑群与城市主要建筑区别很大,但它们与老城建筑风格相比,却不会成为异类建筑。

古老的托木斯克以其住宅窗户、窗架、门框具有漂亮的装饰花纹、檐饰、雕刻、花边而闻名。今天的托木斯克也有许多适应现代人需要的古老建筑,成为改造后为市民所用的成功范例。如一座19世纪庄园里的房式教堂内安装管风琴后成为音乐厅。

托木斯克的改造和修复给人的启示是:尽管采用现代技术可以修复和建造非常漂亮的建筑,但如果这些建筑破坏了城市历史的真实性、城市的轮廓线、建筑比例及布局,就要被理所当然地拒绝。

托木斯克和莫斯科修复家们对托木斯克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工作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对这座历史城市的保护,还采用了前苏联专家最新的修复方法。他们对整个历史街区进行改造与修复,采取对建筑的功能、市政管网、

国外城市

交通道路实行综合改造的方法,如改造后的巴库宁历史街区限制汽车交通,鞑靼斯克街区则完全取消汽车交通。

对历史城市街区的综合改造成为建筑古迹保护方面的一种独特方法。圣彼得堡和托木斯克就是两个成功的范例。圣彼得堡的改造存在建筑层数、居民人口密度及建筑密度等问题,而这些矛盾在中小城市中则表现得不是那么尖锐。因为中小城市的建筑层数普遍较低,较接近于自然环境,建筑体量较小,有利于日照和通风。

虽然改造中每个城市遇到的问题不大相同,但在如何对历史城市的风貌和建筑特点进行综合保护方面,仍存在具有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对规模较大的历史城市改造时,应首先规定建筑的密度,以创造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更好地组织院落空间,进行街区内外绿化和建筑正(立)面的绿化,建设市民休闲娱乐场地,注意建设停车设施,改造地下市政管网,重新进行单元平面设计,利用建筑首层作为服务用房等。

中小历史城市改造的目的在于保护城市历史形成物(建筑物、街道)的历史轮廓和立体空间风貌,建立现代化的街道工程管网(水管、煤气管、排水管、地下供电网等),完善街区的院落空间,组织好交通场站,创造最佳的住宅内部布局,必要时对居住单元进行重新设计和改建等。

总之,对历史城市街区的综合改造,可在/质0和/量0两个方面提升市民生活水准和社会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

篇7: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编辑整理 编辑:汪小菲

源:中华论文

针对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从预防火灾,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角度,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篇8:街区改造调查问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 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 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随着农民收入增加, 改善居住条件, 已经成为农民主要需求, 构成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慧斌, 2009) 。自此, 许多省市开始了农村住房改造工作, 而浙江省丽水市就是住房改造大军中的领头羊。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丽水市农村住房改造为例,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方式, 回收问卷385份, 其中有效问卷378份, 有效率达到98.18%。通过对问卷和访谈资料的整理,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 分析出浙江省丽水市在农村住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2 浙江丽水市住房改造的现状

2008年, 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和“强塘固房”工程, 并于当年10月份下发《关于全面实施“强塘固房”工程的意见》, 接着丽水市政府对全市的农村危旧房情况作了调查, 于2009年3月份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 确定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危旧房改造。截止2010年6月, 全市共有1140个村庄进行了新一轮环境整治, 对200个已整治村进行了污水治理提升, 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了81.56%。全市累计启动旧村改造323个, 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62646户, 累计完成投资额达39.4亿元, 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2亿元, 全市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立足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改善农村面貌——丽水市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工程》) 。

3 农村住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房成本过高, 加重农民负担

农民住房基本为自建房, 农民自行购买宅基地和建筑材料以及雇佣施工队, 由于近年来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涨幅较快, 大大增加了农民建房的费用, 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 农民自身也要亲自监督, 耗费了自身的工时, 还要担心建造房屋的进度, 精神负担也大大加重。在调研中发现。建造房屋所占比率最高的为15-18万, 有80户, 占总数的47.90%。通过对167份问卷的计算可以得出, 建造房屋的平均费用为18.5万元。而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000元左右。对于一个四口之家, 家庭年收入为20000万元, 通过统计分析, 要积累18.5万元需要8-12年左右。由于农民收入渠道单一, 因此单纯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积累建房对于农民来说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负担加重。而这167户中, 有外出务工的人员的家庭有54户, 不到总数的1/3, 比重较小;而相比较于有外出务工的家庭和没有外出务工的家庭, 人均收入大概相差在500—1500元, 因此就算是外出务工, 实际上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也是有限的。

3.2 农民攀比心理比较严重

在提及为什么建房这一问题时, 有1/5左右的农民回答是“别人都建了, 我也建”, 其目的并不是解决自己所需。农民进行住房改造应该是出于自身的需要, 而不是去攀比, 这样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有的农民自有房屋并不需要改造, 但是为了追求和其他人一样的住房, 也加入到了改造中来, 这一方面加重了农民的负债,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房屋的空置和资源的浪费。

3.3 政府存在行政强制行为

农村住房改造是每年县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 明确提出改造目标下达到各乡镇, 再下达到各村, 村委会为完成上级的任务, 带有强制性要求村民实施住房改造。在378份问卷中, 有65户没有意向进行住房改造, 并且在已改造或正在改造的167户中, 还有部分农户是出于行政强制而进行住房改造的。政府行政强制农民进行住房改造不符合农村住房改造的初衷, 只会加大农民负担而带来更多的民怨。

3.4 统一样式的房屋有利有弊, 农民建成的房屋与理想的房屋存在差距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在各村都实行统一的规划, 按统一的标准建造新房。一方面统一规划有利于村容整洁的建设, 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整体性的效果。

然而现实中却导致了一些问题:部分农民对统一的房屋样式并不满意, 有的农民觉得房屋太大, 有的农民觉得房子的外观太过呆板。谢新华和郭娟娟 (2010) 曾经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研究过农村住房改造趋同化现象, 强调了农民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调查的167户农民中, 有30.54%的农民对统一的样式不满意, 52.10%的农民表示可以接受, 只有17.37%的农民表示满意。很多农民反映建成的房屋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或者是他们不需要这么大的房屋, 或者是房屋不符合他们的使用要求。

3.5 村级财政缺乏监督

丽水市松阳县在农村住房改造中有一个创新点是“村当业主”, 即村委会在旧村改造中担任项目的业主, 具体实施方案由村委会根据村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方案来进行, 这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难以推进的难题。这种“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企业式的模式有利于各村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改造。然而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监督村级财政。村委会在住房改造中担当了主体, 掌握着改造工作的进行, 包括各种补贴额标准的制定和资金的发放。在走访的20多个村中, 只有6个村公布了村级财务, 大部分的村民对本村在住房改造上的财务并不了解。虽然有村民代表大会, 但是大部分村民并没有参与进去。

4 应对策略及建议

(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实现茶叶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 促进农民增收。

从以上分析可得知, 农民在住房改造中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住房改造成本太大, 农民负担加重, 因此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将成为农村住房改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也是最根本的因素。调研地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 多数村民依靠种植、生产、加工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 使其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规模化, 进而产业化, 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地经济发展了, 才能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在住房改造中才会更加主动。

(2) 合理规划住房, 真正建符合农民需要的房子。

前面谈到, 现实建成的房子与农民理想中的房子存在着差距。差距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 包括房屋位置、面积、样式等。在实际的住房改造中, 由于政府同意规定的了房屋的位置面积样式, 使得农民在实际中有很大的怨言。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农民家庭新建的房屋过大, 很多房间都是闲置的, 这一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来也加重了农民建房的负担。因此在住房改造中主管部门应充分了解农民需求, 根据农民实际情况规划新房, 真正建符合农民需要的房子, 而不是做政绩工程。

(3) 加强对旧村改造负责干部的培训, 使村民充分了解住房改造利弊。

村民存在攀比心理, 原因在于对于农村住房改造这一政策的真正原因、利弊处没有深刻的了解。农村住房改造的初衷在于农民有切实建房需要建造新房, 而不是由于农民出于攀比而建房, 况且建造新房所需资金对一位当地农民来讲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就需要对各个村负责旧房改造的村干部进行相关培训, 阐明改造利弊, 再由村干部向需要改建住房的村民具体解释, 杜绝村干部为提高改造率, 建立“面子工程”而只向农民强调改建旧房的有利之处, 应当使村民充分了解改造利弊, 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没有必要的旧房改建。

(4) 建立村级财务监督体制, 做到旧房改造资金透明化。

“村当业主, 农民自愿”必然是一个创新性政策, 但是创新性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 比如在旧房改造政策中, 各级政府并没有统一透明的财务监督体制, 资金问题是人们比较敏感的问题, 市县的旧房改造拨款并没有做到透明化公开化, 因此, 建立村级财务监督体制, 并及时透明的公示, 使村民对该政策做到监督的作用, 会使村民们对此项政策更加的信任, 并更能有效的推动住房改建工程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高乐胜.当前农村住宅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城乡建设, 2007.

[2]施幼薇.浙江省农村居民住房状况研究[J].浙江统计, 2009.

上一篇:高傲的铅笔作文400字下一篇:治水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