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整体的保护。同时历史文化街区也具有城市活力,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部分,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更新,更需要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论文 篇1:

江苏省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的探索研究

摘要:通过对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探索研究,为其保护与再生设计提供思路。分析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点和文化样式,定位其发展方向,结合典型案例从整体布局、公共景观、局部空间和街巷路线等方面论述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生设计的方法。深入研究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况,充分掌握其历史人文、地方信息和环境因素,推进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助推泰州历史文化街区再生设计,以求实现其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 保护 再生设计

中国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绪论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目前城市化浪潮中,无数的历史街区一片一片地被拆除,随之而来的是一套套崭新的城市与本地区文化毫无关系的各类建筑拔地而起,昔日的传统街区正在消失。然而,由于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同时,由于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和影响,也激励了一些本土艺术家开始寻找再造中国传统艺术新发展的一种民族主义情怀。再者,政府助推绿色发展,鼓励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把历史文化街区当作地方文化的特色,甚至扩建历史古街区域以吸引更多的观光者。最后,泰州城市是一个新兴的地级市,飞快的城市化速度严重影响甚至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风貌,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生设计迫在眉睫。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既是一个理论性建设问题,又是一个探索性实践活动问题。譬如说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保护、设计创新、组织经营、发展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要加深认识,以致上升到理论。其实践活动,既要最基层的实际调查了解、保护修缮和规划整治工作,也要对其进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再生设计。周干峙教授认为,“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发展之‘流’。我国城市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1]。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设计,不是人类文化上的一种“复归”现象,也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文化层次上的提高。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2]。

一、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积累、积淀和更新的呈现

泰州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是解读其历史文化的“样板书”,是中华民族文明时代艺术的一种独特形式。2016年1月泰州市6个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省级文化街区:1.五巷街区,东至头巷,西至多儿巷,北至五巷小学旧址,南至五时巷;涵西街街区,东至涵西街,西至海陵北路,北至工人路,南至大、小搭包巷及周氏住宅南侧。2.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东至大林桥南小街,西至斗鸡场巷,北至财富广场南侧,南至税西街。3.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东至村庄东侧建筑边界,西至中茅山宫以西,北至中茅山宫以北,南至原砖桥位置南侧。4.涵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至万字会西村、石头巷,西至同泰典当行、王五房,北至破桥,南至缪家巷。5.兴化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东至东城外鱼市口,西至竹巷,北至市级机关幼儿园南边界现状六层住宅南街巷玉带路一线、南至东城外后街。6.兴化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东至南上河边街,西至长安中路、莫氏民居、罗家大院西侧,北至北窑街黄家油店以北,南至铁匠巷。泰州的历史街区反映了地区历史发展的内容,街区完整,格局集中,規模较大,肌理完好,且以居住为主,沿水域两边展开,成为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活的”博物馆。

泰州地处长江北岸,位于江苏省中部,距离黄海120公里,是由—万多年前黄河泥沙堆积海底,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从海里隆起成的陆地,形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以及原始人群的迁入,开启了泰州区域文明的窗口。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泰州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历史上泰州地区曾有很多次大的移民,最早可拷的是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而最流行的是“洪武赶散”之说,使得有数十万江南地区的百姓(主要是苏州阊门地区百姓)迁移到苏北。街区景观很多方面受到了苏式街区景观样式的影响。其次,泰州紧靠历史上的繁华之都——扬州,在历史许多朝代里都隶属于扬州管辖地。因此扬州古代街区的特色必然影响到泰州地区街区景观的形成。第三,俗话说:无微不城镇。明清之际,微商的足迹踏遍宇内,游尽四海。数百年间,微州文化在一系列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不断冲击着其他地区文化,使得泰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在无形中受到了很大影响。第四,当地人民群众融合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结合本区域环境和地方风土人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街区文化,创造出现今可见的泰州历史文化街区景观。

泰州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内陈家桥巷、南阮巷、石人头巷等贯穿其中,不仅有13处文物保护建筑,如:宫氏住宅、李明阳故居、中共泰州地下县委活动遗址等,还有很多处历史景观遗址和古迹,街区范围东至海陵北路,西至青年北路,北至五一路,南至税务西街。

街区民居多为明清代时期的形式,其结构与样式既具南方的清秀之典雅,又有北方的厚重之朴实,集泰州地域传统文化之大成。其整体格局以多进院落式布局为主,一般为三至五间一进,少则三进,多则六七进,两进间用围墙连接成天井,构成一个个小院落,依一条轴线南北依次而建,建筑主体一律朝南,院落方整,开间宽阔,宁静而安逸。街区景观布局严谨、遵守封建定制、自成一体,成为受古时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影响的中国城镇形成的代表之一。

二、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当代价值体系反映了城市的人文行为、观念、社会走向模式的特点,是区域城市的社会活动的概括

每一个历史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过程和人文历史发展历程。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本源的鲜明代表,是城市文化复兴的血液,也是城市生命力的源泉,赋予其新的活力,让城市文化更好发展。

为了响应“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赓续地域传统文脉,营造历史街区“再生”。泰州历史街区在城市特色塑造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了当地人们的喜好、理想、心理、审美、意趣等,具有鲜明的一方水土气息,有的街区建筑和景观因世代传承,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堪称为泰州传统文化博物馆。泰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是其城市形成、发展、演化历史轨迹的具体舞台,是城市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命脉所在,有其不可或缺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街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街区格局以及传统民居建筑遗址。它们整体的形象反映出自身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差异和不同,是街区价值的特色体现。其次,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区、居民区、景观风景等。它们反映着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场景和状况,为当代人传达着先人们生活的方式、习惯等片段和信息。第三,街区文化古迹。主要包括名人故居、亭台楼阁等传统建筑,也包括石桥、古井、砖雕石刻、壁画、木雕等文化遗存,还包括传统民居、乡土街道和特色景观均以一个点或一个面的形式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真实而和谐地呈现其沧桑岁月。第四,多种多样的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包括诗书、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在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衣食住行、地方特产、传统风味、婚丧嫁娶等风俗,这些都是历史街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体现出—方水土养育—方人文的独特价值体现。“一个有意义的产品可能会随着现代生活环境日益变化,其功能逐渐减弱,其形象逐渐落伍,淡出人们视野,然而它所包含的故事、蕴含的意义却让人们念念不忘”[3]。

三、泰州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和故乡情怀的感受越来越深刻,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越加透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国发( 2005) 42号,开始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政策措施和总体目标。2016年文物局发布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口号为“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以此为基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步入_个新的阶段。在这一形势下,引发社会各个层面关注以及媒体对有关知识和信息的宣传,使得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脉;是国家文化气质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延续子孙后代生存空间的环境的重要资源。

一个民族性格的塑造、一个国家精神的提炼、一个城市文化的建设和一个街区环境的营造是一套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布局严谨和功能完善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当地城市发展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人文素养状况、政府决策机制和房地产开发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因此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综合型策略。2013年,6月18日《泰州市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初步方案的汇报,10月28日,《泰州市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泰州市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泰州新闻网正式公布。根据规划,城中历史文化建筑、街区、景观及古迹开始得到针对性的保护整治。1.保护城中街区的传统街巷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其历史空间界面及尺度,极强对沿街建设行为管控;2.保护修缮古民居建筑、街区历史景观遗址;3.遵循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保护利用可操作性的原则,依据建筑的年代、历史功能、质量、高度和风貌现状,划定街区保护范围。4.针对性重点保护涵东街、涵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和独具特色的“八巷”文化、“老宅”风貌。保护泰州历史文化街区首先要对文化遗产保持敬畏之心的尊重。稻河是泰州城的一条母亲河,哺育了稻河两岸的广大劳动群众,是孕育生命之河、营造稻河历史文化街区之河,其雏形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街区位于泰州海陵区城北地区,新通杨运河以南。明清时期,稻河是周边区域农产品的集散地,很多粮行、油坊、栈房和商铺等沿河而设,小桥跨河而架,民居房屋傍河而建,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区环境。在街区巷内布置各种街道文化的石椅、石桌及景观设施为来此的游客提供一个休息、交往、消费的公共场所,凸显市井文化特色,更好地把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现代运营模式完美结合,在运用中得到保护和修缮。

2015年12月23日,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关于“稻河古街区下周开街”的报道:在2009年,泰州市区稻河古街区改造复兴开工建设,分三步走战略“一期工程以多儿巷1号周边环境整治为核心,新建科学发展观展示馆,修缮周氏(吴氏)住宅等文保单位;二期工程以街区沿路、沿河、沿街商铺建设为重点,主要建设涵西街入口、稻河路、工人路、海陵北路沿线商铺,形成初具规模的商业集群和相对完整的参观流线;三期工程以修缮街区重要历史建筑、新建泰式民居、完善基础设施、恢复历史风貌为主体,全面完成稻河古街区改造复兴任务”。201 5年基本建成并正式开街,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泰州文化内涵的新窗口,成为地区文旅的名片,2016年,街区重点历史建筑修缮、周边基础设施、整体框架,传统环境风貌恢复等基本完成,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街区文化、实景文化、地名文化等相关文化精髓,成功获得国家3A级景区,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新景区,以实现城建新提升、提升城市品味、丰富城市内涵、营造城市特色,建设成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历史文化街区。吴良镛教授在《城市特色美的认识》-文中说道,“一般人往往会有类似经历:某些具有特色的城市,曾经在某方面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特殊城市文化特色,并在民众心目中产生好感的城市,往往才能成为怀念和向往的地方”。[4]稻河古街区的改建复兴是城市文化的回归,让泰州人找到了归属感,也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泰州城市的文化魅力,不虚此行。四、泰州历史文化街区再生设计

“再生”,《辞海》中的表述,“再生现象可以分为两类:在正常生命活动中进行的再生,如羽毛的脱换、红血细胞的新旧交替等,称为生理性再生;损伤引起的再生,称为病理性再生、创伤后再生和补偿再生。通常的傷口愈合、骨折后的重新结合都包含再生过程”[5]。这里,借用其“再生”的概念,对历史文化街区赋予新的生命。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光阴荏苒、岁月蹉跎,已失去昔日的光辉,但是其机体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其生命力的重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是阶段性再生设计的尝试,使其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过程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老街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的凤城河景区,已延续了300多年。泰州老街2007年正式开工,从对凤城河景区环境进行系统分类保护修缮改造,再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再生。首先,历史景区的保护和建筑的修缮,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予以保护、修缮。其次,修复重点民居建筑及周边景观(桃园),参照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式样予以整修,适当改造内部结构,更新建筑材料,延长使用年限。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增加水、电、空调等设施,改善建筑使用功能,以适应现代化生活需求。(如图1)第三,新建的街区建筑与现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样式及风貌整体相融合,主要是通过墙体、墙面、屋顶仿建,门窗仿制,建筑外观色彩、肌理处理等措施达到与景区传统风貌协调。第四,合理改造不协调且影响街区风貌的周边建筑、景观及公共设施等。第五,根据街区整体空间环境和功能等的发展需求,适当织补部分建筑、景观、道路等设施。历时两年倾力打造,一条年轻的老街展现在世人面前,并成为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形成展示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和世俗场景的重要窗口。街区建筑主要以仿古明清时期泰州建筑的样式为主,辅以现代元素,形成一条青砖、黛瓦、麻石和青石板的复古商业街区。(如图2)泰州凤城河管委会利用地区优势与传统结合,打造出一条古色古香的砖雕、砖饰、民居门楼、透气花脊、匾额、旌旗、店幌、彩灯相结合的有形物质文化带。并且利用仿古式的店铺、仿古戏台和戏楼展示泰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反映了古时泰州历史文化街区,唤起地区民众对自己传统的自豪感和亲切感,让其他来此地旅游的人们更好地了解泰州。

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原先适用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特定环境下的布局形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建筑空间”[6]。历史文化街区中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在过去模式中进化、创新和再生出来,走向新时期富具中国特色文化内容的旅游、商业、文化和贸易等领域发展。

(一)整合历史文化街区总体布局,在不断延伸过程中改造和更新周边区域主要涉及到的公共场所、景观环境和街巷等,使其与老街整体环境相协调,营造老街生态、人文、历史、商业和旅游等立体化空间模式,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为下一次再生设计做好基础条件。

(二)营造街区系统化的公共景观,从整体规划到线形布局再到点的分布,使其错落有致地融入到各个板块的小景中,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将各个空间和区域串联起来的作用。

(三)街区局部空间营造,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布局、生活工作和旅游路线的需要进行完善。宽阔的正门广场方便大容量游客再次集散,以麻石铺成路面强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古特色和亲切感。街区内部由巷子串联整个街区,建筑沿巷子逐步向内展开,层次清晰而丰富。结合街区自身特点,多增设公共休息空间,同时将富具特色地方文化元素,如石雕、砖雕、老行当等融入其小品中去,使其局部空间简约而不简单。

(四)街巷线路设计,结合街区内部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工作需要等,以维持宜人的步行为主,避免现代交通工作的停放,减少街区内部的流通压力,保持传统街巷的亲近韵味。同时适当拓宽街区外围路线,满足现代交通模式的需要。

目前,泰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挖掘街区历史演变的精髓,整合街区环境营造以居住、商业、旅游、休闲和文化环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形成浓厚泰州传统地域历史文化街区。虽已取得良好的文化、社会和综合效益,但其发展的道路需要每一代泰州人努力。实践证明,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再生设计”这是一条积极稳妥的保护和发展之路(如图1、2)。

五、泰州历史文化街区再生设计实施后的反思

泰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再生设计以房地产开发的运营模式付诸实施。历经几年的整顿、保护、修缮、创新和再生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存在的脏、乱、差以及结构混乱、古迹衰败、民居破损等问题通过再生设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决。但由于传统文化形式和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融合还需要时间来协调和改良,主要表现在:建设后的历史文化街区—下子加入很多现代元素,如商铺的广告牌、商标、灯光以及辅助设施等,实际成为了一个综合商业街,有点丧失了作为传统街区的味道和感觉;过度的硬性规划使得街区的巷子缺少空间层次;原有的街区小景的处理生硬,后建的小景缺少互动,很难融入市井的韵味。文化街区内部分老建筑已人去楼空,缺少地气呼应,传统生活环境内涵传承得比较淡薄。街区景观环境的再生设计没有得到多维立体式的全面发展,只是在某个或几个方面取得成效,还应遵循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认真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承接好传统文化习俗,维系好街巷邻里景观、搭配好周边新老建筑、控制好在经济利益出发下商业运作模式的适度性等各种关系。新时期,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生命力的再生设计,延长了街区的使用寿命,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老街区新用途,续写出泰州历史文化篇章。

结论

城市是文化的聚集地,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成果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泰州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特殊实体形式保留至今,经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虽然其地位与物质条件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是泰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依然延续着城市的源流,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泰州历史文化街区是记录泰州历史文化的画册,其特有的营造形式,向世人展现着泰州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脉络和宗教文化。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再生设计任重而道远,要解决好街区环境的保护、修缮、创新和再生所面临的众多难题,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各界的支持、个人力量援持,还要充分发挥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城市规划学、文化遗产学、设计学等多学科联合,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方法,更科学、合理、人性地去完善城市历史文化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周干峙城市化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2002,26 (4):7-10

[2]毕然,郭金华译(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1

[3]王玉珊,李世国 “情感记忆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1,32 (2):56-59

[4]吴良镛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05

[5]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121.

[6]周玉凤,徽州传统民居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蜕变与再生[J]梧州学院学报,2017,27 (6):26-32

[7]陳依婷,李瑞君羌族古民居建筑的再生设计 以黑虎寨王乙宅为例[J]设计,2017,30 (3):148-149

[8]聂大为,张滨,刘笑尘绿色技术再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当代艺术表达[J]设计, 2016,29 (1):159-160

作者:陈相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论文 篇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规划研究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整体的保护。同时历史文化街区也具有城市活力,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部分,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更新,更需要发展。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形成发展过程的回顾,并梳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依据,从层次、内容、方法、程序的角度分析我国现阶段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的主要构成,结合新形势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关注点与新要求,提出建议构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的新框架。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天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建城600年以来,天津积淀了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九国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天津成长为中国北方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天津历史街区的风貌独具特色,这里不仅有代表传统文化的老城厢街区,也有九国租界风格各异的建筑风貌。然而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却对天津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天津历史街区概况

公元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天津初设卫。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开始建筑天津城,最初只是夯筑土垣。1493至1494年(弘治六七年间),以砖石重修天津城。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宽900米,东西长1570米,总面积1.55平方千米,现今南马路、北马路、东马路、西马路即为城墙旧址。城中心十字街口建有鼓楼,城墙四面设门,后来惯称的天津卫从此出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战役后,城垣被强迫拆毁,改筑为环行马路,墙基仅残存于地面以下。

自1860年开埠后,天津租界区逐渐形成,最早出现的是在紫竹林一代的英、法、美租界。1894年后,英法租界进一步扩大,日、德、俄、奥、意、比也先后划定租界区。各国租界区面积之和相当于旧城的8倍,在全国设有租界的城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自此,天津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发展方向均受到租界影响。从城市形态看,租界区构成了天津中心城市的基本轮廓,并且是重要的城市活动空间;从经济结构上看,租界中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加速了天津的经济发展,使得天津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随之一些军阀、买办资产阶级在租界里区建筑私人别墅、公馆,租界区内陆续出现了各种建筑形式的建筑和花园洋房,这些都构成了天津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

1986年,天津被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同年的总体规划明确1949年以前的建成区为历史城区,面积53平方千米。代表传统风貌的老城厢地区与原九国租界区是天津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埠前,天津的城市建设基本集中在老城厢地区。开埠后,各国租界以老城厢为起点,各自独立建设,沿海河向东南方向布局,与海河呈垂直或平行关系,形成了天津多元特色街区并存的独特格局。

2005年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划定了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共计14片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852公顷,占历史城区总面积的14%。历史文化保护区9 片包括: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估衣街历史文化保护区、赤峰道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劝业场历史文化保护区、承德道历史文化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鞍山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5片: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解放南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泰安道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二、天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发展历程

1.解放初期保护改造

解放之后,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生产与社会环境的需要,天津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整修拓宽旧城内的街道。一些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为改善办公条件,也将一些老建筑拆毁。文革期间,对历史街区的人为破坏达到极点。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许多历史文化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修建过程中,又存在一些"破坏式"修复。

在这一时期,天津市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工作主要还停留在保护单体建筑的层面上,以全国《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82年开始实施的《文物保护法》为主要工作依据。但由于对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价值认识不足,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遭到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80-90年代的保护

1986年,天津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年的总体规划明确1949年以前的建成区为历史城区,面积53平方千米。1987年,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天津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这是天津市第一个地方文物保护条例。

199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划定了中心城区11个风貌保护区,标志着天津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3.2000年至今的保护规划控制

2003年起,天津开始了"旧城改造"建设,原估衣街、老城厢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有不少建筑相继被成片拆除。而海河两岸的快速建设,对海河沿岸的意租界、德租界、奥租界的空间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4年天津市政府初步确定了天津市近期历史风貌建筑开发保护的实施方案,在中心城区原八国租界地区划定了"5区、5带、8点"的保护范围,简称"558工程"。其中5区包括:一宫、中心公园、奉化道、平安街和五大道历史风貌保护区;5带包括:鞍山道、泰安道、赤峰道、解放北路、和平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带;8点包括:马场道188号、西站前街1号、解放路273号、浦口道6号、南开四马路20一22号、十一经路88号、狮子林大街292号、西宁道9-11号等八处历史风貌保护建筑。

2005年9 月,《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天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地方法规依据。同年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包含了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其中规定了建立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划定了中心城区9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提出了对历史街区相应的保护内容和保护策略。

2006年对中心城区的文物古迹、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了紫线保护范围,开始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挂牌保护。

2008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适应新的保护要求,天津市在现有规划成果的的基础上,开始编制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历史城区保护分区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及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建立"总体、分区、控规和建筑"四个层面的保护规划体系。同时着手制定《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

2009年,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天津市对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进行了重新确定和调整,将总体规划中划定的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都确定为14片历史文化街区,重新调整了1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定了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面积由8.5平方公里增加到9.93平方公里,并且核实了保护范围内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建筑的准确位置及现状情况。

目前,中心城区14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三、天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

我国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良好案例。例如北京25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就对北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遗存古都的风土民情等人文要素的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对传统地名、传统庙会戏曲、老字商号、市井习俗、和"北京话"的保护,传承京城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和地方风俗等风俗习惯的独特性和地方性。

天津市现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对建筑风格、空间形态、城市肌理关注较多,而对人居环境、生活场景、社会特征等非物质环境保护关注不够。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建设中,如果只保留下历史街区的建筑空间形态,而忽略最应得到保护的历史社会场景和人文环境,会严重削弱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社会意义。如天津1999年的估衣街历史街区改造。另一方面,天津市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6项,但在目前的保护规划中,仅在保护对历史人文特色保护内容中作出规定,缺乏对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天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应明确对非物质文化环境要素的保护,强化保护措施与控制引导要求,避免出现只保护历史街区外皮的现象。

建议天津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方式保护措施包括: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 。对天津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和综合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资料库。

(2)建立健全天津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 。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结合天津历史街区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

(3)积极扶持与培养传承人,建立传承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人名录登记机制,鼓励和扶持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或表演及授艺等传承活动。

(4)落实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制 。确定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环境要素保护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环境要素保护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监督。

建议天津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措施包括:

(1)建立文化空间的档案库;

(2)保护现存较完好的文化空间本体;

(3)恢复部分已消失的文化空间;

(4)还原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

(5)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的展示、宣传。

2.展示与利用规划

我国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都在对街区保护的同时,进行了合理的展示与利用。上海"新天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在对石库门街区的整体改造中,保留旧建筑群的同时,建设现代建筑三万多平方米,形成了新旧对话,交相辉映的"新天地"街区,成为上海举世闻名的新旅游景点。对历史街区的展示与利用,给原来的街道和房屋以强大的生命力,使它们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领略历史街区的独特魅力。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也对该街区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利用规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规划明确了三坊七巷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重要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网络为展示内容,制定相应的展示策略,规划街区内展示流线和展示设施,来展现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特有的人文景观与历史商业风貌相融合的特色,振兴地方文化。

四、天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支撑

1.法律支撑

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根本法律依据。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已出台,具体明确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组织和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等。

天津市的地方法规目前仅有2005年公布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和2007年的《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在法规框架上缺乏历史街区层面的法律据,缺乏指导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操作的政策规定。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支撑才得以实现。天津市应当制定有关保护规划编制的地方法规,赋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明确的地位,保证其有效实施。

2.技术支撑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保护规划的实施管理又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社会性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历史街区保护电子信息平台,应用电子信息系统。这既利于对历史街区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更新,同时又便于街区保护信息的查询、监督和反馈,提升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效率。

3.体制支撑

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也涉及很多部门,而不仅仅是城市规划部门一方面的事,因此城市政府应当进行适时的组织、协调或设置必要的机构来进行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伍江,王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

[2]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的通知[Z].1986-12-08.

作者简介:魏欣欣(1983.7-),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级环境科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

作者:魏欣欣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论文 篇3:

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優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作者:邱慧斌 李荣书

上一篇:顶岗实习高职会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啤酒行业并购动因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