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大战的营销启示

2024-04-18

3q大战的营销启示(共7篇)

篇1:3q大战的营销启示

从“3Q大战”看医院营销

轰轰烈烈的奇虎与腾讯的3Q之战以双方握手言和终结,暂且不论此次大战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也不追究QQ不兼容360是真的为用户考虑抑或只是把用户作为了打击360的盾牌。从一个不谙双方软件技术原理的普通网友的角度而言,谁损害用户的利益,谁就应该成为被谴责的一方。

不重视用户的基本利益和需求,滥用垄断地位,把亿万用户的电脑作为对抗360的战场„„这样的指责虽然对腾讯不公平,但无可否认的是,面对360的突然发难,腾讯不成熟的公关应对策略伤了用户的感情,也让自己备尝苦果。不愿做双方开战炮灰的QQ用户纷纷转投其他聊天工具,MSN等同品类软件坐收渔翁之利。“3Q大战”貌似和平解决,但其产生的后遗症将使腾讯蒙受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漠视用户利益,是腾讯“很受伤”的根源!

商业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服务有自己的行为规律,医院也有医院的运营规律。倘或违背行业规律,就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这个客观规律,说到底就是用户利益及患者利益。

民营医院同时兼有治病救人的庄严性和商业组织的逐利性双重特质,一方面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医疗机构的非营利医疗功效,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盈利维持自身生存及发展。大部分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一边倒性的追逐利益,罔顾患者利益,虚假广告、体检陷阱、无病说有病、小病说大病等硬伤已经成为民营医院发展史上难以抹去的污点。大众在民营医院诞生初始庆幸国内终于有了服务如此体贴、完善的医院,在消耗了大量金钱、时间、延误了病情后,方察觉被骗,从此对此类医院望而却步,甚至有部分民营医院在开业一年内便门可罗雀关门更张,这是民营医疗行业的悲哀,也是患者群体给民营医院敲的一记警钟。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每个行业都要接受市场发展规律的严格检验,而广大用户则是试金石,凡漠视、践踏用户利益的经济组织,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出局。腾讯已经为自己漠视用户利益付出了市场份额及口碑的代价,部分民营医院的逐利、欺骗行为也得到了来自患者及市场的更大惩罚。

本着“患者为本”、“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方可令民营医院获取最原始、最强大的发展动力。

篇2:3q大战的营销启示

除了增加保护用户隐私等新功能外, 新版飞信首度与另外两大运营商实现互通, 用户群不再限于中国移动用户, 而是面向全体网民,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用户均可通过邮箱快速开通飞信。易观国际研究报告显示, 今年第二季度飞信业务已经超越MSN成为中国第二大即时通信工具, 这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在努力扩大业务基数。

这次“3Q大战”在给互联网业和网民形成重大冲击的同时, 也给了其他IM软件翻身的机会。网民意识到不能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积累的人际关系都集中在一个IM平台上, 这带动了其他IM软件下载量的提高。而腾讯最终也会发现自己经营多年积累起来的IM用户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在互联网时代, 再大的客户数量优势也不代表领先优势的高枕无忧, 而真正的优势应该是对客户的敬畏和贴心服务。飞信能够在这次“3Q大战”中获得客户数的增长, 一样要用对客户的敬畏来保证客户的忠诚, 否则通过营销手段获得的用户增长会最终流失。

飞信2008年推出后, 作为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桥头堡业务, 凭借移动公司庞大的用户基数, 已占据即时通信工具市场第二的位置, 但是用户活跃度和忠实度一直不高, 而且没有和移动公司的其他互联网业务充分整合, 用户往往都是将飞信作为一个免费发短信的工具使用。这次“3Q大战”给了中国移动一个事件营销的机会, 中国移动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争取QQ客户, 面向QQ活跃群体开展针对性营销, 对新增的飞信活跃用户给予奖励。

篇3:期待3Q大战的战后重建等

World WarⅠⅡ被视为反人类的灾难,但3Q WarⅠⅡ却可以视为是中国互联网幸事。因为这两场大战推动了互联网和行业巨头的开放,而开放是全球新技术和互联网保持持续成长的驱动来源。如果说3Q WarⅠ还有些人看不懂两家公司在为什么而战,3Q WarⅡ已经让人明白他们其实是在为开放浪潮下谁将具备更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争斗。无论是真开放还是伪开放,无论是致力平台还是专注应用,这些口水真的很有意义吗?没有。他们只是策略层面的经营者行为。所以,所有口水中,有一泡口水有点好味:“今年所有人都谈开放。这是个非常好的信号,说明经过去年3Q风波,整个行业有了新的认知:只有开放才是中国互联网下个十年发展主旋律。”

——马旗戟

中国高校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

随着网易成立公共课频道,国外一些知名高校的课堂走进了中国网民的生活,在家“上名校”已不是奢谈。前不久国外网络公共课一片火热,今年初开始,复旦大学推出了国内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公开课;不久前浙江大学又“上线”了3门“网络公开课”。据悉,目前国内有35所高校103个选题进入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精品视频公开课将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共享服务平台展示,并以适当方式与国内教育、商业门户网站合作展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8月20日以后,中国的网络公开课至少将达到106门。

国内发展网络视频课程是有阻力的,而国外高校是有动力的;国外有开放办学的传统,而且远程教育比较发达,非常重视在网络时代建设“没有围墙”的开放性大学。同时教师讲授水平的差异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阻力”之一。

——方明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国内高校老师的课堂与国外相比,不是观点或者知识不同,而是课堂水平差距明显。由于网络的平台没有门槛,在这样一个宽泛的讲坛上,各种比较是最显而易见的,因此给教课的老师、学者们提出了一个鲜明的挑战。

——张小元四川大学教授

不必要求把所有“精品课程”生搬硬套地转化为“网络公开课”,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完全可以从“精品课程”中选取一些适合“网络公开课”的课程,然后进行转化,进一步凝练,提高思想性,加强学生参与度,发挥教师讲课魅力。针对当前的现状,要想做好这一转化,学校的责任最大。可以说,没有学校的支持,国内要建设好“网络公开课”只是一句空话。

——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事实说明,真正一流的大学已开始关注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共享。我相信,真正好的教授是乐于将课程上网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会在网络世界有生命力。如果一个教授心里有底,他讲课的内容是自己经营多年形成的知识成果,是经得起推敲的,他就敢于网上公开,如果它上网后很受欢迎,那么他的智慧就和他的名字一起传播了。

——来茂德浙江大学副校长

对于老师来说,我的想法能影响学生就是最大的价值。大学的课堂原本是有限的,现在通过网络,是让知识从象牙塔走上“十字街头”,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乐于预见的。让更多人来了解我们,在网络世界走得更远,这是教师的基本情怀。

——董平 开设“孔子与论语”课的浙大人文学院教授

今后对于教师来说,开设网络公开课的网络平台同时就是他的办公网,可以在任何网络终端直接登录网站,上传或者修改自己的课件或视频,学生也能随时随地看到课程内容。当然这还是不够的,对教师来说,毕竟是增加了工作量,学校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激励教师上网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平台的可持续运行。

篇4:“3Q大战”垄断争议之法律剖析

众所周知, 这一垄断诉讼源于2010年的一场“3Q大战”, 本文将在案件事实的基础上, 对本案的两个关键点:相关市场及支配地位的滥用进行深入分析。

“3Q大战”案件事实:

“腾讯Q Q”和“360”是互联网业的两大客户端软件, 前者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 后者则主打互联网的安全服务, 两者之间的纠纷始于2010年春节期间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软件:“Q Q医生”后升级为“Q Q电脑管家”, 该软件几乎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的主流功能, 用户体验也与360极其类似。作为回应, 奇虎公司推出一款“360隐私保护器”, 并声称Q Q客户端软件通过扫描用户硬盘来窥探用户隐私, 而后又推出一款“扣扣保镖”, 该软件的核心功能是过滤各种自动弹出的小广告, 拦截了给腾讯公司带来大部分营业收入的广告以及相关增值业务。11月3日晚, 腾讯Q Q通过弹窗发表了《致广大Q Q用户的一封信》, 声称Q Q客户端将不能与360兼容, Q Q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工作, 强迫用户“二选一”。2010年11月10日,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 腾讯Q Q和360完成“兼容”。[2]

2012年4月奇虎360以腾讯垄断由把腾讯告上法庭, 诉讼理由主要有两个:1) 腾讯在“3Q大战”中擅自中止用户服务, 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要求用户在两家产品间“二选一”。2) 腾讯公司将其安全产品“Q Q电脑管家”与其即时通讯软件Q Q捆绑。[3]

法律分析:

根据《反垄断法》第6条、第17-19条等相关规定, 判断垄断的两个基本要件是:第一, 被告是否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第二, 被告是否滥用了这种支配地位。而判断这两个要件的基本前提是界定相关市场: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完成相关市场的界定之后, 需进一步分析相关方是否在该市场中具有支配地位, 若有, 需再结合事实和法律来分析其是否滥用了支配地位。

一、相关市场

相关市场 (R elevant M arket) 是指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主体竞争关系的一个产品或者一组产品或者一个地域。就分析有效竞争或者垄断程度而言, 对相关市场的类型可以作出区分:从一个企业只能生产或销售某些特定产品并与其他企业生产或销售的同类产品进行竞争处罚, 相关市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产品市场;从一个企业只能在某些特定区域内生产销售并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出发, 相关市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市场。产品市场 (Product M arket) 是指能够反映市场主体竞争关系的一个产品或者一组产品;它是着眼于产品的同类性或可代替性而界定的市场概念。[4]地域市场 (G eographic M arket) 是指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主体竞争关系的一个地理区域;它是着眼于不同地区的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而界定的市场概念。[5]

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相关市场, 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 (以下统称商品) 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界定相关市场的指南》中强调, “相关市场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 (地域) 的可替代程度, 界定相关市场主要从需求者角度进行替代分析”。

本案涉及了两个产品市场:一是即时通信软件及服务市场, 二是网络安全市场;前者腾讯Q Q是老大, 后者则是360, 两者的主要实力本是在不同的互联网市场, 但现实是, 如今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拼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例如腾讯:凭借Q Q终端的强大用户量, 腾讯目前几乎进入了互联网领域的所有主流业务, 即时通讯、门户网站、网游等, 如今又是网络安全领域, 其推出的“Q Q电脑管家”严重抄袭360安全卫士, 威胁到360在安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这是本案的真正导火索。

那本案的相关市场是即时通讯市场还是网络安全市场呢?

这取决于360以什么名义起诉腾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和《反垄断法》第50条的规定, 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害的直接利害关系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原告。而实践中, 反垄断案的原告多是以消费者亦或是竞争者名义提出诉求。本案的360若是以竞争者的身份起诉, 那我们需明确360与Q Q之间的实质性竞争在哪?360与Q Q之间的纠纷始于“Q Q医生”, 爆发于“Q Q电脑管家”, 从商品特性、用途角度来说, 360安全卫士和Q Q管家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和紧密替代关系, 他们之间的实质性竞争存在于网络安全市场, 但这显然不是360的最佳选择。若不以竞争者身份起诉, 360还可以何身份呢?我认为是“另一市场但遭受垄断行为损害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腾讯通过自己在即时通讯市场的绝对支配地位, 利用广大的普通用户对Q Q工具强大的黏着性, 实施垄断行为, 导致另一个市场 (网络安全市场) 的主体360的根本利益遭受损害。[6]

地域方面, 宜认定为中国内地市场:360以竞争者名义起诉, 能够真实反映它与Q Q实质性竞争的是中国内地网络安全市场;360以另一市场但遭受腾讯垄断行为损害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起诉, 地域市场还是中国内地, 因为Q Q与其他即时通讯产品的竞争主要还是发生于此。

二、腾讯的支配地位及其滥用

支配地位是指一个或者若干经济实体在一个特殊市场中所占有的排他性地位, 许多国家习惯用企业的“支配地位”或“支配力”等表明市场处于集中状态。[7]

在360以“另一市场但遭受垄断行为损害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名义诉腾讯的前提下, 本案界定的相关市场为即时通讯市场。而根据庭审中第三方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报告》:腾讯公司市场份额达76.2%,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即可推定为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所以腾讯在即时通讯市场的支配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确定了支配地位后, 我们需分析腾讯在本案中的两个主要行为来确认它是否滥用了自己的支配地位。

(一) 强迫用户“二选一”:限定交易行为

限定交易在理论上可归为贸易歧视项下的拒绝交易行为。贸易歧视 (T rade D iscrim ination) 是指企业采用不同的交易条件、方法等与平等地位的贸易对手进行交易, 或者采用不同的交易条件、方法等对处于平等地位的竞争对手实施影响, 其目的在于控制市场, 并实质上有损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8]拒绝交易 (R efusal to supply) 又称抵制, 是指无正当理由拒绝向自己的交易对方供货或从自己的贸易对方进货, 或者限制有关交易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或内容的贸易歧视行为。[9]

在本案中, 腾讯公司2011年11月发布了《致广大Q Q用户的一封信》, 其内容的实质就是禁止其用户使用360软件, 否则拒绝提供Q Q软件服务, 这是一种限定交易的行为。《反垄断法》明确禁止经营者无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那么腾讯有正当理由吗?腾讯公司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构成限制交易行为, 而是一种自力救济行为, 理由有三:一是商业模式被破坏、商业利益受损;二是用户资料尤其是好友关系链被提示备份触及Q Q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影响。但腾讯的这一做法, 从法律上讲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有正当理由”还是“没有正当理由”, 不能仅仅依靠严格的法律判断, 更多的是一种价值选择:商业利益还是用户利益至上, 这也是本案判断的焦点之一。我个人认为, 从长远良性竞争的角度以及消费者保护的角度, 本案宜认定腾讯限定交易的行为“不正当”。

(二) “搭售”行为

反垄断法意义上的搭售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在出售产品或者服务时, 强迫买方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为, 或者要求买方签订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协议。本案中的“搭售”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搭售, 互联网企业搭售具有与传统行业的不同特点, 互联网企业实现搭售的难度远远低于传统行业:无形的软件类产品添加一项新功能只需要加入一些程序代码, 并不会为企业带来过高的成本, 也不需要耗费额外的实体性资源, 企业只要不更改定价, 甚至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实现搭售过程, 因此搭售现象在互联网行业非常普遍, 几乎所有在某一细分行业占据了优势地位的企业都正在搭售或者努力通过既有优势推广下一个搭售产品。就以腾讯为例, 凭借即时通讯软件积累的庞大用户群, 迅速进入了门户网站、视频、音乐分享、电子邮箱、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微博、社交网络、团购等领域, 几乎覆盖了互联网的全部服务功能, 有些搭售产品并不经过消费者的同意就自行开通。

在本案中, 腾讯的搭售主要体现在它将“Q Q电脑管家”与即时通讯软件Q Q捆绑, 并且以级软件管家的名义安装“Q Q医生”。从《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来看, 被禁止的是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的行为, 所以判断的关键点仍然在于———腾讯有没有“正当理由”将Q Q管家和Q Q捆绑在一起?360认为, Q Q即时通讯软件和Q Q医生是独立产品, 即时通讯产品与互联网安全软件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两者捆绑是简单叠加, 无任何集成效益。该行为具有强制性, 损害竞争。[10]另需注意的是, 如果腾讯仅仅是将某种专门且仅仅保护Q Q账号安全的软件和Q Q捆绑, 不涉及除此以外的用户电脑安全服务, 这是可以构成正当理由的。但现实是, 腾讯越界了, 它大幅度抄袭360安全卫士, 发布具有更多其它安全功能的“Q Q电脑管家”, 导致它的这种捆绑行为不再“正当”, 这是受到《反垄断法》规制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三、解决方案

综上, 本案的垄断实质上是腾讯在即时通讯市场的垄断, 但损害发生于网络安全市场。

但在本案中, 两者的实质性竞争是发生在网络安全市场的, 但腾讯利用的却是它在即时通讯中的支配地位。对此, 360选择以垄断为由提起诉讼, 并认定即时通讯市场为本案相关市场, 但我个人认为, 这其实又稍显牵强, 因为本案的实质性竞争是在网络安全市场:腾讯抄袭360开发新软件“Q Q电脑管家”并将其与即时通讯软件Q Q捆绑, 本案的实质是腾讯利用在通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网络安全市场不正当竞争。对此, 我认为腾讯应撤回其抄袭360的“Q Q电脑管家”, 发布其自行设计研发的安全产品并供用户单独下载, 当然, 还需赔偿360因其强迫用户“二选一”及“搭售”行为受到的损失。

四、结语

然而, 一审法院在审判中就上述问题作出了不同选择, 广东省高院在一审中判定, “即时通讯与微博、社交网络等构成强竞争和替代关系, 而且是全球性市场, 充分竞争, 360对市场的定义过于狭窄”, 另外, 就360主张腾讯在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有支配地位, 广东省高法院认为, “即便在这一市场, 虽然腾讯的市场份额超过50%, 但也不能认定在这个市场有支配地位。”360腾讯垄断案是国内互联网行业围绕垄断问题所进行的第一起诉讼, 判决过程与结果固然重要, 但同时我们应思考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互联网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如何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好互联网用户权益等, i这都是有待立法与行业规范进一步明确的议题。

摘要:垄断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之一, 2010年的一场“3Q大战”就是对当今我国互联网垄断问题的一起例证, 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 它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的现状:缺乏有效的司法约束, 一些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实质垄断优势, 侵害竞争对手和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但在适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本文以腾讯与360反垄断之争中的主要争议为主题, 联系我国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定, 在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两点上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相关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搭售

参考文献

[1]3Q诉讼战[EB/OL], http://wiki.mbalib.com/wiki/3Q%E8%AF%89%E8%AE%BC%E6%88%98, last visited at 2013-04.11.

[2]3Q大战移至广东高院互诉对方索赔过亿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20419/070911863657.shtml last visited at2013-04-20.

[3]刘宁元, 司平平, 林艳萍.国际反垄断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21.

[4]刘宁元, 司平平, 林艳萍.国际反垄断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25.

[5]王恒, 曹家华.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法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 (1) .

[6]刘宁元, 司平平, 林艳萍.国际反垄断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4.

[7]刘宁元, 司平平、林艳萍.国际反垄断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43.

[8]刘宁元, 司平平, 林艳萍.国际反垄断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57.

[9]仲春.互联网搭售行为的规制初探[J].科技与法律, 2012 (4) .

篇5:2010:夺人眼球的3Q大战

开战之前,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和腾讯公司CEO马化腾,传递给外界的信号是“英雄惺惺相惜”。两家公司一个主业是安全软件,一个主业是即时通讯软件,此前—直相安无事。

2010年春节,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约1亿台电脑,市场份额近40%。三个月之后,腾讯发布了QQ医生的升级版电脑管家,其功能完全模仿360安全卫士。

“抢我们的地盘!”有着“红衣大炮”外号的周鸿祎怒了,奇虎360奋起反抗,称近段时间接到大量用户投诉,指QQ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此后,360又推出了“扣扣保镖”,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

于是,这幕“舞台剧”进入了最高潮:2010年11月3日,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公开信》,“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在是非多多的互联网圈子里,有点争斗不算什么,但以绑架用户的利益作为筹码还是首次。腾讯逼迫数亿用户在QQ和360中“二选一”的做法,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分化两大阵营拉帮结派

腾讯与360之争,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两家企业都有各自的拥趸,互联网圈子似乎一下子分成了两个阵营。

2010年10月27日,腾讯、百度、金山、傲游和可牛五家公司,宣布抵制奇虎360,称“暂与奇虎360不发生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而360也有自己的盟友。盛大陈天桥公开表态称,他很欣赏360公司重视和保护用户隐私、对用户负责任的行为。

事发后,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工信部等迅速介入,两家公司暂时达成共识,不再使QQ与360安全卫士不兼容。360更宣布下线并召回扣扣保镖软件。

公开的战争在调解中平息,但不代表白此迎来了和平。2010年12月14日,腾讯与360正式“对簿公堂”。3个多小时的唇枪舌剑,法院未当场宣判。庭审结束后,双方代理人也称不会选择和解。

缺乏创新力“造就”有限地盘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生意场上的这句话是3Q之战最深刻的写照。而这场战争,到底是谁不道德,又是谁输谁赢?不论真相如何,或许每个人都由此对中国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隐私”与“垄断”两个词在战争中被反复提及,更重要是的,让人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缺乏创新力,只好在有限的地盘上无序竞争。

拥有市值400亿美元的腾讯,采取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但很少收购或投资某些创新企业。它通过对众多优秀创业模式的模仿,抢占市场份额,因此一直背负着“剽窃与抄袭”的骂名,被视为互联网创业者的“全民公敌”。

也因此,包括酷狗、风行等多家公司,曾指责马化腾团队肆意抄袭竞争对手产品。而在此次大战中,舆论也将360视为挑战腾讯霸权的“英雄”。周鸿祎在大战之后的新产品发布会上称,中国互联网从好的方面来讲,出了几个市值过亿美元的公司,但是就像一个孩子快速长大之后,虽有了成年人的身体和力量。但是心智还不成熟,没有一个与大公司相称的价值观。

篇6:“3Q大战”:腾讯胜出

“3Q大战”不断升温该案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领域诉讼标的额最大的垄断案件。涉诉双方均为中国互联网领域中的领军公司,近年来,双方之间爆发了多起诉讼,被舆论称为“3Q大战”。

“3Q大战”其实是一款软件引发的拉锯战。2010年2月,腾讯推出“QQ医生”,与360安全卫士形成竞争。同年10月29日,奇虎360推出“扣扣保镖”剑指QQ,要对其实施包括清垃圾和去广告在内的系列

“净身”动作。同年11月3日晚,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要求用户“二选一”,导致大量用户被迫删除360软件。

在“3Q大战”不断升温之后,工信部开始介入,向奇虎和腾讯提出严厉批评。不久后,腾讯公司恢复兼容360软件,两公司分别向用户致歉。但两家公司的大战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转战法院。

本案是“3Q大战”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件。2012年11月,奇虎360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腾讯滥用在即时通讯软件及服务相关市场的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

2013年3月2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这是国内首个在即时通讯领域对垄断行为作出认定的判决。对于上述判决,奇虎公司表示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

上诉,并索赔经济损失1.5亿元。

2013年11月26日,该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此次庭审历时整整两天,截至庭审结束,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仍然互不相让,均坚持各自诉讼请求。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反垄断法出台6年以来,最高法

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3Q大战":腾讯终审胜出时隔近一年,2104年10月16日上午9时30分,最高法又一次公开宣判这一案件。

事实上,这是“3Q大战”系列案件中的第二案,与之交错进行的另一案,即腾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已由最高法于今年4月24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奇虎公司

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对奇虎公司诉腾讯公司垄断纠纷上诉案进行宣判,该案审判长、最高法院知识产权

庭王闯副庭长针对案件的五个争议焦点阐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并宣布驳回奇虎公司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

最高法院认为,基于中国大陆即时通讯服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市场进入较为容易、大量新兴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成功进入市场等因素,本案现有证据并不足以支持被上诉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结论。

同时,腾讯公司实施的“产品不兼容”行为仅持续一天,却给该市场带来了更活跃的竞争;也没有证据表明通过实施“产品不兼容”和将QQ软件与其他软件打包安装的行为,腾讯公司将其在即时通信市

场的领先地位延伸到安全软件市场。尽管上述行为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但是并未导致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明显效果,腾讯公司不构成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至此,持续四年的“3Q大

战”互诉事件画上句号。

360回应:

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360方面在宣判后针对判决回应称,“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诉,但通过反垄断诉讼的四年,中国创业者被巨头以“抄袭”和“捆绑”扼杀的现象正

逐步减少,互联网反垄断的积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由此,互联网也出现了进化的火花,正能量的萌芽开始绽放。

同时,回应中还认为,“3Q大战带来的益处之一是使腾讯变得更加开放。3Q大战之后,腾讯也开始自我反省,并发起了十场主题为“诊断腾讯”的闭门会,100多位观察者对之批评建言。随后,腾讯宣布

开放包括QQ、腾讯社区、

腾讯微博等在内的八大平台,顺应历史的洪流。”

分析:

“3Q大战”:迫使巨头放弃“模仿+捆绑”的模式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10月1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宣判。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起互联网反垄断案件,终审判决意味着“3Q大战”4年

长跑落幕。这场“3Q大战”给中国互联

网带来了什么?

客观上迫使巨头们放弃“模仿+捆绑”的模式腾讯方面回应称, 很欣慰“ 3 Q 大战”在法律的轨道上获得解决。面向未来,腾讯清醒意识到责任和挑战,将与更多优秀互联网同行一道,坚持用户至上,

恪守商业准则,创造更好更多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回报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而360方面表示尊重最高法院的判决,但对结果表示遗憾。360总裁齐向东认为,作为中国《反垄断法》在互联网领域的

第一个典型案例,虽然最终没有赢得官司,但通过这一案件引发了行业、用户和法律界各方的关注,促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的营造,也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与竞争,改变了中国创业者的

生存环境。

一些业界人士指出,“3Q大战”引发的“腾讯垄断案”前后历经四年,这四年恰逢3G技术、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针对腾讯的反垄断调查,客观上迫使巨头放弃“模仿+捆绑”的模式,为

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营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一时间也让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反垄断带来公平竞争、促进互联网回归创新本质正是本案的意义所在。

通过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腾讯开始反思过去商业模式,逐渐由自建网络帝国的模式,过渡为通过收购、投资和兼并方式构建以腾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这一商业模式。此后,阿里、新浪等众多中国互

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实施开放平台策略,国互联网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大踏步地进入开放时代,2011年因而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的“开放元年”。

互联网竞争乱象迎司法标杆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3Q大战是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从司法角度划清了互联网行业的正当竞争与垄断行为的界限,也为未来互联网企业的竞争秩序制定相应的指导规则,有利于互

联网行业的竞争良性化;也避免了部分争者在市场上失利后,利用反垄断诉讼打压对手的不良后果。

“纵观国内外反垄断法的规定,法律反对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侵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和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滥用行为。”著名反垄断法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盛杰

民指出,法律本身并不反对企业通过竞争获得市场支配地位,而是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

互联网的竞争本质是平台化竞争,对相关市场的认定不宜过细,也不宜过窄。“新和竞争使得行业发展变化迅速,对竞争格局的判断需要开放性和动态性,法律和权力的干预也应审慎。”赵占领说。很

多用户则纷纷坦言,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普通网民在巨头斗法的过程中不时沦为炮灰。但随着最高法对互联网企业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的定义愈发清晰,今后

各种竞争乱象也将有司法先例可循,对于用户自身权益的保障是个很大的利好。

·2010年2月,腾讯推出“QQ医生”,与360安全卫士形成竞争。·2010年10月29日,奇虎推出“扣扣保镖”直接剑指QQ,要对其实施包括清垃圾和去广告在内的系列“净身”动作。·2010年11月3日,

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要求用户“二选一”。工信部介入,向奇虎和腾讯提出严厉批评。不久后,腾讯公司恢复兼容360软件。·随后,双

方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法

庭互相诉讼拉锯战。(相关报道综合中新网、新华网等)

篇7:3Q大战“幕后导演”

这个网络Gif动画在腾讯“做出艰难的决定”几天前发出,迅速蹿红网络。他个人的这条微博累计被转发5340次;通过“@冷笑话精选”发布的原文则被转发13354次。后来,张建伟以“天才小熊猫”的名义,先后共发布了5个相同主题的动画连续集。朋友们的微博和QQ群,是他最早的传播渠道。张建伟没有想到的是,在引来众人围观的同时,前后共收到四五十个公司的邀请,想挖他去做策划或产品经理。

张建伟是一家做PC客户端公司的产品经理,做Gif动画的经历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截取电影的某个画面,用Photoshop制作,配上搞笑的几句话,就发到QQ群里面。还是研究生的他,曾经做过专为企业提供高校市场策划的公司,“一方面是做策划,时间比较充裕一些;另一方面,别人看着好玩,也有一种认同感,没有什么太深的想法。”张建伟说,“但是‘右下角的战争’之后,基本上就想表达一些主题了。”

这个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小伙子,一米八几,人高马大,有点“大块头大智慧”的意思。大学本科读的是土木工程,拿的是企业管理的研究生学历,最后却做IT业的产品经理,业余喜欢做搞笑的Gif动画。这种看起来互不搭调的背景,大概就是他而不是别人能做出类似东西的原因,“知道事情原委的人可能不会制作,而会制作的人可能又不太清楚事情是怎么回事。” 张建伟说,做这种产品就像导演,你的作品既要有技术含量,也要有创意含量。

《右下角的战争》里,3Q大战的主角、参与者、围观者纷纷现身说法,夹杂着网络语言,搞笑段子层出不穷。“其实就是让大家开心一下,没有什么目的。”张建伟说,“因为像3Q大战里面的有些东西,比较偏技术,大家是看不懂的。所以必须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让更多的用户看到这个事情,来表达你的观点。”

最初的想法萌生在张建伟下班的地铁上。“准确地说是2010年10月28日6点18分左右,觉得如果不做,可能很快就被别人做了。”所以下了地铁,他没有回家,径直奔向附近的“米罗咖啡馆”,花了一个半小时制作了第一集动画。这个咖啡馆几乎可以被视为张建伟众多Gif动画的出生地。

“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好弹窗,而且反映的是大家常见的一个场景。腾讯和360的小图标,包括其他常见图标都是在电脑的右下角,名字就定为‘右下角的战争’了”。但是张建伟觉得仅仅出现这两个主角,情节比较单调,也不容易组织对话,所以各自的“盟友”也只好被他拉来当配角:腾讯的支持者金山、可牛、遨游等,360的拥护者快播、迅雷。“具体的构思肯定是把最近发生的,比如马化腾领取经济适用房、偷窥隐私等事情写进去,其他都是辅助的笑料了。”

大学期间,张建伟对网页、游戏的喜好就初见端倪。参加过网页设计大赛,班级里面的毕业光盘、海报等跟策划设计类工作,他都碰过。比较神的是,张建伟还有过帮助朋友盗取女友邮箱密码的恶搞经历。“当时也就了解一些原理,网络的保密性也不像现在这么好,能找到漏洞,下个软件就能破解。” 据说他最早接触的电脑是2000年父母为炒股买回家的。

张建伟说,做这个东西需要想一条主线,只要主线想清楚,都好做。“右下角战争的主线就是,360是比较啰嗦的这么一个人,总找别人的茬儿。这跟去年发生的事是相符的,一开始封金山、可牛,后来封遨游,包括最后的QQ。”

动画里的结果是,“360败下阵来”。这是张建伟自己事先做出的一个判断,也是他为动画传播效应选择的营销角度,“做360有得做,做其他没得做。表面上反QQ的人多,实际上水军很多,这是我的一个判断。如果这个东西没人看,说明我的判断是错的。但是到最后,说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而这种类型的Gif动画,“制作不会花多长时间,文案的时间最长,每隔两句话一定得有个搞笑的东西出来,不然大家不愿意看。”因此,更多时候需要作者对内容的把握和语言的运用,所以张建伟至今还延续着小时候看动画片的喜好。

“有时候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柯南》或《机器猫》,周末早上也会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而家里摞着几十本漫画书的结果是,跟附近报刊亭的老板已经混得很熟。张建伟说,不光是喜好,有时候也是抱着找灵感的心态去看,“反复看,熟悉情节,如果以后有情节需要,立马就能拿来用。”从2007年起,他还养成了随时记录身边一些好玩的事情的习惯。

张建伟已经制作过至少几十个Gif动画,回过头来看,如果把5集《右下角的战争》当作5个产品,他说总结出了很多东西,对以后的制作、传播已经掌握了一套自己琢磨出来的经验。

先说动画大小,张建伟说:“图片像素在290×150,也就是400k~500k的大小是最合适的。”这是能保证在QQ群里5秒钟内加载完,同时不会被其他人发的图片瞬间顶没了的最佳尺寸;而整个故事情节的时间,则最好控制在两分半钟左右,“《右下角的战争》第一集不到3分钟。短的没意思,印象不深,太长了没人看”。对于没有主线和故事情节的,仅仅想做个好玩的东西,“越短越好,越直观越好”。

至于传播渠道也是有讲究的。目前,他主要通过微博和QQ群转发,“微博什么时候火,什么时候不火也是有规律的,周二是最不火的时候,周三开始升温,周四、周五是最高点,更准确地说是晚上8点到11点,周末开始下降,一直到周二的最低点。”张建伟说,这个结论还得到了新浪内部的认可。目前,他的QQ产品经理群差不多加起来1000人,以及两万出头的微博粉丝是他第一时间的传播受众人群。但是张建伟觉得,微博粉丝达到10万是个理想的适合传播的量级。

当然,他所做的Gif动画也不是个个都那么火爆,“跟电影一样,没有跟他们接触的事情产生共鸣。”针对前段时间的朝鲜半岛危机,张建伟也做了一个3Q大战与半岛危机的流程对比。但是发出去后,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判断不够准确(最开始他得到的消息是韩国开火在先,以此为依据做的内容,但最后新闻证实是朝鲜开火在先),于是赶紧删掉。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喂“沙”》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