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2024-05-07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通用8篇)

篇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物理、增加兴趣、激发志趣、掌握方法,树立学好物理的必胜信心. 重 难 点 介绍物理,激发兴趣. 教具准备(无)教学过程

[引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会有哪些新的内容和要求,我们怎样来学好高中物理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便会知道.

1.介绍物理课本,增加感性认识

物理课本的封面是一幅太空中宇宙空间站及地球组成的画面,它告诉学生,学好物理可以大大扩大人类的活动空间,或者说实现太空旅行必须要学好物理知识。插页1中插图1是说明天体物理中对太阳的认识。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同时太阳黑子的活动也会对人类活动、通讯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图2所不的是滚过山车的安全运行,涉及到曲线运行的知识。图3仙女座星云涉到宇宙起源、天体运动的问题。图4、5是研究碰撞类问题的频闪照片,简单介绍图片的制作方法,并引出动态部题处理的一般方法。插页2所示的是水下导弹发射照片,它告诉人们物理知识在军事上的应用题。第1页的“说明”是本书编写者等。从“目录”上可较详细地了解本己的内容:分九章内容及学生实验、课题研究和附录等。特别介绍附录“部分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希望同学们在学好物理的同时,掌握相关英语单词,为阅读英文原版科普著作及专业书籍打下基础。

具体以第一章的安排为例,了解各章编写结构:有正文、阅读材料和本章小结等,教给学生如何利用目录和章后的小结进行复习的方法。

2.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之所以要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是由物理知识的有用性、有趣性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优良品格的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的作用所决写。

26271.有用性。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大至巨大的天体(10m~10m),小至微观粒-1518-25子(10m);长至寿命达10s的宇宙,短至寿命仅为10s的微观粒子,研究对象的时空跨度如此之大,是任何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理学分成众多的分支,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凝聚态(固态和凝态)物理学、粒子物理学(高能物理)等等。单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章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场所,并有所超越,且对人类的过去和将来给予强烈的人文关怀,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生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由于物理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对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发现起着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确定了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如电解、电镀等。

物理学是现代技校的重要基础,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现代医疗技术

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衣、食、住、行、交往、通讯、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先进设施或仪器,无不与物理学知识及应用有关。一个现代人不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要想在现代社会惬意地享受物理文明也是不可想象的。

物理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如热学的研究,导致蒸气机的发明,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向机械化大生产转变,扩大了人们活动的空间,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电能的开发和利用,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时代。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能源形式——核能,大大加速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核能的和平和军事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发展和格局,对人们的心理也产生重大影响。

对学生个人而言,学习高中物理有短期和长期的功利作用。首先,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高考的必考科目、大学中80%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不仅仅获得了一些物理知识,掌握了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了一些物理习题,更重要是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明确概念、规律的建立及发现的原因和方法,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受到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受到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角答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具备科学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再次,物理学大厦的建立是由许多科学家长期奋斗、不怕失败、改于修正错误、敢于否定前人而逐渐接近真理而完成的,这里有科学家自我牺牲、忘我奋斗;也有科学家苦苦思索而不得、灵感所现而有获的传奇经历;也有科学家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推理,更有科学家学贯中西、巧构妙想的直觉思维„„,这里是丰富的思想宝库,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用心体会,不断地感悟内化,学以致用,见物思想,见理想思人,以人为本,注重思想品德的提升,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那么学生的物理知识、个人素质人格品味会得到同步提升,水平和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

2.有趣性。仅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1)远处崩山,轰隆隆的声音足以让窗户振颤,甚至把酒杯震碎。一次海上大风暴来临之前,曾使一船乘客竟毫无外伤地死去,解剖结果发现均为心脏破裂——这是声波惹的祸!

2)小实验:将收音机调准某电台,正常播音,用一铁盒罩住收音机,声音机小,拿离铁盒,声音又恢复原来音量——电磁屏蔽现象。

3)小实验:做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结果大多猜想与实验结果不符——飞机之所以会飞的原理。

4)小实验: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用蹄形磁铁靠近阴极射线管,会发现电子束发生偏转好像一把无形的“手”在操纵——磁场力的作用。

在现代大型魔术中,声、光、电的巧妙应用,会产生出神入化的效果——物理真奇妙!3.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物理学是如此有趣,如此有用,当然应当学好高中物理。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长期坚持,就产生了较稳定的学习兴趣—志趣。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成长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经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效。

2.掌握学习策略,善于整体把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学习之前,先从整体、宏观去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方法、结构和思路、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再从局部、细节入手,掌握各自知识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应用,在应用中内化、感悟,丰富知识结构,建立多节点相连的知识网络。

3.掌握学习方法,用功到具体方可见成效

物理学习同其他知识学习一样,大的方面,应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再复习巩固、再练习深化提高等环节。小的方面,要重视听好每一节课和做好每一道题。

对教材内容,第一遍读时要“细、慢、思、记”。做练习,要遵循“读、审、建、构、解、思”六步骤。即拿到一道题后,要读明题意,审清条件,建立联系,构造模型,正确解答,分类反思。对待复习,要做到及时复习,抢在遗忘之前进行。要有效复习,左钩右连、纵横联系,注意知识结构的充实,注意技能技巧的掌握。

在学习过程,注意合作学习,强调与教师、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丑,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勇于质疑,和教师、同学分享理解、共同进步。对待现实事物和现象,要有问题意识,有意识地从物理学的眼光去审视,培养探究精神。在学习中还要勤动手、多实验、细观察、善总结,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实践能力。还要注意物理知识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交叉与渗透,相互借鉴,触类旁通,从细微处加以比较和思考,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方法,增强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没有一个现成的完全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只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摸索出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4.树立学习信心,增强耐挫能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每个同学都要树立好物理的信心,同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好物理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有困难,肯定受挫折,但要永不言败,永远追求,增强耐挫能力。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积极投入,你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学习的结果也是多元的,收获也是丰富的。在学习的阶段性评估中,和自己的过去比,知识掌握的丰富了,解题方法增多了,感觉自己提高了,从而对自己增强信心;和其他同学比,我有一定的优势,还有一些不足,准确定位,找准努力方向。要自我激励,不要自我挫败;要接纳自己、宽容自己;自我欣赏但不自我陶醉,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4.小节内容,布置作业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诸言”内容。2.快速翻阅高一物理课本(粗读),回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地方,用一段话来说明。

3.谈谈自己过去学习物理的经验教训以及设想如何来学习高一物理。板书设计 略 教学后记:

篇2: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

2.在总体上认识物理学,认识到物理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

3.知道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在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区别

4.知道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二、重点

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

三、难点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结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学习经历,介绍个人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使学生熟悉老师,拉近

二、导入新课

1.通过阅读课文,讲解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展示物理学美好的发展前景,激发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2.播放序言的视频文件

三、新课教学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与其他科学技术的关系:物理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3.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物理学的发展孕育了技术的革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物理学与思维观念: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改变和扩展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观念进步的伟大阶梯。

5.物理学的未来: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状态,往往既不是完全确定,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但为理解这类现象的混沌理论还远未成熟。

6.高一新生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1)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内容、思维方式、解题方式

(2)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基本要求

(3)学习用品的要求

(4)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三、总结与鼓励

篇3:浅谈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 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 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 主要为依赖和适应。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农业时代, 人类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 它的规模小、强度低, 其负面影响较小, 人类与自然保持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在工业化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增强, 又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类能动作用的思想, “人定胜天”的思潮以及“人类中心论”等占主导。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 由于片面地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 往往违背客观规律, 酿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 不断得到回应和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工业化后期全球环境问题突出,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潜在性,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在20世纪初还未能被人们所普遍认识和关注。20世纪下半叶, 全球环境问题开始凸现。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问题, 已制订有关国际公约, 开展合作。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生态安全, 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冷静地反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总结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寻求发展的新模式, 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及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

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 地球的历史既是自然史, 同时又是人类的历史。人类有自然属性, 又有社会属性。人类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 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 与一般存在物有本质区别, 因而在自然界占有特殊的席位。人类是自然历史演化的产物, 人类属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发生学关系、实践价值关系、心理适应关系、情感道德关系、美学欣赏关系以及反映认识关系等。在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有客观存在的价值,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是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们想要估价出大自然的价值, 结果表明, 人类只是这个大自然中微不足道的部分。可见, 价值不仅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 而是掌握在大自然手中。人们在评价大自然时应当遵循大自然, 大自然的价值确定了人对大自然的义务。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强化的“人类中心论”, 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人类中心论”漠视自然客体, 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 已渐失去社会思维主体地位;“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价值主体地位, 过于激进, 难以让人接受。因此, 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人类实践的终极价值尺度的弱化“人类中心论”, 基本上是合理的, 人们应当走出强化的“人类中心论”。应当用相对的、可变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的有效维护, 不是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开放的环境伦理学应能包容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 只有以全球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环境保护, 才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包容性。应当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的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 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 地区及国家利益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发展。从全球角度出发,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正确处理,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篇4: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关键词】教学方法 物理与人类文明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49-01

“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外不少高校中实施,比如美国的芝加哥、密西根大学。在我国,这种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兴起,也逐渐成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一种重要途径[1]。作为高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一门重要的课程,物理与人类文明是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开设的较为普遍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往往以大班教学模式进行,相对而言,具有学生数较多,学生专业背景复杂等特点。因而,针对该课程开展“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一、“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简介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该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互动环节,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学生素质培养。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组织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即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2]。大班教学人数一般上百人,甚至几百人,但小班讨论课的人数一般不多,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十人左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弥补了当前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2]。此外它不仅有利于师生互动,加强交流,增强感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的特点

1.课程内容浅广

作为面向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课程,《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深奥的物理知识,而是更着重于文化素质的培养。因而该课程内容对于物理专业知识则是浅尝辄止,但内容范围涉及较广,它更注重物理思维的科学素质培养,但也不乏物理的趣味性。

2.学生分散,组织难度大

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一般都是作为高校的一门选修课程,因而所面对的学生比较分散,不同专业的学生齐聚一堂,这对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学生专业背景复杂

教学对象即学生具有复杂性,既有物理知识较为扎实的理工科学生,也有缺乏物理知识背景的文科学生。这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物理背景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是相对困难的。

三、在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中实施“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1.改变了传统被动接受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传统的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这种上课模式,不但缺乏交流,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的方法,增加了小班讨论课,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互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帮助,也使得教师在互动环节中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进一步组织提高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2.增加小班互动环节,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小班的互动环节,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面对教师的提问,也有利于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便于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了师生情感交流,增强了师生相互信任

高校师生接触和交流较少,师生之间相对而言有较大的隔阂。对于选修课而言,这种交流和接触更少。通过小班教学讨论互动,增加了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的情感,不但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4.学生较为分散,组织小班教学有难度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选修课的学生较为分散,这对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道。尤其是小班讨论课程,由于课程冲突,很难选定时间去单独安排。这是该课程实施“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主要弊端。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紧跟当代科技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互联网技术。比如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课程就利用微信技术讨论来替代部分小班讨论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5.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较少,增加了教师工作量

传统的大班讲授教学模式是在师资资源紧缺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师资紧缺现象有所缓解,但师资不够充沛的情况依然存在于不少高校。小班讨论环节,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其中,这对师资缺乏的学校而言依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一味让原来大班授课教师去组织教学小班讨论,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这些教师的工作量。针对这个问题,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让其他教师或者研究生助教参与到小班讨论中去。但由于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授课主题未必能够被小班教学教师所能领会,使得小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今后需要探讨的内容。

四、我校在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中实施“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学的实践经验

我校在2014年开始实施了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课程的尝试。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经验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总结:第一,多位教师参与授课和组织讨论课,各自发挥教学专长,有效减小每位教师的工作强度;第二,以书本为辅,讲座为主的专题内容教学模式,改变单一依赖课本知识状况;第三,结合当前热点科学话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五、结束语

“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目前虽然还处在探索尝试的阶段,但通过对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得实践教学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大班教学、小班讨论”这种教学模式,还是较为行之有效的。这为其他课程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培武.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标准化工程专业”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5, (1):22-23.

[2]朱艳敏, 陈超.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合作性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 (8):62-63.

[3]“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育走进移动互联时代, 2014年11月04日, http://edu.ifeng.com/a/20141104/40856885_0.shtml。

作者简介:

篇5:物理与人类文明心得

当时在选课的时候就很喜欢这门课程,以前我的班主任就是物理老师,因此对物理方面的东西就特别感兴趣,看了教授讲的一些内容过后,更加发现物理对我们的作用极其的重要。学习物理与人类文明,首先要弄明白,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物理学与其它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物理学的思维观念,物理学未来的发展以及怎么学好物理学。我在看的过程当中,理解了物理学的三大特性:基础性,技术性,思想性。

物理学史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化独立,甚至形成了新的独立学科和分支学科。

物理几乎是一切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影响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科技也依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的发展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

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这些思想方法和物理学的研究成就一道在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指引着人们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断追求真善美,推动人类文明的车轮该滚向前。

物理学家惠勒说:“没有一种只讨论物理学理论的物理学理论能够解释物理学。我相信随着我们继续不断地试图理解宇宙,我们同时也在试图理解人类。物理世界是在某种深刻意义上同人类在一起的”。以某种奇特的方式,这个宇宙是一个让人参与的宇宙。可见,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篇6: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浅析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

学生姓名: 谢 云 艺 所在学院: 管 理 学 院

专业年级: 工商管理111班

学生学号: 1111010141 指导老师: 唐延林老师

2013 年 12 月 13 日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物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相对论,是一个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相关原理和现代时空观以及他们在当今社会中的巨大影响方面,来论述“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笔者初次题写物理学类文章,多有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朋友们海涵。

关键字: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等效原理 四维时空的不变论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现代时空观 洛伦兹变换

目 录

一、前言....................................................................1

二、相对论的概念............................................................1

三、狭义的相对论............................................................3

1、狭义相对论概念.......................................................3

2、狭义相对论的提出背景.................................................3

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4

4、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5

5、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6

6、质能关系、质能转化...................................................6

四、新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7

1、广义相对论概念.......................................................7

2、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8

3、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及一些预言.......................................9

4、相对论的时光观.......................................................9

五、相对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10

六、论文小结...............................................................11

附:参考文献...............................................................13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 页

一、前言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又过了半个学期,这半年来,在唐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下,我们完成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学习,临近期末,是课程结束的时候,也是我们的知识用到实处的开始阶段。还记得老师讲授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四章的内容——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由于个人的原因,对爱因斯坦有着莫名的崇拜,同时也对他老人家的相对论非常感兴趣,以至于本人对这一堂课印象非常深刻。本来就有想写点东西的想法,再加之老师交给我们完成课程论文撰写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务须对本次课程的学习总结反思一番,鉴此,笔者作如下小论一篇------浅析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有力工具,物理学又是一种哲学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为我们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物理学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直接地推动作用,几次工业革命便是最好的验证。其都是由于物理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构成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技能。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又有了崭新的进展,带来相应的新技术革命。

二、相对论的概念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2 页

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数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3 页

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三、狭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绝对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即绝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2、狭义相对论的提出背景

在19世纪末,人们知道光速是有限的,在测量光速时发现,木星卫星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相同的,而不管地球是朝向卫星运动还是背向卫星运动。这不符合物体运动的速度叠加原理(A参照系相对于B参照系速度为v1,A上发出相对A速度为V2的物体,物体相对于B速度为V1+V2),而符合波的性质,因为当时已知的所有波都有介质,因此人们假设光也有介质,定名为“以太”,光在以太中稳定传播,所以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由于地球并非宇宙中的特殊天体,以太应该对地球有相对运动,而著名的迈克耳孙(A.A.Michelson)和莫雷(E.W.Morley)实验证明了相对地球运动的以太不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以太,以太就是对地球静止的,这里和一些人认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4 页

为的证明了以太不存在,叙述上有一点点区别。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两条假设:

1。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也就是说,所有惯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都是等价的。(够绝对的)

2。光速不变原理:在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考系中,所测得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等的。

1964年到1966年,欧洲核子中心(CERN)在质子同步加速器中作了有关光速的精密实验测量,直接验证了光速不变原理。实验结果是,在同步加速器中产生的一种介子(写法是派的0次方)以0.99975c的高速飞行,它在飞行中发生衰变,辐射出能量为6000000000eV的光子,测得光子的实验室速度仍是c。

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相对性原理——所有的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均一样。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5 页

(2)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均相同。

4、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1)同时的相对性

在车厢上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地面上看来并不同时发生。

同时性具有相对性。

(2)时间延缓

(3)长度缩短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6 页

表明空间也是相对的,在不同参照系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在一个参照系看物体是一个正方体,在另一个参照系可能是长方体;在一个

参照系是球形,在另一个参照系却是扁球形的。

表明物体的形状是相对的。

5、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

狭义相对论中,距离和时间在不同的参照系是不同的。然而 s(ct)(r)(1)质能关系 22是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表明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相互间存在联系!

6、质能关系、质能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例如氢与氧结合生成水,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氢和氧的质量之和。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被认为是氢和氧原子中储存的化学能,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能量和质量分别守恒。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7 页

爱因斯坦要使物体运动定律既满足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又要求低速下与牛顿定律一致,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物质可以转化为运动能量,能量也可转化为物质。

物质与能量相互等价

Emc2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

静止质量可以转化为运动质量:如正负粒子相互湮灭成光子,而光子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反之亦然。

(2)质能转化

氢与氧结合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氢与氧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之差(也称质量亏损)。

化学反应的质量亏损比例约为一千亿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核反应的比例约为一万分之一到一千分之一。

50克物质全部转化为能量,可将西湖中的所有水加热到沸腾。

四、新的引力论——广义相对论

1、广义相对论的概念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物体的运动方程即该参考系中的测地线方程。测地线方程与物体自身故有性质无关,只取决于时空局域几何性质。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8 页

而引力正是时空局域几何性质的表现。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仍然顺着最短距离进行运动(即沿着测地线运动——在欧氏空间中即是直线运动),如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太阳转,造成引力作用效应。正如在弯曲的地球表面上,如果以直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地球表。

2、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广义协变原理

自然规律对于任何参照系而言都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2)等效原理

匀加速参照系可与均匀引力场中静止的参照系等效。

比萨斜塔实验 m引=m惯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9 页

3、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及一些预言(1)结论

引力大的地方时间过得慢 ;

引力导致空间弯曲。(2)预言

恒星光的引力偏转;

雷达回波延迟;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4、相对论的时光观

(1)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均匀的,相互独立的;根据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即在不同的参照系时间是不同的,物体的形状,质量等都是不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参照系中的所有钟都校准了,即相互同步的,在另一参照系看这些不同地点的钟都不同步了。(3)四维时空中的“不变论”

相对论(relativity)不同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理论。

寻求不同参照系中各观测量之间的联系,重点是不同参照系中的共性,即所谓的“不变性”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参照系中是不变的,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在不同参照

2GMT12tcr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0 页

系中是一样的。

时空会影响物质的“内在的特性”!

物质也会反过来改变时空!时间与空间不仅是相对的、相互关联的,而且与物质存在有关,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五、相对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大家都知道时间也是相对的,是和质子裂变的速度的比较.这个事情推论到人的身体要素上也是成立的.当人体机能所进行的分子裂变超过正常的时候,也就是新陈代谢大量造物的时候,即新造的多而代谢的少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体内质子裂变将明显超过时间相对的质子裂变的速度,因此在这个人的内心的心理时间就会比外界的正常时间长.比如小孩子,由于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他们的内心就我们正常人的时间感觉长,因此他们表现的好动.不过这个心理时间可以通过人的意念,欲望所控制,因此有些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比较安静,比较镇定,那是他们从心理上把肌体质子裂变的比例因子用意念给缩短了.如果这种意念能够长久的保持和利用,这样的孩子在成人以后多能表现的临危不乱,很容易成大事.而且这个肌体质子裂变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受到临时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人在焦虑,忧愁,烦恼,悲伤的时候,此时人的体内的质子裂变激烈,质子的剧烈裂变导致激烈的心理暗示.这个心理暗示是在加速质子裂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影响,因此此时的心理暗示比正常情况下普通的心理暗示强烈的多,因此人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1 页

们在危难,忧愁,烦恼前的心理暗示往往是极其激烈的,激烈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理念信仰.相反的,如果人类利用这个心理暗示加速自己的战斗决心和意志力,这将无形的增大这个人的意志力.就象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其实不是爱情有力量,而应该是质子裂变下心理暗示所造成的能量的累计.因此21世纪更伟大的生命科学将从浅层次的人类心理意识行演变成引导这种心理意识革命的更伟大的战斗中去.到那时,人类的很多极限将需要重新谱写.六、总结

我们的物理学有许多的哲理性的解释、原理和概念,它都可以被借鉴推广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多领域的创新,使我们社会、个人健康发展过程中积累智慧,不断合理前进。当前不管是社会、民族、科技都朝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爱因斯坦、莱布尼茨、波尔、费曼、杨振宁等世界物理学大师都很欣赏中国古代的系统而有机的思维,并试图用系统的东方思维方式寻找自然界中各种矛盾理论的大统一理论。爱因斯坦为这一方向做出了前期的贡献。狭义、广义相对论正是统一各前期各学科理论矛盾后得出的伟大物理理论。他还历史性地提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事实上这种表现方式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有了,并且早已成功地运用到中医学中。在中医学中,爱因斯坦的“质”被解释为“血”,“能”则被解释成“气”。质能的辩证统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经以“气血”的辩证理论,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健康问题而服务。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2 页

我们在学习各领域学科时,应该不忘记与自然、历史、思想、文化、人类社会和积极的处世哲学相联系。在学习自己的学科时,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综合以上论述,物理学自其诞生便作为一门能够不断改写和更新人类文明的学问而存在并不断丰富发展着;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是每一位科学家有目共睹的。物理学不仅满足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对工业科技进步及其它自然科学发展潜移默化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物质生产开拓了新的空间,而且为人类精神世界积淀了丰富的宝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通过这一次的理论实习,我受益匪浅,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习得很多平时都见不到的物理学理论,真的好不容易。同时,我也在反思,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为了学习理论而来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啊,我想老师授课的初衷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很多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该学会自己实践,用现实实践来补充书本理论,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武装自己,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现代知识分子。

正如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曾所言: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所以,这一次,我学会了物理学理论,也理会了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任重道远,然我将继续奋斗到底,争取有一天能够将物理学继续发扬光大。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3 页

附录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版上册

【2】理查德•费恩曼.费恩曼物理学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千年版第一卷 【3】胡盘新、汤毓骏、钟季康、程守洙.普通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上册 【4】哈里德.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物理学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六版 【5】哈里德.哈里德大学物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六版上册

篇7: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教学设计

科目

教学对象

授课者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出自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一〕,是整个高中物理的绪论,也是高中第一堂物理课。

绪论课给学生第一印象,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向我、价值追求、教学风格和特色留下深刻印象,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很有帮助。?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中的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物理学与思维观念〞,“物理学的未来〞,全景式地展现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开展,观念转变的作用和影响,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绪论教学的素材,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物理学的内容,怎样学好物理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本节课知识点间关联不强,但丰富的物理资源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多介绍些会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促进,思维的转换和对未来的影响;

2.认识物理学在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3.知道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及物理学的核心地位;

2.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高中物理与初中在内容、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景式地了解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等各个方面以及对社会开展、观念转变的作用影响,提高科学素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些经过中考洗礼的学生们都是怀揣着梦想来到高中,对每一科都是很期待的。而对物理来说,学生那么是憧憬和害怕参半,他们经过选拔上到重点高中后都想试试学好物理,然而学长们又会把对他们学习物理的困难传达给他们,而通过绪论课可以把学生的视野翻开,告诉他们物理在众多方面的应用和对社会的奉献,让他们认识到学物理的作用,再通过介绍物理学家们如何创造发现和创新,帮助学生们建立勤奋求实,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需要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内容多,素材丰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作用,介绍物理学史来到达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幻灯演示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复习提问

物理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呢?

学生自由答复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一个自由释放思想的课堂

2、新课教学

远到宇宙深处,近到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在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无处不在。

学生观看

图片介绍

再次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1〕发现了事物或现象,怎样研究其中的道理呢?

四个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杨氏双缝干预实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

2〕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实验进行,对高中实验初步认识,了解一些物理学史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拓宽视野,认识到物理学习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介绍牛顿和赫谢尔的实验

学生充分体会牛顿发现三棱镜色散现象后,英国的赫谢尔发现红外线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思维推理的科学,是极富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科学。

展示大量图片〔各个行业如:航天技术、电器、军事、交通、机械、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VR技术、纳米技术、激光焊接技术、电子信息等

等〕

学生观看图片,自己发现高中局部要学习更多的内容

物理与其他科学技术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学生回忆历史、调动自己对各个时代技术的认识

物理学与社会进步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机械决定论——洛伦兹的蝴蝶效应

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史,而且还能认识到两种思维观念

物理学与思维观念

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创造和发现

学生充分思考,调动自己原有认知,并意识到我们还有好多课题并没有研究出来

物理学与未来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38岁

牛顿创造微积分时才22岁

爱迪生创造留声机才29岁

贝尔创造

才29岁

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才有31岁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才有26岁

沃森提出DNA双螺旋模型时才有25岁

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些科学家有重大奉献都是在年轻时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介绍初中与高中的区别

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在高中将要学习的物理

让学生做好学习物理的准备

3、课堂小结

几分钟的视频,简练的总结绪论的内容

学生观看

篇8: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公选课

《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通过材料与人类历史的互动发展、材料与人类生活、材料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三大部分的论述, 使读者在丰富环境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新型纺织材料、轻量化材料等新型材料科技知识的同时, 能够认识材料对人类历史、环境、能源、信息、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 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的科技人文素质类的公选课。作为高校公选课, 受众对象是非材料学专业学生, 不具备良好的材料理论基础,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公选课课程的特点

1.1 公选课的生动性

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中核心课和选修课, 它不是专业课, 是一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课。学生选修公选课的目的, 是为了拓宽视野, 开阔眼界。这也决定了通识课不能给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这门课必须生动, 有趣, 上课时让学生感觉像进入电影院一样, 充满吸引力。因此,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一对多,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1.2 公选课的知识性

学生选修这门课, 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是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设计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的同时, 要把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展现给同学, 并使之与生活相结合。

2 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2.1 多媒体教学模式

由于该课程是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且都是95后, 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思维活跃, 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 微博、微信、论坛等, 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并穿插一些音乐, 视频等丰富的视觉, 听觉冲击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这样, 能使课堂更生动, 有吸引力。

2.2 案例教学模式

《材料科技与人类文明》这门课程, 有很多一些经典的材料科学与人类生活的经典案例。讲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和青铜铸造技术时, 就采用著名的青铜器件曾侯乙尊盘为例。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现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 可免费参观。通过这个案例, 介绍青铜器件的铸造技术陶范铸造和失蜡铸造两种工艺。在曾侯乙尊盘的制造工艺研究中, 将对这两种工艺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尝试。同时, 也给学生带来了好奇, 究竟是采用哪种工艺, 能铸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曾侯乙尊盘。随着这个案例讲完, 学生对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等知识很轻松地掌握了。

2.3 以学生为主构建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引导学生融入角色, 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对技能的训练, 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1]。例如, 在陶瓷与茶文化中, 给学生介绍了生活中的茶具—紫砂壶。这里, 涉及到一些紫砂壶的选用, 怎样判断真假紫砂壶。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让几个学生扮演紫砂壶店的老板, 几个学生扮演购买者, 几个学生扮演围观者。让扮演紫砂壶店的学生把假的紫砂壶卖给什么都不懂的购买者。扮演懂紫砂壶购买者的第二批学生上场, 与扮演紫砂壶店老板的学生进行理论, 揭露出紫砂壶店老板以假乱真, 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通过这种情景模拟, 让学生参与进来, 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教学, 一直以来, 教师占主导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校公选课, 选课人数多, 很难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因此,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呢?给学生布置小论文, 让学生运用课堂教学的内容, 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来写论文。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学生会主动地查找相关书籍, 文献, 并对查阅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内容组织。这也可以作为公选课的考核。没有考试的压力, 学生也愿意去尝试, 当然, 在这过程中, 要对学生进行监管, 要不就沦为直接从网上下载了[2]。

3 总结

依靠建构理论, 在《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 实施了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学生中反响不错。这里涉及到多元化教学模式, 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参与进来, 因此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以学生为主进行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成就感, 使学生由传统单一的聆听者转变为思考者。

参考文献

[1]赵梦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学园, 2014, 31:30-31.

上一篇:四年级暑假作文500字素材下一篇:202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整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