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2024-04-20

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共8篇)

篇1: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物理学的发展与完善导致了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现代工业及科学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实验既为物理学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现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当前我国为了积极跟踪世界新科学技术,要努力在生物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激光、超导、通讯等新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科技发展。这些科技发展,都是与物理学的应用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物理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可以使人们很好地认识世界、了解自然。同时,它对人们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技术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与物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总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共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乃至整个世界。

蒸汽机的发明和牛顿力学的建立,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划时代的伟大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奠定了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并对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大发展,采矿业,航海业甚至战争等的规模扩大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它们都涉到动力机问题。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推动活塞工作的抽水机。瓦特对蒸汽机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765年,他把蒸汽的冷凝过程安排在汽缸外进行,实现了汽缸的恒温。这是对原始蒸汽机的关键改革。蒸汽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取代了农牧业而成为产业结构中核心支柱产业。

电磁理论的发现和建立,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它以电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电气技术开发和应用为基础,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同时,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带动了一些新兴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对电磁波运动规律的研究也是电讯技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的物理学家相继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变压器、交流感应电动机和输电系统。这些研究和发明, 为建造

大容量电机,获得强大电力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实验室里成功的技术开发,引发了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革命的过程中,电磁场理论规定着革命的方向,指导着电力系统技术体系的建立。事实再一次证实了科学包括物理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作用。

量子理论与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计算机问世为标志,目前方兴未艾。从1904年发明二极管起,到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止,是信息技术史上的“电子管时期”。1947年随着半导体晶体管问世,信息技术史进入了“晶体管时期”。此后,集成电路的发明,打破了电路与元件分离的传统观念,使电子设备微形化。经过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又在迅猛发展。而计算机就是由这些物理元件组成的信息处理工具。网络时代随即到来,新物理技术,如光纤的应用,掀起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高潮。

技术的发展,是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物理学方面,由于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导致了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变革,在此基础上使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地学等基础科学从经典形态发展到现代形态.产生了一批崭新的交自然科学,使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到新的现代水平,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与理论基础.这一庞大的现代自然科学群为高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背景和前提条件.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的原子能,电子技术,激光,生物工程等应用时代.是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海洋,和核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特点.这些技术发展将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的影响.新的科学技术项目不断地还在增长,突出地显示出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出现的科学发展盛况.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与高科技

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的地位是由自然科学群体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是长期的、稳定的。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物理学处于基础的领导地位。

这一观点会招致来自其他学科的争议。对这些争议的回答是:(1)对于数学:首先,数学本身不能回答其本身的数学形式逻辑体系的客观真实性的问题,数学形式体系的真实性要靠物理学体系去认证。其次,数学的发展有两个动力,即数学内部逻辑发展需要和外部的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需要。然而,数学是定量的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维的工具,对现代科学技术,它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2)对于化学: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表述化学定律的基础,现代化学在理论上离不开量子力学,在实验上离不开现代物理学测量技术。③对于生物学: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更定量、更准确。

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首先,物理学定律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的,使人们在技术上运用这些定律成为可能;第二,物理学有许多预言和结论,为开发新技术指明了方向;

第三,新技术的发明,改进和传统技术的根本改造,无论是原理或工艺,也无论是试验或应用,都直接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物理基本定律与原理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就不可能有现代生产技术的大发展.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19世纪中期开始,电力在生产技术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是与物理中电磁学理论建立与应用分不开的.现代原子能的应用,激光器的制造,人造卫星的上天,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生物工程的兴起等等.都是与物理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的.物理学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实验既为了物理学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了现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从20世纪初开始,超高压装置,超低温设备,油扩散真空泵的先后发明,为现代创造极端物质材料提供了条件.随着电力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用途重大的精确计量的电动装置和电子仪器.自伦琴发现X光,汤姆逊发现电子以后,相继又有阿普顿质谱仪的发明以及同位素测定,红外线光谱,原子光谱等仪器的产生.30年代发明的电子示波器,电子显微镜,40年代发明的电子计算机等等,不但使物理学家可直接观察到电子运动规律和物质结构等微观现象,而且亦为生产技术开拓了一条技术研究及自动化控制的新途径.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

篇2: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论系统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从成立至今产生了众多学派,学派之间存在分歧.这是由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隐、复杂与不确定,以及各学派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存在差异造成的.这种局面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系统科学的出现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心理学家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并在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上不断取得突破.随着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接近人的心理的本来面目.

作 者:陈曦 张积家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631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分类号:B15关键词:现代心理科学 系统科学 混沌理论

篇3: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人类近代科学研究的基本上还是宏观领域的问题, 其对微观和宇观领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触碰到了它们的门槛。而现代科学则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 把科学研究的领域向微观和宇观两级大大延伸了。

宇观和微观领域研究的方法与宏观领域研究的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这就是, 宏观领域的研究仅凭借人们的自然感官和简单的试验观测仪器和设备就可以实现, 而宇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则必须借助于复杂的试验观测仪器和设备, 甚至是庞大的设施才可能实现。

由于通过了复杂的试验观测工具的中介, 就导致了这样一种情景的发生: 一方面, 中介工具必须借助于某种科学理论的解释和设计, 另一方面, 中介工具与所探测的对象之间必然会发生某种不可遏制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相互作用, 中介工具是把人类不可能直接观测到的对象信息转换重构为人类可直接观测的样态。这样, 任何一种通过中介工具的观测结果便不仅依赖于中介工具的性质, 而且还依赖于相应的科学理论对观测结果的解释方式和解释原则。于是, 在科学理论、科学仪器、观测结果、对观测结果的解释和评价这四者之间便建立了某种统一性的关系。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改变, 由此所建立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理论都将会有所不同。事实上, 当某一科学家或科学团组宣称他们在宇观或微观领域发现了什么的时候, 他们必须同时说明他们是通过怎样性质的观测仪器的中介, 采用怎样的观测路径和方法, 用什么样的科学理论范式的解释而实现这一观测结果的, 如果不说明这一切, 别人便不可能重复他们的工作, 也便不可能认定他们的观测结果是否有效。

由于对科学理论和科学仪器的高度依赖性, 在现代科学中便出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事情: 一方面是通过不同性质的科学仪器对同一对象进行观测时往往会获得十分不同的观测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对同一科学仪器观测到的同一结果从不同的科学理论范式出发所作出的解释也将会有所不同, 甚至完全对立。

对于前一种情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观测结果及其性质的争论。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分别由不同的仪器观测到的, 这就是“波粒二象性”。为了调和这一矛盾, 量子力学的领袖人物玻尔 (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提出了著名的折中性理论———互补原理。玻尔认为:把测定位置和测定速度的两类仪器分别观测的结果“互补”起来才能得到对粒子的完全认识, 而同时应用这两类仪器去观测同一粒子是不可能的。他还认为, 对于微观粒子行为的观测不可能在纯粹客观的水平上进行, 因为相应的观测必须依赖于观测的方式和观测仪器的性质。“互补原理”的提出显然依靠的是哲学的想象和思辨, 在人的认识中, 用主观连接的方式, 把分别所做的不同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加以把握。

对于后一种情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和玻尔的那场关于微观粒子行为诠释的“世纪大论战”。在经典物理学中, 一个质点的状态是由其位置和速度确定的, 而这个相应的位置和速度又是可以直接而同时被观测到的。如果我们已知作用在一个质点上的力,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 加上初始状态, 就可以计算出该质点开始运动之后任何时刻的状态。这就意味着, 在经典物理学中, 物体的行为不仅是可以精确度量的, 而且还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这一情景规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决定论的性质。然而, 在量子力学中对微观粒子状态的测定却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景。互补原理、测不准原理揭示: 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成对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度, 例如位置和动量、方位角与动量矩, 其中一个量越确定, 则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时间和能量也服从测不准关系, 其具体含义是微观粒子存在于某一能量状态的时间越短, 则这一能量的确定程度越差。另外, 按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 我们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物理过程, 只能进行概率描述。这样, 量子力学揭示了我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非简单因果性和非决定论的性质。

面对这一情景, 就存在一个对量子力学的相关结论如何评价和诠释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个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微观世界中, 微观粒子的行为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概率性、随机性的非决定论性质。在量子物理中应当抛弃因果性和决定论的概念。玻尔说:“体系的态的一种单义的定义就很自然地不再可能, 从而通常意义下的因果性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1]。

另一个是爱因斯坦所持的观点。他认为宇宙、宇宙事物的运行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目前的量子力学所达到的成就还不是一种具有完备性特征的理论, 它还仅只是一种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讨的暂时形式, 在目前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行为的概率性解释的背后必然还存在着某种更为深刻的实在的规律性的东西。他说: “上帝不是在掷骰子。”[2]221

其实, 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问题的争论所体现出来的分歧与其说是科学的, 还不如说是哲学的。人类科学发展的有限性使人类所有科学研究的暂时结果都不可能具有终极结论的意义和价值。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关于量子力学所取得的现有成果是否具有终极结论的意义, 以及其可能达到的终极性的程度的哲学思辨。爱因斯坦坚持捍卫物理学的严格因果决定论的观念, 把量子力学观测到的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行为看成是人类认识暂时达到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状态并未真实反映微观世界的本性。而玻尔则恰恰相反, 他认定微观世界本身的行为方式就具有概率性、不确定性、非简单因果律的非决定论的复杂性。

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简单因果律和概率因果律、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等观念的对立, 既是科学的, 又是哲学的, 同时又是源于科学的哲学, 还是源于哲学的科学。这样, 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所体现出来的正是现代科学中所呈现的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一般趋势。

二理想实验和相对论中体现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创立了相对论理论, 而且还在于他同时创立了证明他的理论的全新物理学方法———理想实验法。与一般物理学家给我们的形象完全不同, 爱因斯坦的理论并不是从通常物理学家所摆弄的仪器、设备、瓶瓶罐罐和各种试剂中获得的。

科学中的理想实验是在遵循已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 凭借思维想象的逻辑思辨对某些不可能在现有实验条件下进行直接检验的科学假说进行证明的方法。这正是一种通过哲学的理性思辨而达到某种科学结论的科学活动。无论是从这一活动的前提和过程, 还是从这一活动所获得的结果来看, 它都集中体现了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关系。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所要证明的是在高速运行过程中, 在质量向能量转化的运动过程中, 时间和空间性质的变化,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要证明的是在引力场中时间和空间性质的变化。他为了证明这两种变化而分别设计的“光速列车”和“宇宙升降机”, 都既是一种哲学的思辨, 又是一种科学的遐想, 还是一种艺术美学的展示。

爱因斯坦特别强调了思辨性、虚构性, 以及逻辑和艺术的形而上学之美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非凡作用。他说: 我“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序, 而我正试图用放荡不羁的思辨方式去把握这个世界。”[2]415他还用“自由游戏”来描述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本性。他强调: “我们的一切思维都是概念的一种自由游戏; 至于这种游戏的合理性, 那就要看我们借助于它来概括感觉经验所能达到的程度。”[2]3

有人对爱因斯坦的“放荡不羁的思辨方式”、“概念的一种自由游戏”的说法多有微词, 然而, 他们并不明白, 爱因斯坦所强调的“放荡不羁的思辨方式”、“概念的一种自由游戏”正是哲学和科学思维的自由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也正是哲学与科学不可分离、内在融合统一的人类理性活动的根本性质。

从自由思维的创造性特质出发, 爱因斯坦对科学研究中简单归纳方法的经验论特征进行了批评。他强调说: “事实上, 我相信, 甚至可以断言: 在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的语言表述中所出现的各种概念, 从逻辑上来看, 都是思维的自由创造, 它们不能从感觉经验中归纳地得到。”[2]409在爱因斯坦看来, “任何理论都是思辨性的”[2]502, “任何一种经验方法都有其思辨概念和思辨体系”, “只有最大胆的思辨才有可能把经验材料之间的空隙弥补起来。”[2]585这就是说, 任何理论本身都不可能没有哲学, 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思维的思辨性的自由创造。

爱因斯坦不仅强调哲学思辨在科学理论建构中的非凡价值, 而且还十分重视虚构性因素在科学理论建构中的作用。在爱因斯坦看来, 由于现代科学对宇观和微观领域的探讨日益远离了人们的宏观经验尺度, 日益被各种理论假说的范式所左右, 所以, 合理地虚构性将会日益成为建构科学理论的有效手段。他强调说: “基础的科学理论原理具有完全的虚构性”[3], 而他所创立的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的虚构特征却是完全明显的”[2]315。事实上, 爱因斯坦证明其相对论所提出的理论初始前提, 以及其所设计的理想实验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虚构性。然而, 正是这种思辨和虚构给爱因斯坦的理性思维插上了翅膀, 使它能够在理性自由翱翔的境界中, 凭借逻辑力量取得了一般人不可能期及的极高科学价值的成果。

爱因斯坦强调的科学中的思辨性和虚构性具有一致性, 这其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不仅意味着科学探索和哲学研究一样都需要发挥理论思维的自由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而且还同时就意味着, 科学探索和哲学研究之间的相融性和统一性。

当然, 我们也不能把爱因斯坦所强调的科学理论建构中的思辨性和虚构性绝对化。因为, 在真理性的层面上, 爱因斯坦并没有赋予这种思辨性和虚构性以绝对自由的性质。爱因斯坦是一个坚定的实在论者, 他毫不怀疑地承认外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他强调说: “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 都是从经验开始, 又终结于经验。用纯粹逻辑方法所得到的命题, 对于实在来说是完全空洞的”[2]313。他还明确地指明: 必须以观察到的事实为“最高裁决者”[2]262, “唯有经验能够判定真理”[2]508。

爱因斯坦的这样一些观点体现的正是一种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极富辩证思维特色的理论。这样的一种人类认识方式的辩证法充分说明, 人类创造的所有层次的知识, 都具有科学和哲学内在融合的统一的性质。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内在而具体的呈现着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的统一性。

另外, 爱因斯坦还特别推崇逻辑和艺术的形而上学之美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非凡作用。他对西方哲学中流行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观点持有明确的批判性态度。他认为在自由思维的科学研究中, “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他说, 如果绝对排斥‘形而上学’, 那么, “就很容易相信, 所有那些不能从感觉材料中推出的概念和命题, 因为它们都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都要从思维中被清洗掉。”这样一来, “就会把任何思维当作‘形而上学’而绝对地排斥掉。”[2]409爱因斯坦本能地认为, 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自然是按照简单性的美的原则运行的。所以, 真正的科学定律应当符合逻辑简单性的美的原则。他说: “我相信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具有一种客观特征, 它并非只是思维经济的结果。”[2]216; “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 也就是说, 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2]380。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才强调指出: 构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尽可能简单, 并且在数目上尽可能少”[2]314。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他所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数目都是很少的。这样的理论既符合他所倡导的逻辑简单性原则, 也符合他所追求的科学理论的美的艺术原则。

我们只有理解和把握了爱因斯坦关于人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看法, 我们只有理解和把握了爱因斯坦关于自然的客观性、简单性的观念, 我们只有理解和把握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和美的艺术性的追求, 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 他这样一个崇尚理性自由思辨的、具有非凡科学创造力的世纪伟人, 为什么能够跟玻尔展开那样一场世纪大论战。其实, 他之所以直到逝世也不认可目前量子力学对微观世界所进行的概率性解释的完备性, 他之所以始终不放弃严格因果律、不承认上帝会掷骰子, 并不是因为他没有看到量子力学领域所取得的相关实证性成果, 而是他不相信这些实证性成果所揭示的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 因为, 这一特征违背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简单性的认定, 违背了他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和美的艺术性的追求的理想状态。由此, 我们也可以认定, 正是哲学观念和哲学理论的差异, 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差异, 导致了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世纪大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体现的恰恰是: 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 以及在此双向互化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三微观终极性探索中体现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人类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终极原因的追寻一直未曾停止。古希腊原子论哲学所承载的实体实在论的关于世界终极原因的哲学观念和世界图景, 经过近代科学中牛顿力学的“永久粒子”和道尔顿对化学元素的“原子论”解读, 转换成了近代科学的实体实在论的观念和相应的科学世界图景。然而, 科学的发展并未给科学界多少时间来庆祝关于世界终极性原因已被破解的胜利的狂欢。

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 ( Michael Faraday) 在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概念。继法拉第之后,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 James Clerk Maxwell) 证明和重新概括、阐释了法拉第的思想, 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即麦克斯韦方程组。爱因斯坦曾对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作出过极高评价, 他说: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思想是“物理学自牛顿以来的一次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效的变革”[2]295。

爱因斯坦为什么说电磁场理论的提出是物理学中发生的最深刻和最富成效的变革呢? 这是因为, 电磁场理论揭示了一种不同于有质量的实体的另一种实在。“磁力线”、“场”的实在性不可能通过质量来测度, 只能通过能量效应探知。这就意味着, 构造世界的基本材料并不仅仅只能是一种被称为不可再分的有质量的微粒。最起码, 除了这种有质量的微粒之外, 还存在另一种没有质量, 只有能量效应的能量射线和能量场。这样, 电磁场理论的提出便在传统的哲学和科学所宣称的统一的实体实在论的世界图景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虽然, 这一理论是首先在科学上提出的, 但是, 它同时又具有开启一个新的哲学世界观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既体现着科学对科学变革的深远意义, 也体现着科学对哲学变革的深远意义。所以, 一个新的“场”态实在的被揭示, 不仅具有哲学的科学化意义, 而且也同时就具有科学的哲学化的意义, 这其中深刻体现的正是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以及二者相携并进的发展历程。能够证明这一哲学和科学内在溶合的统一性关系的事实, 正是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在西方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所兴起的唯能论思潮。这种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 奥斯特瓦尔德 ( 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 就曾试图用能量消解物质, 从而否定唯物论哲学。也正是在这一科学和哲学的背景下, 列宁强调了能量的客观性和实在性特征, 并提出了能够兼容质量和能量的, 以“客观实在”, 而不是仅仅以“有质量的策粒”来定义物质的新唯物论学说, 从而有效地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爱因斯坦显然看到了电磁场理论的革命性, 但是, 他对电磁场理论仅仅在局域性的科学领域所实现的变革并不满意。在爱因斯坦的灵魂深处有一种直觉, 他认为世界的原因既是简单的, 又是统一的, 他不能容许实体和场二者的分立。他所创立的相对论, 以及他为之奋斗了后半生的统一场理论都是为实现他所追求的世界简单性和统一性的哲学与科学观念的一种不懈的努力。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基础是一般物理场论。爱因斯坦将电磁场理论作了更一般化的拓广。在爱因斯坦看来, 没有质量的一般物理场比有质量的实体更基本, 因为, 在特定情况下所有的实体都可以转化为场。

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创立了相对论理论, 并提出了统一场论的研究方向, 而且更在于他同时就看到这些理论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以及其中所蕴涵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相统一的价值。爱因斯坦强调:“我们能够把实物和场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实在吗?”“最大部分的能集中在实物之中;但是围绕微粒的场也代表能, 不过数量特别微小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说:实物便是能量密度特大的地方, 场便是能量密度小的地方。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实物和场之间的区别, 与其说是定性的问题, 倒不如说是定量的问题。”“我们的感觉器官作为实物来感受的东西, 事实上只不过是大量的能集中在比较小的空间而已。我们可以把实物看作是空间中场特别强的一些区域。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建立起一种新的哲学背景。”“在我们这种新的物理学中, 不容许有场和实物两种实在, 因而场是唯一的实在。”[4]

如果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场论对世界的能量本质所作的阐释更多具有哲学的思辨性色彩的话, 那么, 量子力学的发展则进一步在实证的水平上对世界的能量本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首先是原子结构被打开, 它不再是终极意义上的宇宙粒子。再后来, 反粒子及正反粒子湮灭现象的发现则在能量比质量具有更为基本的性质的方向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些成果揭示: 宇宙上有两种相反性质的粒子 ( 正粒子和反粒子) 。它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激发过程同时创生, 也可以在相遇时湮灭而转化为能量射线。

20世纪后半叶以来, 理论物理学前沿的一种新理论———超弦理论, 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超弦理论认为, 构成世界的最小构件是一维能量弦 (超弦) 。弦存在于超微观蜷缩状小尺度空间, 其最小长度不能小于10-33厘米 (普朗克尺度) 。超弦理论还认定, 宇宙具有11维时空结构, 在目前的宇宙中, 除了宏观延展着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外, 在超微观尺度上还高度蜷缩着另七维空间。超弦理论还认为在宇宙背景中存在着多层级缠绕、交织的网络状宇宙弦。由于弦特别细, 它不可能稳定, 永不停息的振动就是弦自身的存在方式。迄今为止人类观察到的所有基本粒子都对应于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但是, 超弦理论并未被证实。它还仅是一种假说。有些学者甚至断言, 由于尺度极小, 人类也许永远不可能直接观测到超弦。有人甚至说超弦理论并不是通常意义的科学, 它或许仅只是一种艺术设计。正因为是这样, 我们才可以在这里说, 人类的微观、超微观领域的探索始终都受到了哲学理想追求的导引, 在这一领域的所有前沿探索都交织着科学、哲学和艺术的内在融合的统一。

由电磁场理论发端的人类科学消解质量的思潮, 经由相对论场论、量子力学的正反粒子湮灭论、超弦理论的普朗克尺度的一维能量弦理论的洗礼, 日益得到了一般性泛化的张扬。在这一发展方向上, 充分展示着哲学的思辨性、终极性的追求对科学影响的巨大魅力。

在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本性的探索中不仅存在用能量消解质量这样一个方向, 而且还存在将所有分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一个方向。这后一个方向便是统一场理论的研究。

从世界简单性和统一性的哲学和科学的理念出发, 爱因斯坦对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分立也不能满意。它不仅把实体统一到场中, 而且还要把分立的四种相互作用力再统一起来。为了实现这样的一种哲学和科学相统一的理想, 爱因斯坦在完成了广义相对论之后, 便着手建立引力场与电磁场统一的理论———统一场理论。然而, 由于当时科学实证的相关研究未能为四种分立的相互作用力的统一提供现实的条件, 所以, 爱因斯坦几乎付出了后半生的全部经历, 也未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但这并不能证明爱因斯坦的研究方向错了, 而只能说明爱因斯坦的研究太杰出、太超前了。

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 他所开辟的统一场理论的研究一步步获得了可喜的推进。在这一研究方向上, 首先是弱电统一场理论的完成, 再后来则是关于强弱电统一场理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大统一场理论的种种假说模型的建立。

按照已有的一些比较规范的提法, 目前科学界倾向于把电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称为统一场理论, 把强弱电相互作用的统一称为大统一场理论, 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称为超大统一场理论。

从人类关于实体和场的统一、四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力的统一的探索历程中可以发现, 人类的认识有一种自发追寻终极目标的倾向, 这种倾向既是哲学所追寻的一种思辨性的理念, 也是科学所追寻的一种实证的目标。这其中深刻体现着哲学和科学的相协迸进、相互导引、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在世界的微观和超微观尺度上具有怎样的终极构造模式的理论建构方面, 人类已经走过了如下的历程: 实体———原子论———化学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基本粒子 (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场) ———超弦 ( 超大统一力场) 。

下图简要标明了人类统一场理论探索的历程。

参考文献

[1]玻尔.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46.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 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3]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李宏魁,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48.

篇4: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关键词】 现代物理;现代科技;超弦理论

一、物理学的简介和发展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物理学的发展与物理学知识量的积累有关,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以积累和继承为前提的,同时又包含着对旧观念和旧理论的批判与扬弃。积累的量变不会单调地走向无穷发散,变革的质变也不会割断认识发展的链条。这两种过程的辩证统一,使物理学形成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进程。

二、现代物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一个完善、成熟的阶段,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也已经到达了终点。然而,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又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知识所无法解释的现象。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又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严重不符,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由此物理学又一次经历了深刻的革命,因此诞生了现代物理学。

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是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等人建立起的量子力学,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以后,现代物理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衍生出量子场论、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现代宇宙学、量子统计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用现有的理论几乎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在已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同时物理学还向其他学科领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学的新部门和边缘学科,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物理学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物理学的发展直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新技术的出现。从历史上看,物理学对世界三次大的技术革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现,这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导致的光辉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由于X射线、放射性、原子结构、电子波粒二象性的发现,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所揭露的新概念和新现象,刷新了世界面貌,促进了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激光、红外线、超导、通信、纳米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20世纪的科学进步,集中体现在关于物质、生命、思想的基本构成的科学成果。原子与量子革命、基因与DNA革命、计算机与信息革命,构成了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其中量子革命是最基础的一个,由它带动了其他两大革命。1925年由量子理论引发的科学大潮,使我们理解了周围的物质。它使我们能在实验室创造出某种物质之前就能精确地预测出其属性,随后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和操作新形式的物质。1844年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一书中提出生命的秘密可以用量子理论解释,并大胆地猜测,这个秘密就是写在细胞内分子上的基因密码。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了这个秘密。人们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就能像读书一样,阅读生命基因的密码,破译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生命。1948年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发明了晶体管,使现代计算机的制造成为可能。1960年迈曼制成了激光。以上应用量子力学的成果,构成了当代网络技术的基本组成因素,使人类获取、应用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的技术进步,深深根植于这三大革命中。

四、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每一进展和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知识的综合,促进科学整体化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许多新兴技术,如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超弦理论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现。超弦理论也称弦理论,它认为不存在粒子,只有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依照弦理论,每种基本粒子所表现的性质都源自它内部弦的不同的振动模式。每个基本粒子都由一根弦组成,而所有的弦都是绝对相同的。不同的基本粒子实际上是在相同的弦上弹奏着不同的“音调”。由无数这样振动着的弦组成的宇宙,就像一支伟大的交响曲。超弦生万象,史蒂芬·霍金在谈到超弦理论时曾激动地说:“这是一门本属于21世纪的科学,却意外地在20世纪被提前发现了,我坚信它能实现科学理论的大一统的最终目标。”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是科学技术真正引领了我们新的生活。

篇5: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为国际天文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融人现代天体物理知识是大学物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将第二宇宙速度与黑洞的引力半径、角动量守恒定律与脉冲星、磁通量与强磁场中子星、磁能密度与磁星进行有机结合,可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作 者:陈文聪 刘伟民 CHEN Wen-cong LIU Wei-min 作者单位:陈文聪,CHEN Wen-cong(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210093)

刘伟民,LIU Wei-min(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

篇6:卢瑟福与现代物理实验

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从微观的原子着眼,探索物质组成及其内在机制的奥秘,从而发现原子有核结构和人工打破原子核,实现元素的人工转变,从科学实验上论证并阐述了新的物质观和科学观,他就是被誉为“微观宇宙之王”的卢瑟福。本文就卢瑟福对现代物理实验的贡献作一简要介绍。卢瑟福的生平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1日出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偏辟乡村,其父是一个诚实而正直的农民和手工业工匠,其母是一位乡村教师。自幼受到母亲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中学阶段是最拔尖的学生,在坎特伯雷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数学教授库克和化学、物理教授毕克顿对他的学习和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引导他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1895年卢瑟福有幸获得新西兰唯一的一个“大博览会奖学金”名额赴英国剑桥大学师从J·J·汤姆逊读研究生,先在无线电通讯方面崭露头角,后又沿着气体导电、放射性、原子物理、核物理的顺序做出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发现。他一生的工作主要可分为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时期(1898~1907)、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时期(1907~1919)和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时期(1919~1937)。1908年卢瑟福由于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杰出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2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30年被英国女皇封为勋爵,1937年10月19日在英国不幸去世。创立“原子嬗变理论”

卢瑟福遵照其导师J·J·汤姆逊的建议,进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领域。在实验中他首先发现了铀的两种射线,并将其分别命名为α射线和β射线;不久,他又发现这两种射线都是带电的粒子构成的,α粒子带正电荷,其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属于同一数量级。他还发现钍在放射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气体,并把这种气体命名为“钍射气”。后来经实验证实“钍射气”就是氦气。他和他的助手还证实了镭射气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其分子量比氢气的分子量大几十倍。后来经实验证实了这种气体是放射性氡。1903年,卢瑟福发表了题为《放射性变化》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原子嬗变理论”。这个理论明确指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在放射性过程中按一定规律不断分裂,转变为其他元素的原子,放射性过程是元素的嬗变过程,即一种元素转化为他种元素的过程。在这之后,卢瑟福及其学生又作了一系列实验,对“原子嬗变理论”进行验证。1904年,他和他的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铀在放射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嬗变,最后生成没有放射性的铅。1908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盖革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了镭放射出的单个的α粒子,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单个的原子。卢瑟福还通过实验证实了α粒子就

是失去负电荷的氦原子。这些科学成就当时曾轰动世界,被人们称为“现代炼金术”。3 发现原子核,建立原子模型

“原子嬗变理论”的创立,只是卢瑟福一生科学事业的开端。他的最主要的贡献是发现并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1897年,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其后,汤姆逊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认为电子是原子的基本单位,正电均匀分布在原子内,电子则由于与其他电子相排斥与正电体相吸引而处于原子内的平衡位置。这一模型缺乏实验根据。

为了探索原子的秘密,卢瑟福及其学生做了用高能α粒子束穿透金箔的实验。实验表明,α粒子束在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都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没有受到阻挡,“如入无人之境”。这表明原子内部存在着相当大的空旷空间。但是,实验还表明,约有1/8 000的α粒子通过金箔时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偏转,个别的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很明显,原子中一定存在着体积极小但集中了全部正电荷的“核”,α粒子束通过金箔时,有极少数靠近了这个“核”,受到正电斥力的作用发生了散射;而绝大多数则没有接近这个“核”,顺利地按原来的运动方向通过了金箔。通过反复的实验观测和对实验数据的理论计算,一幅真实的原子图景在卢瑟福的脑海里出现了: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核,其半径约为3×10-13cm,它差不多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中的电子则围绕这个核以极高的速度旋转,轨道半径为10-8cm左右。卢瑟福把这个带正电荷的核命名为“原子核”。这就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于1911年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玻尔(Bohr,1885~1962)把量子理论引入这个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线光谱。科学界把这个经玻尔进一步完善了的原子模型称为“卢瑟福———玻尔模型。”

自从发现了原子核以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原子核层次。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继发现原子核之后,卢瑟福于1919年在科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即用人工方法实现了核反应。他在实验室里用α粒子作“炮弹”轰击氮,结果从氮原子核中击出了氢原子,生成了氧的同位素

此后,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了元素周期表上从硼到钾的所有元素,成功地使。卢瑟福用下列核反应表述了这个核反应过程。

这些元素发生相应的核反应(碳和氧除外),释放出一个氢原子核,同时转化为元素周期表上的下一位元素。

这是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先导,它宣告了新的时代——原子能时代即将来临。卢瑟福是这个新的原子能时代的第一位奠基人。这一伟大科学成就的意义还在于,它为物理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科学界公认卢瑟福是“原子核物理学之父”。5 命名质子,预言中子

作为原子核物理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及学生一起继续进行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新的成就。他成功地证明了氢的原子核是其他所有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建议把氢的原子核命名为“质子”。这一建议被科学界采纳,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1920年,卢瑟福预言组成原子核的另一个重要成员中子的存在,并相当详细地描述了中子的特性。“中子”这个概念也是卢瑟福确定的。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他的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用α粒子轰击了金属铍,释放出一种质量与质子相同但不带电荷的粒子,这就是中子。这一发现使卢瑟福12年前的预言在大部分细节上得到证实。查德威克因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至此,人们终于弄清楚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对于建立原子核结构理论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篇7: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

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

文章首先阐述了科学传统的结构--科学探索的热情、方向和技艺,以及传承和发扬这门技艺的组织、规范和社会基础,进而分析了欧美科学传统的诞生与成长及其移植到中国的.曲折历程.文章最后指出,将现代科学传统移植到中国,以建立自主的学术传统,是实现中国科学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 者:郝刘祥 王扬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刊 名:科学文化评论 英文刊名:SCIENCE & CULTURE REVIEW 年,卷(期):2004 1(1) 分类号:G0 关键词:科学传统   科学自主性   移植   欧美传统   公共部门   中国科学  

篇8: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关键词:基层党建,权变理论,学习型组织,心理健康

0前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也是广大共产党员回顾历史、立足当前、规划未来的前进年。90年来,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个党员, 发展到今天的近8 000万党员;从一个非常小的党成为执政党, 并带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 至今为止, 尚未出现一个百年大党。“行百里者半九十”, 90周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意义深远[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我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经济全球化以后, 各民族文化的界限被打破, 融合形成一种世界性文化。我党在享用先进文化、现代科技饕餮盛宴的同时, 也经历着意识形态领域的考验。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差距。

1文献研究分析

基层党建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基层组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组织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王世谊在《基层党组织执政效益及其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将基层党建分三类:一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 (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二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 (如国有、集体企事业) ;三是发挥“协助、监督”作用 (如党和国家机关) 和“引导、监督”作用 (如新型经济组织) [3]。本文中基层党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其主要的职能是在本地区内发挥作用, 密切与群众相关的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建问题要与现实紧密联系,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理论及观点。在这方面, 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 包括党建工作者都做了极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例如, 王叶珂《从管理学角度论党的建设》[4]一文中指出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人才管理、管理控制、管理激励、管理价值等理论, 对于党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刘文江在《共产党员管理心理概论》中提出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 指出了党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笔者认为, 从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方面积极探索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已经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理论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及信息的反馈开始指导理论进一步深化。如何将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的各方面的研究整合, 为党的建设提供翔实、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方法及培训内容是当今的新课题。

2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组织基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基础[5]。笔者将基层党组织分为三个层次, 可从中找出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 基层党建管理体制机械化仍有存在, 管理手段陈旧。当前基层党建的压力型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自上而下的机械化、集权式量化管理、党内民主不足的管理体制导致基层党建中存在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无法辐射本区域;乡镇、社区、新型社会组织中党员参与党组织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更多的工作是一种推进式、填鸭式的管理模式。

第二, 基层党组织设计与现实不适应, 自我成长能力较差。目前的农村、乡镇、街道、社区党组织都是完全按照行政建制设置起来的, 是纵向的、垂直的, 街道党的建设工作机关化、行政化, 很少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发生联系。在新形势下, 城市社区出现的大量新的社会团体和经济组织, 一方面其中的大多数未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又容易成为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群众的重要阵地。据调查, 乡镇、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党员参与率极低。另外, 还存在基层党建的长官意志色彩较浓, 抑制了基层组织内自我管理、自我协调机制的发育和成长的问题[1]。

第三, 重视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缺乏对党员本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党员是党的肌体上的细胞。党组织的先进性决定着党员必须具备先进性, 同时党的先进性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生活节奏, 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同样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但领导者对党员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

3从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理论完善基层党建

基层党组织如何建设好的问题, 简单的理解就是如何做好党员思想、组织构建、管理体制三个层次的工作。笔者从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视角, 对基层党建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利用权变理论, 增强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性。权变理论认为, 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 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①基层党组织领导应掌握领导科学, 处理好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处理职位权力和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 熟练运用激励手段, 做好督促工作;②创新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例如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就将管理学中集成创新理念应用在党建工作中, 创建了以农村、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三大传统党建领域”和社区[2], 此类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先锋模范, 同时也为基层党建机制体制的改革拓宽了思路;③创建基层党建新格局。魏莉在《基层党建格局创新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一文中谈到:积极探索顺应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 建立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三种模式和谐互动。

第二, 引入学习型组织理念, 创新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提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 通过完成“修炼”组织可达成共同愿景。各地的基层党组织现已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但钟兴国在《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中提醒到:并不是学习的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团队智商[3]。笔者认为, 基层党组织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①新睿培训。帮助年轻党员认同组织, 指导其行为模式, 为党组织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②熔炼培训。对长期处在党组织内部的中坚力量, 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③领导培训。针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军人物进行战略明晰、领导力发展与管理培训。通过培训,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学习能力, 必然会使党组织建设能够发生质的飞跃。

第三, 构建党员和谐健康心理, 提高党建思想认识。强调充分发挥自我潜能, 加强其内部人员的建设性力量, 支持个人不断走向自我实现。构建党员和谐心理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果的前提, 自我实现与认可是党员自我提高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党员作为普通“人”, 应注重心理锻炼, 培训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应对外界各种思潮的冲击。在实践中, 党组织可以运用开展心理讲座、完善心理疏导渠道, 引导党组织中心理专家到组织中去, 利用信息网络建立“和谐心理工作坊”等方式, 以完善建设党员和谐健康心理工作。同时, 可将这项工作常态化, 衍射至基层党组织全体参与人员, 甚至应推广进乡镇、社区、新型社会组织, 进而发挥其对社会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

4结语

今天, 我党与时俱进, 将基层党建工作放在我党建设的大环境中, 有选择的吸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理论, 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 必然使基层党组织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伟, 丁慧娜, 潘佳文.建党90周年执政新起点[J].当代贵州, 2011, (1) :26-27.

[2]新华社.中共中央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9-9-28, (1) .

[3]赵淑祥.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N].周口日报, 2010-3-29.

[4]王世谊.基层党组织执政效益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 2005, (12) :47-56.

[5]靳连芳.执政党建设若干前沿问题述评[J].新视野, 2007, (4) , 27-31.

[6]王叶珂.从管理学角度论党的建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3) :8-10.

[7]中共泰州市委组织部“为民党建”课题组.“为民党建”:基层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与实践[J].唯实, 2008, (2) :8-9.

[8]赵守飞, 汪雷, 张术松, 等.基于政党管理视角的安徽城市社区党建问题分析[J/OL].http://mzzt.mca.gov.cn.2008-10-13.

[9]钟兴国.什么是学习型组织[N].天津日报, 2009-11-30.

上一篇:(赵西安)我国光伏建筑的进展下一篇:教师包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