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2024-05-12

信访举报制度监督(精选10篇)

篇1: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举报制度

一、为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科学规范行政,公正廉明执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食药监局全体行政执法人员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和管理相对人对其实行监督的权力、对其违纪违规行为举报控告的权力。

三、食药监局纪检监察室负责受理群众举报、来信来访,严格实行登记,重要问题立即转送局领导阅处。

四、举报控告的范围包括:食药监局行政执法人员的不廉洁行为;行政执法中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办事程序的行为;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的行为;违背办事公示制度的行为;违反限时办结制度的行为;失职渎职,造成一定影响及后果的行为;群众认为需要举报的其它违纪违规的行为。

五、对群众举报受理后,三十日之内调查终结,并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属重大违纪行为,在基本事实查证清楚后,移送上级纪检机关作进一步查处。

六、对举报实行督办。局领导要随时对办理进度,办理情况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即使研究,作出处理意见。

七、对举报控告人实行保护,凡属保密的事项应严格保密,不准任意扩大知晓范围。严肃查处对举报控告者进行打击、报复的违纪违规行为。

八、本举报控告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食药监局党风廉政责任制一并考核。

篇2: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监督举报制度

为加强我区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畜产品安全违法行为,创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受理、督办或者直接参与调查处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举报案件。

二、举报人可采用电话、信函和当面举报、投诉,鼓励实名举报。实名举报的,举报人应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其通讯方式。

三、欢迎举报人对以下情形向动物卫生监督所举报。

1、养殖环节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畜牧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

2、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的。

3、经营销售“瘦肉精”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畜禽食用 品。

4、其它违反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的情 形。

四、源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举报的受理工作,并严格执行以下举报制度。

1、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源汇区职权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受理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举报,将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告知举报人。

2、负责举报、投诉工作的人员必须恪尽职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对每起群众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妥善处理,并将投诉举报记录及时归档。对有明确被投诉举报人及其地址、具体违法事实的,应予以登记受理,填写投诉举报登记表。

五、实行举报奖励办法。对实名举报并经行政执法机关立案查证属实的举报有功人员,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

举报电话:***

篇3: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信访是中国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 是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监督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和申诉的制度。它具有深化政权合法化、对官僚体制进行非常规控制、化解剧烈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动员功能等诸多功能。[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通过信访渠道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信访洪峰”中, 幅度增加最大的是群众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以及赴京访, 由于人数众多、规模大, 并且持续时间长以及存在个别的激烈行为, 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引起了不良反应, 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面对大量信访, 上有领导指令化解的压力, 下有群众极端不满的怨气, 使得信访部门及各级政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法治以外的方式处理相当一部分事项, 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2005年新《信访条例》并不当然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信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发挥作用的空间、其功能定位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2 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解析———从功能的角度

目前, 大致有三种类型的信访活动:一是参与类信访, 此类信访主要是对各级党政机关、人大以及司法机关工作提出建议、意见以及批评。二是求决类信访, 是因公民具体权益遭受侵损而寻求救济的信访事项。三是诉讼类信访, 是明显应由司法渠道予以解决或者己进入司法程序甚至司法终审裁决的信访案件。现实中, 当事人对许多已经终审生效的法院判决仍然不停地提出申诉, 要求改判。[2]信访制度承载三方面功能:一是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愿表达的功能, 二是实现权利救济和化解纠纷的重要功能, 三是监督各种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功能。现行信访制度的功能不仅偏离了此制度的原初设定目的与功能定位, 而且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集中表现就是信访的功能目前是错位的。

第一, 信访制度承载了它不应过多承载的权利救济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司法权威。由于司法解决具有法定程序的保障, 因此, 优于其他纠纷的解决方式。裁决者的中立、纠纷双方地位的平等, 并提供了充分的说理场所, 充分保证了矛盾和冲突在体制内的解决, 并且形式上保证了承担败诉的后果是说理不充分者, 正当程序有利于消除愤怒与不满。[3]而现有的信访制度在运行过程、程序机制上则明显不具有这种特征, 从国家权力的分工与制约来讲也不应具有这种特征和功能。司法终极性应有既判力, 已作出的裁判不允许随意改变。[4]当前我国终审司法裁判的重审是当事人上访、缠诉的重要根源之一, 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司法裁判的既判力、权威性。第二, 信访制度承载了它不应过多承载的监督功能, 主要包括了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单从内部监督制度来看, 信访制度的监督功能与这些制度之间的功能可以说是重合的和较为混乱的。其次, 行政信访存在与行政监察的功能的接近性、交叉性, 制度整合的较大可能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可能造成对司法独立的干涉。第三, 信访承载了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愿表达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人大、司法机关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及批评的信访事项。同时表明了信访制度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主制度而存在的。而这一功能不能成为信访制度存在和强化的理由, 只能促使我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决制度上和实施中的问题。

3 信访制度功能的分解与复归

信访的功能应在实现逐步分解的基础上被现有资源整合, 逐渐与其他制度接轨, 实现制度的对接, 并在有赖于我国民主法制各项制度较为完善的基础上, 最终实现信访功能的复归。在机构设置上, 取消行政信访机构;保留人大信访机构;健全人民法院的申诉制度, 规范相应的内部配套机构。

3.1 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还给复议机关与司法机关

权利救济是权利受到侵害时, 求助于权威机构给予公正判断并重新配置权利义务的事后监督的一种方式。目前信访事件所涉及到的要求给予救济的权利主要是由于行政主体的行为所侵害的权利, 也有一小部分是涉诉信访案件中的实体权利。后者应归于司法轨道, 有赖于申诉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而前者则应由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实现救济。行政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做出复议决定, 行政相对人可以通过这种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利救济机制使问题获得解决。在法治社会司法途径是实现公民权利救济最为基本的方式。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只有在诉讼救济中才能得到明确、普遍和理性的保障。现实中之所以出现人们热衷于信访, 与司法不权威、不独立及腐败现象严重有很大关系。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总体思路是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尽可能将所有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视野范围。强化法院的独立地位和权威, 必要时可以采取二元审判体制即设立行政法院。

3.2 信访的监督功能分别划归人大、监察机关、审计机关

这里的监督主要是指对行政机关和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主要靠人大监督制度的健全和申诉制度的健全。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有两方面:一是外部监督, 主要是人大的监督和司法机关对其的监督。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将公民的利益诉求直接导向人大代表, 由人大代表来代表自己的选民表达和聚合利益, 使其按照“人民—代表—政府—人民”的顺序进行运作。[5]司法机关对其的监督, 是通过公民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来同时实现的, 如上面所述行政诉讼。二是内部监督:一方面要进行监察制度与行政信访的整合。监察制度, 是指行政监察机关通过主动调查或行政相对人的申诉、控告、检举, 发现相应国家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并通过直接处分或建议相应主管行政机关处分违法、违纪公务员的制度。[6]行政监察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的一种, 其主要功能是对行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依法行使职权、遵纪守法、廉洁等方面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 在行政机关内部还设有行政审计制度, 也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

3.3 信访的政治参与、民意表达功能的剥离与复归及相关机制的规范

我国社会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和政治参与体制的构建远远滞后于社会利益的分化, 现行政治参与渠道无法有效地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有效地传达到政治体制中去。[5]有效的政治参与有赖于表达机制的规范, 即人大相关具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健全选举制度, 健全人民代表与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制度, 健全罢免制度, 确保当选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利益代表关系, 确保人民政治参与、利益表达渠道的通畅。当然, 公民利益表达机制的规范还涉及到相关社会公共组织的建立与规范、各种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与配合等其他问题。

摘要:现行信访制度承载了过多功能, 偏离了最初设定目的与功能定位, 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牵制因素。应在分解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整合, 逐渐与其他制度接轨, 实现制度的对接, 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合与整体效用的提高。

关键词:信访制度,功能,分解,复归

参考文献

[1]高武平.信访制度存废辨——兼谈中国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宪政知识网.

[2]周梅燕.中国信访制度陷入困境-取消?强化?变革?宪政知识网.[3]

[4]王珊珊.信访制度非常态发展的矫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5]陈广胜.将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D].浙江大学, 2005:30-31.

篇4:浅析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制度

关键词:投诉举报;调查处理;查处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卫生监督所在受理涉及餐饮服务、医疗服务、饮用水和涉水产品等方面的投诉举报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在逐渐升级。为规范投诉举报工作,及时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投诉举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提高查处投诉举报的效率。

一、投诉举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投诉举报工作是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相当一部分投诉举报是在投诉者与被投诉者双方协商不成出现纠纷的情形下而进行的举报,因而其工作面广而且复杂,衛生监督员在处理投诉举报时难以避免会出现以下问题:

(1)接到投诉举报后,对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更重视被举报人是否有违法行为,这无形中将投诉举报的处理标准上升为行政处罚,而忽视对投诉举报反映情况的核实,尤其是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证据比较难固定,投诉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已经发生,行政违法行为已经结束,卫生监督员事后进行的调查处理已经缺乏时效性,故对此类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时常流于形式,而并不能真正的对此类违法事实进行查处,所以重复举报的情况经常发生,进而造成处理投诉举报的效率较低。

(2)投诉举报中的事实认定时常缺乏相关证据的印证,使得整个证据链缺乏完整性。卫生监督员对投诉举报的调查经常是仅凭现场所查见情况,以及根据被举报人的口述主观推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而缺乏对举报人进一步详细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的证人的询问调查。例如举报餐饮服务单位人员没有健康证的情况,现场调查中被举报人正好不在岗位,卫生监督员没有进一步调查餐饮服务单位用人情况,以及向在场工作人员询问,便认定投诉举报的情况不属实。

(3)卫生监督员对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结果记录的不完整及表述的不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卫生监督员认为举报的违法事实不存在或者社会影响不大,便对调查处理的情况简单描述并记录,而一些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的投诉举报,投诉人对于回复的内容相当重视,稍有马虎,便会引起投诉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不满与不信任,进而造成行政部门公信力的下降。所以现场调查笔录或者检查笔录的书写规范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还原整个投诉举报的过程,使得投诉人对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答复满意。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

(1)严格执行投诉举报受理登记制度。通过实行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途径,安排人员24小时接听,实行首问负责制,接报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将举报事项详细记录,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举报情况。

(2)着力增强投诉举报调查处理能力。定期通过视频系统、网站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卫生监督员的执法能力。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做好解释工作,缓解举报人情绪,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使得投诉举报都能得到解决。

(3)提高投诉举报查处效率。卫生监督员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案件应立即赴现场调查,保证举报案件处理的时效性。认真及时做好投诉举报应急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利益被侵害问题,查处违法行为,消除公共卫生隐患,不仅是是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种有力措施,弥补了日常监督的不足,特别是在目前单位人员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投诉举报,可以发现好多处于萌芽状态的卫生隐患和违法行为,并及时予以制止。同时对于投诉举报中查实的违法行为应及时立案查处,把投诉举报的工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避免投诉无门、理而无果、积重难返的负面作用

(4)严格执行反馈制度确保群众满意。应当事人要求,对投诉举报事项的承办情况,事项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对较复杂一时不能结案的案件,规定时间内采取先将初步调查处理情况向当事人进行反馈,然后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段进行反馈,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卫生监督机构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对政府的信任。

(5)建立保护举报人制度,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为了鼓励和支持群众投诉举报,保护举报人的权益,我所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受理登记、接待和投诉举报资料的管理工作,尤其对举报材料,举报人资料进行严格管理,真正把保护举报人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彻始终。

三、结语

投诉举报是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工作,直观地反映着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在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协调群众间矛盾,树立政府权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规范投诉举报工作,高效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篇5: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受理工作,及时受理和查处各类卫生违法案件,根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卫生局监督执法举报投诉受理中心设在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法制稽查科,向社会公布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举报电话、电子信箱,设立举报箱。

第三条 卫生监督执法举报投诉案件的受理范围为:

(一)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化妆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等卫生监督执法方面的举报投诉案件。

(二)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引发的或可能引发的危害或损害人体健康的举报投诉案件;

(三)属于卫生行政部门查处的其他举报、投诉案件。

第四条

举报人的举报方式不受限制,鼓励举报人使用真实姓名、工作单位、住址或提供其他通讯方式,并提供相关证据,以便核查情况。

第五条

发现已受理的举报投诉案件管辖权限不明的,应先予以报告。不属于本机构管辖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构处理。对于举报投诉案件管辖有争议的由上级卫生监督机构指定处理。发现受理的举报投诉案件不属本部门职责主管范围内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条 对于重大的、跨县(市)区的、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查处难度大的或者举报、投诉者特别注明的案件,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可以直接查处,必要时可以会同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共同处理。

第七条 指定专人负责受理和查处各类举报投诉案件,遵循及时受理、快速处理、迅速反馈的原则,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第八条 按照以下程序处理举报投诉受理案件:

(一)受理登记

1、受理案件来源分为来电、来访、来信、指定、移送等方式。

2、接到举报投诉时,如属于受理范围且有明确的被投诉管理相对人的,应认真详细填写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受理表,举报投诉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由举报投诉人自愿陈述,不得因匿名举报投诉而拒绝受理。

3、不属于卫生监督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事项,应当先向举报投诉人说明,告知其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投诉。对举报、投诉人因误解而进行的连续投诉和上访,要做好解释和劝导工作,及时向所领导报告,不能简单处理,防止矛盾激化。

(二)报告和交办

1、对受理的举报件,事实清楚、政策明确的,由法制稽查科当即处理;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由法制稽查科向所长汇报,在3个工作日内根据举报内容和管理权限制作交办单交承办科室调查处理;涉及面广、重要的举报投诉要及时向市卫生局分管局长或局长报告。需要立案的举报案件,要及时立案查处,并告知举报人。

2、已受理需移交的举报投诉案件,自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有直接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调查处理。

(三)调查处理

1、每一件举报投诉案件应确定专人负责办理。

2、承办卫生监督员对举报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时,应当对被调查事项展开全面调查取证,必要时可对双方当事人及证人制作询问笔录。

3.除应急处理的举报投诉外,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处理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因案件复杂或送样检测等原因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调查处理的,经所长批准后可予以延长。

(四)反馈

1、举报投诉案件调查处理完成后,应向举报投诉者及时反馈。

2、对于交办和移送的案件,在向投诉者反馈的同时,还应以书面形式将查处结果向交办、移送的行政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反馈。

第九条 举报投诉案件受理及查处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第十条 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工作应列入卫生监督工作的考核内容,对举报投诉受理工作的开展 和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第十一条 卫生监督员在处理举报投诉受理过程中应做好保密工作,对检举、揭发、投诉的材料及有关内容应妥善保管,严禁泄露给被投诉举报单位或个人。

第十二条

篇6: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一、受理范围

1.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卫生安全问题。

2.发生的各类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其他违反各类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工作要求和程序

1.对群众投诉举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2.来信、来电或来访人员咨询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3.要保护投诉举报人相关私人信息,未征得投诉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等。

4.卫生监督协管员要对受理的投诉举报线索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经初步核实后的违法信息要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处理工作。

5.卫生监督机构查处完毕后,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将查处结果登记、归档,必要时向投诉人反馈。

篇7: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一、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交办、谁督办,谁承办、谁落实”的原则,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

三、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受理范围:(一)电话、语音留言;

(二)信件、电报、传真、电子邮件;(三)来人来访;(四)批转、移送。

四、总队、支队设立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接待室。大队、消防科按照第二条的规定受理并处理消防违法行为案件。

五、总队、支队政治部(处)为总队、支队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处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登记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事项,按照第二条的规定提出拟办意见、跟踪督办和反馈。

六、总队、支队军政主官每月第二个星期二上午为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接待日。

七、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应当填写《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举报、投诉人要求保密的,应当为其保密。

对来访人,能够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须当场书面告知举报、投诉人;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接访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来访人。举报、投诉人匿名或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要求信访人告知姓名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具体承办人员现场走访和答复。

八、支队受理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可以批转所属大队、科处理,填发《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批转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转,由支队直接处理:(一)所属大队、科已经处理,再次举报、投诉的;(二)可能涉及复杂或疑难技术问题的;(三)其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对疑难、群体性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事项、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提案、总队党委委员以上领导阅批过的消防违法行为投诉案件,须在交办前报支队军政主官阅示。

对重大、紧急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和信息,应当及时逐级上报,不得瞒报、谎报、缓报。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和信息,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九、对不属于职权范围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填发《移送案件通知书》。对上级机关转来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应当在三日内退回上级机关,并说明相应情况。

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不予受理,并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向有关机关提出或者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十、对已受理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应当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核查。

(一)对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的举报、投诉,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其它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4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对疑难、群体性信访事项、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提案信访事项、总队党委成员以上领导阅批过的信访件,须经支队军政主官阅示后交承办部门。

十一、调查处理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应当认真听取举报、投诉案件人的陈述。必要时可以要求举报、投诉案件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依法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对需要上门走访调查的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现场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便于日后查证。

十二、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情况属实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如确认为火灾隐患的,按《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进入业务流程,相应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和《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十三、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处

理结束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核查及处理情况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上注明。

对批转的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应当填写《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回复》。

十四、公安消防机构受理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应当建立台帐。

十五、总队、支队依法保护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热情接待来访人,不得推诿、敷衍、拖延;不得刁难和打击报复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人。

十六、处理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的人员与举报、投诉事项或者举报、投诉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十七、总队每年、支队每半年应当对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篇8:信访举报制度监督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山东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举报投诉案件。

1.2 方法

采用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设计的《举报投诉登记一览表》, 表内设受理时间、投诉内容、举报方式、举报类别等内容。用Exsel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卫生监督举报投诉基本情况

2.1.1 举报投诉数量居高不下

2007年山东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受理举报投诉6 101件, 明显高于前2年:2006年共受理3 604件, 2005年3 485件, 举报投诉案件的急剧增多给举报投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2 举报投诉类型及其数量变化

2007年山东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6 101件举报投诉中, 按照专业分类, 受理数量排列前2位的是医疗卫生和食品卫生, 占举报投诉总数的88.75%。医疗卫生和食品卫生的举报投诉数量比去年分别提高74.11%和62.43%。随着全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有力开展, 群众对非法行医违法行为认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医疗举报投诉数量和在举报投诉总数中的构成比也逐年增大, 且增长较快, 2007年数量为2 925件, 比2006年增长74.11%, 比2005年增长152.94%。这表明了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切实净化医疗市场,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表1)

2.2 调查与处理情况

2007年山东省受理的6 101件举报投诉中, 已调查处理5 887件, 调查处理率为96.49%, 因举报信息不详等原因, 未调查处理17件, 移送其他部门197件。

2.3 山东省卫生监督所举报投诉受理基本情况

2.3.1 举报投诉内容及数量

2007年山东省卫生监督所共受理举报投诉347件, 占全省举报投诉总数的5.69%。其中, 涉及医疗卫生的数量最多, 共计255件, 占73.49%;食品卫生35件, 占10.09%;职业卫生18件, 占5.19%;消毒卫生13件, 占3.75%;此外, 还有涉及到化妆品、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放射卫生等方面的举报投诉。 (表2)

医疗卫生举报投诉内容以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有效医师资格证书的居多。其中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56件, 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法执业的57件, 无有效医师资格证书非法行医的52件, 非法医疗广告46件, 超范围诊疗的15件, 涉及收费、医托、医疗质量等问题的29件。

食品卫生举报投诉共有35件, 占10.09%。其中涉及非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15件, 食物中毒举报的3件, 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13件, 其他4件。

2.3.2 举报投诉方式及来源

举报投诉方式主要有电话和信件等, 分别占49.57%和29.39%。347件举报投诉中, 省所直接受理324件, 占93.37%;省卫生厅批转23件, 占6.63%。 (表3)

2.3.3 举报投诉处理与回复

山东省卫生监督所2007年受理的347件举报投诉中,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责成相关市级卫生监督机构或由省所调查处理。目前已办结并回复的296件, 占85.3%;正在办理的33件, 占9.51%;因线索不详, 无法查处的4件, 占1.15%。

3 讨论

3.1 举报投诉查处效率有待提高

有些举报投诉案件未能及时处理, 影响了案件查处结果的反馈;有些对案件的处理不到位, 造成反复举报。

3.2 越级举报投诉现象突出

举报投诉人将很多属于基层管辖的卫生问题直接举报投诉到省受理中心, 甚至卫生部。大量举报投诉经上级逐级移交到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然后进行查处, 大大降低了查处的时效性。造成越级举报投诉的原因有多方面, 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举报投诉渠道没有广泛公开, 给群众举报投诉造成了不便, 影响了案件的及时查处, 或无法在当地投诉, 而直接举报投诉到省举报投诉受理中心。

3.3 进一步提高对举报投诉工作的重视程度

事实证明, 许多大案要案的成功查处大多是依靠群众提供线索, 群众举报投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管工作的不足。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对举报投诉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重视每一条举报线索, 处理好每一件举报投诉案件。建议各市、县 (区) 成立专门的举报投诉受理中心,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统一受理卫生监督执法举报投诉;另外, 受理与调查处理部门应相互分离并相互制约, 以理顺关系, 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举报投诉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坚持群众路线, 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篇9:加强信访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访;监督工作;思考

1.信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信访监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把信访监督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环,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不断提升信访监督工作水平,在深化信访监督工作上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效果,但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1在思想层面上,主要是认识不到位

在探索实施信访监督工作之初,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被监督对象乃至信访反映人,对信访监督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出现了一些误解。少数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片面认为信访监督是信访举报部门的事;少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片面认为查办案件是硬任务,信访监督是软要求;部分被监督对象存在抵触情绪,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对其实施信访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在“找茬”;信访反映人则认为对他们反映的问题用信访监督的方法去解决,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都凸显了认识上的偏差。

1.2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规定比较笼统

虽然这些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制定了一些关于信访监督的制度规定,但有的还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实际工作中,对信访监督的对象、范围、程序、方式方法及结果运用等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缺少相互衔接、紧密配套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凭经验和传统的方法进行办理,随意性比较大。

1.3 在操作层面上,主要是措施不够配套

信访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筛选线索、确定对象到组织实施、跟踪反馈,环环相扣,密切相连。但在实际工作中,重运作过程、轻最终效果,“一谈了之”、“一询了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对被监督对象的陈述和说明等深入调查少,被监督对象是否隐瞒、回避问题,向组织说明的情况是否真实,缺少进一步调查,容易让被监督对象蒙混过关;对被监督对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跟踪了解少,被监督对象所犯错误是否彻底改正,组织上提出的整改要求是否得到落实,事后是否又犯类似错误等,缺少进一步跟踪监督等等。

2.加强信访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2.1提高信访监督认识

2.1.1要转变信访监督是“软性”措施的观念,深刻认识信访监督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硬性”要求。

转变认为信访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信访监督在管党治党中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源头治理意义,使信访监督在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中有所作为。

2.1.2要转变信访监督容易导致案源流失的观念,深刻认识开展信访监督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

实施信访监督是深入全面發掘案件来源的重要手段,实施信访监督,可以改变过去将反映问题不具体、线索不清楚、可查性不强的信访件暂存的做法,而通过与被举报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核实了解和处理信访问题,同时,在信访监督过程中,易于发现违纪违法的蛛丝马迹。

2.1.3要转变信访监督涉嫌“跑风漏气”的观念,深刻认识信访监督是平等维护信访双方当事人民主权利的体现。

一方面,通过信访监督对监督对象进行教育提醒,防止“量变到质变”、“小节酿成大错”,挽救干部;另一方面,对于受到错告甚至诬告谄害的党员干部,通过信访监督还原事实真相,有助于营造实事求是、团结向上、风正气清的良好氛围。

2.1.4要切实转变信访监督“小题大做”阻碍发展的观念,深刻认识开展信访监督是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信访监督可以及早发现、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廉政勤政;同时,信访监督以其直接快捷和灵活多样的优势,实现对信访件的及时、妥善处理,有助于将问题解决在初始萌芽状态,利于和谐,维护稳定。

2.完善信访监督手段

信访监督应根据信访内容、性质、轻重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形式,由轻到重,逐步深入地加强监督,可采取“书、谈、说、听”四种方式。

2.1“书”即实行信访通知书制

对职工群众反映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问题,将来信内容摘录,告知被反映人,被反映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方式不要求被反映人报告情况。对职工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单一、情节轻微的违纪问题,将其主要内容摘录,以《信访通知书》等形式送达给被反映人,责成被反映人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如实说清有关问题。

2.2“谈”即实行信访谈话

对于职工群众反映问题的性质一般又比较笼统或经初查发现被反映人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应安排与被反映人或相应单位负责人进行谈话,责成当事人对反映的问题当面向组织说明清楚,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疏导和教育。谈话不一定要纪检监察人员自己亲自完成,可以委托下级单位党政组织负责人员进行谈话,但对谈话的程序、方式、方法要严格把关。谈话要做好记录,记录要上报归档。

2.3“说”即建立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

根据职工群众反映领导班子或其成员一定时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需要领导干部引起重视的问题,责成该单位领导班子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在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之前,派人到该单位,通过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廉政勤政情况的反映,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并将了解到的问题向该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反馈,责成其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做出说明和整改。

2.4“听”即建立深入一线或召开纪委会听取信访情况针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或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问题,由公司纪委向党委会做出专题汇报,党委会共同商议解决问题对策,提出有关要求,提高信访监督力度和效果。

3.规范信访监督程序

实施信访监督过程中,把好“范围、审核、重点、保密”四个关口。

3.1把好范围关。

对信访反映问题严重、线索具体、可能构成违纪的,进行初核;构成违纪的,立案调查,追究纪律责任;对反映的问题虽然不构成违纪,但属于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问题,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一般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列入信访监督的范围。

3.2把好审核关。

纪检监察部门对信访件及时登记初审,提出拟办意见,送交领导审批把关。凡对本级管辖的党政组织实施信访监督,必须经本级纪委会研究决定;对本级管辖的中层管理人员实施信访监督,必须经纪委会研究决定;对其他党员、监察对象和下级管辖的党员实施信访监督,须经纪委主要领导批准。

3.3把好重点关。

在实施信访监督中突出三个重点:突出重点对象,盯紧重要岗位,把管人、管钱、管物的干部和岗位作为信访监督重点;突出重点时期,对党员干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逢年过节等“特殊时期”,早打招呼、早提醒,实施有效的信访监督;突出重点问题,如作风不良、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为子女配偶及其他亲友经商等从事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等。

3.4把好保密关。

严格措施,严肃纪律,不得将原信及举报人信息转给被举报人;也不得将带有人身攻击、侮辱性语言的材料转给被举报人,只能根据职工群众信访举报的内容,就信访监督的有关问题进行“剥离”或者“摘要”后交给被监督对象,防止发生打击报复事件,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4.提升信访监督质量

信访监督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等特点,涉及党风廉政、纠风治乱、执法监察、行政效能等全方位,要注意把握环节,提高信访监督质量。

4.1要认真筛选

对情况复杂、界限模糊、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要集体排查分析、共同研究确定,着力提高信访监督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对于反映问题非常笼统、可信度很低、泄愤痕迹明显的信访件,也不能单纯为了监督而草率从事,切实增强信访监督的严肃性和实效性。注意克服孤立看待和办理信访件的局限,要对涉及监督对象的信访反映进行綜合整理、分析汇总,避免监督不当。

4.2要精心组织。

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区别信访举报反映的不同问题、不同对象、不同时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信访监督形式。要坚决防止“一谈了之”、“一询了之”。实施信访监督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做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理,但同时又必须恪守原则、严格程序,避免工作机械化,力戒工作随意性,切实保证监督质量。

4.3要严格把关。

根据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本人已经讲清楚的,可以作了结处理,问题没有讲清楚的,要求被监督对象继续讲清。已经讲清但没有整改措施的,应限期整改。实施信访监督后,职工群众对这些相同问题仍有反映的,就要引起重视,做进一步的了解核实;对有错误但态度不好,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采取必要的组织和纪律手段进行处理;在信访监督中发现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要及时报请领导批准后转入立案调查。同时,对那些反映事实清楚、有调查价值的信访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以防案件线索流失。

4.4要放大效应。

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监督的说服力和触动力,坚持以惩处作为保障增强监督的震慑力和执行力;着力推进信访监督向制度制约的转化,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填补权力运行管理中的漏洞和缺口,将局部信访监督转化为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监督。实现信访监督与信访公开的有效对接,改变个案处理的封闭性,在不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注意将信访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共性问题疏理出来,通过通报、会议等形式进行集体警示,扩大信访监督影响范围,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和监督对象的监督与被监督意识。

篇10:信访监督员职责

1、监督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和依法行政。

2、向组织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社会稳定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3、协助组织落实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做好当事人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4、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局、公道、正派。

5、做群众工作耐心细致,依理依法,正面宣传、正面引导。

联系会议制度

1、参加联系会议人员为各村、单位、部门信访信息员,由街道信访信息负责人召集,街道信访举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联系会议。

2、每月底召开一次维稳联系会议,认真总结和分析维稳工作。

3、联系会由信访信息员回报所在村、单位的来信来访和群众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出现的预测的矛盾纠纷等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等。

4、由领导小组负责或接待室负责人小结上月信访工作情况,提出下月信访工作意见。矛盾排查制度

1、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及时化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摸清情况,找准症结,认真加以解决,有引发重大矛盾的迹象要提前化解。

2、坚持小的矛盾纠纷不出社、大的矛盾纠纷不出村或单位,重大矛盾纠纷不出街道。

3、涉及党员、干部的矛盾纠纷问题,党组织要做思想工作;涉及民事纠纷,群众矛盾,干部要义不容辞的做化解工作。坚持辖区管理原则,一级负责一级,不得推卸和矛盾上交。

信访办理制度

办理范围:①涉及同级党工委管理干部内容单一,易查的信访举报问题;②上级交办和领导批示要结果,而易查的信访举报问题;③可能将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的信访举报问题;④基层单位处理不力,不落实,造成重复越级信访,甚至集体上访的问题;⑤其它影响较大或疑难信访举报问题。

办理要求:①街道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做到立足自办,自办率达到50%以上;②自办的信访举报件要保证质量,处理意见要落到实处,材料要齐全;③办理完毕后,按照要求立卷归档。④对信访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不能在办事处职责范围内解决的将信访人引入依法信访的渠道(法律直通车制度)信访保密制度

1、保密范围:凡信访举报件的信访案件,信访问题办结件,领导对信访件的批示,下级报回音等材料均列入密件管理,严格按照部门的密级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2、保密要求:对检举控告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使用的电话号码及检举、控告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严禁将检举、控告材料给被反映单位或被反映人。向检举控告人核查情况后,应当在做好保密工作,要在绝对不暴露其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责任人员,依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因失密泄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后果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信访送阅制度

送阅范围:①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检举控告和申诉;②群众的批评和建议;③涉及稳定的紧急信访、越级信访和电话举报。

送阅程序:涉及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信访问题和送阅范围的信访件,经办人填写《纪检监察信访送阅表》,提出拟办意见后,送主管领导阅批。

送阅要求:经办人填写《纪检监察信访送阅表》时,做到及时准确,言简意明,字迹清楚,并提出明确的拟办意见送阅,最后按领导批示意见办理。

信访回复制度

回复范围: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署实姓名的,上级交办的,同级党工委、办事处及其领导交办的均应回复。

回复要求:承办信访举报件和调查组,在查处后,系署名的要找反映人谈话,告之其处理情况,系匿名的,根据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公布调查结果,回复结果后,要跟踪了解反映人的情绪,把反映人是否满意作为办结质量好坏的标准。

责任追究制度

对信访举报有下列情况追究责任:

1、态度粗暴、冷言相对来访群众的;

2、工作职责范围内推卸责任,麻木不仁的;

3、私自扣压、拆阅、传看信访件的;

4、泄露举报人或举报问题的;

5、工作不负责丢失信件的;

6、收集到的重大情况不向相关领导或部门报告,由此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7、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的; 责任追究,视其情节轻重,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谈话教育、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纪工委书记工作职责

1、主管所辖区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维护党章和党内各项规定。

2、主管行政监察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各室、站、所、院、校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决议命令的执行情况。

3、主持召开纪委监察工作会议,研究纪检监察工作,执行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4、协助党工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5、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维护和执行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完成上级组织和党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信访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信访工作条例》。

2、加强信访工作领导,分析研究信访举报工作,督促落实信访办结、回复、回访。

3、批阅信访举报件,定期约见来信来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4、督办重大的紧急的信访件或举报件的办理、落实情况,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信访举报目标管理制度

五有:有领导班子,有工作人员,有制度规章,有工作设施,有信访网络。

四无:无群体上访,无集体越级信访,无信访积案,无遗留信访问题。

三好:信访住处通畅好,办结信访质量好,档案资料管理好。

二保:保守信访举报秘密,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定立以下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工委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街道建立群众信访举报接待室,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建立信访举报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健全信访举报网络。

三、党风廉政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各党支部书记和单位行政负责人为本村本单位第一责任人,每年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分工责任制,明确工作责任。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其基层的活动。

四、村和单位每半年向党工委、纪工委书面报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年终在12月上旬报告全年情况,领导干部的重大事项必须向街道党工委和上级纪委报告。

五、年终对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和民主测评,评议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测评召开所在单位党员干部和职工会上进行,评议和测评情况必须报党工委、办事处。

六、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要进行廉政谈话;对确实犯有一定错误,又构不成法律追究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免谈话;对不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班子闹不团结等情况进行告诫谈话,由上级组织直接落实或委派人谈话,谈话情况进行廉政档案。

七、村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年综合工作目标考核和考核领导干部内容,实行奖惩制度。

八、党风廉政工作按目标责任和领导分工责任制的具体要求执行,如在责任范围内出现问题,将追究其责任,对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制 度 建 设

1、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2、信访举报目标管理制度

3、信访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4、责任追究制度

5、信访回复制度

6、信访送阅制度

7、信访保密制度

8、信访办理制度(法律直通车)

9、矛盾排查制度

10、联系会议制度

11、信访监督员职责

上一篇:《党章》学习心得汇报下一篇:个人简历说话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