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2024-05-04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共10篇)

篇1: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寻隐者不遇

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能背一首已学过的古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3.初步理解古诗意思,会背诵古诗。

4.能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会默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内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提高性目标:

6.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想象力。

7.感悟诗人的心情以及对隐者形象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解题范读。完成目标1、2 1.师:同学们,世上最美的文字莫过于诗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名篇。它们或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描绘山高水长的灵气,或称诵大自然的明净与洒脱…… 2.你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为大家背背吗?

3.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4.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学读这首诗。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完成目标3 1.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而且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现在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可以自己思考,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问老师。)

2.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交流时可推派代表,可四人合作,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见解)。

3、完成《补充习题》三

三、质疑问难,讨论释疑完成目标5、6、7 1.学生就刚才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问。2.教师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1)“云深不知处”中的“深”是什么意思。(2)诗中的隐者到底是何许人也? 3.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问题一:

(1)这里的“深”和“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深”意思一样吗?(2)一起看一段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古诗加以区别。

(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录像片段,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仔细看图,加以想象,试用一段话生动地描述所看到的画面,从而直观、深刻地理解“深”的意思。)问题二:

(1)这首诗中,只有诗人和童子的对话,而两人议论的中心——隐者却始终未出场,我们只是从他们的对话中对隐者的言行略知一二。这正好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隐者到底是何方神圣,诗人为何不辞辛苦来寻他?

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隐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可能是被贬官而隐居,也可能是厌恶尘世间的浑浊,弃官归隐……)2

(2)小结:一位世外高人的形象在大家恰如其分的想象描述中隐隐约约地显现出来,这不正体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吗?正因为所要塑造的人物是一位隐者,含蓄模糊的描写正好跟隐者的身份相吻合,这实在比正面描写要高明得多。

四、感情朗读,细细体会。目标7 1.在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同学们再读读,仔细体会体会。(满怀希望—失望—燃起希望—彻底绝望)2.指名学生配乐朗诵诗,适当评读。

3.教师小结:诗中情感一波三折,起伏有致,我们似乎也被带入了当时的情境,随作者同喜同忧,衍生无限的猜测与遐想。4.悟诗情、背诵古诗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2)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五、多种形式,再现古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重现这首诗呢?大家可以相互合作,看哪一组最有创意。

2.组织学生展示富有创意的学习成果。3.在学生展示时,教师与学生可作适当评价。

六、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诗人这种认真作诗,锤词炼句的写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如果大家能把对诗人的欣赏转化成向诗人学习的动力,我们写出的诗文一定不比诗人逊色!

2.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贾岛的诗,比较一下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七、作业设计 A类:

1.朗读、背诵、默写这首古诗。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B类:

1、2、完成《补充习题》四 搜集贾岛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 4

篇2: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而袁枚同样是清朝文坛上一位比较讲究锤字炼句的诗人。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继续了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诗歌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采用用对比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搭配,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歌的大意,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内容,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诗中人物的形象。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想象力,学习表达方法。

1.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分组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讨论交流、表演、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感悟古诗,从而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生动景象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借助拓展小练笔,学习古诗中的人物对话、动作、心里描写、景物衬托人物的表达方法。

【教师准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2.本课的ppt课件。3.准备台词,挑选小演员

【学生准备】1.查阅贾岛和袁枚有关的资料。2.预习课文。3.排练小节目。

2课时。

第1课时

整体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诗人的心情变化,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新课导入 方法一

1.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文体,它用语简洁,意境深远,琅琅上口。自我校经典诵读开始以来,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你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么?(学生试背)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3.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4.要想解决大家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来解决把!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自身实际的谈话,唤起学生的体验,进而引入课题。提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主解题,根据题目大胆质疑。学生有了这些问题,从而为了解古诗、把握古诗,进而体会古诗打下基础。] 方法二

1.师: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远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和智慧。我们的戏曲、民乐、国画、文学等,构成一座宏伟精深的宝库!古诗就是其中的瑰宝。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板书课题齐读。)

2.你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么?你了解他多少呢?(教师相机补充)3.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4.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隐者是谁?谁去寻隐者?为什么不遇?)

[设计意图:首先开门见山,通过对祖国辉煌历史文化的表述,直接引出古诗。简明扼要,学生易于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新知构建

一、初读诗文 诗画并赏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3.交流:学生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指名说)

隐者:学问很深,隐居山林的人 寻:访问 不遇:没有遇到。言:回答,说。隐者:隐居在山中的人。只: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本诗中指隐士就在这座山中 云深:山深云雾浓 处:去处)

4.图文结合读诗句,请想想诗句的意思。5.教师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诗文的节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精读诗文,体会诗意。

1.师:本诗写诗人去寻访一位隐者,没能遇到,却碰到了一个童子,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呢?(“言师采药去”得知,隐者是童子的老师)

2.交流: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平白如话,简洁易懂。但这首诗的特点不止这些,贾岛还有一个巧妙的谋篇构思是:他是用什么方法把寻隐者不遇这件事的过程写出来的呢?同学们再读,看看能发现诗中什么奥妙。

预设:问答式(一问三答)

追问:谁问谁答?三次回答的问题内容是什么?(用原句诗文回答)指名回答。

师:其实是三问三答,作者寓问于答,构思巧妙。

师:明明是三问,但作者省去了了两问,你能补全这三问吗? 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想象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内容。预设:

问:(你师傅到哪去了?)答 : 言师采药去 问:(你知道他在哪里采药吗?)答 : 只在此山中 问:(具体是在山的什么地方呢?)答 : 云深不知处

师:平白易懂的语言和寓问于答的构思,运用了一问三答的写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可见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推敲”,充分体现了贾岛写技的高超,真不愧为“苦吟诗人”。

3.作者要寻访的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A.作者问童子之时,心情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你出门拜亲访友时的心情)松下问童子——(心情愉快,满怀希望)

B.童子说他师傅采药去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言师采药去——(心情跌落,感到失望)C.作者得知隐者就在此山采药时的心情?(结合生活实际或设身处地的与贾岛换角色想象)

只在此山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

D.最后得知不知道隐者具体在哪里时的心情?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无可奈何,更添了对隐者的仰慕之情)

师:是呀,诗人满怀希望去拜访隐者,结果失望,又怀一线希望,最后彻底失望。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这首古诗平淡中蕴含深沉,这就是苦吟诗人推敲的结果。

4.再读古诗体会作者对隐者的感情。5.展开想象,演一演

(1)结合图画,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展开想象,说说你推测诗人可能会提哪些问题?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两人对话的情景,体会诗人的轻松自然、亲切随和及童子的天真可爱、对答如流。)

(2)选派优秀小组上台表演。(从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心里活动等进行评价。)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指生读,齐读)3 课堂小结

师:1.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领悟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在本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中,田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教学方法独特,每讲一首诗都要编一个故事,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既有人,又有物,既有景,又有情,你能把这首诗也编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吗?注意景物和人物对话描写。

2.先同位之间说说,再动笔写下来。3.同位交流、补充

4.集体简评,及时激励。4 作业设计

一、火眼金睛(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

深()童()此()松()探()章()些()讼()隐()采()遇()药()稳()彩()偶()约()

二、解释加点字或词语 1.寻隐者不遇()()..2.松下问童子()....3.言师采药去().4.云深不知处().【答案】

一、深(深度)童(儿童)此(此处)松(松树)

探(神探)章(文章)些(一些)颂(赞颂)隐(隐者)采(开采)遇(遇到)药(中药)稳(稳定)彩(彩虹)偶(偶然)约(约定)

二、1.寻:拜访、寻访;遇:遇到、碰到。2.童子:儿童,诗中指隐者的徒弟

3.言:说、告诉。4.处:地方、处所。

第2课时

1.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新课导入 方法一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配乐、指名有感情地背诵《寻隐者不遇》。

2.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过《小儿垂钓》,谁来背给大家听听?这是写什么的古诗?(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将用上节课所学的读诗句、想画面等方法再来学习一首体现乡村儿童的古诗。

3.解题:“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学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引入,通过对四年级所学古诗的回忆和背诵,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方法二

1.以图激趣,释题。

(1)观察课文插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又猜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告诉大家?(指名说)(2)“所见”是什么意思?(夏季的一天,诗人走出家门,来到树林里。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阵阵凉风迎面吹拂,好不惬意。作者心情高兴,于是将自己看见的情境,即兴创造了一首诗——《所见》)。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2.介绍作者:(指名介绍,教师补充)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袁枚)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以看书本上插图,然后结合图画大胆想象,大胆猜测的方式引入,猜测和想象是小学生最爱做的,这样上课伊始便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2 新知构建

一、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2.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组词。出示:骑、振、蝉

A: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

指导:

师: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

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 立:说反义词,做动作。B.怎样记住这些字? 预设: 记忆字形,“骑”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

“蝉”:形声。从虫,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C.我们一起来写一些好吗?(指导学生描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感悟诗意。(比赛读 齐读等)

4.古诗朗读完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字或词语好吗? 教师出示:欲、林樾、鸣、捕 学生交流回答

预设: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鸣:“叫”的意思。捕:“捉”的意思。5.谁结合插图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精读古诗,体会诗意。

1.品读体悟第一、二句(牧童行歌图)。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牧童骑黄牛——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牧童在牛背上做什么?(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歌声振林樾——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读了这两句诗,你觉得小牧童他是怎样的一个小孩?(快乐)

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师引导: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想象: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A)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B)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想像的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语引导,结合背景音乐的形式,让学生闭眼去感受去想象古诗锁描写的美景,对学生而言是件很美的事,既感受了音乐,又想象了美景,还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其实是一举数得。] 过渡: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真不少,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2.品读体悟第三、四句(牧童捕蝉图)。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A)牧童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牧童的行为、面部表情 理解:欲 捕 闭口 立)

(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还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试着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吧?(多种形式读个人读、齐读、小组读等。)

3.齐读诗句,想象画面。(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1)引导学生根据图文结合背诵。

(2)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齐背)

三、扩展思维 说写结合

借助这首诗的意思,想象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可同位互说,指名说,鼓励说得好的)

[设计意图:编故事其实使高年级学生最拿手的,也是最爱干的事了,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喜欢编故事,进而写故事,那么,他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3 课堂小结

师:学完本课,我们有认识了两位诗人,哪两位? 让我们闭上双眼,摒除杂念,努力使这两首诗中的文字在你脑海中出现画面,再次感受这两首诗的独特魅力吧!(配乐朗诵)

板书设计

松下问 — 对话描写

采药去

寻隐者不遇 此山中

(唐.贾岛)不知处 — 景物衬托

骑黄牛—动作

振林樾—语言

所见 捕鸣蝉—心里

(清.袁枚)闭口立—神态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对诗人心情变化的体会是个难点,教学中我通过教师引导和集体交流探讨,探讨式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同时吟诵结合,感悟作者的情感。《所见》这首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教学中我利用直观看图‘让学生边看边想象理解诗句意思,引入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这里处理较好,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我还让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悟文中人物形象特点。诗中,天真烂漫的小牧童,是孩子们喜欢的。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对隐者的理解方面的教学设计不是很多,学生体会隐者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感情不够深,因此读诗的感情不充沛,写作指导也不到位。教学《所见》时,诗的意境体会不够。

篇3: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通过解读贾岛的五绝《寻隐者不遇》, 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首问答诗, 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描摹得淋漓尽致。言繁笔简, 情深意切, 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 愈衬出钦慕高仰。“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寥寥几笔, 浅浅几行的诗句看似简单, 好象就讲一件寻人未果的事, 但如果我们细细解读, 慢慢品味, 就可以发现他字里行间, 无处不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就像一壶浓酽的老茶, 令人回味悠长。

1 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用舍由人, 行藏在我”等思想, 给了中国人, 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人以极大的影响。诗中的“隐者”是解读全诗的关键。在世人的眼中, 隐者应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视仕途如粪土的高洁之士, 诗中这位隐者则是他们的代表。而本诗的作者贾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名重一时, 但屡试不中, 怀才不遇的著名才子。不难看出, 贾岛对于这种隐逸思想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他们二人身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也就解释了贾岛为什么会不辞劳苦, 大老远地跑到山上去寻访隐者的原因。

2 诗化生活, 表达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古诗采取问答体裁, 以一问一答的方式, 记录了作者寻访隐者的经历。访友未果, 这本是生活中的一件极平常的事件, 而诗人却以诗的形式进行表达, 进行描述, 体现了诗人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诗化, 也展示出诗人用美学的心灵去观察社会, 美化生活, 诗化人生, 体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本以为找到童子, 就一定能找到隐者, 可是隐者却不在家。诗人的情绪由兴奋滑向失落,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突。“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但是, 隐者并未走远, 就在眼前深邃的大山之中。可是在云蒸霞蔚、白云飘渺、安谧静美的连绵群山深处, 怎样才能找到那位神龙般的隐者?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迷, 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令人感到意蕴悠远。

3 体现了中和敦厚的传统精神

季札强调“忧而不困, 曲而不屈”的诗歌特点。孔子称誉《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中和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精神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一种文质彬彬、隐秀知仁的形象。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就需要“修齐治平”, 不断修炼自己, 反省自己。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 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 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 生命缺少了厚重感, 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 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 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 是现代人格构成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孔子曾说:“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隐者深居山中, 与松涛做伴, 与白云为伍, 与虫蛇为友, 生活肯定是清苦的, 但他的心中有自己的追求, 那就是独善其身、著书立说、兼济苍生。采药卖钱那样的商业行为一直为儒家所不齿, 他采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疗伤, 解救苍生于水火, 不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风亮节, 浩气逸韵的中和精神吗?

4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崇尚“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推天道明人道”“推人道到天命”等思想。天人合一, 既君子自强不息、乐天安命。天, 就是大自然。隐者深居山中, 并未泯灭“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深居简出, 采日月之精华, 集天地之灵气, 铸就了他清新含蓄, 与天地共存的品格。而这一切, 又通过诗人“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注解, 创造出优美而深邃的意境, 深刻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读中国古诗, 如品一杯香茗, 如观一抹风景, 如吟一曲恋歌, 如行一段险道, 让人多愁善感, 遐想无限, 回味无穷。站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一神圣的殿堂前, 我们总有一种渺小的感觉。所以, 我们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浩瀚的诗海里遨游, 在耸然的诗山上跋涉, 在无际的诗路上徜徉, “博览约取, 厚积薄发”。否则, 我们就无法真正去领略中国古诗的神韵, 无法通过诗歌与古人进行情思的交流, 也无法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参考文献

[1]李达武.中国古诗精华辑评

篇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篇5: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感情。

2、对《寻隐者不遇》中作者心情的变化,隐者形象的感悟;对《所见》中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及夏天美好意境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寻隐者不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3、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9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又读古诗了,还记得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吗?(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2、谁来说说关于诗人。

简单地说: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 什么叫苦吟诗人?

不错,他的作诗之苦,有两句诗说得很形象,记下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与孟郊其名,苏东坡称之为“郊寒岛瘦”。你们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意思?

3、题目是文章的题眼,你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点拨: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二、明诗意

1、初读注意把握好诗的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2、读一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点拨 言:回答说。

•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3、这首诗采用的“问答体”的形式,谁问谁答?何处是问,何处是答呢?请在书上标出来。

(贾岛)松下问童子:(你师父哪儿去了?)(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到哪儿采药去了?)

(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读读诗,想想意思,说一说。

三、领悟诗情。

1、再来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变化。(贾岛满怀希望)松下问童子:(你师父哪儿去了?)(童子热情)言:师采药去(贾岛失望:到哪儿采药去了?)

(童子):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你就别找了。)(失落)

2、你看看,这童子够贼的。硬是折腾贾岛,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失望也就罢了,一句“只在此山中”又勾起了一线希望,最后来了句“云深不知处”彻底浇灭了人家刚刚燃起来的那一丁点的小火花。再来念念这首诗。

3、吟诗

四、感悟苦吟诗人诗作的特点。

1、学完整首诗,你感受到贾岛的诗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 A简洁易懂 B 斟字酌句

点拨:诗题是寻隐者,然而我们却始终未见隐者这一庐山真面目。那么你能透过字词,在寥寥二十字中找到与隐者相关的事物吗? 交流:松下 采药 不知处

五、落实课后习题4

1、如果把这首诗当做一篇文章的话,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叙事的)。

2、记事的文章要写清楚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好,读读这首诗,有吗? 这件事情写完整了吗?

3、作者是怎样写的?(人物对话)

不错,这是给我们的一个启示,要把事情说清楚,写清楚人物的对话,是个好方法。

4、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什么?(环境描写)我们还读出了什么的?(心理活动)试着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板书设计: 3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只处。彻底失望

所见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诗背诗。

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的语言美和内涵美。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板书“见”)小朋友,你们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生组)是呀,看见、听见都是见,看来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发现!老师这儿有一幅画,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回答。

(1)林樾: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对,这样郁郁葱葱、十分茂密的树林就可以称为“林樾”(板书)仔细观察这个词,它有什么特点?(都有木)一组小火车读一读――齐读。

(2)牧童:(学生说“我看到了小孩骑着黄牛”时直接板书“骑黄牛”)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的? 这样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称为“牧童”。(板书)指名读。

(3)蝉:“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蝉”知了是一种昆虫,所以左边是虫,右边读chán,是一个形声字。(字卡,指名读)听,你们听见蝉儿的声音了吗?(播放蝉叫声)是呀,蝉儿正在鸣叫呢!像这样正在鸣叫的蝉可以称为“鸣蝉”。再开一列火车读读――齐读。3.你还有其看到的、听到的吗?

二、揭题

1.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板书“我们”)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2.第一次读诗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诗。

3.先请小朋友一行一行来读诗,其他同学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听他读正确了吗?(随机正音)

4.四人小组合作读,每人读一句,先自由练习,等会我们比比哪个小组读得对。(先自由,再站起来,发现读错的句子再纠正、齐读。)5.大家一起再正确地、流利地、响亮地把古诗朗读一次。

三、情景感悟、评赏古诗

1.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2.生交流。

(1)“歌声振林樾”:(我听到了牧童的“歌声”)(板书),这歌声怎么样?(声音响亮,在树林里回荡)从哪个字感受到的?(“振”板书)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指名读)

师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请你边想象边来读好这句。

4.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5.生同桌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6.读完诗,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蝉了吗?(不管牧童有没有捕到蝉,让我们把想象继续下去吧!)

四、背诵全诗

1.看看这张画,让我们想象着古诗的内容,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自由练习背诵。

2.谁愿意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同学点评。3.一起有感情地背诵。

五、拓展延伸 补充《村晚》

作业:

1、背诵《村晚》

2、将诗改写成文章

板书: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篇6: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诗句,重点理解“寒山”“生”“坐”“红于”“泊”“霜满天”“对愁眠”。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3.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诗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

2.感悟诗境,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学习《山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1.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3.解题。

“行”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诗人在哪而儿漫步?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知道的?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径”“霜” 2.指名读课文。

3.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五、理解诗句。1.品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1)什么是“寒山”?为什么称“寒山”呢?(出示:

1、寒冷的山。

2、深秋,寒风瑟瑟,山上草木枯黄)

(2)什么是“径“,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你从哪知道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2.品读读第二句。

(1)出示图片,理解“白云生处”。

(2)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3.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4.品读第三行诗。

(4)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谁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5)听了同学的回答,你从他的答案中找到“坐“的意思了吗?(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5.品读第四行诗。

(1)这是片怎样的枫林?(理解“霜叶”“红于”)(2)句式训练:经霜的枫叶红得。

(3)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6.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7.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自由回答:我仿佛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白云缭绕,美不胜收;我还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红枫林,远远望去,似灿烂的红云,又似热烈的火海。

自主练习。

个别朗读。

感叹:这一切仿佛是人间仙境,太美了,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

(1)谈话:有人说,秋意寥落,秋声悲人,秋天就给人一种悲悲凉凉的感觉。那么这首描写深秋季节山林景色的诗,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2)请学生透过字词,想象一下自己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色。(3)小结:(对于学生的自由回答给予表扬)如果能把这种意境完全地读出来,那真是太棒了,你们可以吗?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找出不易书写规范的字示范。

3.让学生提出较难写的生字,说说书写要领。

九、板书计划

山 行

唐 杜牧 远望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深秋 喜爱 赞美

近观 枫林 霜叶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数】 【课时目标】 学习《枫桥夜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山行》这首诗所描绘的。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1)板书课题。(2)指名读题。(3)解题。“泊”。(4)介绍作者。2.自学古诗。

(1)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2)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3)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古诗。

(3)质疑。

4.理解每句话。(1)理解一二句。

①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②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诗人看到了什么?这时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对愁眠” 交流:诗人独自在外,停泊在荒郊野外,眼前之间点点孤灯,又有阵阵寒意袭来,一股愁绪涌上心来。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

(2)学习第三、四句。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5.总结全诗,美读品味

(1)提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交流并回答:描写了残月、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这些景物组合在一块,勾画了一幅意境独特的秋夜泊船图,抒发了作者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2)积累:元代诗人马致远有诗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一样的秋景,不一样的诗人,却有一样的愁绪,这是寂寞的愁绪,是思乡的愁绪,那么我们能否尝试把这种忧愁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指导朗读。

(3)指名朗读,再齐读

(4)要求学生背诵。

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

2.找出不易书写规范的字示范。让学生提出较难写的生字,说说书写要领。

四、板书计划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寒山寺(所见)

孤独 忧愁

篇7:3、古诗两首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学习第二首古诗。教学目的: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⒈背诵《山行》

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过渡:学习了《山行》之后,你知道我们下来要学习的是什么吗?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⒈揭题,解题。⑴板书课题。⑵指名读题。⑶解题。⑷介绍作者。

(指名说说对作者的认识)

指名背诵作者的其它古诗,老师作出评价。⒉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⑵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4)反馈讨论内容。⒊检查自学情况。⑴认读生字。⑵指名读课文。⑶质疑。⒋理解每句话。⑴理解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⑵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⒌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⒍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注意读的时候:“停顿”和“重音”。师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两首写秋的古诗。板书设计:

《山行》: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山林秋色图

篇8:3古诗两首教案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古诗两首

主备学校:润州区实验小学 审核 :润州实验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寻隐者不遇》和《所见》均为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诗歌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所见》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学习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知识链接】

贾岛,晚唐诗人。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袁枚,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

2、能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与境,从而了解诗中事,领略诗中景,感悟诗中情。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3、通过对古诗的教学,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自读知识链接,了解诗人。《寻隐者不遇》是 代诗人 所写。与 齐名,人称“ ”。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隐者(yǐn yǐng)云(深 生)不知处

3、查资料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隐者: 不遇:

言: 只: 不知处:

二、课堂研讨

(一)揭诗题,解诗人。

1、揭示诗题,初解其意。

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用一两句话介绍贾岛。(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同学围绕“寻”考虑。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观图,领略诗中景

1、引导看图:诗人寻隐者发生的地点在哪,有哪些人物出场,让我们看看文中的图,初步感知一下当时的环境与人物。

2、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看并尝试描述所看到的以及由此想到的。

3、指名描述图画。

(三)感知诗意,了解诗中事。

1、学生自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2、师范读,注意老师停顿的地方,想想词句的意思。

3、试说诗意,理清“寻”的故事。

(1)引导发现: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难懂吗?(语言通俗,平实易懂。)(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3)引导:通过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了这首诗讲的是寻隐者这件事,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寻隐者不遇这件事的过程写出来的呢?学生再读,体会诗文一问三答的谋篇构思。(4)师再引导:其实是三问三答,作者这里是寄问于答。再读诗句,思考作者与童子是怎样进行三次问答的呢?思考后同桌尝试练习。指名1——2组学生问答表演。(5)指导朗读

引导同学假想自身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四)品析词句,感悟诗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巧妙的构思固然独特,但更妙的在于它抒情的含蓄。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从中你能否读出诗人在问答中的情感变化。(1)指名读

(2)引导交流对诗中情感的体会。“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板书(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再次失望)

2、进一步引导:一般访友,问知其出去了,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体现了诗人对隐者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

(1)贾岛苦苦寻找的那位隐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每一处文字去试着寻找隐者的形象、品格。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2)学生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隐者的深入认识,师适时加以点拨。(隐者,古代多指品格高洁、不肯做官,隐居山野的有学问的贤士。而文中的隐者正符合了这一特点。)

(3)点拨小结:诗人将自己对隐者的敬仰钦慕之情通过采药这件事、通过郁郁青松、悠悠的白云来表现。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三、当堂训练: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歌记述了()这件事。通过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写出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知处:

四、巩固练习:

结合诗文、借助插图,运用想象描绘《寻隐者不遇》所表现情景,写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能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3、能依据诗句想象、描述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学习过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一、温故导学

1、背诵《寻隐者不遇》,并默写。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2、积累:写出有关描写儿童的诗句。

《村居》(高鼎),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儿垂钓》(胡令能)路人借问遥招手,《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课堂研讨

(一)、激趣导入

背诗大赛:背诵曾经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二)、释题、朗读古诗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出示本课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3.学生齐读古诗。

4.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5.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1、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观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再来说说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6、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7、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指名读,正音,齐读 学生表演

8、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9、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润州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1、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三、当堂训练

1、写出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

2、默写《所见》

五、巩固练习

篇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时安排】

2时。

第一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

由学生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

出示文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板书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二、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4、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朗读

1、自由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四、背诵

1、情境背诵:

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五、练习

1、填空:

离离______,一岁一____。野火______,春风__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无处寻____。

2、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六、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

木: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

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

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

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

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

(高兴、喜悦)

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

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

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

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10: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懂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2)老师释题。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②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要寻访的人呢?(2)老师精讲。①先解释难理解的词。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②老师(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的意思: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的意思: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3)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①你师父干什么去了?②在哪儿采药?③你能找到他吗? 3.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1)老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题目“寻隐者不遇”,重音在“不遇”。“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3)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4.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

(1)老师: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诗人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儿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而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2)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并逐步背诵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意境

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

五 实践活动

1.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接着想象诗境,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笔画到图画本上,再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2.举行一次表演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诗中两个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课堂作业设计:

1.解释加点的字,写出诗句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问:询问。言:说。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他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就,表肯定的语气。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2.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代 作者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2.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温习古诗,引入新课

1.学生齐声背诵上一节课的古诗。

2.老师导语:《寻隐者不遇》给我们讲了一个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但没有遇到隐者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下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板书:所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习提示:(1)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识记生字。

(3)想一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学生自读古诗。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读准字音。

qí骑

zhèn振

chán蝉(2)掌握字形。

“骑”“振”“蝉”为左右结构的字。

(3)请学生根据文中插图,简单说一说诗人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明确方法

1.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以及儿童手上的鞭子联想,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牧童。)(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2.揭题,解题。

(1)解释题目: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他停止唱歌,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让一个叫袁枚的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介绍作者:袁枚,清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3.品悟古诗。

(1)学习诗句,理解诗意。①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儿。

读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嘹亮。樾:树阴。老师补充:“林樾”指茂密的树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②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所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意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意欲:心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读全句,看看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后,是怎样做的。“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停止唱歌,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老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举起,做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地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③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诗句和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急忙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④读诗句,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听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②指导朗读,读出牧童唱歌时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时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朗读第一句时,要想象牧童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第二句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名读——老师评读指导——学生练读)③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老师引导欣赏。

(1)第一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2)第二句诗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都是通过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进行描写的,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捕蝉图”。

(3)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2.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3.感受意境,精练强化。

谈谈刚才想象到的意境,试着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五 总结全文

1.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机灵、天真可爱)2.老师小结: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个夏天的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3.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见 清·袁枚

课堂作业设计:

1.组词。

牧(放牧)骑(骑马)振(振奋)2.填空。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的中午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3.解释加点的字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振:振动、回荡。樾:树阴。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心想;想要。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4.默写古诗《所见》。

代 作者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推月下门”或“僧敲月下门”而来。其诗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有《长江集》。代表作品有《剑客》《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等。

上一篇:4提升销售的五大方法下一篇:各阶段规划成果内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