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2024-05-01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篇1:(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媒体运用: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练字

寻者不遇

()下问童子,

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

云()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 彻底失望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2:(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b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

二、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 童子 诗人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篇3:《寻隐者不遇》解读小设计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解读分析】

《寻隐者不遇》全诗由对话组成, 是作者精巧构思、仔细推敲的杰作。隐者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 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山野的人。这些人大多非常自负, 满腹才华, 但往往认为世道不好, 或者国君的做法不对自己的胃口, 因此独善其身而不兼济天下。诗人慕名去寻访隐者, 无缘得见, 于是“松下问童子”。清幽的“松下”是隐者离群索居的避世之所, 四季常青、挺拔高耸的松树衬托出隐者卓尔不群的形象。后面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但不是那看家的童子饶舌, 问一答三, 连珠炮似的迸出那么多的话, 而是在来人的一再询问之下才应答的, 只不过囿于诗歌的篇幅省略了问题而已。童子首先告诉来人师父“采药”去了。隐者一般都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每天除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的读书修身和“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的参禅论道外, “采药”也是他们常做的事, 至于采的是治病和保健的中草药, 还是据说服用后能够得道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都符合隐者的身份。毕竟来一趟不容易, 到哪里采药呀?“只在此山中”交代了师父的大致去向, 究竟在这座山的什么地方?来人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童子答道“云深不知处”, 山中云雾弥漫, 影影绰绰。既然是去采药, 哪里生长着所需的药就往哪里去, 上山爬坡, 行踪不定, 也不知他现在到了哪里。

诗人所要寻访的隐者始终没有出现, 但他的神态、他的气息、他的品格无不透过对话传递给了读者。记住这首诗只需牢记每一句的意象“松”、“药”、“山”和“云”四个字即可。“松”寓意他高洁的风骨, “药”隐含他行止的超凡脱俗, “山”揭示他得其所哉的避世环境, “云”写意他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自在。显然, 这位隐者是一个道家。记住这四个字, 隐者高山仰止的形象和风度就鲜活地显现出来了。而这四个字同样也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点。古诗中常会隐含一些民俗知识、传统文化常识。因此, 在指导学生读诗、体味情感、发展想象力的同时, 还应该适时地发掘文化层面的信息, 传递给学生, 使其由了解、接受到浸润其中。当民族文化逐步渗透到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中后, 学生就能成为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片段设计】

一、分组自学

1. 事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一人为组长, 组织自学活动, 一人负责记录, 一人负责交流, 一人负责管理资料。

2. 每个小组分得若干资料。

(1) 一份标有平仄记号的古诗文本。

(2) 一份贾岛简介。

贾岛 (779—843) , 字浪 (阆) 仙, 河北范阳 (今北京) 人。他的经历比较曲折, 早年曾做过和尚, 法名无本。大约在811年, 贾岛得到了韩愈的赏识并在他的劝说下还俗参加科举考试。是否考中, 史书上记载不详, 但他确实不走运, 直到年近半百才担任了长江 (今四川蓬溪县) 主簿等小官。贾岛是唐代苦吟派诗人的代表, 与孟郊合称“郊寒岛瘦”。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 刻意求工, 不惜耗神费时, 在炼字、炼句等方面下苦功夫。

(3) 一张高士山居题材的水墨画。

(4) 一份关于隐士文化的资料。

平时, 隐者们读书、写字、静坐, 修炼身心。他们也会耕种、垂钓、上山采药, 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古人认为竹子、松柏是风格高雅的植物, 所以常常会在自己的住处旁栽种它们。有些隐者还会收一些小孩子当徒弟, 也可以帮着料理家务。

3. 用学习单布置自学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反馈

1. 检查朗读。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古诗, 辅以个人读和全班齐读。

2. 检查理解诗歌大意。以小组为单位, 由负责交流的学生回答, 其他组员补充。

3. 检查找关键词。每个小组交流找出的关键词, 并结合各种材料来说明原因。

归纳:

“松”代表隐者高洁的风骨。

“药”隐含着隐者行为超凡脱俗。 (隐者采药不只为治病, 更是为了养生修炼。)

“山”揭示隐者居住的环境。

“云”象征隐者悠闲自在的生活。

4.交流小组学习的心得。

(传递文化信息, 一种是直接说教, 一种是让学生自行体验。不必在意学得多深入, 只求留下印象, 能成为今后学习的兴趣源泉。上述环节, 采用了第二种办法。从不同角度提供学习资料, 从不同层次设计少而精的学习任务, 并且安排好小组分工, 以保障学生顺利合作完成自学任务。再通过对应的检查反馈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回顾, 帮助学生巩固自学到的知识, 教师也能有效传授新知, 并使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加深认同。)

【知识链接】

贾岛 (779—843) , 字浪 (阆) 仙, 范阳 (今北京市) 人。初为僧, 韩愈劝之还俗。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为长江 (今四川蓬溪县) 主簿, 故世称贾长江。

贾岛是所谓苦吟诗人, 以清奇幽峭见称, 颇为韩愈赏识, 韩有《赠贾岛》云:“孟郊死葬北邙山, 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 更生贾岛著人间。”其对贾岛的推崇可想而知。由于贾岛求奇僻求瘦硬, 诗的情调也多阴沉峭冽, 缺少强烈的感染力。但他的影响却极深远, 晚唐五代、南宋的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晚明的竟陵派都受其影响。

篇4:《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初读得其韵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这里的“不遇”就是(没有遇到。)寻隐者不遇就是(寻访隐者没有遇到。)(板书:寻隐者不遇)今天我们就和诗人贾岛一起去寻访隐者。

过渡: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先读一读再说一说。

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标出停顿、重音符号)注意读出五言绝句的节奏美,要读出诗的韵味。(初步体会平仄的音步)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人在寻访隐者的过程中遇到了——(童子),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诗人追问在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中。)在山里什么地方呢?——(山中云雾很多,我也不知道在哪里。)

这一问一答,很有意思,谁来给大家再读一读,让我们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读是为了读得字正腔圆,停顿合理,读出诗的韵脚,韵味;说是为了理解诗意,这首诗没有生字,诗意浅显易懂,通过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诗的意思。再读出自己的理解。

再读悟其情

师: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苦吟不仅体现在字斟句酌上,还体现在谋篇布局上,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首诗是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写的,读一读相关诗句,想一想,谁问?谁答?根据人物的问答,谁来把“贾岛”“童子”“师傅”这三个词语填写到故事前的括号中,指一名学生填写,写后读一读。

第一问,怎么问?(童子,你师父哪里去了?)

第二问,怎么问?(童子,你师傅在哪里采药?)

第三问,怎么问?(童子,你师父具体在山中什么地方采药?)

小结:三问三答应该为六句话,可诗人却浓缩为四句二十个字,这种句与句之间的省略叫做跳脱,由此可见诗人语言的凝练。

请学生上台来表演三问三答。(点评)

问“贾岛”,当你不辞辛苦地来拜访隐者,在与童子的问答中,你的心情起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体会诗人的感情,试试通过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情感变化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填人物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跳脱这种特殊的句式,一问三答并不是童子饶舌,而是在来人一再询问之下才应答的,只不过囿于篇幅省略了。每一句诗都体现了诗人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只有在潜心涵咏中方能体会。

三读会其意

师: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隐者,令诗人的情感如此跌宕起伏?隐者始终没有出现,但他的神态、他的气息、他的品格我们在诗句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诗,找一找每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松、药、山、云)

1.松有什么特点?(郁郁葱葱、苍翠、挺拔)

点评:“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隐者就像松树,是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山有什么特点?伟岸、巍峨、险峻

点评:隐者就像大山,有着山一样的脊梁——伟岸,令人高山仰止。更揭示了他得其所哉的避世环境。

3.隐者采药干什么呢?

点评:悬壶济世、救助苍生,隐含了他行为的超凡脱俗。

4.云有什么特点?洁白、飘飘悠悠

点评:隐者就像白云一样有高洁的品性,如闲云野鹤,来无影,去无踪,神秘不可测。

过渡:作者用松、药、山、云来比喻隐者的品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品味隐者的高洁。

(指导朗读,重点品味松、药、山、云)

诗人为什么要寻访隐者呢?只有走近诗人,才能更了解诗的意境。

出示贾岛的背景介绍: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得韩愈赏识,但时运不济,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甚为失意。贾岛作诗在炼字、炼句上苦下功夫,为“苦吟诗人”代表,与孟郊合称“郊寒岛瘦”。 师:读了这个介绍,你对诗人贾岛的内心又有了哪些了解?因为诗人科场失意,正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然隐士生活清苦,但能如此自在悠闲,倒也乐在其中呀!所以贾岛非常仰慕。

这才是贾岛的内心所想,读出这种仰慕。(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记住了每一句诗的意象——松、药、山、云,就记住了诗;了解了景物的意象,就理解了什么是隐士;读出了诗人对高风亮节的隐士的仰慕,就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就能理解诗的意。

内化与表达

同学们,山中树木葱茏,野花绽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悦耳的清脆鸟鸣,沿着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作者来到了大山深处。他与童子进行了三番问答,(注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当寻访不遇的时候,他面对着悠悠白云,巍巍青山,郁郁青松,会怎么想,怎么说?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这幅画,练习改写。

改写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读古诗需要想象力。反过来古诗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媒介。将有画面感、有情节的古诗改写成小故事。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药 仰慕

篇5: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1)理解了诗意,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了解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

(3)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4)领会到了这首诗“寓问于答”的特色。

(5)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心情,领会“寓问于答”写作的特色。

课前: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配以古琴音乐,渲染气氛。

课中:

一、提示课题。

从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一定已经知道了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一首古诗,诗题是――寻隐者不遇。诗题中的“寻”是什么意思呢?“隐者”是指古代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人,由于某些原因而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你们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是“隐者”呢?“不遇”是什么意思?现在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了解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贾岛,谁是他的“粉丝”呢?学生交流自己对他的了解你。

引用作者自己的诗评价。贾岛有一首诗这样写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三、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同座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

3、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童子在松树下的对话。在理解和解说诗意的时时候,我们会发现诗句中缺少了些什么。究竟缺少了什么呢?

4、思考: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把问句写出来?

所谓“寓问于答”,它并不是“不问”,而只是不把问话内容写入诗中。关键在于把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使读者可从答话里体味和推导出所问的内容。如果把问和答都写进诗中,不仅没有必要,还很罗嗦。“寓问于答”,可以使诗句变得简练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的巧妙高明之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这种“寓问于答”的妙处。

四、体悟作者的心情。

1、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心情怎样呢?出示填空题:

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心情,填空:

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

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唉!”诗人叹了口气,彻底了。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五、两首诗对比,感悟诗人用词精准!

出示:寻隐者不遇

花间问童子,言师挖菜去。只在南山中,马上就回来。

篇6: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诗文,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板书:贾岛):

贾岛是唐代诗人,屡次应试没有考中,一度出家当和尚,后来听从韩愈劝告还了俗,当过小官。

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为此传下来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即《题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以后再来,一同隐居。

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个字似乎应该改一改,原诗是这样:“岛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还是改为“敲”字好?

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思索,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不觉间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觉得。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已经冲进了第三节还要向前闯,便不客气地把他揪下驴来,推到韩愈跟前。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已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做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贾岛的问题也发生了兴趣,不但没责备他,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改为“敲”字,是用来反衬李凝隐居地在万籁俱寂中更见幽静,也就是响中寓静,这比在万籁俱寂中无声无息的推门要好。从此,韩愈和贾岛便成了诗友。

贾岛的苦吟,有时确有成效。他还写了一首《忆江上吴处士》,其中两句说: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不仅写出了典型的秋天景色,而且把景象描绘得非常壮阔,但字句却很简练,也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

二、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

1、齐读诗句

2、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

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指名表演

(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雾很多

“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

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2、体会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四、齐读古诗,练习背诵

五、补充阅读

贾岛 《题李凝幽居》和《忆江上吴处士》

六、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贾岛

篇7: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篇8:《寻隐者不遇》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 你们好!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 常常会遇到古诗的学习。我们知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古诗就是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 很多古诗所描述的情境都像一幅画一样, 所以也有人说:诗就是画, 画就是诗。下面我就来考考你们, 看看你能说出下面的几幅画对应的是哪几首诗吗?

(学生猜诗、背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小儿垂钓》)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是对照画面猜诗、背诗。假如不给你们画面, 而是给你古诗, 你们还能够把它变成生动的画面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 有同学边举手边说——能!)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 你怎么能把古诗变成画儿?

生:我会把古诗里有的景物画出来, 比如说有小草我就画小草, 有小鸟我就画小鸟。

师:你可真聪明!知道要把古诗变成画得抓住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可是, 咱们所说的这个画可不是在纸上画画。那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读懂古诗意思的方法——把“话”变成“画”。谁知道, 这里面的“话”指的是什么?

生:说话。

生:不是说话, 是诗的内容。生:是诗中的语言文字。

师:你说得真准确!这个“话”就是指诗文, 就是诗中的语言文字。那么“画”呢?

生:画面。

师:是真的要大家动笔画画吗?生:不是, 是在头脑中画画。

师:依据文字描述的情景, 在头脑中画画。假如你还能够把这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那就更了不起啦。

师:今天我们就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 来学习把“话”变“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请大家自己来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字音, 同时想一想这首诗讲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生自由读, 同桌检查读, 教师指名读)

附: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师: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现在可以提问。生:“寻”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够解答他这个问题?生:“寻”是寻找的意思。

生: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 不是一件东西, 所以不应该用寻找, 应该用寻访。

师:你真会思考和比较, 一个“访”字就显示出了作者对隐者的——

生:礼貌。生:尊敬。

师:那么, 什么样的人叫隐者呢?你们快看看书下的注解。

生:就是隐居在山林里的人。

师:这样的人往往有一颗淡泊的心, 有一份宁静的情感。

生:老师, 我不懂什么叫“不遇”?

师:“不遇”就是没有遇见。谁能把这个题目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生:贾岛去寻访一个山中的隐者, 但是没有遇到。

师:“但是”这个词用得很好, 表示意思的转折, 本来想访问人家, 结果没有遇到。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摇头) 谁能把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讲给同学们听?

生:贾岛到山里去寻访一个隐者, 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 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里, 但是云彩太多了, 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师:谢谢这位同学清楚的表达。可是我有一个问题, 并诗中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

生:“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

师:能够从文字中找到自己这样说的依据, 很了不起。

师: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 你们同意吗?

生:我觉得主要是说云彩太浓了, 太厚了, 当然也很多, 所以看不见师傅到底在什么地方。 (众笑)

师:这样一说就更准确了。接下来请每一位同学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自由说)

第二板块:提问题, 想画面

师:说到这里, 好像这首古诗我们已经读懂了, 其实还远远不够。不信, 你们看第一句, 老师就还有好几个问题要问呢? (展示ppt)

贾岛在什么样的松树下面?怎么样地问?问一个什么样的童子呢?请你来想象并描述一下。

生:贾岛在一棵古老苍翠的松树下面, 遇到了一个正在闭目养神的小童子, 于是他给小童子深施一礼, 问道:“小童子, 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们听, 他多会想象, 多会表达!“古老苍翠”说出了松树的特点, “闭目养神”点出了小童子的神态, “深施一礼”则表现出了贾岛的动作, 多好啊!就这样沿着问题来想象和表达, 谁的脑海里还有不一样的画面?

生:贾岛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松树下面, 彬彬有礼地问一个头扎着发髻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儿:“请问, 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小男孩扎着发髻呢?

生:书上插图里画着哩! (众笑) 再说, 我从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小男孩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看来, 看书上的插图、看电视剧, 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师:接下来, 请你自己针对后面几句诗来提问, 看看你还能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小童子是怎样回答的?生:山什么样?

生:山中都有什么?生:隐者什么样?生:隐者怎样采药?生:采些什么药?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你们提出的一两个问题静静地思考、想象, 两分钟后我们来汇报, 看谁想象得更合理, 描述得更清晰。 (学生静静地思考2分钟, 指名汇报)

师:按照诗文的顺序, 谁来先说说小童子是怎么回答贾岛的提问的呢?

生:小童子急忙还一个礼说:“我师父到山中采药去了。” (边说边做动作)

师:这个小童子真有礼貌!

生:小童子仰着头, 指着远处的山说:“我师傅到那座山上采药去了。”

师:这里山挨山, 山连山, 简直分不清是哪一座。不过, 师傅就在这里采药, 只是云雾弥漫, 找寻不到踪迹啊!那么, 师傅什么样?怎样采药?在什么样的山中采药呢?

生:师傅长着白眉毛, 留着白胡子, 眉开眼笑, 唱着山歌走在山路上。

师:好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啊!这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老仙翁啊!

生:师傅非常和蔼, 身穿长袍, 脚踏草鞋, 肩背药筐, 手举药铲去采药。

师:这位同学前几个用词非常精当, 穿、踏、背, 我很欣赏。后面的“手举药铲”我觉得改为“手持药铲”会更好, 你说呢? (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师傅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 他一会儿蹲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挖出人参, 一会儿爬上峭壁去采灵芝。

师:这山里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 又是人参又是灵芝的。 (众笑) 当然, 这也说明我们同学知识非常丰富, 知道这都是些名贵的药材, 能治病。你刚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头发白了, 但是脸色很红润。

师:是啊, 就是形容老人的气色特别好。师:师傅要是采药时累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大青石上休息一下。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下, 他可能会闭目养神, 也可能会望着天上的白云发呆呢!

师:师傅要是渴了饿了, 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要是渴了就喝点矿泉水, 饿了就摘点野果充饥。

师:你知道师傅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吗? (众笑)

生:没有牌子, 就是山里的水。生:是纯天然牌的。

师:谁能够完整地再来描述我们头脑中这么生动的画面?

生:师傅休息时, 有小鸟在枝头唱歌, 蝴蝶在身边飞舞。师傅喝水时, 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呢!

师:这位师傅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 不为世俗所干扰。小童子虽然没有给我们描述师傅如仙人一般的生活, 但是他自己是完全可以想见得到的。你们说, 他说这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生:骄傲。生:得意。

师: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 体会那个小童子高兴、骄傲, 甚至有些得意的感情。 (生练习读诗)

第三板块:入诗境, 悟诗情

师:同学们, 你们通过想象使画面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生动。请你们结合题目再来想一想: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 但是当他想象着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 他会怎么做呢?

生:贾岛把棋盘摆在石桌上, 一边和小童子下棋, 一边等着隐者回来。

师:总之非要见上一面, 因为毕竟为拜访而来。可以这样想。

生:贾岛坐在松树下, 和小童子聊天, 进一步地了解隐者的生活。

师:这棵大松树可派上用场了, 它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那一片绿荫给贾岛和童子提供了聊天和休憩的场所。

生:贾岛让小童子拿来纸笔, 即兴写下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师:想得妙啊!或许这首诗就是这样即兴而作, 一挥而就。

生:贾岛背着手, 站在松树下, 望着远处的山, 陷入了沉思之中。

师:虽然我们不清楚贾岛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是我们知道今天的寻访对他触动很大。

生:贾岛辞别小童子, 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入密林, 他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

师:贾岛是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

生:不是。我觉得他是向往隐者这样的生活, 他也想过隐者这样的生活。

生:贾岛留在隐者的茅草屋里, 他要等着隐者回来与他喝酒、对诗。他甚至还想搬到这里来和隐者一起住。

师:这样的生活少了世俗的烦扰, 所以贾岛寻访隐者不遇, 非但不失望, 反而心情愉悦, 充满了向往。

第四板块:明方法, 重训练

师:同学们, 最初我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时候, 只是说“贾岛到山里去找一个隐者, 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 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里, 但是云太深了, 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 针对诗句中的文字提问题, 结合问题来想象, 使得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看来, 把“话”变成“画”真的是读懂古诗意思的好方法。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古诗, 你还能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大致讲解意思, 然后请学生结合诗文提问) 生: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生:树头上的花怎样落下来?生:儿童用什么来捕捉蝴蝶?

生:他们是怎样在菜花中寻找的?

师:请你结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画面, 用三两句话写下来。

(学生思考写话约4分钟, 然后汇报)

生:一个叫杨万里的诗人住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店里。一天早上, 他走出门来, 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眼前的景色把他牢牢地吸引住了。只见有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沿着稀稀落落的篱笆伸向远方。

师:他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儿, 谁能接着他的往下说。

生:小路两边的桃树啊, 杏树啊, 枝头上的花已经开过了, 随着微风的吹来, 像小蝴蝶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师:老师建议你把“开过”了改成“开败”了, 这里的“败”就是花朵凋零的意思。

生:几个孩子正在捉蝴蝶, 他们用衣服扑, 用网子罩, 一会快步跑过去, 一会又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 飞进了菜花丛里, 你就再也找不到它。

师:要是我来写这段话, 我会这样写, “几个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捉蝴蝶, 他们有的用衣服扑, 有的用网子罩, 一会快步跑过去, 一会又蹑手蹑脚地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 躲进了菜花丛里, 你就再也找不到它。”你们觉得我这样写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您用了好词, 例如兴高采烈和蹑手蹑脚。师:这两个词怎么好啊?

生:把孩子们捉蝴蝶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生:您还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说明有好几个孩子, 他们捉蝴蝶的方法不一样。

师:你听得可真专心!

生:您把他说的“飞进了菜花丛里”改成“躲进了菜花丛里”, 因为要捉小蝴蝶的小朋友太多了, 所以小蝴蝶只好躲起来了。 (众笑)

师:仅仅一字之差, 你就能体味出其中的妙趣, 我们要向你学习。

师:今天, 我们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 学习了把“话”变成“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方法经常用才会成为技巧, 才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 成为学习的能手!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读着王文丽老师的古诗教学实录, 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词汇:幸福。每个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课堂是幸福的, 孩子是幸福的, 老师是幸福的。不得不让人想起《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关于幸福课的言论:“幸福课不是一种方法, 而是一种理念;幸福课不是一种模式, 而是一种境界;幸福课不是课堂改革的短期目标, 而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王文丽老师的课应该可以归结于这幸福课的范畴, 因为她的课堂体现的是古诗词教学的理念, 达到的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境界, 实现的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纵观《寻隐者不遇》这一首诗的教学, 板块清晰, 遵路寻真, 展现了具有古诗词特点的教学。

舒适, 才是愉快的。古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 它往往意思跳跃, 语句浓缩, 成分省略。《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相对似乎比较直白, 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障碍。疏通语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教学程序。一字一句的理解, 字字落实的翻译, 往往使这一环节成为学生学习古诗最痛苦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上却寻找不到一丝疏通诗句带来的疲累。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 代以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 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有一个问题, 诗中并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 你们同意吗?”整个教学氛围是宽松、自由、平等的, 学生是以舒服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的。所以, 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发现和言论:“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 不是一件东西, 所以不应该用寻找, 应该用寻访。”“‘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该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愉快的交流中, 原本了无生气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情趣盎然。

投入, 才是有激情的。怎样让孩子投入,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带领孩子走入情境。王文丽老师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教者, 她巧妙地带领着孩子畅游在古诗词特有的意境中, 握着孩子的手触摸到了这首诗的“意象”。意象是诗词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诗人创作诗词, 缘于外物的触发。但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言:“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为了弥补言不及意的困窘, 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即用语言塑造意象, 再用意象传达诗情, 即使可直接表达的情思也往往寄寓于意象。古诗词凝练的话语背后一幅幅形象的画面, 形成的就是直观可感的意象。从上课开始, 至课的结束, 自始至终, 学生投入地学习一个教学内容:把‘话’变‘画’。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而更应该称为“触摸意象”的艺术。老师展示问题, 学生想象描述;学生自主提问, 再思考、想象、描述;最后完整地描述头脑中生动的画面。多么随意!教学最高的境界是无痕, 王文丽老师让学生把“话”变“画”的过程就是踏雪无痕!原本朴实得就如拉家常谈论天气式的诗词语言, 在想象过程中, 变得这么有情有趣。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 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 在深山中手持药铲采药。休息时, 有小鸟在枝头唱歌, 蝴蝶在身边飞舞;喝水时, 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如此悠闲自得的生活怎么能不让小童子骄傲, 如此不为世俗干扰的生活怎么不让学生激情地醉一回?

“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 但是当他想象出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 他会怎么做呢?”当学生谈到贾岛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时, 王文丽老师又以波澜不惊的方式掷出了激起学生更投入思维的小石子:“贾岛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是啊, 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在读着简单到几乎在陈述一件简单事情的诗句后, 我们是否去思考过诗人凭借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不遇”, 从事情本身来说, 是令人失望的。但是, 诗人创作这首诗时需要倾诉的情愫就是失望吗?相反, 非但不失望, 反而心情愉快, 充满了向往, 充满了期待。期待与隐者的进一步相识, 向往也能过上不沾世尘的生活, 为不虚此行而感到愉快。

整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的情感是富有激情的。“以言造象, 立象尽意”, 学生投入地想象, 在头脑中建立了意象, 凭借意象的通道, 把握了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思。

舒适、投入地学习, 愉快、富有激情的课堂, 学生在这和谐的领域, 享受到的自然是幸福。当然, 带领学生学习把“话”变“画”, 并把这一方法在课堂上得以迁移运用训练, 并不是古诗词教学的唯一教学模式。在正确的教学理念下, 只要是符合教学原理的模式都是可行的、合宜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但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并不明确, 存在着教学边缘化的现象, 教学研究也缺乏根本的理论突破。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核心, 坚守语文的本体, 体现古诗词文体的本色, 挖掘古诗词丰厚的文化意蕴, 才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幸福的语文学习。

篇9:《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形式;生活

我在《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中,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走进生活,感同身受

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过的事情在他们的心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将此作为自己了解其他类似事物的基础。所以我在上课伊始,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有没有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兴冲冲地跑去找朋友玩耍,可没能找到朋友的经历,当时心情怎样?”这一话题,学生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像这样调动学生的类似于诗人贾岛寻访隐者而不遇的生活经历,会很快引起他们与诗人思想上的共鸣,感同身受,效果很好。

二、学习阵地,学生主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堂的主动权应该交给学生,他们才应该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所以,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我并没有将字、词、句的意思一股脑地全灌输给学生,改死记硬背为引导他们调动小组的力量,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探究,合作完成。通过主动地学习与探究,哪怕只学会了一个词语,只理解了一句话,那也是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结果。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树立起来的自信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抑制的。

三、形式灵活,激发创新

本首诗的体裁很特殊,属于问答体诗,有问有答或有答无问,问题隐去。有些学生缺乏想象、联想的能力,使其对诗的理解一知半解,对诗意的描述也是有上句没下句,前言不搭后语。如果能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丰富古诗内容,展现寻访的经过,不仅使那一部分学生明白诗意了,体会诗境了,也使那些活跃的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理解有了新意,可谓一举多得。果不其然,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学生实现了自编、自导、自演的愿望,表演让那些对诗意一知半解,如坠云雾的学生豁然开朗,兴奋不已,表演让那些对诗意已有些许理解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慨叹:唉,此次白走一趟啊!

在教学中,对于新理念的解读还有一定的偏差,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农村学生的课堂同样也能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

篇10: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推敲》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古诗,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和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我把课文《推敲》的故事引荐孩子们进行阅读。孩子们对课文有了了解后,我出示了韩愈和梅尧臣的评价。

唐代诗人韩愈这样称赞贾岛:

――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北宋诗人梅尧臣这样评价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二、抓住意象,激发想象。

在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后,我觉得这只是处于一种表面状态的学习,为了更好的走人诗中,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怀,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因为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有过关于诗的描述,他说:每首诗都自成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象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了。古人还说,诗言志。一首诗,代表一个诗人的情怀,没有纯粹的对景或物的描写。

鉴于对古诗以及古诗教学的理解,在学生对这首诗大意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几种意象 ―― 山,童子,松树,白云。展开了这样一段教学情景:

师:同学们,在这首五言诗中,贾岛描写了四种意象,你能都根据山,童子,松树,白云,来想象一下隐者所居的环境是怎样的。

生:这儿有着巍巍高山,潺潺溪流淙淙而下。生:这儿松树成林,郁郁葱葱,林中百鸟争鸣,犹如仙境。生:这儿白云缠绕山间,忽聚忽散。生;隐者的童子天真可爱,领着一只斑点小狗看守门户。

师:隐者居住在这样清幽高雅的环境之中,远离世俗的喧嚣,这儿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汽笛的鸣叫,没有噪音的.干扰,没有空气的污染。请结合青山、白云、童子、松树自身的特点,舍身处地的想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隐者?

三、联系前文,大胆仿创。

篇11:五年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五年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诗浅显易懂,编排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之中,非为理解诗词含义,应重在让学生了解苦吟诗人作者贾岛,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形式——隐者。故而教学本诗,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补充的课外资料,深刻认识古诗所蕴含的语言密码,了解古典诗歌所深藏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资料补充,读写结合。

【学习方法】阅读感悟,对比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本诗凝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本诗的思想内涵——隐者的精神内涵。

一、借助故事,初识苦吟的作者(3分钟)

1.出示《推敲》故事,让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人?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但他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他自己也写诗自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贾岛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有一次,贾岛骑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无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并和韩愈交上了朋友。师小结:这就是贾岛,他不比李白,一挥而就,文思泉涌。他注重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他和韩愈相遇的故事,也成就“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这样一个“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诗人,他写出的诗会是怎样的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

板书课题,及诗人,指导书写寻,隐,遇。

解题:题目中的寻,什么意思?隐者什么意思?从题目看,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的情境写出来的呢?让我们走进诗中,细细品味吧。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文的大意。(5分钟)

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朗读,划出节奏,概述诗句意思,试着默写。

检查:1.有节奏的朗读;

2.解释诗句含义(一人两句,小组完成,两组),(两人一组,对话完成)(一人完整解释)。

3.尝试背诵。

三、读写结合,感悟语言的凝练(8分钟)

1.这样浅显易懂的语言,能算得上是苦吟而得吗?(学生发表见解)

2.补充诗句,感悟文体。(老师将这首诗变一下表达形式,期待你们填上你们认为合适的句子。)

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同桌两个合作,填写合适的诗句)

松下问童子,?(汝师在何处?)

言师采药去,?(采药与何方?)

只在此山中,?(山中哪一隅?)

云深不知处,!(何日得仙迹,无心其奈何!)

指导:加上填入的诗句,意思变了吗?去掉填进去的诗句,你能想象出诗中的对话吗?你觉得这首诗是保留四句诗好还是让贾岛扩充为八句诗好?

大家看,这首诗是否还可以这样写:

课件出示:

诗人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

师父只在此山中,山间云深不知处。

你们同意这样写吗?为什么?

总结:这就是诗歌的凝练!可以用四句,就绝不用八句;可以用五个字,就绝不用七个字。写诗,可不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可以去凑字数,否则,那就不是诗了。

苦吟诗人的称号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凝练上,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小看,否则,怎么算苦吟呢?你能看出那些字具有“一字千金”的价值?

四、品析词句,认识隐者的高洁

1.改编故事,发现文字密码。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老师用课件出示改编后的小诗:

树下问童子,言师采菜去。只在此田中,菜多不知处。

(待学生笑声停下后,师说,看来题目也得改改,叫作——寻菜农不遇,这样才会匹配。)

你发现了什么?

2.品析词句,解读文字密码。(四人小组探究完成)

预设:

(1)松,你会想到什么?“寿比南山不老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岁寒三友”----所以松象征着隐者的——高洁,不屈。(透过文字,我们读懂了作者的意图,这就是文字密码。)

(2)药,在本诗中,到底指什么呢?(治病之药,济世之药)

古代读书人崇尚“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般的读书人,多少都会一些医术,有一些世外高人,更是精于医术。本诗“药”字一字,可以认为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可能是济世救人的良方。

所以,由药字可见,这是一位身怀医术的高洁之士。

(3)山,看到这个山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预设:

险峻的峭壁,巍峨的高山,俊秀的山岭,郁郁葱葱的林木,等等,你想到了哪些山的名称?

引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李白眼中飞流直下的庐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悠然采菊的南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塞山?

到底是哪座山,重要吗?由这个山字,你又读懂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隐者?(胸怀宽广,虚怀若谷,与世无争,愤世嫉俗)

(4)云,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云?(飘飘悠悠,飘忽不定,来去无踪)在本诗中,这个“云”字,又代表了隐者的什么特点呢?

3.总结:诗读至此,你是否发现,贾岛笔下的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与题目的隐者有关系?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是围绕着隐者的特点来写的。

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带着我们现在的理解,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示范读诗,读出平仄音调。

作者贾岛,真是当之无愧的“苦吟诗人”。短短的二十个字,用问答的形式使一位世外高人跃然纸上,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作者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一遍《寻隐者不遇》吧!

五、布置作业,深入了解写作的特点。

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够背诵《题李凝幽居》并收集贾岛的其他诗作阅读。

板书: 寻隐者不遇(失望)

(唐)贾岛——苦吟诗人

松——高洁

药——救人

山——宽阔

云——飘忽

以 物 喻 人

篇12:(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用生字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优美,激发学生喜欢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用生字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优美,激发学生喜欢古诗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

学生:凭借拼音自己读课文,看看插图,想想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学习。

1、观察图画,讲图画的意思。

2、告诉学生,今天学的古诗就写的是图上的事。

二、学习古诗,理解感情。

1、读课题,提问题。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3、再读古诗,汇报读懂了什么?

4、边读诗句,边看图,理解不明白的问题。

5、朗读全文,想象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体会诗人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想一想事情的结果。

8、背诵。

三、识字,练习书写。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可以怎么记?扩词。

3、田字格里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红。

5、展示自己写的字,评议,修改。

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

处(处处)      师(老师)      言(语言)

松(松树)      药(采药)      深(深水)

四、拓展。

1、 介绍作者贾岛的生平。

2、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语。

2、完成《同步练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通过解读贾岛的五绝《寻隐者不遇》, 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首问答诗, 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描摹得淋漓尽致。言繁笔简, 情深意切, 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 愈衬出钦慕高仰。“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寥寥几笔, 浅浅几行的诗句看似简单, 好象就讲一件寻人未果的事, 但如果我们细细解读, 慢慢品味, 就可以发现他字里行间, 无处不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就像一壶浓酽的老茶, 令人回味悠长。

1 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用舍由人, 行藏在我”等思想, 给了中国人, 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人以极大的影响。诗中的“隐者”是解读全诗的关键。在世人的眼中, 隐者应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视仕途如粪土的高洁之士, 诗中这位隐者则是他们的代表。而本诗的作者贾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名重一时, 但屡试不中, 怀才不遇的著名才子。不难看出, 贾岛对于这种隐逸思想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他们二人身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也就解释了贾岛为什么会不辞劳苦, 大老远地跑到山上去寻访隐者的原因。

2 诗化生活, 表达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古诗采取问答体裁, 以一问一答的方式, 记录了作者寻访隐者的经历。访友未果, 这本是生活中的一件极平常的事件, 而诗人却以诗的形式进行表达, 进行描述, 体现了诗人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诗化, 也展示出诗人用美学的心灵去观察社会, 美化生活, 诗化人生, 体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本以为找到童子, 就一定能找到隐者, 可是隐者却不在家。诗人的情绪由兴奋滑向失落,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突。“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但是, 隐者并未走远, 就在眼前深邃的大山之中。可是在云蒸霞蔚、白云飘渺、安谧静美的连绵群山深处, 怎样才能找到那位神龙般的隐者?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迷, 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令人感到意蕴悠远。

3 体现了中和敦厚的传统精神

季札强调“忧而不困, 曲而不屈”的诗歌特点。孔子称誉《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中和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精神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一种文质彬彬、隐秀知仁的形象。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就需要“修齐治平”, 不断修炼自己, 反省自己。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 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 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 生命缺少了厚重感, 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 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 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 是现代人格构成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孔子曾说:“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隐者深居山中, 与松涛做伴, 与白云为伍, 与虫蛇为友, 生活肯定是清苦的, 但他的心中有自己的追求, 那就是独善其身、著书立说、兼济苍生。采药卖钱那样的商业行为一直为儒家所不齿, 他采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疗伤, 解救苍生于水火, 不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风亮节, 浩气逸韵的中和精神吗?

4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崇尚“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推天道明人道”“推人道到天命”等思想。天人合一, 既君子自强不息、乐天安命。天, 就是大自然。隐者深居山中, 并未泯灭“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深居简出, 采日月之精华, 集天地之灵气, 铸就了他清新含蓄, 与天地共存的品格。而这一切, 又通过诗人“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注解, 创造出优美而深邃的意境, 深刻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读中国古诗, 如品一杯香茗, 如观一抹风景, 如吟一曲恋歌, 如行一段险道, 让人多愁善感, 遐想无限, 回味无穷。站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一神圣的殿堂前, 我们总有一种渺小的感觉。所以, 我们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浩瀚的诗海里遨游, 在耸然的诗山上跋涉, 在无际的诗路上徜徉, “博览约取, 厚积薄发”。否则, 我们就无法真正去领略中国古诗的神韵, 无法通过诗歌与古人进行情思的交流, 也无法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参考文献

[1]李达武.中国古诗精华辑评

篇14:《寻隐者不遇》讲析

首句“松下问童子”,所问的“童子”当然是未成年的人。古代男子二十(虚岁)而冠,二十岁才表明成年。那么,这个“童子”和“隐者”的关系怎样呢?有位教师曾在课堂上说:“这个‘童子,是旧社会的书童。”这样讲解显然错了。因为下句立刻点明一个“师”字,师,无论专指师长,泛称知识技艺上有专长的人,都不是仆人对主人的称谓。“隐者”与“童子”不是主仆关系,后者是因年少而称“童子”。

次句“言师采药去”,“言”字在一本备课参考书中注为:“言一课,文中是‘说的意思。”“言”有“说”义,本来不错,但在这篇课文中,“童子”并不是作了确切的陈述,而是猜测之辞,正像“谓”有时作“料想”解释一样。这位“隐者”如闲云野鹤,行踪无定,出门时未必向“童子”说明去向,“童子”也只能以料想答复来访者。

三句“只在此山中”也是答言,这个答言仍是料想。前文已引进过的那本备课参考书在“作业指导”栏中解释此句,有云:“‘只,当‘就讲。……全句的意思是:我的师傅就在这座山里采药……”认为‘只,当‘就讲,便把“师”的行踪指实了。“只”应是“只该是”的意思。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只在,犹云总在或如故也。”今人徐仁甫《广释词》“只”字所到义项中有“只犹‘自,副词。杜甫《课小竖锄所果林三首》之三,‘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只一作‘自。”也就如此。全句的意思是:吾师总该在这座山里吧。这样理解,和释为“就在这座山里”有什么区别,且留到后面再说。

尾句“云深不知处”,是写“童子”的又一回答——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他虽然很肯定地料想隐者在这座山里,但偌大的一座山,究竟在哪里,还是不能知道。

这首诗,“松下问童子”已经斜出了“寻隐者不遇”,但是这还仅仅是上门寻访,下面更有寻根究底的三问;三句没有明写,却由三答来暗示。这三答,使读者得知;寻访者还想追踪前去,怀念、渴思之情因而愈显。

访友不遇,本来是扫兴的事,何况是连行踪也探问不到,但这首诗的重点并不在寻访者这一面,而在隐者那一面。诗里所描写的是在白云深处出没、行踪飘忽无定的隐者,他与官场生活隔绝而自有其乐趣。也许,采药就是他的生活之道,也许,他另有生活来源,这些在诗里没有涉及,我们须不无细问。

最后,我想回到前面的问题上来,何以要把“童子”的答语解释为猜测?“童子”猜测“采药去”的师傅,想按理只该在此山中,仿佛限定了范围,其实还是无从界定。这样就使“云深不知处”的不可捉摸显得更为可信,也许“隐者”的无迹可寻更耐人寻味。诗里的情境越来越幽深,“隐者”的踪迹越来越淡远,而这一切完全通过“童子”的似知非知的朴实口吻写出,实在是饶有兴味。

篇15:《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1、本节晨诵课构思巧妙、环节清晰,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

2、整个教学环节是读诗——吟诵规则的讲解——标平仄——诵读古诗——听音频——跟着吟诵——伴奏吟诵。

3、“山”和“深”的拖长引出了隐者不易寻找的味道,同时扣题“寻隐者不遇”。

二、自我反思:

(一)针对本课反思

1、ppt设计不合理,应该是先听音频学生跟着吟诵,然后再播放伴奏,让学生自己吟诵,原本是这样安排的,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才发现伴奏的ppt和音频ppt颠倒了,在执教过程中我等待音频却一直在放伴奏,后来重新打开音频,耽搁了时间。

2、音频应该放在标有平仄的ppt中,这样学生做手势的时候会方便一点,不会反应不过来。

3、教师应该少讲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读诗、吟诵的时间。

4、把吟诵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会更好。应该告知学生“四声”代表坚定、坚决。诗歌中颈联和尾联的尾字都是四声字“去”“处”,代表了童子说话短促、坚定、坚决的态度。即我就不告诉你我师父是哪里了,因为师父是隐者,不希望被外人所打扰。如果让学生吟出这种味道会更好。

(二)针对课前准备反思

1、因状态不佳,课前忘记让学生整理好红领巾和衣领,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形象。

2、因状态不佳,忘记吟诵课特有的师生问候礼仪,幸好课前有学生提醒并做了几次简单的训练。

3、因状态不佳,课前未强调课堂纪律。

4、因状态不佳,忘记带翻页笔,也没有提前把课件拷贝到一楼报告厅的电脑上调试音频。

三、同仁建议

1、教师个人讲解偏多,其实在本首诗中学生除了“隐者”之外,其他的词语意思都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无需一一讲解,应该多给学生自由吟诵的时间和机会。

2、在讲解诗歌的时候,配以图片会有一定的画面感,同时提供一种意境。

3、不应该只听音频,教师个人应该示范吟诵。

上一篇:和桥机构简介下一篇:武陟县房产管理中心2011年政务公开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