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2024-04-23

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共6篇)

篇1: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重庆市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政策解读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政策解读

我市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除基本医疗保险划分为35个统筹地区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均实行全市统筹、经办实行属地管理。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帐结合,建立了个人帐户,失业保险建立了个人缴费记录。目前能实现跨省转移社会保险关系的险种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一、基本养老保险

(一)从市外转入

1.办理对象

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原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以下人员,可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的异地转入: ①从我市行政区域外转入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的;

②与我市行政区域外参保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未重新就业、具有我市户口的人员;

③户口迁入我市,具有我市户口,符合我市个人参加企业职工职工养老保险相关条件的人员。

2.办理程序

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转入人员,由用人单位持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与本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转出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及个人账户档案等资料,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统筹范围外转入手续,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待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后,转移前后个人账户资金合并计算。

未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转入人员,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失业职工失业证》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转出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及个人账户档案等资料,到户口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统筹范围外转入手续,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待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后,转移前后个人账户资金合并计算。

(二)转出重庆市

1.办理对象

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以下参保人员,可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出到异地:

①转入外省市参保单位的;

②具有外省市户口,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未在本市重新就业的; ③户口迁移到我市行政区域外,且未在本市就业的。

2.办理程序

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转出的,由用人单位经办人员持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转入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接收函等材料,到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转出手续,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及资金。

因户口变动而转出的人员,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转入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接收函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转出手续,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及资金。

(三)本市统筹范围内区县间转入

1.办理对象

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原已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下人员,可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的统筹范围内区县间转入:

①从市内其它区县参保单位转入本区县参保单位的;

②户口从市内其它区县迁入本区县,且属城镇户口的个人参保人员;

③与市内其它区县参保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未重新就业且户口属本区县城镇户口的。

2.办理程序

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持《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办理调入的证明材料、转出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重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表》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等资料,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入手续;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不转个人账户资金,并按转出地个人账户的档案续建个人账户。

以个人参保人员身份办理转移的,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转出地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重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表》等资料,到户口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统筹范围内区县间转入手续,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不转个人账户资金,并按转出地个人账户的档

案续建个人账户。

(四)本市统筹范围内区县间转出

1.办理对象

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原已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下人员,可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的统筹范围内区县间转出:

①与市内其它区县参保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

②户口迁移到市内其它区县,且属我市城镇户口的个人参保人员;

③与本区县参保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未重新就业且属我市其它区县城镇户口的。

2.办理程序

从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转出的,由用人单位持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调往市内其它区县参保单位的还应出具与新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资料,到原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出手续;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不转个人账户资金。

以个人参保人员身份办理转移的,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等资料,到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统筹范围内转出手续;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不转个人账户资金。

二、失业保险

(一)失业保险关系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

1.单位成建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换工作单位的,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转出前单位及其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单位投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转出单位或职工开具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证明。

2.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关系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凭失业保险关系迁出地经办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到迁入地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费用随失业保险关系相应划转。

(二)失业保险关系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转移

我市失业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属地管理,单位和职工失业保险关系转移,在转出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窗口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应手续,到迁入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窗口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续保手续。

符合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凭《重庆市失业职工介绍信》到户口所在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三、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不能跨省转移。只能在我市范围内转移个人帐户余额。

(一)从市级统筹区外转入。

1.参保人员因工作调动等原因由市级统筹区外转入,并有个人账户资金转入,需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持原参保地出具《xx地医疗保险人员转移介绍信》等相关转移调动证明材料报区医保经办机构参保科办理转移手续。

2.区医保经办机构综合科出具《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资金接收函》,加盖区医保分中心公章,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交原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个人账户资金转移手续。

3.转移人员将原参保地出具的个人帐户资金转移清单交区医保经办机构综合科,待其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到区医保财政专户后,区医保经办机构综合科再将其个人账户资金转入该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

(二)转出市级统筹区。

1.参保人员因工作调动等原因转出统筹区,需转移个人账户资金,应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持相关转移调动证明材料报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并由区医保经办机构参保科作转出统筹外下帐处理,再由市医保中心基金科将其个人账户转移金额划转到转入地医保经办机构的相应帐户。

2、在办理个人账户资金转移手续时,参保人须提供转入地医保经办机构出具个人帐户资金的接收函,包括:机构名称、开户名、开户行、账号及转入地医保经办机构章。

3、最后参保人再持由区医保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个人账户结算转移清单》到转入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三)市级统筹区内转移

职工在市级统筹区内转换工作单位只需将个人医保卡卡号告知新单位,由新单位到公共窗口(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四、工伤、生育保险

工伤、生育保险不实行跨省转移。

单位和职工工伤、生育保险关系在全市范围内转移,在转出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窗口和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应手续,到迁入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窗口和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续保手续。

篇2: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一、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养老保险)的意义。

我市建立居民养老保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必然要求。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以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是从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居民普遍参保。

三、我市居民养老保险的试点步骤。

2009年,选择在万州区、黔江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潼南县、梁平县、垫江县、武隆县、巫山县、酉阳县开展试点,到2012年覆盖全部区县(自治县)。

2010年,选择在涪陵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石柱县等15个区县(自治县)以及北部新区开展试点。

2011年,将其余10个区县(自治县)纳入试点范围。实现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四、哪些人可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具有我市户籍的下列人员,可自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一)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

(二)年满16周岁以上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三)年满60周岁以上的城镇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人员。

全日制在校学生及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退休待遇或养老待遇的人员不得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同一时段不再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五、到哪里去申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符合参保条件且自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及户口簿到户籍地所在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所申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因特殊情况本人不能直接申报的,也可委托户籍地所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持委托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及书面委托书到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六、不同年龄段人员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在政策上有无区别?

不同年龄段的参保人员,适用的政策有区别。本地区开展试点时,根据不同年龄,分为青年人员、中年人员、老年人员三类。

青年人员指本人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开展试点之月年满16周岁,不超过45周岁(含45周岁)的城乡居民。

中年人员指本人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开展试点之月超过45周岁,不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

老年人员指本人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开展试点之月已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未享受其他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城乡居民。2009年试点的区县(自治县),60周岁及其以上人员的年龄界定统一为2009年8月31日。

2010年试点的区县(自治县),参保人员年龄界定试点统一为2010年9月30日。

参保人员出生日期以本人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

七、青年人员参保政策

(一)缴费构成 1.个人缴费

青年人员目前年缴费标准有100元、200元、400元、600元、900元五个档次,由本人自愿选择,按年缴费,当年选定申报的缴费档次必须在当年内完清费用。

如果确属因病、因灾等原因当年未能按时缴费,可在次按规定申请补缴,逾期不再补缴。

2.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

青年人员按规定完清养老保险费后,政府在其个人账户中每人每年补贴30元(例如,某参保人员选择了100元的缴费档次,在其完清缴费后,政府补贴30元,补贴后当年其个人账户金额为130元)。

其中,对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缴40元养老保险费(例如:某重度残疾参保人员,本人选择了100元的缴费档次,则政府代缴40元,本人只缴60元。在其完清缴费后,政府再补贴30元,补贴后当年其个人账户金额仍为130元)。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资助、政府缴费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并按规定计息。

(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年满60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三)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人每月80元,今后随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等因素适时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利息)除以139个月。

(四)青年人员在没有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之前死亡,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怎么处理?

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将该死亡人员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息(扣除政府补贴部分)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八、中年人员参保政策

(一)缴费构成 与青年人员相同。

(二)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

参保缴费的中年人员,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其缴费年限有以下几种规定:

1.中年人员从开展试点之年起参保缴费且未间断,在本人年满60周岁时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有两种选择:

一是可按本人59周岁当年的缴费标准一次性补足到15年。同时,其一次性补足的缴费年限也按每年30元给予政府补贴。一次性补足金额和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二是也可不补足到15年,按个人账户实际储存额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中年人员在开展试点之年未参保缴费或在开展试点之年参保缴费后有间断的,在本人年满60周岁时,不允许一次性补足到15年,按个人账户实际储存额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与青年人员相同。

(四)中年人员在没有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之前死亡,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怎么处理?

与青年人员相同。

九、老年人员参保政策

(一)参保方式

老年人员可选择两种方式参保。

方式一:老年人员不用缴费,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缴费。

方式二:有条件的老年人员也可选择缴费。

月缴费档次:有40元、60元、90元三档。

缴费金额:月缴费档次乘以缴费月数。

缴费月数:按本人距75周岁余命的实际月数计算。最低不得少于60个月。

缴费方式:一次性缴清,缴费档次一经选定,不得变更。

对选择缴费的老年人员,政府还将给予补贴。按其缴费年限,每人每年代缴30元养老保险费(从应缴费金额中扣减)。其中,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缴40元养老保险费(从应缴费金额中扣减)。

(二)养老待遇的组成 1.选择不缴费的老年人员

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人每月80元。

2.选择缴费的老年人员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人每月80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即一次性缴纳时所选择的月缴费档次)两部分组成。

以上两类人员(含青年、中年人员达到60周岁时)符合条件的,还可增发两项特殊待遇:一是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增发10元基本养老金。二是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月增发10元基本养老金。

(三)领保人员到哪里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代发。领保人凭银行存折(卡)到银行各营业网点领取基本养老金。

(四)领保人员在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后死亡应该办理哪些手续,还可享受什么待遇?

领保人员死亡后,从死亡的次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其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应在30日内将有效死亡证明提交给参保地社会保障服务所,并按规定领取一次性死亡补助金。标准为死亡时本人上月养老待遇乘以12个月。

(五)领保人员死亡后,其个人账户还有余额的怎么办?

篇3: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1 重庆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1.1 老龄化程度加深, 进程加快

重庆市于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城市行列。到2013年,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1.9%, 增幅为34.6%, 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5.05%, 老龄化的程度居西部第一, 全国第五[2]。截至2015年, 重庆市60岁以上人口占到全市的17.42%, 老龄化率排名全国第一, 成为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从2015年重庆市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出, 重庆市的人口年龄构成属于年老型, 从人口发展上来看为缩减型[4]。重庆市的人口年龄现阶段集中于35~49岁和55~64岁这两个阶段, 这部分人正在迈入或即将迈入老年阶段, 而且数量庞大。根据机体损耗理论, 年纪越大, 机体的损耗程度越严重, 个体的生理各大系统的疾病现象也越多, 疾病程度也越严重。因此, 自理能力的减弱基本上都发生在老年群体中,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家庭或社会的护理服务对老年人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 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就会很强烈。

1.2 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家庭护理功能弱化

多年来严格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重庆市现有家庭结构多呈现小型化。2000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3年, 重庆市城镇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分别为3.05人、3.13人、2.93人、2.87人、2.88人, 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分别为3.70人、3.71人、3.70人、3.79人、3.49人。上述数据显示, 重庆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家庭的人口数都集中于3人左右, 以传统小型化家庭结构为主。但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2000年为8.84%, 2005年达到11.0%之后一直居高不下, 直至2013年达到11.88%。与之相对应增长的还有老年抚养比。2000年老年抚养比为13.04%, 2004年上升到16.05%, 之后不断以小幅度增长直至2013年达到16.56%, 经预测2030年将达到29.1%[5]。与其他省份相比, 重庆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 且老年抚养比也是最高的, 是全国老年抚养比最高的城市。所以现在重庆市多呈现两个年轻人婚后在抚养小孩的情况下还需赡养四个老年人的困境, 加大了年轻一代的老年人护理压力, 大大削弱了由年轻的家庭成员承担老年护理的功能。

1.3 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力度不够

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保障了老年人作为医疗消费弱势群体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利, 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康复治疗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等一些主客观的因素都促使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会增加。但是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的医疗保障并没有单独考虑老年人群, 相对于较低经济收入水平的老年人来说, 报销比例太低。且老年人一旦患病, 多重病或慢病, 治疗护理周期长。现有医疗保险没有涉及急症后接受长期护理的费用。

2 重庆市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建议

2.1 立法先行, 以保证长期护理保险的稳定运行

立法先行是社会政策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在法律保证的前提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日本先后出台的《老年福利法》、《老年保健法》、《护理保险法》, 不仅为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 也从法律的高度保障了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6]。相关的护理保险法明确规定了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清晰地界定了两者各自的责任, 保证了相关政策的稳定实施。我国尚未制定完全针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虽存在相关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老年人, 但也无法完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愈发复杂的老年问题。所以制定针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我国长期护理制度发展的重要前提。

2.2 建立社会型长期护理保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长期护理保险在提供的护理服务方面与现行的医疗保险有相似之处, 但在率先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的实践中, 普遍都将其从医疗保障中独立出来。原因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涉及的人口数量和资金数量巨大, 将长期护理保险从医疗保险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人员管理。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 可以效仿养老保险管理。探索建立社会型长期护理保险, 与医疗保障并列于社会保障中, 与其他保险共同构架较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是长期护理保险建立重要的出发点。

2.3 建立严格的人群甄别制度和服务等级制度

相对于长期护理需要的无限性, 长期护理保险经费的有限性, 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矛盾。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只能通过条件甄别, 选择性地满足一部分能产生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予以满足, 这样既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 也可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所以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时, 应建立严格的人群甄别制度。要求在申请护理服务时, 对人群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条件者, 予以拒绝。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根据各自不同的护理需求给予不同的护理服务。对服务内容实行等级制度, 可以让老年人根据自己护理需求享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护理服务, 同时也可以减少护理服务和护理资源的浪费。

2.4 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内容尽可能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对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项目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治疗等一般层面。然而不同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具体需求是不同的, 如对癌症晚期老人的姑息照护服务、居住在高层无电梯老年人的出行帮扶服务、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服务等。因此有必要在长期护理保险涵盖的服务内容上设置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服务项目。以长期护理提供的保险资金为限, 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设置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在率先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的实践,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一直处于探究摸索阶段, 至今尚未建立起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本文以重庆市为对象, 分析重庆市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并提出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政策建议, 以完善重庆市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

参考文献

[1]李慧欣.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及其启示[J].保险研究, 2014, (4) .

[2]重庆市老龄办.重庆市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14.

[3]方丰, 张海彦, 徐冬.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5) .

[4]李灿.人口金字塔的解读与绘制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9, (18) .

[5]重庆统计信息网.重庆统计年鉴2014年[EB/OL]http://www.cqtj.gov.cn/tjnj/2014/indexch.htm.

篇4: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摘要:目前,我国农转非人员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有城市低保、储蓄式养老、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转非人员的部分社会保障问题,但农转非人员吃低保比城市人口困难,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储蓄式养老保险和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也都存在缺陷。不但应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政策、征地补偿政策以及城市郊区征地管理制度,还要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融合,发挥集体经济对农转非人员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政策;城市低保;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127719;F84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2-0010-04

Social Security Policy for Land-lost People in Expropriation of Land in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Village Inside a City

LIAO Yu-jiao, YANG Ling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non-agricultural people from agricultural status are endowed social security policy with urban minimum security, deposit-style endowment, new-style urban-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and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Their policies can solve their problem of partial social security to some extent but their minimum security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 urban resident who is endowed with minimum security, furthermore, new-style urban-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deposit-style endowment, and new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have their defects.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compensation for expropriation of land and suburb land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rural economy should be promoted to integrate with urban economy to let collective economy play a role in the helping the people from agricultural status.

Key words: non-agricultural people from agricultural status; social security policy; urban minimum insurance; new-style urban-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endowment insurance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征地前后的生活具有天壤之别。征地前,房屋出租、集体分红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家庭年收入有上万到数万元不等,村社集体给以基本社会保障和各种福利,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征地后,收入锐减,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福利一并消失,无技术和学历、过惯悠闲生活的他们对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吃低保也不就业,许多人转非后立即进入贫困。征地造成城镇低保人口迅速上升,而生活的陡变使这部分人对社会、对政府充满怨言和不满,聚集闹事时有发生。据调查,某街道由于农转非贫困人口的迅速增加,从2002年到2007年短短5年时间里低保金和低保人口就增加了近40倍;另有一镇,2003年到2008年的5年中,低保户数年均增长率达18.13%,低保人口年均增长率达18.19%,低保金额年均增长率达26.3%;2008年,在很多城郊乡镇的最低生活保障人口中,农转非人口占了90%以上,农转非人口中60%以上进入最低生活保障群体。而在社保政策方面,自1982年开始征地至今,只推进了储蓄式保障,即社会参与、自我保障以及2008年推进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全覆盖政策,真正贫困的人口其实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他们依然过着无保障的贫困生活。由此可见,现行政策还存在缺陷,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政策,以基本做到应保尽保,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共建和谐社会。

一、农转非人员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政策

到目前为止,农转非人员可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有城市低保政策、储蓄式养老保险、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及新近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实际上,在2008年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出台前农转非人员基本上是处于无社会保障状态的。

1.城市低保政策

按照城市居民低保条件,农转非人员若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享受的保障需扣除低保条件中规定的计入家庭收入的那部分,即扣除安置货币部分。

2.储蓄式养老保险

储蓄式养老保险是农转非人员将征地时获得的补偿金作为本金交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承办的每月按本金的10%对失地农民发放生活费的一种商业保险模式。其保障对象是征地农转非人员中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储蓄式养老保险的特点是,部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小。

3.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初是覆盖农村和农转非人员,2008年实现城乡全覆盖。合作医疗针对的主要是大病,即所谓“保大不保小”,真正能报销的只是部分住院费用,对本身就贫困的农转非人员来说参保的意义并不大。

4.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主要政策为渝府发〔2008〕26号文件《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基本特点是保障范围扩大(包括老年人员、4050人员、中青年三部分)、保障标准提高(每一个参保人员至少可享受到基本养老待遇每月450元)、个人支付额比较高(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要支付8千至2万元不等)。政策规定,已参加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原征地人员,可以改投基本养老保险,但两者只能选其一。

二、当前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转非人员的部分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新的重庆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受到基层组织以及农转非人员的普遍好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转非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但是,通过调研和对各项政策的解读,我们发现目前的保障政策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实施起来具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转非人员吃低保比城市人口困难

(1)低保政策对农转非人员不公平,农转非人员下岗与城市人员下岗区别对待。例如,城市下岗人员双解后有一万元钱补偿,今天下岗,明天就可进入低保;而农转非人员下岗后,同样有一万元钱补偿,但是要把这一万元按月折算完后(大概4年多)才能进入低保。由此可见,政策上将农转非人员与城市人员划分了很大界限。

(2)低保政策限制太高。低保条件规定“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按规定应扣除部分后,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月分摊计入家庭收入,计完为止”。也就是说农民转非后即使收入为零也不能马上吃低保,需将转非时获得的安置费2万多元按每个月折200多元的标准分摊,大概10年后才能吃低保。

(3)低保政策限制模糊。政策规定“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农业户口人员的,其农业户口人员应当计算一定的赡养费、扶养费”。也就是说家庭不是全转非的农转非人员吃低保还要扣除家庭农业人口的收入,而该部分收入不好界定。因此,有农民家庭成员的农转非人员吃低保时都要通过举证。

(4)保障水平太低。现在吃低保是全家人拉通,然后补差,在保障水平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再扣除一部分,领到手的低保补助就少得可怜。

2.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关键时候不发挥作用

(1)城乡新型合作医疗规定报销额度低、作用小。城乡新型合作医疗针对的主要是住院的人员,而住院最高保险比例也只有40%,也就是说,病员自己还要承担60%以上。现在生病住院动辄上万元,合作医疗只能说减轻了少部分负担,要解决“因病致贫”还欠缺力度。

(2)医疗保险规定与医院实际操作差距大,使实际报销比例下降。医院治疗用药中自费药物太多,很多住院费用不能进入报账清单,最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大概在10%左右。因此农转非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一旦生大病,绝大部分人都会进入四面举债、最后等死的悲凉境地。

3.储蓄式养老保险不能很好地解决农转非人员养老问题

(1)养老保险自付部分太高,可参与的人少。长期以来,储蓄式养老保险仅针对“4050”人员。4050农转非人员经本人书面申请,需要将安置补助费全额或者半额交由人寿保险公司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而本来就不多的安置资金首先要用于居住安置(只解决简单用房)中添置基本生活配套用品或补助未及时就业期间的生活费用,因此大多数农转非人员实际上无力购买储蓄式保险。此外,储蓄式养老保险还存在过后不能再办的问题。

(2)保障水平低于城市低保线。农转非人员从缴费的次月开始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183元,低于城市的低保线210元/人·月。

4.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缺陷

(1)缴费标准没有充分考虑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一是4050人员参保十分困难。首先,缴费困难。4050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需要支付2万元左右,许多人交不起这笔钱。4050人员大部分没有工作,无收入;虽然1982—2008年间,随着政策的改善,转非的安置费由8 000元/人逐步上升到18 000元/人,但由于社会保障的缺位,转非后全靠安置费度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置费基本用完,无存款。这些无收入、无存款靠低保过活的4050人员家庭一次性缴纳4万~5万元(按一家两个4050人员算)保费,简直是天文数字。其次,交费后生活难上加难。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家庭,为了交纳保费,有的掏空存款,有的四处举债,即使能勉强凑齐保费,也会在缴费过后立即进入贫困。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些距离,不能马上享受养老保险,而且4050人员就业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困难。二是部分中青年缴费困难。当年征地时不满16岁的人口,现在已经逐步步入中青年阶段,他们没有享受安置政策,现在缴纳养老保险也没有政策优惠,心里的不满与经济能力的局限遏制了他们缴纳养老保险。三是吃低保群体缴纳养老保险困难。吃低保群体大多数属于老、弱、病、残、孤群体,生活都极度困难,当前生活都需要政府帮助,缴纳未来的保障资金没有来源。据调查,某镇本来有3万多人符合参保条件,但真正交得起钱的不到一半,看似可全覆盖的社保政策实际参保率连50%都达不到。由此可见,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行政策仍然把大部分农转非人员拒在门外。

(2)新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没有对农转非人口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对象不包括征地时就业安置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当时基本都是安置在集体企业中,绝大多数因为企业改制或破产而失业,尽管少部分人口享受了企业破产解体安置补偿,但是他们全部被排除在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城市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之外。

(3)养老保险二选一的规定对4050人员的生活很不利。在调研中,普遍反映4050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就要退出储蓄式保险影响到这部分群体的生活。4050人员退出储蓄保险后,每月家庭收入就要减少近400元(以两人计),而他们要到55或60岁才能领取每月的生活费,这期间的收入减少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三、完善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政策的措施建议

1.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政策

(1)城市低保要同等对待、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农转非人员失去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丰足养老保障,失去了具有最大增值潜力的土地资产和宽绰的房产,他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进入了城市,在享受低保政策上应与城市人口同等对待。建议降低农转非人员进入低保政策的门槛,让这些人吃低保不再困难,让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至少能吃上低保。具体在收入计算上,安置费不计入收入,转非后只要农转非人员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就应立即进入低保。另外,可考虑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对农转非人员的特殊困难群体给以适当补贴等。

(2)完善新的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一是实施减免政策。在本轮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出来以后,对最低生活保障人口中的绝对贫困人口(重点在孤、寡、残、病人口)进行进一步核实,实施养老保险费用减免政策。二是完善缴纳方式。对于缴费困难的群体,尤其是4050人员转变缴费方式,改一次性交费方式为分期付款方式,缓解他们的支出压力。三是细化政策,保障标准增长幅度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接轨,明确养老金今后将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让老百姓看得到前景。四是推进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障全覆盖。主要是将1982年以来征地农转非中就业安置的那部分人口纳入本次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

(3)建立储蓄式养老保险和新的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机制。有两种方法,一是在4050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继续保留储蓄式养老保险;二是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给付分为两个阶段,40~55岁、50~60岁阶段低标准给付,55岁、60岁后再按照城镇平均水平给付。

(4)医疗保障要切实做到病有所医。一是规定常见的危重病,指定定点医院。二是将常见危重病的常用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物清单,并随着医药的更新和发展调整医保药品清单。三是将中药纳入医保范围。四是对农转非人员逐步实施门诊医疗年度定额补助制度。

2.完善征地补偿政策,让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按照《物权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明确农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利和土地对农民的就业功能、保障功能,并在城市建设征地中对农村农民实施权益保护。要尽快研究、改革征地制度,实施城乡土地“同地同价”。

3.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融合,发挥集体经济对农转非人员的保障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转非人员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资金来源。集体经济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分红、集体经济收入向村民分配,以提高集体福利和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改善、提高农转非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但是当前的城市拆迁改造中,占用集体土地,进行集体经济建设补偿、分光补偿资金的政策和做法,扼杀了农村集体经济,也断绝了农转非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资金来源。建议尽快修改完善现行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补充《城市建设征地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融合而不是消亡。

4.完善城市郊区征地管理制度

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使“城中村”住房土地管理制度与城市接轨;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村民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按划拨方式确认给合法使用人,农民私有住房按照城市居住私有住房进行登记管理。“城中村”改造要对私人住宅区域进行规划整治:一是对合法部分的私人住宅进行统计;二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重庆市城市居民住房拆迁安置办法进行本村居民住房的拆迁安置;三是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居民住房安置和相关补偿;四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整治出来的宅基地开发,扩大集体经济资产,让本村全体农民(失地农民和现存农民)都受益。

参考文献:

[1] 郭玉振,刘美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46-48.

篇5:重庆市社会保险政策

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一)单位参保职工部分

1、职工办理单位职工新参保需要什么资料?新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如何申报? 答:单位在职工报到后15日内,应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资料为新进职工办理参保。

提交的材料有:《重庆市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基本情况表》、参保职工身份证、劳动合同或其他任职文件。

新参保职工缴费工资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或者经单位、本人签字认可的工资进行申报。

单位应在办理完职工新参保后的次月15号前到地税部门打票缴费。

2、新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16周岁;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干部或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55周岁以下;女工人,50周岁以下。

3、在哪里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答: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参保单位应在其纳税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提供相关资料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4、职工参保时间如何确定?

答:劳动合同签订当月确定为职工的参保时间。

5、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单位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

6、有工作单位的职工需要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吗? 答:不需要。各类用人单位都有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7、在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未公布前社保经办机构应暂停办理的业务有哪些?

答:在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公布前,社保经办机构应暂停办理以下业务:

(1)在职职工补缴历年养老保险费业务;(2)在职人员中断缴费业务;

(3)在职人员死亡、出国定居等退保业务;(4)在职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

8、在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公布前,确需办理在职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的,有什么特殊规定?

答:参保单位职工因各种原因确需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将按照不低于上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100%、不高于600%的原则,核定其月缴费基数,并在其完清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为其办理转移相关手续。

9、怎么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市内转移?

答: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填写《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办理。

10、跨省(市)转移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要具备那些条件?

答:已参保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含农民工)跨我市行政区域流动就业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1)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含灵活就业)参保的;(2)男性不满50周岁、女性不满40周岁的;(3)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社保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

(4)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按规定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或每个参保地均不满10年需转入户籍所在地的。

11、如何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从外省转回重庆市? 答: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单位或转入人员到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2)单位持转入人员户口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经审核符合转入条件的,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开据《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寄到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3)新社保经办机构收到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入的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历年缴费及个人账户记账信息》后,核对无误的,通知单位办理转入手续。

(4)单位填写签章齐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到社保经办机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办理完转入手续后通知单位。

12、如何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出市外手续?

答: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单位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市转出业务前,应先行完清各项社会保险应缴纳的费款,办理人员减少业务。

3(2)单位或转出人员提供调函、调令、合同解除书、户口等相关资料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3)转出人员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邮寄给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

(4)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收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后,审核和办理完毕转出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手续,打印邮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和《历年缴费及个人账户记账信息》给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转出人员个人账户资金,并终止该人员养老保险关系。

13、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本市时,应转移的基金有哪些? 答:转移基金有两部分:个人帐户存储额和统筹基金。

14、参保职工调到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如何办理人员减少和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

答: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职工调入没有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单位为职工办理人员减少业务,社保经办机构封存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职工退休时返还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如果职工重新参保,则应启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职工调入已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单位持职工调函、劳动合同为职工办理人员减少和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由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和《历年缴费及个人账户记账信息》交用人单位转交调出人员。并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到机关事业单位社保经办机构。

15、调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后退休的职工,要求将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还给本人,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答:需要单位或者退休人员本人提供《退休证》、《居民身份证》证明材料。

16、接续卡遗失的怎么办?

答:接续卡遗失的,须原单位提供《减少表》、《解除劳动合同》,或由原单位出具说明,写明辞职时间,加盖单位章,可补办接续卡。

17、参保人员重复缴纳养老保险费怎么办?

答:2011年1月1日后,参保人员重复缴费的,单位和参保人员协商确定保留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同期其他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储存额予以清退,缴费年限不重复计算。

18、如何将死亡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法定继承人?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答:单位应先办理人员减少业务,然后办理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业务。

办理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时,单位应提供《火化证》或《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材料。

19、如何将出国(境)定居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本人?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答:单位应先办理人员减少业务,按与参保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确定截止缴费日期,然后办理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业务。

20、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该怎么办?

答:按照社会保险法政策规定,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参保单位应按规定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实申报参保人员和缴费工资。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和投诉。在法定期限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和投诉,或者在劳动保障执法中发现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应责令其限期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逾期仍不办理的,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该单位的经营状况、劳动者人数等有关情况,确定该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数额,提交征收机关征缴。用人单位补办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结算。

21、参保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参保人员和缴费工资该怎么办?

答:参保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参保人员和缴费工资的,按以下两种方式处理:(1)劳动者向参保单位提出补办社会保险登记和补缴社会保险费要求的,参保单位应主动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办、补缴。

(2)在法定期限内,劳动者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举报和投诉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受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单位参保和缴费的情况进行稽核和检查,参保单位和投诉的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劳动者就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少报缴费人员和缴费工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举报和投诉时,该单位因破产、关闭、撤销等原因,主体已消亡,且没有法定的义务承担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经办机构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理由。

(二)个人参保人员管理

1、个人在哪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应按以下规定参保:

(1)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相关资料在其户口所在地参保。(2)城镇个体工商户雇主属我市户口的,应在户口所在地参保;(3)城镇个体工商户雇主属市外户口的,应在其注册经营地参保;

(4)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参保: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应在雇主参保地参保。

2、个人参保人员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答:以个人身份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由本人在全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之间自主选择。具体规定是:1993年3月至1997年失业人员按全市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到200%选择,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按100%到200%选择;1998年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到250%选择;1999年至2005年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到300%选择;2006年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到100%选择;2007年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70%到100%选择;2008年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80%到100%选择;2009年起,可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到100%选择;2011年起,可按全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40%到100%选择。

3、个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1993年至1996年12月,个体商户及其雇工为30%,失业人员为23%;1997年起,个体商户及其雇工和失业人员的费率统一执行:1997年为23%,1998年1至6月为23%,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为18%,2006年1月起统一为20%。

4、如何计算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答:从申请补缴时的上年起计算,补缴期限在5年以内的,按照补缴基数乘以对应缴费比例计算应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本金、个人账户利息和统筹基金利息,应补缴金额=本金+个人账户利息+统筹基金利息。;补缴期限在5年以上的,按照参保人员申办补缴手续上年社平工资×本人各缴费指数(本人缴费基 数除以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之和×缴费比例(20%)计算,不再加收个人账户利息、统筹基金利息及滞纳金等。超过5年部分应补缴金额=申办补缴手续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各缴费指数之和×缴费比例(20%);申请补缴时间最早不得早于1993年3月;缴费指数即等于本人选择的缴费档次。

5、申请补缴有年龄限制吗?

答:有。要求年满16周岁;男性:未年满60周岁;女性:1996年1月1日前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未年满50周岁;无视同缴费年限的,未年满55周岁。

6、补缴养老保险应具备什么条件?最早可以补缴到什么时候?

答:首次参保时年满50周岁、不满55周岁的女性个人参保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早于首次参保之月。其余人员补缴规定如下:

(1)失业职工

具有我市城镇户口,曾在城镇用人单位(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工作过的失业职工,可从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次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1993年3月。

(2)已破产、解体、关闭的企业职工

对我市已破产、解体、关闭的未参保企业,原企业职工具有我区城镇户口、愿意参保的,可补缴其在原企业工作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1993年3月。

对我市已破产、解体、关闭的参保企业漏投保职工,本人愿意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补缴其在原企业工作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1993年3月。

(3)灵活就业人员

具有我市城镇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不能补缴,只能从申报之月参保缴费。农转非后具有我区城镇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从农转非之月起补缴,但不得早于2003年7月。

户口由外省市转为我区城镇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从户口转入之月起补缴,但不得早于2003年7月。

具有我区城镇户口,复员退伍未统一安置就业的退伍军人,可从复员退伍之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2003年7月。其中:2003年7月1日后农转非具有我市城镇户口的,可从复员退伍之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农转非之月。

(4)城镇个体工商户雇主

在我区城镇范围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雇主,可从最早从事个体工商经营之月起补缴,但不得早于1993年3月。

(5)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

具有我区城镇户口的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可从与雇主形成劳动关系之月起补缴,但不得早于2003年7月。

2003年7月1日后农转非的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可从与雇主形成劳动关系之月起补缴,但不得早于农转非之月。

其他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如农村户口)可从申报之月起参保,不得补缴。(6)原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

具有我区户口,2006年10月1日前已经与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临时聘用人员,可补缴其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不得早于1993年3月。

7、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可以跨年完清吗?

答:不能。补缴保险费必须在年内一次性完清,次年将按新标准收取。

8、哪些情况下个人参保人员可以中断缴费?

答: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单位要为参保人员申报缴费的;无缴费能力或无继续缴费意愿的;达到退休年龄的以及出境定居或死亡的。

9、哪些情况下可以退还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答:正常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能退还,但在出现下列情形时,可退还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出境定居,不再具备享受养老金条件的;未达到退休年龄就死亡的;重复参保;参保职工调入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后退休的。

10、个人帐户额就是个人缴费额吗?

答:个人帐户金额不等于个人缴费金额。若某个人参保人员2007缴费基数为10000元,其个人缴费额为10000×20%=2000元,则个人帐户本金为10000×8%=800元,个人帐户金额即为800元加上利息之和。

11、参保人员哪些基础信息变更了要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维护业务?提交哪些材料?

答:参保职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出生时间、业务办理变更时间等项目有误或发生变更时,应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维护业务。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职工档案》及档案中相关证明材料。

12、公务员在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后,怎样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答:公务员在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后,凭辞职手续和户口簿、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局办理养老保险费缴纳。其辞职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

二、被征地农转非、户籍制度改革人员养老保险

(一)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简称“原征地农转非人员”)

1、哪些人可以参加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

答:符合渝府发〔2008〕26号规定,1982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我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因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且在2007年12月31日前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

2、参加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的人向哪里申报? 答:向原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障服务所申报参保。

3、没有参加过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原征地人员申报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批表》;

(2)原征地人员委托社会保障服务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局指定的金融机构办理的代扣代缴个人应承担的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一次性缴费)账户信息资料;

(3)原征地人员《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均需要复印,下同)、城镇居民户口簿(主页和本人页,下同)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四张;

4、参加过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原征地人员申报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批表》;

(2)原征地人员委托社会保障服务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局指定的金融机构办理的代扣代缴个人应承担的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一次性缴费)账户信息资料;

11(3)原征地人员《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均需要复印,下同)、城镇居民户口簿(主页和本人页,下同)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四张;

(4)《重庆市征地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业务终止通知书》;《重庆市自愿终止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交接表》及该表所附的《重庆市自愿终止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名册》。

5、原征地人员,在2007年12月31日前以个人身份缴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怎么处理?

答:对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以个人身份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征地人员,业务人员应根据区县审核工作小组提供的参保情况,将其实际缴费月数录入(导入)业务系统,为原征地人员打印《重庆市以个人身份参保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领取社会保险补贴通知单》

6、原征地人员,在2007年12月31日前以个人身份缴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哪里领取政府补贴?

答:参保人在参保地社会保障服务所领取政府补贴。

7、社保经办机构在受理审核完毕后,需将那些资料交给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重庆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通知书》送达本人。

8、参保人收到重庆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通知书》后,怎么办理?

答:参保人应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将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费足额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9、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送达本人。

10、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重庆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送达本人。

11、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能否退还其个人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答:可以。

12、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退费的标准是什么?

答:对已参保原征地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应将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补贴部分除外),一次性退还给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并入基金。

13、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那些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完成了一次性补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原征地“4050”人员和原征地中青年人员。

14、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怎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答:没有就业的原征地“4050”人员和原征地中青年人员,应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按我市个人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有工作单位的,按规定转移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5、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以个人身份在市内转移接续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表》。

16、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转移到市外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收函》。

17、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在我市工作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2)《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18、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什么时候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答: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19、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怎么支付死亡待遇? 答: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

20、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余额如何处理?

答: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将其并入基金。

21、享受养老待遇人员的高龄补贴如何发放?

答:2007年12月31日及其以前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2008年1月起按月发放;2008年1月及其以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之月起按月发放。

(二)2008年1月1日以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简称“新征地农转非人员”)

1、哪些人可以参加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

答:符合渝府发〔2008〕26号规定,2008年1月1日以后,我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因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并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

2、谁负责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 答:征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3、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申报时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1)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审批签章的《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名册》。

(2)《参保名册》的公示书面结果书。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复文件复印件1份。

(4)新征地人员《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本人城镇居民户口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2张。

4、社保经办机构在受理审核完毕后,需将那些资料交给申报人? 答:将《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交征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5、申报人收到《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后,怎么办理?

答: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缴费明细表》后,将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并对《缴费明细表》中“土地补偿费应缴纳金额”填制确认后,将书面的公示结果和确认后的《缴费明细表》送区县社会保险局。

6、参加新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的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如何缴纳? 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扣代缴。

7、新征地人员个人完清缴费,但是所在征地宗地未完清一次性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含补充计划)的,能否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有关业务?

答:不能。

8、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打印本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9、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填制《重庆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10、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那些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完成了一次性补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新征地“4050”人员和新征地中青年人员。

11、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怎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答:没有就业的新征地“4050”人员和新征地中青年人员,应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按我市个人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有工作单位的,按规定转移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2、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以个人身份在市内转移接续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表》。

13、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转移到市外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收函》。

14、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后,在我市工作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2)《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15、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什么时候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答: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16、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怎么支付死亡待遇? 答: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

17、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余额如何处理?

答: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将其并入基金。

18、享受养老待遇人员的高龄补贴如何发放?

答:2007年12月31日及其以前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2008年1月起按月发放;2008年1月及其以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之月起按月发放。

(三)各类建设已用地失地农民应转未转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征(占)地人员)

1、哪些人可以参加征(占)地人员养老保险?

答:1982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各类建设已用地失地农民应转未转人员和1982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期间已完工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失地农村移民未作调地并安置居住在城(集)镇的人员中,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完善征地审批及农转非手续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参加征(占)地人员养老保险的人向哪里申报? 答:向原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障服务所申报参保。

3、参加征(占)地人员养老保险的人的申报时效? 答:在办理完农转非手续后1个月内申报。

4、没有参加过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征(占)地人员申报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征(占)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重庆市征(占)地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委托书》;

(2)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均需要复印,下同)、城镇居民户口簿(主页和本人页,下同)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四张;

5、参加过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征(占)地人员申报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征(占)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重庆市征(占)地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委托书》;

(2)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均需要复印,下同)、城镇居民户口簿(主页和本人页,下同)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四张;

(3)《重庆市征地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业务终止通知书》;《重庆市自愿终止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交接表》及该表所附的《重庆市自愿终止农转非退养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名册》。

6、哪些征(占)地人员可以参保?

答:以市政府批复文件和市国土房管局备案确认的文件(含核定的农转非人员名单,《备案人员名单表》)以及区县公安局批准农转非手续(含名册)为准。

7、征(占)地人员,在2007年12月31日前以个人身份缴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怎么处理?

答:对在2010年7月31日以前以个人身份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征(占)地人员,业务人员应将其实际缴费月数录入(导入)业务系统,为征(占)地人员打印《重庆市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征(占)地人员领取社会保险补贴通知单》

8、原征地人员,在2007年12月31日前以个人身份缴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哪里领取政府补贴?

答:参保人在参保地社会保障服务所领取政府补贴。

9、社保经办机构在受理审核完毕后,需将那些资料交给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重庆市征(占)地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通知书》送达本人。

10、参保人收到重庆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通知书》后,怎么办理?

答:参保人应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将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费足额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11、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送达本人。

12、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社会保障服务所将《重庆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送达本人。

13、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能否退还其个人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答:可以。

14、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退费的标准是什么?

答:对已参保征(占)地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应将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补贴部分除外),一次性退还给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并入基金。

15、征(占)地人员参保后,那些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完成了一次性补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征(占)地“4050”人员和征(占)地中青年人员

16、征(占)地人员参保后,怎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答:没有就业的原征地“4050”人员和原征地中青年人员,应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按我市个人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有工作单位的,按规定转移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7、征(占)地人员参保后,以个人身份在市内转移接续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参加被征地农转非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转移基本信息表》。

18、征(占)地人员参保后,转移到市外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收函》。

19、征(占)地人员参保后,在我市工作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2)《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20、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什么时候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答: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21、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怎么支付死亡待遇? 答: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

22、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余额如何处理?

答: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将其并入基金。

23、享受养老待遇人员的高龄补贴如何发放?

答:2010年7月31日及其以前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2010年8月起按月发放;2010年8月1日及其以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之月起按月发放。

(四)各类建设已用地失地农民应转未转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征地人员)

1、哪些人可以参加新征地人员养老保险?

答: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前已征(占)用地未转非人员和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前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失地农村移民中,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在完善征地审批及农转非手续后,参加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2、谁负责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 答:征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3、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申报时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1)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审批签章的《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报批名册》。

(2)《参保名册》的公示书面结果书。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复文件复印件1份。

(4)新征地人员《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近期1寸登记照2张;

4、社保经办机构在受理审核完毕后,需将那些资料交给申报人?

答:将《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交征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5、申报人收到《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后,怎么办理?

答: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缴费明细表》后,将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并对《缴费明细表》中“土地补偿费应缴纳金额”填制确认后,将书面的公示结果和确认后的《缴费明细表》送区县社会保险局。

6、参加新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的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如何缴纳? 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代扣代缴。

7、新征地人员个人完清缴费,但是所在征地宗地未完清一次性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含补充计划)的,能否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有关业务?

答:不能。

8、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打印本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9、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填制《重庆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10、新征地农人员参保后,那些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完成了一次性补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新征地“4050”人员和新征地中青年人员。

11、新征地人员参保后,怎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答:没有就业的新征地“4050”人员和新征地中青年人员,应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按我市个人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有工作单位的,按规定转移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2、新征地人员参保后,以个人身份在市内转移接续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参加被征地农转非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转移基本信息表》。

13、新征地人员参保后,转移到市外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3)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收函》。

14、新征地人员参保后,在我市工作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2)《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15、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什么时候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答: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16、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怎么支付死亡待遇? 答: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

17、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余额如何处理?

答: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将其并入基金。

18、享受养老待遇人员的高龄补贴如何发放?

答:领取待遇之月及其以前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领取待遇之月起按月发放;领取待遇以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之月起按月发放。

(五)转户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转户人员选择按现行政策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如何办理参保?

答:转户人员在城镇用人单位工作的,由用人单位为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无用人单位的,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可从转户之月起,在户籍所在地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转户人员选择按现行政策规定,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1)《重庆市转户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和《重庆市转户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委托协议》。

(2)公安机关出具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确认书》。

(3)《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3、成户转为城镇居民并退出宅基地的转户人员(以下简称“退地农转城人员”),什么时间可以参保?

答:成户转为城镇居民并退出宅基地的转户人员,可从领取宅基地退出补偿费之月起,自愿选择参加退地农转城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4、退地农转城人员向哪里申报参保?

答:选择参加退地农转城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其以个人身份向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障服务所申报参保。

5、退地农转城人员养老保险申报时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1)填写《重庆市转户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申报表》和《重庆市转户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委托协议》。

(2)公安机关出具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确认书》;(3)退出宅基地领取补偿费相关手续;

(4)《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6、退地农转城人员通过什么方式缴纳养老保险缴费?

答:被委托银行于每月3日前,到当地地税部门开具《重庆市财政性资金通用缴款书》,并从转户人员的账户中全额划扣。

7、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打印本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8、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经办机构应将那些资料交付参保人?

答:填制《重庆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并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本人。

9、退地农转城人员参保后,哪些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完成了一次性补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退地农转城“4050”人员和退地农转城中青年人员。

10、退地农转城人员参保后,怎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答:没有就业的退地农转城“4050”人员和退地农转城中青年人员,应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按我市个人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有工作单位的,按规定转移到用人单位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1、退地农转城人员参保后,以个人身份在市内转移接续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重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表》。

12、退地农转城人员参保后,转移到市外的,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城镇居民户口簿复印件;

(3)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收函》。

13、退地农转城人员参保后,在我市工作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时,需提供那些资料?

答:(1)《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在职职工增减情况申报表》;(2)《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新增人员信息采集表》;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4)《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14、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什么时候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答: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

15、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怎么支付死亡待遇? 答: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

16、享受养老待遇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余额如何处理? 答: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无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将其并入基金。

17、享受养老待遇人员的高龄补贴如何发放?

答:领取待遇之月及其以前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领取待遇之月起按月发放;领取待遇以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的,从年满70周岁或75周岁之月起按月发放。

三、特殊人群养老保险

(一)未参保超龄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哪些超龄人员可按渝办发﹝2011﹞272号文件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超过规定退休年龄人员(以下统称“未参保超龄人员”):(1)2011年6月30日(含)前,具有(取得)本市城镇户口;(2)未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曾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建立或形成劳动关系;

(4)2011年6月30日(含)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且未按月领取退休待遇。

2、曾经具有重庆市城镇户籍,在2010年12月将户籍迁到了外省的人员,是否可按渝办发﹝2011﹞272号文件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不能。申报参保的人员首先必须是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的,且要求在2011年6月30日及以前就取得本市户籍的。

3、已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待遇的人员是否可按渝办发﹝2011﹞272号文件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对符合问题“1”中规定条件的人员,可自愿按规定参保缴费,并从享受渝办发〔2011〕272号养老待遇之月停止享受渝府发〔2009〕85号社会养老待遇(即2012年12月31日前,参保缴费的超龄人员享受养老待遇后,应从2011年7月起停止领取原已享受的养老待遇;2013年1月1日及其以后完清缴费的超龄人员,从其完清缴费的次月起停止领取原已享受的养老待遇)。其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暂时予以封存。

4、已享受渝府发〔2005〕121号生活补贴人员是否可按渝办发﹝2011﹞272号文件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答:若符合问题“1”规定条件,可自愿按规定参保缴费,并从享受渝办发〔2011〕272号养老待遇之月停止享受生活补贴(即2012年12月31日前,参保缴费的超龄人员享受养老待遇后,应从2011年7月起停止领取原已享受的养老待遇;2013年1月1日及其以后完清缴费的超龄人员,从其完清缴费的次月起停止领取原已享受的养老待遇)。对其2011年7月至首次发放之月期间,已领取的生活费补贴额,先进行扣减后再按差额补发。

5、什么是“用人单位”?个体工商户是“用人单位”吗?

答:用人单位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不是用人单位。

6、未参保超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应向谁申报?

答:未参保超龄人员向本人最后一个用人单位的直接主管部门申报;最后一个用人单位无主管部门的,向单位注册(登记)地的区县指定部门申报。

其中,若未参保超龄人员最后一个工作单位是城镇企业,且主管部门是市级或中央行业在渝单位的,可按照属地原则,由其下属驻区县(自治县)分支单位全面负责曾在本单位工作的超龄人员申报工作。

7、主管部门如何为未参保超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业务?

答: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区县(自治县)指定部门(统称“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向区县(自治县)审核工作小组申报。经审核工作小组初审合格的,由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天。对公示无异议的,由主管部门向当地社会保险局申报办理养老保险。

8、未参保超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主要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填写并签字的《重庆市超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申报审核表》;(2)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户口簿》主页、本人页、增减页的原件和复印件;(4)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登记照2张;

(5)本人《职工档案》或能证明曾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相关资料,如劳动合同书、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工资发放花名册等。

9、未参保超龄人员原始档案资料遗失的可以办理吗?

答:可以。对于遗失的原始档案资料,未参保超龄人员可以书面申请说明,并对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真实性负责。

10、未参保超龄人员采取哪种参保缴费形式?

答: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11、参保超龄人员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如何确定?

答:未参保超龄人员缴费金额=一次性往前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一次性缴费金额”)—减缴的养老保险费。

12、是否每个参保人都有减缴的养老保险费?怎么计算减缴的养老保险费?

答:不是每个参保人员都有减缴的养老保险费,只有在规定时间点超过60周岁的人才有。具体规定如下:

2011年和2012年12月31日以前参保缴费的人员,按其在2011年6月30日时的年龄与60周岁相比;2012年12月31日后完清缴费或申报参保的人员,按其申报并完清缴费当年12月的实际年龄与60周岁相比。比较结果每多1岁(不足1岁的,按1岁计算)减缴1800元,最多减缴15年(即最多减缴27000元)。

13、一次性往前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如何计算?

答:按渝人社发〔2009〕21号规定一次性往前补缴15年养老保险费。具体计算如下:

2011年和2012年12月31日以前参保缴费的人员,一次性补缴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养老保险费(按五年内和五年外分别计算),“申报时上”社平工资按2010年社平工资确定,共计补缴金额为57291.48元。

2012年12月31日后完清缴费或申报参保的人员,按其申报参保时一次性往前补缴15年养老保险费。

14、未参保超龄人员基本养老金从何时开始发放?

答:未参保超龄人员在2012年12月31日前完清应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2011年7月起,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按月发放养老待遇;在2013年1月1日及其以后完清应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其完清缴费的次月起,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按月发放养老待遇。

15、未参保超龄人员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养老待遇由基本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和高龄养老金构成。

1、基本养老金按我市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渝人社发〔2011〕187号)计算;

2、在我市实行个人缴费前有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在按前款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还要计发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按1.5元/月*视同缴费年限对应月数计发。

3、对符合高龄增发养老金的,按规定增发高龄养老金。即年满70周岁的,每月增加50元;年满75周岁的,每月再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的,另外再增加100元。

16、未参保超龄人员如何领取养老待遇?

答:由参保地社会保险局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按月发放。

17、未参保超龄人员应如何办理领取养老待遇资格核查?

答:从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次年起,应在每年本人出生月份的当月,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接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养老待遇资格核查。逾期三个月未接受核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第四个月起暂停发放其基本养老金;之后通过资格核查的,恢复发放并补发其暂停发放期间的基本养老金。

18、未参保超龄人员在按月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应如何处理?

答:未参保超龄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丧葬费(2000元)和一次性救济金(本人15个月养老待遇)。其死亡的次月个人账户中尚有余额的,也应支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19、按照渝府发〔2008〕25号和26号文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如何处理?

答:2011年6月30日(含)前,已按照渝府发〔2008〕25号文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并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的超龄人员(不含2011年6月30日及以前已死亡的人员),此次不再缴费,也不重新计算待遇,仍继续按原办法和标准享受养老待遇。其参保时一次性缴纳的统筹基金,按15年计算缴费年限。对其中在我市实行个人缴费前有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人员,按18元/年(即1.5元/月)的标准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并从2011年7月1日起与原已享受养老待遇合并按月发放。具体办理时,由其本人提供《职工档案》及能够证明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资料,向参保地的区县(自治县)社会保险局直接申报。

(二)国有企业部分困难“双解”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1、什么是国有企业部分困难“双解”人员?

答:国有企业部分困难“双解”人员是指: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期满,按时与再就业服务中心终止协议并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或自愿提前与再就业服务中心解除协议并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不包含在此期间因违纪违规等原因被企业开除、除名的人员)。

2、国有企业部分困难“双解”人员都可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吗? 答:不是。只有我市国有企业部分困难“双解”人员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未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困难“双解”人员),以个人身份接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申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3、享受了企业破产、改革、改制等其他补偿安置政策的国有企业职工,属于“双解”人员养老保险补贴对象吗?

答:不属于。

4、国有企业“双解”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与解除进中心协议的时间相隔有明确时间规定吗?

答:间隔时间应不超过30天。

5、享受困难“双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的还能享受“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吗?

答:不能同时享受。困难“双解”人员同时符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08〕96号)和《重庆市财政局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财社〔2009〕94号)规定补贴的(“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可由本人自愿选择申请享受缴费补贴或社会保险补贴(养老保险部分)。

6、困难“双解”人员在哪里进行缴费补贴申报?

答:申请享受缴费补贴的困难“双解”人员,向本人户籍所在地镇街社会保障服务所进行申报。

7、户籍所在地与参保地不在同一区县(自治县)的“双解”人员,在哪里申报? 答:由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局将审核合格人员的申报材料移交参保地社会保险局,相关后续工作由参保地按规定执行。

8、困难“双解”人员进行缴费补贴申报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提供以下资料:

(1)《重庆市困难“双解”人员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确认表》(一式四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申请人《户口簿》原件及户口主页、人员增减页及本人页复印件各一份。(4)请人《职工档案》原件;

35(5)申报时正享受低保待遇的,还应提供本人《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和复印件。

(6)个人参保缴费存折或《重庆市个人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委托申报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9、无法出具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或出再就业中心协议的人员怎么认定? 答:因协议遗失等原因,无法出具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或出再就业中心协议的人员,由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对其是否属于国有企业“双解”人员身份进行调查核实。户籍地与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区县(自治县)的,原单位所在区县(自治县)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要配合做好调查核实工作。

10、困难“双解”人员享受缴费补贴资格审核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答:按以下顺序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批(1)镇街社会保障服务所进行初审;

(2)区就业局审核申请人是否属于国有 “双解”人员和是否正在享受“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3)民政部门负责审核申请人享受低保待遇情况;

(4)区社保局审核申请人档案,认定申请人出生时间、参工时间、连续工龄、从事特殊工种年限及退休时间,确定申请人缴费补贴标准等;

(5)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审批工作。

11、困难“双解”人员享受缴费补贴期限如何确定?

答:2010年内申报享受缴费补贴的困难“双解”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从2010年1月起享受缴费补贴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月止;2011年1月1日及以后申报的困难“双解”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从其申报受理之月起享受缴费补贴至法定退休年龄之月止。

12、享受缴费补贴有几种档次?如何确定享受缴费补贴的标准? 答:缴费补贴分为50%、2/3和100%三个档次,具体规定如下(1)“2/3”档

申请享受缴费补贴时,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曾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并符合国家规定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困难“双解”人员,享受“2/3”档,即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2/3给予补贴。

(2)“100%”档

符合““2/3”档条件的人员,同时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享受“100%”档,即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100%给予补贴。

(2)“50%”档

其余的困难“双解”人员,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50%给予补贴。

13.困难“双解”人员缴费补贴标准变更如何处理?

答:(1)原享受“50%”档的困难“双解”人员,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时,由区社保局直接办理补贴标准变更手续后享受“2/3”档。

(2)享受“2/3”档的困难“双解”人员,在享受低保待遇后,由本人持户口所在地民政办公室出具的享受低保待遇的相关证明材料,向区社保局提出补贴变更申请。

(三)国有企业部分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

1、国有企业部分下岗分流人员中哪些人员可以申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答: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非因本人原因未进再就业中心直接与国有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人员中的灵活就业人员或未就业人员(不包含在此期间因违纪违规等原因被企业开除、除名的人员,以下简称“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以个人身份接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费后,可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2、享受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的还能享受“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吗?

答: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同时符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08〕96号)和《重庆市财政局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财社〔2009〕94号)规定补贴的(“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可由本人自愿选择申请享受缴费补贴或社会保险补贴,但两项补贴不能同时享受。

3、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标准如何确定?

答:(1)申请享受缴费补贴时,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曾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并符合国家规定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2/3给予补贴。

其中,对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100%给予补贴。

38(2)其余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按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50%给予补贴。

4、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享受缴费补贴期限如何确定?

答:2011年内申报享受缴费补贴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从2011年1月起享受缴费补贴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月止;2012年1月1日及以后申报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从其申报受理之月起享受缴费补贴至法定退休年龄之月止。

5、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如何进行缴费补贴申报?

答: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向原国有企业主管部门领取《重庆市巴南区国有企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补贴确认表》并进行身份认定后,向本人户籍所在地镇街社会保障服务所进行申报。

6、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如何进行缴费补贴申报时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提供以下资料

(1)《重庆市巴南区国有企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补贴确认表》(一式五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申请人《户口簿》原件及户口主页、人员增减页及本人页复印件各一份。(4)申请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资料遗失的申请人由档案保管部门进行复印并加盖公章)

(5)《职工档案》原件(申请人提供的档案应密封并加盖档案保管部门密封章)。

(6)申报时正享受低保待遇的,还应提供本人《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和复印件。

39(7)《职工失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8)个人参保缴费存折或《重庆市个人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委托申报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7、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享受缴费补贴资格审核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答: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核审批

(1)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身份认定;(2)镇街社会保障服务所进行初审;

(3)区就业局审核申请人是否属于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和是否正在享受“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4)民政部门负责审核申请人享受低保待遇情况;

(5)区社保局审核申请人档案,认定申请人出生时间、参工时间、连续工龄、从事特殊工种年限及退休时间,确定申请人缴费补贴标准等;

(6)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审批工作。

8、困难下岗分流人员身份如何认定?

答:困难下岗分流人员在本人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所领取《重庆市困难下岗分流人员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确认表》,向原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申报进行身份认定。

原国有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该人员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协议、《职工档案》及《职工失业证》等原始资料,确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身份,并签章认可。其中,区县属企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身份由区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负责认定;市属企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身份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负责认定;中央属企业困难下岗分流人员身份由中央行业在渝主管部门负责认定;无主管行业或主管部门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县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认定。

9、困难下岗分流人员缴费补贴标准变更如何处理?

答:(1)享受50%缴费补贴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时,由区社保局直接办理补贴标准变更手续。

篇6:重庆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1.中青年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中青年人员目前年缴费标准有100元、200元、400元、600元、900元五个档次,由本人自愿选择,按年缴费。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中青年人员按规定完清养老保险费后,政府在其个人账户中每人每年补贴30元。其中,对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缴40元养老保险费。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资助、政府缴费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并按规定计息。

2.中青年养老金领取条件

a、参保缴费的青年人员年满60周岁且缴费年限满及其以上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b、参保缴费的中年人员,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老年人参保规定

1.老年人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缴费金额:月缴费档次乘以缴费月数;月缴费档次:有40元、60元、90元三档;缴费月数:按本人距75周岁余命的实际月数计算。最低不得少于60个月;缴费方式:一次性缴清,缴费档次一经选定,不得变更。对选择缴费的老年人员,政府还将给予补贴。按其缴费年限,每人每年代缴30元养老保险费(从应缴费金额中扣减)。其中,残疾等级达到1、2级的重度残疾人,政府每人每年再代缴40元养老保险费(从应缴费金额中扣减)。

2.老年人养老金领取方式

a.选择不缴费的老年人员: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人每月80元。

b.选择缴费的老年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人每月80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即一次性缴纳时所选择的月缴费档次)两部分组成。

上一篇:许建洲简介下一篇:谋略艺术论文